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净值是多少(2008年1月11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净值是多少)

admin 2023-12-12 08:14:44 608

摘要:2008年1月11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净值是多少 上投亚太优势基金(377016)2008年1月11日基金净值是0.8760。 欲哭无泪!上投摩根这只基金九年净值从未大于1! 来源:新浪金融曝光台 作者

2008年1月11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净值是多少

上投亚太优势基金(377016)2008年1月11日基金净值是0.8760。

欲哭无泪!上投摩根这只基金九年净值从未大于1!

来源:新浪金融曝光台

作者: 爱舞Axe

近日,新浪基金曝光台【投诉入口】收到一名来自上海的江先生投诉,他表示自己于2007年10月通过基金配额的方式购买了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377016)总计15万元,但该基金自发行以来,净值基本上一直低于发行价1元,在多只QDII基金中业绩垫底。江先生表示,期间曾多次与对方沟通,要求基金经理变换操作风格与手段,但至今未得到满意答复,导致近9年来共亏损6万元。

9年来净值从未大于1元累计亏损近40%

资料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377016)于2007年10月15日正式上市,最初募集规模为295.722亿份,属于体量较大的“巨无霸”基金。

根据该产品历史走势图,该基金净值自发行起就一路震荡下跌,成立以来累计下跌36.60%,大部分时间净值在0.6元左右上下徘徊,始终没有突破1元。在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期间,基金净值更是跌入谷底,曾多次低于0.33元。购买过该产品的投资者提起这只产品无不痛心疾首,由于发行至今净值从未涨回过1元,因此投资者没有任何盈利赎回的机会。

图注: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377016)净值走势图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成立至今亏损36.60%,年华收益率为-4.09%。该产品的管理费为1.8%,托管费为0.35%,相当于投资者每年固定成本为2.15%。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一直巨亏至今呢?

在牛市高位火爆限购发行随即遭遇全球金融危机

“2007年的时候,正好赶上大牛市,国家也极力大力扶持海外投资,QDII基金的销售神话将QDII推向新高潮,多只QDII当时都出现一日售罄的景象。我购买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由于投资者过于火爆,基金公司也通过采取比例配售的方式配给我总计15万元的基金份额。”江先生表示。

2007年,银行、基金、保险都纷纷利用投资热潮推出QDII新品,QDII基金成为市民时下投资的首选品种之一,当时华夏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都是一天内售完。由于投资者过于火爆,基金公司只能采取比例配售的方式来满足更多投资者的需求。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最低,仅为25.8%,可见当时大家的投资欲望非常强烈。

发行初期,正值全球股市一片火红,QDII承载着投资者“全球投资梦”呱呱诞生,但是一出海就碰上全球金融危机,全部基金被呛水,跌幅最惨重时,净值缩水超过70%。于是,在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发行一年后,基金大跌68%,仅剩0.32元。

40%重仓香港蓝筹股跑输亚太市场各大股指

资料显示,上投亚太优势的投资目标为亚太地区及在其他证券市场交易的亚太企业,投资市场包括但不限于澳大利亚、韩国、中国香港、印度及新加坡等区域(日本除外)。然而在这九年间,基金经理一直将30%至40%的资金重仓香港蓝筹股,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移动。从2008年至2011年间,这四只股票一直交替稳居该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既然港股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为何基金经理只选择基本面相似、成长性低的蓝筹大盘股?究竟是不作为还是专业能力不够?

图注: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377016)在各地区的投资占比

除了港股市场,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市场也先后成为该基金的重要战场。对比该基金净值自2007年以来与恒生指数、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新加坡海峡指数、韩国综合指数以及印度孟买Sensex指数走势,上投亚太优势明显跑输各大股指,处于垫底位置。

图注:最低端蓝色线条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净值走势图

除了在港股表现不佳,在其他亚太市场的投资似乎也不尽人意。以韩国龙头股三星电子为例,基金经理在择时方面显然不够精准。2008年2季度,基金买入三星电子作为第四大重仓股,随后一直保留在前十大重仓股,但只占基金净值2%-3%左右。

在2011年初小幅下挫后,三星便强势上涨持续到2012年中旬。然而,直到2012、2013与2014年基金才将该股作为第一大重仓股,且只占基金净值5%左右。事实上,自2012年中旬后,三星电子的股价一直反复上下震荡,涨幅与跌幅几乎互为抵消。基金经理选择在右侧交易,虽然安全边际更高,但获利空间十分有限。

