摘要:问答|中联和三一的泵车谁更好?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不知道听到无数次的讨论了,而且最后的结果也是分不清谁输谁赢,下面内容是我梳理的关于这两家公司的一些内容,仅供参考。
问答|中联和三一的泵车谁更好?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不知道听到无数次的讨论了,而且最后的结果也是分不清谁输谁赢,下面内容是我梳理的关于这两家公司的一些内容,仅供参考。
说到混凝土工程机械,国内也是最近二十几年里面发展起来的,以前可能我们只能生产地泵或者车载泵之类的,而泵车很多都是进口品牌,例如普茨迈斯特、施维英等欧美品牌,因为在混凝土机械研发方面,人家确实是走在前面,而我国混凝土机械的发展要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说起,那时候,长沙建机院(也是中联重科的前身)研发了国内第一台混凝土泵,而且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台混凝土泵的工作效率也非常的低,大概一小时泵送混凝土也就8立方米左右。
到了1992年,中联联合国内一些其它的机械研究就够共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S管混凝土泵车,但是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再加上市场上进口品牌泵车的技术优势,所以产量非常的低。
1995年,***发改委下达了研制商品混凝土成套设备的任务,这个时候开始中联重科联合一批混凝土行业的公司开始研发自己的混凝土泵车,最后也终于研发出了37米和42米的混凝土泵车,不过,这个时候普茨迈斯特也看到了***混凝土机械市场的繁荣,也在1995年在上海建厂投产,所以,这个时候对于***的混凝土机械行业来说,确实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而三一重工则是在1994年才研发出了自己的第一台混凝土拖泵,并在1999年国内基建机械展上推出了自己第一台混凝土泵车的样机。
在产品推出的时间方面来说,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不相上下,但是,相比较中联重科背后有长沙建机院的技术后盾,三一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追赶上来,确实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不过当时恰逢国内经济大复苏,在这样相互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国内的混凝土机械市场开始兴起。
到了90年代左右,国内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城市基础建设和房地产行业开始一片大好,对于混凝土机械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其实在国内从事混凝土机械研发的公司还是非常的多,例如徐工、山东方圆、辽宁海诺等都加入到了混凝土机械行业。
☝☝☝三一第一台泵车☝☝☝
到了2000年左右,中联正式推出了自己的首款36米泵车,正式开始与国外的品牌竞争国内市场,而在这期间三一重工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和探索,所以,从发展的历程来看,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这两家公司几乎是同时在经行的。
然后就是到了2007年开始,中联和三一着两大品牌的混凝土泵开始疯狂的抢占市场,到2008年,***的混凝土拖泵生产量达6500台,泵车达4000台,其中大部分是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徐工集团的产品居多,而且由于性价比等原因,国产泵车也迅速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再后来包括普茨迈斯特、施维英等国际一流混凝土机械品牌分别被三一重工和徐工收购,而中联重科也收购了一架意大利的混凝土制造商CIFA,结合双方的技术优势,三一推出了自己的C8系列混凝土泵车,中联也推出了自己的复合技术臂架泵车,并且在长臂架泵车研发方面,由于得到了CIFA的碳纤维臂架泵车的专利技术支持,中联重科在2012年还推出了全球最长的101米混凝土臂架泵车,而三一重工也是打造出了一台86米的混凝土泵车,所以,目前来看三一和中联在技术方面都是属于世界级的水准。
三一重工86米泵车
中联重科101米泵车
所以,对于你这个问题而言,中联和三一的泵车谁更好?据本人了解而言,市场上对这两家公司的产品的批评和赞誉也都差不多一半一半吧!有的说中联泵车干活臂架稳定,也有说三一泵车干活效率高,而且,长期以来他们两家公司都是处于一个竞争的关系,加上他们的总部都在长沙,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们的技术是不相上下的,但是,作为私营企业的三一可能在技术方面做的更加的完善,而中联则是提供了非常好的售后体系。
所以,作为国产品牌的混凝土泵车,三一和中联都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现在来讨论他们谁到底厉害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我们应该为有这样的两家国际化的装备制造企业而感到骄傲。
希望我这个回答能够帮助到你,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也欢迎你指正,感谢!
如果你还有其它品牌请在下方评论区写出来
最后我想说:我没有收广告费、我没有收广告费、我没有收广告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再在后台给我留言说我收广告费了。
中联重科和三一重装哪个待遇好,具体一点?
