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NE原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编者荐语: 原油生产的成本并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影响国际原油期货的价格。原油资源全球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原油需求的刚性,使得原油生产中存在高
INE原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编者荐语:
原油生产的成本并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影响国际原油期货的价格。原油资源全球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原油需求的刚性,使得原油生产中存在高额的级差地租。世界原油的价格一般向高成本原油和替代能源的价格看齐,实际上原油的生产成本远低于它的售价。
《期货日报》创刊于1994年9月,是唯一一家全面反映国内外期货市场发展动态的专业日报,是中国期货市场权威的新闻中心和信息载体,肩负着维护和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多年来,《期货日报》与中国期货市场风雨同舟,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原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其沸点范围很宽,从常温一直到500℃以上,每个组分都有各自的特性。但从油品使用要求来说,没有必要把原油分成单个组分。通常来说,对原油进行研究或者加工利用,只需对其进行分馏即可。
分馏就是按照组分沸点的差别将原油“切割”成若干“馏分”。馏分常冠以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的名称,但馏分并不就是石油产品。
石油产品必须符合油品的质量标准,石油馏分只是中间产品或半成
品,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才能成为石油产品。
传统原油价格的分析框架是从供需出发,基于未来供需平衡表的变化来进行油价预测。以EIA为例,一方面预测未来的产量变化,另一方面根据经济增速去调整需求,进而调整库存和油价预估。
笔者认为长期油价是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商品属性主要由供给主导,而金融属性主要影响需求,具体表现为油价波动率=股市波动率+库存同比。注意把握宏观周期和库存周期的大方向,以及油价对二者的反作用。
一、原油分析框架
原油是所有化工品的源头,同时也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由于其在商品中特殊的地位,原油被赋予了比其他商品更强的金融属性,这点和贵金属、铜有些相似。基于这个特性,对原油价格涨跌的分析方法较大多数商品来说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由于原油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因此全球的宏观经济环境、美元、地缘**、突发事件对于原油价格的影响非常之大,甚至很多时候,这些因素对于原油价格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当然,原油毕竟是大宗商品,商品属性的存在意味着供需仍然是决定其价格的重要因素。不过,从原油整体的运行情况来看,除了产油国战乱、OPEC限产或者页岩油革命这种改变原油供需结构的因素之外,短期的或者季节性的供需变化对于原油价格的影响并不大。
二、原油价格历史走势
图表1:1983年4月至2017年6月WTI原油期货价格走势图(单位:美元/桶)
资料来源:WIND资讯,金石期货研究所
为了了解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首先小强来带大家回顾一下原油期货上市以来的运行情况(互联网上有对1970年以来的原油价格运行的回顾,由于图片不清晰不便使用。笔者没有那么长期的数据,所以本文以1983年为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网上查看)。
从1983年WTI原油期货上市至今,原油期货的价格运行可以大致划分为六个阶段:
阶段1——长期震荡阶段(1983—2002年)。原油期货上市之后的20年的时间里,原油的价格长期在15-40美元/桶的区间内震荡。
(事实上,用震荡来描述原油上市最初20年的走势是不准确的。因此,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当时的价格运行是在一个很小的区间。但是由于价格基数较低,价格事实上已经上涨了一倍多,不过为了描述简练,在此以震荡来一并论述)
1983-1985年,上市之初,经历了**战争和两伊战争之后,原油的价格大幅上涨至30美元/桶上方。
1986-1990年,随着战争的结束以及沙特放弃其机动产油的地位,原油价格应声暴跌,最低跌至10美元/桶附近。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地区的原油供应大幅下降,原油价格因此在短时间内暴涨至40美元/桶附近,之后随着原油的供应恢复以及OPEC,原油的价格再次回落至20美元/桶附近。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都受到不同影响,原油的价格最低跌至11美元/桶附近。
2001年9月11日,基地组织劫持多架民航飞机撞击美国五角大楼和双子塔。受此影响,市场陷入恐慌之中,全球资产都出现了暴跌,原油的价格再次跌回20美元/桶下方。
阶段2——单边上涨阶段(2003—2008年)。经历了长达20年的震荡之后,原油自2003年走出了一波单边上涨的走势,价格从20美元/桶最高上涨至140美元/桶,上涨了7倍。
2002年底,委内瑞拉反对派为了迫使查韦斯**下台举行了全国性无限期的罢工,委内瑞拉的原油生产陷入中断,原油价格大幅攀升。
2003年,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长达8年的战争使伊拉克的原油供应基本中断,受此影响原油的价格开启了上涨的走势。
2005年三季度,墨西哥湾发生“卡特里娜”和“丽塔”飓风。这造成了美国原油开采和下游炼化的中断,原油的价格再次受到强劲的拉动。
2006年初,尼日利亚南部盛产原油的地区的产油设受到恐怖袭击,尼日利亚的原油生产下降了25%,出口同时受到影响。
除了这些风险事件对原油的供应产生了重大影响之外,原油2003-2008年的上涨伴随着美元的大幅贬值,这期间美元指数从120点下跌至70点,是原油大幅上涨的重要因素。
阶段3——单边下跌阶段(2009年)。盛极则衰,在原油价格持续创出历史新高之后,2007年8月,随着越来越多的次级贷款者不能偿还贷款,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此次风波之后席卷全球,全球进入金融危机,这造成了大宗商品价格雪崩式的下跌。原油价格自140美元/桶,跌至30美元/桶,跌幅达到80%。
阶段4——震荡上行阶段(2009-2014年6月)。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开始进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他主要经济体为了早日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潭”也相继推出规模空前的刺激计划,国际油价再次回升至100美元/桶附近,并且一直在80-110美元/桶的区间内震荡。
2011年,**爆发了“***之春”运动,多个***国家发生内乱。这其中,利比亚反**武装推翻了卡扎菲政权,内乱造成了利比亚的石油工业大幅下降,进一步推升了原油价格。
阶段5——单边下跌2.0阶段(2014年7月至2015年)。居高不下的原油价格限制了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走出金融危机的步伐,这催生了各国开始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和新兴能源的开发。2014年7月随着页岩油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技术的成熟,北美地区原油的产量大幅上升,全球原油供需格*发生重大变化,原油供给远大于原油需求。与此同时,以往扮演着原油央行的OPEC,不甘心市场份额被剥夺,采取了压低原油价格将非常规油气挤出的策略,这造成了原油价格的崩塌,由100美元/桶,跌至30美元/桶附近,跌幅达到70%。
阶段6——低位震荡阶段(2016—?年)。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下降,OPEC内部经济较差的国家陷入了经济危机,而以沙特为代表的OPEC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产油国意识到自身无力将非常规油气挤出。于是,OPEC与俄罗斯妥协,开始采取限产保价的策略支撑油价,原油的价格自2016年初开始见底,并且在50美元/桶一线震荡。
