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价格会一直上涨吗(二级市场上有一直上涨的债券吗?)

admin 2023-12-27 17:56:02 608

摘要:二级市场上有一直上涨的债券吗? 应该大多数的债券都上涨吧。我没看。我只是天天看公司债券的指数一直上涨,总是上涨,没跌过。 为什么说当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当

二级市场上有一直上涨的债券吗?

应该大多数的债券都上涨吧。我没看。我只是天天看公司债券的指数一直上涨,总是上涨,没跌过。

为什么说当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当利率降低时,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

债券的利率一经发行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市场利率上升了,超过了债券利率,那么投资者就会抛掉债券,卖的人多了,价格自然就下跌了。参考资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贝请注明出处

美国国债价格为何持续上涨?

避险

为什么央行上调利率,会让债券价格下降?

本篇分享就到这里了,恭喜你又Get到新知识~

新手理财入门,精心研发,简单易学,记得扫码↑↑↑报名学习哦~

通货较快的时候,债券价格是上涨的。

A

假设市场利率保持不变,溢价发行债券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A下降B上升C不变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

溢价发行就是个幌子。在市场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债券的价值要看票面利率与cpi的差,若未来CPI下行,则债券价值上升,若未来CPI上行,则债券价值下降。简单理解就是这样的

企来自业债券市场价格上涨对企业有什么影在量货重落缺告月右南响

企业债券市场价格上涨对企业有什么影响?答:企业债券市场价格涨跌与企业本身还款影响不大,因为企业支付费用是不变的,只是价格上涨对企业形象有利,对以后发现债券有利!

为什么债券日涨幅那么大?

债券交易是当天全天交易不设涨跌停板限制,另外不知道你所说的债券是什么债券,但是很多时候看的债券涨跌幅排名时看到有些“债券”涨幅超大的,有时候是百分之好几十,甚至有时候很夸张的时百分之几百或几千以上的都会有发生,实际上这些并不是债券,而是债券回购,它交易的实际上利率,它的交易简称一般是GCXXX或R-XXX,后面的XXX是一些数字,它代表的是债券回购交易的期限,其六位交易代码一般是204(上海债券回购)或1318(深圳债券回购)开头的。

【一文读懂】为什么降息会让债券价格上涨?当前债市确定性机会在哪里?

11月18日,央行开展1800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下调至2.5%,较上次下调5个基点。据了解,此次下调中标利率是近四年来首次下调,距离最近的一次下调发生在2015年10月27日。

1、起购门槛低:零售端起购金额最低1元起,适合小额闲散资金。

2、赎回到账快:最快可实现T日赎回,T+1日到账。

3、申购费用低:无前端费用,不收取申购费,连续持有7天以上不收取赎回费。

4、申赎灵活快:开放运作,申赎方便快捷。

央行宣布降准,债券市场流动性,理财产品的一些知识

今天央行宣布降准0.25%,于12月5日生效。

这件事情,因为在本周三的国常会已经有提到“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之前只要国常会提到降准,基本很快就会出现降准落地。

所以,今天宣布降准基本在市场预期之内。

这次降准,主要是针对当前债市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过去两周,因为债市流动性紧张,出现国债收益率上涨,债券价格大跌的现象。

结果还引发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大幅回撤的现象,这个我在上周六已经跟大家分析过原因了。

央行为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时候进行降准也不奇怪。

这次降准的幅度也不大,只有0.25%,跟之前动辄0.5%的幅度低,释放的流动性资金有5000亿,估计大部分都会去支持房地产。

之前我跟大家分析过,11月12日出来的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还有保交楼,需要大量资金。

这些资金从债市和银行间市场里抽取流动性,是上周债市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这次降准,主要是为了稳定我们整体的资金流动性,避免出现流动性危机。

银行理财产品在经历上周大幅下跌之后,本周整体是比较平静,没有太大波动。

这个也是因为,本周债券市场波动整体也比较平静,以震荡为主。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是保持在2.84%附近震荡。

前4天,国债收益率一路回落到2.8%,但今天就涨回2.84%。

国债指数大致也是如此。

本周前4天反弹,今天下跌。

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走势,是跟国债指数趋近,所以估计不少理财产品也是前4天恢复收益增长,但今天应该会再度下跌一些。

