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金800美来自金每盎司等于多少人民币一克? 800美元/盎司=158.32人民币1盎司=31.1025g 2012-12-12日14点美元人民币汇率是多少 即时调价的,另外还要看各大银行的牌价,选个比较高的就换咯
黄金800美来自金每盎司等于多少人民币一克?
800美元/盎司=158.32人民币1盎司=31.1025g
2012-12-12日14点美元人民币汇率是多少
即时调价的,另外还要看各大银行的牌价,选个比较高的就换咯
1394人民币是多少美元
货币兑换1394人民币元=204.276美元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更新时间:2018-08-0612:12
1.9万亿美元之后,会发生什么?
普及一些常识。
◎作者| 房东的ID
◎来源 | 房东看世界(SEASFO)已获授权
美国众议院在当地时间3月10日以220票赞成、211票反对的结果,投票通过了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救助法案,然后拜登在在3月11日签署了这项法案,使之顺利落地。
回顾疫情以来,美国一共进行了三轮疫情救助,规模都很大,其中第一轮规模2.2万亿美元、第二轮规模9000亿美元,第三轮(也就是这一轮)规模1.9万亿美元,三次规模合计达到5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美国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
今天我们聊一聊这1.9万亿美元是怎么用的,谈谈这个纾困刺激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以及它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会带来什么。
1.9万亿的详细内容
总的来说,1.9万亿美元将被分配在失业金、现金派发、儿童税收减免、州**和地方**援助、疫情援助、学校援助以及援助多雇主退休金计划。
(1)失业金
我们对于美国纾困刺激的印象主要集中在一次性发现金上,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于失业的美国人来说,联邦**将通过这次刺激,将使他们每周3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延长到至少2021年9月6日。
这意味着如果有一对夫妻从现在开始到9月全部失业,那么他们将得到的失业金总数为:2人*300美元/周/人 *24周 =14400美元。同时在这一年度的报税中,每个失业者都可以享受最多10200美元的所得税减免,这确保了失业金不会被计入所得税的计算。
之前这个第三轮刺激法案之所以出现了一段时间的难产,最重要的一处争议就是每周的失业金给多少才合适。最开始刺激方案是要把300美元/周提升到400美元/周,但最后在国会争议中,最终维持了300美元/周,这才得到了参议院的通过。
而去年12月通过的9000亿美元第二轮刺激中,包括的每周300美元失业金补贴到三月中旬将会停止,所以这第三轮的失业金补助正好和第二轮刺激形成了衔接,那些失业在家的人至少不会面临温饱问题了。
(2)现金派发
现金派发是美国三轮疫情刺激中最受关注的项目,因为受众面非常大。在1.9万亿的刺激中,有4000亿美元用于这一个单项。
年收入低于75000美元的成年人或年收入低于15万美元的夫妻都有资格得到现金派发,过度阶层的群体得到的现金会相应减少,到个人8万/夫妻16万年收入以上时就没有资格拿了。这些现金有些是直接通过IRS(美国国税*)的银行记录汇入收款者银行账户、有些是根据个人住址发出去的支票。
获得现金补助的收入标准
对于符合上述收入范围的人:
第一轮是每个成年人1200美元,每个孩子得到500美元,于2020年4月中旬开始到账;
第二轮是每人600美元,于2020年12月底开始到账;
第三轮是每人1400美元,最早将于2021年3月底到账。
这一轮刺激用于现金派发的额度总计4000亿美元,按照3.3亿总人口计算,平均每个美国人得到1212美元,可见美国大多数人的收入还是在援助范畴以内的,而少数非常富有的群体也不需要这笔钱。
在发钱方面,总体来说还算公平,最重要的是美国不会因为大家不一样的身份而区别对待,他们的处理方法是:根据前一年度在美国的报税记录来发钱。
假如你2019年是美国的税务居民(美国公民、美国绿卡持有者、或超过半数时间在美国境内的外国人),并且在2020年的报税季申报了自己2019年在美国的各项收入,那么无论你在这个报税季有没有交税,只要有前一年度的税务居民身份和这次报税记录,那么2020年的两张支票就会发给你。
我身边就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我有一位亲戚,他不是美国公民、也没有绿卡,但2019年在美国工作并报了税,然后在2019年底回到北京工作。换句话说他在2020年是一个100%在中国工作、消费和纳税的中国人。
不过第三轮支票是今年3月开始发的,按年度计算已不属于2020年,但却早于2021年4月15日的新一轮报税季的截止日期,所以能不能得到这第三笔钱就不好说了。
(3)儿童税务减免
2021纳税年度,儿童税收抵免额将增加到18岁以下儿童每人3000美元,6岁以下儿童每人3600美元。在此之前,税收抵免额为每个17岁以下的孩子2000美元。抵免额也将在2021年全额退还,这意味着纳税人将获得抵免额的退款,即使该抵免额超过其应纳税额。
(4)支持州**与地方
在1.9万亿美元刺激中,有3500亿美元将用于支持美国地方**。这些钱不仅仅是用于应对新冠疫情,还有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和扩展宽带网络。
这部分开支是有一定紧迫性的,美国各州因为疫情而面临比较严重的预算短缺,自去年疫情爆发以来,美国各州和地方**已经裁减了130万个工作岗位,2020全年至少有26个州的税收出现了下降。
(5)应对疫情
根据刺激法案的内容,将有数百亿美元将用于冠状病毒测试和联系追踪。增加公共卫生人员的规模,并为疫苗的分发和供应链提供资金。拜登也在本周表示,到5月底,“美国每个成年人”都将有足够的冠状病毒疫苗剂量,比他先前7月份的预测要快两个月。
(6)住房援助
该刺激法案为无家可归者预留了超过200亿美元的紧急租金援助和其他救济。另有100亿美元用于抵押和房屋所有权援助。
(7)支援学校
在1.9万亿刺激中,有近1300亿美元用来帮助K-12学校(小初高)重新开放。这笔钱将用于改善通风系统,减少班级人数,购买个人防护设备和实现社会疏远。高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将获得近400亿美元。这笔钱可以帮助支持经济援助赠款,以防止在大流行期间给学生带来饥饿,无家可归或其他挑战。
额外的资金将通过“儿童保育和发展整体补助金”计划分配给儿童保育提供者。该这次刺激为“起步计划”预留了10亿美元,主要是针对低收入儿童和家庭提供早教,健康和营养服务。
(8)退休金协助
在1.9万亿刺激法案中,有860亿美元将被用于补充养老金,以支付未来几十年数十万养老金不足的退休人员全部养老金。这个条款也受到了不少争议,因为这件事和疫情冲击没什么关系,而且之前很多人的养老金账户本来就已经不够用了。
总的来说,这第三轮刺激确实有比较明显的民主d风格,但还是排除了一些极端措施。比如说之前民主d人桑德斯提出的将美国最低工资提高到15美元/小时的修正案由于没有赢得足够支持而未被纳入法案。
之所以我们说这个建议很激进,是因为美国目前最低时薪标准是7.25美元,如果一口气翻一倍还多,这不是要提高美国的全民福利,而是要彻底摧毁美国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15美元的时薪对于纽约和硅谷来说或许是合理的,但对于大多数其他州来说非常不现实。
利弊得失
上一个部分我们拆解了这1.9万亿美元刺激的构成,也算把好处都给说完了。但这么强力的刺激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拉高通胀、刺激美股投机、养懒人、增加联邦**压力等。美国的疫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只能依靠纾困刺激来缓和民生压力,从这个角度看,纾困刺激的额度可以理解为疫情带来的数量化成本。
我们先说通胀。如果一个地方的商品总量和生产力没有明显变化,但每个人手上的钱都增加了,物价上涨就是不可避免的事。不过得到补贴的人经济状况不一样,有些人条件尚可,不急着需要这样一笔钱,所以拿到钱之后会存下来或投资,而有些人财务状况很紧张,没钱就活不下去,他们拿到这笔钱后肯定第一时间去买生活必需品。
在这种情况下,拿到补贴后完全消费掉的人是占了好处的,因为他们用补贴的钱换来了自己急需的商品,并且把发钱带来的通胀效应转嫁到那些拿了补贴但不急于消费的人身上,这其实也是一种间接的劫富济贫,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发达国家在疫情中都选择发钱。
再看美股投机。尽管美国股市和中国楼市在运行逻辑、成长动能、流通性和市场化程度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我也一向不建议人们把这两个大类资产放在一起类比,但它俩有一点确实是比较像的,那就是美国人对于美股的信仰和中国人看待房产是类似的。刺激法案会让无数美国人参与到股市中去,而这种参与很多不是投资而是投机。
我们看到在刺激法案中,发钱的适用范围是单人年收入7.5万美元或夫妻年收入15万美元以内的群体,但这个收入以内大多数人也已经是中产阶级(例如夫妻年收入10-15万美元间的群体,如果不是在少数几个高房价的美国城市,这个收入可以过得非常滋润),他们根本就不缺钱,所以很多人一拿到现金补贴之后并不是用于纾困,而是投到股市里去炒作(尤其是年轻人)。像之前散户爆炒游戏驿站并且和华尔街机构大乱斗,本质是散户弹*充足,刺激法案给了无数小散投机的资金。
从第一轮刺激的2020年3月到2021年9月,发支票、发失业金的模式累计会持续一年半的时间。这种长时间的补贴有可能让一部分懒人变得更有依赖性。想象一下,给你整整十八个月时间的有偿休假,不愁吃穿,下一步还有没有动力再去主动求职?