三、原油价格影响因素
图表2:原油价格研究体系
资料来源:金石期货研究所
上文我们已经说过,由于原油商品龙头的地位,其身上具有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因此在讨论原油的价格影响因素的时候,我们也对原油的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分开分析。
1.金融属性
商品的金融属性体现商品的资产性,是不同商品作为一项资产形式时所具备的共性和差异性特征的具体体现。原油作为全球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因此在判断原油价格的时候,对原油金融属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1宏观经济
图表3:全球经济增速与原油需求增速(单位:%)
资料来源:WIND资讯,金石期货研究所
宏观决定方向,基本面决定高度,市场情绪影响波段。这个经验对于原油同样适用,很多时候宏观经济对于原油的方向起到指引的作用。从影响的层面来看,宏观经济即对原油的金融属性产生影响,也对原油的商品属性产生影响。
首先,全球经济整体的表现好坏对于市场的投资环境以及市场情绪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全球经济进入复苏或者繁荣的时候,经济增速上升,市场的投资热情高涨,对于商品将会产生强劲的拉动作用。这种时期,即使市场整体的供应过剩,在大的趋势带动之下,原油的价格重心也将随之上移。反之,如果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或者更极端进入了金融危机,那么原油的价格也将随之大幅下跌。
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或者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虽然经济的下降对于原油的需求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从盘面来看,原油的暴跌并不是单是受需求下降的影响,更多的还是受市场的恐慌情绪所致。其次,宏观经济的好坏对于全球原油的需求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原油的供需结构。
1.2货币因素
图表4:美元指数和WTI原油价格走势图(单位:美元指数:点;WTI原油:美元/桶)
资料来源:WIND资讯,金石期货研究所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的地位受到了其他货币的威胁,而为了维护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美国做了诸多努力,其中以美元标价原油就是重要的举措之一。事实上,美国第二次出兵伊拉克除了是为了获得伊拉克的石油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萨达姆妄图以其他货币标价原油。
说了这么多,笔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由于原油以美元来标价,因此美元的走势对于原油的价格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美元升值,原油相应贬值,其价格也将随之走弱;而如果美元贬值,原油则相应升值。2003年至次贷危机前原油的超级牛市除了有地缘**和突发事件的影响,美元指数在这期间接近腰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此,美元的整体运行趋势是影响原油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美联储的相关货币政策,美国、欧元区、中国、日本之间的利差变化等就需要格外的关注。
1.3市场情绪
期货市场的买卖是有人参与的,因此人性的因素在短期会对整个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上文我们已经说过,当市场出现风险事件例如金融危机、黑天鹅事件或者地缘**的时候,市场会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商品经常会出现暴跌。然而,市场情绪对于原油价格的影响其实无处不在。
例如,由于基本面表现良好,原油的价格可能出现了连续的上涨,这个时候市场对于后市就会非常乐观,原油的上涨也将回出现自我强化的作用。甚至,可能隔夜的一个经济数据不如预期,或者某一政要的发言对于市场都会产生扰动。
1.4资金因素
图表5:CFTC原油期货基金持仓(单位:手)
资料来源:WIND资讯,金石期货研究所
和市场情绪一样,资金在短期内也会对于原油的价格产生影响,当资金涌入市场并且某一方占据优势的时候,就会起到助涨助跌的作用。不过,由于原油是全球最大宗的商品,持仓量非常大;而现货供应方面,没有任何国家或者企业能够垄断生产;加之,**对于原油市场的监管较严,因此很难有资金能够对原油的价格产生持续的影响。但是,关注市场的资金多空强弱,对于研究原油价格的短期走势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1.5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包括很多,例如***势动荡,发生战乱;英国公投推出欧元区;墨西哥湾飓风等。由于突发事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往往没有对此作出充分反映,因此其对原油价格的影响较大。原油的价格经常会因为突发事件而出现暴涨暴跌。除此之外,和宏观经济类似,大多数突发事件对于原油的价格产生金融和商品两方面的影响。
例如,**地区是全球原油最大的供应地区,而由于当地特殊的宗教、文化的因素,战乱频发。因此,一旦产油国爆发战乱,就会影响当地的原油供应,从而造成原油价格的飙升。再例如,每年夏天墨西哥湾都会出现飓风天气,从而影响美国南部原油的开采和下游炼厂的炼制,这对于原油的供应和消费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不过,由于突发事件很难预测,因此在研究原油价格的时候很难把握,我们大多数时候很难提前预测,能做的只是衡量其对于市场的影响程度,从而决定原油的价格是继续顺势运行,还是会出现反转。
2.商品属性
图表6:1998-2016年全球原油平衡表(单位:万桶/日)
资料来源:OPEC年报,金石期货研究所
虽然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原油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但是原油毕竟是全球交易额最大的商品,其自身的商品属性仍然很强,特别是在供需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原油的价格会出现持续大幅的上涨。不仅如此,由于未来成品油的消费可能急剧下降,原油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会大幅降低,这可能会进一步剥离原油的金融属性。
2.1供给
原油的需求和全球经济增速挂钩,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反观原油的供应,由于最主要的供应地是**地区,而这一地区战乱频发,因此地缘**经常会造成原油的供应出现问题。除此之外,技术的进步以及OPEC的限产都会对原油的供应产生重大影响,从而造成油价的剧烈波动。
从供给的层次来看,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原油的储量,这一数据表明全球原油的供给能力。不过,由于每年都有新的油田被发现,因此原油的储量并没有随着不断的消耗而下降,在短期内对于原油的供给影响有限。
图表7:各产油国油价预算平衡
资料来源:德意志银行,金石期货研究所
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是原油的产量。原油的产量要分为两部分来考虑。首先,OPEC及其他发展中原油生产国方面。OPEC的原油产量占全球原油中产量的1/3,俄罗斯目前是全球原油仅次于美国第二高的国家。因此OPEC和俄罗斯的产量对于全球原油整体的供应影响很大。
但是,如何判断这些国家的产量动向呢?原油价格预算平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原油出口占这些国家经济总收入的比重非常高,因此油价对于这些国家的正常运行具有重大影响。
非常规油气产量激增之后,OPEC妄图通过限产压低油价的方式挤出非常规油气,但是OPEC成员国中有很多抵御低油价的能力非常低,甚至沙特和俄罗斯也难以长期忍受低油价,因此这种方式是注定失败的,而这也决定了油价难以长期维持在低位(30-40美元/桶)。
图表8:美国活跃钻井数(单位:座)
资料来源:贝克休斯,金石期货研究所
除了OPEC及俄罗斯之外,美国作为现在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其原油的产量对于WTI原油乃至全球原油价格都有重大影响。而关注美国产量的重点就是美国钻井的盈亏平衡点和活跃钻井数。在页岩油生产之初,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其生产成本非常之高,很多油田的成本在70美元/桶,这造成了OPEC压低原油价格的策略效果显著,美国活跃的钻井数量大幅下降。
