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下跌原因(八年合作宣告终结?达能拟减持蒙牛乳业背后:双方业绩大不如前丨公司汇)

admin 2023-12-12 08:17:32 608

摘要:八年合作宣告终结?达能拟减持蒙牛乳业背后:双方业绩大不如前丨公司汇 达能在2020年财报中提到,由于蒙牛和雅士利业绩不佳,来自联营公司的经常性净收入由9800万欧元降至8500万欧

八年合作宣告终结?达能拟减持蒙牛乳业背后:双方业绩大不如前丨公司汇

达能在2020年财报中提到,由于蒙牛和雅士利业绩不佳,来自联营公司的经常性净收入由9800万欧元降至8500万欧元,尤其是第一季度的表现

《投资时报》研究员卓玛

合作八年后,达能决定减持其持有的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下称蒙牛乳业,02319.HK)股份。

日前,蒙牛乳业公告表示,达能亚洲有限公司(下称达能亚洲)拟将其通过中粮乳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粮乳业)间接持有的蒙牛乳业股份转换为直接持有,并正考虑减持其持有的蒙牛乳业股份。不过公告并未透露减持的具体时间表。

对于此次减持的原因及对双方的影响,《投资时报》研究员曾分别向达能中国和蒙牛乳业发送沟通函。截至发稿,蒙牛乳业并未作出回复,达能中国方面则表示“本次交易的内容请以公告为准。暂时没有其他信息可以披露。”

尽管双方未给出具体原因,不过《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2020年受疫情影响,达能和蒙牛乳业的业绩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这或为达能减持的原因之一。

达能拟减持蒙牛乳业

蒙牛乳业公告表示,公司股东及潜在投资者达能亚洲与中粮乳业达成协议,达能亚洲拟将其通过中粮乳业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转换为直接持有。

截至公告发布日,中粮乳业持有蒙牛乳业31.25%的股份,一旦前述转换获得监管批准完成,达能预计将直接持有蒙牛乳业9.82%的股份,中粮乳业的持股比例将下降至21.43%。同时,公告还透露,达能下一步正考虑减持其持有的蒙牛乳业股份。

蒙牛乳业在公告中称,公司董事会对达能出于自身需要而做出的上述股权结构方面的安排表示理解和尊重;中粮乳业仍是公司最大单一股东,中粮集团仍将继续支持公司未来发展;同时公司未来业务战略和计划将不受上述达能亚洲减持的影响,公司将更加高效地执行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以实现“五年再创一个新蒙牛”之2025年战略目标。

而在稍早些时候,达能在其官网发文表示,目前达能间接持有市值约8.5亿欧元(约合66.4亿元人民币)的蒙牛股份,2019年其通过持有蒙牛股份获得了5700万欧元的经常性收益。根据市场情况,达能将在2021年通过一次或者多次交易减持蒙牛股份。减持完成后,根据达能的资本分配原则,大部分预期收益将通过股份回购计划返还给股东。

引入达能助力酸奶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达能是世界著名食品集团,创建于1966年,在全球拥有超10万名员工,业务遍及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有达能、EVIAN(依云)、脉动等多个知名品牌。上世纪80年代末,达能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现已成为达能全球第二大市场,占其销售收入的约10%。截至2019年,达能在中国拥有8家工厂和约8200名员工。

蒙牛则成立于1999年,2004年,蒙牛乳业登陆港交所上市。上市十年后,蒙牛乳业被纳入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成为首家中国乳企蓝筹股。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蒙牛乳业和达能的合作最早可追溯至2006年,当时双方曾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致力于酸奶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但一年后该项目终止。

不过六年以后的2013年5月20日,蒙牛乳业宣布其与中粮集团和达能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达能通过合资公司持有约4%的蒙牛乳业股份,合资公司将引进达能先进的酸奶技术和品牌管理经验,专项从事酸奶生产及销售业务,达能的总投资额约26亿元人民币。2014年2月12日,蒙牛乳业和达能联合对外宣布,达能以51.53亿港元(约合43亿元人民币)认购蒙牛乳业定向增发的6.6%的股份。

