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资产排名从前8滑跌至第22中银基金业绩惨淡规模缩水之谜 《投资者网》曹璐 编辑 汤巾 近年来,基金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即使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下行,依然没有阻挡公募基金规模
总资产排名从前8滑跌至第22中银基金业绩惨淡规模缩水之谜
《投资者网》曹璐
编辑 汤巾
近年来,基金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即使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下行,依然没有阻挡公募基金规模创下25.78万亿元新高。但是,热闹背后并非尽是繁华。面对持续扩大的基金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
作为老牌银行系基金公司,背靠中国银行和贝莱德两大品牌的中银基金近年来逐步“掉队”。不仅未能赶上行业发展的“快车”,管理规模还明显下滑,跌出前十位许久,甚至与“同期生”拉大差距。种种现象背后,该公司管理业绩低迷和权益投资能力偏弱等问题,引发投资者的关注
01
规模与净利增速双双下滑
正值年报季,不少基金公司的盈利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在已有数据的36家基金公司中,14家的净利润跨入“十亿元俱乐部”;从增速来看,有10家同比大增40%以上。
在净利润超十亿元的行列中,中银基金是唯一一家同比下滑的基金公司。中国银行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中银基金净利润为10.26亿元,同比下滑2.66%;而从近五年的增速表现来看,除了2020年公募行业大年,该公司其他四年的增速均为负。
横向对比来看,同为银行系的招商基金2021年净利润为16.03亿元,增速超77%,而工银瑞信和交银施罗德的净利润分别为27.94亿元、17.86亿元,二者同比增长均超40%。
中银基金近五年净利润增速变化(%)
数据来源:Wind
那么,在同行净利润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中银基金为何会再次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基金管理费用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公司的营收业绩往往与基金管理规模有着密切的联系。
Wind数据显示,中银基金的资产规模从2018年三季度的4518亿元,下滑至2022年一季度的4036亿元,总资产排名从第8位跌至第22位;而其非货币资产规模甚至从第2位落至第19位。
与其发展相悖的是,基金行业在此期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扩张十分迅速。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全市场公募基金规模为13.22万亿元;而在2022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已经翻至25.78万亿元。
相比之下,招商基金、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的资产规模均超5500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这三家资产规模分别为7672亿元、8161亿元、5538亿元。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在行业高歌猛进的4年里,作为老牌银行系公募的中银基金并没有与整个行业齐头并进,发展速度反而大幅滞后于整个市场;甚至在头部公司纷纷“大步向前”时,其不进反退,逐步“掉队”。
02
旗下权益类产品“全军覆没”
管理业绩是基金公司实力最为直观的体现,而主动投资能力历来被视为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业内人士表示,产品业绩的持续性对公募规模扩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中银基金规模未有较大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许缘于旗下基金业绩平平。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A股市场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上证指数下跌13%。虽然市场表现不佳,但仍有实力强劲的基金公司为投资者取得正收益。但中银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全军覆没”,年内回报均为负,无一幸免。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除了今年成立的新基金以外,在中银基金旗下95只权益类产品(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中,有46只产品跑输大盘,年内跌幅超过14%;35只产品跌破20%,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其中,中银新动力A今年以来跌幅达26.4%,同类排名579/736。自2015年2月成立以来其累计回报仅为1.2%,不仅同类排名垫底(66/67),也远低于20.01%的业绩基准;而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同期表现为112.61%。
2021年年报显示,该基金去年末前五大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东方财富、海康威视、深信服,占基金净值比均超过8%。但今年一季度,这些股票分别下跌16%、30%、32%、22%、42%。
中银新动力A去年末前十大重仓股
数据来源:Wind
较差的业绩表现自然也引发了投资者“用脚投票”。从该基金各季报数据来看,其基金资产净值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2015年6月底该基金还有超过56亿元的规模,2021年末已降至11.42亿元,仅剩约五分之一。
