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个股机构页 _ 数据中心 _ 东方财富网 附注: 1、基础数据来自港交所披露,数据展示港交所中央结算系统参与者于该日日终的持股量。如果所选择的持股日期是星期日或香港公共假期,则
个股机构页 _ 数据中心 _ 东方财富网
附注:
1、基础数据来自港交所披露,数据展示港交所中央结算系统参与者于该日日终的持股量。如果所选择的持股日期是星期日或香港公共假期,则会显示最后一个非星期日或香港公共假期的持股记录。
2、沪股通持股和深股通持股合成北向持股,港股通(沪)和港股通(深)合称南向持股。
3、持股占A股百分比或者持股占发行股份百分比是按交易所相关上市公司的上市及交易的股总数而计算,有可能沒有包括公司实时动态变化,因此可能不是最新的。该数值只作为参考之用,使用该百分比时敬请注意。
如果你买入了优质低估值股票,但遇到股灾或者经济崩盘!你怎么办?
买入优质低估值股票,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在资金云集的市场里,是不存在买入优质且低估值股票的。
因为资金会抛弃那些它们认为不优质的股票,这说明股票的估值低并不代表优质。
之所以想和大家分享这个问题,是因为很多投资者容易陷入投资陷阱之中。
在股市中,一切衡量价值的标准,都在于业绩预期。
即便是题材股的炒作,在讲故事,落脚点也都在业绩预期上。
就这一点,所有的投资者都必须要明确,否则在这个股票市场中,是看不懂行情的。
另外,股灾和经济崩盘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股灾指的是因为流动性风险,大量资金从股票市场中恐慌性撤退,导致的股票大跌。
经济崩盘,指的是实体经济出现了很大的风险,从而影响了上市公司的业绩,导致股价的下跌。
两者的逻辑完全不同,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股票操作的方向和判断,也是不同的。
先说说股灾。
绝大多数的股灾,都有三个诱因。
第一是股市大规模的上涨,导致的估值过高,引起了资金的恐慌。
最常见的股灾发生,其实并不是和经济相关,而是和股市本身相关。
大量资金囤积在股市里,肆意炒作股价,让股市出现大幅度上涨,带来的结果其实就是股灾。
2008年的股灾,虽有外因,但更多的是炒作的幅度实在是太大,2年时间上涨了6倍多。
试问,市场的本质如果是经济,如果是上市公司,2年6倍肯定是不合理的。
所以,当市场意识到这个问题,当资金不再愿意高位接盘,当大量资本开始套现的时候,股灾就来了。
这一类股灾,本身和经济有一定关联,但关联度并没有那么高,属于市场的自我修正。
资金的恐慌,带来的股灾,往往不是说挤出泡沫就会结束的。
市场往往会从一个高估值区域,跌入一个低估值区域,底部远比所谓的合理估值区要低。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些业绩预期不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是被错杀的,是存在估值修复需求的,是可以逢低补仓,或者说是长期持有的。
前提是在股灾中明确,这家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期,以及合理的估值区间。
第二是政策面的大起大落,导致了市场资金的大幅度流出,引起了流动性危机。
第二种引发股灾的可能性,是政策面的大起大落,或者说是监管的闸刀突然落下。
2015年的股灾,就是因为市场开始清理配资导致的。
清理配资本身没有错,但结*就是大大压缩了市场的流动性,把市场中最主流的资金赶出了市场。
这种做法会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股市的崩盘。
从政策本身来讲,不能去评判对错,只不过大量的政策要放在前期的预防上,而不是事后的抽水解决问题上。
影响市场的政策,还有一个,那就是货币导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放水。
如果全市场放水的话,那么股市出现上涨的概率是比较高的。
但很多情况下,市场的放水,更多的是想把资金引入实体经济之中,而不是去填补股票市场的深坑。
这也就代表,如果没有政策明确的引导,资金都是优先进入实体,等实体的企业出现了转机,业绩预期往上走,才带动股市的上涨。
第三是实体经济预期的转向,导致了资金离场观望,不愿意进入市场。
最后一种股灾,本质上是和经济有一定关联的,就是实体经济的预期转向。
如果大资金通过各种研判,认为整个经济要走下坡路了,一定会大量抛售手里的股票,长期观望。
之所以会长期观望,是资金要通过市场实际的情况,诸如GDP,诸如头部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去做进一步的判断。
而这个时候,由于大环境差,所有资金对于这些核心权重股的预期都会下降。
那么潜在的估值就会出现变化,再加上资金的大幅度抽离观望,引发了股灾。
这一类股灾一旦发生,最好的方式是顺势而为,和大资金一起观望,而不是死扛。
你会发现有很多上市公司,会出现业绩急转直下的情况。
你所谓的优质低估值,是基于当下的业绩模型去做的,一旦业绩下滑,低估值立马变成了高估值。
泥沙俱下,尤其是上市公司根基开始动摇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这种股灾的杀伤力,是很难修复的。
只有搞清楚股灾的本质,才能明白在股灾结束后,究竟该如何操作。
但是在股灾中期,建议都是多看少动,多做研究,多观察市场,而不是拼命的交易,不断的换股。
下跌途中,保住自己的投资本金,才是重中之重。
再说说经济崩盘。
可以这么说,经济崩盘带来的股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灾。
经济崩盘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股市中主要体现在三个现象。
第一是大众的出现消费降级,投资降级,大量的钱存入银行,市场资金收缩。
经济崩盘会影响股市,但并不会一上来就出现股灾。
经济崩盘的大逻辑,优先影响的是民生。
大众会觉得赚钱越来越难,然后开始出现消费降级。
也就是人们不敢花钱,都一股脑地把钱存进银行来抵御寒冬。
这个时候,市场里的资金就会大幅度地减少,没人去做投资了,都追求稳健的理财方式。
市场上如果少了散户的资金,那么机构的资金也会大幅度减少。
一方面是经济不好,大资金不愿意入场,另一方面是散户躺平,市场连韭菜都越来越少。
这种市场资金的收缩,是很容易引发系统性熊市的。
而且,如果这种现象无法得到改善的话,会是一个长期的熊市过程。
