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电图ST段改变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ST段是指QRS波群J点至T波开始之间,是心室复极的初始阶段,虽然正常变异的ST段伴随J点升高或降低可略有相应变化,但其形态没有异常改变,所以,
心电图ST段改变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ST段是指QRS波群J点至T波开始之间,是心室复极的初始阶段,虽然正常变异的ST段伴随J点升高或降低可略有相应变化,但其形态没有异常改变,所以,心电图ST段改变是判断心脏正常与否的主要方面。心电图ST段改变的含义包括ST抬高、压低、延长和缩短。关于ST段一般只讨论压低,也称ST下降。ST段压低大致可分为ST斜上型压低、斜下型压低和水平型压低三种类型:目前,公认ST段压低程度以0.5毫米为界限。当ST段呈水平型和斜下型压低30.5毫米,往往被看作多数具有病理性意义,较多见于以心肌缺血为代表的冠心病,也可发生于心肌病、高血压、洋地黄等*物影响、电解质紊乱、运动员心脏和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当心电图ST段改变呈水平型和斜下型压低
心电图ST段低平是什么病?
心电图ST段低平只是做心电图医生的一种诊断,目的是给临床医生的参考,并不能确诊为什么病,最主要是结合临床。心电图ST段低平不严重。
st段改变是什么来自意思
ST段改变的含义包括ST抬高、压低、延长和缩短。 心电图指的是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心电图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ST段改变有抬高,压低,倒置的情况。 ST段抬高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变异性心绞痛、心包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肺梗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Brugada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心脏生物侵入、左室肥厚、脑血管意外或脑外伤、重度高钾血症、主动脉夹层等 ST-T段压低可见于心肌缺血、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心肌肥厚、洋地黄作用、急性心包炎、低钾血症、高钾血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心肌淀粉样变、预激综合征等 ST波倒置可见于心肌缺血、心肌病、心肌炎、右束支传导阻滞、低钾血症、幼年型T波、心性“记忆”的T波倒置、脑血管意外、长QT间期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等 对于孤立的心电图ST段改变的解释必须十分谨慎,应该始终与可利用的其他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合才能给出临床判断。重点需要考虑心肌缺血。建议去完善其他的检查,通过冠脉CTA和冠脉造影可以确诊。
心电图ST段改变,有什么临床意义?
实习医生小孙,刚从医科大学毕业,刚到科里第一天,作为心内科实习生,必须先学会做心电图。
先找别人给他做了一份心电图,做完小孙拿着心电图,来找我:“王老师,坏了,我的心电图不正常,怎么ST段是抬高的,是不是心肌梗死了?”
ST抬高,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急性心肌梗死,这也是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最简便,最快捷的一种方法,但是并不是ST段抬高就是急性心肌梗死。
王医生:“小孙,有啥不舒服吗?比如最近有没有感冒发烧拉肚子等等。”小孙并没有,王医生问的目的是排除心肌炎导致的ST段抬高。经过详细询问,小孙平时身体很棒,并没有任何不舒服,于是我们过了一会再次给小孙复查了一份心电图,仍是ST段轻度抬高,所以我们判断小孙这种心电图改变就是一种先天的叫早复极现象,不属于什么疾病,就是心电图的一种改变。
我们好多人做完心电图,上面除了最常见的窦性心律几个字,还经常会看到ST段改变,几个字。看到ST段改变,常常会被“医生”告知是心肌缺血是心脏病。
其实单纯看到ST段改变,一般不能轻易说就是心肌缺血或就是心脏病。因为ST段改变是很专业的一种叫法,老百姓根本看不懂,也无需看懂。可是那些看到ST改变,就说人家是冠心病,开一堆*的“医生”,真是莫名其妙。您要么不懂就不要装懂,要么就让患者找专科医生看明白,你不能好于面子或为了开*就凭ST段改变,告诉患者是心脏病,这样太离谱。我们在医院总能遇到这样的患者,说自己心肌缺血好多年了,一直吃着*,问怎么诊断的,就说心电图ST段改变诊断的,而我们经过进一步诊断,根本没有心肌缺血,根本不需要吃*。
啥叫ST段改变?
