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脸识别算法公司哪家好,如何选择 要说到国内在人脸识别领域有生产应用的厂家,确实很多,但是加上有自主知识产权人脸识别算法的公司,可能就那么几家,而真正能够在行业里深
人脸识别算法公司哪家好,如何选择
要说到国内在人脸识别领域有生产应用的厂家,确实很多,但是加上有自主知识产权人脸识别算法的公司,可能就那么几家,而真正能够在行业里深耕十年以上的,更加屈指可数。年轻一点的公司有很多,例如云从科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成立都是2、3年的样子。老牌一点的例如天诚盛业,生物识别领域研究20年。这些都有自己的算法。下面介绍一下天诚盛业。 天诚盛业人脸识别已经开始和银行合作,晋城银行借助于人脸识别实现了上门远程开卡等业务。包括光大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这些巨头也都使用了他们的生物识别技术。这些技术改变了银行客户经理传统的工作方式,由坐商变行商,在提高金融服务的同时也更好的加强了移动金融战略布*,以应对趋于“懒惰”的银行用户群体天诚盛业是首家集指纹、虹膜、人脸三种自主知识产权生物识别技术于一体的生物识别团队,在生物识别领域已经深耕将近20年,是国内这方面科技公司的元老。他们的生物识别技术覆盖了国内各个行业,金融、安防、教育、社保、交通等等。天诚盛业人脸识别算法历时8年研发,在frgc国际人脸识别挑战赛位居前列,支持近红外和可见光识别。系统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实现上送两张图像进行比对,根据不同渠道的识别率返回比对结果,并将比对通过的图像按照设定规则入库保存。人脸特征比对独创动态模板融合(自学习)技术,具有人脸识别算法的自主学习功能,能够精准的识别和验证人脸信息,提高了识别的通过率。
旷视是否已经领先商汤、依图、云从等公司,进入独角兽阵营?
作为一个行业相关人员来讲,题目中所说的四家公司基本上是目前中国计算机视觉领域里面比较牛的公司,但是说旷视一家独大就不敢苟同了。如果没记错的话,商汤科技应该是第一个业内公认的独角兽企业,后来在今年年初李开复才把这四家统称为人脸识别领域的四大独角兽。另外,一家企业的实力也不是完全根据融资额来评估的,融资是企业实力的一个判断依据,但不是全部依据。
作为目前中国计算机视觉领域名气最大的四家知名AI企业,对于他们孰优孰劣的评判,不能简单从融资额度,或是某一方面突出就轻易下结论的,要结合其各自的原创技术水平以及在产业布*等因素来分析。
我们先从技术上看,深度学习作为底层框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汤科技是中国唯一一家,从最初就自己开发了深度学习框架Parrots,其在ImageNet的分类任务上做到了1207层,是目前是世界上最深的,最复杂的神经网络。
旷视科技一开始也是用的第三方开发的架构,后来受到发展需要,在最近推出了自有的深度学习框架 Brain++,其核心是用于内部开发的 MegBrain 深度学习引擎。
而依图、云从基本上用的都是Google、Facebook等开发的框架,相较于行业内的第三方开源平台,自己开发的会比较灵活,可以针对应用方向进行调整,不会受到限制。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旷视科技随着发展要自己做底层架构的原因了。而商汤因为做的最早,在这方面积累了相当大的优势。商汤的Parrots平台凭借网络层级深,可以对超深的网络规模、超大的数据学习以及复杂关联应用等支持更具优势。
在核心算法上,则基本上是人才的比拼了。
商汤科技的深度学习研究团队,包括众多教授以及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北大、清华等世界名校的140余名博士生。背后还有亚洲唯一入选的世界前十人工智能先锋实验室--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支持。
依图技术团队来自MIT、Google、阿里巴巴等知名学术和工业机构。创始人朱珑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统计学博士,师从霍金的弟子艾伦·尤尔(Alan Yuille)教授,从事计算机视觉的统计建模和人工智能的研究。
旷视科技汇集了来自清华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等国际顶级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极客。
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视觉之父--黄煦涛教授,专注于人工智能识别领域的机器视觉研究。
从上面人才这一点来看,四家公司基本都是从学术上的大牛转型,这也符合了目前各家技术各有千秋的特点。
在产业布*方面,这四家在金融、安防,互联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零售、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积极布*。
其中,商汤科技服务过中国移动、银联、中央网信办、万达等400家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算法供应商,最近还获得了高通的战略投资,前景巨大。
依图科技则在最近举办的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上携手微软共同打造智慧城市建设。
旷视科技的核心合作伙伴包括联想、招商银行等众多企业,落地广泛。
云从科技也于近日与广州市**就设立人工智能视觉图像创新研发中心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
未来几年是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爆发的几年,无论是产品种类、产业规模还是生活方式都会有爆发性的增长和改变,AI企业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融资数额也会越来越大。但我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独有的原创技术优势,才能在长线竞争中保持优势,才能更好的落地应用,否则即便是率先进入市场也会被更优质的技术所淘汰。
学校用可她哪种智慧校园云平台会比较好?
