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米再面寒冬,市值蒸发1500亿元如何渡劫? 2019年7月6日,是小米在香港IPO的一周年。截至6月19日,其股价相较17港元发行价已经跌了42.4%,接近腰斩,市值蒸发近2000亿港元。6月19日晚,
小米再面寒冬,市值蒸发1500亿元如何渡劫?
2019年7月6日,是小米在***IPO的一周年。截至6月19日,其股价相较17港元发行价已经跌了42.4%,接近腰斩,市值蒸发近2000亿港元。6月19日晚,小米第10次回购股票,虽因全球宏观经济环境问题,港股走势低迷,导致许多港股公司积极回购,但像小米如此高频率的回购实不多见。
2019年7月6日,是小米在***IPO的一周年。截至6月19日,其股价相较17港元发行价已经跌了42.4%,接近腰斩,市值蒸发近2000亿港元。6月19日晚,小米第10次回购股票,虽因全球宏观经济环境问题,港股走势低迷,导致许多港股公司积极回购,但像小米如此高频率的回购实不多见。
作为近十年换道超车的新兴***企业样本,小米上市之时争议不断,其中也有商业大佬李嘉诚、马化腾支持买入,然而把今天的市值拉出来看,Pre-IPO的机构都面临亏***。
小米在未上市之前估值不断攀高(曾一度以450美金的估值攀升为全球最贵的独角兽公司,其估值超过70%的财富500强企业),上市之后市值又不断落底,横向与纵向对比,皆有巨大落差。
这让我们不禁想问,落差到底背后原因何在?今天的小米,究竟面临何种增长困*?我抛出五个问题——
第一,小米成长之快背后的底牌究竟是什么?
第二,小米为什么上市之后市值不振,诸多原因减法减到极致是什么?
第三,小米一直不断寻求的增长路径,效果如何?
第四,小米增长设计可以如何优化?
第五,小米未来究竟有可能是一家什么公司?
我们先从第一个问题切入。
一,小米成长之快
背后的底牌究竟是什么?
谈到小米爆发性的崛起,市场上至少有100种说法。但只有主因方可定胜*,这个主因绝不是雷军所谓的互联网思维 “专注、极致、口碑、快”,而是势。
兵法中曰:“善战者,求之于势”。势是一种结构上的优势。如果按照我在《增长五线》中提出的逻辑——增长利润区=宏观经济的红利+产业结构的红利+模式红利+运营红利。小米成长之快,首先赢在产业结构红利。
小米2012年销售额107亿,到2018年1749亿,六年时间翻了16倍之多,这种现象级的增长当然有领导者的原因,但是必然逃不出最重要的结构性“风口”——诞生于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兴起,成熟于物联网的成长时刻,这两个外部“势”的窗口之间,实际也给小米的增长锚定了区间。工信部的数据表明,从2012年到2018年移动互联网的接入流量,从87926万G到2120743万G,翻了24倍;而从智能手机出货量看,2015 年至 2017 年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从28.71 亿增长到 36.66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0%,这就是小米快速增长所承接的产业势能。
除了整体产业的势能,另一个大机会是苹果开启智能手机的窗口,以及与大众消费能力落差的市场区间。这些因素使得小米从金字塔下中层崛起(符合克里斯坦森提出的颠覆式创新的崛起逻辑),构建出“小米模式”。性价比的区间从来是最大的消费区间,这也是优衣库、ZARA成为服装行业巨头的结构本质(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皆为该国最大的企业家)。在这个区间展开的过程中,小米通过雷军领导下的社交媒体营销、饥饿营销、参与感营销等诸多手段,获得快速爆发。
小米初期相当出彩的一笔,在于让此低价品牌并没有产生“低廉”的感觉,依靠品牌势能吃下了诸多山寨机的市场空间,之后不断进行模式换挡,以生态链、新零售、AIOT扩大消费者的钱包份额。
这是在产业势能之下,辅之以典型的深度开发客户资产的增长模式。按照利润区增长公式,小米是从产业结构的红利开始,走向模式红利,再去向运营红利求得增长,从增长公式从左向右延展,一骑绝尘。
二,小米为什么上市之后市值不振?
