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中是哪个都城? 吴中,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今天苏州市的中心区,在春秋时期,做过诸侯国“吴国”的都城。 吴国的始祖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中心是姑
吴中是哪个都城?
吴中,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今天苏州市的中心区,在春秋时期,做过诸侯国“吴国”的都城。
吴国的始祖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中心是姑苏(苏州)地区,至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吴国的国势强盛,达到顶峰,是当时的东南霸主。
吴国的强盛如“昙花一现”,短短20余年后,于公元前473年,亡于越国。
特色小镇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江苏有七个。分别是:南京高淳区桠溪镇、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徐州市邳州市碾庄镇、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盐城市东台市安丰镇、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
本文主要介绍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甪直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是一座与苏州古城同龄,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水乡文化古镇;该镇位于苏州城东南25公里处,是吴中区的东大门,北靠吴淞江,南临澄湖,西接苏州工业园区,东衔昆山南港镇。
截至2014年,甪直镇版图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口20余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7万人。
甪直镇先后荣获***历史文化名镇、***4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江苏省百强乡镇 、外向型经济明星镇、江苏省卫生镇等称号。2014年,甪直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6亿元,比2013年增长7.64%。
历史沿革
据甪直地区史前出土文物考证,大约在6000年前这里就有先民聚居。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设立吴县,境域隶吴县。
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吴县分置长洲县,境域属长洲县。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境域分属依仁乡、吴宫乡、苏台乡。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后,境内分属依仁乡(仁义里)、吴宫乡(宝座里)、苏台乡(贞丰里)。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六直(今甪直)富昌桥西南设巡检司署,移驻六直。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长洲县地置元和县,境域分属元和县依仁乡仁义里东19都,吴宫乡宝座里上、中、下20都,苏台乡贞丰里北26都。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设元和县丞分防厅。
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将清代苏州府吴县、长洲县、元和县合并为吴县;境内置甪直乡,隶属吴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甪直乡自治所,建甪直乡镇*。
民国十八年(1929年)八月,撤甪直乡镇*,建吴县第十(甪直)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一月,甪直沦陷。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伪吴县知事公署建立甪直乡公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伪吴县**恢复第十区建置。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四月,镇北镇和中南镇合并为甫里镇,八月十五日,抗日战争胜利,恢复吴县第十区建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区、乡并编,包括建淞南区,原周庄区全部和郭巷区部分地区,治所驻甫里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二月,并编乡镇,淞南区辖1个甲等乡镇(甫里镇)和2个乙等乡镇(陈墓乡、楚伧乡),五月,淞南区和淞北区并合为吴淞区,区署设在甫里镇。