三一的话可能会累一些,一般都是周一到周四加班到9点,然后其他不用加班,好处就是大专在那比较好发展,比中联更看重能力,想拼搏一下发展一下还是去三一比较好。中联的话情况不了解,不过国企会更注重教育背景一些,自己权衡一下。
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比较还是三一好很多
你错了,中联是慢慢让你成为牛人,让你衣食无忧,一辈子留到那里都很快乐,但是三一是慢慢让你成为服从者,让你够吃够住,当然刚开始,薪酬似乎比中联好点,实际上长远看来,三一工资走势比较坎坷,你不加班不付出万分劳动力是不可能得到更好的待遇的,甚至被冷漠的厉害,一辈子留到那里都会很悲伤。过来人的我,对于这两个公司太了解了,你可以看看网上对这两个公司的评论,毕竟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值得信的,小朋友,好好思考一下,这里的话只代表个人意见,不负法律责任。
中联与三一泵车哪个好啊!请知道的说说,他们的性价比哪个高?什么配值!听说中联进口件多,是不是真的啊
其实两家比的话,中联性价价比高,进口件多点,关健部分都是进口的!我朋友刚开始也是买了中联的与别的厂家,最后用过比较后发现中联的更适合!现在都买了快三十台泵车了,全是中联的!如果谁有工程要做的可以联系下啊!这几个厂家的人我都见过,中联的人稳重大方,有大家风范,咱们国内一些别的小厂家就有点显的急功近利了,经常互相攻击。还就是听说有一次在德国展览上就有咱们***的出了问题,可以自己去找找看!根据自己的条件看吧,我建议你多看看,因为各有优势啊!建议你买时看好你那里的售后是哪家做的好,哪家跟的上,你多问问你那里的人!这个可是很重要的啊,以前我们用过一个正在施工坏了,然后他们售后实在太慢了,结果耽误了不少事!没办法以后基本上不买他们的了!国外就不要考虑了,那个性价比太低了!
泵车中联的好还是三一的好啊?2
三一的泵车打混凝土快,混凝土质量有点问题也能打。属于吃粗粮的。但出现问题就是打问题。中联的泵车打混凝土慢,混凝土质量有点问题就不能打了。属于吃细粮的。保险系数比较高。
三一和中联的泵车,谁的质量更好?谁更值得买?
文|砼行机械
国内混凝土机械市场,品牌的等级划分比较的明显,以三一和中联这两个品牌,组成了第一纵队。接下来是徐工、鸿得利、柳工等品牌,影响力以及市场占有率低一些。还有就是价格比较高的普茨迈斯特、施维英、利勃海尔等国外品牌。
在混凝土机械领域,三一和中联的竞争一直是比较激烈的。更有意思的是,两个品牌都坐落于长沙,形成了产业集群优势。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之间的对弈,势必会让产品更有性价比。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三一和中联的泵车,谁家的产品更值得买?
品牌影响力
20世纪70年代初,原一机部建机所(长沙建机院前身)就与沈阳振动器厂研发出了我国第一台机械式混凝土泵。中联重科的前身就是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所以,中联从事混凝土泵送设备研发的时间比三一要早。所以,中联被认为是国内混凝土泵送机械开创者,中联是混凝土机械标准的制定企业,这就好比奔驰是汽车的发明者一样。
三一进入混凝土机械领域的时间虽然晚了一些,但是,能够做到跟***级的研究院同等的技术水平,说明它也是有自己的优势所在。而且,当时来说,混凝土泵送机械技术门槛高,三一靠自身的努力发展到今天,跟***级的科研院所拼技术,三一当然是有自己的长处。
至于品牌影响力方面,个人觉得,目前市场对于两家的产品,认可度都很高。就国内市场占有率而言,三一更倾向与南方市场,而中联更倾向于北方市场。不过,从全球市场来看,三一稳居第一的位置。所以,个人觉得三一品牌的影响力会比中联更大一些。
技术实力
泵车主要由液压系统、电气系统、臂架系统组成,单一技术优势,并不能代表一台泵车的性能,只有所有系统协同工作,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提高液压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电气系统的故障率,同时,臂架工作时震动幅度越小,这些才是一台好的泵车,该具有的优良产品。
个人了解到的情况是,中联泵车主液压系统,目前大量采用的是双泵双液压回路,可以缓解泵送过程中的液压冲击,同时,系统在工作的时候具有功耗低,能量转化效率高等优势。三一的液压系统,是还比较传统的开放式液压回路。但是,优点也是有的,散热快,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更加的简单。
不过,三一的研发实力更强一些,各种类型的元器件,三一均是自主研发,在做到质量跟进口配件一样的同时,大大缩减了生产成本。
近年来,中联一直在搞产品4.0升级,产品更加的智能化,借助互联网,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设备自检,三一目前也在做类似的工作。
个人觉得混凝土泵车技术发展到今天,其实所谓的技术壁垒已经非常少了,就看谁的产品更用心,谁的产品稳定性更好,故障率更低,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实力的体现。
产品实力
产品实力跟技术实力并不能等同,研发只是第一步,关键看产品本身是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
众所周知,三一和中联分别收购了德国普茨迈斯特和意大利CIFA,两大国际混凝土泵送设备制造商。借助它们的优势技术,三一和中联的产品确实有了变化。
例如中联的仿生学臂架,比同类型的产品,臂架数量多一节,在施工的时候,更加的灵活,最大可泵送距离也更远。同时,还是碳纤维臂架,解决了传统钢材料臂架容易疲劳形变等问题。
而三一借助普茨迈斯特的技术,推出了更节能的产品,换向频率更高,臂架智能减震,可以让臂架工作的时候更加的平顺。
中联产品更多的采购国际一流品牌的零配件,主泵、液压阀用的都是最好的。而三一目前已经大量应用了自己研发出来的产品,价格会更低一些。至于质量的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看你更偏向谁家的产品。
谁的产品更值得买?
