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八千港币兑换多少人民币(3800港币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admin 2023-12-20 20:37:09 608

摘要:3800港币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3000 港币兑人民币 今日收盘0.82130/40,中间价0.81641。港币5888,换**民币多少啊? 10000的港币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 港币兑人民币实时汇率:0.8676。所以10

3800港币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3000

港币兑人民币

今日收盘0.82130/40,中间价0.81641。港币5888,换**民币多少啊?

10000的港币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

港币兑人民币实时汇率:0.8676。所以10000港币=8676人民币。其中手续费包括在汇率里面,表面上看没有手续费,各大银行的汇兑手续费大致差不多。

第九届袁武先生作品收藏网络展

简介

前言

卖画记

上阙

我的画能卖钱始于调入长春书画院之时。1988年夏秋,我从长春第一中等专业学校调入长春书画院任专职画家。用画换的第一笔小钱,是由长春文联下属画廊以600元人民币买了我20幅小品画。当时还不太会画小品,只有两、三种样式,如《孟浩然诗意》《易安居士小像》《钟馗图》等,不仅技术不讨巧,就是内容选择也不会遂藏家的心意。孟浩然那幅小品题款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李清照的小品题的是“绿肥红瘦”。这样的画面各画10幅,和后来范某的流水作业如出一辙。那批画当年画廊卖出几幅,是否挣到钱我不得而知。只记得不到两年那个画廊就没了,画廊的门市房也成了我们画院的办公室兼画家的活动场所。一次我在那房子里找东西时,竟然发现了折叠成一摞的我那批商品画,因为受潮已经无法完整地打开,也搞不清还剩几幅。我对着这些曾经换来银子的拙作发了一会儿呆,就悄无声息地将其投入了马桶里,放了几遍水才将它们冲的没了踪影。当时想法很简单:这么多相同的画,留下来很搞笑,何况已经卖了不属于我了。后来陆陆续续由长春文物商店也收购我十几幅小品,多为三平尺80元人民币一幅。也曾有过在新华书店的北国书画社卖掉一幅四尺整纸的大钟馗的经历,是一个黄头发的美国大妞买去了,500元钱人民币,创下了那个时候我的卖画纪录。还有一次,我的一幅山水画《家住大山下》参加吉林省赴京的“北国风光书画展”,待展览结束回来时,被告之我的那幅画卖掉了。那是我第一次不情愿卖的一幅画,也是500元,但我很不高兴,因为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虽然后来又重画过几次,都感觉不如那幅,那是一幅六尺对开的大斗方,展览期间还登载在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上。这件事和这幅画令我至今念念不忘。

1989年5月,我的作品《塞外,春天还不曾苏醒》参加了由《美术》杂志、“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会”和台湾的《雄狮美术》杂志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的“当代水墨新人奖画展”,并获优秀奖。展览结束后,这件作品被香港实业家安子介先生收藏了。当时由《美术》杂志社转给我一张一万元港币的汇票,吓了我一跳,不知这能兑换多少人民币。那年的12月份,我的作品《大雪》获了全国第七届美展铜牌奖。故1990年春天,香港博雅艺术公司和深圳博雅艺术公司,邀请了十几位艺术家在深圳博雅艺术公司举办了一个小品画展,每人带5幅画从全国各地聚集到深圳,参加者有有名的也有无名的,老中青三代。三天展览结束后大家都有画卖出,我只卖掉了一幅,因为我当时还不懂面对市场应该画什么样的画,所带的作品多为简洁淡雅之作,如《庄周梦蝶》《绿肥红瘦》《孟浩然小像》等,600元卖掉的作品竟然又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孟浩然小像》。