图注:三星电子自2007年以来的股价(单位:百万韩元)

四人操盘难转颓势首任女基金经理巨亏40%后离职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先后共有三位基金经理与一位基金经理助理操盘,首任基金经理是杨逸枫女士,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士,拥有13年以上亚太区域型基金运作经验。2008年与201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张军先生与台湾大学历史学硕士王邦祺相继成为新任基金经理。此外,该基金还配有一名基金经理助理。

公告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投资范围先后涉及到13个证券市场,分别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拉西亚、英国、卢森堡。年报显示,基金的投资平均分布在9个市场左右。既然投资组合分布如此分散,为何没能分散风险?反而是集中亏损?

如果按照平均9个投资市场计算,这意味着,除了重仓的港股之外,基金经理还需研究其他8个“非主流”市场。目前,国内大多数QDII基金投研团队人数较少,一般只有10多人,甚至不如A股研究团队的零头。四位基金经理,相当于每人覆盖两国股市,很难深入透彻研究。因此,对基金经理来说最简单高效的选择就是各国股市的大盘蓝筹,例如重仓韩国的三星电子。如果都只选择各个市场大盘蓝筹,那是基金经理的操作是否过于简单粗暴?是否太缺乏专业能力?

四位基金经理陆续操盘仍无力扭转跌势,2015年4月中旬,首任基金经理杨逸枫女士在掌管了八年后,因个人原因离职,最终放弃了净值停留在0.599元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QDII。

来源:新浪金融曝光台

本文编辑:钟艳蓉

『推荐阅读』:厉害了我的哥!金融学者说你可能超越马云!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怎么样

上投亚太是一只很有名的基金,倒不是业绩好的缘故,想当年创下认购超千亿的场面,也曾出现4毛净值的恶劣表现,反正现在也不咋地。但是该基金做到了一点,并没有随大流买入中资股,做到了亚太地区全面撒网。经理换了几个,不见效果。如此QDII怎能不见人寒心啊!!!

为什么到目前上投摩根亚太优势(377016)的净值还是1元?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377016)是契约型开放式基金.是股票型的,最近是周末,当然不会有价格变化```

​【亏损之王】上投摩根爆款基金成“长期投资者噩梦”?成立15年累亏百亿元

作为当年的爆款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曾创下首日认购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历史记录。然而,成立将近15年,该产品已累计亏损近百亿元,最新净值约为0.86元,基金规模也缩水超九成。

图1: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成立以来单位净值走势

研究显示,除了市场大势的影响,仓位控制、市场判断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这只QDII基金出海失败。然而,接近百亿元的亏损并不影响上投摩根从中获得高额的报酬,自成立以来基金合计收取管理费用超20亿元。

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督促销售机构持续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将销售保有规模、投资者长期收益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为鉴,基金于市场高位之际迅速建仓的投研决策是否勤勉尽责?“重首发、轻持营”的现象未来是否应该改变?

2007年10月,我国面向海外投资渠道QDII正式获批,第一批“出海”基金共计4只。其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作为首只提出以亚太市场为投资目标区域的股票型投资基金,曾创下首日认购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历史记录,配售比为25.8%。

然而,在创下发行纪录之后,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业绩表现却不尽人意。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基金遭受重创。2008年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跌破0.4元关口,以0.383元的单位净值进入“三毛”基金行列。

此后,基金表现虽有所回暖,但受创立时高位建仓因素的影响,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净值多年在0.6元附近徘徊,至今依然亏损14.37%。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投资者2007年发行时申购该基金,持有近15年仍亏损超过一成。

图2: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业绩表现

截至2021年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以97.31亿元的累计亏损成为四只首批出海的基金系QDII中的“垫底”产品。

图3: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历史净利润(亿元)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出海的失败,固然与基金发行时市场处于高位有关,但也与基金仓位控制、市场判断等因素密切相关。

基金于2007年10月正式成立,而2007年年报显示,刚运作满两个月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已在市场高位之际基本完成建仓,股票持仓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达到91.02%,彼时基金净值还位于0.895元。

