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美联储7月28号加息又会带来什么?)

admin 2024-03-06 14:38:50 608

摘要:美联储7月28号加息又会带来什么? 美要命的高通胀太消耗居民购买力了,高通胀不解决,美国经济就很容易陷入衰退。 新冠疫情之后,因为美国**拼命给居民发钱,所以居民储蓄一度创

美联储7月28号加息又会带来什么?

美要命的高通胀太消耗居民购买力了,高通胀不解决,***经济就很容易陷入衰退。

新冠疫情之后,因为*****拼命给居民发钱,所以居民储蓄一度创出新高,疫情之后,居民储蓄转化为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强劲增长。但是2021年之后,通胀却迅速将***居民的储蓄消耗干净。

今年1、2季度,***经济都是负增长,6月通胀指数达到9.1%,创出40年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居民储蓄已经快要见底。

什么意思?***经济还没有复苏的迹象,通胀还在节节攀升,而老百姓口袋已经见底了。

怎么办?

必须迅速解决高通胀的问题。

导致***高通胀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冠疫情的冲击引起的供应链出了问题,一个是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

对于供应链问题,***是无力解决。拜登亲自出访**产油国,就是希望让**产油国增产,打压大宗产品价格,但是根本没有效果。

所以美联储不得不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来抑制通胀——美联储加息,这意味着美元汇率走强,也就意味着***进口商品变得更便宜,这就是美联储加息抑制通胀的逻辑,但是撇开剂量谈效果都是耍流氓!先看两组数据

去年美联储加息1.5%,美元指数从90左右上升到107,差不多升值20%,但是通胀指数还是上升到6月的9.1%。

上个世纪美联储有一个猛人叫做保罗·沃尔克 ,为了控制当时高达十几个百分点的通胀,这个猛人曾经一口气将利率提高到20%!

现在***通胀指数已经***近10%,如果仅靠美联储加息来控制,其利率至少也要加到10%以上!

在***经济目前已经连续2个月负增长的前提下,联邦利率加到10%,***经济估计将直接崩掉。所以,如果仅靠美联储加息来控制通胀是肯定不行的。

拜登**之行也没有实质性的成果,俄乌战争又没有结束,拜登当*要控制通胀难度不是一般般大。

美联储加息落地,***债务规模超过30万亿美元,会带来哪些影响?

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债务虽然超过30万亿美元,一年内不追加加息,影响不大。如果一年内再加息3次,达到100个基点以上,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但今天的***已不是昨天的***,美元正在动摇他自己的根基。

美联储选择加息的逻辑是,近2年加印了数万亿美元,通货膨胀率创40年新高达6.9%,被***加息,但又加息非常低,远低于市场预期,仅仅是表明了加息。***财政部和美联储的如意算盘是加息落地,美元回流,稳定***国内货币市场和股市,降低通胀率。选择合适的时机再降息,降低利息支出,从而继续维持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继续收缴99%的美元铸币税。***的如意算盘在以往的战绩中,都胜利了,享尽美元红利。这次要失算了,三大因素改变了美元剪世界羊毛的游戏规则。一是新冠肺炎了疫情,除***外,全球物质商品供应链严重受挫,***加印美元,给各级**和普通百姓送钱,印钱的加速度达到了300%以上,超出了全球美元消化承受能力,影响美元世界货币地位。二、***策划挑起乌俄战争,虽然达到了许多近期***目标,制裁了俄罗斯,打残了欧元,终止了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但是,杀敌一千,居然自***二千。大大***害了***长远利益,严重透支了***信用,美元世界货币地位受到重大挑战,让全世界更看清了***的本质,为了***利益,将牺牲世界,是一个非常可怕的***。

三、***因素。美联储加息剪世界羊毛,巨额美元债务,仅仅是欧洲体量不够了,需要一个更大的经济载体才能满足。***成为***的眼中钉,体量够大。***三大因素使***剪不动***。A:***GDP达到了***77%,太大了呑不下;B:***制造全球第一,且抗疫成功,完整的供应链,只有***求助***,***则奉行合则两利;C:这个世界已经到了解决世界级难题,缺了***不行。抗疫、世界经济复苏、乌俄战争走向和平,哪一样***都离不开***,人民币成为避险货币,直接废了美元剪羊毛武功。***三大因素使拜登与********视频会晤,请求***出手解决世界级难题。

美元加息、减息一个轮回,缓解美元危机,剪世界羊毛,这是昨天的故事。今天,加息25个基点,一年内影响不大,只不过惯性思维把我们带到了坑,而实际上***已不是昨天的***,从容应对美元加息,做好***自己的事,美元将变得不再那么強大!