1991年,我结识了日本书法家北村白霞先生,并被邀请赴日本举办书画联展。同年4月,在樱花盛开的季节我去了日本。我们的展览在东京银座的越后屋美术馆展出(其实就是一个小画廊)。共展出作品28件,多为小幅画作,最大的4尺对开。作品的形式是:在我的画作上北村先生写上书法,由日本锦缎托裱后镶嵌在精致木框中。展览一周全部作品都被订购,每幅售价为15万日元至30万日元不等。这次我并没有拿到现钱,除去往返和在日本吃住行费用,我还买了一些物件:一个美能达相机及一个100至200的长焦镜头,一本精装的《怀斯画集》和《竹林西凤》平装画册,还有包括荒木经惟在内的三本摄影集,又买了一件时髦的日本风衣并给家人买了礼物。第一次走出国门,从东北的小城市闯入东京这座大都市,极度兴奋,大开眼界!时至今日还记着在日本那些天的感受和心情。当然也有遗憾:看到北村先生把我画面当衬景写上去的粗大的毛笔字就心里微痛⋯⋯但是,那时我没有名气,也没有钱,一切皆可忍,因为这样的机会是难得的。之后的1992年、1993年我们又作了两次这样的展览。其中还有一次是参加“第二届TIAS东京艺博会”,当时看到北村先生寄来的博览会宣传资料,我还不能理解,这样的大空间被隔断成一个个小展位,像菜市场卖菜的摊位很不雅观。但这两次我都沒有去日本,因为1992年我已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而1993年我开始读研究生了。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不想把卖画的钱都消费在往返日本的过程中。记得两次展览我得日元60万。我在央美读研时档案和工资关系都迁到中央美院了,原单位不再给我开工资,而央美每月只发给我100多元钱,不知这是什么级别的工资,所以那几年我的北京生活及给在东北的父母、妻女生活补贴就全靠这日本展的收入维系着。

这期间我的另一笔画酬是来自1991年结识的台湾商人、“加拿大国际水墨大赛枫叶奖”创办人李荣东先生。我的作品《天籁》在首届“枫叶奖”大赛中获金奖,得奖金2000美元。随之李先生买了我一些小品画,平均价格200元人民币。在1992年的第二届“枫叶奖”大赛中我的作品《垓下歌》获薪传奖,奖金又是2000美元。当时规定去加拿大领奖就不发奖金,可是临近出发时我因毕业琐事没能成行,奖金却也没拿到,和李先生弄成了一笔糊涂账。但那几年李先生买了我许多画,补充了我那几年生活的开支。当然,我也成全了他,二十多年后书画市场热的时候,李先生频频携我当年那些作品从台湾来大陆参加各个拍卖会。我没想到他居然有那么多我的小品画。记得有一年他说仓库跑水了,他的藏画被淹了,并寄来一个纸箱,里边是一坨粘在一起的纸浆块,说都是我的画。他问我有办法修复吗?答案当然是No!我曾开玩笑地说:“你能有办法把画一幅幅的张开,我就有办法给你修复好!”可即便有这样的损失,他还是不停地一次次用我的画去上拍,可见他当年的盲目投入有多少。但是,商人李先生是有经济头脑的,他在台湾为我出版了第一本《袁武画集》,并且请当年已在大陆很有名望的台湾著名画家、评论家何怀硕先生写了序并题字书封。当然,所需回报是我的画,这种“巧取豪夺”的方式后来传到大陆并风行一时,吃亏的肯定是画家了。

不管怎么说,日本的北村白露先生和台湾的李荣东先生,让我衣食无忧地度过了九十年代,并完成了从塞外东北闯入山海关的艰难迁徙,从地方画家转型成为北京画家(相当于全国画家了)。

 

 

下阙

1995年夏,我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被特招入伍到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刚入部队人生地不熟,因为成了“军旅画家”也远离了“地方社会”。有两年多,我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人理会。

在画行货的日子里,不仅画技在成熟,价格在提高,题材也在开拓。从画苏轼、李清照、李白、屈原增加了钟馗、老子、庄子、孔子;从斗方、四尺整纸、六尺整纸的小品画到八尺纸的《紫气东来》和丈二纸的《观沧海》等大幅创作,因为这两个题材受欢迎,曾反复画过多件。记得在东营,一个老板订了三幅130X160cm的《观沧海》,每幅4万元,在当时算是很大的订单了。直到2003年春,我当上美术系的副主任,因为工作的约束不再能自由出行,才停止走穴的步履,奔波市场的忙碌终于停止下来了。我自己对自己说,我不想当财主,更当不了富豪,但己经不缺钱了。