2008年初,金融危机的海啸已初现端倪,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在一季报中作出判断:“大跌后,亚股投资价值相对浮现,整体股市已呈现筑底回温走势”,基金选择保85%以上的股票持仓,并集中投资于港股、韩国等地股市。

图4:2007-2008年首批QDII基金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

不仅如此,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还于2008年二季度逆势增仓,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增至89.99%,成为当时仓位最高的基金系QDII产品。随着2008年金融海啸的到来,亚太地区也成为反应较为强烈的“震中”之一,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年内跌幅达到57.2%,期内利润亏损152亿元,不仅远远跑输全球各大股指,同时也成为已经出海的基金系QDII中下跌幅度最大的产品。

除高位建仓之外,对海外市场判断欠佳是其净值落后的一大因素。

根据投资目标,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混合主要投资于亚太地区证券市场以及在其他证券市场交易的亚太企业,投资市场包括但不限于澳大利亚、韩国、港股、印度及新加坡等区域证券市场(日本除外),分散投资风险并追求基金资产稳定增值。

图5: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混合近五年重仓地区占基金净值比例(%)

虽然QDII基金宗旨是投资于多个资本市场,有效分散风险,不过港股仍是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投资的市场。研究基金持股发现,自成立以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偏好大盘蓝筹股,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股。

然而,在2008年次贷危机中,金融业遭受重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净值的下滑。此外,基金当时主攻的韩国及澳大利亚在金融危机里下跌幅度同样惊人。

此后,虽然基金表现有所回暖,但2021年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再度下跌12.10%。

作为曾经“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在发行之初铺天盖地的营销、狂热的市场氛围褪去后,其业绩只剩“一地鸡毛”。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基金的规模,已经从最初的近300亿元,跌落至27.15亿元左右。

虽然基民亏钱,基金公司却并不赔本。自成立到今年一季度末,上投摩根共从这只基金收取了23.44亿元的管理费。

事实上,在外方股东摩根资产管理的支持下,上投摩根是国内最早布*海外投资的基金公司之一。相比之下,公司长期业绩则显得不尽人意,截至5月10日,其旗下管理的QDII产品中,除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外,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上投摩根恒生科技ETF自成立以来总回报仍为负。

其中,与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一样,同属于张军管理的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基金,成立十年以来累计亏损3.01%,跑输业绩基准超60%。基金首募规模4.13亿元,目前资产净值只剩下1.12亿元。

2022年4月26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督促销售机构持续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严禁短期激励行为,将销售保有规模、投资者长期收益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为鉴,公募基金公司“重首发、轻持营”的现象未来是否应该改变?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面包财经官网邮箱:mt@mbcaijing.com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最新基金净值多少

日期单位净值累计净值日增长率01-110.82200.8220-0.36%01-100.82500.8250-0.12%01-090.82600.82600.24%01-080.82400.82400.12%

国内13只权益基金业绩超30%上投摩根喜提中考学霸|基金中考学霸榜

上投摩根卓越制造基金今年上半年斩获38.11%的收益率,根据银河证券排名,其在11只装备制造行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

《投资时报》记者 齐文健

虽然A股市场经历了一波反弹后震荡回落,但权益类基金的赚钱效果已经显现,不少产品上半年交出了亮眼的中考成绩单。

近日,标点财经研究院联合《投资时报》全景扫描中国基金行业半年度之变化,独家制作推出极具行业标杆意义的《2019基金中考学霸榜》。统计结果显示,上投摩根基金国内权益类产品及海外投资表现均格外抢眼,上半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5.63%,权益类QDII平均收益达11.91%,在千亿级基金公司中分别排名第3位和第11位。

除此之外,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上投摩根基金今年以来旗下股票基金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为28.7%,在108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中排名第17。

具体来看,上投摩根卓越制造基金、上投摩根中国世纪(QDII)基金等多只基金位居同类前列。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十余年的深耕,上投摩根已锻造出业内领先的海外投资能力。

国内权益基金业绩亮眼

受A股市场行情整体好转等因素影响,各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的权益类基金均有不同斩获,不过,要想成为“学霸”依然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

Wind数据显示,剔除今年以来成立的基金后,上半年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8.52%。收益率超过30%的有451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其中上投摩根基金占据13席,不少产品跑在同类前列。

具体来看,上投摩根智选30上半年收益率达39.27%,在纳入统计的295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位列前1/20,若根据银河证券排名(截至6月28日),则在414只同类型基金产品中位列前1/10。