美联储加息将会对股市,大宗商品,债市产生多大影响

理论上市利空,但理论跟现实不一样,首先就是假设当前走势已经反映出了加息的预期,那公布加息可能就是利空出尽是利好,再者就是投资者的理解不一样,可能觉得美联储加息说明***经济越来越好,加上外围经济体的不理想,更多资金去追逐美元资产

美联储加息对纯债券利空吗

你说呢...

美联储加息是什么意思?

美联储之于***,就相当于我国的***人民银行,都是银行的银行。对于***的加息,借用凤凰财经的一个图来简单了解一下:

至于美联储加息对***的影响,21世纪降级报道的总结也很理论化:

美联储加息对债券价格的影响机制?

美联储加仔正晌息可能会对债券价格产生影响,其主要机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释:增加短期利率:当美联储加息时,短期利率和市场利率都将增加。如果一个已经发行的债券(尤其是短期债券)的利率较低,那么它的价格将会下降领先该加息举动。抑制通货膨胀:为了遏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可能会提高利率,以减少主要市场中的资金供应。这将增加长期债券的现值(也就是考虑通胀后下一次支付的净现值),因此其价格可能会上涨。加大流动增量当前价格跑输预期:如果市场参与者认为美联储需要更快地加息以遏制通货膨胀,那么念锋他们可能会卖出已发行的债券,从而推高了债券的收益率并降低其价格。外汇市场波动:美联储加息也可能引起外汇市场波动。例如,在***加息时,外国投资者可能会更愿意购买美元资产,拖累其他币种的汇率。如果这种变化导致美元上涨,那么外国投资者也可能会退出***债券市场,因为此时债券价格下跌甚至可能高于自加息所带来的。综上,由于清或利率和通货膨胀等方面的变化,在美联储加息当天或之前,债券价格可能会发生较大波动。但这种波动影响的程度是复杂而多样的,并可能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为什么美联储加息会影响债券价格?

在上篇推文《让***人头疼的事--硅谷银行倒闭》的最后,我记录了两个知识点,其中有一个「美联储加息,为什么债券资产价格会下跌?」,这个问题有些朋友看到仍然不懂里面的逻辑。今天我们就重点再说一下这里面的逻辑关系。

美联储加息影响的是什么利率?

美联储加息主要影响的是短期利率,特别是联邦基金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是指***银行之间短期借贷资金的利率,也是美联储控制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

当美联储加息时,它会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这会使其他短期利率,如银行间拆借利率、商业银行对客户贷款利率等也会相应上升。

短期利率升高,进而会影响什么?

加息提高了短期利率,这会使得债券市场上的现有债券的收益率相对变低,因为新发行的债券利率更高。

这种情况下,现有债券的收益率不足以吸引投资者,导致它们的价格下跌,从而使得债券市场上的债券价格降低。

更具体地说,当美联储加息时,短期债券的利率将提高,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买入这些债券,因此它们的价格将上涨。

然而,长期债券的利率并没有上涨,因为它们的收益率受到市场预期通胀率和未来经济增长率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当短期债券利率上升时,长期债券的收益率相对下降,因此它们的价格下跌。

加息为什么会使短期利率升高?

银行是最主要的借贷市场参与者,它们借贷资金的成本通常是以短期利率(如联邦基金利率)为基础的。

当短期利率上升时,银行的借贷成本就会上升,为了维持盈利水平,银行会将这些成本转嫁给借款人,包括购买短期债券的投资者,从而推高短期债券的利率。

其次,加息政策通常表明央行对通胀率的担忧,以及对经济过热的担忧。

这些因素会让债券投资者更加谨慎,更加倾向于购买具有更高利率的短期债券,因此短期债券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也会推高短期债券的利率。

用具体数据来说明这个逻辑

假设*****在2019年3月发行了一笔2年期、面值为1,000美元的国债,票面利率为2%,到期后可以获得1,040美元的本金和利息。这笔国债的到期时间是2021年3月。

假设在2019年3月,***联邦基金利率为2.5%,那么这笔国债的实际收益率为2%,与票面利率相等。

假设在2020年9月,由于经济复苏和通胀压力,美联储决定加息0.25个百分点,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2.75%。这时候,同样的国债实际收益率将低于2%。

此时,假设有一位投资者持有这笔国债并希望出售它,但他无法卖出票面价值为1,000美元的国债,因为它的实际收益率已经低于市场利率(即2.75%)。如果他要将这笔国债卖给其他投资者,就必须以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进行折扣。这样,这笔国债的价格就会下降,而它的收益率将上升,从而使得它更有吸引力。

为什么一般来说加息会导致国债收益率上升,为什么国债下跌国债收益率又会上涨?谢谢啦?

说明了美元加息起到了效果,通常,加息会使已发行的国债的价格下跌,美联储的加息是为了避免经济过热,但不是让***经济进入衰退,到期收益率同样会上升,价格下降,而如果投资者是持有债券,此时的投资收益率自然就下降了。

加息为什么对债券市场造成不利影响呢

价格跟价值分来谈。简单地说,随着加息,国债利率也会上浮。利率上浮了会导致债券本身的价格下跌,所以是利空1.债券再可靠,也没有银行存款可靠。2.因为银行利率太低,有人才买债券的。3.如果银行利率很高,谁会去买债券?