而在达能之前,蒙牛乳业还在2012年引进欧洲最大的乳品公司——ArlaFoods(爱氏晨曦)。至此,中粮集团、达能及ArlaFoods分别持有16.3%、9.9%及5.3%的蒙牛乳业股份,分列公司前三大股东,并将合计持有的31.5%的股权交由三者的合资公司中粮乳业持有。

蒙牛乳业的酸奶业务也由此获得快速发展。既往财报显示,2013年—2018年,蒙牛乳业的酸奶产品分别实现收入54.24亿元、74.14亿元、115.27亿元、148.71亿元、174.46亿元和197.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12%、36.69%、55.48%、29.00%、17.32%和12.93%。总收入也从2013年的433.6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689.77亿元,净利润则由16.31亿元增长至30.43亿元,期间股价更是上涨了约400%。

截至3月4日收盘,蒙牛乳业报收于39.70港元/股,总市值为1567.43亿港元,约合1306.78亿人民币。

以此计算,完成前述股份转换后,达能持有的蒙牛乳业市值约为128.33亿元人民币。也即相比于达能两次对蒙牛乳业的投资,仅以持股市值计,达能的投资收益超过85%。

蒙牛乳业上市以来业绩表现(港元)

数据来源:Wind

业绩不佳

在此情况下,达能为何要减持其持有的蒙牛乳业股份?《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或与双方在2020年均业绩不佳有关。

2月19日,达能发布2020年财报。受疫情影响,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6亿欧元(约合18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至2.99欧元。

分业务看,基础乳制品和植物基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4%;饮用水和饮料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减少16.8%,下降幅度最大,经常性经营利润率降至7.0%;专业特殊营养业务销售收入同比降0.9%,经常性经营利润率下降74个基点至24.5%。

业绩不佳也反映在股价上,2020年全年达能股价下跌27%,位于近七年低点,市值也缩水约四分之一。

蒙牛乳业方面,2020年中期报告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375.34亿元,同比减少5.8%;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2.12亿元,同比减少41.7%。公司将利润下降归结为第一季度额外疫情防控费用、额外营销费用及社会捐赠等额外成本的增加。

但在营收和利润双降的同时,蒙牛乳业的营销费用却持续高升。

2019年年报显示,蒙牛乳业的经营费用高达288.10亿元,占公司收入的36.5%。其中,年内销售及经销费用上升14.4%至215.36亿元,这也是近几年来该项费用首次突破200亿元,占公司收入的27.3%;广告及宣传费用上升21.3%至85.00亿元,占公司收入的10.8%;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上升22.4%至47.14亿元。

时至2020年中报,蒙牛乳业的经营费用进一步上升3.1%至139.92亿元,占公司收入的比例也上升至37.3%。其中,销售及经销费用为115.00亿元,同比上升1.6%;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上升10.8%至24.93亿元。 

在营销费用攀升的同时,2015年—2019年,蒙牛乳业的总负债也逐年攀升,分别为240.37亿元、236.21亿元、310.32亿元、359.93亿元和451.90亿元;资产负债率也呈连年走高态势,分别为47.46%、48.08%、53.38%、54.16%和57.54%。

值得注意的是,蒙牛乳业的业绩下滑也影响了达能的业绩表现。达能在2020年财报中提到,由于蒙牛和雅士利业绩“恶化”,来自联营公司的经常性净收入由9800万欧元降至8500万欧元,尤其是第一季度的表现。

【微★解密】蒙牛乳业董事长详解突然换帅玄机

一份来自券商的会议纪要显示,在被问及为何突然变更管理层时,马建平表示,中粮对于蒙牛在孙伊萍掌舵期间与同行差距拉大不满意。

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蒙牛乳业于9月15日发布公告称,原蒙牛乳业总裁孙伊萍因个人职业发展需要辞职,经中粮集团推荐、董事会一致通过,自即日起任命雅士利(1230.HK)总裁卢敏放出任蒙牛乳业总裁一职。