很多R2级理财产品,是拿去买国债、同业存单、企业债等等。

其实跟债券基金,也没有太大区别。

不过很多人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往往没意识到,自己买理财产品的钱,最终会流入到债券市场里。

所以,如果大家想买理财产品,首先要搞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别人拿着你的钱去干嘛了。

不能说你只看到这个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很高,但你并不知道你买这个理财产品后,你的钱会被拿去投资什么。

这样是很危险的。

所以,我也跟大家科普这方面的知识。

(1)风险评级

国内基金的风险评级是R1-R5,是5个等级。

R5是高风险,产品都会拿去做一些带杠杆的衍生品种,比如期货,高风险高收益,这种千万不要去碰,跟送钱差不多。

R4是中高风险,这类产品就是以股票型基金为主,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类基金属于风险较大,但又比较追求收益的人买。

R3是中风险,属于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比如股债混合基金,相对会平衡一些,但通常也会有一些风险。

R2是中低风险,虽然不保本,但历史收益通常十分的稳定,年收益率也不高,3%左右。

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R2级,此外,一些收益率比较低的债券基金也属于R2级。

你在银行里看到的理财产品,只要是R2级的,基本都是拿去投资国债、企业债和同业存单。

如果配置股票的比例高一些,就会变成R3级。

R1是低风险,主要是存款类产品、国债、货币基金等等。

目前来说,R1级的投资品种,比如货币基金、存款类产品、国债,整体还是比较安全的。

在上周理财产品出现较大波动后,不少人问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是否还安全。

我这里也稍微说一下。

货币基金的钱,主要投资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短期债券、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

虽然货币基金也会投资国债等债券,但货币基金的投资期限很短,一般是一年内期限,平均是120天。比如6个月期国债。

因为期限比较短,所以只要拿6个月到期就能收回本金和利息。

因此,货币基金通常不怎么受债券价格波动影响。

货币基金就是主要吃利息,不做债券价差的投资品种,所以收益率通常比较低,当前货币基金的年收益率只有1.8%。

所以,货币基金虽然明面上也是不保本,但历史上极少出现亏损。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货币基金也是有可能出现单日亏损。

2005年我们债券市场出现“债灾”,因为当时也是美联储加息周期,还有各种国内因素叠加。

2005年4月27日,2006年6月8日,都曾出现过货币基金单日亏损的现象,但亏损幅度很小,往往隔天就恢复收益。

还有一种情况下,货币基金也会出现亏损。

就是因为钱荒危机,出现货币基金集中大额赎回。

货币基金虽然投资的是短期国债,正常不受债券价格波动影响。

但假如投资者集中大额赎回,就会导致货币基金被动抛售还没有到期的债券,从而出现亏损。

不过总体来说,货币基金整体还是比较安全的,主要货币基金流动性比较好,随时可以取出,属于类现金资产。

至于R2级理财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上周的债市大波动,已经充分说明了。

考虑到,我们从2005年之后,整体就没有出现过“债灾”。

所以很多人把银行理财产品,视为无风险收益资产,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误区。

我还是有必要跟大家讲清楚。

(2)理财产品的潜在风险

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年,今年开始,保本理财已成为历史,银行理财产品都实行净值化管理。

而过去这一年,1.5万多支银行理财产品,有超过1000支出现破净,也就是不但没赚到钱,还会亏钱。

据报道,截至2022年11月17日,2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共发行15451只理财产品,其中破净的理财产品数为1217只,破净理财产品占比7.88%。

所以,大家需要明确一个观念,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再是保本,也不是保证你可以稳定盈利,如果债券市场出现较大幅度下跌,那么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可能亏钱的,并且可能连续亏钱。

不过,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和亏损是按日计算。

年化率的跌幅,是要摊平到365天。

上周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净值跌幅,通常在0.5%以内。

但因为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也只有3%-4%,所以,净值下跌0.5%,基本就跌没了过去两个月的收益。

