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揭秘嘉实行业基金经理的成长路径 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配置价值愈发突显,各大基金公司持续发力权益类产品。目前正在发行的嘉实金融精选是嘉实基金明星产品线
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揭秘嘉实行业基金经理的成长路径
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配置价值愈发突显,各大基金公司持续发力权益类产品。目前正在发行的嘉实金融精选是嘉实基金明星产品线——行业股票基金的新成员。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欣拥有扎实的金融行业研究实力,曾获得2014年新财富非银金融行业分析师第一名。
在李欣背后可以看出的是,嘉实基金不断锻造自身的投研文化和投资体系,形成培养投研人才的长效机制,为解决投研人才难题逐渐树立标杆。近些年,嘉实涌现出张丹华、李化松、姚志鹏、李欣、肖觅、王凯等多位“新生代”基金经理,历经嘉实基金研究部锤炼出的扎实的行业研究功底,管理着与自身研究方向相符的行业基金,成为这些基金经理的共同标签。
李欣:新财富冠军分析师钟情大金融
嘉实金融精选拟任基金经理李欣在保险、咨询、券商、基金众多金融领域有着超过十年的从业经历,保险精算咨询的经历奠定了他扎实稳健的工作风格,券商研究员的从业历程则为深入研究金融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如愿开花结果——2014年,李欣所在的海通证券非银金融研究组获得了当年新财富评选第一名。
2014年9月加入嘉实基金后,李欣继续从事A股及港股的金融行业研究。目前,李欣担任嘉实基金研究部金融地产组组长,对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经营模式等具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他将金融行业的投资与研究归纳为两个主策略和一个辅策略。
首先,通过前瞻性判断行业及主要公司未来的空间,优选主业成长较好的行业个股是第一大主策略。在李欣看来,目前符合这一策略的典型行业是保险业。“保险行业近几年发展较快,虽然保费收入增长较快,但我国的保险和海外相比,密度(人均保费)和深度(保费占GDP的比例)都还很低,未来空间大。”李欣说。
其次,李欣比较看好低估且基本面有明显好转趋势的板块,他称其为第二主策略。目前银行业便属于此类典型,银行板块最关键的两个指标不良率和息差近两年都得到了改善。
李欣的辅策略是选取主业稳定、转型或创新部分有较好成长性的标的,一些互联网金融和转型金融便属于这类标的。
Wind数据显示,李欣自2016年7月23日担任嘉实沪深300增强基金经理,截至2018年2月23日,李欣的任职总回报为32.85%,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为26.23%。
李化松:坚持70%的时间做研究
李化松管理的嘉实环保低碳是嘉实行业基金的代表作,他在2015年底首次以基金经理身份单独管理基金,并于2016年上半年列普通股票基金业绩第一名,这让李化松在业内小有名气。尽管此前鲜有公募管理经验,但李化松早已是研究领域的“老司机”。
在加入嘉实基金之前,李化松曾有过5年周期性行业研究经历,主要集中在钢铁行业。2009年李化松加入嘉实基金,在观察市场变化、总结自己的短板后,他转入研究部潜心研究成长性行业,系统学习了电力设备、新能源等成长性行业的研究方法。自管理嘉实环保低碳基金以来,李化松依旧坚持将70%的时间用在研究上,包括与行业专家访谈、上市公司调研和草根调研等。
Wind数据显示,嘉实环保低碳基金在2016年以16.5%的净值增长率,在147只同类可比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2。嘉实环保低碳基金在2017年以33.13%的净值增长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5。
姚志鹏:第一个飞出白金卡的研究员
姚志鹏是典型的集“实业经历+资本市场研究”于一身的基金经理。理工科专业出身的姚志鹏,曾在电子材料领域一线工作,为其日后对新能源能材料行业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加入嘉实基金后,姚志鹏延续此前的工作方向,特别专注于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尤其是对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行业的研究。