在AI+教育领域商汤科技、百度、点点时光、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教育及人工智能领域公司都已在此布*。目前该领域产品围绕不同的教育场景,主要集中在学情分析软件、考勤管理软件、教务管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学生安管理、人证合一、知识图谱、教学机器人、自适应学习软件、校园安防、智能批改、AI实验室、舆情管理、AI课程与教材等。在该领域公司展出的新品中,有用于课堂数据采集/分析问题的人工智能教学分析系统,考试、刷脸签到、移动考勤、门禁的人证合一验证的人脸识别系统,学情分析、实时监测的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以及融合AI课程设置与AI软硬件教学于一体的解决方案等。在互动课堂领域的有希沃、翰博尔、欧帝科技、点点时光、华为、蓝鸽、中电数码等企业,以技术切入赋能到教育行业,并逐步趋构建其教育生态圈。在智能教室、录播教室、微信考勤、双师课堂、翻转课堂、直播教学、教室中控系统、教室音频系统、家校互动、无尘教学设备、教室节能信息化设备等维度。值得注意的是,带有无线投屏、模块集成、移动管理的教室设备管理系统,虚拟现实教学的VR/AR课程嵌入式情景教学系统等产品受到了较多关注。
厉害了,商汤VS旷视VS依图
一、行业市场
1、计算机视觉发展(数据+运算力+算法)
1)数据量:海量数据为计算机视觉飞速发展提供了燃料。
数据的爆发得益于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设备、智能设备和各种感知传感器,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来训练计算机视觉技术提供很好的土壤。
2)运算力
(1)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图像、视频为数据密集型数据,因此需要大量的矩阵运算,所以并行式运算芯片成为该领域的宠儿。
(2)世界上第一款GPU-GeForce256的诞生,因其性能远胜于传统的CPU,因此被用于处理海量数据,给图像处理带来了曙光,使得计算机视觉因运算力的提升进一步快速发展。
(3)未来专门用于图像处理等细分领域的AI-PU或将成为新一代视觉领域上运算力的有力支持者。
3)算法
(1)逻辑学和知识库推理——深度学习——RNN、CNN等算法的演进,图像识别率逐步提升。
(2)图像识别率的提升
2、公司及投资情况
1)创业公司数量:
国内从事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公司自2010年后显著增加,据统计该领域的公司截止2016年有104个。
2)融资阶段:
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创业公司大多在早期阶段,A轮和天使轮居多,占据创业公司总量的65%。
3、市场规模
1)人脸识别:
据中国市场调查网显示,2016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已达170亿。
2)视频监控
中国视频监控领域视觉识别市场容量约为200亿,大多集中在硬件领域。
4、行业链
1)产业链全景图
(1)场景应用层:直接解决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产品的形式可能是应用系统,也可能是软硬件一体的终端产品或服务。
(2)技术提供商:包含图像识别平台和嵌入式视觉软件两类。前者直接提供应用服务,后者需要和硬件进行系统集成后在终端产品中使用。
(3)基础支撑层:包含芯片、传感器、系统架构和初级算法等部分。系统架构和初级算法提供商有谷歌、百度、微软,创业公司会提供一些开源的系统和算法库供视觉识别的公司使用。芯片则是为了支撑算法的运算力。
2)上游(基础设施):
(1)芯片:寒武纪、地平线
(2)传感器:速腾创新、镭神智能
(3)云计算:BAT、华为
(4)系统架构:百度、谷歌、脸书
3)中游(技术研究及服务):旷视科技、商汤科技、图漾信息、格灵深瞳
4)下游(行业应用):
(1)智能驾驶:佑驾创新、驭势科技、格林深瞳、图森未来
(2)智能安防:商汤科技、格灵深瞳、旷视科技、速感科技、阅面科技、依图科技、极视角
(3)智能医疗:商汤科技、依图科技
(4)智能家居:速感科技、依图科技
(5)智慧金融:格灵深瞳、旷视科技、商汤科技、依图科技
(6)智能硬件:云天励飞、速感科技、阅面科技、依图科技
(7)智慧商业:商汤科技、极视角、旷视科技、码隆科技、图普科技、云天励飞
(8)娱乐:旷视科技、图漾信息、图普科技
二、公司对比
三、技术对比
商汤技术VS旷视技术VS依图技术
●从整体上看,商汤技术的覆盖面最广,依图最少;但核心技术:人脸识别、文字识别、图像识别、车辆识别、行人监测等技术三家公司都有。
●从细分上看,只商汤拥有图像及视频编辑技术,且有深度学习框架;而旷视的人脸技术在三家公司中最为完善,且拥有人体识别技术,能对手势进行识别;反之依图则拥有目标跟踪技术。
四、产品及案例对比
1、三家公司的客户案例对比
●从整体上看,三家公司都在金融、安防领域中重点布*;在金融领域,旷视和商汤布*更深更广;而依图和旷视则在安防领域与公安紧密协作,且旷视房地产安防上也有较深涉足。
●旷视在三家公司中布*最广,涉足机器人、零售、娱乐社交、出行和政务等多个领域,未来在细分行业上打通上游公司,将有望打造成平台型公司。
●依图的优势则是深耕医疗领域,明面数据上其他两家还未涉足,一旦数据壁垒建成将有望在该领域上一家独大,攫取硕大果实。
2、三家公司的产品对比
由于数据的缺乏和商汤科技早期为技术提供商,因此并没有找到该公司的产品新闻和数据