美联储紧缩货币对我国境内债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摘  要

近期***通胀率居高不下,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全球流动性普遍紧张,债券市场承压。美联储紧缩政策对我国境内债券市场的外溢效应不容忽视。本文在介绍相关背景情况后,着重分析美联储紧缩货币对我国境内债券市场的传导渠道,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债券市场 货币政策 美联储 中资海外债

当前,全球通货膨胀形势严峻,2022年9月***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创下近40年新高,通胀高企迫使美联储加快货币紧缩步伐,持续多年的廉价资金消失,债券市场承压。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全球市场之间也具有很强的联动性。本文拟探讨美联储紧缩货币对我国境内债券市场的影响。

背景介绍

(一)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情况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美联储实施了“不设额度上限”的量化宽松政策。根据美联储数据,其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由2020年2月末的4.16万亿美元膨胀至2022年4月末的8.94万亿美元,增长了约1.15倍。

前期流动性的过度投放,推高了全球资产价格和通胀水平,迫使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2021年11月,美联储开始逐步削减资产购买规模,2022年3月至11月初,伴随着通胀率居高不下,美联储已经连续6次加息,最近4次均为加息75个基点。无论是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调整,还是从加息来看,其力度均大于近40年来的历次紧缩,可比肩20世纪80年代石油危机后美联储的紧缩政策。美联储本轮紧缩货币显著收紧了全球美元流动性,推高了美元指数,提升了利率中枢,对全球债券市场的外溢效应明显。

当前***通胀形势依然严峻,未来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很可能还将持续。全球流动性紧张和强势美元状况短期内很难改变,其影响不容忽视。

(二)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情况

近年来我国境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快速提升,在岸市场有全球通和***债券通两种渠道,离岸市场有***MOX模式和自贸区模式,对境外投资者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便利性持续提升。我国境内债券市场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加强,对外部冲击的敏感度也将增强。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外资在我国债券市场中已经初具规模,成为我国债券市场资金重要来源。根据***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数据,截至2022年9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40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7%。

美联储紧缩货币对我国境内债券市场的传导渠道

许多学者认为我国境内债券市场主要受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胀水平等国内因素影响较大,外部冲击对境内债券市场影响较小。但是,笔者认为本轮美联储紧缩货币对我国境内债券市场的影响不可小视。

当前,美联储紧缩货币对我国境内债券市场的影响存在跨境资金流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联动、境内市场与海外债市场相互影响三个重要传导渠道。

(一)跨境资金流动

跨境资金流动的传导渠道较为显而易见。2022年以来,美联储加息预期逐渐增强,***利率水平上行速度开始加快,而我国利率水平相对平稳。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从2022年初的1.1个百分点逐步收窄,4月11日出现近12年来的首次倒挂,6月中旬倒挂幅度扩大至0.7个百分点,随后逐步收窄。中美利差倒挂直接影响了跨境资金流动,主要受此影响,2022年2—8月我国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持有量共减少5941亿元。

(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联动

从全球范围来看,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存在明显联动效应,从深层次上对我国境内债券市场产生影响。

***拥有规模大、影响力强的机构投资者,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深远。在这种全球金融市场格*中,其他***特别是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主要经济体,其货币政策***性会受到一定限制。图1展示了中美欧三个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变动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货币政策方向通常先于我国和欧元区几个月。

此前当美联储处于货币宽松周期时,众多经济体随之采取宽松政策,而我国货币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保留了一定政策空间,能尽量抵消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目前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人民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11.25%和8.25%,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为2.75%,都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受持续反复的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影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引导利率进一步下行。

2022年4月25日我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5月20日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由4.6%下行至4.45%。8月15日中期借贷便利和7天逆回购利率调降10个基点。8月22日LPR下行15个基点,短期带动10年期国债利率由2.73%下探了15个基点,但9月下旬以来又回升至2.7%左右。

(三)境内市场与海外债市场相互影响

目前中资企业海外发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其与境内债券市场的相互影响可能逐步扩大。

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和企业国际化程度逐步加深,境内企业赴境外发债的规模不断扩大。据万得(Wind)数据,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中资海外债存量总额折合8.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开上市7万亿元人民币,主要集中在******和新加坡两地市场,占比分别为61%和22%。从发行币种看,以美元债为主,占比90%,港元债、人民币债、欧元债占比分别为3%、3%、2%。