姚志鹏在做研究员期间非常勤奋,经常往返于各地做调查、研究。他也笑称,自己是同期进入公司的同事中第一个飞出白金卡的研究员。
目前,姚志鹏管理着嘉实智能汽车和嘉实新能源新材料两只行业股票型基金,Wind数据显示,嘉实智能汽车基金在2017年全年实现20.16%的净值增长率;而成立于2017年3月份的嘉实新能源新材料基金在2017年也实现了16%的净值增长率。
行业基金成为闪耀名片
除了上述三位基金经理,嘉实前沿科技基金经理张丹华、嘉实文体娱乐基金经理王凯、嘉实物流产业基金经理肖觅等,都是从嘉实基金研究岗位一路历练出的具备扎实研究功底的基金经理。
一直以来,嘉实基金投研体系致力于做到真正的研究驱动投资,研究员要成长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行业专家,用产业投资者眼光看待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历经多年磨砺,嘉实的研究员只有形成了系统的研究能力和投资方法论,方能承担起担任基金经理的职责。
随着行业基金经理的不断涌现,嘉实旗下的行业基金已经成为一张闪耀名片,经过3年多的发展,嘉实的行业基金整体规模已经超过300亿元,覆盖科技、消费、医*、环保、农业、物流、传媒等多个主要板块。
凭借深厚的行业研究能力,嘉实布*的行业基金也取得了优异业绩。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5年12月成立的嘉实环保低碳成立以来总回报达55.1%,该基金主要捕捉环保低碳带来的投资机遇;2016年2月成立的嘉实智能汽车成立以来总回报达49%,该基金瞄准智能汽车投资风口;2017年5月成立的嘉实前沿科技沪港深成立以来总回报为21.44%,深挖前沿科技带来的长远价值。
(*风险提示:本文来源于中国网。文章所载第三方观点或资料,不代表嘉实基金的立场,嘉实基金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
有没有人了解《嘉实300》这只基金?
在指数基金里它的业绩属于中等。
嘉实300,易方达50和国泰金鹰增长。帮我分析一下这三只基金怎么样,那只更有投资价值,谢谢?
国泰金鹰适合长期投资,是国泰基金的品牌基金。定投效果不错。 嘉实300因为跟踪300指数能力较强,也还可以 唯有易方达50不能买,表现太垃圾,三年期定投仍然亏损。
嘉实300就是嘉实泸深300吗?
嘉实300和嘉实沪深300,虽然名字上都差不多,但是两种产品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的,具体来说的话,嘉实300并不是一款基金,产品,它只是一个由上市公司所发行的,代码为160706的股票。而嘉实沪深300是一只联接型的基金,它的代码也是160706,这款基金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这款基金产品的目的就是为了追踪嘉实300而存在的,并且根据资料显示,两款产品之间追踪的差距要控制在0.3%以内。
嘉实基金公司旗下哪只基金好?
投资嘉实300。
嘉实基金旗下的基金业绩都不错,嘉实主题,嘉实增长,嘉实300、嘉实服务混合等。从长期业绩来看,嘉实300运作历史长,跟踪误差低。在我国基金经济面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嘉实300,可以享受大盘蓝筹上市公司的高速成长的利润。 短期来看,嘉实主题、嘉实增长分别在一季度的偏股型基金中排名第一位和第五位。
嘉实300和嘉实沪深300一样吗
没有区别都是1只基金的名称,应是160706嘉实沪深300指数证劵投资基金(lof)。
工银300基金和嘉实300基金哪个好
