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土有重稀土吗(全球稀土龙头北方稀土)

admin 2024-01-04 21:09:17 608

摘要:全球稀土龙头北方稀土 1.公司基本情况 北方稀土依托控股股东排他的白云鄂博稀土资源优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供应企业,并不断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业务涵盖

全球稀土龙头北方稀土

1.公司基本情况

北方稀土依托控股股东排他的白云鄂博稀土资源优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供应企业,并不断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业务涵盖稀土全产业链,包括稀土冶炼分离、中游的稀土功能材料和下游的终端应用产品制备。

公司稀土业务贯穿全产业链,产品种类多样,其中镨钕类原料产品和磁性材料功能产品为公司最大盈利贡献点。北方稀土可生产稀土产品11个大类,50余种,近千种规格。产品按附加值由低到高可分为稀土上游原料产品(稀土盐类、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中下游功能性产品(磁性材料、抛光材料、贮氢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与应用产品(磁体、抛光粉(液)、镍氢电池、荧光粉、催化剂等)。

2.公司发展历程

北方稀土成立于1997年,同年于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前身包钢稀土冶炼厂于1961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开工;2000年公司建设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公司项目,正式向贮氢材料、动力电池等深加工产品进军;2003年公司控股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淄博包钢灵芝稀土高科有限公司,同年控股包头市京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始发展荧光级氧化铕材料产业;2007年公司完成包钢(集团)公司稀土产业资产重组工作,整合了包钢稀土选矿类资产,简称变更为“包钢稀土”;2009年公司向磁性材料产业延伸,启动了15000吨高性能磁性材料产业化项目,收购北京三吉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4%股权;2010年进军南方稀土产业,实现了对信丰县包钢新利稀土有限公司的相对控股,同年启动自治区内稀土资源专营,在稀土资源保护和源头管控工作中收获阶段性成果;2011年公司5000吨稀土抛光材料扩建(搬迁)项目顺利完成,并启动15000吨高性能磁性材料产业化项目二期工程,与安徽大地熊公司合作建设了年产4000吨稀土永磁合金项目;2014年合资公司宁波包钢展昊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4000吨钕铁硼合金生产线,控股公司包钢天彩靖江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4000吨节能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项目,填补发光材料产业空白;2015年公司完成了对自治区内8家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和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整合重组,同年“包钢稀土”更名为“北方稀土”;2021年公司与安泰科技组建合资公司,实施高端稀土永磁项目。

3.市场空间及潜力

中国稀土储量与产量均为世界第一。根据USGS统计,中国2021年稀土储量为4400万吨,占比达世界储量35%,产量达16.8万吨,占全球比例61%,为全球稀土产量和储量最高的国家,中国稀土行业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内稀土资源分布集中,呈“北轻南重”、“北多南寡”的特点。中国85%的稀土资源分布于内蒙古、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区,其中轻稀土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山东微山湖稀土矿、四川冕宁耗牛坪稀土矿,中重稀土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集中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云南,这也形成了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轻、重稀土供给分工。根据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官网显示,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矿区的稀土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83%以上,居世界第一;山东稀土矿储量占比约8%;四川稀土矿储量占比约3%;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南方七省储量约占比3%。

白云鄂博矿为“皇冠上的明珠”,资源独家供应北方稀土。白云鄂博矿是全球著名的超大型Fe-Nb-REE矿床,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含铁和稀土的矿石有五种类型,不仅生产铁矿石,同时也是世界大型的优质稀土矿床。尽管该矿床以轻稀土为主,但由于总体稀土含量高,储量大,中重稀土绝对储量也不可小觑。根据北方稀土2020年公开发行债券募集说明书,白云鄂博矿已探明稀土资源量1亿吨,占全球比例77%,REO平均含量3-5%,REO总储量3500万吨。目前白云鄂博矿归北方稀土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所有,并排他性供应给北方稀土。

