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日元越低(人民币结汇日币时,汇率的高低有什么影响?)

admin 2023-12-26 04:45:49 608

摘要:人民币结汇日币时,汇率的高低有什么影响? 100日元=7.20人民币(当前中间价格) 日元增值人民币汇率下跌是什么意思? 外汇牌价(exchangequotation),即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兑换挂牌价,是各

人民币结汇日币时,汇率的高低有什么影响?

100日元=7.20人民币(当前中间价格)

日元增值人民币汇率下跌是什么意思?

外汇牌价(exchangequotation),即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兑换挂牌价,是各银行(指总行,分支行与总行外汇牌价相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市场中间价以及国际外汇市场行情,制定的各种外币与人民币之间的买卖价格。这种外汇牌价实时变动,即使同一天牌价也有所不同。货币外汇汇率(foreignexchangerate)是以另一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其高低最终由外汇市场决定。外汇买卖一般均集中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它们买卖外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方法是贱买贵卖,赚取买卖差价,其买进外汇时所依据的汇率为买入汇率,也称买入价;卖出外汇时所依据的汇率叫卖出汇率,也称卖出价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什么时候涨

以前几次贬值很多人都知道,是日本人为的,比如1995年79日兑1美,开始日元连续贬值3年(期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没有做负责任的大国,人为干预市场,促使日元剧烈贬值,加剧了亚洲各国的输入性通货膨胀。所以我们很难简单地来判断他们会不会再来一次人为贬值或者升值。

十年前人民币对日元汇率

2004年1月2日,100日元兑换7.7376元人民币,当天美元/日元汇率是106.97。2004年12月30日,100日元兑换7.9743元人民币,当天美元/日元汇率是103.79。2004年美元/人民币基本实行固定汇率,1美元兑8.2767元人民币。

为什么日币兑换人民币越来越低了呢。会回升吗?

日本人垃圾所以他们低级

1万元二千人民币汇率日币是多少日币呢

若您是指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您可以参考招行外汇“实时汇率”,请进入招行主页,点击右侧的“外汇实时汇率”查看,具体汇率请以实际操作时汇率为准。如需查询历史汇率,在对应汇率后点击"查看历史"。注:100外币兑人民币。

日元兑人民币汇率为什么那么低

1、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我国上调(下调)利率进行紧缩(扩张)调控时,会导致资本项目的顺差(逆差)。为了稳定汇率,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卖出)外汇,从而增加(减少)了外汇储备,进一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投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利率政策的效果。2、升值预期和跟随美元的贬值导致我国出现大量贸易顺差。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我国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水平促使国内资金和国外短期资金外流,达到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目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过热还未得到彻底解决,存在通货膨胀压力,降低利率有悖于宏观调控的方向,以至于利率工具的运用面临尴尬。3、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如果大幅提高利率会吸引更多的境外资金流入国内,增加外汇储备,从而进一步增大升值压力。正是由于利率无法较大提高,且国内物价水平较高,致使我国实际利率水平较低甚至出现负利率现象。在国内金融投资品种比较少的情况下,股票市场又是持续低迷,于是各路资金追逐投资,尤其是房地产,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长期处于高位运行。

怎么换日元最合算?

第一:人民币跟日元的汇率如下:1人民币元=19.2372日元1日元=0.0520人民币元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更新时间:2015-11-13 11:06;第二:如果直接去银行兑换日元的话,那么银行只会收你一次手续费;如果你先换成美元再兑日元的话,就会收你两次手续费(有点不划算,还是直接兑换好)。第三:这笔钱不急用就先等等,可以利用汇市的波动赚钱。等人民币兑英镑、欧元大幅升值后,把人民币换成这些对人民币升值的货币后再换回日元,觉得这样操作即使减去银行的点差,肯定比直接换强得多。(钱多的话可以这样操作,钱少就没必要了)

2023年三季度外汇市场展望-日元及人民币有望走出谷低

2023年上半年,美元指数一如我们年初预期,去年的强势已经告终。然而,美联储的加息终点利率可能较今年年初预期更高,使美元指数于5月低位反弹。英国、瑞士、加拿大及欧洲等央行比美联储可能更鹰派的政策,支持相关货币表现跑赢。

日元及人民币表现相对令人失望,日本央行新任行长植田和男未有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以及中国经济复苏步伐慢于预期,分别拖累两国货币表现。

