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盘指数涨,个股不涨。什么原因,这样正常吗? 你好,在股票市场中,如果股票所处板块上涨时,部分个股出现下跌就表示这部分下跌的个股弱于板块走势。这些个股有可能是受到利
大盘指数涨,个股不涨。什么原因,这样正常吗?
你好,在股票市场中,如果股票所处板块上涨时,部分个股出现下跌就表示这部分下跌的个股弱于板块走势。这些个股有可能是受到利空消息影响,或者股票上方资金抛压较大导致的调整下跌。而没敬且,如果板块资金较为缺乏时,板块走势也有可能会导致个股出现分化的情况。并且,如果板块中的股票被主力资金进行控盘。那么该被控盘的股票的价格走势大概率会保持较大的独立性,导致股票和板块涨跌方向不同。因此,这类股票可能在板块上涨时不涨,在板块下跌时出现上涨。通常情况下,如果板块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那么会影响较多板块内的股票出现部分上涨。这也就表示该判丛板块投资氛围较好,使投资者的市场关注度和投资积极性较高,会有利于板块后续的上升。风险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据网络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枯冲慎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大盘指数是怎操密便完样通过个股计算出来的?最好举例说明?
大盘指数一直指上证指数。上证指数——全称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指数,也叫上证综指。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依据在该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价格编制而成。于1991年7月15日正式公布,其代码为1A0001(A前面也为数字1)。算法:以正式开业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以当时市场全部8种股票为样本,并以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编制,计算公式为:本日股价指数=本日市价总值/基期市价总值×100市价总值就是当日所有股票的收盘价与发行量乘积之和(基期实际上只有8种股票)。以后如果遇到上市股票增资或新增(剔除)时,则必须对基期市价总值进行修正,修正公式为:新基准市价总值=修正前基准市价总值×(修正前市价总值+市价总值变动额)/修正前市价总值。本日股价指数=本日市价总值/新基准市价总值×100从上证指数的算法可以知道,该指数是采用了加权平均,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所以总股本较大的股票对股票指数的影响就大,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部分,其中流通股本与总股本并不一致,这样,上证指数就常常成为机构大户造势的工具,使得上证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情况并不吻合。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指数“失真”的问题。常就把前者称为指标股,比如四川长虹(600839)就是一个指标股。深证综指——全称为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于1991年4月4日公开编制并发布,其代码为2C01。基期为1991年4月3日,基期指数为100。深圳综合指数以所有上市股票为采样样本,采用基期的总股本为权数进行计算。算法:今日即时指数=上一营业日收市指数×今日即时总市值/上一营业日收市总市值。今日即时总市值=各采样股票的市价×发行股数。上一营业日收市总市值,是根据上一营业日采样股的股本变动而作调整的总市值。可以发现上证指数和深证综指走势的整体趋势以及波动情况还是很类似的。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实际上这两个市场是关联互通的。所以,所有用在上证指数上的技术分析方法和工具,同样也可以用在深证综指上,基本上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
大盘与个股的关系
大盘与个股关系大盘的指数是所有的股票的涨幅按照一定的算法累加起来的,股票的涨跌决定了大盘。但是股票分为大盘股和小盘股。在细节里。行情出去拉升更多的是小盘股。而行情尾声见顶附近。一般就是大盘股启动掩护其他股票出货。可能出现大盘股权重很大用来拉升指数,那几支大盘股一拉大盘就涨了。但是更多的股票是下跌的。比如上涨500支,却有1500支下跌。同时大盘还可能涨20个点,更多人赚了指数亏了钱。所以机构经常运用大盘股来掩护出货是每次行情尾声都会发生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了解大盘走势对股票投资有什么作用mba
大盘是大部分股票的走势。如果大盘不好,个股很可能会被拖累。同时大盘不好,诱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指数修订对大盘的影响与对策
亲们: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咱要对大A股未来的百年牛市充满信心。投资需要耐心,不能耽误工作,耽误学习,影响生活。
[指数修订的消息面]
指数修订仍然是一个月前的消息:7月22日起修订上证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案好像是一个月前的信息:(1)ST或*ST从指数样本中剔除。(2)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新上市股票,上市满3个月后计入指数,其他新证券上市满1年后计入指数。(3)存托凭证(在A股以外市场上市股票,回归A股)、科创板股票依据修订后的编制方案计入上证综合指数。
新消息不多:正式消息,指数会“无缝对接”,但,至今没有看到具体的修订方案;有的券商认为,上证指数应该涨到4000点。
1.按“无缝对接”的说法,短期变化似乎不大
到现在得到的消息,最多就是一个月前说的那些那3点,还有就是要无缝对接。没有更具体的指数编制办法。比如在未来的指数中,各类股票占多大权重。这个如果不说清楚,真的无从判断指数会怎么走,因为指数它是股票价格的平均数,我们不知道每个股票的价格在指数中所占的权重,所以就没有办法拷量,指数到底会涨还是会跌?
