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始祖是哪个景区(三省四地、三陵一坛共祭炎帝始祖|神农架举办辛丑年华夏始祖炎帝祭祀大典)

admin 2023-12-08 14:28:44 608

摘要:三省四地、三陵一坛共祭炎帝始祖|神农架举办辛丑年华夏始祖炎帝祭祀大典 6月6日 农历四月二十六 600余名炎黄子孙齐聚神农架 祭祀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生辰 千里之外的湖南省炎陵县炎

三省四地、三陵一坛共祭炎帝始祖|神农架举办辛丑年华夏始祖炎帝祭祀大典

6月6日

农历四月二十六

600余名炎黄子孙齐聚神农架

祭祀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生辰

千里之外的湖南省炎陵县炎帝陵

也有一支特别的自驾车队

同祭大典

6月1日,一队“重走炎帝之路”的自驾爱好者,开始沿湖北随州、湖北神农架、陕西宝鸡、湖南炎陵一线,依次祭拜随州炎帝陵、神农架神农坛、宝鸡炎帝陵、炎陵炎帝陵。6月6日,神农架在神农坛景区举行“辛丑年华夏始祖炎帝祭祀大典”时,该车队正好在湖南炎陵县炎帝陵,一起举行祭祀大典。

6日上午,神农坛晨雾缥缈,清风徐徐,千年杉王注视着祭祀大典。9时09分,200名游客、200名香客、140名本地居民和旅行社、全球媒体记者共600余人严肃就位,大典在围捕祭品的原始生活表演中拉开序幕。本次祭祀大典首创了原始部落狩猎场景打造,再现了炎帝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奋斗图景。除了现场祭祀,主办方今年还设计了云拜神农小程序,为未能亲临现场的华夏儿女许愿、祈福、远程祭拜神农提供了便利方式。

“置身钟鼓齐鸣的祭祀现场,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种‘仪式感’,就是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来自河南南阳的游客台黎晓,第一次在神农架祭拜炎帝,他表示,以后还会来。

“在这里,大家既可以领略神农架的锦绣山川,又可以受传统文化熏陶,非常有意义。”北京游客胡蓓蓓说。

据传,炎帝神农氏曾经在神农架遍尝百草,并由此向南方发展。他与轩辕黄帝各管南北,各有发明创造,开启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史,成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历史内核。后人总结神农氏的八大功绩为: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织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倡交易;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作陶为器,冶制斤斧;台榭而居,安居乐业。

10时整,200名全国香客焚香祭始祖,为家人和国家祈福。“我们用古代祭祖礼仪,通过焚香这种形式弘扬炎帝文化,打造一批‘炎帝香客’,使神农坛成为民众心中祈福、求福的圣地。”神农坛景区副总经理朱永锋说。

10时30分,神农坛“廿十四节气园民俗街”开街,参加大典的游人流连其间,尽享神农架的美食和民俗文旅产品。景区另一端,神农架本地堂戏、九佬十八匠、打火炮等民俗文化表演,也吸引了无数目光,赢得游客驻足和啧啧称赞。此外,神农架中医院的老中医也在景区讲授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神农架是“中*宝库、*祖之乡”“神农尝百草,始有医*”的中医*鼻祖事迹等,也通过现场义诊和生动故事让游客铭记。

祭祀大典将持续一整天,40余名权威媒体记者和自媒体大咖,通过各自所长直播现场盛况,神农文化、祭祖、*祖、原始生态、动植物王国、好食材、汉服打卡、湖南炎陵县炎帝陵祭祀现场连线等,都通过互联网传达到全世界,让全球目光回到始祖生活的地方。

今年,在祭祀活动期间,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神旅集团、神农架旅行社协会邀请了巴东、巫山、保康等周边文旅*和旅行社同行,共同探讨、推动区域旅游发展。同时,在木鱼镇及沿线,营造祭祀活动氛围,邀请周边香客参加祭拜,推出“重走炎帝路”特色线路产品。

“今年的主题是‘弘扬炎帝精神,传承神农文化’,炎帝祭祀已成为神农架一个特色文化品牌和旅游项目,成为深度挖掘神农文化、提升景区内涵和体验度方面的有力抓手,赋予了神农架旅游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了神农架的文化竞争力。”神农架文化和旅游**长刘生策说,每年逢炎帝生辰纪念日,神农架都举行民间祭祀活动,让大众通过仪式了解始祖炎帝开启文明、奠基华夏的传统历史文化,以更好地传承华夏文明史,并体会大美自然与精彩人文的融合。

神农架新闻视频号上线

欢迎关注!