1949年5月4日,境域解放,成立吴县淞南区人民**,同年改建新乡,区**驻在甫里镇。
1950年3月,淞南区改名甪直区,区**驻在甪直镇。
1954年11月,划吴县甪直区管辖的甪直镇为县直属镇,建甪直镇人民**。
1958年10月,撤乡并镇,淞南乡与甪直镇合并成立吴县淞南人民公社管理***会。
1961年10月,镇社分开,划吴县淞南人民公社管理***会管辖的甪直镇为县直辖镇。
1969年3月,甪直镇与淞南人民公社合并,成立吴县淞南人民公社革命***会。
1980年7月,淞南人民公社革命***会更名甪直人民公社革命***会。
1981年10月,甪直人民公社革命***会更名甪直人民公社管理***会。
1983年8月,实行政社分立,建立甪直乡人民**,甪直人民公社称经济联合***会。
1985年10月,实行镇管村建制。甪直乡人民**更名甪直镇人民**。
1995年6月8日,吴县撤县建市,甪直镇隶属吴县市管辖。
2001年2月28日,撤销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甪直镇隶属苏州市吴中区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甪直镇下辖甫里社区、保圣社区2个社区,淞南村、淞港村、淞浦村、澄北村、澄湖村、澄东村、甫南村、甫港村、甫田村、江湾村、瑶盛村、澄墩村、长巨村、三马村、前港村、湖浜村16个行政村。镇**驻甪直镇呜市路2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甪直镇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城东南25公里处,是吴中区的东大门,北靠吴淞江,南临澄湖,西接苏州工业园区,东衔昆山南港镇。甪直镇版图总面积75平方公里,地理坐标范围在北纬31°10′30′′—31°18′50′′,东经120°43′50′′—120°53′58′′之间。
甪直镇的地层属三叠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境内为风化剥蚀区。白垩纪晚期,甪直—吴江—南浔一带形成断陷盆地,沉积了内陆湖泊相的红色砂岩、砂砾岩、砾岩、粉砂岩(白垩系上统浦口组),盆地中心沉积厚度千余米,该地层出露于吴中区胥口镇蒋墩村。甪直境内属风化剥蚀区,地质构造属唯亭—昆山断裂,位于唯亭至昆山一线南侧,呈北偏东75度方向延伸,长30公里,为一向南倾斜的高角度正断层。东至嘉定一带,西被湖州—苏州断裂带截断,为甪直断陷的北界。断裂南倾的甪直,第四系、第三系和白垩系沉积厚度大于1公里。
甪直的地形地貌为太湖沉积平原,属苏州东片的湖荡水网平原。地势低平,海拔3—5米,自西向东微微向上倾斜。西部及湖荡周围地势略高,在4—5米间,吴淞江沿岸在3—4米间,处于正常水位与洪水位之间。镇内水网稠密,湖泊众多,河港泾浜将地面分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地块,水面占陆地面积30%以上。甪直镇所处位置属于扬子准台地,下扬子钱塘褶皱带,境内地质构造极为发育。区域内地质状况良好,为壤质黄泥土类型,地耐力一般在每平方米12吨左右。地震烈度小于6度。
甪直镇域为平原水网地区,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过渡类型的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季明显和无霜期较长的特点。
春季自4月初至6月中旬,约70天。特点是冷暖交替,气温缓慢回升,天气多变,时有暴热骤冷,春雷晚霜。雨日最多,但降水量不会太多,占全年的30%。
夏季自6月中旬至9月下旬,历时100多天。特点是气温高,每年大暑节气为最热;雷电多,有时还有晴天霹雳,伤害人畜和建筑物;梅雨季节降水量全年最多,占全年的35%。
秋季自9月底至11月底,约60天。特点是台风较多,冷空气趋于活跃,暖空气势力渐减,降温迅速。
冬季从11月底起北方冷空气开始南下,气温下降,一般每年要有三四次寒潮来临有的年份还要多一些,反反复复,要到翌年3月底或4月初才结束,约120天。特点是气温低,每年以小寒、大寒两个节气为最冷;降水量少,只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5%左右。
人口民族
甪直镇民族以汉族为主。截至2014年,该镇常住总人口20余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7万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甪直镇水资源以地表水资源为主,镇域四面有澄湖、阳澄湖等5个湖泊环抱,镇域内的河流直通周边吴淞江等6条河道。