这一类熊市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参与,等待经济复苏,或者经济预期有好转。
否则,整个市场会阴跌加部分反弹,而参与者很难赚到大钱,即便是赚小钱也需要承受很大的风险。
第二是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大幅度下滑,业绩预期走低,股价下跌,估值重构。
经济崩盘除了影响民生,一定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也就是上市公司。
既然底层的大众不在消费,那么那些上市公司也就不可能好过。
消费降级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的预期。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消费类的企业影响大,其他传统企业的影响也很大。
就比如银行,存款多,贷款少,利润下滑,保险,没人买,利润下滑,证券,没人参与股市,利润下滑,房子不买,整个产业链利润下滑,科技类的产品,比如手机、电脑,更是能不买新的就不买,净利润下滑。
唯一可能不会下滑的产业,就是医疗,因为看病是必须花的钱。
任何经济体遭遇困境,都会影响市场的净利润,而净利润一定会影响股票的价格。
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大的企业一定是下跌的,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更严重的叫做估值重构,也就是重新评估上市公司的价值。
比如原本市场好的时候,一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是30倍,但是到了经济很差的情况下,20倍,15倍,甚至10倍市盈率都有可能。
因为市场对于一家公司的判断标准,从业绩增长,改为潜在的业绩下滑。
第三是市场信心崩盘,大量资金外流,短期内不会回到市场,熊市延续。
经济崩盘还会影响整个市场的投资信心,这一点也是非常严重的。
很多大资金都会外流,因为会觉得这个市场未来几年都没有好的投资机会,或者说是系统性的投资机会,离场才是最佳的选择。
很多人说资金回流的问题,站在资金的角度去思考。
如果市场没有挖出一个深坑,那资金回流的价值在哪里。
在一个经济很差的市场里,除非股市出现了超跌,大量的优质个股出现错杀,才有可能会吸引资金来抄底。
这还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总体的经济预期要开始慢慢转向,否则,资金依旧会观望。
大资金不流行火中取栗,更多的是追求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大环境决定了大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也就很难再吸引资金入场抬轿了。
所以,当整个市场的经济出现崩盘的时候,股市出现大跌是必然,而优质的股票和低估值联系再一起,自然也就成为了伪命题。
经济崩盘引发的股灾,最终会在经济的重构之中,慢慢地走出来。
但整个过程注定是非常漫长的,需要耐心地等待。
任何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都会存在一部分被错杀的股票。
这部分股票在估值洼地中,是值得被投资的,只不过普通投资者很难发现,并且挖掘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尽量建议顺势而为,而不是逆流而上。
如果非要执着地去寻找这部分个股,一定要记住下面几句话。
1、行业的发展趋势,不能有大的变化。
2、上市公司的竞争力,一定要保持领先。
3、业绩预期是根本,而不是当下业绩。
优质的上市公司,在慢慢的时间长河中,会逐步体现出价值。
但是我们要明白,时间会带来不确定性,我们既是投资者,也是一个观察者,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股票。
柳*转债上市、圣达转债强赎——可转债市场观察(2020.2.21)
2月21日,A股市场再次放量,上海市场成交额达到4450亿,距去年2月25日大涨5.6%的成交额4660亿仅一步之遥,但今日走势为冲高回落小涨,短线的投资者可能要好好品位;盘中IT设备、软件服务、互联网、航空、通信设备等行业涨幅居前,收盘上证指数上涨 0.31%,沪深300上涨 0.12%,创业板指上大涨 1.82%;可转债市场也表现稍好,中证转债上涨 0.53%,转债平均上涨 0.92%。
柳*转债上市
柳*转债(113563)将于2月24日上市。当前转股价值为 100.2元,纯债价值87.81元,保本价113.2元,AA级。
上市定位预测
与柳*转债评级和转股价值相近的可转债见表1。
表1 与柳*转债评级和转股价值相近的可转债
与柳*转债同行业可转债列表见下:
预期柳*转债上市首日定位在 117-121元之间,中位数在 119元附近。
公司简介
其他信息参见《柳*转债(113563)申购笔记》。
最新业绩
柳*股份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见下:
业绩预告
——来自于《柳*股份:2019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估值分析
当前正股和可转债估值见下:
机构一致预期
当前机构一致预期业绩增速为29.05%。
长期净资产收益率
柳*股份长期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79%。
当前净资产收益率
结合柳*股份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财务数据,可以推算出最新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74%。
当前PEG
采用当前机构一致预期业绩增速,结合当前市盈率,可以计算出PEG为0.46。
点评:圣达转债现价为196.42元创新高,持有的投资者获利丰厚。应卖出获取收益。目前转债强赎的转债见下表。特别注意旭升转债的最后交易日为2月27日(下周四),投资者须在此之前卖出或转股获取收益。
实盘操作笔记
1.实盘没有中签柳*转债。如果中签,考虑到柳*股份静态估值PE 13倍较低,成长性估值PEG0.46也低,将会持有。
2. 持债观望,实盘在重仓转债蓝晓转债大涨的带动下,又一次创市值新高。
下期笔记
2月25日,奥佳转债发行,申购笔记待发布,敬请期待!