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如此大力度、高频率的刺激,联邦**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未来将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这些刺激。
美国**的压力
我们应该清楚,像这三轮力度的纾困法案不到必要的时候是不能轻易推出的,因为这些刺激的钱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美国**通过发债得到的,它们增加了美国联邦**的负担。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美国国债总计26.9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127%,这个比例按季度算仅次于前一季度的135%,排在历史第二。其实在2020年第三季度时,这个债务还增加了4000多亿,比例下降的原因是第三季度美国GDP增长了很多,分母比分子增加的更快,所以两者相除之后的比例降低了。
去杠杆的方式不光是减少债务,还可以通过做大分母去杠杆。但随着第二轮9000亿美元和第三轮1.9万亿美元的刺激打下去,联邦**债务占GDP的比重大概率还会创出新高。
相对比较好的一面是,虽然美国国债总量在不断上升、占GDP的比重也在历史高位,但目前暂时不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原因就在于低利率。
2020年,美国**因为疫情冲击经济而疯狂举债,但联邦**的利息开支占GDP比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小幅下降了,这是因为2020年美国降息了。这个情况在很多低利率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国债/GDP比例最大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这一数字超过225%,但日本国债是负利率,他们也没压力。下面有关美债的数据图很好地解释了利率和联邦**负担的关系。
三个角度看美国联邦**债务
现在中长期美债(典型如十年期美债)的收益率随着经济复苏和通胀反弹而不断上升,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会增加他们的财政压力。如果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像过去一段时间一样继续快速上行,那美联储祭出“扭曲操作”(即买入长债、卖出短债,但不扩大资产负债表的操作)就只是时间问题。这种操作不至于像无限量化宽松那么显得没有节操,而且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在过去也都有这样实践过。
现在美国疫情正在缓和,疫苗接种人数正以每天约100万人的速度增加,气温的逐步回暖也有利于降低病毒的活性和传染速度,到下一个冬天来临之际,全球大多数地方都将基本完成疫苗接种,美国这一轮1.9万亿美元的刺激很有可能也是最后一次。
美元是世界货币,即将开闸放水的这1.9万亿美元对全世界都会带来影响,比如强化世界经济在2021年的增长预期,但也会推高商品价格,并对其他国家带来通胀压力,正所谓“美国放水、全球买单”。
【1212汇率】:人民币-赛迪-美金
加纳华人传媒
加纳华人传媒专注于与加纳有关的人事以及新闻,发布的都是您关注的身边事。
市场汇率,仅供参考,
人民币--赛迪:0.525
赛迪--人民币:0.520
美元--人民币:7.17
人民币--美元:7.24
美元--赛迪:12.60
赛迪--美元:13.20
【注意:您的汇率可能与您所在的地区有所差别,仅供参考】
小编有话说:
感谢读者朋友们对《加纳华人传媒》的支持,欢迎留言互动,小编在后台能看到哦~,热烈欢迎各位读者朋友投稿,讲出你的非洲故事。
等你来!!!
更多非洲资讯,关注我们
加纳华人传媒
卢币人民币汇率换算 卢币人民币汇率-ID生活百科网
其实卢币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卢币人民币汇率换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卢币人民币汇率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1、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印尼卢比和印尼盾是两种不同的货币单位,而不是同一种货币不同的叫法。印尼卢比的货币代码是IDR,而印尼盾的货币代码是IRR。
2、BANKINDONESIA是印度尼西亚的钱币,印度尼西亚的货币单位叫卢比,即Rupiah,也被称为盾。按照2021年11月1日即时汇率,5000的印尼卢比换算人民币为25元。
3、rp(Rupiah,简称印度尼西亚盾或卢比),最近比价1美金约=92460印尼盾(1元人民币约=11618印尼盾)。卢比(Rupee)是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尼、尼泊尔和毛里求斯所使用的货币名称。
4、流通国家不同,简称不同,货币面值不同。流通国家不同:印尼盾,即印度尼西亚盾,在印度尼西亚流通,卢比在印度流通。简称不同:国际上,印度尼西亚盾的通用简写是Rp,卢比的通用简写是Rs、Re或者INR。
5、印尼盾和印尼卢比没区别。印度尼西亚盾是印度尼西亚的法定货币,英文名称为Rupiah,Rupiah来源于卢比。在1610年至1817年间,印度尼西亚使用荷兰盾作为货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占领时期开始出现Rupiah。
6、一样。根据查询世界货币单位表显示,印尼货币是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的法定货币,印尼主要的货币为卢比,又称印尼盾。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是东南亚更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航空航天技术强。
1、你好,算多的。700万卢布相当于差不多55万人民币。
2、印度卢比(INR)=126889人民币(CNY)1人民币(CNY)=78809印度卢比(INR)汇率及预算:人民币和印度卢比的汇率大约在1:79。印度大部分城市都不能直接兑换人民币,所以出发之前更好换好美金。
3、尼泊尔卢比是尼泊尔国内的法定货币。尼泊尔卢比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当前的汇率大约是1卢比兑换0.0626元人民币,也就是100卢比可以兑换657元人民币。
1、人民币能换10000卢比。但是在印度的话,却可以过得很舒适,一万卢比也就是一千人民币。在中国人的眼里看起来很少,可是挡不住印度的物价低。
2、印度卢比大约等于932087人民币元。卢比是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和毛里求斯所使用的货币名称。1印度卢比等于0.09352人民币,1人民币约等于6928印度卢比。
3、但是在印度的话,却可以过得很舒适,一万卢比也就是一千人民币。在中国人的眼里看起来很少,可是挡不住印度的物价低。在印度很多东西都非常便宜,比如说印度的小吃水果基本只要20卢比左右,并且一份咖喱饭也才50卢比。
4、印度卢比=8497人民币元,由于外汇汇率这个东西是实时变动的,此数据仅供参考,您可以去银行兑换,具体汇率以您交易时实际交割的成交价为准。
5、一万卢布等于多少人民币根据今日卢布对人民币汇率计算,一万卢布等于80697元人民币,不到1000块钱。说实话对于很多游客来说一万卢布不算是什么大钱,在一些地方可能呆两天就花掉了。
1、人民币兑印度卢比汇率还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需求量和供应量决定了其兑其他外币的汇率。
2、一元人民币兑换印度卢比比例约为1:1212,也就是说1元人民币大概等于11印度卢比。11卢比在印度能干的是就多了,在印度坐三轮车1~2卢比一次,11卢比可以在市中心坐几个来回了。
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信息网查询,1人民币≈6765印度卢比,1印度卢比=0.09366人民币。“crore”一词指的是一大笔钱。
4、卢比今日卢比兑人民币汇率如下:1印度卢比=0.0954人民币元1人民币元=4851印度卢比问题十:印度的钱叫什么名字印度货币是卢比(Rupee)。印度尼西亚的常用货币是印度尼西亚卢比,其编码为IDR。
5、人民币=19197印度卢比一:汇率,指的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具体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关于卢币人民币汇率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好,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人民币汇率贬值影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和人民币汇率贬值影...