中粮集团为蒙牛大股东,但蒙牛的外资股东法国达能及丹麦阿拉目前的持股比例合计达到14.9%,与中粮的16.74%相差不大。卢敏放曾担任达能早期生命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一职,在达能集团工作超过10年。

2012年4月,孙伊萍受时任中粮集团董事长的宁高宁钦点,出任蒙牛总裁。2016年初,宁高宁调任中化集团,当年2月,马建平出任蒙牛乳业董事长。

马建平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同时表示,蒙牛在发展中也存在问题,“2011年时与同行不相上下,到2016年中期无论在市值、收入、利润等方面都与对手有较大差距,从中粮看是不满意的。现在从蒙牛发展看,调整管理层也是必需的。”

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蒙牛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6亿元,同比增长6.6%;净利润10.77亿元,同比下滑19.5%。竞争对手伊利(600887)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则达到299.25亿元,净利润为32.11亿元。而在2011年时,伊利的全年营收为374.51亿元,净利润为18.09亿元。蒙牛当时与伊利的规模相当,2011年全年营收为373.88亿元,净利润为15.89亿元。

马建平称,中粮将坚定支持蒙牛发展乳业,乳业是中粮主业。董事会和总裁调整不会影响到蒙牛的战略规划。把蒙牛打造成千亿级乳企目标不变,未来要做好产品创新、提高运营效率、持续改进渠道模式,最终提升盈利能力。

受换帅影响,蒙牛早盘一度大跌4.9%,截至收盘下跌2.99%。

有分析师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蒙牛股价的走势显示市场对于蒙牛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蒙牛和中国众多消费品企业一样,正面临着一个消费变革的时代,需要更快转型。卢敏放虽然在奶粉行业拥有丰富经验,曾经成功带领多美滋登上中国奶粉第一宝座,并亲自操刀了包括可瑞康等达能进口奶粉的电商业务,为达能在电商渠道的市场打下根基;但从达能到蒙牛,卢敏放将会遇到更多棘手问题,包括从一个系统的外企环境到一个更加复杂多元的公司环境,卢敏放能否在这样一个环境获得平衡,同时在外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多家券商报告认为,蒙牛调整管理层挑战与机会并存。德银发表报告认为,短期预计将会增加公司不明朗,市场推广及分销或受短期影响。但长远来看,新管理层将会审视及提高品牌推广及分销运作,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出任新策略委员成员,预计有助蒙牛运作策略,卢敏放在达能的职业经历或有助加强达能与蒙牛的合作。

但大和资本认为,卢敏放就职中粮集团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且其他董事辞职导致该集团在蒙牛董事会的席位减少,预计新管理层将给长期策略带来一些“不确定性”。

与孙伊萍同时辞任蒙牛职务的还有三名公司非执行董事于旭波,柳丁和廖建文。其中于旭波辞职原因为中粮集团领导分工调整,柳丁因退休而辞职,而廖建文的辞职理由是因“其他事务需要更多时间投入”。

来源:澎湃新闻

四川眉山蒙牛乳业怎么样

四川眉山蒙牛乳业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蒙牛乳业是中国知名的乳制品品牌之一,注重产品质量,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售后服务和问题解决方案,价格合理,性价比高。

蒙牛为什么频发信任危机?

他连牛都敢蒙!何况是人?

为什么蒙牛和伊利越来越不受欢迎了?你还会喝吗?

蒙牛和伊利近几年的不受欢迎主要是由于它们的质量问题。有消息称,蒙牛乳业在质量检测中存在添加激素、抗生素等物质的问题,而伊利也曾因其放射性物质的泄露而引起舆论的热议。此外,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健康,对食品的安全更加重视,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喝这些非天然的奶制品。我自己以前也常喝蒙牛和伊利,但现在却很少喝了,因为我觉得它们不够健康,所以我也开始尝试一些更天然的奶制品,比如纯牛奶,羊奶等。当然,如果我觉得蒙牛和伊利的质量得到保证,我也会喝它们,但目前来看,还是不敢轻易尝试。

伊利和蒙牛为什么会变成国企呢?

