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么是abs皮脚卫绝空黑志?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意思是资产支持的证券化(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ABS)英文缩写是以非住房抵押贷款资产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资方式,它实际上是MBS技术在其他
什么是abs皮脚卫绝空黑志?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意思是资产支持的证券化(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ABS)英文缩写是以非住房抵押贷款资产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资方式,它实际上是MBS技术在其他资产上的推广和应运。ABS的种类也日趋繁多,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品种:()汽车消费贷款、学生贷款证券化;()商用、农用、医用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卡应收款证券化;()贸易应收款证券化;()设备租赁费证券化;()基础设施收费证券化;()门票收入证券化;()俱乐部会费收入证券化;()保费收入证券化;()中小企业贷款支撑证券化;()知识产权证券化等等。随着资产证券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证券化资产的范围在不断扩展
资产证券化是什么意思?
点击箭头处
“蓝色字”
,关注我们哦!!
资产证券化是什么意思?
资产证券化(AssetSecuritization)是指金融机构或企业将其合法拥有的能够持续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UnderlyingAssets)进行归集、打包、集合、转让,以基础资产自身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为还款来源支持的有价证券发售的一种交易安排。这种现金流组合形成还款来源的有价证券称为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Securities,简称“ABS”)。证券化发行和交易通常指一种金融技术或者工具。
信托公司开展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指什么?
信托公司开展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指在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用托付给受托机构,由信托公司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信托公司如何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答:信托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指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按照信托文件的约定,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发行受益凭证,以进行结构性融资活动为特定目的的信托业务。信托公司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主要扮演三类角色:(1)作为特殊目的载体(SPV)管理人,采用特殊目的信托(SPT)方式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2)作为资产支持证券的受托人和发行人,利用自身的投资者基础和渠道基础,在公开市场发行、交易流通;(3)作为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起人,进行资产的转让、融资,并通过信托资产独立、风险隔离、信贷投放的功能,对现有基础资产进行重组,主动构造规范的证券化基础资产,获得交易价值。
文章都看完了,还不点个赞
5分钟看懂资产证券化(ABS)是什么
资产证券化,简称ABS(Asset-backedSecurities),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融资性金融工具,是指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等方式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业务活动。简单地讲,就是通过出售基础资产的未来现金流进行现在的融资。
干货
分享
何为资产证券化
-ABS-
想要理解什么是资产证券化,大家需要先了解什么叫贴现。贴现的意思就是你有一笔定期存款存在银行,下个月才能到期,但恰巧明天iPhone8预售,身边正好又没有其他的现金。于是,你只好带着用红布层层包裹细心保存的存折来到银行,让银行的工作人员帮忙把这笔定期存款以折价的方式换成现金,然后就可以去苹果体验店买新款苹果了。这里,你用定期存款换现金的行为叫做贴现,定期存款预期到期的本息与换回的现金之间的差额,就是贴现的成本。资产证券化融资,其实非常类似于贴现的行为,只是它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满足融资方和出资方各种各样的需求。
资产证券化的实质就是将个人、企业,甚至一个项目在未来能够取得的现金的权利在当下进行贴现,使当下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现金。
什么样的资产可以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进行融资
-基础资产-
债权(如企业收取的你归还的信用卡贷款、房贷等)、未来收益权(未来某个项目的收益)、租金(房租、地租等各种租赁费),任何可以在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权利在理论上都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通俗的讲,只要你能够让人相信你的某个账户可以在未来不断的有钱打进来,而且可以准确预测打进来的钱的金额与频率,那么你就可以以此作为融资的依据,以这个账户未来的现金流换取别人现在手里的现金。
为何会产生资产证券化这种形式的融资需求
-产生背景-
大家都知道,现金流就是企业的血液,一旦现金流中断,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将停止。远水难解近渴,不管企业未来预计的现金流量有多么大,如果当下拿不到现金,企业可能就直接破产了,于是企业会通过各种融资的方式将拥有的债权换成现金。由于银行的风险控制最严格(也是因为各种法规的要求),当企业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把债权里面最优质、未来现金流最确定的部分进行贴现或者将其作为质押物贷款给企业现金,由于债权优质、未来的收回概率很高,所以银行收取的贴现费用或者质押贷款的利率相对较低。
可是,企业拥有的优质债权毕竟只占总债权的一部分,如果这部分换回的现金仍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那就必须想办法用质量稍微差一些的债权换回一些现金,这个时候,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手段成了企业的救命法宝。
企业会把质量稍差的债权划分成无数的小资产包,每个资产包都意味着未来能够收回一定金额的现金。企业自己或者委托中介机构将这无数个资产包以一个特定价格出售给投资者,这个价格换算的利率通常要低于企业以相同条件从银行获取贷款的利率(如果高于贷款利率,企业不如直接去银行贷款),同时又要高于相同风险的存款利率(如果出售的金融产品利率太低,投资者会认为无利可图,将无人为津)。资产证券化形成的金融产品,其实就是我们大家看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中的一种。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融资利率如何确定
-融资利率-
学习过金融学的朋友都清楚,贷款的形式包括信用贷款(依赖于过往的信用水平确定利率)、质押或抵押式贷款(依赖于质押或者抵押的财产的金额确定利率)。由此可见,提供担保可以降低贷款的利率。同样的,企业如果能够对未来收取现金的时间与金额做出担保,也可以降低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利率。
资产证券化产品增加信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但包括质押、抵押,还包括差额补足(未来收回的现金不足预期时,企业自身、大股东或者第三方机构承诺拿出资金向投资者支付差额的部分)、分层优先清偿(基础资产会划分优先级、劣后级,对于购买优先级产品的投资者,即使资产包收回的现金来自于劣后级的基础资产,该部分现金也优先支付给优先级的投资者)、超额现金流覆盖(选取的基础资产包未来形成的现金流超过应当支付给投资者的现金流,即使有一部分收不回现金也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利益,从而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另外,通过律师与会计师检查相关基础资产的合同、**、以及对收款权利的认定,可以大幅降低投资者未来无法收回现金的风险,这也是消除融资者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手段。
何谓出表与不出表?