●依图在智慧城市、安防、医疗、金融、领域都有自己的产品落地,尤其是在医疗领域,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已开始规模化的商用落地。
●旷视成立六年以来,一直在做人脸识别的事,从图中也可看出,公司产品在人脸识别和图像识别领域较有建树,且近两年已有商业落地场景,如支付宝的刷脸支付等。
●总体上看,整体上看商汤和旷视产品偏技术,而依图则偏商业应用。
五、融资对比
1、三家公司的融资状况
●从估值来看(未算依图C+轮),显然商汤和旷视的30亿美元高于依图的10亿美元。
●从融资速率来看,商汤为10亿美元/年,旷视为6亿美元/年,依图为2.5亿美元/年,可见商汤的发展势头更猛。
●从融资策略来看,旷视有阿里的连续注资,在后期数据资源战中更有潜力。
2、最新融资后的战略
1)商汤科技
4.1亿美元B轮融资后,将在三个方面助力商汤持续发力,第一,保持原创技术的持续创新优势,深化AI基础技术研发;第二,在现有业务平台基础上,加大产品投入,扩充产品线,同时探索诸如无人驾驶等新的垂直领域;第三,加强与上游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与下游客户开拓更多应用场景,深化‘商汤驱动’的人工智能商业生态,以原创技术赋能百业。
2)旷视科技
3)依图科技
3.8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后,将主要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行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医疗行业临床应用的拓展,以及人工智能医疗团队的建设。
4)总结
●商汤科技还是着力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提供商,保持源头技术的持续创新和领先,并加紧与上下游的协作。
●旷视科技则重点在金融、安防领域、城市综合大脑的布*;因此旷视和商汤的业务重合度进一步提升,竞争进一步加剧。
●依图科技则重点发力智慧医疗领域,且布*较早,已初步建成该细分领域的数据壁垒,与上面两者的业务重合度并不高,因此在未来发展上空间更大,潜力更大。
六、人才贮备对比
七、商业模式
三家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大多是以技术接入服务盈利,依图应在医疗系统方面应有不错盈利。
1、三家公司的优势和挑战
2、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全球市值前列的公司,大多是以C端用户服务为主。
美国企业:
●PC时代的微软以买电脑软件系统服务荣登市值榜首;
●Google起家于搜索,Amazon起家于电商,Facebook起家于社交;
●Uber、Airbnb分别起家于打车、租房。
中国企业:
●新浪、搜狐、网易起家于新闻资讯;
●百度、阿里和腾讯分别起家于搜索、电商、社交;
●滴滴、摩拜和ofo分别起家于打车和单车。
综上可知:
在人工智能爆发的年代,在技术开源和算法公开的情况下,未来用户产生的信息和数据将会成为新的争夺点,而最先改变用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公司,能先一步赢得用户青睐,并夺得用户的信息和数据从而有机会登顶下一个千亿甚至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TheEnd--
投资就像品茶,入口苦涩回味甘甜
盈亏就像坐过山车,有高峰也有低谷
在投资的路上
希望能够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北京计算机考研院校汇总!(2022) - 知乎
北京---中国**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Beijing),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批复确定的中国**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2019年末,常住人口2153.6万人,城镇人口1865万人,城镇化率86.6%,常住外来人口达794.3万人。
北京是国内顶尖IT企业的聚集地,知名互联网公司总部在北京的有近60家,全国之首。北京可以称之为“中国的心脏”!
北京知名互联网公司:
·小米(总部)后续要搬到武汉,互联网业务也是小米重头
·国双(总部)企业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可以发现北京一堆在线教育的公司,可能教育要紧盯了政策变化,所以都要在北京吧
·每日优鲜(总部)让每个人随时随地享受食物的美好
·地平线机器人(总部)边缘人工智能芯片的全球领导者
从各大院校的实力和考研难度分析,北京的计算机考研院校分为以下六个层次:
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第一档,Top2顶尖高校;第二档,985名校,专业实力很强;第三档,学科实力相对强的985以及帝都强势211,学科评估均在B以上;第四档,学科实力一般的211及相对较弱的985;第五档,学科实力较强的双非及学科不全的211;第六档,专业不全的双非院校。(仅收集了高校信息,科研院所未收集)
公众号:计算机软工网安考研/计算机与软件工程考研
B站:核桃计算机考研
官方考研交流免费群:1083072616
官方考研交流付费群:1038726472
实力强的人脸识别技术公司有哪些?