价格方面,三一的产品确实更明显一些,上面也说了,三一的很多零配件都是自己研发的,而中联都是用的国外大牌。所以,三一的产品性价比更高一些。在产品质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价格上,似乎中联不占优势。
不过,对于这种动辄几百万的泵车来说,消费者更多的是信赖国外的技术。所以,对于产品质量要求更高的消费者,可能会更倾向于中联。这就好比买国产车,还是进口车的问题,讲究品牌以及排面。谁更值得买,这就看你的需求是什么?以及你更认可谁的产品。
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砼行机械”,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感谢!
一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三一跟中联哪个好些?
中联好。
中联是科研院所转制的,注重创新技术,专利和发明都行业是第一,还有很多新的技术运用,比如说人工智能,新能源,5G远程遥控,世界级第一的产品也是中联最多。
中联泵车和三一泵车哪个好?看完你就明白了!
说到混凝土工程机械,国内也是最近二十几年里面发展起来的,以前可能我们只能生产地泵或者车载泵之类的,而泵车很多都是进口品牌,例如普茨迈斯特、施维英等欧美品牌,因为在混凝土机械研发方面,人家确实是走在前面,而我国混凝土机械的发展要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说起,那时候,长沙建机院(也是中联重科的前身)研发了国内第一台混凝土泵,而且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台混凝土泵的工作效率也非常的低,大概一小时泵送混凝土8立方米左右。
1992年,中联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S管混凝土泵,而三一重工则是在1994年才研发出了自己的第一台混凝土泵,在产品推出的时间方面来说,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不相上下,但是,相比较中联重科背后有长沙建机院的技术后盾,三一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追赶上来,确实也是非常的不容易。
90年代左右,国内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城市基础建设和房地产行业开始一片大好,对于混凝土机械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其实在国内从事混凝土机械研发的公司还是非常的多,例如徐工、山东方圆、辽宁海诺等都加入到了混凝土机械行业。
1995年,***发改委下达了研制商品混凝土成套设备的任务,这个时候开始中联重科联合一批混凝土行业的公司开始研发自己的混凝土泵车,最后也终于研发出了37米和42米的混凝土泵车,不过,这个时候普茨迈斯特也看到了***混凝土机械市场的繁荣,也在1995年在上海建厂投产,所以,这个时候对于***的混凝土机械行业来说,确实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2000年左右,中联正式推出了自己的首款36米泵车,正式开始与国外的品牌竞争国内市场,而在这期间三一重工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和探索,所以,从发展的历程来看,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这两家公司几乎是同时在经行的。
然后就是到了2007年开始,中联和三一着两大品牌的混凝土泵开始疯狂的抢占市场,到2008年,***的混凝土拖泵生产量达6500台,泵车达4000台,其中大部分是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徐工集团的产品居多,而且由于性价比等原因,国产泵车也迅速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再后来包括普茨迈斯特、施维英等国际一流混凝土机械品牌分别被三一重工和徐工收购,而中联重科也收购了一架意大利的混凝土制造商CIFA,结合双方的技术优势,三一推出了自己的C8系列混凝土泵车,中联也推出了自己的复合技术臂架泵车,并且在长臂架泵车研发方面,由于得到了CIFA的碳纤维臂架泵车的专利技术支持,中联重科在2012年还推出了全球最长的101米混凝土臂架泵车,而三一重工也是打造出了一台86米的混凝土泵车,所以,目前来看三一和中联在技术方面都是属于世界级的水准。
所以,中联和三一的泵车谁更好?市场上对这两家公司的产品的批评和赞誉也都差不多一半一半吧!有的说中联泵车干活臂架稳定,也有说三一泵车干活效率高,而且,长期以来他们两家公司都是处于一个竞争的关系,加上他们的总部都在长沙,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们的技术是不相上下的,但是,作为私营企业的三一可能在某些方面做的更加的完善,而中联则是提供了非常好的售后体系。
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也欢迎留言,感谢。
END
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谁牛
都牛。
【实力爆料】三一、中联双双推出16吨新品,比之12吨或有更好的性价比优势!
公正、专业的态度解读产品;诙谐、故事的语言强化互动;务实、创新的形式共享平台,让吊装生活更精彩!
@吊友投稿
三一、中联在小吨位市场接近万台规模,使其拥有更好得成本优势,尽管小吨位利润率较低,但可以有效化解市场下滑产能压力,应对市场波动风险,因此三一、中联全面参与小吨位市场竞争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两款新品16吨的推出,或许是一个较为明确的信号。
往期推荐
吊装市场的生存法则,中小吊装租赁企业更要懂
2020年,值得吊装用户关注的两款设备!
后疫情时期下,用户和主机厂商都应该更重视线上渠道
注意了!你办的操作证是真的吗?有吊友被骗了!
痛苦传导,现阶段吊装行业到了哪一站?
吊车施工将人砸伤,保险公司拒赔,法院这样判!
你被割韭菜了吗?挤破头买到的吊车,两年降价20多万…
吊车开十几年就要强制报废?监管部门回复了
目前100000+吊装用户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