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5美金等于多少英镑? 45美金等于33.1321英镑。 按照国际汇率换算,1美金约等于0.7363。 美金又叫美元,1792年美国铸币法案通过后出现。当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自1
45美金等于多少英镑?
45美金等于33.1321英镑。
按照国际汇率换算,1美金约等于0.7363。
美金又叫美元,1792年美国铸币法案通过后出现。当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自1913年起,美国建立联邦储备制度,发行联邦储备券。现行流通的钞票中99%以上为联邦储备券。
英镑是英国国家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英镑主要由英格兰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发行机构。最常用于表示英镑的符号是£。
美元便较企香换英磅老在升我该怎么办?
您是卖美元买英镑(标题是这个意思)还是买美元卖英镑(内容中卖进美元换英镑,看不明白),如果是后者,建议持有美元观望一下,近期英镑有回落调整可能。
用美元换欧元划算,还是用英镑换划算
美元现在是强势货币欧元英镑都是弱势但是二者相比欧元还是比英镑弱所以三者的关系是美元》英镑》欧元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拿强势的换成弱势的货币换完了欧元贬值你的资金岂不是缩水了??但是如果非要选择的话我选择用美元兑换
人民币中间价大升,现在换美元还是好时机吗?
就在很多人心里慌慌,开始琢磨换美元的时候,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在10月的最后一天意外上调了。上调幅度217个基点,报6.7641。在中间价的引导下,人民币走高。
这让很多人踌躇了。以前自己患上拖延癌,明知道人民币对美元会贬值,一直没有换美元,损失不少。现在终于下定决心要换美元了,人民币汇率怎么又回升了呢,自己不会成为汇率接盘侠吧?
到底换不换?
那要不要换美元呢?我们从两个方面说。
就汇率来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是趋势,这点不用犹豫。
以前在解释这个逻辑的时候,钱耳朵经常会提到美国加息概率的提升。目前,市场预期美国将在12月加息的概率已经从年中的40%升到现在的75%,同时,美国地方联储的**也开始喊话,不管12月份加不加,反正明年要加两次息。
为什么美国加息,人民币对美元就会贬值?原因是美元加息一般会伴随美元指数的走强,美元指数走强就会让美元的汇率上行。从这个角度讲,美元加息概率提升,美元升值概率就会提升,人民币对美元就会下跌。
另外一个原因则和美国没关系,那就是英国脱欧。从汇率角度,英国脱欧让英国和欧盟两败俱伤。因为英国脱欧事件发生后,英镑、欧元对美元都贬值了。它们的贬值推动了美元指数的走强,相应地让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提速。
这样看,人民币贬值也有躺枪的成分。
那么导致人民币贬值的这两个因素在2017年会怎样?
该换就换,但别瞎换
美元加息2017年一定会进行。英国脱欧在2017年进入实质性操作,如果一旦是硬脱欧,对市场影响更大。如果英国脱欧引发其他欧盟国家效仿,就是连锁反应。
因此大概率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后续贬值压力仍然不小。中金公司就预计,2016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将在6.78左右,2017年底到6.98附近。
如果你要用美元,仍然要换。不要因为短期的反弹就犹豫。
但不是所有自己经常出国、孩子未来出国读书的家庭都要换美元。
原因有两个。
第一,不是出国只去美国,读书只去美国。前几天还有一个朋友问钱耳朵,读高二的孩子计划本科出国读书,正在申请英国的学校,问钱耳朵要不要提前换一点美元备着。
第二,不是人民币对所有货币都贬值了。统计数据可以发现,10月1日以来,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分别升值幅度达0.78%、2.09%和4.67%。
对于未来和英国、日本等国家联系比较多的中国家庭来说,现在没有必要着急忙慌地换美元。我们就以孩子去英国读书为例。去英国读书,当然不会用美元交学费。既然英镑还会跌,为什么不等英镑对人民币再贬值之后换点英镑呢,岂不是更合适?再说了,你现在换了美元,看着有汇率波动的收益,但未来转换成英镑交学费的时候,币种转换也有费用的。这个费用可能就把美元收益吃掉一大块。
