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元汇率怎么算比较简便 若您指的是日元兑抄换人民币汇率,袭您可以参考招行外汇“实时汇率”,请登入http://fx.cmbchina.com/hq/查看,具体汇率请以实际操作时汇率为准。如需查询历史
日元汇率怎么算比较简便
若您指的是日元兑抄换人民币汇率,袭您可以参考招行外汇“实时汇率”,请登入http://fx.cmbchina.com/hq/查看,具体汇率请以实际操作时汇率为准。如需查询历史汇率,在对应汇率后点击"查看历史"。注:100外币兑人民币。(页面左侧的“外币兑换计算器”可进行试算,外汇兑换计算器链接http://www.cmbchina.com/CmbWebPubInfo/Cal_Forex.aspx?chnl=whjsq)(应答时间:2019年7月16日,最新业务变动请以招行官网公布为准)
日元汇率怎来自么算?
1人民币元=12.4411日元1日元=0.08038人民币元途径:1.在期货外汇行情软件上附带外汇行情走势2.各大财经网站也有外汇报价3.通过手机自带的外汇查询工具也可查询汇率情况4.手机期货行情软件大多也带有主要货币汇率行情汇率计算·直接标价法:汇率升贬值率=(旧汇率/新汇率-1)*100·间接标价法:汇率升贬值率=(新汇率/旧汇率-1)*100结果是正值表示本币升值,负值表示本币贬值
日元转换**民币,怎么计算?
汇率每天都有变化
目前1人民币元=12.6006日元
100人民币元=1260.06日元
日元和人民币之间是怎么换算的?
货币兑换
1日元=0.0579人民币
1人民币=17.2664日元
以上为中国银行汇率信息,仅供参考。交易时请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日币和人民币的换算公式。(汇率换算人民币的简单算法)_股票_尚贵财经网
人民币和日元的换算:1人民币=11109日元,1日元≈0.0523人民币。日币和人民币的换算公式为日元=人民币*汇率 。汇率又分为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 、汇率的换算方法:汇率=(旧汇率/新汇率-1)*100;结果是正值表示本币升值 ,负值表示本币贬值 。汇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两者属于相对概念 ,它们的升降所产生的经济现象正好相反。
2、汇率计算公式为:直接买入价法:汇率涨跌率=(旧汇率/新汇率-1)*100。间接定价法:汇率上升/下降率=(新汇率/旧汇率-1)*100,结果为正值表示本币升值,负值表示本币贬值。
3、汇率的标价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 ,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00 、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
4、以单位数量的本国货币所能兑换的外币数量来表示,称为本币汇率。在我国称之为人民币汇率,即用外币表示的人民币价格 ,其公式为100¥=x外币 。
1 、美金换人民币的计算公式为:人民币=美元现汇金额×银行买入汇价。美元兑换**民币时,应采用银行每日公布的美元现汇买入价。现汇买入价即“汇买价”,是指银行买入外币现汇的价格 ,或客户卖出外币现汇的价格 。
2、美元对换人民币的计算公式为:可对换的人民币=美元对换面值×汇率,美元对换人民币的汇率除了可以通过公式进行计算,也可以前往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进行查阅。
3、如果美元汇率82 ,那就是一美元可以兑换82元人民币,100美元兑换682元人民币。
汇率的换算方法:汇率=(旧汇率/新汇率-1)*100;结果是正值表示本币升值,负值表示本币贬值 。汇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两者属于相对概念,它们的升降所产生的经济现象正好相反。
以单位数量的本国货币所能兑换的外币数量来表示 ,称为本币汇率。在我国称之为人民币汇率,即用外币表示的人民币价格,其公式为100¥=x外币 。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直接标价法:汇率升贬值率=(旧汇率/新汇率-1)*100间接标价法:汇率升贬值率=(新汇率/旧汇率-1)*100结果是正值表示本币升值 ,负值表示本币贬值。
提取失败财务正在清算,解决方法步骤件事就是冷静下来,保持心...
本文目录一览:1、陕西建工集团13个副总2、陕西建工公司现任领...
本文目录一览:1、酒钢宏兴最新消息2、西王食品股票3、酒钢...
本文目录一览:1、恒基九珑天誉2、瑞和股份股吧3、恒基九珑...
本文目录一览:1、中信金通同花顺2、保利发展股票3、中信金...