2023年上半年外汇表现

资料来源:彭博、中信证券财富管理(香港)  截至30/6/2023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日本仍有可能退出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内地后续逆周期政策将继续出台支持经济,日元及人民币有望走出谷低。

日元:

经济运转渐入佳境具备持续通胀的基础

虽然植田和男目前表示将继续维持收益率曲线控制(YCC),但我们认为日本经济现已具备维持通胀的条件,日银在未来维持YCC这种强力宽松政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已下降。

今年备受关注的“春斗”(春季劳资涨薪谈判)总体平均涨薪幅度达到3.7%,创下1993年以来的最高值。紧俏的劳动力市场可支持薪资进一步上涨,有助于通胀动能的维持,进而将可动摇日本民间长期顽固的价格锚定效应根基。

跟据中信里昂今年6月的预测,2023年底美元兑日元汇价将回落至127水平,日元兑美元相对升值。

日本通胀已广泛渗入国民经济生活

资料来源:彭博、中信证券财富管理(香港)  截至2023年5月

人民币:

外部压力趋缓下将逐步企稳并进入升值通道

短期内,降息或通过影响利差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本外流压力。中长期视角下,降息或拉开政策“组合拳”序幕,在稳增长政策的助力之下,预计内地经济基本面有望逐步触底回升,基本面的实际修复以及市场对于经济未来预期的转暖或吸引直接投资账户和证券投资账户的资本流入,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在西方国家动辄将国际贸易及金融体系武器化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之间对于探索建立“去美元化”的货币体系、提高贸易结算和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诉求明显提高,围绕人民币结算的合作空间广阔。随着人民币支付需求提升,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份额将逐渐提升。人民币储备提升意味着各国央行及企业将加大人民币需求,人民币面临中长期趋势升值压力。

人民币或将在短期内维持偏弱运行,但去年最低点7.37水平附近料有较大支持。进入三季度,随着美元指数趋弱和中国国内经济内生动能的触底回升,人民币有望在内外部压力趋缓的驱动下逐步企稳并进入升值通道。中信証劵預期,2023年四季度人民幣將回升至6.6-6.8区间水平。

近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资料来源:彭博、中信证券财富管理(香港)   截至2023年一季度

欧元:

美国进入衰退后欧美经济基本面差距将缩窄

欧央行6月议息会议决定再度加息25基点,尽管欧元区经济在过去两个季度收缩,但欧央行仍维持了鹰派立场,在本次会议决议和新闻发布会中均没有传递出即将暂停加息的信号,这与美联储相比更偏鹰派。欧美央行在加息终点距离与时间上的差异可能意味着当前美欧利差将进一步收窄,欧元在2023年加息接近尾声时可以相对升值。

从经济基本面看,美国2023年进入衰退后欧美经济基本面差距将缩窄,美元的支撑动力可能相对减弱,而在能源价格不再大幅上升的基准假设下,欧央行停止加息后有可能促进欧元区经济修复,反而有可能为欧元形成支撑。

跟据中信里昂今年6月的预测,2023年底欧元兑美元将升至1.15。

欧元与美欧债券利差走势关系

资料来源:彭博、中信证券财富管理(香港)  截至30/6/2023

英镑:

不利因素完全反转

我们认为2022年对英镑不利的因素如英国央行政策相对环球央行的立场、天然气价格等,已转变为有利因素。市场估计英伦银行将持续加息,明年利率更可能進一步上升至6%,将是2001年以来最高水平,加息幅度大过美联储及欧央行。自2022年8月以来,英国的贸易条件指数(出口商品对于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已由低位反弹,指数反弹反映英国贸易条件正在逐步改善,支撑英镑。

不過,由於英鎊上半年已錄得逾5%升幅,下半年進一步上升的空間不大。跟据中信里昂今年6月的预测,2023年底英鎊兑美元将微升至1.28。

花旗英国贸易条件指数 

资料来源:彭博、中信证券财富管理(香港)  截至30/6/2023

美元:

美国CPI将在极高基数下下降

美联储今年6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水平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但本次会议点阵图显示加息终点利率抬升至5.6%,超出市场预期。其后,美联储**鲍威尔在葡萄牙举行欧洲央行年度论坛上,预估未来还会加息两次,而且不排除连续会议加息。美元指数亦于议息会议后持續反弹走强。

然而,站在当前时点,一方面我们模型预测5月PCE物价指数环比将出现负增长,另一方面7月议息会议前的美国6月CPI数据料将在极高基数下明显下降。因此,预期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降息最早会在明年年初出现。