大家好,美元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美元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是多少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美元人民币兑换美元...
大家好,土耳其汇率人民币今日价格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土耳其汇率换算人民币今日价格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土耳其汇率人民币今日...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澳元对人民币汇率视频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澳元对人民币汇率视频以及汇率澳元对人民币汇率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
其实欧洲人民币汇率历史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欧洲人民币汇率历史变化,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欧洲人民币汇率历史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人民币比索汇率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人民币比索汇率的知识,包括人民币比索汇率多少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
大家好,关于肯尼亚人民币汇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肯尼亚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欧元与人民币近期汇率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欧元与人民币近期汇率是多少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
十大不建议买的油烟机排行榜十大品牌吸油烟机排名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离岸人民币兑汇率美元
会计视野陈版主答疑-2023.06.08_审计工具控-商业新知
数据来源:会计视野论坛
作者:chenyiwei
今日话题数:27
1、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的会计处理
3、公司协议投资的联营企业,未达到上市要求和业绩要求,股权处置问题
5、陈版主好,请教您我公司重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关于高新技术企业高新产品占比不达标导致不能享受优惠税法的问题
11、提问陈版,关于大宗贸易代理人的认定。
12、请教陈版主:关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的判断
13、公司代客户处置备货中留存的客户信息而获得的收入的账务处理
14、【求助陈版】会计准则解释16号——租赁确认递延所得税问题
16、请教陈版,关于权益法长投确认,重大影响判断的问题
17、关于外币分期出资导致人民币持股比例与原币持股比例有差异的问题
18、受同一最终控制下购买少数股东权益的账务处理
20、非同控合并下形成的品牌和客户关系减值测试
21、请教陈老师:关于追溯调整
25、长期亏损企业,能否就坏账准备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7、AB股架构下,发行的B股属于股还是债,应该如何账务处理
提问人:Kreisky
求教陈版主,公司自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构成股份支付,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采取自有资金方式设立,由公司自行管理。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内部最高管理权力机构为持有人会议。持有人会议设管理委员会,并授权管理委员会作为员工持股计划的管理机构,监督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日常管理,代表持有人行使股东权利。”
请问:
1、公司自二级市场回购股票时,将相关支出计入库存股,收到员工认购款时应计入哪个科目呢?由于相关股份登记至员工持股计划名下,员工持股计划属于公司的结构化主体,库存股是否应保持为回购时的金额呢,收到的认购款计入哪个科目?
2、“未达到解锁条件的份额由管理委员会收回,择机出售后按照相应份额的原始出资额返还持有人。如返还持有人后仍存在收益,则收益部分归公司所有。”如果未达到解锁条件,出售收益归公司所有,是否将出售金额与自二级市场回购的金额(库存股)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呢?
3、由于未达到解锁条件的份额由管理委员会收回,是否无需类比发行限制性股票确认回购义务,即借库存股,贷其他应付款;
4、在锁定期内,公司发生派息时,员工持股计划因持有公司股份而获得的现金股利计入员工持股计划货币性资产,暂不作另行分配,待本次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结束后、存续期内,由管理委员会根据持有人会议的授权决定是否进行分配。员工持股计划收到分红时应计入哪个科目合适呢?上市公司的应付股利吗?
5、员工持股计划专用户的资金是冻结的吗?列报在哪个科目合适呢
回答人:chenyiwei
公司自二级市场回购股票时,将相关支出计入库存股;收到员工认购款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同时将原回购价款与授予价款之间的差额调整库存股和资本公积,使得库存股科目的余额与“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保持一致。后续对于回购义务负债的处理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第五条规定。
如果不是回购注销,而是“、“未达到解锁条件的份额由管理委员会收回,择机出售后按照相应份额的原始出资额返还持有人。如返还持有人后仍存在收益,则收益部分归公司所有。””则不影响确认其他应付款,只不过明细科目从“回购义务”改为“还款义务”等类似表述。出售金额与自二级市场回购的金额(库存股)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员工持股计划收到分红时应计入其他应付款处理,但单列明细。
员工持股计划专用户的资金不属于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提问人:Kreisky
请问陈版主,回复中提到“出售金额与自二级市场回购的金额(库存股)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请问员工持股计划在自回购专用户非交易过户至员工持股计划专用户时点,是否同样将原回购价款与授予价款之间的差额调整库存股和资本公积呢?如果调整了,库存股金额为授予金额,如果不满足解锁条件而出售,出售价格与授予价格(库存股金额)再调整资本公积吗?
回答人:chenyiwei
1、是,需调整库存股和资本公积;2、后续出售价格与回购价格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提问人:SharryLi
公司转让四项专利权,转让金额200万元,开具了增值税专用**。
因专利权是公司自己申请的,申请费等在发生时直接计入了管理费用,相关研发人员工资也并未单独核算,直接作为费用化支出计入研发费用。现4项专利权进行了转让,应该怎么做账务处理呢?
借:银行存款20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886792.45
回答人:chenyiwei
转让作为无形资产的专利权并不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不能确认收入,而是处置一项账面价值为零的无形资产,处置收益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提问人:SharryLi
出售无形资产发生的相关费用,如交通费、所有权变更费用等等,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还是冲减资产处置收益呢?
回答人:chenyiwei
提问人:SharryLi
背景:
投资协议:甲公司于2018年战略投资乙公司,投资入股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权比例25%,成为第一大股东,构成重大影响,乙公司长期以来作为联营企业核算,乙公司的董事长A和总经理B亦是乙公司的股东,分别持有9%,和6%;乙公司的实际经营由A和B负责,甲公司派驻了一位董事到乙公司任职。
甲公司投资乙公司是出于战略合作考虑,乙公司是甲公司的上游企业,此项交易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推动甲公司业务发展,增强甲公司的竞争力,符合甲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
战略合作协议:甲公司为了保护自己权益,另与乙公司董事长A和总经理B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乙公司在2023年若没有完成上市或者业绩不达标,甲公司有权选择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出现后要求乙公司的董事长A和总经理B或其指定的第三方购买甲公司持有的全部或部分乙公司股权。乙公司的董事长A和总经理B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受让价款按下述公式确定:受让价款=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款×(1+8%)^n;n代表甲公司持有股权的时间。
现实情况:到2023年底,乙公司不可能完成上市,业绩亏损也不达标,甲公司拟收回投资,但乙公司举债艰难,没有能力偿还
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然后具体金额结合实际再判断?
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股东也是董事长和总经理A和B按战略合作协议回购股权,但A和B大概率是没钱,如何账务处理呢?