稀土元素看镨钕,镨钕在稀土元素中市场空间最大。以各稀土元素在白云鄂博矿床的含量和2021年的均价为例,白云鄂博单吨REO2021年均价为147元/千克,其中镧、铈、钕、镨作为前四大含量元素,在一揽子金属价值的占比分别为3.4%、1.8%、67.9%、20.8%,而铽、镝尽管作为单价最高的稀土金属,但由于含量太低,价值量占比仅为3%、2%。

稀土永磁在全球稀土消费量占比35%,消费价值占比高达91%,新能源汽车、风电等绿色产业的崛起,将带动稀土永磁市场持续增长。稀土作为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早在冶金机械、石油化工、陶瓷玻璃、农业轻纺等传统领域得到广泛的利用,该传统领域消费合计在我国占比达39%,新能源领域包括永磁材料、发光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合计占比61%,其中永磁材料占下游应用比例高达42%。根据中国有色金属报《稀土永磁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一文,稀土永磁在全球稀土消费量中占比达35%,对应高达91%的消费价值,是稀土消费量和消费价值占比最高的应用领域。随着绿色产业链的不断发展,稀土永磁市场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高性能钕铁硼消费量21-25CAGR预计为17.8%,镨钕作为稀土永磁主要原材料,需求量将快速增长。以钕铁硼为代表的第三代稀土永磁体材料磁性能最好、应用广泛,随着下游需求的不断提升,预计高性能钕铁硼在25年消耗量或达16.6万吨,21-25CAGR为17.8%,镨钕作为钕铁硼永磁铁最主要的上游原材料,需求量也将随之快速增长。

4.竞争格*及优势

稀土涉及国家资源安全问题,开采和冶炼分离采取配额制,“5+1”格*进一步集中至“2+2”。为对稀土行业的开采冶炼总量进行有效控制,2011年***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确立“5+1”稀土集团的格*。“1”即北方稀土,因其稀土资源和配额规模遥遥领先于其他五家,龙头地位毋庸置疑。2021年12月,中国稀土集团成立,原中国铝业旗下的中国稀有稀土公司、中国南方稀土、五矿稀土退出2022年第一批稀土计划分配对象,取而代之的为中国稀土集团、北方稀土、厦门钨业以及广东稀土四家企业。中国稀土集团的创立将稀土行业的格*从六大集团转变为四大集团,中国稀土行业将呈现双巨头的竞争格*,北有北方稀土,南有中国稀土集团,市场格*的集中更有利于稀土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北方稀土成国家轻稀土资源守门员,开采配额遥遥领先。按轻、重稀土产区来看,近几年我国稀土配额增量主要来自轻稀土,中重稀土矿床18-21年的开采配额始终维持19150吨REO,22年第一批开采配额为11490吨REO,与21年第一批持平。而轻稀土矿床21年开采配额由18年的10.1万吨REO提升至14.9万吨,CAGR18-21为13.9%,22年第一批配额进一步同比提升23.2%,达8.9万吨;从集团主体来看,北方稀土获取了轻稀土绝大部分增量配额,18-21年开采配额在全国占比均过半。

海外供给同样集中,短期难有增量。海外矿端目前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主要有美国的Mt.Pass和澳大利亚的Lynas,REO产能分别为4万吨和2.5万吨,美国Mt.Pass目前仅有采选产能,冶炼分离产能预计于2022年建成,目前精矿由国内的盛和资源包销。Lynas采选产能位于澳大利亚,冶炼分离产能位于马来西亚,未来三年暂无扩产计划。缅甸每年向我国出口3-4万吨精矿,折合REO也逾上万吨。除此之外,位于布隆迪的Gakara、加拿大的HoidasLake等项目也均有不到万吨REO的产能。未来三年内,海外供给暂无明显增量,仅澳大利亚的Hastings启动绿地项目,设计REO产能近万吨。

2019-2021年北方稀土供给增量占全球氧化镨钕需求增量比例分别为22%、12%、58%,预计北方稀土仍将在未来三年成为供给增量主力来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氧化镨钕需求,产销规模将随之增长。