不卖画的日子是安静的,也是清高的,更是出作品的。我的“抗联系列作品”和国家重大题材创作工程都是这段时间完成的。

2009年我主动脱掉军装,转业到北京画院做专业画家、任副院长。这时,我的故乡吉林市和我读大学并工作过的长春市,逐渐地产生了我的粉丝群。特别是在吉林市,藏家们对我作品的痴迷程度远远超过了我对自己画作的痴迷。当年给朋友画着玩的很多戏笔之作,都被淘出来当商品画被卖来卖去,令我很难为情。看着那些幼稚的伪商品画,我像救死扶伤的大夫,又开始给这些画修补整形、乔装打扮,为的是让藏家满意,更让我心里踏实。他们还从各种渠道收集我的作品,甚至出高价从全国各地往回搬挪我的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将我这个从吉林市走向全国的知名画家再扯回吉林市成为地方画家。他们是我作品的欣赏者,艺术的鼓吹者,也是我小品画的乱贩者。他们不失时机地向我买画,对我的作品如数家珍爱不释手。这一切令我感动,也让我终日手忙脚乱。

2013一2015年,虽然我在倾心画创作《大昭寺的清晨》,虽然我觉得钱够花了,但家乡的朋友们还是将我推向了卖画的又一轮浪峰上。这期间主要藏家和推手是张国立先生、孙海林先生、吴志祥先生、康义江先生、张祥善先生、朱蓬辉先生、孙迪先生,同时助力的还有北京路宽画廊的老板邹进贤先生,他在琉璃厂临街处开的小画廊,主营我等几个人的画作⋯⋯

我一直认为画家画画不是为了市场,特别是中国的书画市场,因为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多少真正意义的藏家。一个好的画家应该为博物馆、美术馆创作作品,应该为美术史留下作品,应该以自己的情怀、思想和独立精神去完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画作。因为有这样的理解和心态,市场越火我越不安,钱挣得越多我越觉得是不务正业。虽然我还成不了富豪,但钱的积累已使我不再是一介书生,这令我很愧疚,不知怎么的竟然觉得对不起读的那些书。好在,书画市场不再那么疯狂了,我也不再像打了鸡血那样“走穴”了。

当然,还是要感谢我作品的藏家和推手们,是这些朋友让我有大画室和静心创作的心态,让我走南闯北周遊世界去看博物馆。正因为此,我该画出更好的作品,让更多的人认可和欣赏,使藏家们手中的作品更有价值,更能留传长久。因为我作品的艺术价值,使我的藏家们额外的也有了一份价值,说不定,也许我们还能一起流芳百世呢。

 

2020年9月袁武于北京

《老子小像》

54.5x68.5cm

《松花江边是我家》

64x64cm

《葫芦图》

59x68.5cm

《冬日小景》

57.5x119.5cm

《司马迁造像》

67.5x97cm

《山水》

55.5x96cm

《寒江独钓》

69x136.5cm

《易安居士》吴玉珩题字

52.5x95.5cm

《寒江独钓图》

68.5x91cm

《龙马精神》

34x138cm

《山水》

79x145.5cm

《李逵》

77x130cm

《林冲》

75x132.5cm

《鲁智深》

77x133cm

《花荣》

77.5x132.5cm

《武松》

77x132.5cm

《宋江》

75x132.5cm

《秋水无声》

125x249cm

《东坡词意》

97x180cm

《于佑任像》

126.5x178cm

《章士钊》

126.5x177.5cm

《老农与牛》

147x229.5cm

《瑞雪兆丰年》

68x34cm

《听松图》

69x69cm

《绿肥红瘦》

68x33cm

《观鹅》

39x39cm

王淮袁武合作作品

45x75cm

书法作品——《江山如画》

46.5x43cm

《钟馗小像》

63.5x32cm

《己亥大吉》

66x33cm

《迎蝠图》

45.5x68cm

书法作品——《善缘》

140x32.5cm

书法作品——《凉州词》

105x34cm

书法作品——《雅园》

100x34cm

《钟进士造像》

68x136cm

《人体写生》

63x64cm

《踏雪寻梅》

45x62cm

《一醉万事休》

138x34cm

《醉酒图》

118.5x34cm

《面壁图》

66x65cm

《钟馗进士小像》

67x66cm

《东坡词意》

178x117cm

《屈原》

183x124cm

《宁静致远图》

90x178cm

《钟进士迎春护佑图》

47.5x44.5cm

《紫气东来》

46x69cm

《鼠年得个宝葫芦》

29.5x39.5cm

《白石小像》

28.5x28cm

《屈子行吟图》

68x68cm

 • end • 

来源丨吉林市文广旅*

北国江城吉林市旅游资讯

自助游指南和旅游交流互动

怎么了,我的国

最近一段时间,沈大夫的朋友圈里总有人争论中美贸易战会不会引发中国经济泡沫破裂。

对于这么魔幻的话题,沈大夫一般是很难有兴趣思考的。

但是眼见议论的人越来越多,不禁使我对国家和个人的未来产生了一丝淡淡的忧虑。

夜深人静的时候,沈大夫四十五度角仰望仲夏的星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地方债会不会成为去杠杆的最大风险?贸易战会不会导致人民币和实体经济一同疲软?房产税会不会成为压垮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会不会卡在64.74%?