回答人:chenyiwei
参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之“1-1特殊股权投资的确认与分类”中“一、附回售条款的股权投资”:
一、附回售条款的股权投资
对于附回售条款的股权投资,投资方除拥有与普通股股东一致的投票权及分红权等权利之外,还拥有一项回售权,例如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约定,若被投资方未能满足特定目标,投资方有权要求按投资成本加年化10%收益(假设代表被投资方在市场上的借款利率水平)的对价将该股权回售给被投资方。该回售条款导致被投资方存在无法避免向投资方交付现金的合同义务。基于投资方对被投资方的持股比例和影响程度不同,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情形1: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股权比例为3%,对被投资方没有重大影响;
情形2: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股权比例为30%,对被投资方有重大影响。
现就上述两种情形下被投资方和投资方的会计处理意见如下:
情形1:
从被投资方角度看,由于被投资方存在无法避免的向投资方交付现金的合同义务,应分类为金融负债进行会计处理。
从投资方角度看,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没有重大影响,该项投资应适用金融工具准则。因该项投资不满足权益工具定义,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不满足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应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情形2:
从投资方角度看,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所规范的投资为权益性投资,因该准则中并没有对权益性投资进行定义,企业需要遵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结合相关事实和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投资方应考虑该特殊股权投资附带的回售权以及回售权需满足的特定目标是否表明其风险和报酬特征明显不同于普通股。如果投资方实质上承担的风险和报酬与普通股股东明显不同,该项投资应当整体作为金融工具核算,相关会计处理同情形1。如果投资方承担的风险和报酬与普通股股东实质相同,因对被投资方具有重大影响,应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回售权应视为一项嵌入衍生工具,并进行分拆处理。对投资方而言,持有上述附回售条款的股权投资期间所获得的股利,应按该股权投资的分类,适用具体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处理。
主帖中所述情况,应按照上述“情形2”处理。由于回购义务人是乙公司的高管和小股东A、B,而不是乙公司自身,故回购权是一项单独的金融工具,而不是嵌入衍生工具,应单独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在对该项金融资产估计期末公允价值时,除了考虑标的股权的预计公允价值和行权价格(约定回售价格)之间的差额以外,还应考虑回购义务人的履约能力和意愿(信用风险)的影响。
提问人:SharryLi
“如果投资方承担的风险和报酬与普通股股东实质相同,因对被投资方具有重大影响,应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投资乙公司实质上是上述情况,属于情形2,按照了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理。
甲公司自2018年开始持有乙公司股权以来,根据持有期间乙公司持续计算的净利润,按持股比例计算投资损益,未进行其他会计处理。
投资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4200万
贷:银行存款3300万
截止2023.3.31,甲公司所占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4000万,甲公司累计确认投资收益-200万。
乙公司经营情况并不太乐观,且有一个亿的银行贷款,现金存量不多,资金比较紧张,连续两年净利润在盈亏临界点,目前乙公司并未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到2023.12.31日,甲公司是否要对上述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乙公司的高管和小股东A、B的回购义务事项,甲公司并未在账面做过任何账务处理,未单独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2023.12.31日,应该如何账务处理呢?
处理一、假设:截止2023.12.31日,“标的股权的公允价值的份额”即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权的公允价值的份额为3500万,是否要计提长期股权减值准备500万?
“回购权是一项单独的金融工具,而不是嵌入衍生工具,应单独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
借:其他债权投资1348(4848-3500)
贷:其他应收款1348
处理三、假如,回购义务人A和B的履约能力和意愿比较差,甲公司很可能无法获得这部分的经济流入。
借:其他综合收益1348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348
处理四、假如,回购义务人A和B的履约能力和意愿不足,甲公司很可能只能获得部分的经济流入。
借:其他综合收益450(假设金额)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450
回答人:chenyiwei
1、在股权投资存在明显减值迹象的情况下,应对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进行减值测试和计提减值准备。在测算可收回金额时,不考虑回售权影响。
2、回售权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在计量公允价值时,除了考虑届时回售价格高于预计届时标的股权公允价值的差额,并将其折现(考虑时间价值因素)以外,还要考虑回购义务人的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即信用风险)的影响,即回购义务人信用风险的影响直接体现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而不是将其确认为债权资产并计提减值。
提问人:wx_6160292c64e2
请教陈版主:
陈老师好,A公司因为存在一些股权变动的业务,经常涉及调整资本公积。请问A公司单体报表可以调增资本公积为负数吗,还是只能调整至0,不足部分调整留存收益?
回答人:chenyiwei
个别报表层面,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能调整为负数。不足冲减的差额应继续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提问人:wjh6685
背景资料:1、重组前:(1)A公司持有甲企业51%的股权,并将甲企业纳入合并范围。(2)A公司与上市公司无股权关系。但A公司与上市公司受最终同一方控制。2、重组后:(1)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购买同一控制下A公司持有的其子公司甲企业51%的股权(如股份支付对价4亿元),A公司账面对甲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成本2亿元。(2)同时,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也购买了甲企业其他少数股东的股权,重组后上市公司对甲企业持股100%。(3)重组后A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权37%。(4)A公司重组后控制上市公司,并将上市公司纳入合并范围。(5)合并日上市公司归母净资产5亿元,甲企业净资产4亿元。
请教陈版主2个问题:1、以下A公司个别报表会计是否正确?2、合并日A公司对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初始入账金额需按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比例,合并日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是否要包含甲企业的净资产?
个别报表会计处理:(1)首先,重组后A公司个别报表视同处置子公司甲企业51%的股权,会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上市公司4亿元贷:长期股权投资-甲企业2亿元投资收益2亿元(2)因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五条,A公司对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借:资本公积0.67(4-(5+4)37%)贷:长期股权投资-上市公司(支付的对价4亿元-合并日上市公司净资产(5+4)37%)
回答人:chenyiwei
1、A公司个别报表层面,因为其在重组完成后也控制了上市公司,所以整体上构成一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此时应按照其取得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层面归母净资产份额的37%作为长投成本,与原先对甲公司51%长投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处理,不能确认甲公司51%股权的处置损益。这里的“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层面归母净资产份额的37%”根据重组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确定,包含因其发行股份购买甲公司股权而增加的净资产。
2、A公司合并报表层面:该事项涉及对上市公司原有净资产(不含本次收购的甲公司)的同一控制下合并,以及对甲公司49%少数股权的收购。其中,对于上市公司原有资产和负债应根据同一控制下合并原则追溯重述前期合并报表(归母比例为37%);对于甲公司,则根据上市公司向持有49%股权的少数股东发行股份的公允价值与49%少数股东权益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权益。对收购少数股权交易不能追溯到前期。
提问人:wjh6685
关于上市公司后续税务处理请教:
根据财税〔2009〕59号2009年4月30日:“(二)股权收购,收购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50%,且收购企业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处理:
1.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3.收购企业、被收购企业的原有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
上市公司购买少数股权部分需按照公允价值来确认,该部分会计确认与税法计税基础产生了差异,此部分差异个人理解应该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请教陈版,我的理解是否正确?该部分差异是否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回答人:chenyiwei
但是,对于收购51%(同一控制下合并)形成的这部分长投,其会计上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是有差异的,但因为这类股权投资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处置,即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未来不会转回,故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回答人:chenyiwei
上市公司个别报表层面对于收购少数股权(向持有甲公司49%股权的少数股东发行股份)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也是按照发行股份的公允价值计算的,这一点与税法一致。
提问人:wjh6685
请教陈版,关于A公司期初比较报表的处理,A公司合并层面期初如何对上市公司进行合并?
回答人:chenyiwei
将该上市公司追溯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追溯期间(合并日之前)的归母权益和损益比例按51%计算。
提问人:dingjiali
想问下,在外币折算的时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用减值损失、递延所得税费用是否需要用折算后的人民币倒推,而不是用本位币*平均汇率计算呢?