公司一体化叠加资源优势构建成本端竞争力,形成竞争壁垒。一体化方面,公司已形成全产业链布*。以镨钕类产品为例,公司冶炼稀土原矿形成氧化镨钕等稀土原料产品,进一步加工形成稀土磁性材料,在终端应用产品中,公司涉足稀土永磁磁共振仪、永磁电机等。资源方面,包钢集团拥有的白云鄂博矿稀土REO储量占我国总储量约80%。包钢集团通过包钢股份将稀土矿排他性供给公司。公司凭借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较强竞争力。

5. 成长驱动和态势

能源转型引发需求放量,稀土行业景气提升。供给方面,我国稀土矿储量及产量均位居全球第一,我国就稀土矿开采实行严格总量控制,2022第一批稀土矿、轻稀土矿开采指标同比增长20%、23%。在市场结构中,2021年北方稀土在稀土市场、轻稀土市场份额分别为58%、67%。需求方面,稀土永磁材料中,钕铁硼永磁材料应用最为广泛,而钕铁硼下游结构中,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工业应用和风电占比分别为38%、12%、11%、10%。在双碳政策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风电和工业电机有望高效拉动钕铁硼永磁材料需求。

整体来讲,稀土行业受益供给端增量有限和需求端量增逻辑,是新能源金属中难得的在未来几年不会出现供给大量释放的赛道,并且受限于配额仅释放给稀土集团,能在稀土高景气中受益的标的只会是现有玩家。

6. 财务数据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3.12%至304.08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42.84%;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5.85%至51.30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123.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4.63%至49.67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204.42%;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556.40%至37.94万元,5年复合增长率106.52%。

2022Q1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9.72%至98.1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8.51%至15.58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3.71%至16.71亿元;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222.24%至19.18亿元。

公司公布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半年度业绩:

2022H1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6.88%至201.5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17%至43.35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16%至30.98亿元。

截止2021年Q1,公司总资产349.85亿元,股东权益210.80亿元,负债总额139.06亿元,资产负债率39.75%;负债方面,流动负债81.54亿元,占比60.79%,非流动负债54.52亿元,占比39.21%;资产方面,流动资产269.10亿元,占比76.92%,非流动资产80.75亿元,占比23.08%。

7.生意特性

查理芒格:长期来看,股价年收益率等于净资产收益率。

所以,净资产收益率是一门生意研究的重中之重。从杜邦分析拆解三种生意模型,第一种是它做的事别人做不了(差异化,无形资产、经济商誉,需关注企业的天花板),第二种它做的事比别人做的更好且能重复做(规模效应,资产的扩张,需关注随着规模的扩张利润率的提升),第三种杠杆型。

从杜邦分析拆解生意模型来看,北方稀土属于第一种生意模型——政策壁垒。公司毛利主要随着镨钕价格波动,自2019年以来公司毛利率呈上行趋势,且自2021年起大幅提升,提升原因主要是产品价格回升,同时公司成本优势及规模效应明显。预计未来镨钕价格将保持仅平衡,公司毛利率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公司期间费用率呈下降之势,规模效应凸显,预计公司未来利润率将保持稳中有升。

公司资产周转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随着下游能源转型,稀土行业将保持高景气,预计公司未来资产周转率稳中有升。

公司近年来资产负债率略由下降,从公司历史负债水平及财务风险制约下,预计公司未来资产负债率保持平稳。

综上所述,2021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优秀水平,预计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继续保持优秀水平。

8. 估值及机构盈利预测

PE-TTM19.27,位于近3年低位;PB7.06,位于近3年中位,低PE中PB组合(相对)。

根据机构一致性预测,北方稀土2024年业绩增速在16.49%左右,EPS为2.95元,19-24年5年复合增长率77.05%。目前股价32.85元,对应2024年估值是PE11.13倍左右,PEG0.67左右。

9.主要的风险

下游新能源汽车、风电、工业电机等需求不及预期;全球稀土矿山产能资本开支加剧,产能超预期大幅扩张;新技术的更迭使永磁电机竞争力减弱,被新产品替代;稀土氧化物价格波动风险。

以上梳理也只是一个开始。中长期来看,价值取决于标的的质量,短期来看,价格的偏离取决于预期差,所以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参考文《致歉及我对价值投资的一点思考》

上证180包括哪些股票?