但是,为了应对长期的低价,美国页岩油生产企业开始提升生产效率并且降低人员数量,其盈亏平衡点在近两年大幅下降,50美元/桶的时候美国大部分的页岩油企业就能够实行盈亏平衡。
除此之外,美国原油生产企业的盈亏平衡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活跃的钻井数量,这反应了目前美国原油的生产情况。不过,从实际运用来看,这一数据相对油价的反应明显滞后,只能作为验证行情的依据使用。
2.2需求
原油的需求具有很多特性。首先,原油需求的整体运行趋势和全球经济的增速息息相关,这点我们在介绍宏观经济对于原油价格的影响中已经提到。其次,发展中国家是贡献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的主要主体,这点我们在之前的章节也有提到。因此,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对于原油的需求就成为判断未来原油需求增速的重要依据。
再次,原油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规律。由于西方国家取暖主要使用取暖油,因此北半球冬季的时候,取暖油的消费增加,对于原油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进入夏季,由于出行高峰,成品油进入消费旺季,原油的需求在这一时期也将进入高位。
最后,随着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以及原油成本偏高的原因,对于以成品油作为主要驱动力的汽车的使用始终是全球争议的话题。目前,全球多个国家都已经公布了终止出售成品油为动力的汽车的时间表,这意味着未来占原油消费90%的成品油将会逐渐下降,而化工行业将会成为原油需求的主要领域,而这是改变未来原油整体供需格*的重要因素。
2.3库存
图表9: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单位:万桶)
资料来源:EIA(美国能源信息署),金石期货研究所
很多人在研究原油的时候讲库存纳入原油供应的范畴,但是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笔者认为,在现在经济中,库存在供需关系中即非完全扮演着供给的角色,也非扮演着需求的角色,它更多的充当供给和需求之间缓冲的作用,因此在分析原油的供需时应该单另拿出来。
当原油的供应出现了阶段性的短缺,后者需求到了旺季的时候,市场现有的原油供应可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个时候原油的库存就会释放从而弥补原油供应的缺口,在这个时候,原油扮演的是供给的角色。
当原油库存偏低或者原油的价格处于低位的时候,各国为了能源安全或者降低未来的采购成本,会开始增加原油的储备,这个时候库存扮演着原油需求的角色。
具体到实际的库存方面,由于全球的原油商业库存主要集中在经合组织(OECD),因此经合组织的原油库存对于原油价格的影响较大。除此之外,美国的商业原油库存反应了北美地区原油整体的供需情况,对油价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普式(Platts)会在每周二对前一周的商业原油库存作出预估,之后美国石油协会(API)会在每周三、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会在每周四公布上周的美国商业原油库存数据。不过由于统计口径不同,两者公布的库存数据存在偏差。
四、原油的基本属性
对原油价格进行判断的,主要是从原油的三个属性出发:商品属性,**属性和金融属性。
地缘**属性和金融属性会在短期内对油价产生较大的影响,商品属性是中长期内影响油价的主导因素。但原油的三个基本属性不是完全独立分离的,这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比如**属性一般通过影响原油的供给从而影响了原油的商品属性,进而影响了油价。
所以原油的商品属性是它最基本的属性特征。同时,商品属性也是唯一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属性。原油的商品属性主要从供需情况出发。
需求端:一般来说,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下,全球范围内原油需求总量是每天1亿桶。本次疫情在全球范围爆发对于原油需求来说,影响已经超出历史极值。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月报数据来看,2020年全年世界石油日均需求量将减少810万桶,我们对应到1亿桶/天的基数计算,对应百分比则为8.1%。
原油需求端还存在拇指规则:全球1%的GDP增长带来原油0.5%的需求增长,OECD1%的GDP增长带来原油0.3%的需求增长,非OECD1%的GDP增长带来原油0.7%的需求增长。
原油的需求端和供应端分别对应了两个国际组织,需求端主要是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而供给端主要是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尽管OECD并不是因为石油而建立的,但是因为其大部分国家是欧美日韩发达国家和地区,消耗了全球47%的原油,因此其对全球原油的价格具有重要的影响。而OPEC就是一个完全因为石油而建立起来的组织。
OPEC国家大概能供应全球40%左右的原油产量。石油作为原料和动力的使用价值巨大,其资源的多寡和稳定可靠的获取能力,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实力的重要因素。而石油资源端和使用端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全球石油资源掌握在**、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手里,而以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为代表的石油消费大国的油气资源却相对贫乏。
全球石油格*的形成,本身就是商业行为和国际**糅合的产物。石油美元回流是一种独特的国际**经济现象。石油输出国得到的"石油美元"需要寻找投资渠道,由于美国超强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资本市场,“石油美元”很大部分又回流到美国以银行存款、股票、国债等形式存在,填补美国的贸易与财政赤字,支撑着美国的经济发展。
美国以其特殊的经济金融地位,维持着石油美元环流,使美国长期呈现消费膨胀外贸逆差和大量吸收外资并存的*面。美国得以依靠这种特殊的世界经济格*,维持其超级大国地位,美国人也可以在高收入的同时,享受世界相对较低的物价水平。
决定一个国家对于原油市场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该国是不是能源生产、消费和进出口大国、该国是不是有较强的经济或军事实力。从该角度来衡量,美国、俄罗斯、中国和沙特是目前对原油市场影响力最大的四个国家。
1)美国:能源生产需求大国和经济军事实力;
2)俄罗斯:能源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
3)沙特:OPEC最大的产油国和出口国;
4)中国: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
能源安全是我国能源战略的核心。这是由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的。我国70%以上的原油和40%以上的天然气需要进口,而且进口依赖度逐年增长。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前提下,只能先保证安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采取能源多元化的战略。能源战略一能源多元化:
1)保证能源进口多元化。
2)大力推进新能源的使用,较为典型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发展节能技术以及清洁能源技术。
3)推出“能源走出去”战略,表现为油气公司在海外建设和运营众多的油气项目。
能源战略:不断增强石油储备能力
根据国际惯例,一个国家需要近90天的石油储备量来保障国家的正常运行,我国的战略储备低于这个数字,但2004年开始我国开始大力建设石油储备基地。美国能源战略:除了保障国内能源安全外,更重要的是要维护石油美元体系,维持其全球的经济霸权。
1)介入全球**事务和进行资本的投资,背后的军事实力是根本的工具。
2)能源出口。在页岩油革命之后,美国实现了能源独立,正从一个能源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美国对页岩油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原因有三:
第一,页岩油企业的困*对美国经济、美国大选影响重大。在美国经济占比中不足1.5%但贡献了GDP增长的10%。其次,刺激德克萨斯州的就业。此外,通过影响德克萨斯选票进而影响2020年总统大选。
第二,在低油价下,再加上页岩油企业融资能力下降,高收益率债违约的可能性提高,会导致页岩油破产数量及金额创新高。
第三,对石油美元回流可能性的担忧。如果油价长期低迷,那么OPEC等**产油国财政恶化,就不排除产油国抛售美元资产从而影响到美国资本市场的可能。
俄罗斯能源战略:1)控制石油市场、稳定石油价格;2)利用能源作为武器扩大其在全球(主要是东欧和**)的影响力。
俄罗斯的经济也高度依赖石油工业的景气程度,从历史数据来看,油价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俄罗斯经济的增速,因此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之一主要是控制石油市场、稳定石油价格。
但是相比沙特对石油工业的高依赖程度,俄罗斯对于石油的依赖度相对较低,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俄罗斯出口商品中只有53%是石油和天然气类产品,低于沙特的80%以上,相对低的依赖度给与了俄罗斯在国际能源**中更多的筹码和底气。
沙特能源战略:稳定石油市场,进行非油转型。
不仅仅是沙特,很多**产油国的财政是高度依赖石油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只有当油价高于54美元的时候,沙特才能维持自己的外部平衡,只有当油价高于80美元的时候,沙特才能维持自己的财政平衡。因此沙特采取的策略,第一走亲美路线,第二积极推动国内非油产业的发展。
负油价的最主要因素不是生产成本,而是库存,特别是在内陆产油区,如库欣地区。美国疫情引发了基础设施和交通物流不畅等问题,原油很难外输或储存。因为储罐库容不够或者存储成本过高,生产商宁愿接受负油价,不得不赔钱让买家拉走。原油作为整个经济上游的原料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巨大。
原油价格的上涨下跌会影响到很多石油化工以及基础化工的各个子行业,包括勘探开采、炼化等等。地缘**事件会通过影响石油的商品属性从而影响油价。所以,地缘**冲突对油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事件本身对原油的供需产生的实际的并且可持续的影响。
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非常复杂,绝对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说完的。这篇原油影响因素的介绍更多的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只是构筑了原油大的研究框架以及影响原油价格的主要几个层次,并未对具体的影响因素做细致分析。想要真正分析好原油的价格走势,不但要能分清目前市场的主导因素,而且需要了解原油价格的运行逻辑,而这是研究的难点。
APracticalGuidetoPriceActionTradingStrategies
Biofuels:ProductionandFuturePerspectives
TheTyrannyoftheFederalReserve
MAGICANDLOGICOFELLIOTTWAVES
PriceActionTradingAnalysis(2ndEdition)
EconomicsofAnthropogenicGlobalWarming
ACompleteGuidetotheTurtleTradingStrategy
PetrodollarandItsImpactontheWorldEconomy
ListofFinancialTermsfortheCharteredFinancialAnalyst
KeepItSimpleandTradeWiththeTrend
StanleyKrollonFuturesTradingStrategy
TheRiseandFalloftheMiddleEastPetrodollars
AnIntroductiontoCoffeeFutures
TheCompleteChampagneGuide
GlobalWarmingandAgriculturalDroughtinAmerica
GoldmanSachsInternationalCorp.
JesseLivermore:GreatBearofWallStreet
UltimateGuidetoPalmOilFuturesTrading
JesseLivermore:LessonsFromtheGreatestTrader
PriceActionTradingGuide(1stEdition)
SouthAmericanSoybeanfutures
AnIntroductionToOilPalmTrees
TheUltimateGuidetoOliveOil
StanleyKrollonFuturesTradingStrategy
PriceActionTradingAnalysis(2ndEdition)
AnIntroductiontoCoffeeFutures
TheCompleteChampagneGuide
IntroductiontoElliottWaveTheory
PriceAction:WhatItIsandHowTradersUseIt
GlobalWarmingandAgriculturalDroughtinAmerica
GoldmanSachsInternationalCorp.
AGlossaryofCFAProgramTerms(2ndEdition)
JesseLivermore:GreatBearofWallStreet
UltimateGuidetoPalmOilFuturesTrading
JesseLivermore:LessonsFromtheGreatestTrader
PriceActionTradingGuide(1stEdition)
SouthAmericanSoybeanfutures
AnIntroductiontoMarx´sLaborTheoryofValue
AnIntroductionToOilPalmTrees
TheUltimateGuidetoOliveOil
GlobalImportofSoybean
TheDefinitiveGuideToPinBarTradingStrategy
UnitedStatesDepartmentofAgriculture
Cotton:TheFabricofOurLives
TopCandlestickPatternsToTradetheMarkets
AverageTrueRange:YourGuidetoProfitableTradingwithATR
TripleScreenTradingSystem
TopCommodityFuturesTradingRules
PriceActionStrategyforDayTraders
PriceActionTradingStrategiesYouNeedToKnow
CandlestickPatterns:TheDefinitiveGuide
BestTimeframeForYourTrading
SupportandResistanceTradingStrategy
ElliottWavePrinciple:KeyToMarketBehavior
TheTurtleTradingSystem
TheDefinitiveGuidetoTrendFollowing
JesseLauristonLivermore(July26,1877–November28,1940)
Long-TermSecretstoShort-TermTrading
PriceActionSignals+HorizontalLevels=Successful Trading
AGlossaryofCFAProgramTerms(2ndEdition)
ThePinbarTradingStrategyGuide
IntroductiontoBreakoutTradingStrategy
ExtremeWeatherandClimateChange
Lessonsfromthe1930sGreatDepression
BlackSwanEventsandInvestingintheFuturesMarket
QuantitativeEasingPolicy:Design,OperationandImpact
TrendTradingFuturesforaLiving
CandlestickPatterns:AdvancedTradingAnalysis
ElliottWavePrinciple:KeyToMarketBehavior
CreditDefaultSwapasViableSubstitutesforCreditRatings
CommonAgriculturalPolicy:EvolutionandEconomicCosts
StanleyKrollonFuturesTradingStrategy
PriceActionTradingAnalysis(2ndEdition)
AnIntroductiontoCoffeeFutures
TheCompleteChampagneGuide
IntroductiontoElliottWaveTheory
PriceAction:WhatItIsandHowTradersUseIt
GlobalWarmingandAgriculturalDroughtinAmerica
GoldmanSachsInternationalCorp.
