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獐子岛“渔业茅台”上市真相 界面新闻是中国具有影响力的原创财经新媒体,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随着獐子岛(002069.SZ)决定2020年起放弃扇贝底播增殖业务,
獐子岛“渔业茅台”上市真相
界面新闻是中国具有影响力的原创财经新媒体,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随着獐子岛(002069.SZ)决定2020年起放弃扇贝底播增殖业务,曾经在A股市场引起数次舆论漩涡的“扇贝去哪儿了”话题终将归于沉寂。
没有多少人再去关注獐子岛海域有着37年历史的扇贝底播增殖,更没有人再去关心2006年依靠这个稀缺产品登陆资本市场、曾被誉为“渔业茅台”的獐子岛往事。
公开信息显示,獐子岛上市前的2003年虾夷扇贝底播收获面积只有9.5万亩、扇贝产品销售收入仅为20298.6万元。而在2006年上市持续急剧扩张以后,2010年底播投苗面积达到峰值129.28万亩,2011年至2013年期间在养面积均维持在320万亩-330万亩的水平,2011年巅峰时期扇贝销售收入为118231.0万元。尽管扇贝底播增殖面积峰值较之于2003年增长超过30倍,但同期扇贝产品销售收入则仅仅是2003年的5.8倍。
图片来源:ICphoto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前1998年至2003年期间,獐子岛的扇贝底播增殖平均亩产长期维持在80多公斤/亩。在长海县境内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出现扇贝死亡率60%-90%的背景下,獐子岛扇贝平均亩产这一关键数据从2007年开始快速飙升,至2009年144公斤/亩、2010年177公斤/亩的峰值水平以后,獐子岛披露其扇贝平均亩产量出现断崖式跳水,2013年以来的底播扇贝平均亩产基本只有20多公斤/亩。
与此同时,在獐子岛扇贝亩产量断崖式下跌之后,还出现了2014年“冷水团”100多万亩海域底播扇贝绝收事件、2017年黄海高温导致100多万亩海域底播扇贝存货全部核销和2019年再次对近60万亩海域底播扇贝存货全部核销。
界面新闻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早在IPO报告期内獐子岛就出现了种种异常迹象,大量核心客户与供应商刚刚注册就迅速与公司产生巨额交易,并在上市后陆续注销或被吊销,也有部分核心供应商负责人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反映招股书披露的数据不符合实际情况。
大量核心客户疑点重重
在招股说明书中,獐子岛披露其主要经销商的基本情况时称,“发行人鲜活品一级经销商由2004年的4个发展到2005年的7个,目前已经增加到18个。”而根据其披露的前十名(主要)一级经销商的基本情况,除了普兰店奖励海产品经销处和上海市普陀区三联海味干货行等2家个体工商户外,其他8家个体工商户均只披露自然人姓名,没有披露工商登记的具体名称。
界面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普兰店奖励海产品经销处工商登记的成立日期为2006年3月9日,在成立仅仅3个多月时间内就与獐子岛发生了1693.24万元的销售而成为该公司2006年1-6月第四大客户,占比高达6.05%。
天眼查显示,该个体户自成立以来登记地址均为“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二酒厂综合楼24号车库”,经营范围为“水产品零售”,经营者为“蒋丽丽”。
根据百度地图等网络工具搜索结果,上述个体户所在地“普兰店市第二酒厂综合楼”的准确地址应该是“普兰店市体育路47号”,但未检索出该店铺的地址信息,也没有发现任何海鲜市场。
界面新闻记者调查还发现,另一家个体工商户上海市普陀区三联海味干货行成立于2003年3月17日,2006年1-6月也与獐子岛发生了1380.07万元的销售而成为该公司2006年1-6月第五大客户,占比4.93%;2005年该个体户贡献给獐子岛的销售额为2915.92万元,位居第五大客户,占比5.63%。
天眼查显示,该个体户注册资本仅为0.2万元,经营者为郑雄彪,已经于2017年06月07日已经完成注销程序,注销前登记地址为上海市普陀区铜川路871号H46、48号房,百度地图显示该地址为上海百川水产市场;2012年1月16日变更前地址为上海市普陀区铜川路990弄53号干货四区28号,百度地图显示该地址为上海百川综合市场干货区。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招股书披露其前十名一级经销商客户均为个体工商户,界面新闻记者通过工商登记系统追查剩余8位自然人的个体工商户登记记录时发现,大量交易涉嫌造假,与该等自然人实际经营情况不符。
招股书披露,近三年公司对王杰、王军、毕加敏(招股书也有披露为“毕家敏”)三个鲜活品销售大客户的合计销售额达到13524万元、13517万元、12879万元,分别占各年鲜活品全部销售额的66%、57%、43%。