3月2日,桐昆转2(暂定名)发行,申购笔记待发布,敬请期待!
术语解释
1. 转股价值:等于正股价/转股价*100。表示100元面值转债,转换为股票再卖出所获得的理论上现金价值。
2. 纯债价值:100元面值转债,按照同评级企业债对未来现金和本金进行折现,计算出的债券价值。
3. 保本价:投资者所能获得的利息和本金之和。投资者在此价格之内买入,如果上市公司不破产,投资者的本金可以收回。
往期精选
0. 回复“cctv”:《【CCTV2投资者说】宁远君:资产配置,稳健盈利》。
1. 回复“本周”、“周记”或“实盘”:《本周可转债投资实盘周记》。
2. 回复“偏股”:《偏股型转债列表》(周更)。
3. 回复“平衡”:《平衡型转债列表》(周更)。
4. 回复“偏债”:《偏债型转债列表》(周更)。
5. 回复“手册”:《可转债投资手册》。
6. 回复“股票”:《真实的10年股票投资收益率,结果出人意料?》和《十倍股票是怎样炼成的?》。
7. 回复“五粮液”:《学习巴菲特——五粮液投资笔记》和《股价上涨之谜》。
8. 回复“业余”:《业余投资者如何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
9. 回复“五维度”或“金转债”:《五维度挖掘2020年10大金转债》。
10. 回复可转债简称或代码:可查询该可转债相关文章。
本文仅用于个人投资记录和分享投资理念,若网友根据文中提及的证券和基金买卖,请自行承担风险!
柳*集团(603368) 公司资料_F10_同花顺金融服务网
朱朝阳,男,1965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会计师,广西政协委员、广西工商联执行委委员、柳州工商联执行委副**。曾任广西柳州医*批发站会计、财会科副科长、财会科科长、副经理、经理;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申文捷,女,1967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助理会计师。曾任广西柳州医*批发站财会科会计、财会科副科长;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计财部副部长、董事会秘书;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部长、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朱朝阳,男,1965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会计师,广西政协委员、广西工商联执行委委员、柳州工商联执行委副**。曾任广西柳州医*批发站会计、财会科副科长、财会科科长、副经理、经理;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朱朝阳,男,1965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会计师,广西政协委员、广西工商联执行委委员、柳州工商联执行委副**。曾任广西柳州医*批发站会计、财会科副科长、财会科科长、副经理、经理;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医*批发、医*零售和医*工业。公司经营品种包括各类*品、医疗器械、耗材、检验试剂等。
朱朝阳,男,1965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会计师,广西政协委员、广西工商联执行委委员、柳州工商联执行委副**。曾任广西柳州医*批发站会计、财会科副科长、财会科科长、副经理、经理;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陈洪,男,1972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执业*师、主管*师。曾任广西柳州医*批发站医保公司经理;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助理、市外营销二部经理、营销总监和采购供应部经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质量总监、董事、副总经理。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
唐春雪,女,1979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师。曾任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市外营销部经理助理、市外营销部副经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南宁销售部销售总监、总经理助理、董事、副总经理;广西南宁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核心事业部总经理;广西康晟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华,男,1973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执业*师、工程师。曾任广西万通制*有限公司销售部销售员、经理助理、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事业部副总经理;广西万通制*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言茂,男,1971年3月出生,本科学历,专职律师。曾任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师办翻译;广西柳州外贸机械设备公司物资供应站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广西广正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曾获“广西优秀律师”称号。
陶剑虹,女,1958年6月出生,博士,主任*师。曾任中国医*公司广州医*采购供应站副主任;国家食品*品监督管理总*(原名:国家*品监督管理*、国家食品*品监督管理*)南方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中国医*商业协会副会长;一品红*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科兴生物制*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北大医*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广州市香雪制*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马念谊,女,1976年11月出生,博士后,高级经济师、注册税务师。曾任柳州市地方税务*科员;南宁市地方税务*科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人民**副区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主任科员。现任广西财经学院专任教师;广西华赢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税务师。
陈晓远,男,1983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曾任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市外二部业务员、南宁销售部业务员;广西南宁柳**业有限公司业务员;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柳州销售部副经理、经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柳州营销中心总经理;广西桂林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零售事业部副总经理;柳州桂中大*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吴晓彤,女,1992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中级会计。曾任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天津分所)审计助理、高级审计员;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专员、主管、经理、副部长。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副部长。
梁震,男,1981年6月出生,本科学历,*师。曾任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采购供应部采购员;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供应部采购员、桂林销售部副经理、采购供应部副总监、创新事业部销售总监;广西桂林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代表监事、*品采购中心总监。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代表监事、核心事业部副总经理、*品采购中心总经理。