上投摩根卓越制造基金、上投摩根健康品质生活基金、上投摩根医疗健康基金、上投摩根科技前沿基金4只基金的上半年净值增长率均超过30%。其中,上投摩根卓越制造基金今年斩获38.11%的收益率,根据银河证券排名,在11只装备制造行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

此外,上投摩根新兴服务、上投摩根优选多因子、上投摩根安全战略、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H、上投摩根大盘蓝筹等多只基金上半年收益率均在30%以上。

《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上投摩根基金长期业绩也十分出彩。以上投摩根新兴动力基金为例,该基金自2011年7月成立以来已取得148.80%收益,近五年的净值增长率则达70.29%。

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则代表另一种优秀。作为采用哑铃式投资技术、以“成长”与“价值”双重量化指标同步进行股票选择的权益产品,该基金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高达365.46%。

二季度,在A股市场出现震荡后,上投摩根基金表示,将继续以精选个股作为首要方向。首先,重点关注成长股,尤其是近两年涨幅不大但业绩稳定增长的个股,这些个股伴随业绩兑现全年有望获得超额收益;其次,关注大消费领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仍处于稳步提升阶段,和居民消费相关的领域存在投资机会;最后,关注经济转型带来的投资机会。

11只海外基金半年收益超10%

在全球资产配置的当下,中国投资者的海外投资需求越发强烈。作为国内最早布*海外投资的基金公司之一,上投摩根基金海外投资实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这与该公司用超过10年时间深耕国际业务,以及背后外方股东摩根资产管理的有力支持不无关系。

据了解,上投摩根基金旗下海外产品类别超10种,覆盖港股、全球权益、天然资源、REITs、FOF等各类资产,是海外产品线最为齐备的基金公司之一。

从整体业绩来看,在纳入《2019基金中考学霸榜》统计的182只权益类QDII中,上投摩根基金有11只基金上半年净值增长率超过10%,包括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基金、上投摩根中国世纪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等。

虽然今年海外市场波动明显,但上投摩根富时发达市场REITs指数基金和上投摩根全球多元配置基金均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根据银河证券数据,上述两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4.12%和11.39%,前者得益于REITs在经济后周期的环境中相对股市更加受益,而后者则受益于前瞻性的“股债多元配置”。

若将时间线拉长来看,银河证券数据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上投摩根全球新兴市场基金、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基金过去三年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3.16%、29.21%、30.07%。其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9。

据了解,上投摩根基金海外投资团队平均从业年限长达13年,团队成员构成遵循“50/50”原则,即一半成员来自香港、一半成员来自内地,以全球化的投资思维聚焦海外市场。

目前国内首只主动管理的日本基金登场

由于基金公司旗下的海外基金出现同质化现象,部分公司开始另辟蹊径,在日本、印度等市场寻求机会,上投摩根基金也不例外。

近期,该公司正在发行国内首只直通日本市场的主动管理产品—上投摩根日本精选基金。日本股票市场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研究覆盖率极低,这就为优秀的主动管理人提供了抓住错误定价、争取跑赢市场的机会。另外,国内经济复苏为日本股市过去7年的牛市行情提供了支撑。过去7年日经225指数上涨了141.2%,超越同期标普500指数、上证综指,领跑全球股市。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的基金赎回要多长时间?

由于不同类型基金的投资标的及投资市场各异,投资于海外市场的QDII基金由于赎回时涉及到换汇和时差等原因,到账时间会更晚,赎回提交后10个交易日资金才到账也不稀奇。

一般是T+9至T+11日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现在多少钱一股

该QDII基金最新净值0.5660

2008年1月11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净值是多少

上投亚太优势基金(377016)2008年1月11日基金净值是0.8760。

文章推荐: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净值是多少(2008年1月1

大烨智能工作怎么样(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大专生月

交银策略基金净值查询519688(基金净值查询好麻烦

上海凤凰晟象自行车怎么样(上海凤凰晟象自行来

股票分红后可以卖出吗(股票分红当天可以卖出吗

远望谷前景如何(远望谷公司在物联网行述业做了

中闽能源走势分析(A股周五或上演冲高回落走势?

股指期货一个bp多少钱(股指期货每一个点的报价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