沈大夫思考着这些沉重的问题,直到耳边响起一个银铃般的女声:

“靓仔,你的鸡蛋灌饼好了,要不要加肠?”

“要,加两根...”

01双城记

十九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在他的名著《双城记》开篇写道: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最聪明的时代,这是最愚蠢的时代。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这段话放在今天的中国,感觉很搭。

我们不妨从两座城市开始,管中窥豹看一看今日的中国。

常德市,是湖南省第三大城市,人口600万,地处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半个多世纪前,中国军队在这里与日军血战数月,书写了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常德保卫战”。

似乎常德人血液里天生就带有一些火*味。

2018年6月的一天,夏日炎炎,常德市委相关领导把市内几家银行和城投公司的一把手们都召集到市**来吹空调开会。

会议的议题是,从7月开始到期的**平台债,各家银行必须给予降息、延期和续贷处理。

也就是说,欠债到期还不上,先拖着再说。

在场的银行行长们面面相觑,纷纷怀疑自己幻听。

市领导环顾了一下会场,又补充了一句:

对于不能配合的融资中介和银行,一律作为问题线索提交纪委清查。

“欠债是大爷”这一中国经济学现象,又在常德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实践高度。

不知专业欠债的乐视贾跃亭听到这一消息,会不会哭晕在美国别墅的厕所里?

常德事件的消息流入坊间后,**有关部门立即出面澄清。但是据参加这次会议的银行业人士向媒体透露:当时天热,部分领导的确说了气话。

领导也很委屈啊。

又要保增长出政绩,又要防风险去杠杆,怎么玩嘛!

不投资哪来的增长?不借钱怎么投资?不找银行借钱找谁借钱?

再说了,倒退两年还是银行哭着喊着要把钱借给我们的呢!

至于欠债还不上怎么办,那就等到能还上的时候再说呗。

没毛病。

40万亿,是如今包括常德在内的所有地方**债务总规模,约占全国GDP的50%。

这40万亿欠债,按照全国人大财经委一位领导的说法,“没有一个想还的”。

不还会怎样?

也不会怎样,就是国有银行的呆坏账会更多一些,或者借新还旧把雪球再滚大一些。

各地分行行长的心情应该是这样的:

市领导们都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只算经济帐,要算**账。

**借钱也是为了发展经济,而且几十年来经济就是这么发展的。

从二十年前的“芜湖模式”开始。

芜湖是安徽省第二大城市。这座依山傍水的江南小城历史上徽商辈出,是个人杰地灵的所在。

商业头脑比较活跃的地方,往往也是改革开放中最先吃螃蟹的。

时光倒回1998年,当时上任还不满半年的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与芜湖市**合作,首创了银行贷款给地方搞基建招商引资的新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芜湖市**划拨优质土地注资成立建设投资公司,通过这些融资平台找国开行借钱,地方财政提供担保和兜底,用财政预算外资金还钱。

那一年,芜湖市民耳中听到的是响彻大街小巷的世界杯主题曲,眼中看到的是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以及拔地而起的商业广场和工业园区。

作为地方债的鼻祖,“芜湖模式”也迅速在全国遍地开花。

金融是血液,经济是血肉,**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血液循环。

不过一个健康的有机体,需要均衡的营养和均衡的生长。而中国经济的茁壮发育,又主要体现在哪些实体领域呢?