朱朝阳,男,1965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会计师,广西政协委员、广西工商联执行委委员、柳州工商联执行委副**。曾任广西柳州医*批发站会计、财会科副科长、财会科科长、副经理、经理;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申文捷,女,1967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助理会计师。曾任广西柳州医*批发站财会科会计、财会科副科长;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计财部副部长、董事会秘书;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部长、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陈洪,男,1972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执业*师、主管*师。曾任广西柳州医*批发站医保公司经理;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助理、市外营销二部经理、营销总监和采购供应部经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质量总监、董事、副总经理。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
唐春雪,女,1979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师。曾任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市外营销部经理助理、市外营销部副经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南宁销售部销售总监、总经理助理、董事、副总经理;广西南宁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核心事业部总经理;广西康晟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曾祥兴,男,1982年6月出生,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曾任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会计;泰华医*化工(杭州)有限公司会计;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成本经理-财务经理-外派财务总监;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财务运营总监。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朱仙华,男,1982年2月出生,硕士学历,工程师。曾任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二所副主任、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工业事业部总经理。
肖俊雄,男,1973年11月出生,硕士学历,助理会计师。曾任广西柳州医*批发站财会科会计员、人保科副科长;柳州桂中大*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第一副经理、经理;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监事、监事会**;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零售事业部总经理;柳州桂中大*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唐贤荣,男,1971年6月出生,大专学历,卫生技师。曾任柳州市医*总公司市内销售部经理;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柳州销售部经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广西仙茱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注:点击高管姓名查看高管简历介绍
1.公司概况。 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2月28日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原股本为90,000,000.00股。根据公司201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201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201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和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4]1187号),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8,125,000.00股,其中公开发行新股为22,500,000.00股,股东公开发售股份为5,625,000.00股,发行后股本变更为112,5...查看全部▼
1.公司概况。 广西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广西柳州医*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2月28日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原股本为90,000,000.00股。根据公司201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201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201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和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4]1187号),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8,125,000.00股,其中公开发行新股为22,500,000.00股,股东公开发售股份为5,625,000.00股,发行后股本变更为112,500,000.00股。公司股票于2014年12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根据公司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并经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5]3032号)核准,公司向朱朝阳等7个交易对方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29,848,046股。公司实际通过发行人民币普通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29,848,044股,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29,848,044.00元,变更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42,348,044.00元。2016年7月8日,公司上述完成工商变更及“三证合一”登记,领取了新版《营业执照》。 2017年4月18日,公司召开2016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的议案》,确定以2016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42,348,044.00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合计转增42,704,414.00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185,052,458.00股。 2018年4月10日,公司召开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的议案》,确定以2017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股为185,052,458.00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合计转增74,020,983.00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259,073,441.00股。