AGlossaryofCFAProgramTerms(2ndEdition)
JesseLivermore:GreatBearofWallStreet
UltimateGuidetoPalmOilFuturesTrading
JesseLivermore:LessonsFromtheGreatestTrader
PriceActionTradingGuide(1stEdition)
SouthAmericanSoybeanfutures
AnIntroductiontoMarx´sLaborTheoryofValue
AnIntroductionToOilPalmTrees
TheUltimateGuidetoOliveOil
GlobalImportofSoybean
TheDefinitiveGuideToPinBarTradingStrategy
UnitedStatesDepartmentofAgriculture
Cotton:TheFabricofOurLives
TopCandlestickPatternsToTradetheMarkets
AverageTrueRange:YourGuidetoProfitableTradingwithATR
TripleScreenTradingSystem
TopCommodityFuturesTradingRules
PriceActionStrategyforDayTraders
PriceActionTradingStrategiesYouNeedToKnow
CandlestickPatterns:TheDefinitiveGuide
BestTimeframeForYourTrading
SupportandResistanceTradingStrategy
ElliottWavePrinciple:KeyToMarketBehavior
TheTurtleTradingSystem
TheDefinitiveGuidetoTrendFollowing
JesseLauristonLivermore(July26,1877–November28,1940)
Long-TermSecretstoShort-TermTrading
PriceActionSignals+HorizontalLevels=Successful Trading
InvestmentPrinciplesofWarrenEdwardBuffett
FalseBreakoutTradingStrategy
AGlossaryofCFAProgramTerms(2ndEdition)
ThePinbarTradingStrategyGuide
IntroductiontoBreakoutTradingStrategy
SiliconValleyBank,BankRunandPotentialBankingCrisis
影响现货来自原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1内在动因 (1)原油的稀缺性 原油是一种稀缺性能源,绝对数量短缺,在人类长期消耗的过程中,原油总有一天将被消耗完,有数据统计,目前全球的原油库存仅够使用60年。当年多消费就意味着未来少消费,这种当前消费稀缺资源而放弃未来消费的机会成本被称为使用者成本。不同于一般商品,石油价格构成中不仅包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还包括边际使用者成本,三种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导致石油价格出现波动性。 (2)原油的金融属性 投机性交易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凸现了石油的金融属性。目前,一般认为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直被两股主要势力操纵着:其一是控制着世界上大部分石油开采资源的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这些跨国石油公司经常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实力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人为地抬高和压低计价期内的期货价格;其二是投机性资金,其对石油价格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际原油期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金融投机工具,投机性资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3)战略属性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商品,其与国家战略、全球**、国际关系和国家实力等方面紧密交织在一起。在各国纷纷将石油提升到战略高度后,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通过**、经济、军事等各种手段争夺石油资源、争取石油价格控制权、建立大规模的石油战略储备,而这进一步反过来证实石油所蕴涵的巨大的战略属性。 2长期影响因素 (1)供应因素 在石油供应中,OPEC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8%,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出口量占世界总交易量的55%,由此可见,OPEC的石油供应对调控国际油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以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最主要原因是石油供应不足。OPEC闲置生产能力下降,根据EAI的数据统计,2005年7月的产量已经超过3400万桶/日,在这个巨大产量的基础上要继续增产,将越来越困难。OPEC国家凭借其独有的垄断地位,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生产,较大产量对应较小边际收益,较小产量对应较大边际收益,这一特点促使OPEC单个国家的实际产量经常小于组织统一制定的配额。2007年11月,OPEC组织对生产协议作出进一步调整,协议只规定总体生产目标,而对生产配额不作明确规定,这一改变加剧了OPEC国家的继续减产行为,也给国际原油供给造成巨大冲击,2007年石油需求强劲增长,OPEC减产推动石油价格速上涨;2008年9月以来OPEC三次减产则是在石油需求和价格双双回落时作出的,它对石油价格的回升起到了直接作用。 (2)需求因素 2004年以来,OECD、亚太、欧盟、北美等地区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率,石油需求增长强劲。由下表可以看出,亚太地区石油需求增长最为突出,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04--2009年年均增长大约2488.5万吨,其中中国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约2214.8万吨,与此增长趋势类似的还有中南美洲、**和非洲地区;2005年OECD国家石油需求高达22.8285亿吨,北美地区石油需求高达11.3939亿吨,美国石油需求高达9.5137亿吨;欧盟国家石油需求基本呈现递增趋势,2006年后虽略有下降,但绝对需求量仍然很大。在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情况下,强劲的需求增长带动石油价格大幅上涨。 由于技术水平和投资沉淀的限制,短期之内不同能源产品之间缺乏替代性,这也是石油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原因之一。 (3)库存因素 石油库存一般由商业库存和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构成。商业库存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在石油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情况下企业能够高效运行,同时防止潜在的原油供应不足;国家战略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应对石油危机。石油库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石油供需状况,库存降低,说明石油需求旺盛、供给紧张,反之亦然。石油公司的商业库存水平的调整主要是根据期货价格,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就会增加石油的商业库存,持货待涨,从而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现货价差减小。当期货价格远低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通常会减少商业库存,从而使现货价格下降,期、现货价差减少。