人脸识别公司最开始的优势是算法,但随着相同赛道上各家算法技术的进步,事实上同一梯队上的公司技术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抛开研发芯片变现路径,粗略归纳人脸识别能够真正落地的产品形态只有两种:一种是静态拍照监控,另一种是动态的视频监控。
在个人应用领域,纯粹的软件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与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结合,主要品牌为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初创企业,为其提供基础核心算法;在企业应用领域,主要是门禁、考勤等产品需求,主要品牌为汉王科技、海康威视等企业;在**应用领域,人脸识别的项目工程一般应用在公共安全领域(包括出入境管理、智慧城市等领域),主要企业包括欧比特、海鑫科金、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企业。
在人脸识别算法领域,虽然传统安防企业和互联网巨头企业内部团队均有所涉及,但真正掌握领先技术的是专注于算法研发的初创企业,主要为依图科技、商汤科技、云从科技和旷视科技四大独角兽。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2018年全球人脸识别算法测试(FRVT)最新结果,中国企业包揽算法排行榜前五名,其中依图科技算法包揽一二名,商汤科技包揽三四名、旷视科技位列第八名,云从科技略有所落后。
海康威视:创始人胡扬忠,五十二所出身。2006年,开始布*智能技术的研发;2015年,后端产品海康“猎鹰”&“刀锋”智能服务器的推出与应用, 2016年基于深度学习技术、从后端智能到前端智能的全系列智能产品家族,2017年公司正式发布了“IOT-基于神经网络的认知计算系统--海康AI Cloud框架”。2019年3月,海康威视推出Hikvision AI Cloud物信融合数据平台,开始探索物联网、信息网数据打通的模式。
汉王科技:人脸通系列产品成功应用于人脸识别门禁和考勤市场,在国内占主导地位。公司是首家将深度学习模型移植到低端MIPS平台,开发出第一个嵌入式红外万人识别产品。根据汉王科技2017年半年报数据,营收已经占到了总收入的20.15%,约4684万元,毛利率59.44%。
川大智胜:人脸识别技术在商用领域并未全面铺开,根据公司2017年半年报显示,三维成像与识别类项目的开发费用持续支出,半年度新增开发费用的余额约1429万元。以实时软件为核心,形成系列重大装备和系统,在人脸识别领域推出了人证查验通道产品、视频门禁监控系统等,广泛应用于企业。
大华:作为安防巨头之一,其推出人脸识别门口机、通行闸机等产品,应用于智慧警务、智慧楼宇和日常消费场景,其人脸识别算法技术在2016年LFW取得排名第一。
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欧先生,两位学生徐力和徐冰,一位是CEO,一位主管投融资。2017年7月,商汤科技宣布完成4.1亿美元B轮融资,创下当时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单轮融资额纪录,成为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2018年9月获得来自软银中国的10亿美元D+轮融资。阿里巴巴分别在2017年11月和2018年4月对商汤科技进行大额投资。研发工作包括自动驾驶、医疗影像以及深度学习芯片等领域。商汤科技现已在香港、北京、深圳、上海、成都、杭州、日本京都和东京成立分部。
旷视:创始人印奇,清华姚期智实验班本科,在MSRA(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加全职工作共四年时间,研发了微软当时核心的人脸识别系统,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3D相机方向博士学位。2016年,face++引进前微软亚研院研究员孙剑博士,任旷视科技科学家。孙剑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拥有四十余项国际或美国专利,他和他的团队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在微软Windows, Office,Azure, Bing,Xbox等产品中。旷视成立于 2011 年 10 月,是中国领军的人工智能产品公司。以深度学习和物联传感技术为核心,立足于自有原创深度学习算法引擎 Brain++,深耕金融安全,城市安防,手机 AR,商业物联,工业机器人五大核心行业。
云从:创始人周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美国伊利利诺伊大学(UIUC)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经任中科院重庆院多媒体中心主任;成员除了来自中科大的校友外,还来自中国科学院各大研究所、UIUC、IBM、NEC、MicroSoft等全球学府及研究机构;截止2016年11月,成立一年半,研发团队扩展为200余名,为全国大的人脸识别研发团队;并且在金融、安防、教育等领域分别开始了商业化探索,IBIS平台让其成为银行业大供应商,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在广东的应用成为标杆,被全国推广。
依图:创始人朱珑,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统计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师从霍金的弟子艾伦·尤尔(Alan Yuille)教授,从事计算机视觉的统计建模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在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深入研究大脑科学和计算摄影学。 技术团队来自MIT、Google、阿里巴巴等知名学术和工业机构。
人脸识别的快速发展不仅产生了行业独角兽,吸引了安防企业的布*,同时带来了互联网巨头企业的投资进入。2015年,马云在在德国汉诺威电子展上,现场展示用支付宝“刷脸”支付;腾讯集团的社交和金融产品也已经引入人脸识别技术。
目前百度、腾讯、阿里分别利用自身云团队开展人脸识别技术研究,拓展应用场景。根据相关企业官网显示,三大巨头云团队人脸识别产品均提供人脸检测、人脸对比等服务,应用场景不仅包含安防、门禁等领域,同时还在智能相册、人脸美颜、动态贴图等领域进行拓展。
全球初创AI企业100强出炉:中国6家上榜,其中2家是世界级独角兽