尚贵财经网©document.write(newDate().getFullYear());CopyrightYourWebSite.SomeRightsReserved.商务:QQ
日元汇率波动与日元贸易结算货币地位分析
日元汇率波动与日元贸易结算货币地位分析
【摘要】
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动日元国际化,试图提升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但迄今为止,日元国际化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日元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仍然偏低。同时,日元国际化进程始终伴随着日元汇率的大幅度波动。汇率波动对日元在进口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具有正向影响,汇率波动使外国出口商更倾向于选择日元结算;但是,汇率波动会减少日元在出口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日元汇率波动与日元结算货币地位之间的这种关系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谨慎地逐步放松汇率形成制度,防止汇率大幅波动对人民币国际化造成不利影响。
李晓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黄翰庭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博士
日元国际化被日本大藏省定义为提高日元在国际金融交易和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比例,增加外国投资者对日元资产的持有份额。1980年代日元国际化正式开始,日本希望借此使日元成为与日本经济地位相称的国际货币,在国际上行使计价、结算和储备的货币职能。在实施日元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日本**一方面鼓励在对外贸易结算中使用日元,以提高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另一方面通过开放资本账户和建设日元离岸市场,试图以欧洲日元自由化作为突破口,推动日元国际化。就目前来看,依靠“贸易结算+离岸市场”的日元国际化策略并不成功,日元在贸易结算、计价债券发行和国际储备等方面仍与真正的国际货币存在一定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日元国际化始终伴随着日元汇率的大幅波动。自1973年2月日本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转向浮动汇率制度以来,日元汇率便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汇率波动对企业以日元标记的出口价格和收入有重要影响,日本企业为了规避日元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确保利润,往往采用出口目标国当地的货币或第三国货币(如美元)进行计价和结算。汇率波动导致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日元国际化目标的实现。
日元国际化为何困难重重?日元汇率波动在日元国际化中起到如何的作用?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日元贸易结算货币地位与日元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上,探究日元汇率波动是否对日元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使用具有显著影响,如果存在影响,这种影响又通过何种渠道传递。
文献综述
关于日元国际化的大量研究认为,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元已取得和英镑、瑞士法郎、澳大利亚元等货币相同的国际地位,但与美元和欧元这两种真正的国际货币和区域货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一差距不仅体现在日元作为金融产品交易和国际储备货币等方面的地位不高,还体现为日元在对外贸易结算中使用比例偏低。日本出口商品技术水平高,海外市场份额大,理论上非常有利于出口商采用本国货币结算,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无论日本多么努力地推动日元国际化,日元在日本出口结算货币中所占比例仍然偏低,明显与日本的国际经济地位不相称。
一些学者对日元在贸易结算中使用比例偏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Oi等(2004)将其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美元作为主要贸易货币的惯性或锁定效应(Lock-inEffect);(2)日元与其他东亚国家货币缺少直接交换渠道;(3)日本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金融改革进度缓慢;(4)东亚国家普遍实行盯住美元或表面浮动实际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5)日本对外依存度较高,尤其依赖于对美国的出口贸易;(6)日本大型综合商社持有规模巨大的以外币尤其是美元计价的资产和负债,因此更倾向于在业务中使用美元计价以规避汇率风险。Ito等(2012)对23家日本大型出口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日元难以在国际贸易中取得结算货币地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日本企业在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时倾向于使用对方国家的货币结算,这是为了消除汇率波动的影响,使出口产品与当地产品的价格保持一致,从而保障日本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二是日本企业出口的产品以电器元件为主,依照目前东亚分工格*,这些产品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加工成最终产品后销往欧美,受最终产品结算机制的影响,日本生产的中间产品往往也采用美元结算。除此之外,日本企业出口的产品同质性强,在海外市场有较高的价格弹性,这也是日本贸易商不选择日元结算的重要原因。