目前国内做指数基金做得最好的是嘉实和易方达基金公司,嘉实300从2005年发行持有至今平均每年收益超过45%,而易方达100ETF是去年指数基金的冠军品种,所以,选择指数基金最好是选择这两家基金公司的指数基金品种,收益会好些。最好是在证券公司选择场内交易,像嘉实300,属于可以场内交易,也可以场外申购的特殊品种,场内交易的收费只有0.3%,比银行的2%左右的买卖成本低多啦,每月按时买入,性质和定投是一样的,但费用省多啦。目前购买卖开放式基金主要有三个渠道,最便宜的是在场内交易买卖:证券公司开放式基金,指数基金,封闭基金,LOF基金,股票,权证,债券,都可以买卖,开放式基金有540多种,一。银行申购:是最差的一种买卖基金方法:前端收费要申购费1.5%,赎回费0.5%,后端收费按2%左右收取赎回费,不过那是属于持有不超过半年的情况,赎回费是按年递减收取的,一般持有超过3年就免赎回费。每个银行可以购买大约100来种基金,钱还要4—7天到帐,时间长。说不定行情变化了,你想再申购,可是钱没有到帐。是最差的一种买卖基金方法。二。直接从网上去基金公司申购:要申购费1.5%可以打6折,赎回费0.5%。每个可以基金公司购买自己的基金,要从网上去多个基金公司注册。开通网上银行,赎回时钱要4—7天到帐,时间长。说不定行情变化了,你想再申购,可是钱没有到帐。开通网上银行,从网上去多个基金公司注册,比较麻烦,是较差的一种买卖基金方法。三。开通证券账户,坐在家里,网上申购,不必去银行。有我们有优惠的证券公司购买基金:买入申购费0.3%.卖出赎回费0.3%,开放式基金如:南方积极配置,南方高增广发小盘基金,还可以买指数基金就是6个ETF基金,如:易方达深100ETF华夏上证50,,友邦红利ETF,好处是费用低,在证券公司买卖基金手续费0.3%,不要印花税,资金到帐快,即时到帐,即时使用,可以避免赎回的4-7天的等待。
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杨宇:中国很快会成全球第二大ETF市场
杨宇是在参加2019年雪球嘉年华间隙,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杨宇说,因为中国经济在全球是第二位,经济的领先,证券市场、基金市场也会和经济是同体量的地位。
“我们也可以看到为什么在过去这些年,大家还是比较追捧传统的、主动的Alpha基金,这就是中国市场的情况。”杨宇指出,在中国的A股市场取得Alpha收益相对于全球市场要容易一些。
但杨宇也指出,中国Alpha的空间慢慢在减少,同时战胜Alpha的主动基金的比例开始降低,过去五年只有40%的基金经理跑赢了市场,这是趋势。好的基金经理、优秀的基金经理都是有价值的,值得为优秀基金经理付出更好的管理成本。
2018年和2019年,指数基金迎来空前发展良机,新指数基金产品不断发行,存量指数基金规模持续扩容,其中,采用SmartBeta策略的指数基金和ETF产品更是站在风口上,受到投资者的广泛青睐。而早在2009年,嘉实基金就发行了国内第一款SmartBeta策略产品——基本面50指数基金。
“但SmartBeta相对于传统的宽基指数还不是主流,主流还是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这些宽基指数,我想未来SmartBeta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的。”杨宇说。
所谓Alpha(阿尔法)和Beta(贝塔),简单来说,Alpha是主动投资取得的超额收益,可以简单理解为股票型基金。Beta是与市场整体保持一致的投资组合,可以理解成指数基金。SmartBeta(智能贝塔)是被动追踪市场的情况下,加入积极主动的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杨宇也对嘉实基金的一些重点开发的指数产品布*做了介绍,他指出,重点开发的指数是长雪道的SmartBeta,“所谓长雪道,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你的投资收益想做得更好,你首先得找一个长雪道,长雪道是指长期向上看好的行业和主题,比如消费、医*、科技、先进制造这些主题。”
他进一步解释称,同时要找一块非常粘的雪,有一个长的雪道,有一块非常粘的雪,才会滚雪球。粘的雪,用SmartBeta形式,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Alpha收益,用粘的雪滚一个长的雪道,就可以给投资者滚一个更好的雪球。
从嘉实基金的指数产品布*来看,据杨宇介绍,嘉实基金的股票ETF层面布*非常全,未来也会在债券ETF方面加大布*。
最后,针对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杨宇认为,MSCI把A股占全球指数和新兴市场的权重不断提升,可以看到持续北上资金的流入,特别是今年非常明显,每次市场下跌的时候,会看到北上资金进场,对A股指数的平稳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下为杨宇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的问答实录:
一、澎湃新闻:2019年ETF发展比较好、比较快,你是怎么看待指数类产品的爆发?