全球知名创投研究机构CBInsights,发布了2019年人工智能初创企业100强;这份榜单从3000多个候选者中选出,组成了100个最有前途的人工智能企业。而这些公司主要为AI应用提供硬件和数据基础设施,优化机器学习流程,并在多个行业应用人工智能。CBInsights的榜单可以看出各个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
据悉,此次选拔的百强AI企业,评选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专利活动、投资者概况、市场潜力、合作关系、竞争格*、团队实力以及新颖性,等多方面综合性评选而出。有二十多家企业总部位于美国以外的地区。这些人工智能企业中,来自中国和***的AI企业占比为11%,也是除美国以外最强的两个地区。
另外,这次总共有11家独角兽公司进入百强榜单,包括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初创公司商汤科技、UiPath、AutomationAnywhere、依图科技、英国半导体创业公司Graphcore、物联网分析公司C3、医疗保健硬件提供商ButterflyNetwork、第四范式(4Paradigm),无人驾驶汽车初创企业小马智行、面部识别服务提供商旷视科技(Face++)以及初速度公司(Momenta)。
来自中国的AI公司达到6家,分别是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第四范式、地平线机器人、初速度。这几大AI企业中,商汤科技与旷视科技实力最强,都是世界级独角兽企业,其最新估值分别为60亿美金、35亿美金。商汤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还是科技部指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视觉”开放创新平台,在融资金额、估值方面也是业内领先。
不仅如此,商汤科技还拥有世界顶级、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平台和超算中心,并且研发了一系列AI技术,包括: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本识别、医疗影像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和遥感等,已成为国内最大的AI算法提供商;高通、英伟达、本田、苏宁均是其主要合作伙伴。
从创立至今,旷视已在全球多个城市设立独立研究院,并在十余个核心城市设立分部。在“赋能机器之眼,构建城市大脑”的愿景下,旷视人正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及全球范围的产业落地,并通过打造MegCity城市大脑数据平台为构建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基础设施而努力。
可以说两家初创企业在面部识别领域技术上,不相上下。而国内传统三大互联网企业BAT,在AI领域也拥有深厚的积累。如今,在中美人工智能竞争中,中国还在不断追赶,两者更是一场从技术实力、商业化落地的多维度战争,也期望国内多涌现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走向全球。
机器人、无人机/车、AI、技术资料~~
现在的安防监控行业好做吗?(安监控这个行业有前途吗)
说实话,真不太好做,红海一片;但也不是不能做,要看你的公司处于哪个阶段,有多少资源。先捋捋行业的现状:1、小一点的公司,构成主要是电脑店、小包工头、商住公寓里的小公司,夫妻店,或者三五个人。他们的主要客户是小超市小商店,散户较多,利润要几百几千的抠。这些有的做海康大华的小代理,有些则是由些小厂的渠道可以进货。偶尔通过关系逮到大鱼了,就要借大公司的资质去做。因为进入门槛低,所以这种公司是非常多的,没有技术,没有管理,竞争挺激烈,可能一个单子多报了几百块钱就丢了。最可怕的是有些公司做事是没有下限的,为了利润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假品牌,劣质材料层出不穷。2、大一点的公司,有自己的资质。公司正轨一些,有一定的管理。主要通过市场投标获取市场,合同也要大一些。客户关系好的,组织一帮设备供应商控标;关系不硬的,组织一帮小伙伴去踩点,去围标。这些公司就开始分化了,开始专注于某个行业,做地头蛇。比如教育行业、医疗行业、公检法行业等。至于技术,有些会招聘一些研发人员,开发点软件或硬件,以提高利润,但规模不会很大,也不会在高端产品上做投入,和大厂家叫板。现在因为招投标市场比较乱,低价中标的冲击,所以利润日渐稀薄。3、更大一些的公司,很多的应该上市了吧。在国内有些知名度了,资质齐全,资金雄厚,名气很大,也是很多中小公司借资质的对象。这样的公司还可以,业务上二八原则,即通过百分之二十的合同来获取百分之八十的营业额和利润,怎么做到的?人家*股大呗,占位占的早呗,有更高层的关系呗。4、大鳄,经常在新闻上看到的那种。如果说比他小的公司存活下来靠的是经营和管理,那么这种公司就是靠标准和技术导向了。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好肉都给他们吃了。他们最担心什么,担心BATH跨界降维打击。所以,你自己对号入座吧。国内安防行业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1.小编从11年入行安防行业,那时候还是模拟监控的天下,国外的品牌Sony,松下三星都很强势,国内高端项目比如机场一直被国外品牌把持着,那时产品利润高,工程商也喜欢用洋品牌利润也高;2.到了13年,高清开始,海康提出了全面高清IP的口号,杭州的有家公司甚至提出了模拟换高清的口号行业一片厮杀,但依然行业利润非常高。国外品牌逐渐败下阵来。3.最近这两年行业趋于稳定,价格也偏透明,项目利润也较理性,主流品牌也已经形成,行业洗牌结束,山寨品牌和国外品牌慢慢的被清退市场,国内海康大华宇视3强已经形成。4.再说说未来的机会,去年人工智能+安防大火,安防被誉为人工智能最能落地,且最好变现的行业,各类CV公司旷视,商汤,依图,云从,纷纷进入AI人工智能行业,传统厂商海康大华宇视也毫不示弱紧随其后,现在大*还不是特别明朗,前景肯定是光明的,未来的智能安防将会被用来各种行业,比如公安人脸布控,智能交通,城市大脑,大数据研判,可以说是刚需,而且现在新建的写字楼安防都是必不可少的系统,综上安防行业前景一片光明,但需要结合时代趋势,多关注智能安防行业。首先就目前这种大环境来说,单纯的监控行业红利期已经过去了,但是也没有进入寒冬,毕竟市场需求量比较大,久单纯追求的利润来说也不足以维持一个公司的发展,也只能保证温饱,如果想在这个行业有所突破就需要了解监控的上行行业弱电智能化。弱电智能化是一个整体发展的大趋势,监控在弱电智能化行业下只能是一个小型的分支,这其中包括的设备和产品很多,如果某个人敢说在弱电智能化行业很厉害并且还能拿出一定的依据那么请相信他已经在这个行业做的很久了。真正没有几个人敢说能把弱电智能化行业搞通,充其量就是在其下属的某个行业有一定经验。