谈到小米上市后市值不振,并非出现在今时今日。
2018年7月短暂破发后,小米股价一路上涨至22港元,市值也曾达到4000亿港元,但此点过后便持续下跌。虽然诸多新型企业如UBer也在上市期破发,但小米却折射出典型两大反差:
反差一,估值不断攀升与市值不断下降,从市梦率跌回市盈率。
2010 年小米估值为2.5亿美元,到2014年其估值是450亿美元,一度成为全球最快也是最贵的独角兽公司(这个估值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Facebook)。
小米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估值是2010年的180倍,上市前一度甚至出现“雷军寻求 2000 亿美元的估值,并受到了投行的认可”的新闻。估值不断攀升,除了势能给力,必须提到雷军所提出的“市梦率”概念,给资本不断的想象力。
然而,***上市后,市梦率的概念似乎碰到质疑,就以小米现在的市盈率看,在科技公司中也相当之低(2019年6月20日小米市盈率为8.56),这个数据低于港股互联网公司平均30倍左右的市盈率,甚至也低于港股硬件高科技公司的19倍左右的市盈率。
反差二,业务表现上升与股价下降。
如果只是讲故事,***有一堆在资本市场吹泡沫的公司,可是小米的业绩在上市后的确增长卓越。
从小米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财报显示,一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人民币438亿元,同比增长27.2%;经调整,利润为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营收利润双增,均超出市场预期。可是,相对理性的***资本市场似乎并没有买账。
为什么会有这种“估值攀升VS市值下降”以及“业务上涨VS市值下跌”的结果?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小米***上市前所引发的争论——到底小米是不是高科技互联网公司?
我们再次翻开小米在***市场提交的招股说明书。小米是这样定义自己的业务的:“小米集团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A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公司的产品按照产品功能、形态及模式,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智能手机、AIOT和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产品。”
可是,显然这个业务定义,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我记得,小米在上市路演中,中外的机构曾给出截然不同的定价区间。外资机构普遍认为小米是一家消费电子公司,而不是互联网公司。
目前看,其手机业务仍然是最大的营收来源。据财报披露,小米2019年一季度总收入438亿元,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270.08亿元,占比为61.7%;A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120.43亿元,占27.5%;互联网服务收入为42.57亿元,占9.7%。作为新兴公司,或者“新物种”的公司,要真正让资本市场的价值评估由市盈率到“市梦率”,很核心一个要素,就是讲清楚“公司定义”(What’s your business)。从目前投资者对于小米市值的争议来看,他们显然并不认可其招股说明书上“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定义。
小米有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有AIOT收入,有互联网服务,但是这些东西按照小米所发布的“业务定义”看:似乎是多项业务的一种拼接,而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而这些业务没有成为系统的前提下,收入最大的手机面临产能和销量进入天花板阶段,自然造成小米的市值被打折扣。换句话讲,小米的多项业务布*的组合逻辑是什么,这些逻辑是否对应风口和“新物种”,才是小米提升市值增长天际线的咽喉。难怪著名金融专家朱武祥教授曾评论——以后公司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有投行参与远远不够,更需要商业模式的顶级专家介入!
“公司定义”不仅是商业模式的核心,也是增长设计的核心,直接影响市值测算!
雷军急了,猛推120亿港元回购!上市14个月,市值蒸发3300亿,还有总裁减持!小米究竟值多少钱?
雷军这回可能是真的急了!
9月3日,小米集团(01810)发布自愿公告称,小米董事会将行使此前股东大会授予的股份回购权利,在权利有效时间段内,将按照不超过120亿港元总价,不定期从公开市场回购股份。
小米急推120亿港元回购可能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一是小米上市之后,最高价曾达到22.2港元,以其总股本240亿计算,总市值达5328亿港元。但近期小米的股价跌至最低8.28港元,市值跌破2000亿港元,也就是说去年7月初上市的小米集团在过去不到14个月的时间里,市值蒸发了3300亿港元。要知道,小米刚上市的时候,其掌门人雷军曾说,小米的估值可达2000亿美元。当估值的预期差来到如此之大的时候,小米的选择就可以理解了。
从近期的机构研报来看,并未对小米给出过于负面的评价。多数机构给出的评级依然是“增持”与“买入”。
8月28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北京表示,“跟雷军的10亿赌约已经结束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10个亿我不要了,还想再跟雷军赌5年。” 对此,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回应称,“我觉得可以试一下”。
行文至此,不妨再来对比一下格力电器与小米集团的市值:目前格力电器市值为3400亿元人民币左右;小米集团则为2100亿港元左右。若两者未来5年的营收再度持平,小米集团的股价空间可能会更大一些。
小米2019年Q1营收437.568亿元;百度周一收跌8.39%,市值被美团、京东超越;视觉***否认网站再次暂停运营...