记者:喻玲邓凯张东阳

通讯员:邓青建

编发:唐玉

审核:彭剑利

推荐阅读

神农架融媒体中心官方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洽谈合作事宜┆请联系在线客服

新闻报料请致电:0719-3334008

哪个来自城市旅游景点最多,最便宜,。

西安!一个充满神奇和活力的地方,走近它,你会为历史遗存的完美博大所震叹,又会为现代建设的勃勃生机所感喟!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笔下《马可·波罗游记》中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罗马哲人奥古斯都说过“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早在1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以西安的蓝田猿人为代表,揭开了人类文明的一页。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此建造了村落——半坡村,成为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西安的建城史已有3100多年。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中国意为中央之国,中国的中心之点或叫大地原点就在西安,难怪“秦中自古帝王州”!秦始皇在此建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阿房宫,在骊山建造了规模巨大、埋藏极为丰富的历史宝库秦始皇陵,在汉唐时期,西安就是中国**、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西有罗马,东有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无愧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全省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4处,其中陕西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9处,陵墓8822处,古遗址5700余处,文物点2万1千1百余个。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明代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市内有6000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西安周边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等驰名中外的景点。自然景观峭拔险峻,独具特色,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楼观台、辋川溶洞等风景名胜区,更有周边的森林公园十余个。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

我国有关轩辕黄帝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祭祀黄帝的景点遍布于中华大地,主要有以下几处:1、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天下第一陵,黄帝衣冠冢,《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仙台,即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2、河南新郑黄帝故里,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经毁建,明清修葺。明隆庆四年(1570年)于祠前建轩辕桥。;3、河北涿鹿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归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建一都城。;4、甘肃正宁黄帝冢,黄帝冢位于正宁县五顷塬乡五顷塬与二顷塬村之间,子午岭西麓桥山,距正宁县城24公里。最早记载黄帝冢在正宁县境内的史书是班固编撰的《汉书》,该书《地理志》在“上郡阳周”条目下注为:“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畤”。《史记》云:“黄帝崩,葬桥山”。《史记索隐》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5、浙江缙云黄帝祠宇,原名缙云堂,曾是轩辕黄帝三大行宫之一——三天子都所在地,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326-334)年间,为中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地之一。黄帝祠宇坐东南朝西北,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是我国南部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主要场所。目前为止,这是全国最大的轩辕黄帝史迹展览馆;6、河南灵宝荆山黄帝铸鼎原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25公里处阳平镇境内,它是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铸鼎祭天、奠定邦国、驭龙升天的地方。《史记·封禅书》载:“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崩焉…。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铸鼎原由此而名。铸鼎原现存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轩辕黄帝铸鼎碑铭》碑一通,它是全国迄今发现的关于记载黄帝功绩的最早的一通碑刻,是研究黄帝文化的稀世珍品,也是铸鼎原悠久历史的见证;7、山西曲沃黄帝庙,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崩,葬桥山。”真正的桥山应该在哪里?迄今为止,名声最大的当数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黄帝陵。然而,当代国学大师钱穆详细分析了远古时代黄帝活动的范围,通过对大量史料进行分析判断后得出结论:“现在有三个桥山:一个在陕西中部县(今黄陵县)西北,下面有一条河穿过,所以叫桥山,上边有黄帝陵。一个在察哈尔省(今河北省北部)涿鹿县。……还有一个桥山在山西襄陵县(今襄汾县襄陵镇)东南四十里接曲沃县界,下面有很幽深的一个石洞,山盖在上边像一座桥,……据我们前面讲的黄帝活动的地域看,这一个桥山最可能是他埋骨所在。”8、陕西靖边黄帝冢:●自王莽新朝终至东汉开朝始,由于地名的更改及人为对史籍的删减,黄帝原冢究竟地处何方就成了一个问题,从此变得扑朔迷离,争论不休。●此后历朝历代,由于史料混淆,因此上古中国之地和诸祖陵寝坟冢越发弄得不清不楚了。●各种史料证实,世人公认的黄陵县“黄帝陵”并非轩辕黄帝的“原葬之地”,史学界和当地百姓也都认为:这只不过是黄帝的“衣冠冢”而已。●综合历史的各种蛛丝马迹,当今史学界认为只要确定了“阳周故城”的地理位置,便可在阳周城南之处找寻到华、夏两族始祖的陵寝之地。●而各种史籍、域名、传说皆将黄帝原冢之地指向靖边境内杨桥畔、龙洲区域。相信,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和先进技术的介入,靖边县“黄帝原冢地”的真伪不久将大白于天下。另外,运城的黄帝都,方山县的黄帝庙,阳曲、绍兴的轩辕庙,平谷区的轩辕庙遗址,绵阳安县、烟台龙口的黄帝庙,房山、德阳的轩辕寺庙,以及南宁的三界轩辕庙,皆为祭祀黄帝之地。