甪直镇地处吴淞江、澄湖半高田地区,土壤以壤质黄泥土为主,湖积母质受吴淞江冲积泛滥物质的影响,土壤质地一般为重壤土。土体为A-P-W-Bg构形,黏粒20%—25%,物理性黏粒50%—60%;少数质地轻的黄松土,黏粒含量一般在20%以下,物理性黏粒不超过50%。土壤剖面分异度比平原黄泥土更少。渗渍层垂直节理发育不够明显,胶膜较薄,铁锰物质比圩区黄泥土多。有夹沙层、沙底层和埋藏乌泥层。澄湖边缘和近村西塘、庆丰、西庄、碛砂、郭巷等村为少量黄沙土和青沙土。还有少部分为青泥土,境域西部低洼地区如公田、秀篁、东关、板桥、凌港等村有青紫泥土和烂田青泥土。
甪直的植被主要是平原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另有少量竹子和常绿、落叶树木。
平原沼泽植被有芦苇群落和菰群落。芦苇群落分布于湖泊、池塘、吴淞江和溪沟边缘。菰群落分布在各地水边、河湾内,新***成立前野生的较多,新***成立后主要为栽培群落,各村都有种植。20世纪末,菰类水生植物作为河道垃圾被打捞清理。
水生植被由沉水、浮水和挺水型植物组成。沉水植物群落主要是藻类,分布在沿岸浅水处,池塘水域中。浮水植物群落有浮萍群落、紫萍群落、野菱群落、水葫芦群落和水浮莲群落等,这种群落生长较快。挺水植物群落有慈姑群落和莲群落,是栽培植物,节节草群落是水稻田的杂草群落。
常见的常绿树有松柏、冬青、香樟等,落叶乔木有杨柳、梧桐、榉、榆、槐等。至2010年,镇内栽培的乔木品种主要有香樟、广玉兰、杜英、女贞等,灌木品种有桂花、茶花、樱花、海棠、石榴等。
竹林大多为淡竹林、哺鸡竹等。在90年代前,大都农村住宅后有竹园。后来逐步减少。至2010年,成片的竹园已很少。
经济概况
2010年,甪直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0593亿元,比2009年增长13.42%;完成财政收入10.7亿元,比2009年增长16.03%,占全年任务的103.0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7亿元,比2009年增长15.5%,占全年任务的103.8%;实交国地税10.33亿元,比2009年增长17%;外向型经济投资总额1.93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9.4%。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15169元。
2010年,甪直镇种植反季节蔬菜906.03亩,食用菌种植面积150亩,特种种植蔬菜瓜果面积310亩;有特种水产养殖户143户,养殖面积3500亩;常规养殖户52户,养殖面积1881亩;养禽专业户43户,其中养肉鸡2户,1500羽;养种鹅41户,5300羽;养猪专业户66户,全年饲养量14714头;养奶牛专业户11户,奶牛总数1419头。
2010年,甪直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0814亿元。
2009年,甪直镇从事工业的职工总数达57237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3.6175亿元,比2008年减少3.9%。
2010年,甪直镇有外资工业企业283家、内资工业企业1690家,全镇从事工业的职工人数有61253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3.3849亿元,比2009年增长16%。
商 业
截至2010年,甪直镇有粮食业店铺46间、饮食业店铺271间(新开业的餐饮行业103家)、油酱业店铺433间、茶馆11间。
旅游业
截至2010年,甪直镇已开放保圣寺、王韬纪念馆、沈宅、萧芳芳演艺馆、万盛米行(含农具馆)等10多个景点。全年旅游接待游客148.92万人次,直接门票收入1503.48万元。
2011年,甪直镇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58.6万人次,实现接待收入1596.9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1.36%和13.66%。
社会事业
城镇建设
1998年,甪直镇建成有工业区、别墅区、度假区、古镇区等四大功能区域的小城镇。古镇区保留了古宅老街、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等具有水乡特色和民俗风情的建筑物。
2002—2010年,该镇先后建设了西美花园、北港商住楼、澍虹苑、金藏海花园、甪胜路小区、水乡佳景花园、龙潭苑、水乡嘉苑花园和龙潭嘉苑等城镇住宅小区。
至2010年底,甪直镇区用地规模达6.09平方公里,镇区人口约有6万人。
截至2010年,甪直镇有1所镇中心中学(甪直中学),3所小学,1所镇中心幼儿园、3个农村幼儿教育点,1个**教育中心。
截至2010年,甪直镇有1所镇中心卫生院(甪直人民医院),1所私立综合医院,1个精神卫生工疗站,1个医疗门诊部。
交 通
甪直镇距苏州工业园区10公里,距上海虹桥机场58公里,苏沪高速、苏昆太高速、苏州绕城高速公路、苏沪机场路穿镇而过,东方大道直通古镇。
旅 游
保圣寺
保圣寺是***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所塑的九尊泥塑罗汉,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仍然保存完好。