看得静静都心动了......早安,艾瑞巴蒂(手动问好),一起来看今天的早报......
【黑马高调早报】第1383期
文|静静
更多创业内容请访问www.iheima.com
头条:小米2019年Q1营收437.568亿元
1.小米2019年Q1营收437.568亿元,高于市场预期
5月20日消息,小米集团今日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小米第一季度营收437.57亿元,同比增长27.2%,市场预期为417.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0.81亿元,同比增长22.4%,市场预期为18.57亿元。
3.小米一季度拥有1.64万名全职员工,平均月薪4万
小米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小米拥有16473名全职员工,而小米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薪酬开支总额(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20.394亿元。以此计算,小米员工在2019年第一季度平均月薪4.13万元。
另外,薪酬数据可能还包括员工培训、福利开支和公司缴纳的公积金、保险等等,所以小米员工到手薪水要低于4万。(新浪科技)
国内新闻
4.华为首度公开股权文档室:任正非有否决权,但从未使用过
5月20日,华为股权文档室首度向国内媒体公开,华为董事会首席秘书江西生表示,任正非主要通过自己的思想和管理哲学来对华为进行管理,“有否决权但他从未使用过。如果经常使用否决权,就失去了否决权的意义了。”他介绍,华为九万多持股员工通过工会来实现员工持股,任正非自然人持股1.01%,“任总在员工持股里还有0.13%,总共持股1.14%。”(澎湃)
5.视觉***:“视觉***网站再次暂停运营”报道不实
5月21日消息,视觉***20日晚发布声明称,视觉***旗下网站vcg.com自5月12日恢复运营以来,一直持续、稳定地向客户提供服务。
5月20日晚,个别自媒体报道,称视觉***网站开通8天后再次暂停运营,该报道与事实完全不符。该自媒体已主动撤回稿件,并发布了澄清声明。视觉***表示,将通过vcg.com平台继续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
6.百度周一收跌8.39%,市值被美团、京东超越
周一收盘,百度股价下跌8.39%报117.55美元,目前市值为410.31亿美元;京东(Nasdaq:JD)报28.36美元,跌3.24%,市值为410.28亿美元。目前,京东市值已经超越百度市值。美团点评(03690.HK)今日报61.45港元,总市值3528.77亿港元(约449.55亿美元)。以此算来,百度市值也已经被美团超越。(新浪科技)
8.拼多多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45.45亿元,市场预期41.43亿元
5月20日消息,拼多多今日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拼多多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45.45亿元,同比增长228%,市场预期41.43亿元;经营亏***21.21亿元,市场预期27.15亿元。
9.360金融第一季度营收2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340%
360金融今日公布了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360金融第一季度总净营收为20.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净利润为7.199亿元,同比增长340%。此外,360金融第一季度促成贷款总额412亿元,同比增长179%,环比增长25%。
10.趣店第一季度营收20.97亿元,同比增长22.2%
趣店集团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趣店总收入20.97亿元,同比增长22.2%;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187.9%。
11.趣头条第一季度营收11亿元,净亏***同比扩大
趣头条今日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趣头条第一季度净营收为11.1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3.3%;净亏***为6.882亿元,去年同期的净亏***为3.026亿元,净亏***同比扩大。
此外趣头条宣布李磊由于个人原因将不再担任公司CEO一职,但仍将保留董事职务并兼任副董事长。创始人兼董事长谭思亮将接任CEO一职。截至发稿,趣头条盘后跌幅为7.03%。
12.与360分家后,奇安信成立10亿注册资本新公司
5月20日消息,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5月15日新增对外投资,成立上海奇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0亿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从事信息科技、计算机科技、网络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系统集成,通讯设备、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的销售,计算机软件开发,商务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
13.科创板全网测试预计6月8日进行通关测试已有券商进行准备
自5月11日起每周六,上交所都会组织各市场参与主体进行科创板全网测试,预计6月8日进行通关测试。已有券商按这个时间进行准备。(证券时报)
14.和信贷CEO周歆明离职,董事长安晓博继任