弱电智能化包括的东西太多了,安防一类,音视频一类,亮化,中控,网络等等都可以称得上是归属于弱电智能化这个范畴,所以要做就要做弱电这一大类,不能*限于监控这个一小块肉上,毕竟狼多肉少,容易吃不饱。那么有朋友说你说的这些真的太大了,我刚刚搞明白监控其他的不懂怎么办?也好办既然搞懂监控那么就要彻底搞懂,不要只会安装,停留在体力劳动的层面,要做源头,从厂家的思想考虑,因为市场上你能接触到的监控就是厂家调试好,你拿过来安装即可,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成为厂家,工程忙的时候安装布线,工程不忙的时候组装备货,自己生产,自己组装有几个好处,产品细节掌握的好,一旦有问题能及时解决不用等厂家回话,而且利润空间也要比从厂家拿货要好很多,除非客户指定要某某大品牌或者指定品牌的产品,其他的客户则主推自己的品牌,这样整体价格下降服务也跟上了。现在又是互联网的时代,足不出户就能找到一切的配件,无非就是花一些心思,一些脑力来组装检测,把控好自己产品的质量,在任何时代都是能有突破的。与此同时如果能有机会有条件接触到弱电智能化其他领域的设备,可以多积累学习,在以后的经营中着重这方面的营销,将新的产品引入到自己的设备中,最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完成一次转型升级。希望上述内容对你有所帮助作为安防行业从业15年的老兵,我用我真实的感受来告诉你,安防行业既好做又难做。安防行业好做是因为这个行业市场空间大,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比如安防行业的核心产品-摄像机,从最初的模拟摄像机,发展到数字摄像机,到人脸识别数据分析摄像机,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持续的更新,市场的容量在不断的扩大。安防行业难做,是这个行业进入门槛比较低,不要说123线城市,在国内,任何县城内都有多家的从业者在竞争,并且目前拿到安防工程项目,绝大部分是要依赖你在当地的人脉关系。所以你可以衡量一下,如果自己在本地有很好的人脉,有愿意作出一番事业,那么安防行业对你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反之,我建议你就不要做。视频监控行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智能化迭代2015年开始,伴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成熟、AI加速计算芯片的快速迭代以及互联网产生的结构化信息的积累,人工智能领域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安防监控系统开始进行新一轮的从“看的见”、“看得清”向“看得懂”的转变,即为目前行业正在经历的智能化变革时代。在这一轮智能化变革中,通过在系统中添加新的计算单元,监控视频中的人、车、物和事件信息可以被深度学习算法所识别提取并做结构化的存储,目标信息检索的效率大幅提升,并且在安防之外还具备了参与用户的业务管理的功能。在具备了生产力工具属性之后,视频监控的需求在智能化时代有望进一步打开。考虑到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传输压力和存储成本,以及为了提高系统效率和反应速度,目前行业内已经形成了云边融合的智能化方案共识。边缘测,在前端摄像头中内置嵌入深度学习算法的AI芯片,对视频内容进行实时感知计算,将识别和分类的结果实时应用,并按需将高质量结构化数据及分析结果传回端。在云端,利用集中部署的池化资源优势,进行更高层级的感知和认知层面的计算,并且按需进行大数据关联性分析。在云边融合的架构下,近年来安防行业头部厂商纷纷推出自家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举例来看,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华为等供应商均已推出了各自的针对具体场景的智能化应用方案以及具体环节的智能化产品。平安城市深入推进,国内视频监控市场潜力无限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2000年至2018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从36.22%提高到59.58%。从城镇化发展进程来看,中国城镇化进程处于加速阶段。相比发达国家75%的城镇化率,中国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还将持续,未来城镇化进程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视频监控市场的主要需求在城市,因此城市人口规模决定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大小,而人口城市化率则反映了视频监控市场发展的未来空间。从具体数据来看,中国人口2018年的城市化水平相当于中等偏高收入国家2009年的水平,按照目前发展速度估算,中国还需要15左右才能达到中等偏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因此,中国国内视频监控整体市场需求增速仍然存在十年的黄金增长期。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带来增量公共安全需求。城市是人类文明与创新的核心载体,安全是现代化城市的第一要素,城市安全是城市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和迅速发展的时期,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我国城市对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已经十分紧迫;国家对公共安全非常重视,全国公共安全支出逐年稳步增长为公共安全相关行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2009-2017年,国家财政公共安全支出持续增长。2017年,国家财政公共安全支出12461.27以亿元,同比增长13.0%。我国城市现有摄像头渗透率较低,具备较大提升空间。以每千人具有的视频监控数量作为目标,根据HIS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安防摄像头渗透率为78台/千人,仅仅相当于美国平均水平的60%。二、三线城市摄像头覆盖率更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二线城市的摄像头数量在5-10万个;三线城市则在5万个以下。就摄像头密度而言,二三线城市的摄像头密度远远低于10个/千人。