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创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遭毁灭,至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再次重建,但到了元末又再衰颓。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重新振兴,当时规模有200多间建筑,时称江南四大寺院之一。今保圣寺山门是按乾隆年间的原貌重修起来的,走进二山门所见的天王殿是按明代原貌所重建,殿内可看到有明代建筑特点的昂嘴门拱结构。
陆龟蒙遗址
位于白莲寺遗址西。宅园原有清风亭、光明阁、杞菊畦、双竹堤、桂子轩、斗鸭池、垂虹桥、斗鸭栏等小八景。宋代时,改称陆龟蒙祠(亦称陆公祠,甫里先生祠)。元末,陆龟蒙裔生陆德原,在祠内创办甫里书院。2010年,遗址内有斗鸭池、清风亭、东、西垂虹桥、两只武康石饲鸭槽(唐朝原物)。陆龟蒙衣冠冢占地约1亩,封土高1.2米,墓前有石碑,题“唐贤甫里先生之墓”,还有一块碑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立,题为“唐贤甫里先生鲁望公之墓”。
叶圣陶纪念馆
叶圣陶纪念馆位于保圣寺西南,粉墙黛瓦的正门额上镌有赵朴初题书石绿色大字“叶圣陶纪念馆”。馆内所有建筑布*均保持原貌,有四面厅、鸳鸯厅、女子部楼、生生农场等。这里是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工作过的地方。1988年2月,叶圣陶在北京逝世。甪直人民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把当年他执教的旧址重行修建,辟为叶圣陶纪念馆。2000年,甪直镇人民**投资265万元扩建叶圣陶纪念馆。
甪直历史文物馆
甪直历史文物馆位于保圣寺东区。2004年1月开馆,共二层,面积350.4平方米。
馆内主要展出甪直澄湖遗址出土文物。陈列了不同时期、形态各异的水井,良渚文化时期的提梁壶,西周时期的陶尊,东周时期的铜削等文物,距今5500年的原始村落模型,展示了甪直先民五千多年前生产、生活的情景。2010年5月,文物馆从保圣寺移址至江南文化园展出。
沈 宅
沈宅位于香花桥东侧,西汇上塘街23号,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是甪直古镇保存较完好的豪华宅第,同盟会会员沈柏寒的老宅故居。宅院建筑布*具有亦仕亦商、前店后宅、左坊右铺的特点,共五进,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萧 宅
萧宅位于甪直镇中美桥南堍,中市街6号。
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坐西朝东,背园面街,宅侧有条约150米长的备弄,称萧家弄。该宅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甪直古镇现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宅。宅院原为镇上杨姓武举人所建,后来售与里中望族萧冰黎,故称萧宅。
王韬纪念馆
王韬纪念馆位于甪直镇南市下塘街6号。
该馆坐东面西,背园面街,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早期是金融界人士沈再先老宅,面积760平方米,共二进。1998年,甪直镇人民**为纪念近代思想家王韬,弘扬他的爱国思想和开放意识,把该宅开设为“王韬纪念馆”,并供游客游览观光。
万盛米行
万盛米行是叶圣陶小说名篇《多收了三五斗》里描述的一家米行,该文被选进中学语文教科书,万盛米行也随之闻名。
其原型是甪直镇南市上塘的万成恒米行。1998年,甪直镇人民**在南市下塘62号粮站筹建万盛米行,再现民国年间江南米市风貌,并向游人开放。
张陵公园
张陵公园位于镇南约1公里的张陵山。
原有东西两土阜,高约20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后张陵西山因砖厂取土制坯,夷为平地。张陵遗址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起,创建张陵公园,2000年,已初具规模,占地达3.47万平方米,园内绿树成荫,道路纵横。东山山顶建有张陵禅寺,塑有观音、四大金刚、弥勒等佛像,园西建了城隍庙,塑有城隍、关帝、猛将等佛像,便于香客朝拜,也具有一定的民俗观赏价值。公园北部是二十四孝宫。
江南文化园
江南文化园位于古镇东侧的眠牛泾浜,是甪直镇人民**保护古镇、拓展旅游的重大项目。
2008年底开工建设,文化园以甪直古镇资源、吴文化和江南水乡神韵为依托,形成文化游、生态游、风情游、古镇游、现代游和休闲度假游等不同层次的旅游主题。2010年7月,文化园已建成公共绿地区、文艺表演区、土特产展示区、文化展示区、园林景观区、休闲水街区六大区域。2010年8月工程竣工,9月19日正式开园。
地方文化
佩 戴