石油库存对油价的影响比较复杂。长期来看,库存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一个缓冲,对稳定油价有积极作用。低油价时增加石油库存,推动油价上升,高油价时抛售库存石油,引起油价下跌。 (4)美元汇率因素 石油是用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与美元币值(主要体现为汇率)息息相关。受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调低短期利率、资源型国家提息、国际投机者减持美元资产等因素影响,美元持续贬值,从而造成石油实际收入不断下降,为了弥补损失,石油生产国不断抬高石油价格,降低产量。同时,美元贬值给国际金融业带来了巨大恐慌,为了规避风险,投机商纷纷将美元兑换成石油期货合约,进一步影响石油市场的供求平衡,加剧石油价格波动。 3短期波动原因 (1)投机因素 国际石油公司控制了全球大部分石油资源的国际垄断资本,操纵价格愈演愈烈。同时,国际投机资本也在兴风作浪,它们从传统领域转向石油期货,在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平衡比较脆弱的背景下,投机者充分利用利好和利空消息,买入卖出,从中获利,加剧了市场波动。 近年来,以原油、黄金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市场获得了众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大量的国际对冲基金纷纷介入国际石油市场。全球对冲基金是石油市场上一股重要的炒作力量。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的急剧波动既是投资背景发生深刻变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国际对冲基金大肆炒作的结果,石油价格走势的波动和国际基金持仓水平的动态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2)突发事件及**因素 在短期内,突发事件对石油价格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世界主要产油国位于海湾地区,****。
2017年原油市场回顾与2018年展望_建行报客户版_今日建行_建设银行
走势回顾:供给变动主导,油价呈V型走势
2017年油价以半年度为界,呈先跌后涨的V型走势:
上半年,油价震荡下行,OPEC减产和美国页岩油增产之间的博弈主导走势。年初,OPEC减产预期支撑,油价高位震荡。随后,减产豁免国利比亚和尼日利亚产量恢复,美国页岩油快速增产,原油供应增加令油价震荡走低。5月OPEC和非OPEC国家达成协议,延长减产6个月,但供需面表现不及预期,油价并未回升。
下半年,全球需求好于预期,油价稳步上涨。美国页岩油产量和活跃钻机数增速放缓,OPEC减产执行率有所提升并加大出口控制,使得原油供给较为稳定。OPEC与非OPEC国家在11.30维也纳会议上达成协议,将减产延长至2018年底,但将在2018年6月再次评估市场情况,减产预期进一步支撑油价。另外,地缘风险事件频出加速了下半年油价上涨,库尔德地区独立公投、沙特反腐风波等引起市场对原油供应担忧。最终多重利多因素刺激下,油价创两年多新高守关2017年。(图1)
数据来源:Wind资讯,CCB
布伦特原油收于66.62美元/桶,上涨17.39%;WTI原油收于60.10美元/桶,上涨11.52%。远期曲线2017年发生较大变化,2017年初由于原油生产企业主动套保,远期曲线形态呈N型。10月开始远期曲线形状变化较大,原油期货价格处于远期贴水状态,近远月价差逐渐拉大。
Brent-WTI价差持续扩大,收于6.52美元/桶。2017年8月美国哈维飓风袭击美国德克萨斯州,影响当地炼油产能,令WTI原油需求疲软,WTI油价持续走低,Brent-WTI价差扩大至超过5美元/桶,价差开始扩大。除了原油本身品质导致的价格差异,此次拉大的价差主要受区域间供需不平衡影响,另外美国内陆管道运输趋于饱和也令WTI涨幅受限,整个四季度Brent-WTI价差基本保持在5美元/桶以上。
国际成品油方面,新加坡航油和燃料油全年涨幅分别为17%和14%。美国汽油、柴油期货涨幅约为7%和19%,涨幅与原油相仿。国内成品油方面,2017年发委一共调价17次,最终汽柴油出厂价分别收于7725和6710元/吨,较2016年分别上涨8.50和9.46%。
目前市场做多情绪高涨。2017年年中市场对油价普遍悲观,下半年以来,市场做多情绪开始回升。截至12月26日NYMEX原油期货投机性净多头60.2万手,基金净持仓40.4万手,投机性净多头数量创新高,市场对2018年油价普遍较为乐观。(图2、3、4、5)
数据来源:Wind资讯,CCB
数据来源:Wind资讯,CCB
数据来源:Wind资讯,CCB
数据来源:Wind资讯,CCB
影响因素分析:关注重点从去产能转向页岩油产量
在分析原油价格影响因素的时候,一般会从原油的两种基本属性入手: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原油的金融属性是指原油的资产性,主要反映为汇率、利率、市场投机性对油价的影响。原油的商品属性是指原油作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市场供需基本面变动会对其价格产生影响。原油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共同影响原油价格。此外,地缘**,包括政策变化和地缘冲突,也会通过影响原油供需和市场预期从而扰动油价。金融危机以来,原油金融属性影响趋弱,商品属性影响更为显著,原油基本面供需变化主导近年油价走势。以下分析主要从原油的基本面情况入手。
主要逻辑不变:OPEC减产和页岩油成本决定油价区间
保持去年以来观点,当前油价运行最为关键的概念是边际产能。当油价较低时,边际产能来自于低成本的OPEC原油;当油价较高时,边际产能来自于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我们一直强调:OPEC减产和页岩油成本决定油价震荡区间。
2017年11月30日,OPEC成员国和参与减产的非OPEC国家达成一致,同意将减产协议继续延长至2018年底,但将在2018年6月根据当时市场情况进行进一步商讨,6月以后是否延续减产仍具不确定性。此次,原先的减产豁免国利比亚和尼日利亚也加入减产,承诺产量不超过2017年的产量高点。2017年各产油国面临财政问题,不得不通过减产抬高油价,加上沙特主动超额减产,OPEC总体减产执行率基本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各国财政平衡所需油价不同,所以减产执行力度差别较大。2018年此基本逻辑不变,对高油价需求程度的不同,将导致部分产油国减产动力不足,但依靠沙特超额减产和OPEC的原油出口调节,预计减产效果2018年上半年仍能保持,下半年存在不确定性。(图6、7)
数据来源:Wind资讯,CCB
数据来源:Wind资讯,CCB
2018年沙特推行减产决心仍将较为坚决。2017年沙特作为减产主力军,推动减产意志坚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内忧:财务问题,根据IMF预测2018年沙特财政平衡所需油价约为74.4美元/桶,未来仍需减产推高油价缓解自身财务赤字;国内改革,沙特王储推行“愿景2030”,减弱沙特对能源行业的依赖,改革过程需要高油价缓解资金压力;沙特阿美上市,因油价一直未达满意价位一再推迟,因此沙特推动减产保持油价稳定高位势在必行。二是外患:2017年以来**冲突不断,各国宗教信仰有差异,加之俄罗斯、美国介入,沙特对**地区影响力趋弱;外交维护与拓展,需耗费大量资金,也依赖高油价支持。多方因素影响,沙特通过减产获取高油价的愿望依然强烈。
延长减产符合多方利益诉求。参与减产的非OPEC产油大国,俄罗斯的态度一直是减产中的一大不确定性因素。其实俄罗斯也同样面临较大的顾虑,一方面低迷的油价对财政造成较大压力,另一方面减产提升油价会损害其市场份额。因此使油价保持在一个相对的高位是俄罗斯的目标,俄罗斯官员一再表示60美元/桶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但低油价对俄罗斯财政的压力更大,因此此次减产合作以及近期沙俄30亿外交大单表明,共同诉求下俄罗斯与沙特关系逐渐改善,未来俄罗斯可能会和**联手争取更大的原油定价话语权。所以此次延长减产协议,也获得了俄罗斯方面的支撑,使减产的推行更为有信心。
2017年下半年油价走强,美国活跃钻机数重回上升轨道,未来将带动产量快速回升。截至2017年12月29日当周,美国活跃石油钻机数保持在747座,较2016年底525座增加222座。根据EIA预计,2017年美国平均产量924万桶/日,2018年将超1000万桶/日,高于960万桶/日的历史峰值,增量主要来自页岩油增产。未来页岩油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和特朗普**推出的能源计划和减税政策,将促进页岩油产业进一步发展。预计2018年上半年产量快速回升,但下半年产量增幅不会过快,主要受限于随着产量增加和对页岩油甜点区(成本较低的区域)开发,边际产量成本将有所上升,另外生产商现金流长期为负,将影响未来融资能力,进而影响资本支出。