回答人:chenyiwei
所有利润表项目的折算,都是按照“原币汇率*当期平均汇率”。
理解你的疑问是因为这些项目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对应项目之间有比较明确的增减变动关系,所以为了人为拉平折算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而进行这种调节。实际上这是不恰当的。按全年平均汇率折算后的金额与对应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年初、期末数差额之间的差异,应体现在其他综合收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中。
提问人:xiaochao1212
处置子公司导致存在大额处置收益,导致当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这个指标不符合,从而在汇算请教的时候,税务*认定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不能享受优惠税率,因此需要按照25%税率征收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包括:(一)销售货物收入;(二)提供劳务收入;(三)转让财产收入;(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五)利息收入;(六)租金收入;(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八)接受捐赠收入;(九)其他收入
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印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6、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企业做法:本次因适用税收优惠政策不被税务部门认可导致2021年度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调整,增加支付的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不属于公司主观造成的少缴企业所得税情形,上述事项不属于前期会计差错,不涉及对2021年度财务数据的追溯调整,增加支付的所得税税款计入当期损益。
请教:
此税率变更是作为差错更正还是会计估计变更,我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60%作为一项规定,如果不达标导致不能享受优惠税率,属于在2021年12月31日已存在的既定事实,是不需要经过审核的,因此该事项应该作为差错更正并更正2021年财务报表,不应该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而计入2022年损益。
回答人:chenyiwei
基本倾向于作为前期差错更正处理,企业的意见基本合理。
提问人:保持学习ing
陈老师,您好,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需要调整比较报表,但“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目应当反映母子公司视同一直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至合并日应实现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情况,同时应当对比较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需要自合并方的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而且每年合并都包含该笔分录”,这两个不重复么,比较报表都调整了,为什么还需要资本公积还原呢。原理是什么,希望陈老师帮忙解答下。谢谢。
回答人:chenyiwei
这两者实际上并不矛盾,都是为了保证追溯后的合并报表继续保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基本勾稽关系。
之所以这样表述,是与目前大多数人编制合并报表的习惯有关。目前大多数人习惯于先对母公司的长投模拟权益法调整,再将调整后的长投与子公司的净资产全部对抵,这样就把子公司的留存收益也抵销了。如果是常规情况下的合并,这样做并不会导致重大问题,因为母公司在模拟权益法时也会调整留存收益,这部分对留存收益的调整会在合并报表中延续。但在同一控制下合并的情形下则有所不同。因为同一控制下合并中,母公司个别报表中的投资成本就等于合并日在子公司中的净资产份额(合并成本与子公司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需要再用模拟权益法的方式使得长投账面价值与子公司的归母净资产一致,这样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就不能通过常规的模拟权益法调整的方式体现出这笔合并日之前的留存收益,所以要额外做一笔恢复分录。当然,如果采用直接在成本法下编制合并抵销分录的方式(我之前发过相关做法),就可以免掉这一步了。
提问人:小红帽茁壮成长
假设有一家公司成立时境外股东实缴注册资本100万美元,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应人民币650万)。目前,股东减资40万美金,有以下问题想请教您:
【Q1】如果减资当天就汇出,就按照当天购汇的实际汇率(设为7.00)这算**民币,与对40万美金对应账面实收资本的金额之差(即65040%-407=-20),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是么?
【Q2】如果减资决议做出后并且已完全符合减资条件,但一直未实际减资,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借:实收资本贷:其他应付款(如果是这样处理,那金额如何确定呢?)
【Q3】如果减资决议做出后并且已完全符合减资条件,并且已购入外汇40万美金(汇率6.8),1个月之后汇率升为7.1才会汇出,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这个1个月内,美元是不是视为普通的美元存款1个月后汇出的时候要先算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
之后,再按照汇出当天的汇率来计算减资的人民币金额与减资前账面对应份额的金额之差计入资本公积
回答人:chenyiwei
1、当发生减资时,所减少的实收资本金额应根据减资时点上实收资本科目的加权平均折算汇率进行折算,即【减资前实收资本科目余额/减资前原币实收资本金额】。所减少的实收资本与应支付的减资款按减资当日即期汇率折算的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2、应付减资款(假设以货币方式减资)属于货币性负债。如果减资款一直未汇出的,则应在每期末确认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3、“这个1个月内,美元视为普通的美元存款1个月后汇出的时候要先算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的理解是合理的;但后续汇出时的折算人民币金额与最近一次折算后金额之间的差额,仍然是列入“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提问人:Lvhongtao383
一、背景A公司2023年5月增资B公司,增资金额是2亿元,增资协议中约定以下回购条款:1.1回购触发事件各方同意,自增资款支付之日期,如发生以下回购触发事件,A公司有权在回购事项触发后的两年内要求B公司回购A公司届时所持有B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1)在2026年5月前A公司仍未能实现投资退出。1.2回购价格届时回购价格为A公司支付的全部增资款。1.3回购价款的支付B公司应在收到A公司要求其回购股权的书面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根据A公司当时支付的全部增资款,以现金方式通过合法途径回购A公司届时所持的B公司全部股权。A公司除有回购权利外,其他权利与一般股东相同。二、分析A公司有权要求B公司以现金回购其持有的B公司股权(即A公司具有回售权),该回售权取决于B公司和A公司均不能控制的未来不确定事项(即2026年5月前A公司仍未能实现投资退出)的发生或不发生,属于或有结算条款,且不属于“几乎不具有可能性”的情形,B公司不能无条件地避免以现金回购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义务。因此,在2023年5月,B公司应当根据收到的增资款确认股本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同时,按照回购所需支付金额的现值,将回购A公司所持本公司股权的义务从权益重分类为一项金融负债。三、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B公司财务认为,B公司和A公司签订的增资协议所涉及的回购条款,届时回购时,B公司并不需要支付利息给A公司,就是A公司每年要求的报酬率是0,所以,A公司出资的2亿元,即使在3年后(2026年5月)触发回购,在2023年5月收到2亿元出资款时,折现的现值是2亿元,由于折现的现值是2亿元,与出资款一致,后续每年也不存在计提财务费用的问题。请问B公司财务的理解是否准确,虽然B公司和A公司签订的增资协议,回购条款约定回购权不需要支付利息(即约定的利率是0),但是3年后(2026年5月)的2亿元,折算到3年前(2023年5月)的现值还是2亿元,感觉有点奇怪。并且如果按照3年期贷款利率4.75%折现的话,折现后的现值比2亿元低2千万左右,后续每年要计提数百万的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
回答人:chenyiwei
首先这种不需要支付利息的约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常理?一般情况下的回购款都是“本金+利息”。
其次,假设这样做是合理的,则B公司在账务处理时,仍应将3年后需支付的回购款按照接受投资当时的市场收益率(例如8%)予以折现,将该折现值作为回购义务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该初始计量金额小于A公司出资款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即参照股东授予被投资企业无息贷款的处理方式。
关于股东授予被投资企业无息贷款的处理,可参考:《中审众环研究2020》之“问题4-1-26(母子公司之间的无息或低息贷款在双方各自个别财务报表中的处理)”中的“情形3”。
提问人:anjiaxiang1210
陈版,关于大宗贸易代理人的认定,其中有一项关于对于商品控制权的判断。企业向客户转让商品前能够控制该商品的情形包括:(一)企业自第三方取得商品或其他资产控制权后,再转让给客户。(二)企业能够主导第三方代表本企业向客户提供服务。(三)企业自第三方取得商品控制权后,通过提供重大的服务将该商品与其他商品整合成某组合产出转让给客户。请问其中的第二项,如何理解,公司与上下游公司签订三方协议,由上游公司发货,运输,到下游公司,上下游公司组织验收,公司全程不参与,这种适用于公司主导第三方代表本企业向客户提供服务吗?