2020年3月13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鉴于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的2名激励对象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等相关规定,并经公司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授权,公司将对其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合计2.30万股予以回购注销。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259,040,441.00股。2020年5月15日,公司召开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的议案》,确定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日登记的总股本259,050,441股,扣除回购专户上已回购的股份2,000股,即以259,048,441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合计转增103,619,377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362,669,818股。 2020年6月29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并调整回购数量及价格的议案》,公司将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14,000.00股予以回购注销,本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362,655,818.00股。公司发行的“柳*转债”自2020年7月22日起可转换为公司股份,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共计转股7,981.00股,公司总股本变更为362,663,799.00股。2021年7月12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并调整回购价格的议案》,公司将2019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1,680股和因2020年度业绩考核不达标而未能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72,767股予以回购注销,本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362,359,152股。 公司发行的“柳*转债”自2020年7月22日起可转换为公司股份,2021年度可转换公司债券共计转股774股,公司总股本变更为362,359,926股。2022年1-6月可转换公司债券共计转股3,430股,公司总股本变更为362,363,356股。 2022年3月30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公司将2019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46,760股予以回购注销,本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362,313,166股。 2022年4月27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公司将2019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5,600股予以回购注销,本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362,307,566股。 2022年8月8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并调整回购价格的议案》,公司将2019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21,000股和因2021年度业绩考核不达标而未能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61,938股予以回购注销,本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362,224,628股。 公司发行的“柳*转债”自2020年7月22日起可转换为公司股份,2022年度可转换公司债券共计转股3,472股,公司总股本变更为362,228,100股。 公司发行的“柳*转债”自2020年7月22日起可转换为公司股份,2023年1-6月可转换公司债券共计转股509股,公司总股本变更为362,228,609股。收起▲
柳*股份上市六年净利首降16%股价跌六成股权激励恐“失效”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长江商报记者 李顺
上市六年,柳*股份(603368.SH)业绩出现首次下降。
8月18日晚间,柳*股份披露中期业绩,今年上半年,其三大业务增速均放缓,营业收入同比增9.90%;实现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降16.58%,也低于2019年同期。
次日,柳*股份股价低开并迅速被砸跌停,报17.72元每股,较高点跌超六成,创出近一年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业绩下滑、股价新低导致公司股权激励几乎“失效”。2015年推出的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因股价下跌已延期;2019年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价格14.44元/股,考核目标2020年和2021年营收增速不低于35%、50%(相较上年),目前来看恐难以完成。
期间费用大增拖累业绩
账款回收周期拉长远超同行
更多精彩新闻请扫描下载
长江商报新闻APP
长江驱动力 经济风向标
独家深度推荐:
三只松鼠7亿推广费吞噬扣非原地踏步线下开拓乏力半年开店199家关138家
宁德时代账面资金716亿再抛582亿定增 曾毓群疯狂扩张“豪赌”再造一个宁德
盐湖股份回A股首日大涨306% 受重组后遗症拖累仍亏430亿
新东方等三教培巨头市值年内蒸发4388亿 “双减”落地校外培训市场面临大洗牌
柳州市医*公司是私企还是国企?
柳*股份是国企!
柳*股份有限公司全称是广西柳州医*股份有限公司,所属行业是批发业,所属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公司经营范围是:*品批发;食品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道路货物运输;道路货物运输;中*饮片代煎服务;医疗设备租赁;保健食品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消毒剂销售;润滑油销售;玻璃仪器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
柳*股份3月4日主力资金净买入8801.30万元 - 知乎
截至2022年3月4日收盘,柳*股份(603368)报收于19.03元,上涨10.0%,涨停,换手率8.64%,成交量31.24万手,成交额5.79亿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上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801.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8252.3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6441.93万元。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柳*股份融资融券信息显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4764.5万元,融资偿还5846.26万元,融资净偿还1081.76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1.86万股,融券偿还0.94万股,融券余量9.39万股,融券余额178.69万元。融资融券余额2.88亿元。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见下表: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7.79。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柳*股份、金城医*的并购“豪赌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上方蓝字关注铑财
独立稀缺穿透
作者:贺兰山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近来,受疫情影响,医*股看点不断。
可转债的火爆行情,也让参与配售的大股东们收获颇丰。
柳*股份,两者兼具,可谓幸运儿。
豪赚1985万元
2月24日,柳*转债上市。