激烈的竞争引发日本企业在海外销售中广泛使用依市场定价(PricetoMarket,以下简称PTM)的策略。Fukuda(1996)检验了日本企业在出口贸易中是否存在依市场定价的倾向,通过对比日本企业在对美国出口和对东亚出口中各种结算货币使用情况的数据,发现依市场定价的行为确实存在。日本企业在与美国进口商的贸易中更多的是采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目的是维持出口商品价格的稳定,而日本企业在与东亚国家的贸易中则更多的是使用日元结算,由进口商承担汇率风险。Sato(2009)试图找到日元在日本与东亚的贸易中无法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他构建实证模型分析依市场定价(PTM)模式与日本企业贸易货币选择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日本企业试图稳定出口产品价格的意愿导致其倾向于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因此,尽管日本与东亚国家建立了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双边投资和贸易大幅增长,然而日本出口企业的PTM模式导致日元在东亚地区的使用量并没有大幅增长,美元仍然是该地区主要的贸易货币。
汇率波动对于货币的贸易结算地位也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为厂商对汇率风险的反应。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面临两种风险:一种是由汇率不稳定造成的收益损失,即汇率风险,选择何种货币结算决定了是由出口商还是进口商承担该风险;另一种是由价格不确定导致的需求量变动,即需求风险,当出口商使用本国货币结算时,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是固定的,但外币表示的商品价格将随汇率波动而变化,于是外国消费者的需求量也将产生变动(Donnenfeld和Zilcha,1991)。厂商的风险偏好对其货币选择行为有重要影响,Giovannini(1988)在模型中假定垄断竞争企业面临不确定的汇率波动冲击,企业通过选择不同的结算货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厂商具有凸的利润函数,那么厂商会选择出口国货币结算(PCP);如果厂商的利润函数是凹函数,那么厂商将使用进口国货币进行结算(LCP)。Lindset(2005)的研究也证明,在汇率随机波动的情况下厂商能够通过选择不同的结算货币规避不确定性,最大化预期利润。
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了日元汇率波动确实会影响对外贸易中以日元结算的比例。罗忠洲、徐淑堂(2012)和罗成、顾永昆(2017)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日元升值对日元国际化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即使用日元结算的贸易将增加。张国庆、刘骏民(2009)认为,日元汇率的大幅波动催生了日元的汇率风险,使得各国与日本进行双边贸易时不愿使用日元作为结算货币。管涛、陈之平(2014)则强调,货币政策信用是影响货币国际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汇率不稳定增加了日元的汇兑风险和交易成本,令使用者丧失对日元的信心,不利于扩大日元在贸易中的使用范围。
既有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日元国际化失败的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汇率波动对日元结算货币地位的影响。本文则将焦点放在日元汇率波动与日元贸易结算货币地位之间的关系上,使用实证方法检验汇率波动对日元结算比例的影响。
日元汇率波动与日元贸易结算比例的变动情况
(一)日元汇率变动情况
图1列示了1971—2016年日元兑美元汇率走势,从中可以看出日元汇率变动的阶段性特征。
二战后,日元汇率经过短暂波动,逐渐稳定在360日元/1美元的水平上,日元兑美元的固定汇率一直维持到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前。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固定汇率制度的根基开始动摇,史密森协定后日元升值到308日元/1美元。1973年2月14日,日本正式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此日元对美元进入了波动升值时期,从1973年初的300日元/1美元升值至1985年初的250日元/1美元,这期间日元对美元虽然出现了几次大幅贬值,但总体趋势仍是升值的。
1985年9月,美、日、英、德、法各国财长签订“广场协议”,为了控制美国的贸易赤字,各国同意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各国货币对美元升值。此后,日元进入了升值通道,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从1985年的240日元/1美元左右升值至1988年的120日元/1美元,大约升值了一倍。此后,日元汇率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但是受泡沫经济崩溃、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事件的影响,日元经历了几轮较大幅度的升值贬值周期。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元进一步升值,于1995年4月达到最高位(79.70日元/1美元),此后日美联合干预汇率,日元开始贬值,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日元一度贬值到1998年6月的140日元/1美元,随后开始反弹。
2000年以后,日元兑美元汇率大部分时间在100~125的区间内运行。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随之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资本的避险情绪,日元作为主要的避险资产之一,大幅升值,日元兑美元汇率从2007年初的120日元/1美元开始逐渐下降,一度击穿80日元/1美元的关口,后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稳定,日元币值慢慢回落。2012年安倍晋三当选日本首相,推崇以货币宽松、财政刺激和结构性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安倍经济学”,日本银行开始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受此影响,日元于2013年开始进入了贬值通道。