回答人:chenyiwei
在大宗商品贸易业务中,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以销定采”,由供货方直接发运至需方,本身执行零存货政策。证监会会计部在《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0)》P349的案例中承认“短暂控制”也属于“控制”,没有强调“囤货”的必要性,近年来这个案例经常被各个被审计单位引用,作为支持其所采用的总额法会计处理的论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年来对总额法/净额法问题监管口径的明显收紧(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会计监管动态(2022年第4期,总第10期)》;《深圳证券交易所会计监管动态2023年第1期(总第3期》中相关内容)。实务中,根据对“控制权”的实质理解,我们认为对于贸易企业而言,控制权的最主要考虑因素应当是“在持有存货期间,有权决定以什么价格卖给谁”。因此,我们通常是以“是否囤货”作为判断能否采用“总额法”的标志,对于此类不囤货、零存货的大宗贸易企业建议其采用净额法核算。
根据新收入准则第四条:“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即对控制权的判断应着眼于“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的能力。该准则第十三条给出了判断控制权时可以考虑的迹象。对于贸易企业而言,这个控制权的最主要考虑因素应当是“在持有存货期间,有权决定以什么价格卖给谁”。
承担实物毁损灭失风险与控制权无必然联系(这是“控制权模型”与此前的“风险报酬模型”的区别之一)。因为该风险的承担并不代表企业具有“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的实际能力。主要考虑:(1)货物毁损灭失以及由此导致的索赔通常是偶发事件,不能以偶发事件为主要判断依据;(2)货物毁损灭失风险的承担更多地是体现法律上的“善良管理义务”,例如仓储企业和运输企业都要承担其受托保管或受托运输货物在保管期间和运输途中的毁损灭失风险,但并不因此可将受托保管、运输的货物确认为自身存货,也不能认定具备对其控制权。
与之相比,公允价值变动的风险和收益的承担与“控制权”更为相关。因为只有具备了“在持有存货期间,有权决定以什么价格卖给谁”的实际能力,才能因此享有或承担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和风险。因此应当以“享有或承担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和风险”作为判断控制权的重要辅助标志。
形式上享有法定所有权也不是控制权判断的主要依据;所有权(物权凭证)的“过手安排”也不能表明存在控制权,最多只能理解为对资金安全的保障。因为在为过手目的持有物权凭证期间,本企业实际上并不能将对应的货物“有权决定以什么价格卖给谁”。因此,本案例中虽然公司补充了更多表明其在这一过程中拥有商品法定所有权的相关证明材料,但这些证明材料不能证明其对商品具有会计准则意义上的“控制权”。
提问人:cuihengwen
拟上市公司B为省属一大型企业A的控股子公司,从事煤炭生产和销售业务。A公司下还有未纳入上市范围的从事煤炭生产的企业C。为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经国资委同意,A企业将拥有的C企业股权无偿划转给另一家省属企业D,2022年10月完成相关的工商变更手续。2023年6月B公司上市,并启动了从D手中收购C企业的工作,拟于年底前按照评估值完成对C的并购。请问,2023年B公司对C的并购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谢谢!
回答人:chenyiwei
建议考虑:
1、A将C转让给D和B上市后从D收购C是否为一揽子交易,即为了B上市目的暂时性地移出C,但当时就明确了上市后要回购?如果是,则作为同一控制下合并更合理。
总体上看,鉴于:(1)如果现在作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处理,则与当初将C转移给D的目的(消除同业竞争)存在逻辑矛盾;(2)煤炭生产企业基本属于“单一资产实体”,不构成业务,故倾向于按照不构成业务的资产购买处理,其处理效果除了不确认商誉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与非同一控制下合并类似。
提问人:SharryLi
客户乙向公司甲下订单订货,甲公司为乙客户进行生产备货,但多年乙客户一直未拿货,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甲公司协助乙客户采取可行技术及物理手段,将存货予以妥善处置,确保销毁存货介质中留存的乙客户相关信息,乙客户因此向甲公司支付相关技术服务费200万元人民币。
回答人:chenyiwei
在新收入准则下,确认收入的前提是向客户转移商品控制权。而在本案例中,商品最终未交付给客户,而是被销毁,客户对销毁商品的成本和销毁过程中的费用予以补偿。
因此,本案例中对于客户支付的补偿款不应确认收入,而是将【被销毁商品的成本+销毁费用-可回收的残料价值-客户补偿款】的差额确认为营业外收支处理。
提问人:wanglinghai001
背景:16#解释要求对租赁确认递延所得税,其中:使用权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租赁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问题1:租赁行为在所得税中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前者使用权资产为永久性差异,为什么在16#解释中将其口径表述为暂时性差异,应该怎么去理解这个表述?
背景:母子公司发生顺流交易,基于会计分期原则母公司按暂估含税金额确认应收,子公司按暂估不含税金额确认应付。
问题2:合并抵消差额(增值税部分)做入其他流动资产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人:chenyiwei
1、在2006年后,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就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再有永久性差异概念,而是全面引入计税基础概念,通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来定义所得税的递延。由于资产最终都会被处置或消耗,负债也最终会被清偿或转销,所以与资产、负债相关的差异都是暂时性的。暂时性差异也不一定只影响净利润,也可能影响其他综合收益或者直接调整权益。
总之,现在不应把差异仅仅理解为传统上的“时间性差异”,即收入和成本费用项目在会计和税务上确认所属期间的差异。要从更广泛的概念去理解。
2、站在合并报表集团角度来看,内部卖方已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而内部买方尚未获得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凭证,但一旦取得抵扣凭证,这部分增值税额是可以获得抵扣的。因此,可以理解这笔款项是合并集团的一项暂时性的对外支付,日后将通过抵减应纳增值税额的方式收回,所以在合并报表中列报为“其他流动资产——待取得抵扣凭证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提问人:艾玛123
请问陈版主,对于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业务,确认借:应收出口退税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这笔分录,也就是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的确认时点,应该是以下四个时点的哪一个时点确认:1、发生出口业务的时点;2、出口退税申报的时点;3、出口退税申报审核通过时点;4、收到退税款的时点
回答人:chenyiwei
应当是“3、出口退税申报审核通过时点”。在这一时点上才正式享有收取退税款的权利。该笔分录不影响损益,也不存在与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项目配比的需要。
提问人:xingweifeng520
A公司在二级市场购买了B上市公司的股票,增持比例超过1%,B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前十大股东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近11%,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0%,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6%,其余的低于5%。A公司将会向B公司董事会派出董事,A公司持有B公司股票系战略合作,目的为长期持有。请问,A公司是否可以权益法核算对B公司的投资?
回答人:chenyiwei
可参考:《中审众环研究2020》之“问题3-1-55(对持股比例不到20%,但派一名董事的参股公司能否按权益法=核算)”、中国证监会《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之问题“1-2重大影响的判断”等。
除了主帖中已有的信息以外,还需关注前十大股东之间有无关联方关系、本企业派驻董事占董事会席位的比例、派出的是执行董事还是非执行董事、被投资企业董事会议事规则中的表决规则和提交议案的相关要求等。
提问人:wang444888
请教陈版,外商投资企业,按照原币出资规定比如持股60%,外方分期出资,按照收款日的即期汇率入账,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折算完的人民币持股比例不是60%,这部分差异在单体报表上需要处理吗?在合并报表上怎么处理?
回答人:chenyiwei
你说的情况是否为:外商投资企业由中方(母公司)控股,外方是少数股东,则在中方(母公司)的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中的处理?