1月16日,柳*股份公开发行802.2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6年,总额8.02亿元,用于中*饮片产能扩建、连锁*店拓展、玉林物流运营中心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其中,朱朝阳配售柳*转债223.72万张,占发行总量的27.89%。
上市当日,柳*转债以123.50元开盘,收于125.74元,溢价率26.61%。全天均价124.75元。
令人惊讶的是,当日晚间,柳*股份又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减持公告:大股东朱朝阳减持所持有的柳*转债80.22万张,占发行总量的10%,此次减持后,朱朝阳还持有占发行总量的17.89%。
换言之,转债上市当天,大股东便开始减持,按照124.75元的均价计算,朱朝阳所持可转债浮盈5537万元。也就是说,其减持的份额赚到了1985万元。
真是一场又快又豪的买卖。
需要注意的是,与柳*转债同行业已上市的可转债有4只,其中华通转债转股价值和柳*转债比较接近,但是评级为AA-级别。截止2月26日收盘,华通转债的价格是114.29元。
此外,与柳*转债同评级(AA)转股价值阶级的可转债有海亮转债、远东转债、明泰转债。2月26日收盘价分别为113.90元、117.88元、121.92元,转股溢价率也在15%-21%之间,而柳*转债在2月26日收盘128.65元,转股价值为96.71元,转股溢价率33.03%,均高于同评级。
资产负债率65% 应收账款快增
不过,相比转债的神勇表现,柳*股份的股价就差了很多。自2月24日至2月28日之间,从37.70元/股下降至32.9元/股。
这多少出乎了不少投资者的意料。
公开资料显示,柳*股份是一家区域性医*流通企业,其主营业务包括*品、医疗器械等医*产品的批发和零售业务。
1月10日晚间,柳*股份发布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亿元到7.3亿元,同比增加28.74%到38.21%;预计2019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6630万元到71630万元,同比增加26.07%到35.53%。
如此增速,显然是份不错答卷。柳*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医*批发和零售保持良好增长。
然事实上,高光之下,其隐忧也不少。
柳*股份2019年三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11.08亿元,同比增长27.53%;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增长40.1%。但与2019中报相比,营收环比仅增长2.65%,净利润环比更下滑2.21%。
再看一些核心财务数据。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柳*股份的负债总额为82.7亿元,其中流动负债有78.27亿元,非流动负债有4.43亿元。
资产负债率,也持续抬高。
2015年至2018年,柳*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39%、48.44%、52.76%和58.59%。2016年,公司通过定增发行2984.80万股股票,募资16.50亿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产负债率。
和同业对比看,Wind数据显示,保健护理产品经销商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57.69%,中位值为60.43%。柳*股份的数据为65.0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随着负债率高企,其带息债务也不断增加。2015年至2018年,公司带息债务由6.81亿元增加至17.54亿元。
2019年三季度末,其带息债务上升至28.66亿元,相比年初增加11.12亿元,带息债务中包括短期借款24.85亿元,长期借款3.8亿元。同期内,公司拥有货币资金14.29亿元。
与之相应,柳*股份的财务费用持续增加。
2015年三季度至2019年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由2378.77万元增加至1.03亿元,年复合增速为44.25%。其中,2018年前三季度至2019年前三季度的增速为173.36%,主要是银行贷款增加影响。
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看,2016年三季度至2019年三季度,公司的流动比率由2.08下降至1.39,速动比率由1.78下降至1.19。
可见,作为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两个关键指标,柳*股份流动性在持续恶化,短期偿债能力不断减弱。
这也低于行业水平。
2019年三季度末,Wind数据显示,保健护理产品经销商行业的流动比率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为1.56和1.47,速动比率的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为1.27和1.20。
同时,应收账款快速增长。2019年三季度末,柳*股份应收账款账面金额70.5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达55.46%。
2014年年末的18.01亿元,增加至2018年年末的50.27亿元,增幅达179.12%;同期,收入从56.55亿元增加至117.15亿元,增幅仅107.16%。即公司应收账款的增速明显高于营业收入。
由此,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从2014年的99.95天增加到2018年的135.52天,2019年前三季度达到146.85天。
令人玩味的,还有其应收账款坏账计提会计政策。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1年以内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62.09亿元,其中半年以内的有51.31亿元,按照0.25%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半年至1年的有10.78亿元,按照5%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
同行又是怎么做的?
华东医*对1年以内应收账款计提坏账比例为5%;同济堂6个月以内、7-12个月的计提比例为0.5%、5%。
相比之下,柳*股份的应收账款计提政策可谓激进。
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激进性也有难言苦衷。
来看看其经营性净现金流。
2019年前三季度,其经营性净现金流为-5.92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与同期净利润差额为-11.98亿元。
2015年至2018年期间,柳*股份每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5.15亿元、-4.58亿元、-9.50亿元和-7.57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与同期净利润差额分别为-6.87亿元、-7.04亿元、-12.61亿元和-11.71亿元。
不难看出,柳*股份的经营性现金流长期为负,低于同期净利润。
截止2019年三季度末,其应付账款30.41亿元,与年初相比增长4.16亿元;应付票据约13.71亿元,与年初相比增长8.08亿元;预收款项约1964.92万元,与年初增长83.49万元。
一系列利空数据,凸显了柳*股份的资金压力。
由此发债,也就不难理解了。
2月28日,柳*股份公告称,控股股东朱朝阳已解除质押2,000,000股。数据显示,朱朝阳累计质押公司股份48,000,000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66.51%,占公司总股本的18.53%。
不难发出,此次转债不但让朱朝阳大赚,更救了柳*股份及朱朝阳的现金急。
任性收购底气何在?
不过,表面看资金捉襟见肘的柳*股份,却在收购中尽显金主姿态。
具体看,就是高溢价。
截至2019年9月末,柳*股份的商誉账面余额为7.65亿元,根据其2019半年报显示,其中有6.68亿元的商誉来自于广西万通制*有限公司(下称“万通制*”)。
2018年9月,柳*股份公告拟以7.16亿元收购共青城柳*天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下称“柳*天源”)持有的万通制*60%股权,后者主营中成*生产。
经收益法评估,万通制*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在2018年8月31日的评估结果为12.59亿元,较账面净资产1亿元增值11.59亿元,增值率高达1157.56%,最终交易各方确定交易作价为7.16亿元,此次收购PB为11.93倍。
更令人玩味的是,这样的高溢价,柳*股份并未安排业绩承诺。
也就是说,一旦万通制*未来经营不利,溢价近11倍收购带来的巨额商誉值损失将完全由柳*股份买单。这样的粗放底气何在?如此豪赌,十分过于随意,甚至任性呢?