杨宇:怎么看待指数基金和ETF的爆发,刚才我提到A股是有Alpha的,这个Alpha,从过去十五年的情况来看,以每五年作为一个区间的话,可以看到每平均五年的Alpha在逐渐缩小,战胜指数的主动权益基金的比例也在不断的减少。也许第一个五年是有80%能战胜指数,第二个五年只有50%的能战胜指数,在最近五年可能只有40%多的基金,大部分是没有跑赢指数的,这也是指数基金发展的重要原因。在2017年、2018年、2019年这三年指数基金发展非常快。
二、澎湃新闻:回顾中国ETF发展经历15年历程,你有什么心得、体会?你认为中国的ETF会成为亚洲的龙头吗?
杨宇:我看昨天上交所公布的数据,毫无疑问,中国会成为亚洲的龙头,因为中国经济在全球是第二位,经济的领先,证券市场、基金市场,我想也会和经济是同体量的地位,对中国的ETF市场在亚洲领先,我是充满信心的,我想中国很快会成为全球第二大ETF市场。
三、澎湃新闻:现在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嘉实基金业有外资持股,不知道你对此有什么感触和体会?
杨宇:MSCI把A股占全球指数和新兴市场的权重不断提升,可以看到持续北上资金的流入,特别是今年非常的明显,每次市场下跌的时候,会看到北上资金进场,对我们指数的平稳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现在的QFII和外资力量已经成为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有人统计过,按照MSCI权重的话,有可能外资的持股会超过基金的持股市值,它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力量。你可以看到它的投资理念和方法对A股投资的作用非常大,大家对核心资产的追捧,以及我们可以看到,你可以用北上资金的思路选股,也是一个很好的Alpha。
四、澎湃新闻:嘉实基金在指数类的产品有哪些布*?
杨宇:嘉实基金的指数类产品布*在业内相当早的,我们在2005年的时候就发行了行业内第一个沪深300的指数基金,2012年又在深交所推出行业内第一款沪深300ETF。嘉实基金的指数类产品布*非常全,比如我们有宽基的,有沪深300ETF、中证500ETF,有行业ETF,像金融、消费、医*,也推出SmartBeta的ETF,像基本面50、基本面120、科技100、先进制造100这些SmartBeta的产品。
在海外,在美国,我们和德意志银行联合推了基于沪深300的ETF,叫德银嘉实X-Trackers,这个ETF是美国市场最大的A股ETF,它的代码很好记,叫ASHR,当美国投资人一提到A股的时候,他们习惯说ASHR,ASHR就是我们的ETF,差不多接近30亿美元,也是行业内非常大的ETF产品。
嘉实的布*非常全,产品线很全,布*也比较早,同时前段时间又新批了两个ETF期权,基于沪深300指数的ETF期权,一个是在上交所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期权,一个是在深交所的嘉实的沪深300ETF期权。现在行业内只有3个ETF是有期权的,一个是上证50,一个是华泰柏瑞300、一个是嘉实300,我想这对于嘉实的ETF整体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五、澎湃新闻:近年来,公司在指数基金方面的布*做了哪些战略调整?人员配备、资源投入如何?
杨宇:嘉实基金的指数产品布*非常全,比如说在权益类,股票ETF层面我们布*非常全,从最大的基本面50,沪深300、中证500,未来我们还会布*一些中小市值的、小市值的ETF。我们还对行业,除了传统行业ETF之外,我们针对长雪道和SmartBeta又布*了一些SmartBetaETF,这是在权益层面,未来我们也会在黄金、商品,特别是一个很重要的层面就是固定收益的ETF,中国现在ETF市场发展比较快,大部分是权益ETF,但固定收益型的ETF还是比较少,并且流动性和交易也不活跃。
大家知道全球都是一个低利率时代,中国市场利率类的产品收益率在全球非常有吸引力,我们未来会加大债券ETF方面的布*。
六、澎湃新闻:从国内发展来看,你觉得被动投资跟主动投资,未来的投资业绩是否会有很大的差距?