未成年的孩童佩长命锁、项圈、手镯、脚镯等银饰品,也有在手镯上挂金木鱼、石猴等,脚镯上装响铃等。帽子有“和尚帽”、“狗头帽”、“乌兜帽”等,上有银质寿星、罗汉、百吉、银字等帽饰。60年代起,由绒线帽、绸帽、方巾代替,帽饰逐渐消失。女孩子有穿戴耳环之习。梳发髻的妇女饰品有发簪、如意、压发、银梳、银挖耳、绢花、绒花、鲜花等。发髻上横插一簪,名叫“压发”,又称“如意”。压发有金压发、银压发、珠压发之别,区别贫富贵***。玉制的也比较多,俗称“碧玉簪”。
饮 食
以米饭为主,参以米、面制品。旧时,绅士、商业及富裕之户为一粥二饭。一般人家早晚吃粥(或泡饭),中午吃饭。农忙时,早餐粥中常加面疙瘩(俗称“面老鼠”)、糕团等米面制品,晚餐半饭半粥。此外,菜饭、蛋炒饭亦为家常主食。米饭与青菜煮成菜饭,拌以猪油,香糯可口,若杂以黄豆、咸肉等辅料则尤佳;米饭与鸡蛋合炒则成“蛋炒饭”,大人小孩都喜欢吃。面食以面条、馄饨为多。上世纪90年代后,一般以一粥二饭为主。
点 心
春季有紧酵馒头、春卷、酒酿饼、酒酿圆子、烧卖、青团子、各色猪油糕等。夏季有油酥饼、双馅团子、各色粽子、冷拌面、油煎面、油煎馄饨、薄荷绿豆糕。秋季有巧果、方糕、蜜糕、玫瑰猪油糕、月饼、肉月饺、重阳糕等。冬季有汤包、五色汤团、汤水饺、南瓜糕、各式年糕等。山芋与南瓜等杂粮,制作亦精美,山芋常制作成“糖山芋”、“焐山芋”、“烘山芋”等。南瓜切成大块,不去皮,加水煮酥,添糖而食;或去皮,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后,再加入糯米或米粉浆煮成“南瓜粥”或“南瓜烊粉粥”。
小 吃
春季有五香茶叶蛋、喜蛋、糖切藕、酒酿。夏季有绿豆汤、凉冰水、油氽臭豆腐干、海蛳。秋季有糖芋艿、熟菱、生炒白果、糖炒栗子。冬季有水豆腐花、羊肚汤、赤豆汤、鸡鸭血汤等。
造 房
主要有看风水、开木凳、上大梁、烧路头等传统步骤。
造 船 打造一般小农船礼仪较为简单,仅新船下水时备三牲“斋路头”。打造大农船或甲罟帮打新船较为隆重。造船前请阴阳先生占卜,择日开工。在船基上祭船神,木匠锯一段木头用红纸包好,船主请船匠,发喜钱,置“开工酒”,又称“开木凳酒”。上船梁前由船匠和船主长子用墨斗在船底弹出中心线,称“定圆”,在船底“斋利市”,上船梁后办“定星酒”。上腊闸板时喝“上腊闸酒”。船造好后即将下水时最为隆重,要请客设宴。船主在新船头钉上红绿绸飘带,贴上对联,选吉日良辰,备三牲“斋路头”,鞭炮齐鸣,新船由众人推扶徐徐下水。有人在船艄向新船泼水以示顺风顺水、生意兴隆、如意生财。是日,亲朋前来送礼祝贺,船主设“完工酒”宴客。
造 桥
造桥先丈量计算出用料,到开石山处订购石料,待石料毛坯运至造桥处,择吉日破土动工。下桩前祭祀土神,忌克属生肖者观看,以篱阻行,打桥桩时用打死的狗或纸剪的人像丢下水去压邪。造桥时石匠再把毛坯石料当场加工堆砌而成,建桥期间,小孩佩戴红布或桃树牌,上写“石桥石和尚,自造自身当,速速回家转,自去抱桥桩”字句,大人不让小孩去看造桥,特别是打桩更不让去看,意为避邪。
民 谣
农民在田间唱的叫山歌,有的称田歌,渔民唱的叫渔歌。民国末期,唱的大多是情歌,少数反映阶级斗争的内容。新***成立后,民歌有了新内容,如《六样机》、《逛新城》等。1998年起,古镇荡湖船上的船娘,边摇橹边唱吴歌。
宣 卷
宣卷是由唐代僧侣的“俗讲”、宋代的“说经”及后代的鼓子调、诸宫调、戏文、杂剧影响发展而来的,到了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始用“宣卷”称谓,刊本行世。清道光咸丰年间,宣卷流传至甪直。甪直宣卷分木鱼宣卷和丝弦宣卷两种。宣卷又称挂轴子说书,是宣扬佛法的歌曲,里边的故事总是劝人积德修寿做善事。民间“做寿”、“小孩剃头”、“念佛”、“缴血污”等民俗活动中,往往请宣卷人。一般是两人宣卷,用木鱼、铜磬伴奏,根据“宝卷”脚本,有说有唱;少数有多人宣卷,分角色说唱,近似堂名形式。改革开放后,民间宣卷复活,出现一批年轻农民宣卷艺人。
舞 蹈
民国时期,甪直庙会,出会、出灯等民间习俗活动中,有踏高翘、舞龙灯、蚌舞、莲花落(即打连厢)、荡湖船、挑花篮等民间舞蹈。新***成立后,游行集会活动中,出现了打腰鼓、洋鼓队、扭秧歌、红军舞等形式。改革开放后,民间盛行健美操、健身操、养生功。1998年起,甪直水乡文化艺术团演出的打连厢、挑花篮、水乡服饰表演成了品牌节目。2008年初,甪直镇兴起了广场舞,成为甪直妇女的健身舞蹈。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不断探索改革路径 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经验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认真学习贯彻d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以清产核资、股权固化、政经分开、权能拓展、产权交易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改革试点工作。2017年,全区社区股份合作社现金分红实现全覆盖,2018年社员现金分红总额达1.38亿元,全区农村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农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增加。
一、凝聚共识,强化改革试点保障