有句传说,有券商测定上证指数应该4000点,不知依据是什么?如果按照上证指数“无缝对接”的说法,可发现,除增加科创板和大部分次新股1年后才加入指数外,权重股权重的调节不会特别大。因为要实现上证指数的“无缝对接”。
2.高高在上的权重股,追高买入风险大
指数修订,给市场带来的巨大鼓舞,看新型牛市,看4000点,6000点,甚至8000点的人,都开始有了。从长期看,这是大趋势,肯定没有问题。而且,我们相信百年牛市。
既然市场能涨到4000点,为什么不买点啊,原来观望的开始买入。买什么呢?也许会选已高高在上的权重股。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大盘的大部分涨幅是他们提供的,而且,看上去,比较好把握。
3.传统牛市也许没有了,传统熊市会不会还有一次?
指数修订,没有让高高在上的权重股(熊市牛股)低估。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高高在上的熊市牛股,一旦喜欢这些熊市牛股的粉丝,把自己的钱花光了。这些权重股也就涨不动了。
如果涨不动了,拿着这些熊市牛股的人肯定想卖出,既然涨不动,还拿着干什么?这样熊市牛股会往下走,熊市牛股往下走,会拖累大盘。
新股发行在增加,很多超级大盘股纷纷上市,也会分流股市资金。传统牛市也许没有了,传统熊市会不会还有一次?
4.新的交易系统什么样?
如果真的变成新型牛市,过去牛市里边大部分股票一块涨,熊市里边大部分股票一块跌情况,也许不复存在。我的牛市满仓睡大觉的交易系统,可能真要变化了。走一步看一步吧。面对新型牛市,怎么办?
(1)定投宽基指数基金。所谓定投,就是按固定周期,买入规定的数额。如果在低估值区域,可以增加买入力度,越跌越买。详见——定投宽基指数基金,战胜牛熊的交易系统。
(2)买低估且有增长潜力的股票。注册制,会产生大量没人关注的股票,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变成仙股,选股将非常重要。要小心仙股和暴雷股。详见——选低估股票,如何做到快速极简?
[建议]遇到看不懂的情况,一慢二看三通过
过马路时,一慢二看三通过,小心翼翼就能看清大部分的路况,就不会出问题。
注册制指数修订是大利好,但对短期有什么影响,我们需要评估。我们该怎么做呢?等一等,看一看,找合适的大概率获胜机会。
周日增加了新视频,在慕课4.0最后,你有什么学习要求,可以提,我尽量把集中问题,做成视频;9月份5.0要开课了,请多提宝贵意见。
请看视频《20.7.22大盘离短期调整很近了》;《20.7.21创业板快弹不动了》。点本文标题下的蓝色的字“投资很简单”即可进入,看视频。——视频有弹幕了,你可以吐槽了。
请看——面对新股民,老股民最想说的心里话。
股票大盘指数大涨或大跌时个股价格会变动吗
当然会
上证指数走向及个股影响
"......本次下跌只要不跌破6月18日最低点3503.18,哪怕7月初不涨,至7月中旬蓄势完毕,突破前高3731.69的任务大概率也会完成。"
如今7月初不涨,回调蓄势至7月中旬,上证指数还能重新开始上涨去突破前高么?帅总认为可以,理由千万种,规律性最强的最有说服力。
技术面理由,通过上证指数周K线图说明:
补充两点:
第一,金融市场运行过程往往带有偏差,下周至下下周,是上证指数前高3371.69出现后的第21至22周,无论下周变盘向上,还是下下周变盘向上,均属斐波拉契数列21变盘周期范畴;
第二,上证指数未出现日线级别MACD顶背离,才会7月中旬变盘向上,而深圳成指与创业板指,周四都出现日线级别MACD顶背离,从周四见顶开始计算,顶背离调整周期为20至25个交易日,彻底结束调整,至少要到7月下旬,除非深圳成指与创业板指数短期之内,再创新高突破顶背离,否则接下去,三大指数变盘的节奏与力度并不一致。
基本面理由很简单:
全世界都知道,美联储大概率2021年年底开始加息,随着新一轮流动性回收展开,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将从A股回流美国套利,在那之前,2021年7月至10月,就是A股下半年吃饭行情的最后做多机会。
补充两点:
第一,周五大科技板块抗跌明显,比如帅总带领铁子周四高位止盈清仓的大科技概念股——士兰微,容大感光,扬杰科技,智光电气收盘全部逆势上涨,之所以强者恒强,是因为以大科技板块为代表的成长性超预期个股,受流动性收紧影响最小,一旦上证指数企稳,抄底目标瞄准大科技板块,利润高风险小;
第二,美联储加息,对于国际大宗商品和全球房地产业是最大利空,A股有色板块与房地产板块必然承压,即使A股市场7月至10月真有吃饭行情,这两个板块的绝大部分个股,股价微涨或横盘就不错,大涨机会不属于它们。
无论之于指数还是个股,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调整进行时,来杯咖啡静静心。
特别声明,本文提及的个股仅供参考,切磋交流为主,实盘中即使不追高逢跌买进,都可能造成严重亏损,据此操作后果自负。