杨宇:我刚才提到中国的A股特点是大Alpha、小Beta,如果只看传统的宽基指数、上证指数,今年有一个段子,比较2009年某一天和2019年某一天的指数,过去十年指数变化增加了一个点,十年了,我们还是有一点进步。你可以看到它是A股市场的缩影,沪深300的年回报也是不高的。
在中国的A股市场取得Alpha相对于全球市场要容易一些,我们也可以看到为什么在过去这些年,大家还是比较追捧传统的、主动的Alpha基金,这是中国市场的情况。Alpha的空间慢慢在减少,同时战胜Alpha的主动基金的比例开始降低,过去五年只有40%的基金经理跑赢了市场,这是趋势。我们认为好的基金经理、优秀的基金经理都是有价值的,我们是值得为优秀基金经理付出更好的管理成本,他们是有价值的。
同时我们觉得指数产品,包括SmartBeta的产品,怎么样把Alpha转化成Beta,SmartBeta就是把Alpha变成Beta,通过纪律化的形式,把投资思想、投资方法运用SmartBeta展示出来。
这类产品的未来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优秀的基金经理毕竟是少数,优秀的基金经理会收更高的管理费,很多基金经理已经收2%的管理费和20%的业绩提成。这类人的管理能力和管理半径是有限的,他不能面对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对普惠投资者、中小投资人,像SmartBeta和指数类产品有非常大的价值。
七、澎湃新闻:嘉实基金一直在国内基本面SmartBeta策略产品的发展中走在前列,SmartBeta在中国指数基金市场是如何运用的?
杨宇:SmartBeta在中国最早开始是在10年前,2009年的时候,我们发行国内第一款SmartBeta的产品,叫基本面50指数基金,当时在深交所上市的是一个lof产品,到现在差不多有10年的时间。开始几年,行业内做SmartBeta还是比较少的,SmartBeta发展比较快的时间是近三、四年。
比如说以基本面50为例的话,SmartBeta实际上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一个Alpha,大家知道中国A股的特点,指数的收益相对西方来讲,它的收益投资没有预期那么高,比如说标准500的年化回报接近9%的水平,沪深300的回报是3%-5%。中国市场还是有Alpha的,大家可以看到主动资金的收益还是相当不错。
这种情况下,中国市场有一个大Alpha、小Beta的特征。我想这样工具性的产品,如果用在配置上面,因为中国A股大Alpha、小Beta的特点,所以我们必须要在Beta的基础上加一个Alpha,才能满足投资者配置收益的要求。从基本面500过去10年的运营情况来看,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我用完整的年度,比如说2014年-2018年这五年时间,基本面500的指数回报是138%,上证500的回报是67.5%,差不多68%,基本面500跑赢了上证50070%,年化Alpha有8%以上。这样来看,超额收益还是非常高的。
2014年-2018年五个完整会计年度,基本面500每年都跑赢上证500,有70%的超额收益率,体现出SmartBeta还是很Smart。还有基本面120是基于基本面的投资方法在深圳市场上基本面最好的120只股票,它和深圳100指数的超额收益也有接近70%,所以整个来看,SmartBeta国内Alpha的情况是非常好的。
近几年,特别是2018年嘉实基金发布了一个superETF的品牌,superETF品牌在这下面,我们用长雪道、长赛道加SmartBeta的形式,开发了一些SmartBeta指数和产品,比如说已经上市的科技100,现在正在发行,马上结束的先进制造100,未来还要发行健康100,还有品牌消费100,等等,我们基于科技、医*、先进制造这些长雪道,同时加上SmartBeta策略,未来我们可能会有相当多的布*。
我们觉得SmartBeta相对于传统的宽基指数还不是主流,主流还是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这些宽基指数,我想未来SmartBeta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八、澎湃新闻:嘉实基金未来将重点开发哪些指数产品?