中资海外债受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影响较为直接。******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新加坡实行类爬行(crawl-like)汇率安排。两者均维持本币对美元相对稳定,为此不得不***失货币政策的***性,利率水平跟随***起伏,波动同步性非常强。根据******金融管理*和新加坡金融管理*的数据,2022年3月以来,******和新加坡利率水平均出现明显上升,10年期**债券收益率分别从3月上旬的1.6%和1.8%左右上升至9月末的3.6%和3.5%左右。受其影响,******和新加坡市场的中资海外债收益率也出现上行,iBoxx亚洲中资美元债券指数由2022年3月初的225.1下降至9月末的205.2,降幅达8.8%(见图2)。

中资海外债虽然不属于我国境内债券市场,但与境内企业关系密切。目前,中资海外债除受美联储紧缩货币冲击外,还面临信用风险抬升压力。中资房地产企业债券是中资海外债主力之一。2021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上升,在境内债券市场和海外债市场均发生违约事件,其中不乏一些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影响中资海外债市场和境内债券市场的重要不确定因素。从海外债市场来看,如图2所示,中资美元房地产债券指数由2022年3月初的215.4下降至9月末的156.3,跌幅达27.4%,大于中资美元债券指数跌幅。从境内市场来看,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政策支持下,地产债价格整体保持平稳,但地产债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境内地产债和中资海外债的发行主体存在较大重叠,海外债市场价格波动和发行条件变化会通过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表向境内地产债传导,相互影响。

政策建议

(一)积极应对美联储政策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影响

美联储货币政策深刻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对此我国应积极应对,关注美联储政策调整,保持定力,处理好内外平衡。具体来看,建议把握好货币政策操作节奏,研判并充分考虑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敏感时点,继续保持债券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利率债收益率总体平稳。

(二)防范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的联动

建议关注美联储紧缩货币对中资海外债的影响,防范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的联动。特别是中资地产海外债受美联储紧缩货币和信用风险双重影响压力较大,可能会带动境内房地产债券价格波动。在当前形势下,要防范和化解房地产等行业风险,合理把握金融政策支持力度,适度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保持房地产等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三)加强对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的支持和塑造

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双循环战略的重要推动力。加强对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的支持和塑造,促进***债券市场及自贸区离岸债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将有助于境内债券市场应对外部冲击。要进一步丰富人民币离岸债券品种,探索债券衍生品市场,吸引中长期稳定资金流入,提升市场流动性水平,提高人民币债券的国际认可度。支持上海自贸区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发展,进一步提升市场开放度和便利度,探索资本账户开放新模式,扩大发行人所筹资金使用范围。统筹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协调发展,推动基础设施、规则制度、监管标准等方面逐步统一,促进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互联互通。

参考文献

[1]李波.以主渠道活力推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J].债券,2022(8):72-78.

[2]孙榕.美联储距结束抗通胀还有多远?[J].***金融家,2022(08):89-90.

[3]吕昊旻.美联储缩表的影响与应对[J].***金融,2022(8)60-62.

[4]汪导国,杨美萍,孙超.***本轮量化宽松退出分析及对***债市的影响[J].债券,2022(8):93-96.

[5]王倩.美联储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对我国债市的影响[J].清华金融评论,2022(7):104-106.

[6]徐阳.三重压力下中资美元债市场变化及措施建议[J].***货币市场,2022(5):40-44.

[7]郑丽雅,易宪容.美联储货币政策重大转向及对金融市场的巨大影响[J].学术界,2022(6):113-128.

[8]钟红,邓晴元.在双循环新格*中推进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J].债券,2022(5):12-17.

 ◇ 本文原载《债券》2022年11月刊

 ◇ 作者:***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 孙晓涛

 ◇编辑:张欣 廖雯雯

推荐阅读

中债研报

▷债市基础设施建设

▷ 绿色金融标准

▷ 债市概览

▷ 宏观经济展望

权威报告

▷ 地方**债券市场报告

▷ 债券市场分析报告

▷ 资产证券化报告

▷ 理财报告

特别策划

▷ 中债评论

▷中债历史

▷ 特稿

▷ 国债

▷ 理财

▷ 信用债投资

▷ 债市ESG投资

▷ 城投债专辑

▷ 债市法治建设

中债品牌活动

▷ 债市发展论坛

▷中债担保品国际论坛

▷债市研判六人谈

▷“十佳文章”评选

联系我们

▷ 《债券》征稿启事

▷ 《债券》征订启事

文章推荐:

美联储加息对债券市场的影响(美联储7月28号加息

藏格控股股票最新走势(青藏高原光伏发电抽水蓄

永清环保好进去吗(“开学第一课”走进永清环保

基金申购手续费多少钱(投资者购买基金需要涉及

怎样查012412基金持仓(查询基金持股情况要怎么查

不锈钢板304价格多少钱一吨(304不锈钢价格继续稳

泰通电缆质量怎么样(谁能告诉我当前湖南省所有

基金科讯500029怎么交易(封闭式基金的持有人不得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