天眼查显示,“毕加敏”的工商登记记录有且仅有一条,参股“西安铂润新材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与獐子岛的水产销售业务不符;“毕家敏”有两条,分别为来自贵州的“六枝特区航鑫玩具店”和来自獐子岛当地的“长海县大长山岛镇毕家敏捕捞户”。
毕家敏100%持有的长海县大长山岛镇毕家敏捕捞户成立于2008年2月14日,注册资本0.005万元,注册地址为长海县大长山岛镇四块石D园26号(辽长渔35023、35025),经营范围为海洋捕捞,但该个体户2018年2月完成了注销登记。
招股书则显示,“毕加敏”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1-6月贡献的销售额分别高达4245.02万元、4060.99万元、4834.09万元和3932.02万元,累计金额高达17072.12万元,同期销售金额占比分别高达14.44%、11.09%、9.33%和14.04%。
在前十大一级经销商名单中,仅次于毕加敏的第二、三、四名分别为自然人王军、王刚和王杰。而界面新闻记者在海量的工商登记记录中筛查符合水产销售领域的情况发现,这三位自然人最大的可能同样是来自于獐子岛当地。
在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的文字介绍中披露,“王军从15年前的48万元,400台筏起家,到2001年组建了大连长海丰益水产有限公司,至今已注册为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篇公开报道也显示,大连海洋岛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为王军,销售总监为王刚。
另据中国证券报调查獐子岛冷水团事件时的报道,当年獐子岛为获取海洋岛20万亩海域使用权,还答应把养苗技术传授给海洋岛,拉动当地的扇贝苗养殖。
招股书则披露上述三位王姓自然人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1-6月分别贡献了9592.86万元、9456.25万元、5212.83万元和2587.23万元,销售金额占比最高时高达31.57%。
除此之外,在报告期内还有一家核心客户“澳大利亚水星海产有限公司”也引起了界面新闻记者的注意。
招股书显示,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1-6月分别贡献了1512.00万元、1736.43万元、3691.87万元和2339.15万元,累计销售9279.45万元。
界面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没有符合条件的澳大利亚水星海产有限公司,但却意外发现了獐子岛当地有一家“大连水星海产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大连水星海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6日,注册资本696万元,注册地址为长海县小长山乡英杰村,成立时登记的经营范围为“水产品加工、销售,海水贝类养殖,货物进出口”,当初为王锡江、大连益达水产有限公司分别认缴出资216万元和480万元,直至2014年10月15日该公司进行工商变更登记,王晓明接替王锡江担任法人代表兼执行董事、李英琴接替张福常担任监事,王晓东接盘而实现原来全体股东的悉数退出。
天眼查还显示,王锡江2007年5月17日还在上海以1万元注册资本登记了一家同样取名为“水星海产”商号的个体户——上海市杨浦区水星海产品销售部,但2011年2月22日被吊销。
实际上,在前十名一级经销商名单中,除了上述4位自然人和2家个体户外,还有欧伟荣、李红颖、高国辉和孙吉家等4位自然人也存在重重疑点。
招股书披露,这4人同样均为个体工商户,分别销往广州、沈阳、哈尔滨、大连和广州及周边市场。
界面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在广州地区从事海鲜、水产等销售业务的企业中,“欧伟荣”名下只有广州市达三江水产有限公司和广州市荔湾区荣恒水产品经营部等2家基本吻合,且均为登记在广州市荔湾区丛桂路21号的黄沙水产交易市场。但2000年4月28日注册成立的广州市达三江水产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为60万元,并且2007年7月10日被吊销;广州市荔湾区荣恒水产品经营部则是在2011年05月04日才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仅为1万元。
在沈阳地区“李红颖”名下登记的企业中,仅有沈阳市皇姑区好大雪海鲜行是从事海鲜水产品销售业务,注册地址为沈阳市皇姑区北行农贸市场壹层鲜活交易区,但该公司2013年6月5日才注册成立。
在哈尔滨地区“高国辉”名下登记的工商记录显示,哈尔滨市北海冷冻食品经销部、哈尔滨市道里区金贝海鲜王酒店和哈尔滨哈达果品批发市场海鲜市场国辉水产行等三家企业从事海鲜、水产等销售业务,成立日期分别为2004年12月27日、2009年03月06日和2010年10月15日。
其中,哈尔滨市北海冷冻食品经销部状态为2017年5月吊销、未注销,经营范围:冷冻食品、海产品经销及储存,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民桥街27号(该地址为1962年创立的哈尔滨粘胶剂厂,2012年吊销);