《投资者网》查阅中银新动力A的股吧发现,不少投资者对该基金表示忧心和抱怨,比如“还不调仓啊,别人跌你跌,别人涨你还跌”“靠祈祷生存呢吗?”“调整一下你这走一步退两步的节奏好吧”等言论。
资料来源:天天基金网股吧
事实上,失去“吸引力”的不仅是这一只基金。
从中银基金最新披露一季报的10只债券型基金来看,有7只产品的份额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例如,中银中债1-3年期国开行债券指数基金季末份额为8.85亿份,较期初15.73亿份净减少6.88亿份,缩水幅度达43.74%。
如今,中银基金旗下有数据的147只(AC合并计算)基金中,仅有7只产品的规模超过百亿,分别是3只货币型基金和4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此外,还有26只基金产品的合并规模不足1亿元,12只产品甚至低于5000万元的清盘线。
03
“一拖多”现象严重
一般而言,除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迷你基金”拖累规模外,投研人才匮乏也是让基金公司力不从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Wind数据显示,目前中银基金旗下有40位基金经理,人均管理资产超过100亿元,远超56亿元的行业平均数。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不足5年,15位任职年限不足3年的基金经理已走到台前,甚至独立管理产品。
此外,中银基金近一年离任基金经理有5人,新聘基金经理有8人,同样超出行业平均数,人才流动相对较大。与此同时,该公司“一拖多”的情况也比较突出,团队中有26位基金经理管理4只及以上的产品,占比达三分之二;还有6位管理了8只及以上的产品。
其中,李建是任职年限最长的基金经理,具有15年资深经验的他也是公司的投资总监(权益)、权益投资部总经理。目前他管理8只基金产品横跨混合型二级债基、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偏债混合型等不同的类型。
基金投资者陈女士表示担忧,“一拖多的情况如此严重,是否会分散基金经理的精力和管理业绩?”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李建管理的8只产品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均为负数,同类排名均在254名至1122名之间;而在管理超过三年的产品中,表现最好的中银双息回报A近三年的累计回报为62.99%,同类排名第297位。
业内人士表示,主动权益类基金需要基金经理比较专注的研究,且每位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和投资风格,若跨类型管理基金,将严重分散基金经理的精力,有可能无法兼顾。
虽然背靠两大全球著名领先金融品牌,但出身“名门”并不意味着可以坐享其成,基金公司的投资业绩、投资团队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发展前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公募基金行业,对于中银基金而言,如何提高权益投资能力,找回投资者的信赖,仍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思维财经出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
▣
◆
联系方式
◆
商务合作· tzzb@tzzw.cn
内容合作· gaofangfang@tzzw.cn
官方网站·www.investorchina.cn
加入我们:tzzbhr@tzzw.cn
中银基金t+0赎回庆黑衣叫决走什么时间到账
如果你要买货币型基金,建议你买众禄现金宝,可实时赎回,比一般货币基金,更方便,收益水平在所有货币基金中排名靠前。
中国银行基金有几种那种好点风险小点
风险小点,可选择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富国天利。货币型:华夏现金。
中银基金和中银理财哪家待遇好些
中银基金是专业的基金公司,成立较早,管理的基金规模较大,业务稳定。中银理财成立在后,业务开发中,发展潜力大。总体上看,目前中银基金待遇比较好一些。
中银国际证券,层么两境阳货中银基金,中国银行,请问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中国银行对另外二者有控股关系,但三家都是彼此独立的法人。中银基金是中国银行和美国的贝莱德集团合资组建的基金管理公司,中国银行有控股权。中银国际证券是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而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银行的全资子公司,所以中国银行对中银国际证券也有事实上的控制权。1、“中国银行”是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规模在中国五大银行位列第三。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8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10位。客户服务热线:955662、“中银国际证券”由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国际控股”)联合中国境内五家大型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于2002年2月28日在上海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2006年获创新试点证券公司资格。3、“中银保险有限公司”是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5日,总部设在北京。公司主要经营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作为中国银行的全资附属机构,公司采用银行保险创新经营模式,充分利用中国银行的品牌、渠道、客户资源和业务机会,通过与中国银行的无缝连接,形成银行保险合力,提升集团竞争力。
【基金评级】中银基金公司旗下哪只基金好?一表告诉你!