另外,很多理财产品是封闭型的,流动性并不好。

再加上这次不少人被搞怕了,出现集中的赎回潮,给不少理财产品带来很大压力。

一旦赎回潮出现,理财产品可能就得被动抛售还未到期的债券,就会放大亏损。把本来只是浮亏,变成实亏。

债券的特点是,不管中间过程债券价格如何波动,只要持有到期,债券不违约,那么就还是能拿回本金和利息。

但如果出现赎回潮,可能有些理财产品就拿不到持有的债券到期,会被动抛售,那么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虽然一些主要吃利息为主的理财产品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整体来说,我去年就跟大家说,不建议大家去买银行的理财产品,特别是中小银行的一些高息存款产品。

在美联储激进加息周期,去买这些理财产品,还是会有一些额外的风险,并非完全没有风险。

这个主要是得看我们的债券市场走向。

我之前也跟大家说过,吃利息为主的理财产品还比较安全,但吃价差为主的理财产品就比较危险。

然后很多人问说怎么看一支理财产品是持利息为主,还是持价差为主。

这个其实是比较难分辨,即使在产品说明书里,也只会说投资哪些债券,而不会说投资策略是吃利息为主还是持价差为主。

不过我们可以从历史收益图去分辨。

如果走势整体跟国债指数一致,整体保持长期缓慢上行走势,就是吃利息为主。

如果走势分化比较严重,走势波动也比较大,那就是吃价差为主。

上周的债券市场大波动,也可以作为一个筛选。

不管该理财产品是吃价差还是持利息,有1/3理财产品在上周出现亏损,其他2/3没亏损。

在上周出现亏损的理财产品,说明管理者能力不行,那么就不建议去买。

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主要收益来源都是债券的利息和价差。

大多数债券基金,即一边吃利息,又一边吃价差。

此外,债券基金还可以加杠杆,开放式基金的可以有140%杠杆率,封闭式基金可以有200%杠杆率。

通过杠杆来放大收益,但也意味着会放大风险。

所以,如果你发现有理财产品已经连亏一两个月,就大概率是加杠杆吃价差为主的,这种就别去碰。

我再来单独分析一下债券市场。

(3)投资债券的择时

其实对普通人来说,直接买国债是最安全的,只是每次国债一出来,都会被抢购一空,普通人比较难抢到。

普通人买国债,只为了吃利息,任何时候买入国债都可以,只要你觉得当前利率符合你的目标就行。

因为只要国债不违约,不管中间债券价格如何波动,你持有到期都是能拿回本金,获得对应利息。

这种就不需要择时,也不用考虑债券市场波动。

但大多数债券基金、都是会去赚债券价格差的,不会持有到期,通过债券价格低买高卖,来赚价格差。

这种吃价差的,就得选择操作周期。

我下面说的债券投资,主要针对这种吃价差的模式来说。

债券投资的逻辑很简单。

货币宽松周期,债券市场走牛。

货币收紧周期,债券市场走熊。

所以,在货币宽松周期,才比较适合投资债券基金。

因此,在年初基本可以确定美联储将激进加息的时候,最好就要远离债券市场。

在今年之前,过去这40年,全球利率一直处于下降通道。

美联储1980年一口气加息到20%利率后,也给美国未来这40年,积攒了不少弹*。

这些弹*在过去40年,通过持续降息来维持美国经济的繁荣。

可以看到,虽然过去这40年中间,美联储也有途中加息,但基本加息幅度都不会太大,并很快会重新进入到降息里。

所以,全球债券市场在过去这30多年里,基本都处于长期牛市中。

也因此,债券才会被长期认为是一个避险品种。

不过,今年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改变了这个长期逻辑。

所以,今年并不适合投资债券。

起码得等明年夏天,确定美联储加息结束,才能考虑抄底债券。

当然,很多人也会说,虽然美联储激进加息,但我们并没有跟随,今年整体还是放水的。

这个是没有错。

所以,今年上半年,我们债券市场整体也是小幅走强。

不过,上半年这个债券市场小幅走强,并不是太明显。

2020年3月,由于疫情,我们有过一波大宽松,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大幅下跌。

2020年5月,我们结束疫情大宽松后,债券收益率也大幅度走强,债券价格出现大跌。

然后2021年,我们债券收益率也快速从3.28%的高点,一路持续回落到今年8月最低的2.62%。

最后才在最近开始大幅度飙升,基本把今年债券收益率的跌幅给收复了。

其实放大到十几年的周期里,可以明显发现,我们当前的债券收益率是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所以,不要觉得我们的债券市场就完全没有风险。