金贝海鲜王酒店是一家个体工商户,主要经营海鲜餐厅,大众点评显示其人均消费81元,一楼大厅二楼包房,整体规模不大;
哈达果品批发市场海鲜市场国辉水产行地址为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77号海鲜交易厅内一层2号,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三年经营异常。
最后一位自然人,孙吉家的情况也是频繁注册、经营异常并被吊销。在大连地区工商登记记录中,“孙吉家”名下有“大连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吉顺水产批发部”和“大连市水产品批发市场老四活鲜房”等个体户基本符合条件,它们的成立时间分别为2000年04月28日和2003年3月31日,注册资本均为5万元,地址均为大连市西岗区水产品批发市场。其中前者2005年4月21日进行过名称变更,但2015年、2016年经营异常后,2017年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者因未年检而在2012年05月24日被吊销;
此外,孙吉家2011年11月18日还注册登记了大连市水产品批发市场老四活鲜批发行,地址也是大连市西岗区水产品批发市场,但同样在2015年、2016年连续经营异常以后,2017年被吊销营业执照;
而在2015年05月29日注册登记的大连盛兴水产品交易市场老四活鲜批发行经营者也是孙吉家,注册地址为大连盛兴水产品交易市场;孙吉家名下还有一家100%持股的大连吉家隆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13日,经营范围为鲜活海产品销售,货物、技术进出口;国内一般贸易。
值得注意的是,孙吉家关联的企业还包括大连市沙河口区孙吉家汽车货运(吊销未注销)和西岗区孙吉家汽车货运部,载明经营范围为道路货运(江铃-0.14T),并不只是在各大水产市场频繁设立水产品销售个体户。
核心供应商称与事实不符
上文提及的大连益达水产有限公司,另一个重要身份是獐子岛招股书所披露的虾夷扇贝养殖业务第一大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公司报告期内核心供应商之一。獐子岛2003年、2004年、2005年向其采购虾夷扇贝原料金额分别为641.32万元、888.31万元和2039.99万元。
让人费解的是,成立于1998年10月12日的大连益达水产有限公司,在獐子岛IPO前夕短期内大幅增加注册资本的同时还频繁变更企业名称。
2006年1月12日,注册资本由82.50万元增资至562.50万元,在獐子岛2006年9月IPO挂牌上市前夕的2006年8月11日,注册资本又进一步增资至2312.50万元;
2003年3月31日由“长海福常水产有限公司”变更而来的“大连益达水产有限公司”,在2006年8月11日、2006年8月31日、2006年9月6日这短短20多天内进行了三次企业名称变更,先后变更为大连福益达水产有限公司、大连益达水产有限公司、大连益达水产集团有限公司,直到2012年11月20日才重新将企业名称变更为大连益达水产有限公司。
其中一个细节是,大连益达水产有限公司旗下的水产品加工厂2009年因未年检而被吊销,苦心经营15年多的该公司法人代表兼董事长张福常2014年2月21日突然全身而退,傅吉新和徐立娜接盘全部股权并完**事交接。
早前的公开报道显示,在大连益达水产有限公司背后,曾长期担任监事的张福常是长海县当地著名的养殖户。在2004年獐子岛“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中,农行大连分行为养殖户和企业提供更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当场拿到最多资金的养殖户张福常拿到100万元”。
界面新闻查询发现,张福常名下公司几乎全部处于注销或被吊销未注销状态,仅仅上述曾经担任监事的大连水星海产有限公司发生股权转让和人事变动后依然存续。
其中,张福常担任法人代表的长海金孟水产有限公司、长海宏发底播有限公司、大连金海实业有限公司和大连金海水产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全部处于吊销未注销状态;
同时,张福常投资比例为37.65%、与海洋岛水产集团董事长王军等人共同出资组建的大连长海海角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也被吊销而未注销,而该公司对外投资设立的大连西益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也同样被吊销而未注销;
此外,张福常担任高管的8家公司仅仅大连水星海产有限公司1家处于存续状态,其他7家均处于注销或吊销未注销状态。
类似的情况还有招股书所披露的报告期内长期提供养殖物资的核心供应商普兰店丰荣腾达网布厂和普兰店腾达塑料加工厂。
招股书显示,普兰店丰荣腾达网布厂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分别提供养殖物资323.97万元、908.12万元和1034.95万元;普兰店腾达塑料加工厂2006年1-6月提供养殖物资1177.55万元,累计金额3444.59万元。