答案是,主要体现在钢筋混凝土和其它领域。

注意,“其它领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领域,但它始终反应了领导关注的方向。

比如西部大开发,比如新能源,比如一带一路,再比如近些年的中国制造2025。

这个领域充满着希望和诱惑,谁占据了这个领域,谁就占据了**投资和国家补贴的风口。

一个最新的例子是芜湖市**投入上百亿资金打造的机器人产业园,成为安徽省“中国智造”的一张新名片。

而芜湖机器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东到上海,西到重庆,北到哈尔滨,南到深圳,全国大大小小的省市乃至县城都掀起了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的新高潮。

又一次遍地开花。

国家补贴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照这个趋势发展,我们可以乐观地估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的机器人必将把红旗插遍全球(只要美帝不对中国禁售芯片)。

经济的本质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好经济与坏经济的区别在于资源配置的效率高低。

而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战略补贴是如此容易出业绩,哪怕有资源浪费,哪怕地方**要为此背负巨债,也在所不惜。

至于其它实体经济是否也能从中受益,就不好说了。

国企可以轻松地取得资金和低息贷款,而小本经营的民营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通过金融寻租喝点汤。

盘点芜湖市知名的民营企业,主要有“三只松鼠”等零食瓜子品牌。

卖鸭舌瓜子当然无法获得国家补贴,不过好在还有马云爸爸的大腿可以抱,让自力更生的快消品公司也能闯出一片天地。

02首富的忧伤

作为中国资深首富,马云曾经说过:

企业家的资产超过一两个亿的时候,麻烦就大了。

超过十个亿,人家让你帮他管钱而已,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你的钱。

不知其他几位首富如王健林、马化腾和恒大的爱马仕哥是否同意这个说法。

再早些年的首富们,比如黄光裕,比如褚时健,比如牟其中,恐怕都心有戚戚焉。

首富也是弱势群体。

有一位2015年的闪电首富,可能不那么为公众所注意。

他叫李河君,是汉能集团的董事长。

没错,就是那家“汉能大了,雾霾就少了”的新能源企业。

李河君早年做水力发电,后来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老李就果断转身,投身太阳能薄膜电池这一高大上的新能源领域。

不懈努力下,李河君终于在光伏发电领域做到了规模最大享受补贴最多的领头羊,并且乘着金融危机开启了对欧美同行的买买买模式。

在香港,汉能薄膜也成功登陆联交所,股价长年在1港元附近徘徊。

直到2014年年末,汉能股价突然一飞冲天。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汉能股价坐火箭般一路上涨900%,市值上探3500亿港币。

手握汉能七成股份的李河君身价也水涨船高,在2015年迅速超越王健林和马云成为中国新首富。

汉能为何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暴涨?

事有反常即为妖,那一年“汉能薄膜”被港股股民称为“妖股”。

就有那爱管闲事的媒体喜欢深挖。

英国金融时报发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汉能的股价总是在每天某个固定的交易时段被人抬拉。

媒体还发现,虽然2014年汉能薄膜的销售额和利润都不错,但是大部分买卖都属于把产品卖给母公司的关联交易。

就是说,一家企业的东西卖不出去,它还可以通过左手倒右手的方式来作出漂亮的财务报表。

这么高超的财技,难怪香港证监会也要来观摩一番。

证监会不但要观摩李河君董事长神乎其技的左右手互博,更要了解汉能通过质押股权疯狂借贷的情况。

风声不对的时候,更妖的事情发生了。

2015年5月20日,看上去是一个风平浪静的交易日,港股开盘后并无异样。

然而从10点15分开始,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汉能薄膜的股价突然爆跌47%,市值瞬间蒸发上千亿。

李河君快速登顶富豪榜,又闪电般从首富的位置滑落。瞬间跌去1000多亿身家的李董事长忧伤不忧伤呢?

不好说。

可能最让李董事长揪心的不是香港股市,而是三年后国家部委的一个发文。

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联合发文要大幅削减光伏产业补贴。

就要和美帝打贸易战了,国家的钱也要省着点花。

为了安抚长期依赖补贴的光伏行业广大干部群众的情绪,官方媒体在6月初发表了文章,标题是:

《531新政给光伏“断奶”-要像汉能,学着自己长大》

我们相信,看到这样的文章,李首富的内心一定是平静的。

在大江大海的大时代里,首富就是时代的风向标。

03人民币先生

如果把世界主要央行行长的任期长度作为一项比赛,那么目前并列第一的是两位前美联储**格林斯潘和马丁,他们的任期都长达19年。

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周行长从2002年底上任到2018年3月卸任,历经十五年零三个月,跨越三届**,属于三朝元老。

当然,“三朝元老”这样的称呼周小川自己是不喜欢的,他更希望外界把他看成一个学者型官员,或者像他的外国同行那样叫他“人民币先生”。

周小川上任那一年,美元兑换人民币还是固定汇率8.26,到了周行长卸任的时候,1美元兑换6.32元人民币。

十几年间人民币升值30%,期间被纳入SDR世界储备货币。

稳健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川哥总结自己任内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不过人民币在国际上升值,在国内却是贬值。

贬值到什么程度呢?