5月20日消息,和信贷今日宣布,公司CEO周歆明已辞职,该职位变动即刻生效。与此同时,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安晓博将继任CEO一职,而首席运营官华丽丽将取代周歆明,加入和信贷董事会。(新浪科技)
15.因未披露年报,信而富收纽交所“最后通牒”
16.贝壳:北上深房租增长,深圳整租均价5770元/月
5月20日消息,贝壳找房发布的青年租房报告指出,2019年3月同期对比,北京、上海、深圳的月租金均有所增长;以成都、杭州、重庆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房租出现了下降,西安租金则保持同等水平;2018年9月至今广州租金也在整体下降。整租方面,深圳租金最高,平均约5770元/月,北京紧随其后约5611元/月,重庆租金最低约1899元/月。(证券时报)
17.网利宝被立案,办公场所已封,波及4万出借人
在网利宝办公场所一楼大厅张贴的通知显示,“朝阳经侦已对A座7层网利(宝)进行立案侦查,已对现场进行保留,投资人如有问题,请去北京市****朝阳分*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警及咨询。”落款日期为5月17日。(独角金融)
19.北京清理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自行车约5万辆
北京正在开展共享单车专项治理行动。20日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市累计清理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自行车约5万辆。(新华社)
国际新闻
20.亚马逊AWS出海加速营正式启动
日前,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AWS)宣布,AWS出海加速营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利用包括亚马逊电商、AmazonWebServices、AmazonEcho、AmazonAlexaFund及第三方的资源,帮助***创业公司拓展海外市场。
22.法拉利将在***召回2071辆进口车,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
据***市场监管总*网站消息,日前,法拉利汽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市场监督管理总*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2019年7月1日起,召回2013年4月8日至2017年11月28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加利福尼亚、加利福尼亚T、FF、458、F1***erlinetta、F12tdf、812Superfast、GTC4Lusso、GTC4LussoT、488GTB和488Spider系列汽车,共计2071辆。
23.美媒:外卖业务或成为Uber股价关键动力
据***《财富》(Fortune)杂志报道,投资者对Uber的追捧热潮正迅速减退。自本月的IPO(首次公开招股)以来,Uber的股价大幅下跌,从上上周四每股45美元的IPO发行价跌至上周二的38美元。分析师表示,Uer股价表现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盈利模式不明确。
除网约车之外,Uber可能会找到利润丰厚的业务模式,尤其是外卖业务。UberEats外卖业务的增长速度比该公司的网约车业务快很多,该业务有着明确的使命:满足消费者对餐饮外卖日益增长的需求。UberEats是全球最大的外卖平台之一,成立于2015年8月,去年创造了15亿美元收入。目前,UberEats在全球500多座城市提供超过22万家餐厅的餐品。(新浪科技)
24.Lyft遭遇集体诉讼,IPO文件或存误导性内容
近日,总部位于波士顿的Block&Leviton律师事务所向***加州北区地方法院提起了一项集体诉讼,指控Lyft存在证券欺诈行为。除了Lyft,被告方还包括LyftIPO承销商、公司董事和高管,包括CEO洛根·格林(LoganGreen)、总裁约翰·齐默(JohnZimmer)和首席财务官(CFO)布莱恩·罗伯茨(BrianRoberts)。
起诉书称,Lyft在上市申请中对其业务做出了不准确、且具有误导性的声明,导致其股价被人为夸大。例如,Lyft未能在IPO文件中披露其意识到的劳工和安全问题,从而误导了投资者。Lyft今年3月份进行了IPO,发行价每股72美元。上周五,Lyft股价收于每股53.79美元,估值从200亿美元下跌至不到160亿美元。
25.美股芯片股集体重挫高通、博通跌近6%
美股芯片股集体重挫,高通、博通跌近6%,费城半导体指数、美光科技、台积电跌近4%,英伟达跌超3%,AMD、凌云半导体跌近3%。(财联社)
26.东芝拟回购苹果等公司持存储部门股票,此前分拆仅1年
5月21日消息,去年6月,东芝将其芯片部门出售给苹果参与的一个财团。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东芝现在又希望从该财团手中回购股票。按照前后差价计算,由苹果、戴尔、金士顿和希捷组成的这个财团可以从该交易中赚取不菲的利润。东芝芯片部门之所以会在刚刚分拆并出售一年后回购股票,原因在于,最初的交易是为了避免被西部数据收购,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降低。
今日思想
做企业,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是最重要的,最可怕的是死在你身体最好的时候,过去的成功把你的鼻子嘴巴闷住了,你越强大就越脆弱。
吴晓波丨著名财经作家
* 本文i黑马原创,整编静静,争取做创投圈好看又营养的早报,欢迎关注i黑马。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无法联系到版权持有者。如有侵权,请与后台联系,做删除处理。
i黑马,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贾跃亭和雷军谁更有钱
雷军
小米市值多少?