中信証劵預期,2023年四季度美元將回落至98-102区间水平。

2023年美元指数走势预测

资料来源:Wind、中信证券预测

整体而言,我们预期至2023年年底日元、人民币、欧元、英镑及美元的走势大致如下: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财富管理(香港)   

后续我们会有更多2023年3季度投资专题陆续发布,敬请密切留意。

风险提示: 

本资料内容可能涉及某些产品信息作为示例之用,具体产品条款及细则请以相关法律及具体产品发售文件为准。请注意,有关产品可能仅供专业投资者参与,以及可能属于复杂性产品类别。中信证券经纪(香港)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经纪(香港)」)已力求所提供资料之可靠及中肯,惟对内容之完整、准确及有效性不作任何形式之保证,读者应进行独立的评估及其他适当的研究,以对内容加以参考取舍。

投资涉及风险。价格可升可跌,在某些情况下,投资者可能需承受重大或所有投资损失。而过往表现亦未必可作为投资组合日后表现的指引。

免责声明

中信证券财富管理(香港)是由中信证券经纪(香港)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经纪(香港)」)所设立的财富管理平台。本资料由中信证券经纪(香港)编制及发布。本资料并未经香港证劵及期货委员会(「证监会」)或香港任何监管机构审阅。本资料若提及相关产品已获证监会认可在香港公开发售,请注意证监会认可不等于对该等产品作出推介或认可,也不是对该产品的商业利益或表现作出任何保证,更不代表该产品适合所有投资者。本资料仅供参考并只反映个别人仕个人观点或意见,并不代表中信证券经纪(香港)或其附属公司的观点或意见,或受其约束。

本资料无意作为提议或推荐,且并不构成在任何司法管辖区取得/出售任何证券或进行任何交易的邀请。本资料所包含的资料未考虑到任何个人投资者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如有疑问,您应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寻求独立专业意见。有关产品的重要资料载于其产品发售文件。在购买有关产品的股份或单位之前,您有义务先行阅读该相关产品的发售文件。 

在发布或使用本资料提供之信息即属违法的任何司法管辖区或国家,或将导致中信证券经纪(香港)或其附属公司受其注册规定所规限的司法管辖区或国家,本资料所提供的信息不应视为向该等司法管辖区或国家内的任何人士或实体发布或供其使用。 

人民币一路猛涨,为何还成不了避险货币,但日元却备受追捧?

◎海外掘金(ID:gold1849) | DJ

可以买人民币避险吗?

 

人民币在过去一个月里兑美元的升值态势生猛,离岸人民币一度触及6.44的汇率,相对于今年年初,还在6.98附近徘徊。

 

在全球区域*势紧张、美元疲软的大环境下,8月境外机构开始三倍买入中国的短期银行债券等人民币成香饽饽的新闻不绝于耳。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所使用的人民币自然在全球交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811汇改”的影响肯定了人民币的地位。当时的政策一出台,人民币急挫,在全球范围的产生不小的震荡。次年初,全球市场下跌了7.1%,跟中国经济增速驱缓、汇率改革有很大关系。以前是全球感冒中国打喷嚏,现在变成了中国感冒全球也跟着打喷嚏。

 

但是仅凭这点以及上面所说的升值就能妥妥地说“人民币正成为新的避险货币”?

 

1打怪升级:人民币被套上新身份

 

去年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等小概率事件相继发生,全球进入保守氛围。近期朝鲜频频发射导弹试验“氢弹”、欧洲陆续发生恐袭、比特币遭到拦截等致使全球VIX指数(恐慌指数)飙升。黄金、比特币作为避险资产的新闻让“避险”的概念进入人们视野,人们入仓避险资产的概率上升。

 

这个月初,避险货币的论调在社交网络上蔓延开。为人民币穿上“避险货币”新衣的专家们认为,相对于外部条件,中国的经济整体发展稳定、近14亿人口的超级大市场,以及全球第一的外汇储蓄量...这一系列因素在这些专家看来,都在对国外投资者释放出“人民币市场稳定”的信号。

 

 

再者,中国在去年进入SDR篮子、成为世界性储备货币,这使得人民币有了国际规制性保障;而“811”汇改给人民币市场化提供了基础,同时生猛的人民币升值又刺激国外机构购入包括“债券通”(点心债)在内的人民币产品。

 

人民币在危机中升值、在国际上的交易比重增大、中国经济发展稳定,也就更安全,似乎是他们的主要论据。

 