天眼查显示,普兰店市腾达网布厂成立于1996年10月14日,注册资本3万元,经营范围为织网布、织绳、塑料加工,注册地址为普兰店市南山办事处南荒村东荒屯,经营者为李连吉。但2003年7月22日就已经被吊销、未注销。
同时,还有一家“普兰店区腾达塑料加工厂”,成立于2005年3月3日,经营范围为织网布、织绳、塑料制品加工零售,注册地址依然是普兰店区太平街道南荒村东荒屯,经营者也还是李连吉,目前处于正常状态。
他还进一步指出,獐子岛的采购是通过两位渔民进行的,他们所提供的渔网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渔民还需要采购其他配套产品制作成网箱再卖给獐子岛,并不是獐子岛直接采购的。
招股书还披露,2004年11月獐子岛与大连长海金鼎海产有限公司签订了资产转让协议书,购买其土地、房屋、海域、船舶、车辆等资产价值636万元,同时购买其海参苗种价值564万元。
在报告期内前五大供应商名单中,2004年、2005年大连长海金鼎海产有限公司分别提供苗种614.00万元、4240.00万元,分别位居当年第五大供应商和第一大供应商。
这家贡献了5000多万元采购额的核心供应商,其注册地址就是獐子岛紧邻的长海县大长山岛镇杨家村,也是在2004年发生交易前的2003年04月11日才成立,最初的注册资本高达1000万元,但2005年7月14日迅速减资至150万元,最终在2006年1月10日完成注销。
根据界面新闻记者调查,大连长海金鼎海产有限公司历史上的股东刘明江、刘明和、王斌的登记住所均为长海县大长山岛镇杨家村,其中刘明江是当地比较知名的养殖户,拥有杨家村一队250平米房产。
作为大连长海金鼎海产有限公司监事,王照勇还在大连广鹿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担任监事。该公司法人代表、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姜玉国的另一个身份是时任长海县广鹿乡乡长。该公司2008年11月24日注册成立以后,2009年与獐子岛签署海域资源整合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并于2015年9月16日决议解散而完成注销。
核心客户背后藏着谁?
巧合的是,除了核心客户上海市普陀区三联海味干货行外,成立于2004年12月的北京三联创业商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同样名为“郑雄彪”,且公司商号也出现了“三联”字样,但该公司2008年10月被吊销;这位郑雄彪于2007年4月还注册成立了北京鸿泰天成三联水产冻品商行并担任法人代表,同样出现了“三联”字样的商号,但该个体户在2016年9月也被吊销。
还有一个细节是,獐子岛招股书披露称,公司与1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其中赫然出现了“北京三联水产商行”。工商登记信息中,仅有注册登记于“北京鸿泰天成副食品市场”的上述“北京鸿泰天成三联水产冻品商行”基本吻合。
界面新闻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位郑雄彪的真实身份是投资人,他持有江山农商银行0.01%的股权,同时还认缴出资721万元参股私募股权基金——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云石创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最大出资人毛勇对深圳前海华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注销)、曲水华筹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均为90%,并担任曲水华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需要补充的是,曲水华筹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是由毛勇、陈华晨共同出资组建的,出资比例分别为90%和10%。作为该公司分支机构,曲水华筹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普通合伙人)与陈华晨共同出资设立了曲水华筹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而曲水华筹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执行事务合伙人的角色,联合于俊德等多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北京华筹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并参与长生生物借壳上市案,目前仍持有长生生物的比例为3.71%;联合陈华晨、刘力和毛勇等多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曲水华简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其中,陈华晨2003年至2007年曾在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工作五年,负责对A股IPO申请进行审核。獐子岛于2006年完成IPO。