中银基金公司旗下
股票+混合型开放式主动管理型基金宏赫评级
1概览
截止2017年三季度,中银基金公司管理资产净值为3211亿元,在三季报119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0。
中银基金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12日,本季度旗下基金股票市值172亿,占资产净值比为5%;债券现金市值5024亿,占比94%,其中债券占比69%。
本文评级对象为该基金公司旗下开放式主动管理型基金(股票+混合型),共33只(已经剔除了指数基金、行业基金、QDII基金、非A类基金及最近一年内上市基金)。
其中成立10年以上的基金有3只;
成立5年以上的基金有9只;
现任基金经理管理5年以上者有2位。
2一表定业绩
净值日期:2017年9月30日
偏股型主动管理基金投资能力评级
成立五年以上基金概况:
成立五年以上的9只基金中,评级为优秀“A”级以上的有0只,五优率:0%。
年化收益在18%以上的有0只;
年化收益在15%以上的有1只,占比11%。
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1.46%(成立以来);13.76%(近五年)。
最大回撤均值-52.38%
全部基金概况:
旗下基金宏赫评级达良好"B+"级以上的基金只有2只,占比6.0%。
评级达优秀"A"级以上者有0只。占比0%。
3宏赫公募奖牌榜
公募基金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奖牌榜(17Q3)
注:五年上复,指该基金公司旗下所有成立五年以上的基金自其成立起至本报告期的年均复利回报率均值。
4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
**:李道滨(执行总裁)
成员:陈军(副执行总裁)、杨军(副执行总裁)、奚鹏洲(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李建(权益投资部总经理)
5值得关注基金&宏赫优选基金
值得关注基金:
中银策略混合、中银收益混合A、中银中国
宏赫优选基金:
中银策略混合(163805)
宏赫评分和评级是宏赫理财研究中心在综合考虑了基金经理的管理水平和基金契约规定的资产配置效能后的综合评价体系。建议投资者关注评级为B+以上基金作为配置参考;评级为A以上者为优秀基金。
历史评级一览:
嘉实、汇添富、富国、易方达、兴业全球、华夏、华安、大成、工银瑞信、建信、南方
honghefp
您贴身的理财顾问
6结语
中银基金公司超过五年以上的基金经理有2位,旗下主动管理基金整体得金率0.0%,成立五年以上的9只基金业绩优秀率11%,它们成立以来年均复利增长率为11.46%(近五年为13.76%)。在前20大规模基金公司里投资能力排名第14位。
值得关注的基金经理是陈军,接受孙庆瑞管理中银中国后业绩优秀,但近两年表现一般,使得本次评测未入选宏赫优选,但值得继续关注。
中银基金股票市值占比仅为5%,而债券占比达94%,建议股票型投资基金者还是选择其他股票市值占比高的基金公司为宜。
中银最新发行的混合型基金叫什么?
中国银行发售的基金品种较多。混合型排名靠前、走势较强、今年收益率超过11%以上的有:富国天瑞、交银主题、中银收益、上投中国优势、广发大盘、中银蓝筹、华商领先、泰达周期、银华和谐、国联小盘、交银稳健、嘉实策略增长等。 而今年股指上涨了9%左右。 以上混合型基金都是远远跑赢股指大盘的基金,可以选择逢低投资或者组合投资定投即可。
中行的这两个基金怎么样?适合定投吗?
中银动态策略股票型基金,近半年回报率10、71%,在293只股票基金中排名第23名;易方达积极成长混合基金,近半年回报率5、95%,在158只股票基金中排名第43名.都是业绩不错的基金,适合长期基金定投。
中银基金董事长来自章砚谁的女儿
您好,中银基金董事长章砚的女儿是章砚玉,她是一位拥有多年金融行业经验的资深金融从业者,曾任职于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国际、中国银行保险等多家金融机构,拥有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她于2015年加入中银基金,担任董事长助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参与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
中银基金的“中银优选”怎么样,收益稳定吗?
中银中国也是混合型基金,在混合型基金中走势不是很好,不如中银收益这样排名靠前、收益率较高的混合型基金。近半年以来,该基金也是亏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