这样看,要不要换美元,除了要考虑美元指数的涨跌之外,更重要的还要考虑未来1-3年左右家庭的生活目标。
换错了就亏了
短期目标,一家人近期出国游想去哪个国家?是去美国西岸逛逛1号公路,还是去英国湖区泛舟,或者去日本箱根泡温泉。这就导致换汇的币种不一样。
中期目标,孩子去哪个国家读书,英国还是美国?大学本科出去还是高中阶段就出去?相比较出国旅游,孩子出国读书的费用更贵。一般而言,美国优质高中的学费每年是5万美元,好大学的学费也在5万-6万美元,从高中起赴美意味着家庭要准备40万美元学费(美国高中4年学制),从大学起赴美家庭也要准备20多万美元。而到英国读书,3-7年的费用也不低。换美元还是换英镑,几年下来,差异不小。
清晰了家庭中短期目标,换不换汇,换哪种汇,心里就会踏实很多。
钱耳朵还是那句老话,家庭财富管理,“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美元对英镑自由兑换吗
若通过招行操作实盘或者确认两种外币之间兑换情况,要操作外汇实盘,登录手机银行,选择“我的→全部→跨境金融→外汇买卖→行情信息”,选择对应的货币对,就可以操作外汇实盘买卖。个人实盘外汇买卖功能,开通以及交易都没有手续费,买入卖出会涉及点差。招行个人外汇买卖交易时间为:北京时间周一8:00至周六5:00。温馨提示:如果遇到法定节假日和国际的主要金融市场假日,系统会关闭;如果因为通讯线路故障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招行可以暂停交易。
2023什么时候换英镑划算,什么时候兑换英镑划算 - 装机吧
1、从图中可以看出,兑换英镑比较合适的时间为2014年下半年;英镑汇率走势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12——15年英镑汇率最贵的时候是14年下半年时,达到了6665元。目前英镑正在呈上升趋势。
2、你好!英镑呈上升趋势在6月份或7月份有回调需求,可以在那时兑换英镑备用。
3、目前兑换比较合适,今日实时汇率换算:1人民币元=0.1094英镑,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4、,所需证件及资料。必须持本人的身份证去兑换,不然不予办理。去银行后直接跟大堂经理或者柜台说要兑换英镑,这样她们就会指示接下去要怎么做,填哪些表格。照做就行,这些都很简单。
1、第一次换汇必须由学生本人亲自办理,可以换汇的课程时长应以不超过一年零三个月为限。超过此时限的,需分次换汇。若学生自有美金,可直接往银行兑换英镑。
2、年换英镑最佳时间7到8月份。2022年换英镑最佳时间7到8月份,年7月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英镑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英镑对人民币0391元,昨日(7月5日)英镑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英镑对人民币1151元。
3、一般美元和英镑直接的汇率采用英镑美元表示,英镑在前,美元在后。交易英镑美元这个品种当然是在这2种货币的交易最活跃时间比较合适。下午14点后,欧洲开盘,英镑开始活跃。晚上21:30北美开盘,美元开始活跃。
4、人民币升值的时候。至2020年8月,1人民币=0.11英镑,1英镑=09351人民币。
一般美元和英镑直接的汇率采用英镑美元表示,英镑在前,美元在后。交易英镑美元这个品种当然是在这2种货币的交易最活跃时间比较合适。下午14点后,欧洲开盘,英镑开始活跃。晚上21:30北美开盘,美元开始活跃。
年换英镑最佳时间7到8月份。2022年换英镑最佳时间7到8月份,年7月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英镑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英镑对人民币0391元,昨日(7月5日)英镑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英镑对人民币1151元。
人民币换英镑合适的时间要根据实际的走势来判断,一般情况下来讲的话,当人民币换英镑汇率走高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兑换。
人民币升值的时候。至2020年8月,1人民币=0.11英镑,1英镑=09351人民币。