杨宇:重点开发的指数,一个是长雪道的SmartBeta,所谓长雪道,巴菲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你的投资收益想做得更好,你首先得找一个长雪道,长雪道是指长期向上看好的行业和主题。比如消费、医*、科技、先进制造这些主题。同时要找一块非常粘的雪,有一个长的雪道,有一块非常粘的雪,才会滚雪球。粘的雪,我们是用SmartBeta形式,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Alpha收益,用粘的雪滚一个长的雪道,就可以给投资者滚一个更好的雪球。
基金公司分析(四)——嘉实基金
在之前的文章? 筛选了一份基金公司名单! 中,为了降低分析成本,利用一些简单的指标,我筛选出了以下几个基金公司(名单不分先后):
按照顺序,今天来分析一下嘉实基金。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国内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现已发展为具有“全牌照”业务的综合性国际化资产管理集团。
下图是嘉实基金的股权结构:
其中DWSInvestmentSingaporeLimited是德意志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
因此,嘉实基金也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
下表是嘉实基金的基本数据(2022-01-23):
基本数据中,近5年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表现较差,非货币基金平均规模排名一般。
表现较好的是金牛奖获奖数,排名第3。由于金牛奖获奖数和近5年平均收益排名不是很匹配,所以我又仔细看了下嘉实基金获奖的时间分布,发现它的获奖时间集中在2005~2014,这10年一共获奖8次,而近7年仅2018获奖一次。
和嘉实基金类似的还有华夏基金,14年之前频频获奖,15年之后颗粒无收。
由此可见,嘉实基金近些年掉队明显。
注:基本数据更新日期截止2021-12-19,懒得更新了,5个多月公司基本面不至于发生根本性变化。
嘉实基金各类型基金规模占比如下图所示:
不同于重债券的中银和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三足鼎立的交银,也不同于混合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并重的兴证全球,嘉实基金在货币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这四种主流型基金上齐头并进,均衡发展。
注:本小节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截止日期2022-05-14。
嘉实基金旗下有117只股票型基金,总规模943.83亿。
下图是嘉实基金股票行基金近年来的平均收益情况:
除了近5年平均收益跑赢同类平均水平(排名21)外,其余时间段都和平均水平持平,这个水平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结合前面的筛选标准:
如果平均收益水平再低一点,嘉实基金就要跌出我们的榜单了。
再看一下全市场股票型基金和嘉实的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趋势对比图:
全市场股票型基金规模上涨214%,同期嘉实股票型基金规模上涨73%,远远不及平均水平。
这也印证了最初的结论:嘉实基金近几年正在逐渐掉队。
注:本小节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截止日期2022-05-14。
截至目前,嘉实基金旗下的混合型基金有160只,总规模1663.12亿。
规模不算小,然而它的平均收益却很难看:
近3年和近5年平均收益显著低于平均水平,根据前面的基本数据,它的混合型基金近5年平均收益排名才76。
虽然前面交银、兴全的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排名也很低,但是他们的规模都很小,并不是公司的主力产品,能够理解。
混合型基金规模在嘉实基金整体规模中,占比达21.37%,去掉货币基金后,更是高达36.8%!
主力产品的平均收益如此之差,实在是出乎意料!
注:本小节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截止日期2022-05-14。
下图是嘉实基金债券型基金的数据:
1391.32亿的规模,初看还行,但是平均收益却十分难看。
无论是哪个时间段,嘉实基金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都低于平均水平。
注:本小节数据来源于天天基金,截止日期2022-05-14。
下面是从嘉实基金官网找到的投资理念相关的描述:
长期以来,嘉实基金就通过基本面研究去找到未来最好的行业和最好的公司,再通过投资去实现我们对于公司未来价值的创造和判断。所以,无论未来中国市场的成长潜力方向如何演变和交叉,我们为投资人创造回报的投资逻辑都不会变,就是坚持深度研究驱动的基本面投资为客户带来的价值。
深度研究是嘉实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回报的核心支柱之一。自成立以来,嘉实始终坚守“研究驱动投资”的投资理念,将深入的基本面研究与数量研究相结合,通过对宏观、策略、行业和公司等全方位深入研究,发掘财富价值,为实现客户资产长期稳定增值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研究驱动投资”的投资理念听起来怪怪的,难道还有“非研究驱动投资”?