2002年的时候,为了喜迎北京申奥,一个134人的温州炒房团怀揣一亿现金进京炒楼,在整个京城房市搅起一池春水。

而今天,一亿元也就够在北京西二环买几套二手房了。

为什么会贬值这么厉害?

因为川哥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把印钞机开足马力印钞票。

钞票印到什么程度?

前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同志透露过一个数据,当今中国M2货币总量的GDP占比已经达到2.1,而美国是0.9。

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以四万亿为先导,央行开闸放水向市场注入了海量的流动性。

说来也怪,照理说洪水之后应该是一片泽国才对,但是放眼望去实体经济领域却有很多地方仍是干旱异常。

一边是无数小本经营的民营企业借款难融资难,另一边是银行疯狂放贷以至于帐面资金吃紧闹钱荒。

钱荒不是银行没钱,而是借出去的钱一时回不来,遇到债务到期就吃瘪了。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遇到流动性吃紧都会不约而同地把眼睛望向央妈,而央妈也会慈祥地摸摸孩子们的头,松开钱袋接济孩子们。

经济不好的时候,要松银根;经济好的时候,也要松银根。

这成为川哥领导下的央行操作货币工具的日常。

但是川哥要做一个有操守的央妈,他接济孩子们的同时也不忘了要叮嘱两句:

别把钱都投给长周期的房地产,多放贷给其它实体经济,这是为你们好。

孩子们一边吃果果一边频频点头,然后转身又把钱都投给房企和地方城投公司。

资本就是逐利的,能躺着赚钱谁还去赚辛苦钱?

熊孩子不听话,川哥很生气。

2013年6月,银行流动性再次大面积吃紧,孩子们纷纷来找央妈。

但是央妈一秒变后妈,有钱也不给你们这帮熊孩子,滚粗!

这下熊孩子们都傻了。

那段时间上海弄堂的阿姨们纷纷口耳相传一个惊天喜讯:

侬晓得伐?最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居然高达7%!

而阿姨们不晓得的是,同一时期机构间拆借利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0%。就这样还借不到钱,很多机构爆仓。

这个世界有人哭就有人笑。

那些年王健林就笑得很开心。

四万亿刚出来的时候,王健林把万达总部从大连搬到了北京CBD,并一口气在二线城市拿下十几块地,一举奠定了今后的江湖地位。

随着无数的万达广场在全国大小城市野蛮生长,王健林的头衔也在不断升级。

从王董事长升级到王首富,再从王首富升级到国民公公。

当然,站在云端的国民公公头脑还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手上的资产虽然规模很大,但是泡沫也很大。

如何把有风险的泡沫资产置换成安全的保值资产,开始成为王首富认真思考的问题。

什么资产能保值呢?王首富放眼国内,感觉没一个靠谱的。

2013年,万达集团开启了海外买买买模式。

当然王首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万达、海航、复星和安邦,成了中企海外并购的四大天王。

那些年人们经常听到的新闻有:万达收购西班牙马德里竞技俱乐部和美国传奇影业;海航入股德意志银行和希尔顿酒店;复星收购地中海俱乐部;安邦保险收购纽约华尔道夫大饭店;等等。

天王们质押地产和股权在国内疯狂举债,内保外贷在海外扫货。

有的老债没还清就打包质押借新债,债滚债。

借这么多债不怕还不上吗?

海航集团的陈董事长说得好:虱子多了不痒,钱借多了也就睡得着了。

紧随四大天王步伐的,还有数不清的小天王。

伴随企业负债急剧增长的,是国家外汇储备的缩水和人民币的贬值。

这简直是在啪啪打川哥的脸。

2017年3月,在***新闻发布会上,周小川发出警告:

跨境投资有过热盲目的现象,比如投向体育、娱乐、俱乐部行业的对外投资,对国家没有好处,所以我们要进行政策指导。

这话是说给谁听的?