小米市值最新为2363亿港元。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以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笔记本等丰富的产品与服务。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电子产品研发、智能手机、智能电动汽车 、互联网电视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的全球化移动互联网企业、创新型科技企业。
小米股票上市涨了多少
一破手机上什么市呀。上炕都难。。。。。。。公司成立还没有一年呢、、、、
百度有好大!
在2007年11月份时,百度(NASDAQ:BIDU)在纳斯达克市场的股价再创纪录,收盘价升至409美元,总市值首度超过1000亿人民币也就是说百度公司目前拥有近1000亿人民币的市值。(相当于资产)
小米百分之一的股份市值多少?
小米集团股本有两部分组成: 港股 和 CDR(原计划内地同步上市,现已搁置),总股本是223.76亿。 如果要占整个小米集团的百分之一就得买2.2376亿股,按现在小米的股价(18.7)得用41.84312亿港元。约合35.2482亿人民币。
小米港股本是156.81亿,如果要占小米集团***的百分之一就得买1.5681亿股。按现在小米的股价(18.7)得用29.32347亿港元。约合24.7059亿人民币。
如何评价小米IPO估值不断攀升,2000亿美元靠谱吗?
按照其1,000亿至2,000亿美元的市传估值计算,小米今年的市盈率或将高达50至100倍,高于苹果公司、阿里及腾讯等新经济同业。
有投行股本融资部董事称,小米若以50倍市盈率水平上市,对内地及本地投资资来说,其估值不算过于昂贵。至于国际投资者或习惯于苹果公司只有约15倍的市盈率,可能觉得小米的估值过高。
2000到底靠不靠谱,金融方面我是不太懂,不过可以拿苹果参考下。
苹果2017财年全年总营收为2292.34亿美元,净利润为483.51亿美元,市值在9000亿美元左右。
小米的营收为1000亿元人民币,约155亿美元,净利润约10亿美元,市值2000亿。
好了,现在是简单的数学题时间,小米的营收为苹果1/16,净利润为1/48,市值约为苹果的1/4,合理吗?
我个人觉得不太合理,相对于苹果,小米真的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用户数量不少,但忠诚度一般,近几年小米业绩的起伏也能说明问题。当然这也不是小米一家厂商的问题,国内手机厂商通病,找其他品牌的替代品非常容易。
看似强大的国内手机厂商,其实远没有苹果或三星的抗击打能力,苹果的N次门事件或三星电池事件,发生在任何一家国内厂商身上,都足以让其从头再来,归根结底就是核心竞争力不足。
苹果不谈A11,仅ios系统,别说超越了,一段时间内都不可能复制。安卓系统需要多大的优势,才可能吸引付费果粉转投安卓阵营?尤其很多人的花费早已超越了手机本身的价格。
三星在闪存内存方面有垄断优势,不过对国产手机厂商影响不大。主要影响是屏幕,尤其是曲面屏,以小米note2为例,LG提供的曲面屏,与三星有差距,但是屏幕售后价格1300元。三星S8 2k屏,售后换屏价格为1400。
进步的前提是看到差距,国产手机,或者说手机的国产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时再提2000亿也不迟。
小米在***上市股价多少
小米上市的当天股市大盘下跌跟小米上市没有直接关系;小米上市的当天小米的股价没有下跌、股价也不会下跌,你不要编故事、讲故事、危言耸听!有扰乱股市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