-出表/不出表-
在现实生活中,债权以及其他任何未来可以获得现金的权利,都存在最终收不回现金的风险,没有什么比手里握着现金更安心的事情了。因此,相对于债权,企业更愿意将其从财务报表中剔除,转而变为现金,从而实现降低企业风险、优化财务报表结构的效果。但是根据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并非出售的每一项债权都可以从财务报表中剔除,具体仍需要参照准则要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第七条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
这里需要把握的就是企业是否将几乎所有(通常是超过95%)的风险与报酬转移给购买者,也就是所谓的继续涉入的程度,体现在企业自身购买劣后级的比例、对于无法偿付的债权的追索清偿比例、差额补足的比例、对于现金归集账户收回的现金进行再投资的权利(无权进行再投资)等等。95%这个比例也只是一个参考值,不同情况下需要做出谨慎的职业判断。
从实务上来看,由于企业用来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基础资产通常不全是非常优质的,因此做到完全转移出财务报表的操作难度是很大的,要么是因为继续涉入金额过大,要么是承担的融资成本过高导致项目流产。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越来越严格,笔者认为未来企业想通过交易结构的特殊设计实现出表的成功率会越来越低。
循环购买是什么?
-循环购买-
何为循环购买,通俗的说就是在一定时间段内企业不断用新的基础资产多次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由于基础资产池内新注入的基础资产具有同质性,相对于单独再次重新发行,循环购买的形式对于基础资产的核查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循环购买的频率最快可以达到每天一次,主要取决于基础资产的注入频率以及企业和监管机构的归集、核查能力。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企业总会误解以为循环购买的资金来源于企业的专用现金归集账户,其实并不是,现金归集账户收回的现金将由管理人保管并发放给投资人,与循环购买的资金并无直接关联。现金归集账户中的现金,企业是绝对禁止使用的,因为这部分现金的所有权实际是归属于资产证券化投资者的。
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难度?
-融资难易-
企业想要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获取融资,关键的难点就在于证明拥有的基础资产是否优质(预计收回的现金流金额),是否有能力让投资者相信未来可以及时足额的获得现金流(增信措施),以及货币市场大环境的利率水平(决定了是否可以顺利出售金融产品)。
在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趋势下,资产证券化融资将完全变为企业融资的重要工具,通过设计交易结构的方式实现出表,进而粉饰财务报表的难度将会非常大,不如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如何去更好的证明基础资产的优质性。
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其实并非看起来那么复杂,看完这篇文章,你是否已经看透它的实质了呢?
本文整理丨Ann
文章综合自网络公开信息,与公司立场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BS资产证券化业务是什么意思?