如果是,则:
1、中方股东个别报表层面:因为是成本法核算,所以对外方出资按即期汇率折算导致的差额本作处理。
2、中方股东合并报表层面:对于外方股东出资额与由此增加的少数股东权益之间的差额,按权益性交易原则调整资本公积处理。
提问人:wang444888
请教陈版,公司ABc同受最终控制方控制,A持股C65%,B持股C35%,假设A公司一直控制C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某一年末A公司溢价购买了B公司持有的35%,成为C公司的唯一股东,请问,A公司个别报表是否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格确认新增的长投?同时合并报表如何处理
回答人:chenyiwei
首先要确保该项收购少数股权交易与A取得C控制权的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在此前提下,对于A收购B持有C的少数股权,就按照购买少数股权的正常方式处理(包括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层面),并不因为被收购股权的原股东是同一控制下的关联方而有所不同。不应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套用到同一控制下的收购少数股权交易。
提问人:xumin_cpa
陈版,请教个明股实债问题:
背景:A国资平台公司对B企业投资4000万,投资协议约定:未来5年内,若B成功上市,则至少将投资额度的1/4,即1,000万随同B一道上市,剩余3,000万本金由B公司实控人(两位自然人)或实控人指定的第三方回购,固定投资收益(按照年化8%)由B公司支付;若未来5年不能上市,则4,000万本金均由B公司实控人(两位自然人)或实控人指定的第三方回购,固定投资收益(按照年化8%)由B公司支付。
问题:目前B公司账面仅将陆续收到的国资的投资本金,按照持股比例确认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是否需要将B公司需要支付的投资收益(8%*3000或8%*4000)折现入账?
回答人:chenyiwei
1、需要将B公司需要支付的投资收益(8%*3000或8%*4000)折现入账。
2、另外,虽然从字面看,B公司自身似乎无回购义务,但也要关注合同约定的回购义务方(B公司实控人(两位自然人)或实控人指定的第三方)届时有无支付回购款的意愿和财力,是否可能利用其对B公司的控制权,要求B公司自身直接履行回购义务等。因此,在这类案例中,不能简单认可B公司收到的出资款可归类为权益。
提问人:Lainey1988
我在实务中遇到一点品牌和客户关系减值测试的小问题,如果您方便的时候希望你不吝赐教~
公司在以前年度非同控合并形成商誉、品牌(使用寿命不确定)和客户关系(使用寿命确定),根据准则CAS8号-资产减值,商誉已通过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因被收购标的一直连年亏损,被收购标的出现减值迹象,根据准则要求使用寿命确定的客户关系也应进行减值测试。
在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时,品牌和客户关系的账面净值已经包含在商誉减值测试分摊进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中。根据CAS8号第22条规定:“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商誉减值损失的金额小于商誉的账面价值,因此包括品牌、客户关系在内的资产组其他资产尚未进行计提减值准备。
我的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和客户关系是否还需单独进行减值测试,重新测算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呢?
根据CAS-8号第十八条规定:“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品牌和客户关系很难脱离其他资产组产生独立现金流入,如果要把品牌和客户关系的账面价值分摊至资产组是否可以认为和商誉减值测试的未来现金流预算等数据一致,已经在商誉减值测试考虑过,无需进行减值准备呢?
如果我的理解不正确,能否请问一下目前实务中对于品牌和客户关系单独减值测试应如何计算未来可收回金额呢?
回答人:chenyiwei
纳入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本身就说明该资产单独不能产生现金流入。因此,除非该资产自身的市场交易价格能够可靠确定(这类情况很少见,本案例不属于这种情况),否则只需并入其所属资产组,以资产组为单位整体进行减值测试即可,无需再单独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提问人:gotoschool_
陈老师您好:
请问追溯调整和追溯重塑有什么区别,追溯调整不调利润表,追溯重述需要调整利润表吗?
回答人:chenyiwei
追溯调整和追溯重述在具体如何操作(账务调整和报表编制)的技术方法上是完全一样的,主要差异是:
1、针对的场景不同:追溯调整是针对会计政策变更,追溯重述是针对前期差错更正以及同一控制下合并,
提问人:cpaliqi
A公司与B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合同约定:由B公司在A公司各生产经营场所提供远程数据测控技术服务,为期5年,且B公司在A公司生产经营场所免费安装监测及网络等设备,包括监控设备、无线基站及交换机等设备(设备的使用年限与服务期接近),B公司负责设备的保养维护等工作。服务期间产生的监测数据信息、视频图像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均归A公司,服务期满后各类设备所有权均归A公司。A公司按照B公司实际安装使用量,按月支付服务费用(B公司要保证系统完好率在90%以上,每降低1个百分比,A公司按照一定的比例扣除服务费)。预计在服务期内会持续安装新的设备,并在新安装之日起继续提供5年的技术服务。
A公司将每期的技术服务费计入无形资产,比如本月技术服务费结算30万元,就会新增无形资产30万元,次月结算40万元,次月增加无形资产40万元,每期以此类推。每月新增的无形资产的部分,会在5年的剩余期限内摊销。
我们目前的思路是按租赁考虑,应当将此类服务作为一项技术服务,在每期发生时计入直接当期损益。理由是:此项技术服务虽然合同约定免费提供设备,且期满后设备所有权归A公司,但整个服务期内服务费均可覆盖B公司设备及服务成本。但由于按照实际安装使用量结算服务费,且存在扣款条件,合同也未约定固定金额,所以不属于实质固定付款额,均为可变租赁付款额,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可。
或者是有没有其他更合理的处理方式?感谢陈版及各位老师。
回答人:chenyiwei
提问人:liuweisheng
A公司为BC公司的母公司,B公司2022年购买C公司10%股权,支付100万元;B公司2023年购买C公司50%股权,支付800万元。假设期间C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净资产价值不变为2000万元。第一次购买长投入账金额为100万元,第二次长投余额为100万元+2000*50%=1100万元。这样处理是否正确。非一揽子交易。谢谢版主解惑。
回答人:chenyiwei
这属于分步交易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两次收购交易不构成一揽子交易的前提下)。在第二次交易完成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2000*60%=1200,与两次收购的投资成本(100+800=900)之间的差额300调整资本公积。
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修订)〉应用指南》中关于“分步交易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相关内容。
提问人:liuweisheng
A公司按每股1元购买B公司100%股权,有对赌协议。A公司借:长投200借:交易性金融资产100贷:银行存款300合并报表报表借:股本300贷:长投200贷: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00这样处理是否正确。谢谢版主解惑。
回答人:chenyiwei
提问人:沉默羔羊
长期亏损企业,预计未来5年也是长期亏损,对可弥补亏损这块,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这个可以理解。
但能否对坏账准备这些暂时性差异确认呢?虽然公司预计也是亏损,但是应收款项都可以收回,是否可以单独就坏账准备这些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呢?
@陈老师可以帮忙从准则规定的角度解释以下这个疑问吗?万分感谢!
回答人:chenyiwei
同样不可以确认与资产减值准备等暂时性差异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因为暂时性差异转回时不能起到减少应纳所得税额的效果。
需注意:对于目前仍处于税务上的累计亏损状态,且仍处于税法规定的弥补亏损年限内的企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根据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当企业有累积未弥补亏损,且尚未超出税法规定的税前补亏年限(例如5年)时,其在补亏期间获得的应纳税所得额首先用于弥补税务亏损,到税务亏损弥补完后有剩余的应纳税所得额时才需要计算纳税。相应地,对税前补亏期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也应体现出税法规定的这一顺序,即:在未来的税前补亏年限内预计可获得的应纳税所得额的限度内,首先应当确认与可弥补亏损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只有当已就所有的尚未超出税前补亏期限的可弥补亏损均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后,如果预测税前补亏期间可获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需在税前弥补的累计亏损,才能在剩余的预计应纳税所得额的限度内,就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如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提问人:沉默羔羊
谢谢陈老师,可以再帮忙发一下最后一段内容的出处或者来源吗?
回答人:chenyiwei
这是若干年前我在所内培训讲课时总结的内容。
提问人:RSM@zyl
公司为拟IPO申报企业,实控人本身是公司最大的销售,拥有很多客户资源。同时实控人每个月需要审批、拍板最后的采购订单。这在公司内控管理层面,是否有失偏颇?