技术提升带来页岩油成本显著降低。页岩油完全成本分为井口成本及非井口成本,其中井口成本包含类似勘探开发的资本支出,非井口成本则包括但不限于运营成本、储运成本、油品品质损失成本、财务成本等。过去几年来,页岩油的成本下降主要受到井口成本下降的驱动。目前美国主要页岩油产区的井口成本从2014年的60-80美元/桶降至不到40美元/桶,平均降幅在47%左右。其中10%左右的成本下降来自对优质储层的优先开采,13%左右的成本下降来自作业成本的下降,而30%左右的成本下降则来自勘探开发效率的提升。页岩油钻井环节的日进尺量,完井环节的单井水平段长度和水力压裂支撑剂注入量都出现大幅提升。从2014-2016年的情况看,美国页岩油气行业自身因素(技术体系和作业价格等)带来的井口成本下降,对页岩油完全成本的下降起到主要作用。完全成本中的非井口成本大概在10-20美元/桶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井口成本在40美元/桶以下,那么完全成本应该在60美元/桶以内。而从2017年开始,页岩油非井口成本的下降有可能将进一步拉低页岩油的完全成本。非井口成本的下降最有可能来自特朗普对美国油气行业的相关政策支持。
页岩投资扩张面临融资成本上升。页岩油前期资本投入较高,长期以来生产商不断扩张产能,在前期油价低迷时,已使生产商现金流长期为负,这将导致融资成本逐渐上升。因此目前页岩油企业将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融资难度加大。未来企业经营或将从目前不断扩张模式,转向精细化经营。(图8、9)
数据来源:Wind资讯,CCB
数据来源:Wind资讯,CCB
2017年整体全球经济复苏较为强劲,带动全球原油需求表现好于预期,三大机构普遍上调需求预期。同时炼厂开工率的提升,也带动了其对上游原料原油的需求,2017年去库存情况较好。全球原油需求增长主要来自非OECD国家,OECD国家增速自2014年以来逐年下降,非OECD国家增长势头较好,总体全球需求增长较为温和。预计2018年伴随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原油需求仍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主要增量仍来自中印。展望较长期的未来,原油需求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新型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使用将带动能源结构升级,进而威胁原油需求增长,但近两年影响不大。(图10)
数据来源:Wind资讯,CCB
中国进口需求仍将强劲。2017年1-11月,中国累计进口原油3.86亿吨,同比上升约12%。中国原油进口增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不断增加战略原油储备,计划至2020年前建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总规模。二是民营炼厂的需求提升,2015年开始原油进口资质放开,部分地炼企业获得非国营进口配额,可以直接从国外进口原油,地炼开工率从2015年的40%提高到2017年的70%。2017年11月中国公布2018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许可量14242万吨,较去年增长63%。预计中国消费需求近年内将保持相对强劲。(图11)
数据来源:Wind资讯,CCB
印度需求迎来复苏。绝大多数经济体在工业化进程中,往往伴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印度作为新兴国家代表,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汽车等交通工具的需求量增长较快,对原油需求增长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过去印度的软件行业发展飞快,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近年也认识到了制造业相对落后的问题,**计划着手鼓励制造业发展。随着未来印度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红利作用发挥,印度对能源需求还会进一步提升,对原油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2017年印度受废钞风波影响,原油需求有所下滑,目前市场已逐渐消化废钞的影响。加之印度GST税改阵痛后红利期到来,预计2018年原油需求增速将恢复。(图12)
数据来源:Wind资讯,CCB
减产对油价推动的传导机制是通过减少市场供应,抬升原油价格。但在库存较高的情况下,即使短期供应缩减,库存也会为供应紧张提供缓冲,所以在上半年供需紧平衡、三季度需求抬升的情况下,并没有出现原油供应短缺,市场情绪紧张油价大幅上涨的*面。但是随着目前市场去库存持续进行,美国库存从2017年初5.5亿桶下降到目前4.5亿桶。根据EIA数据,OECD库存在2016年6月触及30.9亿桶,受OPEC减产去库存以及较好的原油和炼油需求推动,2017年11月库存已下降1.37亿桶至29.5亿桶,超过五年库存均值的过剩部分下降至1.7亿桶。因此在2017年末Forties管道停运、利比亚输油管线爆炸,均令油价有大幅提升。因此在目前情况下,2018年油价对地缘**、管道泄漏等突发情况造成的供应中断,将更敏感。
三大机构数据解读:强调非OPEC供给增量对减产威胁
OPEC预计2017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1.53百万桶/日,中国需求量高于其他非OECD国家,超过亚洲其他国家(包括印度)。2018年原油需求增长1.51百万桶/日,主要的增长仍然来自非OECD国家。供给方面,2018年非OPEC供给增长0.99百万桶/日,但是这部分供给不确定性较大,主要因为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量难估计。在OPEC和非OPEC的减产努力下,库存会进一步去化,原油市场有望在2018年底走向平衡。
EIA预测2017年OPEC产量为32.5百万桶/日,2018年为32.7百万桶/日,略有所上升。EIA仍然保持对非OPEC产量的乐观预测,特别是美国增产幅度,认为2018年美国石油供应将超过1970年960万桶/日的峰值。但供给增加量超过需求增长,因此2018年全球库存仍会温和增长。
IEA认为,OPEC减产行动面临的一大挑战是美国的增产,美国勘探活动和完井数重回上升轨道,一般钻井数的上升传导到产量的上升有四个月左右的滞后期,预示接下来几个月产量将继续复苏。
后市展望:供给调整仍是关键,预计油价中枢上移
2018年原油市场主基调仍是走向平衡。需求增长较为稳定,供给调整则是维持供需平衡的关键所在。OPEC国家受减产协议和地缘风险事件的压制,产量相对稳定,但是随着原油价格抬升,非OPEC供给成为影响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
历史数据显示,1982年至今,OPEC减产计划共17次,最终实际落实的减产量平均只有协议减产量的60%。此次OPEC的减产执行率较高,主要依靠沙特的主动减产,和委内瑞拉财政问题、地缘冲突等导致的供应中断。伊拉克、阿联酋等产油国的财政平衡油价已经低于目前的油价水平,随着未来价格的抬升,是否能继续保持减产有待观察。另外,地缘风险事件可能会压制部分国家的产能释放。与此同时,以俄罗斯为首的非OPEC国家减产情况也是变数之一。俄罗斯方曾表示60美元/桶是比较合理的价格,目前的油价已经高于此价格,因此非OPEC国家的减产落实情况也是2017年原油市场大变数之一。
2016年底以来,美国Permian产区的钻机数持续上涨,这都预示着该地区页岩油具备超预期的产量增长能力,2018年的产量预测还是看Permian的情况。不排除在Permian产区的主导下,美国页岩油产量出现超预期增长令油价承压。融资等问题可能驱使页岩油厂商转变生产模式,重视技术进步以降低生产成本。
2017年的去库存进展良好,使目前的库存量虽然仍高于5年均值,但过剩量已大幅减少。以目前的库存情况,未来若发生天气、管道维修、地缘**冲突等导致的供应中断,由于缺少丰富的库存作为缓冲,对油价的冲击较今年会更显著。
综上,在减产预期下,预计2018年的油价保持区间震荡,但震荡中枢较今年将有所抬升,价格不会过高过快地增长,主基调仍是走向平衡。如果价格达到较低水平,OPEC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对市场进行干预;价格如果过高,长期超过页岩油盈亏平衡价格,会导致页岩油的供应增长。预计2017年布伦特和WTI原油价格波动区间分别为[55,72]和[53,68]美元/桶。
作者:崔悦
国际油价跌跌不休,是进入熊市的节奏吗?促使油价走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希望它一直跌下去!
炒原油的行情受哪些东西影响呢?
跟石油的一个库存量
原油期货风险的因素有哪些?