心电图图形是由好几部分组成的,其中包括P,QRS,T,PR,ST等等。其中ST是其中的一部分,ST段一般正常情况下是和基线平行,不抬高也不压低,长短也是在一定范围内,当某些疾病的时候,ST段就会改变,在临床的心电图报告中经常常见,许多人会拿着心电图问,这个ST段改变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心电图ST段,是指QRS波群J点至T波开始之间的部分,ST段是心室复极的初始阶段,心电图ST段改变包括ST段抬高、压低、ST段缩短和延长。
其实这样说太过专业,因为心电图本来就是专业人士看的,一般医生都看不懂或看不够懂,所以,我们老百姓无需知道更加详细的什么ST改变,和我们关系不大,这是医生或叫专业医生的职责,我们只需要听到医生说,有没有病,有没有问题,啥问题,要不要吃*,注意什么事项就行,而不是纠结ST。
ST常见的改变就是ST段抬高或压低,先看疾病导致的,常见的ST抬高,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等情况,但诊断一个疾病,不能单纯靠心电图,我们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高危因素、化验检查,继续复查心电图等等,才能进一步诊断一个疾病。ST段压低,最常见的就是心肌缺血,所以很多人看到压低就直接诊断心肌缺血,可是诊断心肌缺血不但要结合症状,还要看心电图动态改变,也就是难受的时候心电图和不难受的时候心电图不一样,这样才能诊断心肌缺血。
除了这些常见心脏病,ST改变还可能出现在瓣膜病,心包炎,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等;低钾、高钾、洋地黄*物、心室肥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等等都会引起ST段改变。
甚至有时候像小孙这样先天性早复极现象,还有心电图皮球位置不准确,导联位置错误等等都可能造成ST改变。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根据ST改变就说是心肌缺血就说是心脏病。
看病要综合,看病要看人,不能单纯依赖机器!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侵权必究!】
正确解读心电图的ST段和T波改变
心电图图库大全
正确解读心电图的ST段和T波改变
北京协和医院 徐南图
----------------------------
什么叫心电图?
----------------------------
心脏在收缩跳动过程,心肌内的电流产生在前,心肌机械性收缩在后,应用心电图机以图形形式记录这些心肌电流的变化就叫做心电图。
----------------------------
通常应用两根电线,以不同的联接方式分别在肢体和胸壁上记录到心电图。
----------------------------
目前,临床上常规应用10根导线以12个不同的导线联接方式记录12个导联的心电图图形。
----------------------------
包括3个经典的、标准的双极肢体导联心电图,简称为I、II、III导联心电图。
----------------------------
3个单极肢体导联心电图,简称为aVR、aVL和aVF导联心电图。
----------------------------
6个单极胸壁导联心电图,简称为V1、V2、V3、V4、V5、V6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记录心房和心室活动过程心肌内的电流变化情况时一般以电压的大小和延续的时间长短来表示。
波形的幅度代表电压,向上的波形代表正电压,向下代表负电压。上下每1个小格=1毫米=0.1毫伏电压。
横坐标代表时间,左右一小格=0.04秒。以心室为例,引发心肌收缩的电压较高,时限却很短。
相反,心室心肌舒张期的电压较低,时限却明显较长。学术上把心肌电收缩期称为心肌的除极期,舒张期称为心肌的复极期。
心室除极期的心电图图形叫做QRS波,复极期则由ST段和T波组成。心室除极期电压最高,因此QRS波形最大。
复极早期ST段基本无电流产生,因此ST段呈平坦,复极晚期T波的幅度一般小于QRS波,T波方向通常与QRS主波方向相一致其幅度原则上应大于向上主波的1/10。
心电图在临床上的价值
心电图应用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他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电生理学学科和临床上诊断心脏病不可缺少的常规诊断工具。
尤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等方面,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极大。但同时他又是一门经验性学科,对于诊断心脏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正确性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
也就是说诊断某些心脏疾病不够灵敏、缺乏特异性、正确性有时较差,仅仅凭一次心电图就诊断心肌炎的价值不大就是一个例子。
如何正确评价ST段和T波改变
如何正确评价ST段和T波改变(简称为ST-T改变)已成为临床上让人困扰的一个问题。
ST段改变的含义包括ST抬高、压低、延长和缩短。T波改变的含义包括T波低平、平坦(T波消失,与基线一致),增高、倒置或双向等。
关于ST段我们这里只讨论压低,也称ST下降。
ST段压低大致可分为ST斜上型压低、斜下型压低和水平型压低三种类型:目前,公认ST段压低程度以0.5毫米为界限。
当ST段呈水平型和斜下型压低0.5毫米或/及T波上行和下行肢呈对称性倒置、非对称性、瀑布样深倒或非常高耸时,往往被看作多数具有病理性意义,较多见于以心肌缺血为代表的冠心病,也可发生于心肌病、高血压、洋地黄等*物影响、电解质紊乱、运动员心脏和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当ST段呈水平型和斜下型压低