ABS是指发起人将其流动性不足但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的贷款或其他信贷资产打包成流动性强的证券,并用信用增强的措施,通过证券发行的方式出售给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人。资产证券化,是指以基础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过程。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采取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它包括以下四类:1、实体资产证券化:即实体资产向证券资产的转换,是以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过程。2、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将一组流动性较差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账款,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使这组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收益比较稳定并且预计今后仍将稳定,再配以相应的信用担保,在此基础上把这组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收益权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进行发行的过程。3、证券资产证券化:即证券资产的再证券化过程,就是将证券或证券组合作为基础资产,再以其产生的现金流或与现金流相关的变量为基础发行证券。4、现金资产证券化:是指现金的持有者通过投资将现金转化成证券的过程。
ABS在公共经济学当中是什么意思
mbs,abs是两种比较常见的资产证券化品种。mbs中文含意是抵押支持证券。是最早的资产证券化品种。最早产生于60年代美国。它主要由美国住房专业银行及储蓄机构利用其贷出的住房抵押贷款,发行的一种资产证券化商品。其基本结构是,把贷出的住房抵押贷款中符合一定条件的贷款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抵押贷款的集合体(pool),利用贷款集合体定期发生的本金及利息的现金流入发行证券,并由**机构或**背景的金融机构对该证券进行担保。因此,美国的mbs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浓厚的公共金融政策色彩的证券化商品。抵押集合体所产生的本金与利息原封不动地转移支付给mbs的投资者,因此,mbs也被称为过手证券(pass-throughsecurities)。美国的过手抵押证券主要有以下四种:1)**国民抵押协会(gnma)担保的过手证券;2)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fhlmc)的参政书;3)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nma)的抵押支持债券;4)民间性质的抵押过手债券。abs的含义是资产支持证券,典型商品是汽车贷款证券和信用卡证券。与mbs不同,abs的商品没有从**那里得到担保,而是通过统计手法测算出风险后,再有信用级别高的银行提供部分担保,或进行优先/滞后部分安排,对滞后部分的风险进行控制,优先部分取得高信用评级后卖给一般投资者。abs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是: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融资,对这部分资产进行帐外处理,原始权益人(originator)的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将得到改善。比如,某汽车融资公司将其汽车贷款转给spv,再由spv把其贷款委托给银行,并从银行得到信托收益权的证书(abs),再通过某证券公司把其abs卖给投资者。这样,该公司通过对该部分资产进行了帐外处理,在没有改变公司财务指标和影响公司信用评级的同时,达到了融资的目的。
简述abs融资模式的主要参与者有哪些?
都是比较基本的融资模式,融资理念很不一样通常所提的bot融资模式,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英文缩写,即:建设一经营一转让,表示一种项目融资模式,是项目所在国**或所属机构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回收成本、偿还债务、承担风险、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根据协议将项目所有权无偿地移交给**机构abs融资是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的英文缩写,指的是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概括说就是“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支持的证券化融资方式”你可以参考一下资料
证券化是什么意思?
证券化是指金融业务中证券业务的比重不断增大,信贷流动的银行贷款转向可买卖的债务工具。证券化发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为两个较为明显的特征:(1)从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新的国际信贷构成已经从主要是辛迪加银行贷款转向主要是证券化资产。传统的通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的方式开始逐渐让位于通过金融市场发行长短期债券的方式。(2)银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或称变现性)增加。银行作为代理人和投资者直接参与证券市场,并且将自己传统的长期贷款项目进行证券化处理。证券化包括资产证券化和融资证券化两类。
abs计划是什么意思?
ABS计划是指资产的证券化,概念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
ABS的核心目标为盘活存量,提高资产流转效率。
abs证券化什么意思?
是指资产证券化,简称ABS。
是一种流行的融资性金融工具。简单来说,资产证券化就是将个人、企业,甚至一个项目在未来能够取得的现金的权利在当下进行贴现,使当下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现金。
五分钟看懂什么是资产证券化ABS
资产证券化,简称ABS(Asset-backedSecurities),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融资性金融工具,本文就为你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何为资产证券化
想要理解什么是资产证券化,大家需要先了解什么叫贴现。贴现的意思就是你有一笔定期存款存在银行,下个月才能到期,但恰巧明天iPhone7预售,身边正好又没有其他的现金。于是,你只好带着用红布层层包裹细心保存的存折来到银行,让银行的工作人员帮忙把这笔定期存款以折价的方式换成现金,然后就可以去苹果体验店买新款苹果了。这里,你用定期存款换现金的行为叫做贴现,定期存款预期到期的本息与换回的现金之间的差额,就是贴现的成本。资产证券化融资,其实非常类似于贴现的行为,只是它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满足融资方和出资方各种各样的需求。