定向的信贷收紧,让王首富难受到不行。

新的项目融不到资,已收购的项目无法注资无法贷款,2017年6月万达股债双杀。

曾经买买买的王首富,开始挥泪大甩卖。

王大哥呀,切莫记恨。大势使然,不是个别人可以左右的。

就像伟大领袖***说的那样: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周小川行长在卸任前夕,对于中国经济的前景向媒体说了下面的话:

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太多,在繁荣的时期过于乐观,也会造成矛盾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所谓明斯基时刻。这种瞬间的剧烈调整,是我们要重点防止的。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不断涨大的泡沫总会有破灭的“明斯基时刻”,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把经济泡沫破裂说成是“瞬间的剧烈调整”,听上去就不会让公众那么怕怕了,但是依然能警示相关人士。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你们体会一下。

04房价会不会跌

北漂灵魂诗人狗蛋写过一首梨花体诗,名叫《北京》:

赵大爷卖掉香河两居,去丰台买了一套回迁房钱大姐卖掉丰台回迁房,去海淀买了一套学区房孙科长卖掉海淀学区房,去美国买了一栋大别墅

狗蛋北漂十年,去香河买了一套距离公司2小时车程的两居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2002年开始,每隔几年就有经济学家出来预测中国楼市要崩盘。

谢国忠是这些经济学家中的一员。

谢早年在世界银行和华尔街投行供职,曾经准确预测了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

十几年来每当中国楼市涨得最凶的时候,谢国忠都会发出警告楼市泡沫即将破裂。

2016年参加一个论坛时,谢国忠坦言他早在两年前就把国内除了房产之外所有资产变现,保持流动性持币观望。而之所以没有卖房子,是因为老婆不同意。

看来经济学家的老婆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因为她们懂得中国国情。

经济学家喜欢比较今天的中国和八九十年代的美国日本,并认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但美日的国情和中国是不一样的。

美国是自由资本主义。

日本是财阀资本主义。

而中国,是魔幻现实主义。

2008年经济危机,很多房企不好过,有的甚至命悬一线。

那一年,万科首次负增长。顺驰孙宏斌好不容易拉来的雷曼投资却随着这家投行的倒塌一起烟消云散。恒大的爱马仕哥去香港上市失败回来被债主银行逼得想跳楼。

整个楼市一片哀鸿遍野,没人敢买房子。龙湖地产在北京通州的花盛香醍开盘1.5万一平,没卖出几套,于是一个月后怒降到6000块一平,还是没人买。更严重的是,降价第二天售楼处就被砸了。高价买了花盛香醍的一个央视记者白天扛着摄像机去龙湖总部“采访”,晚上在龙湖公司打地铺哭着喊着要退房。

眼看楼市泡沫即将破灭的时刻,四万亿出炉,央行接着印了一轮钞票。于是一天云彩都散了,第二年房产商们又喜滋滋地开始数钱。

房地产作为牵一发动全身的社会资源,在中国特殊的调控型经济体系下,成为了超越经济规律的一朵奇葩。

而国家调控可以让房产商笑,也可以让他们哭。

当央行辛辛苦苦印出来的钞票源源不断地流入房地产,连**都要生气地质问地产商是否还“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看得见的手是如此粗壮有力,它能轻易地掐断房产商的资金链,也能轻易让房产商乖乖就范。

宋卫平卖出绿城,郭英成泪别佳兆业,王健林甩卖万达地产,王石交出了他的万科。

这只强有力的手治得了地产商,但是它却治不了房价。

无论怎么调控限价,房价依然扶摇直上。

房地产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蓄水池,可以吸纳无穷无尽的社会资金,水位一直上涨。

至于今后房价会不会一直涨?我们不妨做如下设想:

假设你是国内一个小土豪,眼见货币贬值急着要把钱投资出去。外汇管制,你没有王首富或者孙科长的能量把钱弄出去,只好投国内。放眼实体经济没有一个靠谱,总不能投资机器人工业园吧。股市也去不得,2015年割韭菜的惨状依然历历在目。看来看去,只好去买楼。一二线城市限购限卖,就去三四线城市炒棚改房。