当ST段呈斜上型压低>0.5毫米或/及T波轻度倒置时通常认为无确切病理性意义。
当ST段呈斜上型压低
这种ST段、T波改变被看作是一种非特异性改变。非特异性ST、T改变的特点除了呈斜上型下降外,较常出现在II、III和aVF三个导联上,但有时也可出现在其他导联。
在除外了器质性心脏病背景以外,非特异性ST-T改变无任何临床意义。
以冠心病为例,目前临床上以ST段水平型和斜下型压低>0.5毫米或/及T波呈前后肢对称性倒置或对称性高耸作为存在心肌缺血诊断的重要依据。
但在实际工作中,冠心病患者休息状态下的心电图往往没有典型的ST和T波改变,或者即使有ST和T波改变有时也不足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唯一证据。
可见,心电图正常不能说患者心脏一定没有病。相反,心电图有ST和T波非特异性改变也不能说心脏就一定有病。
总之,当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和更年期妇女或者心动过速者的心电图出现ST段、T波非特异性功能性改变时,切不可单单根据这一改变就下心肌炎、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病等诊断。
有时可以通过口服20~40毫克心得安或25~50毫克倍他乐克试验可以鉴别。
也就是说如果服用心得安或倍他乐克以后,ST、T改变明显改善或回复到正常,进一步有助于判断为植物神经失调所引起的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病理意义,不能作为心脏病的诊断依据。
有明确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年轻和中年妇女中,即使心电图ST段有近似水平型和明显斜上型压低,或T波有较深的倒置时,诊断器质性心脏病也须慎重,往往可能是假阳性表现,并无重要病理意义。
对于心电图ST段和T波改变,我们提倡结合年龄、性别、病史、体征和多种辅助检查结果等材料综合考虑,既要避免心脏病的漏诊,也要避免心脏病的过度诊断。
一般而言,40岁左右妇女患冠心病机率较小,尤其年轻女性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于心肌炎一般应该有发热、病毒感染病史背景,听诊时第一心音明显低于第二心音,X线心脏相对性或绝对性扩大,心电图呈动态性改变,诸如不同程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段和T波呈心肌损伤性或缺血型改变和其他各种心律失常等变化。
尤其心肌酶谱应该有动态性异常变化。
仅仅凭孤立的几个早搏或/及ST段和/或T波非特异性改变是不足以诊断心肌炎、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病,不必背上患了“心脏病”的包袱,更不宜根据早搏或/及ST段和/或T波非特异性改变就休息、打针吃*、甚至住院治疗。
动态心电图st是毫米吗
您好,ST段在心电图中的意思是表示心脏供血的能力的。
st医用术语是指?
ST医用术语是指心电图ST段。
ST段,由QRS波群结束到T波开始的平线,反映心室各部均在兴奋而各部处于去极化状态,故无电位差。
正常时接近于等电位线,向下偏移不应超过0.5毫伏,向上偏移在肢体导联不超过1毫伏,在单极心前导程中V1,V2,V3中可达0.2~0.3毫伏;V4,V5导联中很少高于0.1毫伏。任何正常心前导联中,ST段下降不应低于0.05毫伏。偏高或降低超出上述范围,便属异常心电图。
ST改变是什么意思?
ST改变是指上市公司股票的交易码被更改为"ST",意味着该公司可能面临一些经营上的困难,如财务状况恶化、业绩下滑等。
这些问题需要符合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和认定标准,才会启动"ST"标记。一旦被标记为ST,该公司的股票将会被摘牌或者在退市风险警示板上进行交易,投资者需要特别关注风险。
不过,标记为ST并不表示该公司必定会破产或者股票价值为零,因此有些投资者会看作价值投资机会,但风险也相应增大。总之,ST改变是对上市公司的一种警示或者提醒,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谨慎决策。
st段异常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中的ST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正常时为一等电位线(心电图纸可见),任一导联中,ST段下移不应过0.05mv,St段上抬V1—V2导联不会过0.3mv,V3导联不会过0.5mv,V4—V6导联不会过0.1mv。关于ST段异常的原因很多,比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肌病,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等,都可引起ST段的异常变化。正是因为它仅仅是非特异性心室肌复极过程中异常的共同表现,所以,St段异常还要结合临床症状才能进行诊断。如果还有其他临床症状或者并发症,请向内科详细说明,不要盲目用。没有什么症状的话,请一周后,复查心电图。注意检查前要保持良好的休息,不要剧烈运动和吃辛辣食物,
st段压妒纸续低是什么意思
1、心电图上出现st段的压低,这种情况是指st段压低大于0.05毫伏以上。出现st段压低可以见于多种疾病。2、最常见的就是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再就是各种器质性的心脏病,包括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梗阻性心肌病等,都可以出现st段的压低。所以单纯心电图上st段压低,并没有特异性,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其他的临床症状以及其它的检查,如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血脂、血糖等,进一步的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