经查证核实,上证180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只股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中冶,中国中车,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万科A,招商地产,保利地产,金地集团,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北方稀土,五矿稀土,中金黄金,山东黄金,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股票。

北方稀土2015年股权登记日是哪一天?

2015-04-17 北方稀土股东资格登记日 2015-04-24 北方稀土股东大会召开日 2015-04-24 北方稀土网络投票开始日 2015-04-24 北方稀土网络投票结束日

稀土矿产资源主要分布情况以及储量和种类?

您好!全球八成以上的稀土金属资源分布在我国南北两大块,北方的包头白云鄂博特是轻稀土资源,南方主要是中重稀土资源,分布在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广西稀土矿资源丰富且未进行开发,其中以含重稀土氧化钇、中重稀土氧化钐、氧化铕、氧化钆成分为主。(中国矿产贸易网--专家咨询)

稀土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战争时

稀土的盛产在哪些地区?

包头白云鄂博的稀土占世界储量的48%

北方稀土,是如何“贵”起来的?

这一次,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当我们把目光从重稀土转移到轻稀土,影响股价走势的关键因素不再是所谓的市场估值,而是基本面下,被量化的盈利及其持续性。自招商证券刘文平团队首推重点标的北方稀土至今,当前其市值已超500亿元,股价直指20块,半年涨幅超70%。以下是关于除市场风险偏好外,在未来的时间直接影响其股价继续上涨的稀土价格因素的探讨。

北方稀土

供给短缺式的“以稀为贵”

近期一个很重要的事件是,北方稀土把氧化镨钕的对外报价从33万提至42万,对应整个市场,我们还看到,百川资讯也把镨钕的比较最高价格提升至45万,这样从年初计算,镨钕价格涨幅已近60%,但其上涨速度还仍然在加快且持续势头强劲。

稀土价格上涨之所以切实驶入快速通道,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源自供给短缺。

事实上,整个稀土行业于去年便已经处于供给短缺状态,只不过当时行业储备了一定量的存货,所以短缺并没有很快在价格方面完全暴露,但留有痕迹的是,去年成为稀土业去库存之年。截止2016年底,稀土行业库存到达低位,尽管收储、打黑还没启动,但价格却赶在这之前就摆好了向上走的姿势。

高需求,低库存,负供给,这就是今年稀土的显著逻辑

需求端:2010到2016年期间,占据氧化镨钕下游百分之九十的钕铁硼,价格复合增长约12%,今年伴随全球及国内经济复苏,增速有望继续加快。而如果增速可以达15%及以上,则有必要被记录为一个历史性的增长点。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一旦钕铁硼创造20%的符合增长,所对应的创造的新增量等同于北方稀土一年的总产量,即6万吨需求量。

供应端:今年的打黑力某种层面上高度体现着工信部对稀土行业整合的决心,从各大龙头集团内部入手,工信部最终希望整个行业稀土废料回收能够得到实质意义上的严厉整治,而原先购买原材料无需考虑**问题的“自由年代”要远去了,如今**将是法定标配。根据亚洲金属网的统计,7月份环氧化镨钕整体环比出现下滑,产量的负增长同时意味着打黑的正向效果。

库存端:在原有低位的基础上,今年整体行业都进入低库存水平。近期,大型企业可能会维持一定正常库存水平,所以稀土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很强。

价格上涨,北方稀土如何受益?

在北方稀土的5万吨业务份额里,有3万吨镧铈,1万吨是氧化镨钕。即使镧铈占比六成,且价格涨幅也超40%,但在收入端的占比并不突出。反而基于盈利弹性测算的假设,氧化镨钕价格涨到40万时所对应的净利润为25亿元,涨到80万则代表北方稀土的年度业绩将达到40亿元,估值就大大降低。

而下游的钕铁硼被制作成磁体,又将这种需求效应传递到汽车、家电、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各个领域。以稀为贵,越贵越受追捧,就越加流行了起来。

精简文字版看不够?