(二)日元贸易结算比例的变动
日元国际化开始后,日元在日本对外贸易中的使用比例有所增加。进口贸易中以日元结算的比例从1980年的2.4%上升至1994年的20.4%,此后一直在20%上下波动。出口贸易中以日元结算的比例从1980年的28.9%上升至1983年的40.5%,此后虽有波动,但幅度较小。虽然1980—2004年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显著提升,但相对于其他工业化国家,在日本进出口贸易结算中日元所占比例仍然偏低。表1列出了主要工业化国家对外贸易中本国货币的使用情况,由表可见,不论进口还是出口,日元的国际贸易结算比例是所列国家中最低的。
图2给出了日元进口结算份额曲线、日元出口结算份额曲线和日元兑美元汇率年度标准差曲线。
从中可以发现,在日元兑美元汇率标准差较大的时期,即日元汇率波动较大的时期,日元在进口结算中的使用比例大幅增加,而日元出口结算比例与日元兑美元汇率标准差之间的关系则不是很明显。1980—1987年,日元汇率标准差高于平均水平,但日元出口结算比例却先上升后下降。此外,在日元汇率标准差较小的时期,日元进口和出口结算比例较为稳定,没有出现大幅波动。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一)变量选取
为检验汇率波动与日元结算货币地位的关系,可建立实证模型,使用历史数据进行估计,分析汇率波动对日本进出口贸易中日元结算比例的影响。我们选取日本进口和出口贸易中使用日元结算的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衡量日元结算货币地位。同时,以日元兑美元汇率的标准差代表日元汇率波动,由于日元结算比例是年度数据,所以选择汇率波动的年度标准差作为解释变量。
根据相关研究,除汇率波动以外,还有许多因素也可能对日元结算比例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归结为厂商货币选择行为的惯性、货币稳定性、进出口结构、日本企业的海外控制能力、日元流动性与交易成本等5个方面。
1.厂商货币选择行为的惯性
厂商结算货币选择行为具有一定惯性,前期行为可能会影响当前选择,因此我们在控制变量中加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其系数表示厂商行为惯性的大小。滞后项阶数根据AIC与BIC准则选取。
2.货币稳定性
厂商在国际贸易中更倾向于使用货币政策更稳定的国家的货币,因为一国货币政策的不稳定会使该国货币币值波动较大,这会影响人们对该国货币的信心。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国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使用GDP平减指数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指标,因为与其他通胀指标相比,GDP平减指数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动。日元实际利率反映了持有日元的实际收益,日元利率上升时,持有日元的收益增加,增强了日元的吸引力,由此在贸易结算中日元的使用比例将会增加;反之,日元的使用比例将会降低。
3.进出口结构
日本特殊的进出口结构导致了日元在贸易结算中使用比例偏低。比如,在进口贸易中能源和原材料占30%~40%的份额,由于美元是国际大宗商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能源和原材料的大量进口抑制了日元在进口贸易中的使用。此外,日本的出口商品以制成品为主,主要销往欧美,和同类产品相比,日本出口的制成品差异化程度低,在欧美面临激烈竞争,因此只能选择PTM策略使用当地货币结算。总之,能源及原材料和制成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例会直接影响日元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所以,在估计日元进口结算比例的影响因素时,我们选择能源及原材料占总进口的比例与制成品占总进口产品的比例作为控制变量;在估计日元出口结算比例的影响因素时,我们选择能源及原材料占总出口的比例和制成品占总出口产品的比例作为控制变量。
4.日本企业的海外控制能力
日元之所以在贸易结算中使用比例偏低,是因为日本企业没有利用当时充裕的资本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拓展以本国跨国企业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而是忙于投资外国证券市场。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与日元国际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代表日本企业的海外控制能力。对外直接投资多用来建立海外生产链条,其数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发展情况,对外直接投资数额越大,说明日本企业海外资产越多,大型跨国企业在贸易中的垄断地位有助于提升日元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
5.日元流动性与交易成本
贸易商倾向于使用具有高流动性和低交易成本的货币进行交易。而且,从外汇市场交易成本的角度看,出口商倾向于选择在外汇市场上频繁交易的高流动性货币作为国际贸易的交易媒介。日元在国际外汇市场占有的份额可代表日元的交易成本和流动性,如果份额较大,则日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交易量大、交易频繁,说明日元流动性高且交易成本低。
(二)模型设定
根据以上讨论,可以建立包含上述变量的实证模型,ARIMA模型如下:
上述方程中,i表示和进口有关的变量,e表示和出口有关的变量,t表示年份。方程(1)为进口结算方程,Yit代表日元在进口中作为结算货币的比例,c为常数项,sd为日元汇率波动的标准差,∑Yi,t-p代表进口结算比例的滞后项,n为最高滞后阶数,∑Xit表示影响进口结算比例的控制变量,包括实际利率、GDP平减指数、能源及原材料占总进口的比例和制成品占总进口产品的比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日元在国际外汇市场占有的份额。方程(2)为出口结算方程,其中,Yet代表日元在出口中作为结算货币的比例,∑Ye,t-p代表出口结算比例的滞后项,控制变量包括实际利率、GDP平减指数、能源及原材料占总出口的比例和制成品占总出口产品的比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日元在国际外汇市场占有的份额。以上各变量均使用1980—2014年的年度数据。方程(3)表示干扰项服从1阶移动平均,ut-1为前一期的干扰项,vt为白噪声。
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与滞后阶数选择
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检查各变量的数据序列是否平稳,ADF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没有进行差分时,利率、通货膨胀率、进口原材料和能源所占比例、出口原材料和能源所占比例、出口制成品所占比例、对外直接投资、日元外汇市场份额这些变量的时间序列无法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因此需要进行差分处理。1阶差分后,各变量均为平稳序列,不存在单位根过程。因此在回归中使用各变量1阶差分后的数据序列。
其次,判断模型中应该包含的滞后项阶数。前文提到企业选择结算货币的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惯性,因此有必要在回归模型中加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以测量前期选择对当期行为的影响程度,我们使用AIC和BIC准则判断模型中应该包含的适当滞后阶数。如表3所示,在进口结算方程中,包含1阶滞后项的回归方程的AIC与BIC值均小于包含2阶滞后项的回归方程,因此我们选择只含有1阶滞后项的回归方程。在出口结算方程中,AIC与BIC值随着滞后阶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到包含6阶滞后项时达到最小值,这说明应该选择包含有6阶滞后项的出口结算方程。
(二)进口结算方程估计结果
表4的进口结算方程回归结果显示,日元汇率标准差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进口日元结算比例有显著影响,且方向为正,这说明汇率波动会增加进口贸易中日元的使用比例。在进口贸易中,汇率风险的承担者主要是外国出口商,日本从国外进口的商品中,初级产品、零部件以及低技术工业制成品占有很大比例,这些产品同质性强、市场竞争激烈、需求价格弹性较高,如果使用非日元结算,则存在较强的汇率传递效应,进口商品价格会随汇率一同波动,损害外国商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每当日元汇率波动幅度增加、日元汇率标准差增大时,一些外国出口商会转而选择使用日元作为结算货币,以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需求风险。
对于控制变量,日本国内实际利率对进口日元结算比例在10%的水平下具有显著影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和日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这两个变量的系数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其他控制变量系数并不显著。
日本国内实际利率对进口日元结算比例存在正向影响,日元实际利率提升会增加持有日元的收益,提高日元吸引力,由此外国出口商会选择日元进行交易结算,以赚取日元利率提升带来的收益。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日元进口结算比例的正向关系体现了日本跨国企业的本地货币偏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通过企业境外设厂的方式实现,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其他国家在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转移落后产业,优化生产布*,降低生产成本。这些厂商是日本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的一部分,其生产的部分产品在母公司的控制之下,销往日本本土,在统计上表现为这些厂商所在国与日本之间的国际贸易,实际上则是跨国公司为了优化生产结构而产生的内部交易,这些跨国公司出于财务、成本和风险等方面的考虑,更倾向于选择日元作为交易结算货币。因此,日本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会促进日元进口结算比例的提升。
日元在外汇市场上所占份额与日元结算比例之间的正向关系间接地体现了日元流动性与日元结算比例之间的正向关系。日元在外汇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高,说明日元交易越频繁、交易量越大,有较高的流动性和较低的交易成本,从而增加了日元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频率。
(三)出口结算方程估计结果
表5的出口结算方程估计结果和进口结算方程相比有很大差异,所有解释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日元汇率标准差对出口贸易中日元结算比例的影响为负,日元汇率波动会降低出口中使用日元结算的比例。日本出口的商品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同时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异质性不强,面临其他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具体表现为日本商品在进口国市场上较高的需求价格弹性。日元汇率不稳定直接导致以日元标价的商品价格频繁变动,尤其是日元升值时期,日本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为了保证在同类商品中的竞争力,企业必须把价格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在日元汇率波动幅度加大的时期降低日元结算比例成为了许多企业的选择。
考察被解释变量滞后项的影响发现,6个滞后项的系数均显著,说明出口企业的货币选择行为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前期行为会影响到企业当期的选择。此外,6阶滞后项代表了前6年的选择结果,滞后项的阶数说明了这种影响的长期性,较早的行为也会对现在的选择产生影响。