2015年,吴中区被确定为全国29个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区后,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落实保障措施,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相关工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由区委区**主要领导挂帅的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开展。各镇(街道)相继成立工作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形成了区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一着不让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二是政策支持到位。强化政策指导,研究制定《吴中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吴中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意见》《吴中区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固化改革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提供政策指导。三是服务保障到位。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能力水平,打造一支政策把握精准、业务技能熟练、工作推进得力的工作团队。聘请律师团队全程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为改革提供法律保障。同时,按照档案规范要求,整理3.3万余件股份权能改革档案,保留第一手原始资料,确保资料齐全、档案完整。用了一年时间,全面完成了全区762家镇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并纳入区级平台统一管理。
二、规范操作,紧抓改革试点关键
紧扣“身份确认、股份量化、权能拓展”三个关键,公开公平、平稳有序地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一是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群众认可”原则,确认成员身份。以户籍和1998年是否获得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主要依据,综合身份、姻亲等因素,统一明确集体成员认定细则和股份、股权设置办法。合理确定股权固化时间,最大程度将对村集体积累有过贡献的人员纳入认定范围,特别是实现了婚迁人员对集体归属的选择权。截至目前,全区共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7.3万人,较改革前增加3.9万人。二是坚持“农民民主决策”原则,合理配置股权。全区共遴选8436名社员代表全程参与改革。以不设集体股为引导,采取“一人一股”“基本股和享受股结合”“家庭股和人头股结合”等多种配股方式,因地制宜科学配置股权,得到了集体成员的广泛认可。截至目前,全区共量化经营性净资产62.69亿元,以户为单位发放股权证124879本。三是遵循“市场需求导向”原则,审慎拓展股份权能。在保障农民占有、收益权的基础上,分类实施其他权能拓展。重点研究户内成员之间、成员与非成员之间的继承办法,2018年全面开展股权继承,当年完成股权继承6387例。同时,以股权预期收益为依据测算股权价值,以需求为导向审慎开展股权转让、抵押、担保。先后出台了《吴中区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继承指导意见》《吴中区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有偿退出(转让)指导意见》,更加充分地赋予农民权能。
三、积极探索,深化改革试点内容
围绕改革,吴中区在构建农村新的治理和发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将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是探索试点政经分开。围绕行政管理优、集体经济强两个着力点,在2016年下半年,选取城市化进程快、集体经济发展好、资产量大的长桥街道7个涉农社区作为试点,探索政经分开改革。通过采取整合管理服务、理顺体制机制等措施,妥善解决了人员分流、财务分开、成本分担等问题。通过成立集团公司,实现了集体经济合抱团发展,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集体经济发展活力。2017年,在巩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机构职能、人员选举、财务核算、议事决策、资产管理”五个分开原则,在全区推进政经分开改革扩面。