扫码下载进门财经,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分析师观点及平台所载信息不代表进门财经立场,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稀土|稀土指标:按需投放,静待花开

文丨商力拜俊飞敖翀

工信部网站3月24日发布消息,2023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20,000吨、115,000吨,较2022年第一批同比分别增长19.05%、18.31%,稀土指标总体维持按需投放的原则,轻稀土指标增量全部分配给北方稀土,重稀土指标首次下调,我国中重稀土供给进一步收紧,稀土价格有望企稳回升,持续推荐稀土全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

▍事件:

根据工信部、自然资源部3月24日发布消息,2023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20,000吨、115,000吨;两部门指出,稀土是国家实行生产总量控制管理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指标和超指标生产。 

▍稀土指标增速放缓,轻稀土指标增量全部分配给北方稀土。

工信部网站3月24日发布消息,2023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20,000吨、115,000吨,较2022年第一批同比分别增长19.05%、18.31%,增速较去年同期(20%)有所放缓;其中轻稀土矿产品指标同比增长22.11%,北方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指标同比分别增长34.43%、36.49%,占此次轻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总指标比重分别为74.22%、63.83%,轻稀土指标增量全部分配给北方稀土。

▍重稀土指标首次下调,我国中重稀土供给进一步收紧。

本次重稀土矿产品指标同比减少4.76%,为近年来首次下调。根据财联社3月12日消息,G7广岛峰会拟宣布共建关键材料供应链,旨在确保芯片、稀土等稳定供应。重稀土作为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未来有望在全球数字化快速进程中充分受益。根据美国能源部数据,我国在稀土分离、冶炼和磁铁合金制造等环节的全球市占率均为90%左右,随着供给的进一步收紧,我国中重稀土定价权有望进一步夯实。

▍稀土指标按需投放,二季度需求有望回暖。

此次稀土指标变化表现为轻稀土指标按需投放,重稀土指标略有收紧;同时两部门还指出,稀土是国家实行生产总量控制管理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指标和超指标生产,体现了我国对于稀土指标持续严控的决心。我们预计二季度消费电子、变频空调、风电等传统需求或逐步回暖,新能源车、工业节能电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需求或持续增长,稀土价格有望企稳回升,叠加人形机器人、比亚迪易四方、永磁磁浮轨道技术等潜在需求爆点或不断涌现,稀土永磁长期成长性毋庸置疑,持续坚定推荐中国稀土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波动;*部疫情影响持续扩大,下游消费需求不及预期;海外稀土开发扩张超预期;稀土价格波动;稀土开采、冶炼分类指标超预期;电机技术迭代超预期。

▍投资策略:

2023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20,000吨、115,000吨,较2022年同比分别增长19.05%、18.31%,稀土指标总体维持按需投放的原则,轻稀土指标增量全部分配给北方稀土,重稀土指标首次下调,我国中重稀土供给进一步收紧,稀土价格有望企稳回升,持续推荐稀土全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

再聊聊北方稀土和中国神华!

温馨提示:文中所有提及的个股都只是本人记录炒股生涯的点点滴滴,不是个股推荐,不构成投资建议,盈亏自负。

 一、中国神华股息率略低于我预期

    昨天中国神华公布2022年业绩,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445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净利润696.3亿元,同比增长39%。基本每股收益3.504元/股。

    最让市场瞩目的是公司10派25.5元(含税)分行方案。

   2月26日我跟大家分享了这么一篇文章《这公司股息率有望超10%,业绩还高增长!》。

 思考:

    市场预期的股息率是约10%,如今只有8.8%股息率,其实是略低于我预测目标约1、2%左右

    市场一致性预期神华今年会维持超高比例分红,如今股息率略低于预期,我估计这个股息率应该对股价起不到什么刺激作用,不排除成为低于预期利空而让股价受压。

   不过,只要经营不出现重大问题,相信中国神华稳定的高分红将会持续,公司依然是难得的长期养老股之一。

 二、人民日报也来加油打气

    最近A股,人工智能应该可以说是热的发烫,闭着眼杀入的都轻松成股神。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人民日报也来加油打气,这个时候再来浇油,对市场不一定是好事,毕竟市场有大多的不理性小白和韭菜。