较低的人均安防设备数量以及安防地区开展的不均衡为国内安防摄像头的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内安防摄像头未来仍有较大进步空间。我国视频监控市场将持续扩大。伴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以及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持续建设、传统视频监控产品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革新为视频监控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国内视频监控市场潜力无限。首先,安防行业这个市场还是有的,先来看一组数据:2018年全国共上线了3559个安防监控、雪亮工程、平安城市项目,占了全国总项目数量的70%。其中千万以上的项目“雪亮工程”占了三分之一。再看国外,那些处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安防监控水平,相当于二十年前的中国,那些国家甚至总统府等核心**部门的安防监控工作才刚刚开始部署,这里面的市场潜力有多大可想而知。至于说这个行业好不好做,先来梳理一下整个安防行业的生态系统,看看你处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哪个角色。安防行业的角色有用户方、系统集成、工程施工、设备厂商还有就是安防协会。不同的角色,行业对它的要求就不同,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在这个行业就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例如对于设备厂商来说,行业对它的要求就是产品质量要好,科技含量高,性价比好。这几年作为设备厂商的龙头老大海康威视走的就是这条路线,一个高清的摄像头,从原来的上千元,到现在的一百多块钱就可以买到。这个发展导致很多小型设备厂商生存不下去,而海康威视发展得越来越好。再比如说作为系统集成商或者安防工程商,想拿到百万级甚至是千万级的大项目的话,本身公司的各方面的资质、技术乃至资金层面都要比较有实力才可以。有些人说,我一没资金,二没资质,只靠帮别人做点项目施工赚点人工费,在这个行业该怎么干呢?那你就将你的施工做好啊!做出好的口碑,让别人一想到要找施工队就会想到你,人手不够了,还可以搞施工队联盟,大家一起抱团共赢发展。总之,这个世界任何行业没有好做和不好做之分,机会永远只会留给那些做好准备的人,长期坚守的人,5G时代即将来临,安防行业是5G最好的落地行业,让我们一起做好准备,迎接这个伟大的时代的到来吧!十年老安防人,回答一下。安防监控行业是否好做,看看行业龙头海康、大华和相关安防上市企业年报,可以做参考。老大海康和老二大华,年增长率基本在30%以上。相关行业数据也显示安防市场在不断增长。所以宏观上,安防前景很好。观察下图,安防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基本包括以下环节:上游包括视频、算法提供商以及芯片制造商;中游包括软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商和运营服务商;下游终端应用则包括**、行业应用和民用。在安防产业链中,硬件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是产业链的核心,渠道推广是产业链的经脉。这个行业越来越成熟,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会和更多的物联网设备结合起来,提供更多的数据应用,这个过程,会给产业链各级大量机会。随着GPU等硬件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相关软件算法的成熟,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进入大规模商业应用。安防行业由于对于实时性、准确性的要求,对于人工智能应用具有天然需求,同时随着高清摄像头的广泛普及,安防行业也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供了充足的数据。目前、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国内安防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安防智能化应用并推出相关解决方案。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提高,普通居民正在成为推动消费安防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商铺、家庭有望成为常规安防需求的中坚力量。我们认为消费升级将不断催生民用市场对于安防产品新需求并提供新的增量市场空间。以上说明,整个安防大环境非常不错,但正如整个证券市场处于大牛市,总有些个股表现不佳。最近的抖音里,本山大叔的小品提到:不要因为自己生意不好,就怪大环境,我们是能影响大环境的人吗?自己好好努力,哪里都有机会。所以放心、用心的去做吧!这个行业做的人也比较多,分为好几个层次一般的电脑公司都可以去做,还有一种就是小公司没资质的,这两种都是靠手里的资源和关系去生存的,还有一种就是大公司就是有很好的资质去投标。总结一句话,各有各的路吧!安防行业12年了,常规项目确实利润大不如前,而且人工等各项费用又在增加,随着行业发展低端产品越来越智能化门槛越来越低甚至卖五经金的打字复印的都在抢生意,但是高端应用还是有很大市场而且利润还是很可观的5g和智能化对整个产业的从业人员都提出了新要求,这是个风口,也是个机会。好好把握。
中国十大人工智能公司排行榜
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DeepBlueTechnology(Shanghai)Co.,Ltd是快速成长的人工智能第一梯队头部企业,自2014年由归国博士团队创建以来,一直以“人工智能服务民生”为理念,致力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度学习架构、机器视觉、生物智能识别等人工智能算法、无媒介支付等核心技术,在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生物智能、AI芯片,智能零售、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能教育、军工等领域都有深入布*,居行业领导地位。
发展至今,深兰科技已在欧洲、美国、澳洲等多地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支研发机构,国际销售网络覆盖全球17个国家。分别和世界排名第87位的日本永旺集团,世界500强的绿地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