GDP平减指数、实际利率、能源及原材料占总出口的比例、制成品占总出口产品的比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以及日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占有的份额等6个控制变量的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日元出口结算比例存在显著影响。
GDP平减指数对提升日元出口结算比例有促进作用。GDP平减指数代表通货膨胀率,是衡量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性的指标。理论上讲,通胀率越高的国家宏观稳定性越差,该国货币在贸易中的使用比例应该越小,但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测并不一致,这可能是由日本特殊的经济形势造成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通胀率一直偏低,存在较大的通缩风险,日本**一直致力于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提高通胀率,扩大总需求。因此,日本通胀率的提升并不一定意味着宏观经济的混乱,反而代表经济状况的好转。进一步来讲,GDP平减指数的增加将提振人们对日本经济的信心以及增强日元资产的吸引力,出口中使用日元结算的比例也会相应增加。
能源及原材料在出口中的比例和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都对日元结算比例有负向影响。能源及原材料出口在日本总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长期低于5%,对日元结算的整体影响有限。而制成品在日本的出口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占日本出口总量的90%以上,日本出口的制成品同质性较强,面对激烈的竞争需要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因此出口制成品比例的提高将不利于日元在贸易结算中所占比例的增加。
日元实际利率、对外直接投资和日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份额这3个变量对日元出口结算比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具体影响机制与进口贸易中三者对日元结算比例的作用方式相同,分别是日元实际收益率的提升、跨国公司的本币偏好和日元交易成本降低的体现。
结论与启示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明确地回答了引言中提出的问题,汇率波动的确会对企业的贸易结算货币选择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日元的结算货币地位。在进口贸易中,日元汇率波动对日元结算比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汇率波动使外国出口商更倾向于选择日元进行结算,以规避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在出口贸易中,日元汇率波动对日元结算比例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日元波动幅度较大的时期,日本出口企业会降低使用日元结算的比例,以维持日本商品在出口国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还有一些变量显著地影响着日元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对于进口,实际利率水平、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和日元在国际外汇市场占有的份额这3个变量对日元结算比例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对于出口,被解释变量的前6期滞后项、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出口原材料和能源所占比例、出口制成品所占比例、对外直接投资、外汇市场交易份额这些变量对日元结算比例均有显著影响。
上述结论对探究汇率制度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前人民币正处于逐渐脱离盯住美元,转向参考一揽子货币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时期,人民币价值的名义锚尚未形成,而且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人民币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如果过多地放松对人民币汇率的管理,放任汇率自由浮动,显然会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与频率。考虑到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结算中本国货币的使用具有抑制作用,这将不利于人民币贸易结算货币地位的提升。因此,应兼顾汇率制度改革与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之间的关系,稳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避免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为人民币对外贸易结算地位的提高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018年第29周第3期(总第124期)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吉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观点,转载请注明原始来源。
本期编辑:宋畅、张宇璇
日元换算人民币(日元换算人民币计算器)-三石生活
日元换算人民币的相关内容,从日元换算人民币计算器,日元换算人民币汇率,日元换算人民币1930,日元换算人民币汇率是多少啊英文,美元换算人民币不同方面阐述了怎么相处的方法,主要通过步骤的方式来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日元汇率行情每30秒……