回答人:chenyiwei
这种情况建议考虑:是否建立了相关的规范、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实际操作中,是否存在实控人凌驾于控制之上,绕过制度规定的决策程序直接作出决策和调动资源的情况。
提问人:yayu197777
请教陈版,我境外一家子公司,不是上市公司,准备发行B类股份,B类股份以后可以转换成目前的A类股份,这种情况下B类股份如何账务处理,属于股还是债?
回答人:chenyiwei
这里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是否因发行B类股份导致存在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现时义务:例如B类股份是否每年都要分红,是否有固定的股息率、是否只要改子公司有利润就必须向B类股东分红;等等。
2、日后转为A类股份,换股的触发条件是什么?换股的主动权是在该子公司还是B类股东?换股的比例是否确定,即是否满足“固定换固定”?
本文来自新知号自媒体,不代表商业新知观点和立场。
周五晚上8点的飞机,赶到家已经1点了,周六早上又6
关于同一控制下合并形成母公司的资本公积后出售问题。
数据来源:会计视野论坛作者:chenyiwei今日话题数:1
公司系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定增股票用于限制性股权激励,受激励对象有直接层面持股高管和持股平台员工。
能短时间内给简历疯狂加分,让你直接“弯道超车”进名企,并具备
一般的企业在设置在建工程明细账的时候,分土建、安装、设备、待摊费用。
研发过程中产出的可对外销售的试制品,其成本以资本化的开发支出为限。
我们知道微信读书的书是很全的,有时我希望能将里面的书导出成PDF,今天我就教大家实现。
自媒体从0到1,玩转头条、百家,做更赚钱的自媒体帐户!
加薪升职100讲:林琳笨超级执行力
©2023北京商状元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ICP备案:京ICP备16045203号-2京ICP证B2-20180963|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10574号
美元换**民币,怎么算?
货币兑换 1美元=6.3450人民币元 1人民币元=0.1576美元 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更新时间:2015-10-11 11:03
2023年11月18日奈拉兑人民币/美元,不同渠道有所不同,仅供参考!
您的分享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 历史记录 ,仅供参考 ”
“ 2023 年11 月18 日 仅 供 参 考 ”
156.9奈拉 兑 1 人民币1130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1 月17 日 仅 供 参 考 ”
159 奈拉 兑 1 人民币1150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1 月16 日 仅 供 参 考 ”
159 奈拉 兑 1 人民币1166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1 月15 日 仅 供 参 考 ”
159 奈拉 兑 1 人民币1155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1 月14 日 仅 供 参 考 ”
155 奈拉 兑 1 人民币1129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1 月13 日 仅 供 参 考 ”
160奈拉 兑 1 人民币1168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1 月12 日 仅 供 参 考 ”
160奈拉 兑 1 人民币1166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1 月11 日 仅 供 参 考 ”
154.4奈拉 兑 1 人民币1124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1 月10 日 仅 供 参 考 ”
151.5 奈拉 兑 1 人民币1105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1 月09 日 仅 供 参 考 ”
160 奈拉 兑 1 人民币1166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1 月08 日 仅 供 参 考 ”
165 奈拉 兑 1 人民币1199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1 月02 日 仅 供 参 考 ”
159奈拉 兑 1 人民币1160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1 月01 日 仅 供 参 考 ”
161.8 奈拉 兑 1 人民币1181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31 日 仅 供 参 考 ”
166 奈拉 兑 1 人民币1212奈拉 兑 1 美元
162 奈拉 兑 1 人民币1188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28 日 仅 供 参 考 ”
164 奈拉 兑 1 人民币1199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27 日 仅 供 参 考 ”
160 奈拉 兑 1 人民币1177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26 日 仅 供 参 考 ”
180奈拉 兑 1 人民币1314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25 日 仅 供 参 考 ”
180 奈拉 兑 1 人民币1314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24 日 仅 供 参 考 ”
178奈拉 兑 1 人民币1300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23 日 仅 供 参 考 ”
166 奈拉 兑 1 人民币1212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22 日 仅 供 参 考 ”
165奈拉 兑 1 人民币1200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21 日 仅 供 参 考 ”
165奈拉 兑 1 人民币1200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20 日 仅 供 参 考 ”
165 奈拉 兑 1 人民币1222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19 日 仅 供 参 考 ”
154.5 奈拉 兑 1 人民币1133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18 日 仅 供 参 考 ”
151 奈拉 兑 1 人民币1111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17 日 仅 供 参 考 ”
146.6 奈拉 兑 1 人民币1069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16 日 仅 供 参 考 ”
143.8 奈拉 兑 1 人民币1049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15 日 仅 供 参 考 ”
146.4奈拉 兑 1 人民币1066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14 日 仅 供 参 考 ”
145.4奈拉 兑 1 人民币1060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13 日 仅 供 参 考 ”
145奈拉 兑 1 人民币1055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12 日 仅 供 参 考 ”
142.7 奈拉 兑 1 人民币1038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11 日 仅 供 参 考 ”
141.4奈拉 兑 1 人民币1025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10 日 仅 供 参 考 ”
139.9 奈拉 兑 1 人民币1019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09 日 仅 供 参 考 ”
139.9 奈拉 兑 1 人民币1019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08 日 仅 供 参 考 ”
138.9 奈拉 兑 1 人民币1009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10 月07 日 仅 供 参 考 ”
139.9 奈拉 兑 1 人民币1019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9 月03 日 仅 供 参 考 ”
130 奈拉 兑 1 人民币940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9 月02 日 仅 供 参 考 ”
130 奈拉 兑 1 人民币940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9 月01 日 仅 供 参 考 ”
129.8 奈拉 兑 1 人民币940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8 月31 日 仅 供 参 考 ”
127.6 奈拉 兑 1 人民币930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8 月 28 日 仅 供 参 考 ”
129.8 奈拉 兑 1 人民币950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8 月 23 日 仅 供 参 考 ”
130奈拉 兑 1 人民币950奈拉 兑 1 美元
120 奈拉 兑 1 人民币 875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8 月18 日 仅 供 参 考 ”
113.5 奈拉 兑 1 人民币 829 奈拉 兑 1 美元
135.1奈拉 兑 1 人民币 980奈拉 兑 1 美元
133.9 奈拉 兑 1 人民币 970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8 月12 日 仅 供 参 考 ”
133.3 奈拉 兑 1 人民币 966 奈拉 兑 1 美元
130.3奈拉 兑 1 人民币 940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8 月10 日 仅 供 参 考 ”
131.9 奈拉 兑 1 人民币 950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8 月08 日 仅 供 参 考 ”
128.8 奈拉 兑 1 人民币 925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8 月06 日 仅 供 参 考 ”
127奈拉 兑 1 人民币920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8 月05 日 仅 供 参 考 ”
124 奈拉 兑 1 人民币900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8 月01 日 仅 供 参 考 ”
“ 2023 年 07 月30 日 仅 供 参 考 ”
125 奈拉 兑 1 人民币890 奈拉 兑 1 美元
128 奈拉 兑 1 人民币910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7 月28 日 仅 供 参 考 ”
128 奈拉 兑 1 人民币910 奈拉 兑 1 美元
125.4 奈拉 兑 1 人民币900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7 月25 日 仅 供 参 考 ”
123.4奈拉 兑 1 人民币888 奈拉 兑 1 美元
123.4 奈拉 兑 1 人民币888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7 月23 日 仅 供 参 考 ”
117.8奈拉 兑 1 人民币850 奈拉 兑 1 美元
125 奈拉 兑 1 人民币900 奈拉 兑 1 美元
123 奈拉 兑 1 人民币880 奈拉 兑 1 美元
“ 2023 年 07 月17 日 仅 供 参 考 ”
“ 2023 年 07 月15 日 仅 供 参 考 ”
120 奈拉 兑 1 人民币860 奈拉 兑 1 美元
120 奈拉 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