国内知名AI企业,拥有领先的感知智能及认知智能技术,大型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公司。
成立于2011年10月,以深度学习和物联传感技术为核心,立足于自有原创深度学习算法引擎Brain++,布*金融安全,城市安防,手机AR,商业物联,工业机器人五大核心行业,致力于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旷视的核心人脸识别技术Face++曾被美国著名科技评论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定为2017全球十大前沿科技,同时公司入榜全球最聪明公司并位列第11名。在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独角兽”榜单中,旷视排在人工智能类首位。
深圳市图灵机器人有限公司于2014年7月14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丘宇彬,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从事智能电子产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化工产品等。
成立于2016年,总部在北京,创始人是中科院计算所的陈天石、陈云霁兄弟,近期刚刚完成了一亿美元A轮融资,阿里巴巴创投、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涌铧投资联合投资,成为全球AI芯片领域第一个独角兽初创公司。
寒武纪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并拥有成熟产品的AI芯片公司,拥有终端AI处理器IP和云端高性能AI芯片两条产品线。2016年发布的寒武纪1A处理器(Cambricon-1A)是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面向智能手机、安防监控、无人机、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驾驶等各类终端设备,在运行主流智能算法时性能功耗比全面超越传统处理器。
是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头部公司,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原创技术。公司以“坚持原创,让AI引领人类进步”为使命,商汤科技建立了国内顶级的自主研发的深度学习超算中心,并成为中国一流的人工智能算法供应商。目前,商汤科技已与国内外多个行业的400多家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包括本田、Qualcomm、英伟达、中国移动、银联、万达、华为、微博、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及**机构,涵盖安防、金融、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汽车、智慧零售等诸多行业,为其提供基于人脸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医疗影像识别等技术的完整解决方案。
商汤科技已成长为世界级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2017年7月,商汤科技宣布完成4.1亿美元B轮融资,创下当时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单轮融资额纪录,成为世界级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2017年11月,商汤科技完成15亿元融资,由阿里巴巴投资。2018年3月1日,商汤科技走向世界,麻省理工学院(MIT)宣布和商汤科技成立人工智能联盟,共同探索人类与机器智能的未来。
云知声,是一家专注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公司。云知声利用机器学习平台(深度学习、增强学习、贝叶斯学习),在语音技术、语言技术、知识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建立了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云知声完整的人工智能技术图谱。
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一家从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孵化的专注于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业。是计算机视觉头部企业中唯一的国家队,承建了国家发改委的基础项目重大工程——“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化项目重大工程“人脸识别系统产业化应用平台”。与公安部、四大银行、证通、民航总*建立联合实验室,推动人工智能产品标准的建立,成为唯一同时制定国标、部标、行标的人工智能企业。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7年“互联网+”重大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中包含四个AI公司,云从科技是其中唯一一家创业公司。
深鉴科技专注于下一代深度学习专用平台,引领世界神经网络处理器、编译器原创技术,让所有算法开发者都能便捷使用,让服务器与所有终端都能具有高效的智能计算能力,赋予万物智能。
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在国内有一个优秀人工智能团队,野心也是想打造一颗“机器大脑”,即余凯所创办的地平线机器人致力于“definethebrainofthings”,打造万物智能时代的“AIInside”,给人们日常生活的无数设备和产品装上“大脑”。
来自:晨曦小荷>《股票》
专注人工智能视觉领域的企业有哪些?
除BAT赛道外,还有很多专业的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异军突起,有亮眼的表现。华付信息:深耕AI视觉技术,研发自有的AI算法,其人脸识别、OCR等技术,采用“云+端”的模式,F系列人脸识别终端、T系列人证核验终端、C系列人脸抓拍机、公有云及私有云等产品都已被广泛运用在智慧机场、智慧金融、智慧企业、智慧教育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