   人民日报3月25日刊发《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加速》文章称,近几年,国内外厂商纷纷加码巨量模型的投入与研发,让人工智能产业落地找到了新的方向。

    思考: 我只能这么说,人工智能这个方向真的太热了,前期介入的资金已经赚的盆满钵满,虽然目前赚钱效应依然很强,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时候,真的需要保持一份谨慎与清醒。

 三、北斗导航产业发展提速

   昨天,还是人民日报发文:北斗导航赋能,产业发展提速。

  经过努力,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规模化应用上取得不俗的效果。

    2021年,我国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达1454亿元,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3236亿元。

   四、再聊聊北方稀土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2023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配额指标。

   从这次指标的分配来看,对北方稀土确实是利好。

    我2月份专门写了一篇分析北方稀土的文章,后来北方稀土大涨,我们也在最高点约31元兑现出来了,之后我就把这篇文章删了,新来的老铁就没有看到这篇文章。

    今天再一次把北方稀土这个公司的具体情况跟大家分享一下。   

   稀土元素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

    轻稀土主要标的是北方稀土,重稀土主要标的为中国稀土。

   一、北方稀土——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轻稀土供应龙头。

   北方稀土目前实现了全产业链覆盖,包括上游开采冶炼的原料产品,到中游精加工、深加工的功能材料,再到下游终端应用产品。

     北方稀土在做精稀土原料产品的同时,形成并重点发展磁性材料、抛光材料、贮氢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五大功能材料产业板块。

1、产能全球第一

      公司稀土原料产能位居全球第一,轻稀土(氧化镨钕)全球市占率30%左右。

    2021年公司抛光材料产量为3.2万吨,产量占全国72%。

       北方稀土国内矿产品指标为10万吨,市场份额占比约为67%。

     南方稀土指标数为3.4万吨,占总量23%;

    中国稀有稀土指标数为1.5万吨,占比10%。

2、公司总营收逐年上升

   总营收近5年平均增速超30%;

  净利润近5年平均增速超50%;

  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

3、股价回撤较大,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公司股价由2021年9月高点62元回撤至2月份的25元,回撤幅度达60%,2月份的一波反弹,股价上冲至31元,当时我让大家兑现出来,这段时间一直阴跌,股价有再次回到26元。

   公司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当前市盈率15.3 倍

  历史最高市盈率850.31倍

  历史平均市盈率94.35倍

    历史最低市盈率11.52倍

4、具有资源优势

     公司控股股东包钢集团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矿——白云鄂博矿的独家开采权,拥有内蒙古地区稀土产品专营权。

    近年来,在国家稀土开采、生产总量控制计划指标分配中,公司获得的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标分配量分别占据年度指标总量的50%以上,且轻稀土年度增量指标向公司集中配给,持续稳定的指标获得量巩固增强着公司资源优势和产业竞争力,凸显了公司行业地位和发展潜能。

5、配额增速高于行业,彰显龙头地位

     2022年,全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1万吨、202万吨(分别同比增+25%、24.7%),北方稀土两项指标分别为14.2万吨、12.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1.2%、43.8%,配额增速高于行业。

   而昨天公布的2023年配额,只有北方稀土一家的配额增长20%,中国稀土配额则下降约5%。

点击名片关注?

你的每一次点“在看”,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北方稀土是轻稀土,五矿稀土是重稀土对吗

这种说话不对稀土是衍生的不是单独以一种矿存在

文章推荐:

北方稀土有重稀土吗(全球稀土龙头北方稀土)

菲律宾最新汇率换算比索(菲律宾3000p)

港币和人民币汇率差(人民币和港币相差多少钱?

st规则最新2022(st退市新规细则?)

新华股票走势分析(新华传媒这个股如何)

南极电商股票最新走势(股票行情咨询)

沪深a股包括哪些板块(目前沪深A股总流通市值为

万科股票走势研究(从万科的走势来分析大盘,大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