资产证券化的实质就是将个人、企业,甚至一个项目在未来能够取得的现金的权利在当下进行贴现,使当下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现金。
什么样的资产可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进行融资
债权(如企业收取的你归还的信用卡贷款、房贷等)、未来收益权(未来某个项目的收益)、租金(房租、地租等各种租赁费),任何可以在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权利在理论上都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通俗的讲,只要你能够让人相信你的某个账户可以在未来不断的有钱打进来,而且可以准确预测打进来的钱的金额与频率,那么你就可以以此作为融资的依据,以这个账户未来的现金流换取别人现在手里的现金。
为何会产生资产证券化这种形式的融资需求
大家都知道,现金流就是企业的血液,一旦现金流中断,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将停止。远水难解近渴,不管企业未来预计的现金流量有多么大,如果当下拿不到现金,企业可能就直接破产了,于是企业会通过各种融资的方式将拥有的债权换成现金。由于银行的风险控制最严格(也是因为各种法规的要求),当企业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把债权里面最优质、未来现金流最确定的部分进行贴现或者将其作为质押物贷款给企业现金,由于债权优质、未来的收回概率很高,所以银行收取的贴现费用或者质押贷款的利率相对较低。可是,企业拥有的优质债权毕竟只占总债权的一部分,如果这部分换回的现金仍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那就必须想办法用质量稍微差一些的债权换回一些现金,这个时候,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手段成了企业的救命法宝。
企业会把质量稍差的债权划分成无数的小资产包,每个资产包都意味着未来能够收回一定金额的现金。企业自己或者委托中介机构将这无数个资产包以一个特定价格出售给投资者,这个价格换算的利率通常要低于企业以相同条件从银行获取贷款的利率(如果高于贷款利率,企业不如直接去银行贷款),同时又要高于相同风险的存款利率(如果出售的金融产品利率太低,投资者会认为无利可图,将无人为津)。资产证券化形成的金融产品,其实就是我们大家看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中的一种。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融资利率如何确定
学习过金融学的朋友都清楚,贷款的形式包括信用贷款(依赖于过往的信用水平确定利率)、质押或抵押式贷款(依赖于质押或者抵押的财产的金额确定利率)。由此可见,提供担保可以降低贷款的利率。同样的,企业如果能够对未来收取现金的时间与金额做出担保,也可以降低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利率。
资产证券化产品增加信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但包括质押、抵押,还包括差额补足(未来收回的现金不足预期时,企业自身、大股东或者第三方机构承诺拿出资金向投资者支付差额的部分)、分层优先清偿(基础资产会划分优先级、劣后级,对于购买优先级产品的投资者,即使资产包收回的现金来自于劣后级的基础资产,该部分现金也优先支付给优先级的投资者)、超额现金流覆盖(选取的基础资产包未来形成的现金流超过应当支付给投资者的现金流,即使有一部分收不回现金也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利益,从而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另外,通过律师与会计师检查相关基础资产的合同、**、以及对收款权利的认定,可以大幅降低投资者未来无法收回现金的风险,这也是消除融资者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手段。
何谓出表与不出表
在现实生活中,债权以及其他任何未来可以获得现金的权利,都存在最终收不回现金的风险,没有什么比手里握着现金更安心的事情了。因此,相对于债权,企业更愿意将其从财务报表中剔除,转而变为现金,从而实现降低企业风险、优化财务报表结构的效果。但是根据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并非出售的每一项债权都可以从财务报表中剔除,具体仍需要参照准则要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第七条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从企业的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
这里需要把握的就是企业是否将几乎所有(通常是超过95%)的风险与报酬转移给购买者,也就是所谓的继续涉入的程度,体现在企业自身购买劣后级的比例、对于无法偿付的债权的追索清偿比例、差额补足的比例、对于现金归集账户收回的现金进行再投资的权利(无权进行再投资)等等。95%这个比例也只是一个参考值,不同情况下需要做出谨慎的职业判断。
从实务上来看,由于企业用来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基础资产通常不全是非常优质的,因此做到完全转移出财务报表的操作难度是很大的,要么是因为继续涉入金额过大,要么是承担的融资成本过高导致项目流产。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越来越严格,笔者认为未来企业想通过交易结构的特殊设计实现出表的成功率会越来越低。
循环购买是什么
何为循环购买,通俗的说就是在一定时间段内企业不断用新的基础资产多次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由于基础资产池内新注入的基础资产具有同质性,相对于单独再次重新发行,循环购买的形式对于基础资产的核查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循环购买的频率最快可以达到每天一次,主要取决于基础资产的注入频率以及企业和监管机构的归集、核查能力。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企业总会误解以为循环购买的资金来源于企业的专用现金归集账户,其实并不是,现金归集账户收回的现金将由管理人保管并发放给投资人,与循环购买的资金并无直接关联。现金归集账户中的现金,企业是绝对禁止使用的,因为这部分现金的所有权实际是归属于资产证券化投资者的。
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难度
企业想要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获取融资,关键的难点就在于证明拥有的基础资产是否优质(预计收回的现金流金额),是否有能力让投资者相信未来可以及时足额的获得现金流(增信措施),以及货币市场大环境的利率水平(决定了是否可以顺利出售金融产品)。
在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趋势下,资产证券化融资将完全变为企业融资的重要工具,通过设计交易结构的方式实现出表,进而粉饰财务报表的难度将会非常大,不如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如何去更好的证明基础资产的优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