日元换算人民币的相关内容,从日元换算人民币计算器,日元换算人民币汇率,日元换算人民币1930,日元换算人民币汇率是多少啊英文,美元换算人民币不同方面阐述了怎么相处的方法,主要通过步骤的方式来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日元汇率行情每30秒更新。最新人民币对日元实时汇率。日元汇率换算器使用说明。输入需要换算的日本日元(JPY)或人民币(RMB)的金额,选择原始货币与目标货币,点击换算即可按今日最新实时汇率换算出可兑换的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钱数。
实时汇率计算器持有货币:日元Japane.日元对人民币换算是怎么样的。日元对人民币换算是:100日元可以兑换人民币:5.56元,汇率时间:截至2022年2月2日。日元发行中的纸币有1000、2000、5000、10000日元四种,地有1、5、10、50、100、500日元六种面额。
如需查询历史汇率,在对应汇率后点击"查看历史"。汇率实时波动,仅供参考。您也可在招行主页,点击页面中部的“金融工具-外币兑换计算器”或“外汇-外币兑换计算器”试算(点此进入网页链接),选择对应的外币,钞汇类型,输入金额计算,外币兑换计算器的数据、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Exchange-Rates。换算日元(JPY)到人民币(CNY)。换算日元(JPY)到人民币(CNY)。000,000日元。07CNY。阿尔巴尼亚列克(ALL)。阿尔及利亚第纳尔(DZD)。阿联酋迪拉姆(AED)。
如果您要计算多国货币等于多少日元的汇率,请使用多种外币汇率计算器。您也可以查看页面上方今天中日外汇交易市场的实时日元汇率。美元人民币欧元港币英镑台币加元日元澳元韩币泰铢新西兰币菲律宾比索越南盾瑞士法郎新加坡币印度卢比印尼盾澳门币俄罗斯卢布马币土耳其里拉巴西里亚尔西非法郎。
什么是基准汇率什么是外汇基点要如何选择外汇交易币种。日本汇率兑换人民币怎么计算。10000日元是多少人民币。中国1月新建住宅售价指数年率-未季调(%)09:30。-1.5公布值:-1.5预测值:。3公布值:待公布预测值:。
]制作的日本刀作为地采办而来的。其他很多东西都是在位于九段的偕行社买的。由于新任军官和被征召的军官们的大量采购,所以偕行社的生意好得不得了。——藤原彰《中国战线从军记》。1941年的60日元大约相当于今天的22万日元(1.3万元人民币)。
顺便说一个数字,1944年巡警的月薪是45日元。1941年的1万日元相当于今天的3600余万日元。根据《留东外史》,袁世凯时期,中国留日学生的逸事。1914年,一日元的购买力相当于地一个袁大头。相当于一万银元,相当于今天200万元。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6月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830元,1欧元对人民币9.4684元,100日元.详情>>。1日元=0.0525人民币元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详情>>。
我知道在市中心医院旁边有个师傅看的很准,已经很多年了我之前就找他看的现在很多的事情是应验了的,你感.我知道在市中心医院旁边有个师傅看的很准,已经很多年了我之前就找他看的现在很多的事情是应验了的,你感.
1日元=0.0525人民币元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详情>>。1日元=0.0525人民币元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详情>>。1日元=0.0525人民币元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详情>>。
美元到人民币的汇率:1USD=6.8500CNY。12:02:12。世界各国货币代码汇率换算。-人民币(USD)-人民币(CNY)。-人民币(USD)-欧元(EUR)。-人民币(USD)-日元(JPY)。
-人民币(USD)-港币(HKD)。-人民币(USD)-韩元(KRW)。-人民币(USD)-卢布(RUB)。-人民币(USD)-英镑(GBP)。-人民币(USD)-新加坡元(SGD)。-人民币(USD)-新台币(TWD)。
以上就是全部关于日元换算人民币的全部内容,包含了以上的几个不同方面,如果有其他疑问,欢迎留言。
日元近6.7……日本代购,汇率如何算才不亏?
日元现在实质汇率是6.35元。
但是代购们把人民币换成日元时,要损失0.3元左右。所以标题写了6.7.……
由于日本央行维持负利率不变,今天日元/美元轻轻松松击穿105关口,最高升至103.552。导致人民币相对贬值。
(日元在上升轨道时,这样的消息就导致日元狂升;在下降轨道时,这样的消息往往会导致日元更加贬值。所以外汇市场,有时候也怪怪的)
截止到现在,新浪外汇上显示的是:100日元=6.35元人民币。
我们来以这个汇率基准,算算代购们要怎么紧跟汇率节奏,才不会做亏本买卖。
代购们要理解两点:
1,在日本的银行ATM上,用银联卡取出国内账户上的钞票时,有0.2元的汇率差。
举例:现在日元/人民币的汇率是6.35元。那么在取出日元时,银行实质是按6.55的汇率计算的。
如果按6.35跟客户结算,只考虑汇率问题,那么卖出100000日元的商品,代购们的账户里收到6350元人民币。
看起来没有亏啊。
但问题出在日代们,把这6350元人民币,在日本银行ATM机上兑换出来时,大概就95000日元左右了。
2,兑换日元的手续费约为1%;
用银联卡在日本银行ATM上兑换日元时,银行会收取1%左右的手续费。
前面的例子。
若再扣除手续费,拿到手的日元就只有94000日元左右了。
加上前面的汇率差损失,这笔100000日元的单,日代们直接损失6000日元。
那么如何避免这样的汇率损失呢。
对此笔者有几点经验,写出来跟大家分享:
1,当前汇率基础上,加上0.3元计算(汇率差加上手续费)。
也就是:客户可能在扔给你一个百度搜索出来的汇率牌价。
比如现在是100日元=6.35元。
那么,你算给客户一定要按6.65计算。这样才保本。
2,汇率直接加1计算。这也是多数日本代购们的计算方法。
目前的汇率是6.35,那么就按7.35的汇率给客户计算。这样做到万无一失,不做亏本买卖。
不过近段时间,日元波动很大。就比如今天,日元兑换美元,最高上升有3日元。日元兑换人民币,最高上升了0.15元人民币。
3,要赚钱,还得考虑国际运费
从6月1日起,日本邮*已经上调了国际EMS等的费用。之前最低运费是900日元,现在最低运费是1400日元,相当于90元人民币。
4,考虑了以上3个方面,在加上20%利润吧。
代购生意往往一笔单就1000元人民币上下。20%的利润也就200元大洋。这真是汗水钱。相同时间内,绝对比洗碗工挣得少。
5,最后,我们来计算卖出10000日元的商品,你应该定价多少,才会有钱赚?