二是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集团公司规模化发展模式,根据区域产业规划布*,合理设置载体业态,建设大体量物业载体。探索抱团联合,解决单个村势单力薄的短板,因地制宜开展项目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探索跨区域发展,木渎镇香溪社区等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跨区域收购优质载体项目,为增添发展后劲拓展空间。不少农民也巧搭村集体发展快车,依托闲置农房、农副产品以及劳动力资源,组建农房、劳务等各类股份合作社,与村集体构建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参与改革更加主动。三是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挂牌成立苏州市首个区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善吴中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系统,与苏州市农村产权交易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全区所有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纳入平台管理,统一对外发布交易信息、线上接受登记报名、线上组织电子竞价、线上结算项目资金,2017年6月在全省率先实现集体资产全程线上交易。截至2018年底,吴中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累计成交7982笔线上交易,成交合同总租金24.61亿元,年租金8.98亿元,集体资产不断增值保值。同时,开展“三资”管理专项治理,村级财务实现非现金结算,“e阳光行动”赋予群众对村务更多知晓权。
来源:由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集体资产管理处供稿
编辑:祁莉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群星一路8机赶宁切河级必角阻号属于哪个街道?
苏州辰雷科技园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地处于苏州市吴中区群星一路8号附近,位于苏州天马集宿区内(靠近天马集宿区东南门),隶属于郭巷街道办事处管辖,位于吴中区郭新东路95号附近。
吴江属于苏州的哪个区?
2012年9月1日,吴江市并给苏州了,所以,吴江是属于苏州的吴江区。
苏州行政区划:
苏州共辖12个区、县级市,其中市辖区7个(金阊区、沧浪区、平江区、吴中区、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代管5个县级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
吴江区:
苏州市吴江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江苏省和苏州市最南端 。地处苏、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0°46′~31°14′、东经120°21′~120°54′,东接上海市青浦区,南连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桐乡市和湖州市南浔区,西临太湖,北靠吴中区和昆山市,东南与浙江省嘉善县毗邻,东北和昆山市接壤,西南与浙江省湖州市交界。地处水乡河道纵横,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
吴江境内拥有同里古镇、震泽古镇、垂虹桥、退思园等***著名的旅游景区,并且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同里以其“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风貌,被誉为东方小威尼斯。2011年原吴江市排名全国百强县第二位 。
吴中是什么地方?
吴中是苏州市的一个区,叫吴中区。
吴中区生态环境优越,区域物产丰沛,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可谓“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鱼虾”。吴中是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原产地,有“***名茶之乡”、“***太湖蟹美食之乡”等称号。主要农副产品有优质稻米、茶叶、太湖大闸蟹、太湖三白(银鱼、白虾、白鱼)、水八仙(茭白、水芹、茨菇、芡实、荸荠、莲藕、莼菜、红菱)、白玉枇杷、乌紫杨梅、洞庭红橘、白果、板栗、藏书山羊、东山湖羊、生态草鸡等。其中,洞庭山碧螺春茶为***驰名商标、太湖大闸蟹为***名牌农产品。
吴中是什么地方?