月中旬到3月份。英镑3月创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英镑兑美元本月稍早一度跌至数十年未见的低点。英国英镑是英国的法定货币。
下午14点后,欧洲开盘,英镑开始活跃。晚上21:30北美开盘,美元开始活跃。特定重大时间节点:非农前夕,欧联储利率决议,美联储开户等等。
人民币兑换英镑汇率降低时合适人民币换英镑。由于汇率每天都在变,不同的阶段汇率差距可能比较大,比如3号去的时候一英镑兑换10元人民币,而到20号,可能就只能换3元人民币。
一般美元和英镑直接的汇率采用英镑美元表示,英镑在前,美元在后。交易英镑美元这个品种当然是在这2种货币的交易最活跃时间比较合适。下午14点后,欧洲开盘,英镑开始活跃。晚上21:30北美开盘,美元开始活跃。
年换英镑最佳时间7到8月份。2022年换英镑最佳时间7到8月份,年7月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英镑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英镑对人民币0391元,昨日(7月5日)英镑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英镑对人民币1151元。
英镑将跌至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而且当前看来,这种可能性比六个月前更大,假如真的应验,那么英镑兑换美元汇率可能会从当前2175下跌到1附近,英镑实现大幅度贬值,而人民币兑换英镑汇率也会进一步上涨。
第一次换汇必须由学生本人亲自办理,可以换汇的课程时长应以不超过一年零三个月为限。超过此时限的,需分次换汇。若学生自有美金,可直接往银行兑换英镑。
人民币兑换英镑汇率降低时合适人民币换英镑。由于汇率每天都在变,不同的阶段汇率差距可能比较大,比如3号去的时候一英镑兑换10元人民币,而到20号,可能就只能换3元人民币。
一般美元和英镑直接的汇率采用英镑美元表示,英镑在前,美元在后。交易英镑美元这个品种当然是在这2种货币的交易最活跃时间比较合适。下午14点后,欧洲开盘,英镑开始活跃。晚上21:30北美开盘,美元开始活跃。
英镑将跌至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而且当前看来,这种可能性比六个月前更大,假如真的应验,那么英镑兑换美元汇率可能会从当前2175下跌到1附近,英镑实现大幅度贬值,而人民币兑换英镑汇率也会进一步上涨。
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中美金融战已经刺刀见红了 - 知乎
过去一周,人民币开启了新一轮的快速贬值。截止写稿时,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贬至6.9110,接下来有可能破7。
这种跌势,引发了一部分人的恐慌,担心下跌会引发新一轮资产外逃,导致触发金融体系风险,进而被正虎视眈眈的美国收割。
那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吗?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人民币为什么下跌。
人民币这一轮下跌的直接促因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八个字,中国降息、美国加息:8月22日,中国央行调整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为4.3%,分别较前值降低5个和15个基点。而在8月25日,美联储**鲍威尔发出重磅鹰派信号,将继续对美元加息,而且是大幅加息。而且鲍威尔还表示,希望再加息100-125个基点,而且越快越好,并称应该(保持高利率)很长一段时间。
这次中国央行“降息”已经是年内的第二次;而美国那边,则正处于加息周期中。鲍威尔的这次超级鹰派言论,则直接打破了市场一直对美联储即将停止加息的猜测。中美货币政策的这种逆行,反应在汇率上,就引发了这一轮人民币的大跌。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全世界都知道,美联储加息的真实目的是要收割全球。至于收割的套路,就是通过加息制造全球经济危机,同时用强美元打爆其他货币的汇率,逼迫海外资金回流,抽干其他国家的流动性,引发他们的金融体系崩溃,等他们的资产价格打骨折,华尔街的廉价美元再返回去抄底。这种情况下,为了对抗美元加息,避免被收割,各国央行的通常做法,就是在美国加息的过程中跟随加息,用利率提升来维持汇率,增加对资金的吸引力,避免他们逃回美国。可到了中国这里,为什么还要反其道而行之,在美联储亮起屠刀的当口选择降息,让汇率贬值呢?