炎黄文化的鼻祖,黄帝的陵墓位于哪个省?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南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传说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世于河南荆山,葬在陕西桥山。桥山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陵冢在桥山之巅桥山有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山顶立一石碑,名为下马石,上“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字样。古代凡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在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双”四字。   黄帝陵冢在山顶平台的中央,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有砖砌花护围。四周古柏成林,幽静深邃。历代**对保护黄陵古柏都很重视,宋、元、明、清都有保护黄陵的指示或通令。据黄陵县志记载,桥山柏林约4平方公里,共63000余株。   在桥山脚下,有轩辕庙一座。院内有古柏14棵,右侧有一株古柏特别粗,树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一部分树根露在地面上,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为轩辕氏所手植,距今5000多年。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   谚云:‘七楼八擤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据说,不久前对此树重测了一次,下围已达到三十市尺,此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称为“柏树之王”。庙院里有历代重修轩辕庙的碑记和祭文石,共46通。庙院最后边是大殿,上悬“人文初祖”金字匾额,殿内正中置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6字。据说全国共有黄帝陵七处,甘肃、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都有黄帝陵,但只有桥山的黄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后,人民**对保坊黄帝陵十分重视,多次进行整修,并扩展道路,增建文物陈列室及服务设施。现在来此参观游览的游客越来越多。

黄帝陵在今天的哪一个省?“华夏子孙”的含义是什么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Huangdi;YellowEmperor)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陕西黄帝陵为《史记》正史记载的唯一一个黄帝陵。1961年,***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为全国首批确定的5A级旅游景区。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汉武帝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和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陵前的“黄帝手植柏”树龄高达五千年以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后,又称诸夏。古人将华夏与蛮夷或裔对称,以文化和族类作为区分的标准。远古时期中国境内分布许多氏族部落。距今四、五千年时西北部的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进入中原。黄帝及其后代尧、舜、禹统一了百越等许多氏族部落,在黄河中游两岸繁衍。  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夏族、商族、周族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面。从汉朝开始逐渐以汉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有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也可代指汉族,如:明朝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于华夏矣。”郁达夫《满江红·闽于山戚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华夏”也指华夏族所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帝族和炎帝族,后来这两部落的联盟在战胜蚩尤后进入中原。华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统治。随后有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简称“夏”。  夏、华,或华夏和蛮夷戎狄的称呼,是民族中的统治者尊己卑人命名的通例。近人章太炎以为古代汉族称夏或华乃由夏水华山而来。华山固在汉族基地陕西境内,但不合民族自称。商周建都在今河南、陕西,不在夏水流域,命名由于夏水,联系不上,且无所对待,也不是民族自称命名的由来。到了汉代,汉族不称夏、华或华夏而称为汉。章太炎又谓由于汉水得名。按“汉”字,古文之形,义为国中大水,国中大水是黄河、长江,不是汉水,国名由水,既无对待又非自称命名之义。作者认为汉人称汉,是对匈奴急读为“胡”而言。朝代之最大为汉,民族亦称为汉。汉代匈奴冒顿单于给汉帝书中说“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③。匈奴别部的乌桓、鲜卑,《后汉书》中乌桓、鲜卑传都说他们因住乌桓山、鲜卑山得名。孰不知乌桓是聪明之称,鲜卑是瑞兽皮带之名,与山无关④。也为汉族命名不以山川之旁证。(参考黄现璠等著《内蒙古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2月第二期)  注:①②《章氏丛书》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一“中华民国解”  ③日人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上编东胡考引用此句文,查史记、汉书匈奴传不载此文。  ④日人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乌桓、鲜卑考。汉译“胡”语有瑞兽带之义。鸟桓,蒙古语有聪明之义。  华夏之祖  华夏之祖即黄帝。《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释黄帝:“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之说。“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  在商朝末期,周人联合流亡的夏人,炎帝系统的姜姓诸族(其代表为姜太公),以及迁徙到南方的楚人等起兵。进而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周人自称为华,也称是黄帝的后裔,所以也自称“华”“夏”,后又将周王朝分封出去的诸侯国称作“诸夏”或“诸华”。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  经过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以及战国时期的强邦吞并弱邦,更有秦始皇的统一中原,终于使得华夏族这一庞大族群第一次完全得以统一。经过强大汉朝,族名华夏转变为汉,华夏人就成为了汉人。所以,中国人叫自己华夏子孙。

炎帝故里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五个地方都在争?