1、价格波动: 商品期货开户后,投资者要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因素的影响而上下波动。对于商品的生产和经营者来说,价格波动的不可预期性增加了生产、经营的不稳定性,而期货市场特有的运行机制可能导致价格频繁乃至异常波动,从而产生高风险。 2、杠杆效应: 保证金制度使得原油期货开户投资者的资金更大的利用,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交易者只需支付期货合约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即可进行交易,保证金作为合约的履约担保。期货交易的杠杆效应是区别于其他投资工具的主要标志,也是期货市场高风险的主要原因。 3、非理性投机: 炒期货一定要理性,投机者是期货交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既是价格风险的承担者也是价格发现的参与者,不仅促进合理形成价格,而且提高市场流动性。但是,在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实施不健全、实施不严的情况下,投机者受利益驱使,极易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 4、市场机制不健全: 期货市场在运作初期由于管理法规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可能产生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交割风险等。当然,所以开通期货账户的投资者,一定要遵守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和法律法规,不要有任何违法行为。
液化石油气相关性分析 液化石油气影响因素-中信建投期货上海
发布时间:2021-01-0714:52 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作者:微资讯 阅读:
液化石油气是在炼油厂中,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与石油和天然气一样,液化石油气也是一种化石燃料。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烯、丙烯、丁烷和丙烷。尽管大多数能源企业都不专门生产液化石油气,但由于它是其他燃料提炼过程中的副产品,所以炼油厂等能源企业通常在生产其他较为常用的燃料过程中生产液化石油气。能源企业从地下汲取的天然气中,90%是甲烷,其余是各种液化石油气;通常来看,从天然气中提炼的液化石油气产量在1%到3%之间。此外,液化石油气还可以从原油中分离,在精炼过程中会有大约3%的液化石油气产量,如果对炼油厂设备进行优化集中提炼液化石油气,这一产量可以达到30%-40%。
从前面的概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液化石油气与其他大多数已上市的化工品种类似,其源头都将追溯到原油或天然气这两大化石燃料之上,这也导致液化石油气和其他化工品种之间将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由于现有化工品种追溯到原油或天然气的产业链条有长有短,因此他们与液化石油气之间的相关性也存在着差异,接下来我们将通过2015年至今现货价格数据,对液化石油气和各个化工品种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简析。
由于通常国内油价参考的是OPEC一揽子原油价格,因此我们利用OPEC一揽子原油现货价格来计算LPG与原油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线性回归我们发现,LPG与原油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7283.p值为1.57E-31.表明LPG与原油现货价格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与原油类似,目前国内燃料油现货价格通常参考新加坡FOB价格,因此我们也采用新加坡的燃料油现货价格来计算LPG与燃料油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线性回归我们发现,LPG与燃料油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697.p值为1.18E-27.表明LPG与燃料油现货价格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我们选择华东地区重交沥青现货价格来计算LPG与沥青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线性回归我们发现,LPG与沥青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6757.p值为9.30E-26.表明LPG与沥青现货价格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我们选择华东地区PTA现货基准价来计算LPG与PTA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线性回归我们发现,LPG与PTA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6524.p值为1.46E-23.表明LPG与PTA现货价格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我们选择华东地区乙二醇现货主流价来计算LPG与乙二醇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线性回归我们发现,LPG与乙二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675.p值为2.52E-11.表明LPG与乙二醇现货价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程度有限。
我们选择齐鲁化工城中的LLDPE现货市场价来计算LPG与聚乙烯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线性回归我们发现,LPG与LLDPE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07.p值为0.0049.表明LPG与LLDPE现货价格相关性较小。
我们选择杭州地区PP(T30S)现货市场价来计算LPG与聚丙烯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线性回归我们发现,LPG与PP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89.p值为4.19E-27.表明LPG与PP现货价格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我们选择江苏地区甲醇现货市场主流价来计算LPG与甲醇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线性回归我们发现,LPG与甲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394.p值为6.44E-33.表明LPG与甲醇现货价格具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我们选择全国小颗粒尿素现货市场价来计算LPG与尿素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线性回归我们发现,LPG与尿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379.p值为9.79E-33.表明LPG与尿素现货价格具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我们选择华东地区电石法PVC现货市场中间价来计算LPG与PVC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线性回归我们发现,LPG与PVC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095.p值为8.60E-9.表明LPG与PP现货价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程度有限。
我们选择华东地区苯乙烯现货市场主流价来计算LPG与苯乙烯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线性回归我们发现,LPG与苯乙烯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735.p值为1.29E-11.表明LPG与苯乙烯现货价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程度有限。
将线性回归结果汇总,我们发现,液化石油气(LPG)与绝大多数化工品的确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由于液化石油气(LPG)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因此其在与原油存在较显著的相关性之外,与以原油或天然气为直接或间接原料的化工品种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并且相关性随着化工品在产业链中距原油或天然气的远近而变化,这在其与原油、燃料油、沥青以及PTA的相关性检验中有所体现。
液化石油气和聚乙烯/聚丙烯之间的相关程度有所差别,其中与聚丙烯的相关程度更高。从成分来看,液化石油气中包含丙烷,在经过脱氢之后丙烷可生成丙烯,进一步将丙烯通过聚合之后则可以获得聚丙烯。换句话说,聚丙烯的生产原料向上可追溯到液化石油气,因此液化石油气和聚丙烯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
液化石油气和乙二醇存在相关性,但相关程度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乙二醇生产存在两条路径。目前大商所乙二醇期价的交割标的为油制乙二醇,其原料为石脑油,向上可追溯到原油,因此乙二醇与液化石油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与此同时,乙二醇也可以通过煤制得。随着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煤化工,国内煤制乙二醇产能占比呈现出快速提升的态势,至2019年末已达到45%左右水平,煤制乙二醇对于整个乙二醇市场影响正在扩大,因此乙二醇与液化石油气之间的相关程度有限。PVC的情况与乙二醇类似,目前国内同时存在电石法和乙烯法两条制备路径,其中乙烯法向上追溯可到原油,但目前国内主流制法仍为电石法(截至2019年8月,国内约有81.59%的PVC产能采用电石法),这也限制了PVC与液化石油气之间的相关程度。
液化石油气与苯乙烯的相关程度同样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主流的苯乙烯制备方式为乙苯脱氢法,其使用纯苯和乙烯生产出乙苯,然后乙苯脱氢得到苯乙烯(生产1吨苯乙烯需要0.79吨纯苯和0.29吨乙烯),这就使得苯乙烯的价格将同时受到乙烯和苯两种原料价格的影响。尽管由于乙烯向上可追溯到原油,使得苯乙烯和液化石油气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使用比例更大的纯苯主要通过焦煤煤焦化制得,这也导致了苯乙烯和液化石油气之间的相关性受到限制。
推荐阅读:【做液化石油气期货怎么开户】
您可能还想了解:
现货原油价格受什么因素影响?
影响现货原油价格的因素:一.供应方:1.欧佩克的产量决定(欧佩克成员石油日产量占世界的45%左右)2.世界能源机构iea的动3.其他主要产油国产油情况4.最近是否有特大型新油矿5.新能源的研究发展6.其他情况二.需求方:1.需求方的经济情况石油消费量:美国占26%;,欧盟占18%;,中国占8%;,日本占6.7%以上四个经济体共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58.7%2.世界气候状况(欧美取暖用油)3.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三.主要产油国的地缘*势四.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角力五、石油市场的投机活动情况,信息来自九州原油
原油价格的波动是由什么引起的?
原油价格的波动是由供需关系、美国经济、失业金人数、非农等因素引起的,这些都会对原油价格的波动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影响现货原油涨跌的是什么?
现货原油的涨跌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第一,看国际油价供求,供大于求油价跌,反之则涨。第二,战争祸乱,发战争油价利好,反则利空。第三,看美元指数,原油是美元计价,它们是反比的。第三,季节,夏季驾车原油需求增加,冬季取暖增加需求,利好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