除非我们学欧美进行量化宽松,开启无限印钞模式。

否则当前的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最低区间,就意味着未来某个时间段,我们也还是会面临加息周期。

一旦我们也进入到加息周期,整个债券市场就会大跌,那么我们的理财产品就会面临持续的亏损压力。

历史上也是出现过“债灾”,就是2004年。

2004年,由于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对我们当时影响也比较大,所以当时也出现债灾。

当然,现阶段,央行是比较明确没有要加息收紧货币的意思。

毕竟我们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央行也是需要维持经济稳定。

但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货币是有周期性的。

所以,如果未来某个阶段,我们也要开始加息的时候,一定要远离各种银行理财产品。

反之,假如未来某个阶段,我们也开始量化宽松了,那么买入各类债券、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应该就会比较好。

这个主要也是提前跟大家说一下。

现阶段,我们也要考虑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影响,以及我们房地产市场的债券压力,以及我们的企业债压力。

所以,我是不建议在当前美联储激进加息周期,去买银行理财产品。

这个主要也是怕踩雷。

之前也有过,一些银行理财产品,跑去买一些企业债,结果因为企业债务违约,结果导致这个理财产品也暴雷出现巨亏,甚至血本无归。

在我们房地产债务风险出清之前,我是不建议买理财产品,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买的理财产品,会不会在各种隐蔽的投资链条传导下,最终钱流入到房地产市场里。

再加上当前我们企业债务压力也比较大,万一踩雷了,就比较危险。

投资国债为主的理财产品还比较安全,但投资企业债为主的理财产品就会有比较大风险。

虽然大部分理财产品以投资国债为主,应该还是比较安全的。

但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是很难分辨这个理财产品是买国债为主,还是买企业债为主。

大多数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人,都是属于厌恶风险的,只是为了追求稳定收益,这类人群是很难承受有踩雷的风险,或者一天把两个月收益亏没的这种情况。

如果你无法承受这种潜在风险,我个人建议,还是老老实实存银行定期,或者为了追求流动性,就买货币基金就好。

我自己是比较看重流动性的,因为万一出现历史大底的机会,得随时能取出来抄底。

所以,我现在自己一半的资金都是放在货币基金,另外20%在股市里当底仓,20%跑去买国债逆回购,剩下10%当流动资金。

至于黄金,我现在是暂停定投了,我年初也跟大家分析过,美联储加息周期里,黄金的投资收益正常不会太好。如果黄金再多跌一些,我才会考虑重新定投。

我们国内的投资渠道整体可供选择的不多。

股票属于风险比较高的,需要择时,或者长期定投宽基指数基金,才会安全一些,这个我之前写过专题文章。

买入门槛比较低,风险比较低,流动性又比较好的投资品种,主要就是货币基金还有国债逆回购了。

其中国债逆回购需要证券开户,还有一些门槛,还需要比较经常去操作,收益率才会高一些。因为通常月底和年底,市场资金比较紧张的时候,国债逆回购会有短时间较高的收益率。

但整体来说,目前国债逆回购的年收益率大致是2.2%左右,会比货币基金高一些。如果经常操作,且操作比较好的话,可以有2.5%以上的年收益率。

今年因为整体利率在下行,所以不管货币基金,还是国债逆回购的平均年收益率都在下降。

货币基金买入门槛最低,目前年收益率普遍在1.8%以内,正常货币基金的年收益率大致接近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如果加息,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就会涨,如果降息,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就会跌。

货币基金主要就是买入方便,随存随取,本着多少赚一点的心态而已。

是我们做其他投资之前,有一个放的地方,可以随时取出来,流动性最重要,同时利率可以比活期高很多。

今天主要就是普及一些理财知识,就讲到这里。

文章推荐:

债券价格会一直上涨吗(二级市场上有一直上涨的

6开头的股票最多几个涨停(a股最多涨停是多少个

基金份额和总净值(私募学院第13课:基金份额?

qq华夏会员bb怎么获取(QQ华夏的8D准备怎样才可以

交通银行2021年美元最高汇率(10月7日交通银行美元

场内货币基金收益怎么查(节前逆回购罕见下跌!

丽珠集团股票还能涨吗(600030.000513)

海澜之家营业员要求(有谁知道海澜之家招聘营业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