只要资金找不到比房地产更有价值的投资领域,房价就会一直涨。

涨到什么时候呢?大概就涨到周小川口中的那个“明斯基时刻”吧。

九零年代潘石屹跟着牟其中和冯仑在海南炒地产。有一次潘送了5斤橘子给市**工作人员后看到一份文件,他惊讶地发现三十万人口的海口居然有一万八千家公司在炒地皮。他把这一消息告诉冯仑,哥俩把所有能卖的全卖了,连夜逃回北京。

在大时代里躲避大风浪,如果你没有李嘉诚的嗅觉,至少也应该有潘石屹的速度。

结语

最后分享一个真实的段子。

1949年5月,解放军进驻上海,陈毅老总面前的“东方巴黎”早已千疮百孔。所有金银财宝都被国民d运走了,几百万市民手里捏着形同废纸的金圆券。陈毅马上宣布人民币为法定货币。但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使得上海市民对纸币失去信心,兵荒马乱的岁月老百姓还是相信银元。军管会接管上海的第一周,银元价格暴涨两倍,大米和棉纱涨了一倍多。南京路上四大百货公司用银元标价,没人接收人民币。军管会想用市场手段抛售银元来维持稳定。6月5日他们向市场投放10万银元,6月6日又追加31万。但这数十万银元抛出去有如泥牛入海,一个响儿都没听见。陈老总怒了,把桌子一拍:抓人!6月10日,两百多名便衣警察冲进汉口路422号的上海证券大楼,抓了234名金融业主,抄没黄金3642两,银元39747枚。还有些不识相的,就查他们偷税漏税,一直查到民国几年,有恒产者倾家荡产也交不起罚款。

调控效果立竿见影,所有银元炒卖活动都停止了。民间金融活动被彻底取缔,上海亚洲金融中心的角色让位给香港。而证券交易所重回上海滩,已经是半个世纪之后的事情。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上海金融战。随着金融风险一起被消除的,是金融本身。

历史会不会惊人的相似呢?

香港币对人民币-香港币兑换人民币是多少?

1人民币元=1.2458港币 1港币=0.8027人民币元 答题不易,麻烦点下右上角【满意】以兹鼓励,谢谢!!

5300港币兑换多少人民币

币名称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基准价中行折算价发布日期发布时间港币87.9287.2188.2588.0988.092009-12-1300:00:01以上是100港币兑换人民币的最新外汇牌价,目前10港币可兑换8.721元人民币。

港币跟人民币怎么换算?

根据实时汇率。

港币和人民币汇率换算: 1港元 = 0.8312人民币; 1人民币 = 1.2031港元。 港币兑换人民币换法: 银行汇兑:

1、香港汇丰:存入港币到银行,然后汇款回内地银行,再卖汇换**民币,有汇款手续费115元,还有卖汇时候与基准汇率的差价大概千分之二。

2、内地银行:带现钞港币回去,在银行直接兑换人民币,现钞买汇好像中间差价千分之8左右。

18000万元港币合多少人民币

不同时间点汇率不同,汇率根据货币供求情况经常在变化,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汇率参考中国工商银行官方网站。100港币兑换人民币实时汇率情况如下:货币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现汇卖出价时间港币(HKD)79.9579.3080.252015-08-1108:19:52如果是现钞,用现钞买入价,可兑换:18000万*79.30/100=14274万元人民币如果是现汇(汇票等),用现汇买入价,可兑换:18000万*79.95/100=14391万元人民币

60万港币兑换多少人民币

汇率是不断变化的,使用时请参考自身所需当日当时汇率,在银行柜台和网银上兑换时依据的是当时的实时报价。比如:最新汇率查询,可以百度输入"港币兑换人民币",即可直接看到最新兑换比例另外的途径:1.在期货外汇行情软件上附带外汇行情走势2.各大财经网站也有外汇报价3.通过手机自带的外汇查询工具也可查询汇率情况4.手机期货行情软件大多也带有主要货币汇率行情

文章推荐:

一万八千港币兑换多少人民币(3800港币可以换多少

如何办理中石化电子加油卡(中石化加油卡电子充

基金买卖的费用有哪些(购买基金,需要支付哪些

绿盟科技产品价格和组合(绿盟科技公司怎么样?

信诚新兴产业混合a走势讲解(市场来信︱基金年报

稀土价格生意(稀土价格和来自稀土股价一样的走

abs证券化什么意思(什么是abs皮脚卫绝空黑志?什

钢构件是什么意思(一般铁构件与一般钢结构得区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