这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保经济。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经济非常艰难,疫情的反复,房地产的颓靡,长江流域的干旱和电力危机,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大宗商品通胀,这一系列问题,都对我们的经济运行和民众生计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下,通过降息来刺激一下房地产市场,降低企业经营负担,乃至于让民众手上多几个小钱促进一下消费,确实是有必要的。
我觉得并不是。毕竟前面我们刚说了,现在美元是处在强势加息周期,美国正虎视眈眈的想收割世界——而我们,则是美国最想收割的对象。这时候降息,虽然确实有刺激经济的效果,但考虑到本来现在国内也不缺流动性,降息起到的效果其实也是有限的。何况虽然中国经济纵向比较确实很难,但如果横向比较,放眼全球,我们比美欧日韩印这些还是要好多了。现在这形势,就是全球比烂,谁先倒下谁被分尸,谁熬到最后谁就通吃。既然我们比其他主要经济体都能扛,他们都能苟,那我们也未必就苟不下去。
既然还能苟,为什么非要降息,放任汇率贬值和资金外逃?
仔细琢磨,我觉得其真实目的,很有可能是要抢别人的饭碗。
我们都知道,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今年初时,无论是官方还是市场,都认为随着海外产业链恢复和通胀飙升,前两年火爆的出口估计今年会熄火,所以都把希望寄托到投资上头。官方当时也雄心勃勃的出台了一大票基建计划,并放松房地产调控引导楼市复苏,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场。
结果一场外省疫情,直接打断了供应链,让全国经济陷入半停摆,后面断断续续的疫情,也使得基建始终无法形成实物工作量,房地产市场更是因此雪上加霜,复苏无望。而疫情的复发,又重挫了消费的信心,结果就是投资和消费两架马车都陷入瘫痪。
反而在年初时被普遍看衰的出口,却出人意料的凶猛,逐月创出历史新高——今年前7个月,中国的贸易顺差相当于去年前9个月的1.13倍,前10个月的0.94倍。
为什么在全球经济转衰的大环境下,中国出口却如此之猛?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
首先是产业升级起了效果。最典型的,新能源产业爆发,无论是国内的国产化新能源汽车对传统合资、进口汽车的替代,还是整条新能源产业链的蓬勃发展,都极大的降低了零部件和政策进口,并促进了汽车出口——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预计将达近300万辆,超越德国位居全球次席。而国产芯片方面经过几年的积累也初见成效,1-7月芯片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2%。
而比产业升级更重要的因素,是俄乌战争的影响。俄乌战争改变了全球能源供应格*,美国的经济制裁弄巧成拙,俄罗斯以能源为武器,对西方发起反击,并引发沙特的一众资源国跟随,直接导致了全球能源供需关系的扭曲和价格大涨。
而美系国家,尤其是德法日韩等生产国,在此过程中惨遭重创。毕竟他们都高度依赖外部能源供应——尤其是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出口。俄罗斯掀桌子带动能源价格上涨,后果绝不仅仅是居民用不起电,更重要的是,能源紧缺价格大涨,更是大幅抬升了这帮中高端生产国的生产成本,让这些国家的产品严重丧失市场竞争力。
这就给中国可乘之机。这一次的能源通胀,受影响的主要是西方世界——毕竟是他们自己要制裁俄罗斯,不买它的石油天然气。至于中国,中国又没有制裁俄罗斯,所以不仅该买的照买不误,而且还能买额外的打折油。再加上中国在能源方面布*的早,不仅渠道来源多样化,而且都签了长协,国内的煤炭价格也被有效管控,所以在全球能源价格飙涨带动电价飙升的大环境下,中国工业用电价格一直保持稳定——这下优势就骤然凸显。一些原先由欧日韩等美系工业国占据的产业和市场份额,现在自然就转移到了中国手上。