这个很平常。炎帝啊,可是人祖啊,只要哪个地方是他的故里,就可能招商引资,大肆渲染,造福地方一生,成就众多幸福家庭,使走上小康水平。而当地官员也可以借此大搞政绩,不管从**,经济,环保,历史,文化都可以大作文章,自己只要搞的好,不愁不升官,发财。你看看我们新郑,黄帝故里,这十几年来也是争议一片啊,这不,我们新郑真正有历史记载,就是黄帝的出生地。从此每年有黄帝文化节,哎呀,这可不得了,每年海外华人,港台商,都来拜祭,很多人留名,留字,这个捐款,那个引资,一下带起了周围很多经济啊。而我们新郑也是世界文明,旅游业明显比以前好得多。记住一切都是为了利益!!!陕西宝鸡是炎帝的原生地,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在距今约5000年前,宝鸡渭水流域的姜水,生息着一个古老的氏族部落——姜炎族,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今天,我们要加强姜炎文化研究,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谁知道天下第一门在哪个地方

雄伟壮观的天下第一门——华门

涉县有什么好玩(和女朋友一起)

涉县娲皇宫,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娲皇宫四组建筑组成,占地面积550亩。计有古建筑135间,北齐石窟3个,北齐摩崖刻经6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我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蓬壶仙境”之美誉。其中的北齐摩崖刻经群是娲皇古迹之精髓,共有六部:《思益梵天所问经》、《十地经》、《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佛说盂兰盆经》、《深密解脱经》、《妙法莲花经》。刻经面积165平方米,分5处刻于崖壁之上,共刻经文13.7万多字,字体有隶、楷、魏碑体,“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是我国现有摩崖刻经中时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也是我国佛教发展史上、特别是佛教早期典籍中弥足珍贵的资料,对于研究我国早期佛教地域、流派及书法镌刻演变历史有着重大意义和价值,经考证为“天下第一壁经群”。主体建筑娲皇阁共分四层,通高23米,拥群峰以渲势,依悬崖以据险,夺天工以称奇,临清漳以蕴秀,涵摄了山川之钟秀,汇集了古建之精华,玉宇悬空,琼楼耸翠,上临危岩,下瞰深壑,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素有“活楼”、“吊庙”之美称。  清泉寺简介  清泉寺位于涉县东南15里石岗村南。寺东有泉水,出自石壁间,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因名清泉寺。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石岗村往清泉寺路旁的崖壁上,刻有“唐代叫□化寺,梁、宋叫清碧寺,明清叫清泉寺”。可见唐代已有寺庙,现为明、清修建。寺建于半山,寺周有围墙,山门朝南,自南北中轴线向里,依次有水陆殿、毗卢殿、荷池、大雄殿和雷音殿。中轴线两侧为厢房。寺西北角有藏经殿、仙镜台,东南部有伽蓝殿

丝绸之路的四个景点是哪四个?

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甘肃境内有1600多公里,甘肃占到了将近四分之一的长度。甘肃的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在其他地方都有一些叉,在张掖这个地方,是唯一的通道。我们这条线路,如果从东往西走,就连接了甘肃的天水、平凉、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一共8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东方雕塑馆麦积山、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庙,还有**长征新起点嘉峪关的关城,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等一批世界级的旅游景点,也可以欣赏到森林、草原、大漠、戈壁、冰川、雪峰等独特的风光,特别是河西走廊,南边是八百多公里长的祁连山,北边是大沙漠,中间是戈壁和良田,层次非常清晰。敦煌莫高窟是古丝绸路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在神秘的三危山下的峭壁上,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大泉河谷里,南北长约1600米。莫高窟虽然经过千百年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仍保存洞窟492个,珍存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神农架大九湖和神农祭坛哪个好玩?

神农架大九湖和神农祭坛都好玩。因为以景色而言,大九湖展示的是高山湿地公园,一道道美丽的九湖印入你的脑海,美极了。

而且神农祭坛是为了缅怀华夏始祖而建,是一个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景区,关联着神农架地名的由来,不到神农坛,枉来神农架,想了解神农架的农耕文化,不来行吗?

我们都是华夏炎黄子孙,寻根祭祖你还记得吗?

文章推荐:

华夏始祖是哪个景区(三省四地、三陵一坛共祭炎

雅迪电动车股票最新的行情(请问雅迪豪战电动车

广发聚富基金18年分红了吗(各基金的分红派息是

2022股市春节休市时间安排(3股市是不是在春节也

乌克兰汇率换算人民币汇率(грн是什么货币?和

建信有什么货币基金(建信现金增利货币基金投资

内蒙古环保股票有哪些(环保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华泰证券明天行情预测(601518明天走势会怎样,会大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