大盘与个股的关系
很多投资者都听说过要看大盘做个股,但常年经验又好像有一种认知,不需要看大盘也能赚到钱,或者说看大盘也会亏钱。
有的时候看空大盘,看好的个股反而大涨,踏空个股。有时候看多大盘,手中的个股反而逆势下跌,踏空大盘。这应该是很多投资者常遇到的事情。
万千市场主体不同的决策过程,资金不同的运作思路,是导致这两种分歧产生的内在原因。
我们应该对市场有全*性的认识。
市场不是由统一规律所支撑运行的,任何在实践中总结的规律和经验,都可能遇到失败。我们不是个股走势的支配者,我们总结的经验和规律,当有比较好的成功率,比如能做到6成胜率,就已经很好了。
国家队、大资金在博弈市场整体走势,游资、一般基金在大佬运作出的市场框架内博弈板块与个股。很多散户没有对手盘的意识,考虑问题只站在自己的角度,*限大,错误多。
我在文章 可怕的错误 里论述过,散户,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永远把自己定位在弱势群体的位置。盲目,过于自信与乐观,赚到一点钱就自认股神,把市场看成自己的提款机,这就像胆子大的敢唱《大地》的那位一样可笑。
前面总结的技术模型,是换位思考,站在主力的角度,个人总结出的一些主力资金的操盘套路、主力资金常用的做盘风格。
这些模型当然不能保证每次都正确,每次都能让我们赚钱,甚至有时还会导致比较严重的亏损,这也是必然的。另外,这些模型不能涵盖所有个股,只是部分资金的套路,很多资金的风格、个股运作的套路,我并没有掌握,也没有总结。
个人选票,操作股票,就是在挑选符合这些模型风格的股票,那就是我能看懂的。
这就是我反复提及的:专注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的含义。
这有时候写出来,都害怕对看我文章的人产生不好的判断影响。但也无所谓了,我只想留下一些经验性的文字,具体内容的对错,都应该是合理的,毕竟我只是个散户,不是操盘的人。
言归正传。
我们做个股到底要不要看大盘?我的观点是,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到如今这个阶段,只在大盘存在系统性大波段下跌风险时需要,其他时候可以无视。
10几年前,市场规模还比较小,在煤飞色舞的年代,这两大板块是最具号召力的板块,能决定市场整体走势。
如今,市场规模扩大,制度规则越来越完善,少部分板块决定市场走势的能力越来越小,新能源、软件、半导体、电子信息成了市场的风向标。这些与国家发展是正相关的。近些年,上证指数的振幅远远小于深成指,就是这个原因。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开盘,地产板块杀跌,带领指数短期暴跌25%,如今很难再有单个板块能达到这个效果了。
如今的格*就是新能源杀跌,软件涨,软件歇,工业涨,工业歇,半导体反弹……就是这么来回运用板块护盘,大盘指数处于来回小区间震荡的格*。
国家队操盘的筹码越来越多,当大主力不认可大波段杀跌或上升行情必要性时,护盘控盘导致市场稳定性增强,波段幅度变窄,是必然的情况。
由此,我们推断,系统性风险出现的机会越来越小,但不代表不会出现,而且未来必然会出现,只是不会像以前那么频繁了。
当所有板块共振出现,连续交易日市场没有板块性动作,市场走势波动空间越来越窄,这窄幅震荡周期达到一定时间范围,还是有可能出现多数板块共振性杀跌的情形。
我其实一直希望这种情况早点出现,现在这种行情搞得人又累又难赚钱,费劲的很。
当这种情形出现时,我们能做的是就是空仓等机会。
大盘指数已经在3100,11000中枢位折腾快一年了。
假设未来几个月真的出现杀跌浪,或者反复试探,却杀不下去,那就是真正大机会的来临。
市场整体趋势转折出现后,我们就不需要看大盘,专心做好个股即可。目前的疑问就是,是向上转折还是向下转折,时间窗口在哪里?
22年下半年以来,市场的根本特征是*部性板块反复轮换折腾,对散户来说,选股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操作的精准,耐心,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想赚钱,只有选择一种模式、或一只熟悉的股票,或一个熟悉的板块,专注的操作一条路。
也许未来这可能是散户生存的唯一途径。
大盘对个股的影响大吗?
大盘股影响大小盘股就是世间万象了,各有各的手法和操作其涨跌的本质和大盘不可一并理解
大盘指数与个股指数有什么关系
大盘指数主要是几个权重股指数的体现。。。通俗点说就是那些盘很大的股票。。。而那些小的个股是基本不会撼动到大盘指数的。。。前一天的收盘和第二天的开盘指数会有变化。。。是因为第二天九点半开盘前一段时间。。。个股就开始有涨跌了。。。高开和低开没有规律的。。。完全看股市自己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