这种不严谨性,还体现在其股权激励上。
2019年3月28日,柳*股份发布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对201名激励对象授予309万股A股普通股股票,占总股本的1.19%,首次授予价格为15.06元/股。6月,该价格调整为14.44元/股。
解锁考核要求是,公司2019-2021年的营业收入相比2018年的增幅分别不低于18%、35%、50%。从年度同比看,2019-2021年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8%、14.41%、11.11%。
由此带来两个质疑:一个是放眼A股市场,几乎所有推出股票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都以净利润作为最核心的行权考核指标,而柳*股份没有做任何考核限定;另一个营收增速考核门槛太低,2016-2018年,柳*股份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6.16%、24.97%、24%。
也基于此,市场不乏其故意放松股票激励条件,激励没有意义,甚至输送利益的质疑。
金城医*之殇
与柳*股份“同病相怜”的,还有金城医*。
1月20日,金城医*发布2019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72亿~2.51亿元,比2018年下降5%~35%。主要系计提子公司金城泰尔(原朗依制*)商誉减值准备不超2.90亿元所致。
公开信息显示,金城医*全资子公司金城泰尔是匹多莫德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受辅助用*政策限制、业内质疑等因素影响,金城泰尔业绩下滑,存在减值迹象。
事实上,这不是首次计提金城泰尔商誉减值准备。
截至2019年6月30日,金城泰尔的商誉余额为11.44亿元。
收购金城泰尔的交易始于2015年,金城医*拟以发行股份方式,向锦圣基金及达孜创投购买朗依制*100%股权,作价20亿元。
2016年12月28日,该笔交易获证监会同意,交易作价18.80亿元。截至2017年2月9日,该笔并购交易完成,朗依制*并表。
据关联交易报告书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金城泰尔账面净资产价值约为2.37亿元,采用收益法评估股东全体价值约为20.17亿元,评估增值17.80亿元,增值率为750.73%。
又是一个高溢价收购。
彼时,交易对手承诺金城泰尔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应予实现的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6亿元、7100万元1.87亿元和2.25亿元。2015—2017年最终完成度为100.65%、105.54%、100.68%。
然2018年突然变脸:仅实现1.08亿元净利润,业绩承诺完成率仅48.08%。由此,2018年,金城医*计提商誉减值1.217亿元。
金城医*解释称,金城泰尔业绩未达标主要原因有:国家相继出台的一致性评价、两票制、带量采购等一系列医*相关政策,对公司产品销售产生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受辅助用*政策及媒体事件影响,匹多莫德产品销量减少;整合销售团队,调整营销政策和经销商结构,短期内影响了产品销售。
2019年,情况依然没有好转,上半年,金城泰尔净利润减少35.63%至1879万元。
跌落神坛
不难发现,金城医*在品尝高价并购酿下的苦果。
仅此而已?
一个核心考量,即是匹多莫德分散片这款“神*”的下坠。
据悉,在2013年、2014年、2015年1-3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朗依)和匹多莫德分散片(唯田)是金城泰尔的主要收入利润来源,匹多莫德分散片在2015年1-3月的销售占比高达57.31%。
这也是金城医*高溢价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收购预案,匹多莫德原研厂家为Poli公司,该*1993年在意大利上市。2001年匹多莫德被引入中国。匹多莫德分散片曾进入5个省的地方医保目录,分别为福建、广东、贵州、山西和重庆。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朗依匹多莫德在公立医院以29.52%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而在稍早的2014年,朗依制*的市场份额最高达到31.36%。
除了份额,这款*的毛利润更是高的惊人。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6月,金城泰尔毛利率分别为73.36%、74.51%、79.12%。而匹多莫德分散片一直为金城泰尔的核心产品,为其贡献了销售收入的半壁江山。
对此,证监会曾对金城泰尔畸高的毛利率问题进行问询,要求其说明金城泰尔毛利率变动的合理性及其可持续性。
不过,当时金城医*对金城泰尔充满信心,其表示,朗依制*的经销模式使得价格传导不敏感,金城泰尔的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为首仿*,匹多莫德分散片为独家剂型,因此,其产品可保持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然这或许已是匹多莫德的巅峰期。
所谓“物极必反”,2017年12月,知名*师冀连梅的质疑,让这款神*跌落神坛。
冀连梅指出,不管国际、国内,匹多莫德都缺乏高质量可靠的临床研究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匹多莫德却是说明书里无所不能的神*,并且成为儿科、耳鼻喉科和皮肤科医生们的宠儿,匹多莫德滥用及其背后利益问题非常突出。
2018年3月9日,*监*发布《关于修订匹多莫德制剂说明书的公告》,在新的说明书模板附件中,明确规定,3岁以下儿童禁用。同时,也对该*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更细致阐明。表现在消化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以及其他等不良反应。