苏州市下面的一个区,吴中区。
玫瑰苑社区属于哪个省哪个市穿体鸡玉粮抗乐农
玫瑰苑社区:地处玫瑰久久小区内,位于城南街道的西侧,整个辖区沿东吴南路、吴中大道一带,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住户2086户,有3个居民小区,总人口约7000人。玫瑰苑社区与小石城社区、新城苑社区、桂苑社区、商贸城社区、阳光苑社区、南港社区、碧波社区、南石湖社区、东湖社区、红庄社区、宝带桥社区、新江社区、龙南社区相邻。玫瑰苑社区附近有金鸡湖、吴中太湖旅游区、苏州西山景区、_直古镇、木渎古镇等旅游景点,有碧螺春茶、东山湖羊、苏州宋锦、苏州慈姑、苏州灯彩等特产。
宁夏吴中邮政编码
您好:中文名称:吴中区行政区类别:区所属地区:江苏省苏州市下辖地区:木渎镇,光福镇电话区号:0512邮政区码:215000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昆山公务员考什么,昆山考公务员需要什么条件 - 铁丝网
昆山***(公务员被检查昆山是否属于省考区?不,不是的。市级公务员和区县公务员有区别吗?有很多等级的公务员,高考等省考,昆山考生在江苏省考,不是省考,在区县,最高级别公务员只有一级,昆山全市拥有三个***级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综合保税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两个省级园区(江苏省江苏省华侨经济开发区/123。
①老师备考时限在江苏各市不一样。比如南京,考试最早一月份结束,接下来就是面试。限制性条件主要是学历和学生户口等。应届毕业生更占优势,应届毕业生一般可以参加考编。具体情况你要看各地区教育*发布的信息,比较全面和权威。我有这方面的各种优惠券,可以减免去培训,买书。江苏教育考试书店,网上书店,365未来网都可以。②昆山教师考试备考要求昆山教师备考和招聘的基本要求如下: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纪守法,品行良好,无犯罪记录。
昆山在江苏苏州。昆山市是江苏省直属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和苏州之间,北部和东北部是常熟和太仓,东部是上海的嘉定和青浦,西部是相城区、吴中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的市花是琼花,又名聚宝仙、鸢尾、山楂,为忍冬科落叶半常绿灌木。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昆山全市拥有三个***级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综合保税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两个省级园区(江苏省江苏省华侨经济开发区/123。
根据上述职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内设机构16个,均为股级。(1)办公室(信息科)综合协调重要政务和*内事务。负责办公室文电、会议、文秘、宣传、保密、档案、安全、行政后勤、信息(政务)公开等工作;负责处理NPC代表和CPPCC***的建议;拟定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中长期和年度规划并组织实施,牵头制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
昆山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苏州市管理。昆山,江苏省下辖县级市,归苏州市管理。秦代建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它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在东经120°48′21″和北纬31°06′34″之间。2010年9月,昆山以及维也纳、新加坡等5个城市获得年度人居奖。2016年1月,昆山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首批“***生态园林城市”。
水文气候昆山属于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39.7℃(2008年7月4日),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11.7℃(1977年1月31日)。年无霜期239天,年平均气温17.6℃,年平均降水量1200.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1789.2小时。空气质量优良,每年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300天。
昆山隶属于江苏省,是江苏省东南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由江苏省直接管辖,具有省市两级社会经济管理权限。昆山从秦建立楼县到2016年,已经过去了2200多年。江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级行政区,是南京的省会。江苏位于***大陆东部沿海,以北纬30°4535°20和东经116°18121°57为界,截至2016年底,昆山市下辖10个镇:玉山镇、巴城镇、花桥镇、周氏镇、千灯镇、陆家镇、张浦镇、周庄镇、金溪镇、淀山湖镇,市**驻前进中路108号
不是直接考区。属于江苏省考试招生考区。在高考和其他省考中,昆山的考生参加的是江苏省的考试,而不是省考。有些省份会设置省考,比如北京上海。这些省考是由省直属单位或中央组织的,与省考不同。所以需要了解本省的考试制度和规定,才能确定考区。
首先,吊顶的推广不一样。除了市级机关和副省级城市,普通县级市的公务员可以晋升正厅,比如******、市长,在区县,最高级别公务员只有一级。这两个区别非常大,市政公务员更多的时候是根据省里的文件,结合当地的情况,出台一些地方性的文件,同时到区县去检查具体的落实情况。写材料、开会、检查是他们的常态工作,各县作为基层单位公务员大多是落实政策,做好被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