文章举了个例子,那就是以今年年初的汇率,购买5万美元人民币资产,所需的钱比上周购买5万美元所需的钱多出2.15万人民币,换一个角度说,如果是当时高位买了人民币,现在则相当于赚了2.15万,这被称作“既避险还逐利”。

 

这些高歌着政策如何好,带领人民币如何走向“强势繁荣”,把近期人民币升值归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维持稳定、外汇储蓄增多,以及资本控制得当的专家,看来是对什么是避险货币的理解还停留在“强势货币”、“遇险升值”和“国内环境稳定”的阶段。

 

打败了“不稳定”的小怪兽,人民币能升级吗?情况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在读诸如国外投资者买入人民币或者人民币债券时,或多或少会发现这样一对关键词:“短期”和“有风险偏好”。

 

其实对于许多外国投资者而言,人民币还是一种相对有风险的货币。

 

2人民币准备好升级了?

 

要成为避险货币,人民币需要满足至少IMF的报告中总结出来的以下三个要素:

 

1. 低利率(lowinterestrate)

2. 庞大的海外资产净头寸(astrongnetforeignassetsposition)。净头寸粗指的是多个项目在交割月份相抵后的净剩余,也可以理解为该国海外投资的体量。

3.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足、有足够的市场纵深(deepandliquidfinancialmarkets)。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能保证货币交易中的套息交易顺利进行。

 

从第一个要素来看,人民币已被打上了“不合格”标签。

 

(*瑞士的基准利率是-1.25%—-0.25%,数据来源:FX)

 

中国的基准利率与澳大利亚持平的人民币,跟通常意义上的“避险货币”日元和瑞士法郎的利率相比高了许多。

 

高利率说明还有降的空间。一般而言,在经济市场上,利率和汇率高度相关的。我们可以这么思考,一种货币的利率可以等同于该货币的价格(即借出该货币的成本),利率下调说明货币价格降低了,央行开始“撒钱”,手持该货币的人多了那么汇率就贬值。反之亦然。

 

所以如果中国经济进入下行,央妈为了刺激经济可能会降利率,此时则会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人民币不值钱了,避险就比较困难。

这一点在之前所提的专家中,嫌少提到。他们只提及中国本国市场环境的稳定性,这样看来就有点避重就轻了。

 

第二个条件来看,人民币还是不合格。

 

从国外投资而言,中国2015年国际投资净头寸占GDP比重约为14%,去除储备资产后,中国实际上是国际投资债务国。同一时期,瑞士的国际投资净头寸/GDP是440%,日本也有68%。这一点,国内专家几乎都未提及,他们更多地在告诉我们人民币在全球的流通更多了,因为有更多人购买了本国的相关债券和货币,却没有提到海外投资这一块。

 

第三个条件,成熟的金融市场。这一点就不攻自破了,我国的金融市场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才分别建立,到了1997年全国银行债券市场才逐步建立,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才逐渐形成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

 

近年,中国金融市场自由化以来——引入熔断机制、P2P、共享经济——出现了许多市场乱象,监管部门忙着到处灭火,走一步看一步。这个新兴市场离成熟市场还有距离。

 

人民币是在近几年才慢慢打开国际市场的。去年才加入SDR,今年就说“即将成为避险资产”,这个华丽的“皇帝外衣”,目前对于人民币来说,并不合身。

 

然而,一个稍显“另类”的货币却有很强的避险货币特征。

 

那就是刚才提到的邻国日本的日元。

 

3先天条件不优的日本,如何成为避险“超神”?

 

战乱的时候,什么最值钱?黄金。

 

相信很多人看过这样的画面——一位母亲对自己即将出嫁的女儿说,“要收好嫁妆里的黄金,以后有麻烦的话,可以换钱用。”

 

现在为了保险,家家户户应该都会存点黄金做“避险资产”。超稳定的金属属性、增发固定等因素使黄金成为保值理财中,风险较小的产品。

 

作为避险货币,瑞士法郎是对其“中立国”属性的肯定,因为中立所以安全。

 

与瑞士恰恰相反,日本和邻国关系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债务严重以及内部**相对不稳定...这么多反面因素影响下,日元应该是很不稳定的货币,但为什么它偏偏能逆袭成为继黄金之后,与瑞士法郎、欧元并驾齐驱成为全球避险货币?