① 先换算人民币的金额:635+20(汇率差)+10(手续费)=665元。
② 加上20%的利润,133元。合计为665元+133元=798元
③ 国际邮费按实际计算。
最后总结一句:卖出10000日元的商品,那么请定价在798元人民币左右,才会有点汗水钱。
以此类推。
不过我很多时候很杯具。我的淘宝店里的商品,大部分只加了10%的利润。这几天还没有来得及调整价格,被日元狂涨,完全负利润了。
不写了,孩子爸爸在问我这个月亏损多少?
他比较了解我,所以没有问我:赚了多少?
泪奔……
注:本文只是东京购物小编的经验谈。只供参考。
作为外汇,或者代购买卖的依据时,请慎重!!
日元换算成RMB,怎么算?
由于外汇汇率是实时变动的,您可以登录我行主页,点击右侧“实时金融信息”下“外汇实时汇率”查看。(该页左侧可以点击外汇兑换计算器)(应答时间:2019年4月17日,最新业务变动请以招行官网公布为准。)
日元升值,代购汇率应该怎么算?
一位美眉初中的同学到了日本留学,于是在去年11月份委托同学代购一些化妆品。同学让付15%的代购费,还把汇率设定在7,就是100日元合7元人民币(当时日元是100:5.3左右),这下很让这位美眉很生气,说同学太黑,百度上明明显示汇率是5.3,居然算7,把汇率定那么高。
她同学也生气:我那么辛苦给你去采购,而且给其他人也是7的汇率……
最后两人闹到不相往来了。
这种事情在代购身上经常遇到,亲戚朋友同学总会找你买点东西,然后到最后算钱的时候,在网上随便找个汇率表发过来。
其实,汇率不能这么算!
在我看来,她同学定的汇率7虽然有点高,但她认为百度上只需5.3,那是当前汇率,不是实际汇率。她可能并不了解这些外汇汇率知识。
就按当前汇率作为基础,我们算一下代购时,实际汇率是多少。
1,银行手续费。即把人民币兑换成日元时,需要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一般在1%左右。
2,当前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差:大约有0.2,也就是当前汇率是5.5时,实际汇率是5.7;
3,那按当前汇率结算,会赔掉多少?
也就是百度上出来的当前汇率是5.5时,代购们实质拿到手的只有5.2;5500元人民币的货,如果按当前汇率算,代购们只能拿到5200元人民币,赔掉300元人民币。
4,赔掉了300元人民币,这没有算代购们采购时的精力付出。
所以她同学汇率按7算,其实不算贵。
据了解,去年日本代购们普遍采用的汇率是6.5,也就是在实际汇率和手续费的基础上,加1.0作为利润。而今年初,汇率如果不按6.8算,代购们年底就要喝汤了。
总的来说,除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恋人情人外,还有谁能没有怨言,花费很多时间去买东西,再排队寄回去呢。
所以需要在国外的朋友购买东西时,多想一想:
如果是冬天,外面可能很冷;
可能会花很多车费;
可能会占用大半天时间;
如果是在日本,东京的最低时给是880日元(干一小时活,拿到的最低工资),合人民币50元,买东西寄东西可能要花大半天吧。即使是3个小时,也是150元人民币。
多想想这些,也许就不会在意同学设定的汇率是7,其实她真没有赚多少,顶多也就是跑腿费。
举个例子:当前汇率是5.5,加上银行手续费,实质是5.8。比如买10000日元的商品,汇率按7算,代购才赚到1200日元,但买这些商品,加邮寄所花时间,差不多要花3小时。如果这3小时去打工刷盘子洗碗,按最低时给880日元计算,最少可以赚2640日元。这样算来,做代购赔掉一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