中国的产业升级,外加西方的中高端工业体系破碎,反应在国际贸易中,就是全球经济衰退、需求降低的大背景下,中国出口产值反而创了新高——换句话说,我们吃掉了原本属于美欧日韩的市场份额。
不过这个历史新高的顺差背后,也存在一个结构性问题——就是产业升级类的中高端增速喜人,但传统低端产业出口滑坡严重——毕竟中高端是我们吃了欧日韩的份额,完美对冲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但到了低端,就轮到东南亚、南亚携廉价劳动力和低环保优势来跟咱们竞争了,再叠加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滑在所难免。
由于中高端产品价值高,低端价值低,所以虽然低端出口下降,但体现在金额方面,我们顺差还是创了新高。但是,中高端产业的就业岗位需求远不如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这就造成一个严重问题——大量低端工人失业。而现在国内消费颓靡,基建地产不振,本来就业压力就很大,这时候如果制造业再不能有效吸纳就业,并创造间接就业,那么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并影响社会稳定。
所以就有必要降息。虽然低端产业本身对中国来说价值和重要性已经大不如前,但在解决就业方面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通过降息,减轻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压力,提振一下内部消费力,无论是对出口还是提振内需,都有一个阶段性的促进作用。
不过,降息的必要性,还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低端就业。它同样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在中高端站稳脚跟。
中高端升级,说白了就是抢欧日韩这些发达工业国的饭碗。现在欧日韩产业已经被高价能源整废了半条命,尤其是欧洲,工业体系正在快速瓦解——欧盟电费已经飙升到超过7元一度了,这个价格接下来还有可能会再涨80%。
这么高的价格,哪家制造业扛得住?一向号称无国界的资本眼见大势不妙,正在加速将产业链外迁。
这个节骨眼,谁要是接过更多的迁出产能,谁要是抢到更多让出的市场份额,谁的工业体系就将更强大,就能在未来占据更多的永久性优势。
而我们中国已经在行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困于能源价格,欧洲许多高耗电高耗能的产业巨头已经纷纷加大对华投资,推动产业向中国转移。甚至连一向淡定的德国**,最近都不得不亲自下场,拒绝向大众对华新一轮投资提供担保——很多人将其原因归咎为现在的德国**比较反华。但云石君看来,这里面**的因素远不如经济的因素——德国智库德国经济研究所(IW)的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德国企业在中国投资高达100亿欧元,创造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这还是在全球经济转衰的大环境下。
当然,抢产业链的,不光是中国,美国不也在喊着制造业回流,成天逼着半导体公司去美国建厂么?虽然美国的制造业基础跟咱们比烂成一批,但人家毕竟也有**优势和意识形态“优势”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抢饭碗的关键期,咱们要是这个节骨眼落后,那可就便宜了别人!所以,这时候再降个息,让人民币汇率贬一点,这下欧洲乃至日韩的产业链跑来中国,劲头就更足——降息的负面影响只是暂时的,但把产业链抢到手,正面影响那可是长远的!
当然,降息不光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汇率贬值,资金外逃——这会增加我们的金融体系风险,尤其是增大我们被美国收割的风险。而且汇率贬值还会增加我们的进口成本,抬升通胀压力。
不过这个事情,怎么说呢。任何政策,都是有利有弊,只要利大于弊,那就是值得的。至于风险这个玩意,主要看是否可控。如果可控,那就没问题。
那么,这个政策的弊端或者说风险,是否程度较小而且在可控范围呢?