2018年3月20日,*监*发布《关于匹多莫德口服液启动临床有效性试验的通知》,要求匹多莫德制剂生产企业尽快启动临床有效性试验,并于3年内将评价结果报国家食品*品监督管理总**品审评中心。
查询CDE数据库信息显示,有三项相关临床有效性试验正在进行,申办者分别为普利化学工业公司、江苏吴中医*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厂、北京金城泰尔制*有限公司。
金城泰尔的状态为“进行中(尚未招募)”,该试验于2019年12月11日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登记日期显示为2020年1月20日。
据试验公示信息显示,该临床有效性试验目标入组人数为240人,患者需连续服*60天。试验主要终点指标及评价时间为:用*结束后6月内尿路感染的复发次数。
也就是说,即使一切进展顺利,该试验也至少需要8个月时间。金城泰尔能否在要求时间前完成,是一个未知数。
在受到广泛质疑后,各*企的匹多莫德销售额均出现了大幅下滑。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金城医*。
据金城医*年报,2018年,金城医*胶囊和片剂实现销售1338.83万盒,比2017年下降64.91%;生产1652.63万盒,比2017年下降64.05%。
此外,另两家企业海辰*业和江苏吴中也受到巨大冲击。
在2018年年报中,海辰*业表示,匹多莫德胶囊面临一定的销售压力。同时,江苏吴中匹多莫德生产和销售同样影响巨大,口服溶液生产量和销售量双双减少近半,生产量为528.67万盒,比2017年度减少49.22%;销售量为498.04万盒,比2017年减少52.09%。
这样的市场环境,增加了金城医*的业绩压力。主要盈利产品销量下滑,且前景不明,更加速了企业困境。
不难发现,柳*股份、金城医*都因高溢价收购,让自身背负不少隐忧。后续不乏不确定性看点。
专家表示,上市公司会热衷并购有多种原因,一是主业不振或主业不明显,缺少核心竞争力,希望通过并购来做强主业。二是并购多由投资者买单,导致高溢价并购重重上演;同时,市场缺乏相关问责机制,董监高无需为并购担责有关。进而导致一些上市公司用高溢价并购收购垃圾资产,最终成为企业包袱。再者,一些不规范并购也暗藏违规交易,比如用高溢价并购来收购公司实控人或关联方资产,进而利益输送。或通过并购制造利好预期,掩护公司大股东或董监高进行股份减持等。
不管两者属于哪一种,其并购战略存在漏洞,是不争的事实。
一定意义上说,医*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利用兼并收购模式协同效率资源,打造有竞争力的全产业链条,也是一条参考路径。
只是,机遇与风险相伴而生,并购模式也是双刃剑。这个过程,考验企业的实力、初心、耐心。需要相应成熟、完善的风控体系、整合协同体系。换言之,并购也如烹小鲜、甚至如履薄冰,需要更多的严谨甚至敬畏感。如被一时的规模、短利蒙蔽,甚至被资本利益裹挟,蒙眼狂奔,则会身处悬崖,危机四伏。
更深刻改变
不过,也不全是坏消息。
比如面对疫情,柳*股份和金城医*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为自身带来转机。
据金城医*董事长赵叶青表示,子公司金城金素生产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金城榄都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广东省卫健委关于提供新冠肺炎防控物资参考清单中的医疗机构参考*品需求目录品种;2月4日,金城金素也收到中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物资保障组下发函,要求公司确保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品的质量、生产和供应。
2月6日,柳*股份表示,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物阿比多尔、达芦那韦在公司一直有经营;公司是吉利德在广西区内的独家一级经销商;次日,其表示,在春节前夕已加强奥司他韦、莲花清瘟、血必净等疫情用*以及人血白蛋白、重组人干扰素等急救*品的采购储备,并持续不断向医疗机构供应。
可见,突发疫情,带热了两者的市场需求。
不过,疫情终将过去。相比短利效应,两者要想走出困境泥潭,还需更深刻、根本的变革。
从行业趋势看,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两票制等政策持续发力。提质增效、注重产品内核的创新力、品质力,正成为*企价值的新分水岭。
这也预示着,往期依靠野蛮并购、规模扩张,倚重一两个*品、拉动业绩的粗放打法已然过时。两者已处在,精耕细作、创新谋发展的新十字路口。
如何表现,铑财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本账号系新浪财经/一点资讯/
凤凰新闻/网易财经/搜狐财经/腾讯财经/今日头条/蓝鲸财经/百度百家/新浪微博/天天快报/中金在线/东方财富/雪球
等20家媒体入驻账号
中国所有*企排名?
中国*企按营收规模排名如下(单位 亿元) :
1 国*控股 4564.15
2 上海医* 1919.09
3 华润医* 1681.54
4 九州通 1108.6
5 白云山 616.74
6 国*一致 596.49
7 重*控股 452.2
8 国*股份 403.79
9 海王生物 400.22
10 南京医* 398.17
11中国医* 393.12
12华东医* 336.83
13 云南白* 327.43
14 复星医* 303.07
15 恒瑞医* 277.35
16 瑞康医* 272.04
17 英特集团 250.08
18 石*集团 249.42
19 中国生物制* 236.47
20 嘉事堂 232.56
21 迈瑞医疗 210.26
22 人福医* 203.69
23 京东健康 193.83
24 *明康德 165.35
25 科伦*业 164.64
26 步长制* 160.07
27 柳*股份 156.69
28 鹭燕医* 155.31
29 智飞生物 151.9
30 大参林 145.83
31 老百姓 139.67
32 英科医疗 138.37
33 万邦德 137.02
34 华润三九 136.37
35 天士力 135.76
柳化股份这只股票怎么样,提点意见,谢谢!
开始走强,前面2个涨停板在等你走对行情,再来采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