官网这个投资理念看看就好,没什么参考价值。
嘉实基金官网上关于投研团队的描述只有一句:
发展至今,嘉实投研能力已覆盖精品股票、基石固收、SuperETF、海外投资、资产配置五大投资能力,拥有近300人的投研团队。
天天基金最新数据显示,嘉实基金目前有81位基金经理,在18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而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排名37。这说明嘉实基金投研团队存在人员多、变动频繁的特点。
在网络上搜索嘉实基金投研团队的信息,也频频看到“青黄不接”、“大幅裁员”等字样,进一步佐证了上面的观点。
网络上能搜到的嘉实基金违规的信息很少,有一条18年的新闻,因为前几年的内部交易,嘉实基金收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1],但是在证监会的官网上,并没有搜到最终的行政处罚决定。
由此可见,在合规这一部分,嘉实基金做得还是不错的。
至此,嘉实基金的分析告一段落。总结如下:
嘉实基金整体规模处于全部基金公司前列,但是近几年呈现明显的掉队趋势,平均收益表现一般,掉队明显,基金规模大而不强。
投研团队上,基金经理人数众多,但是平均任职年限较短,呈现人数多、流动性高的特点。
就我个人而言,目前不会考虑这家公司的任何产品。
[1].因内幕交易被罚?6家基金公司出来说话了,http://fund.eastmoney.com/a/1593,20180529879071835.html
给自己打个广告。
都看到这里了,不如顺手点个赞/在看,加个关注?
说明:本文仅为个人投资记录及思考,不构成任何具体的投资建议!
工银300基金和嘉实300基金哪个好
看了其他同志的回答,都很精彩,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我倾向于嘉实沪深300LOF。投资沪深300基金关键是看两条:1、投资费用。这里指的主要是管理费和托管费,因为这是硬性费用,必收的(而申购费一般基金公司都有4折优惠,0.6%),在这方面,工银瑞信沪深300和嘉实沪深300LOF都不错,在同类基金中属于最低0.5%+0.1%,华夏沪深300也是;2、跟踪误差。既然同为跟踪沪深300的指数基金,理论上讲收益率应该是一样的,所以这不是关键,衡量一个指数基金好坏关键是跟踪误差。嘉实沪深300LOF目前规模达395.45亿元,而工银瑞信沪深300仅为58.87亿元(2009年年底数据),在市场容量足够的情况下,指数基金规模越大跟踪误差越小,“零股效应”和“申赎冲击”对基金的影响都较小,同时嘉实沪深300LOF的历史较长,基金经理团队跟踪经验丰富,从这点看嘉实沪深300LOF远优于工银瑞信沪深300,而实际上嘉实沪深300LOF也的确是目前市场上跟踪沪深300误差最小的基金。诚如dearcarl所言,嘉实沪深300LOF不能基金转换(因为是LOF基金),在这点上确实不如工银瑞信沪深300和华夏沪深300。你是选择坚持定投还是频繁主动转换操作?这一点对你是否要你要自己定。第二,计划做5年的基金定投,对一项投资来说,算是比较长的,因此时点的选择不是非常要,因为定投本身就有均摊成本,分散风险的作用,建议尽快开始,并且加以坚持,相信坚持到期后应有一定收获。第三,如果把5年的定投放在定投的期限来看,相比20、30年的养老定投来说,又是相对较短的,后端收费不满一年要1.8%,五年之后才会降到0,没太大意义,反而不如前端0.6%的优惠费率(何况嘉实沪深300LOF目前也不提供后端收费)。第四,证券公司还是银行,我觉得这倒不是很要,关键是直销还是代销(证券公司肯定是代销机构),基金公司直销便于管理,可以享受优惠费率,而且资金到账快。建议在嘉实网站开通网上直销,它们支持的银行卡还是很多的,套到你的问题上应该也算是在银行定投吧。最后插一句,5年的定投算是比较短期的定投,时点不要,但品种挺要。嘉实沪深300LOF风险较高,要做好心理准备,祝投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