首先说弊端。弊端无非两点:1,消耗了政策储备——将来,经济危机全面爆发时,我们救市对冲的弹*又少了一点。2,增大进口成本。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得综合考虑。首先,政策储备本来就是在危机过程中酌情使用,并不是非要到危机全面爆发才打出。现在降息,救市子弹是少了,但只要刺激经济的效果,以及吸引产业链转移的效果达到,那就相当于稳住、甚至增强了我们的经济基本盘——这同样是增强了我们抵御接下来的全面经济危机的底气。
至于增加进口成本,这个确实不可避免。不过一则我们现在CPI还在2字头,全球范围内属于极低的一类,还有较大的耐造空间;二则前面说了,我们在进口第二大类——能源方面布*的早,很多都是签的长协,还大量购买俄罗斯的打折油气;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相当一部分能源进口已经绕开了美元,改用人民币或者其他货币结算。而这一轮美元加息周期中,其他货币兑美元其实都在贬值,人民币虽然对美元贬值,但相对其他主要货币货币依然是升值状态,所以这么算来就算降息了,依然也没太大影响,甚至没准还可以小赚——谁叫欧元日元英镑这些比人民币更不经造呢!再加上进口的第一大类芯片,现在已经逐渐进入产能过剩周期,价格趋势逐月走低,且短中期内看不到反转希望;所以综合来看,进口成本增加的影响虽然不可避免,但总体来说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大。
说完了弊端,再说资金外流的金融风险。人民币降息,中美利差倒挂加大,汇率进入新一轮贬值周期,这势必会造成资金外流,放大金融风险。这种情况在2015年前后曾经出现过一次,当时美国布*对我们收割,国内资金疯狂外逃,我们消耗了一万亿的外汇储备,才稳住*面。
不过这一次,我们外汇储备雄厚,三万亿美元的储备,算得上全球头一份的皮糙肉厚。
而比外汇储备总额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贸易顺差屡创新高——强劲的顺差进账,完全可以对冲资金外流的冲击。
这个非常关键。鉴于这一次美国对我们的恶意比当年还大,所以他们肯定不会轻易放过我们。所以三万亿左右的规模可以减少,但不能减少太多——而贬值会加大资金外逃的速度,如果持续下去,这对我们接下来应对美国金融攻击很不利。
但幸运的是,我们现在顺差强劲,1-7月顺差高达4823亿美元。大量的顺差不断涌进来,足以对冲资金外逃的冲击。实际上,今年以来,美联储加息如此之猛,中美利差倒挂也持续了几个月,美国还不断对我们搞事,但我们的外汇储备也不过下降了1461亿美元——这还是把中国自己主动用美元买黄金买大宗买海外优质资产等一切硬通货的支出全算上。这么一算,这一次资本外逃对中国的冲击还真的没太大。
甚至还帮中国提前降了风险。毕竟外逃的主要是热钱,是短期套利资本,真正的产业资本,他们一向都是着眼长期,不会因为短期的汇率变动或经济、**因素的轻易变化。这些短期热钱阶段性离开,反而降低了中国金融体系的隐患,未来应对美国更大程度攻击,甚至应对美股崩盘带来的经济危机、大萧条时,我们受到的冲击和引发的震荡反而更小。
说白了,钱对个人来说是财富;但对国家来说,某种程度上只是交换资源和财富的凭证而已。尤其是对现在的中国,因为美国的封锁制裁,我们的对外交换受到限制,所以美元这玩意,意义已经远没有那么大——没了当然不行,少了也不行,但如果多了,其实真没必要。只要顺差能够对冲资本流出的冲击,维三万亿的外汇储备总体规模不下降太多,那它其实就并不会给中国的金融体系增加什么风险。
这么一分析,大家就能明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带来的影响,其实是可控的。我们可以享受到降息带来的红利,但引发的汇率贬值冲击,却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大。既然如此,那降息这笔买卖就是利大于弊,是划算的。
当然,如果汇率贬的太多太快,引发了恐慌性抛售,那就会弄巧成拙。不过从大盘看,只要贬值没超过贸易战和疫情初爆那阵——也就是接近7.2的位置,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而现在才6.9。而且考虑到这次贬值是央行主动降息促发,而且中国手上也还有许多干预汇率的措施尚未使用,所以无需太过担心——哪怕接下来破7也无大碍——毕竟在年初时,官方就已经说过接下来汇率会贬,这不过是预期兑现而已。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毕竟美联储加息尚在半途,而鲍威尔又刚放了超级鹰派言论,接下来还要大幅加息,而且高息还会维持相当一段时间。如果美元利率接下来一路向上,并长期维持高位,中美利差如此悬殊,时间久了,那咱们岂能顶的住?
这个事儿嘛,如果美联储真的如鲍威尔所预示的那样,跑到4以上的位置并长时间横盘,那咱们还真是要被它耗死。
但问题是,这是不可能的。4的利率,还长时间维持,这个咱们能耗多久不知道,美国自己肯定先得被这么高的利率玩死——美债根本就受不了长期高利率——现在美国财政部账户上的余额也就5000多亿,按照过去每个月净消耗1000多个亿的速度,也就还能撑三个月多一点,到时候财政部就没钱了——如果再考虑到为了中期选举,拜登狂发福利——比如给大学生减免贷款等,财政部的钱会花的更快。
财政部没钱了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发债呗,可真接下里继续这么加息,年底加到四个点——这么高的利率,那这后面美元新债的利息真的会搞死人的——这必然会加速美债庞氏骗*的崩盘!而且,这么高的利率,还长时间保持,美国经济和美股也根本受不了,到时候肯定是企业大量破产,美股崩盘!