伊利建立的最初就已经是国企,因为当时是国有控股。然而,现今的伊利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国企。而蒙牛则从最初的民营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国有企业。

为什么这么说?两大企业又是为什么发生的演变?这就要简单介绍下两个企业的发展演变。

首先,说一下伊利。全名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集团。伊利集团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国有控股)。1986年1月,郑俊怀接任厂长。通过不懈的努力,郑俊怀使一个远近闻名的“烂场”变成了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的大型乳制品企业。1993年2月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由21人发起改制,吸收其它法人和内部职工入股,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伊利集团,并于1993年6月14日更名为“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直至2013年,伊利依然属于国有企业。2014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出现了伊利集团。自此伊利归为了民企。到如今公布的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名单上依然出现了伊利的名字,排名65位。伊利集团董事长也是现在全国工商联副**潘刚还在这次的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榜单会议上做了主题演讲。这可能跟伊利的股权发生变化有关系。查如今的上市公司伊利股份的十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仍是国企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但占股仅9.88%核心管理层占比达7.94%,其中潘刚个人持股就占了3.88%。

而说到蒙牛集团的改制,就不得不说到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起初牛根生是伊利集团的一名洗瓶工,由于聪明,干劲足,厂里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他积极响应,承包了一个车间,很快干出了名堂。很快便成为了郑俊怀的“左膀右臂”。但此后伊利越做越大,两人彼此也出现了分歧。1998年开始牛根生在内部调动资源的自由受到限制。

一年后牛根生离开伊利,带领投奔他的十几名老部下创立了蒙牛。

起初蒙牛属于民营企业,为什么会成为国企,这要追溯到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中蒙牛H股一天狂跌逾60%。此次事件让蒙牛牛奶下架,股价暴跌,现金流危机,可能被外资恶意收购。

为了不让外资收购,到2009年,中粮联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厚朴以每股17.6元人民币的价格投资61.1776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此次交易后,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创业者所持有的股权全部合在一起,共计有15.18%。自此中粮集团以20%的持股比例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蒙牛也由民营企业演变为国企。

蒙牛乳业2020年营收净利双下滑广宣费用下降20%

- END-

❖ 欢迎分 享到朋友圈 ❖

蒙牛为什么是国企?

国企了

蒙牛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蒙牛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央企,蒙牛的发展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蒙牛的发展战略是以“做大做强”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为核心,以“把蒙牛做成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为目标,以“把蒙牛做成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典范”为目标,以“把蒙牛做成中国乳制品行业的标杆”为目标,以“把蒙牛做成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跑者”为目标,以“把蒙牛做成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先驱”为目标,以“把蒙牛做成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航者”为目标。

友芝友乳业的产品为什么不打蒙牛的标志上去?全部产品打上蒙牛的标志友芝友离开湖北也会大卖吧?

因为蒙牛对于友芝友的期望是成长为华中第一乳品品牌。所以友芝友虽然是蒙牛旗下,但是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品牌标签。而且友芝友也是06年才被蒙牛收购的。

宝鸡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住宿怎么样

宝鸡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住宿环境好信唤。根据宝鸡蒙牛乳业公司招聘信息得知:宝鸡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宿舍环境干净游坦燃卫生,有独立卫生间,热水房还有无线网覆盖。宝鸡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是中国乳神虚制品龙头企业蒙牛集团在宝鸡设立的分支机构,主要从事乳制品的生产、销售和研发等业务。

文章推荐:

蒙牛乳业下跌原因(八年合作宣告终结?达能拟减

博时基金这个公司怎么样((160505)博时主题基金

盛屯矿业转债发行什么意思(该债转股协议是否有

黄金基金长期持有保值吗(黄金能一直保值吗?

2007年汇添富均衡基金净值(260103基金净值2007年9月

911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汇率(今日日元汇率)

基金162207怎么样(我买的是泰达荷银效率基金为什

招商证券登录密码怎么找回(赵薇:钱我有,但收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