 

 

上图显示的是美元兑黄金、美元兑日元的走势。可以看出,两条线非常相似,甚至到2012年之后高度重叠。

 

目前来看,日元已经稳稳地坐实避险货币的身份。

 

 

只要危机降临,日元兑美元就会升值。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日元兑美元的真实升值率达到20%,而到2010年的欧债危机中,日元兑欧元又在一个星期内上涨了10%。这次的朝鲜核危机中,日元又成了避险好伴侣。

 

从前面说到的三个要素入手来看,金融系统成熟的日本是合格的。

 

第一点,日本几乎是一直持续着其作为低利率国家的存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年,日本就开始实施低利率,1991年之后的两年,则处在零利率阶段。

 

从2001年开始,日本开启首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直到206年短暂结束了3年之后,于2009年又开始零利率和QE。目前,安倍经济学中则实行了负利率政策,从2016年1月至今,一直保持在-0.1%的水平。

 

日本的负利率给全球投资者释放的信息就是,其已经降无可降了,而经济下行的日本央行又在为刺激经济、涨通胀而保证长期的QE政策,所以稳定的预期让日元处在相对安全的利率范围内。

 

 

美国也无法保证如此低利率,特朗普当选、美国国内**环境进入相对不稳定的时期,美元市场波动幅度大,兑美元的安全性也就打了折扣。

 

日本也有足够强劲的国际投资。日本是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之一。1996年到2015年间,日本国际投资净头寸存量年均增长率为4.4%,直接投资的增长稳定,表现出日本长期海外投资的能力。

 

从投资者种类来看,自2007年起,私人部门(privatesector),比如个人和机构开始显著增持海外资产,截至2015年末,日本家庭所持有的金融资产高达1706万亿日元,给了日本家庭出国投资的底气。

 

市场上对日本的海外投资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叫做“渡边太太”投资理财,即日本的家庭主妇掌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深知日本存款低利率放银行赚不了钱,于是拿出国外寻找高收益的资产。

 

(日本炒股的主妇)

 

“渡边太太”们往往喜欢投资海外各类风险资产,而一旦出现风险,她们会抛掉手头资产换回日元避险,两者相互转换,在日本成熟而且流动性好的金融市场中十分轻松。最近大热的比特币里,也能看到“渡边太太”们的身影。她们就想国内的大妈一样,是个人投资里的主力军。

 

4人民币不是避险货币?

 

相对于日本的自由交易,中国的资本管制非常严格,很多企业或者个人在换完外币后才发现想把钱拿出去并不容易。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就认为,因为资本控制(capitalcontrol),这些换汇却汇不出去的行为导致了中国在岸银行体系内的美元存款飙升,很可能因此助力人民币升值,甚至催生出“为了换汇而换汇”的市场情形。

 

资本控制是一把双刃剑,它让中国市场看上去更稳定,但是也阻碍了双边的投资者在风险来临时自由交换的灵活性。

 

但...不要太急着下结论。

 

在没有庞大的交易量、成熟市场以及自由的流动空间的情况下,还是有彭博这样的外媒认为中国有避险属性,这是为什么?

 

彭博是这么分析的,在近期的许多危机中(包括朝鲜发射导弹、巴萨罗那恐袭、朝鲜威胁关岛等),人民币是市场中表现最佳的货币,其动能指标已经接近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这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然而,彭博认为,人民币这种新魅力是刚出现的趋势,还有待接受美元持续反弹的考验。

 

另外,人民币拥有一个短期的避险资产性能。市场猜测,在十九大召开以前,中国决策者会一直竭力为人民币提供支撑,从而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因此可成为全球资产短暂的避风港。

 

英国《金融时报》也在近期的文章中透露,中国央行近期要支撑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可选手段似乎受到了“十九大”的限制,北京和上海的客户感到货币当*不能公开呼吁人民币放缓升值,因为可能造成汇率的混乱。

 

所以目前来看,人民币做避风港有一个前提时限——在10月18日以前。

 

要长期做避险货币,该国的货币市场一定要透明,像欧洲和日本那样。但是目前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仍不十分透明,**因素仍能左右本国的货币政策。

文章推荐:

人民币汇率日元越低(人民币结汇日币时,汇率的高

大成创新基金行情(大成创新07—10年基金行情如何

300678资金流向全览(股票资金流向)

2003年韩元汇率查询(韩币汇率查询)

为什么打新债老是不中签(打新指南:为啥你老是不

美元与白俄卢布汇率(美元兑卢布汇率究竟多少算

工银信用卡收到申请是什么意思(工行信用卡收到

把人民币兑换成什么东西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未来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