所以,鲍威尔的这次超级鹰派言论,不过就是又一次的预期管理罢了。他未来确实会继续强势加息,但高利率不可能长期保持。美联储要做的,无非就是用加息或者加息预期打爆海外各国金融体系,力求在美国受不了自爆之前,别人先爆掉。只要海外爆的差不多了,美联储就会立马转鸽放水,然后华尔街拿着印出来的便宜钱全球抄底优质资产,完成一轮收割,帮美国填平窟窿。
看穿了这一层,我们就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就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维持贸易顺差,并想方设法挫败美国的各式拱火。
只要咱们不爆,美国这一轮收割就不可能完全达到目的。而且我们不爆,这意味着我们还可以冲出去截胡——你美国想把别的国家搞爆了然后收割?老子出来搅*,把你扔给我的这些垃圾绿纸借给一些撑不住的有价值国家和企业——这样你不就收割不了了吗?通过这种手段,将这些国家的美元债务兑换**民币债务——以后这些国家相关的经济体系,就从美元系统切换到了人民币系统。美元未来就在这一块再也使用不了!
总而言之,随着中美货币政策逆行的加剧,两国的金融博弈也已经越来越入高潮。现在比的,就是谁能撑到最后。撑到最后的赢者通吃,先倒下的惨遭分尸。不出意外,快则半年,慢则不到两年,这场较量就会分出结果。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美国对中国,还是没什么好办法的。但这并不代表美国会坐以待毙。常规博弈不行,那美国接下来肯定就会拱火,台海、半岛、南海,通过中国周边的疯狂拱火,制造恐慌,驱赶中国乃至整个东亚资本外逃。
那么,对美国的这些图谋,中国有什么办法呢?直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是不行的。毕竟战场是在中国周边,我们怎么应对,经济上和金融上都被动。最合适的办法,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要搞我中国周边,我就去搞**。
为什么要搞**?因为这是能源中枢,也是石油美元的根据地。只要**破*,美国的通胀以及美元的信用就会陷入巨大危机。这样就能成功对冲掉东亚拱火带来的影响。
那么,未来中国会在**有哪些动作?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留学*什么时候换英镑最合适?人民币如何换英镑?
英镑汇率怎么样?人民币对英镑走势如何?过海关时能随身携带多少现金?这些对于准英国留学生来说,都是要提前了解的。这就来给各位同学科普一下汇率相关知识!
入境能携带多少现金?
一般情况下,通过信用卡等方式支付留学费用需缴纳不少的手续费,留学生们往往选择随身携带现金出境。不过很多同学会纠结,应该带多少现金才不会被海关扣留。
看看海关总署相关信息:
根据有关规定,出入境人员每人每次携带人民币现钞限额为2万元以内、出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无须申领《携带证》,海关予以放行;
出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万美元(含1万美元)的,应向外汇指定银行申领《携带证》;
出境人员携带外币出境金额在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应当向存款或购汇银行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分支机构申领《携带证》。同学们如需携带限额以上的现金出境,请主动联系海关进行申报。
到英国留学最多可以带8千英镑现金(约1万美元)。根据英国及欧盟的现金管理规定,携带超量现金进出境必须如实申报,通常1000镑以内无需任何证明,1000至8000英镑允许带出,经查验时需要提供合法证明,或提供合理的口头说明。
但不建议大家随身携带太多现金,不太安全,也没大必要,通过汇票或电汇的方式把钱带到英国或直接携带银行卡就可以了。
哪些因素会影响汇率?
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供求关系。买英镑的人多,供不应求,英镑价格就会升高;买英镑的人少,供大于求,英镑价格就会降低。大众的心理预期、**因素等对汇率也会有影响。
看英镑汇率走向,大众最容易上手的还是去看权威网站总结的英镑汇率走势图,可以参考的有雅虎YahooFinance、新浪财经等。
换汇常用词汇
01现汇与现钞
在银行办理外汇业务时,购买外币有两个选项,现汇与现钞。如果需要外币现金,就购买现钞。如果是需要用外币进行跨境转账、网上支付(如交学费、生活费汇款)等操作,那么就要购买外汇。
02购汇与结汇
购汇指的是用人民币购买外币,结汇指的是将外币换**民币。如果需要通过中国银行将英镑换为其他货币(如欧元),则需要将英镑先换为人民币,再进行购汇。
03买入价、卖出价
买入价(BidRate)是银行向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假设你在中国银行网站上看到的英镑现汇买入价是894.8,就代表你向银行卖英镑时,英镑对人民币现汇的汇率是1∶8.948(即100∶894.8)。也就是说,当你从英国回国,想把英镑卖给中国银行时,每1英镑现汇能兑得8.948元人民币现汇。
卖出价(OfferRate)是指银行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假设你在中国银行网站上看到的英镑现汇卖出价是901.38,就代表你从银行买英镑时,英镑对人民币现汇的汇率是1∶9.0138(即100∶901.38)。也就是说,当你准备出国,想在银行用人民币换英镑时,每9.0138元人民币现汇能兑得1英镑现汇。
如何换汇?
国内兑换
(1)银行营业厅
留学生们可以直接去我们国内的银行进行货币兑换。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等都能办理此项业务。
(2)虚拟银行(推荐!)
不仅方便快捷容易操作,还能关注英镑的汇率变化自主选择是否购买,拥有兑换的主动权。有些时候使用这种方式兑换还能得到一些优惠。
国外兑换
(1)兑换点
这种货币兑换点大多设立在机场或者英国市区等地方。这些外币兑换点外面都会显示英镑和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
不过在这里兑换往往会亏一些,所以如果不是紧急情况可以选择别的兑换方式。
(2)自助取款机
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庞大,伦敦、伯明翰等很多地方都设立了能够支持银联的自助取款机(ATM机)。
使用国内的银联卡就能在英国的ATM机上取款。不过这种方式需要交纳取款手续费。使用银联卡需要看银行在具体费率、当天取款次数、取款额度和累计取款额度等规定。
刷卡
(1)借记卡
一般情况下,只要在英国看到了银联标识就能直接使用国内的借记卡,并且即便卡里没有英镑也能直接从人民币的账户中扣取,而银联会根据当天汇率来扣除人民币。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购物等。
(2)信用卡
这种方式不仅使用范围广泛,还不用提前存入资金,使用信用卡小费还能得到积分。不过不同银行的汇率也有所不同,这个需要了解具体的银行规定。
办理流程
1、柜员审核身份证件等相关资料
2、柜员查询及登记外汇额度
3、客户确认牌价,支付人民币
4、柜员审核身份证件等相关资料
温馨提示:
从今年9月30日开始,旧版的20镑和50镑纸币就不能使用了,旧版20镑和50镑纸币都会换成新版。
也就是说,在今年9月30日之后,如果你仍使用旧版的20镑和50镑纸币付账,商家将有权拒绝接收。新版20镑和50镑纸币则以艺术家JMWTurner和科学家AlanTuring为主题设计的版本,而且都会是塑料钞票。
如果您对申请有任何疑问,
!!滴滴小姐姐!!
获取免费留学规划,
让专业老师1对1进行规划指导哦~
求助!想将美金兑换成英镑,然后电汇到英国账户,可行吗?
可行,手续费当然不低。最好到银行操作,中国银行就行。好多商业银行也都有这样的业务。对啊,直接用人民币换英镑更合适。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美金和美元有什么区别?现在换英镑还是换美元好?_中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和最强大的经济,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同意美国设定的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方价格,黄金含量为每美元0.888671克,各国**或中央银行可以按官方价格与美国交换黄金。
美元的地位逐渐等同于黄金,并习惯于将美元称为美金。
美金更适合于正式的书面语言,美元更侧重于口头或不那么正式和严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