天眼查显示,刘力曾担任深圳证券交易所财务部经理、中国证监会中小板审核员、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审核员等,负责审核过超过30家中小板IPO企业和超过50家创业板IPO企业。
除了核心客户背后浮现多位证监会履历成员,獐子岛IPO保荐团队薛荣年、曾年生等人还陆续运作并成功主导了好当家、壹桥苗业、国联水产等水产公司的IPO。
据平安证券高层人士此前向媒体介绍,平安证券的水产类上市公司大部分都由平安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总经理曾年生负责。2004年好当家IPO时曾年生为负责人,2006年獐子岛IPO时曾年生为保荐代表人,壹桥苗业IPO也是由曾年生负责。
公开信息显示,曾年生,曾担任平安证券投资银行事业部总经理,保荐代表人,中国注册会计师,律师。先后工作于中共合肥市委d校、安徽华安会计师事务所、安徽华安律师事务所。
但在万福生科造假案中,已经跳槽至华林证券担任总裁的曾年生,与时任华林证券董事长薛荣年同时被证监会撤销证券从业资格而作别市场。在万福生科案发之前,薛荣年时任平安证券总经理,曾年生时任平安证券总经理助理兼投行事业部总经理。
如果不是2012年万福生科案发,平安证券曾年生的水产股上市潮可能仍将再下一城。
随着獐子岛成功实现IPO并启动再融资计划的示范效应,獐子岛毗邻的海洋岛也刮起了上市旋风,2010年底就传出获得平安保险过亿资金的注资,并宣称三年内完成上市。
公开信息显示,2010年10月20日,海洋岛水产集团新增股东平安证券旗下直投子公司深圳市平安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认缴/实缴出资额544.96万元,在多轮新增股东增资以后目前其持股比例被稀释为12.23%;2011年10月17日,海洋岛水产集团改制为股份公司启动上市计划,但在万福生科案发、平安证券薛荣年团队集体出走、被撤销证券从业资格后至今没有下文。
不过,伴随着獐子岛、壹桥苗业的次第上市,部分核心管理人员也陆续出现清晰的跳槽路径,并在新的上市运作平台担任重要管理角色。
其中,獐子岛前任董秘迟飞跃,1991年至2000年于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任法官,2000年起长期担任獐子岛副总、董秘,但獐子岛2006年底完成IPO以后,2007年4月15日便宣布辞职;
随后,迟飞跃2007年12月跳槽至拟上市的壹桥苗业担任董事、总经理,彼时同样是该公司上市前的关键期,而在2010年7月完成IPO以后再次在2011年3月30日宣布辞职;
伴随着平安创新资本对海洋岛水产集体的入股,2011年7月迟飞跃入股海洋岛公司并担任副董事长,最终在2018年12月辞去职务。
类似的情形不只是迟飞跃,还有曾在獐子岛担任副总裁的王诗欢,2011年辞职以后也跳槽至壹桥苗业担任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等;
来自平安信托的王冬生也同步入股了海洋岛水产集团并担任董事、财务总监;
与迟飞跃同时从海洋岛水产集团辞职的苏青岗,2001年7月至2003年9月曾经任职于薛荣年时期的平安证券,2010年6月至今担任平安信托PE投资事业部执行总经理。
谁都不曾料想,辽宁省水产研究所(现为辽宁海洋科学研究院)1982年从日本北海道引进繁育、驯化并首先在獐子岛海域底播实验成功的20多只虾夷扇贝,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一度快速发展出历史最高230多亿市值、300多万亩海域底播增殖面积,仅仅獐子岛上市以来的10多年时间扇贝业务就贡献了60多亿元的收入。
现在,依靠这个稀缺产品登陆资本市场的獐子岛要改弦易辙了。但当年的上市真相早已潜入深海而无人知晓。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End
请问专家什么股票现在可以进
你好,我从事证券行业,欢迎扣扣和我交流,相信能够帮到你.
獐子岛一季度再度亏损,这家“扇贝跑了”的上市公司,为何频频亏损?
獐子岛是我较为关注的一家上市公司,多年前这个公司由于其扇贝事件而臭名远扬,2017年又因扇贝死亡事件而导致投资者对其再次失望。可以说这个上市公司在市场中已经颜面扫地了。
看公司的财务报表中的陈述,公司在经营上不可不谓努力。各方面开拓市场,加大生产和经营力度,可以说想尽了办法增加业绩。公司的经营海域又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是为什么会频频亏损呢?
根据我的观察,我得出的结论是”人“的问题。这家公司的很多战略计划看似很好,但是在用人上却很失败,使公司的战略计划无法真正的贯彻执行。公司中缺少真正的有才能的管理者,很多在领导岗位上的管理者能力平庸,无法有效规划和执行公司的战略规划。
这个占尽天时、地理的上市公司却严重受制于人和方面的困扰。
解决之道就是要从其董事长吴厚刚开始,简政放权,提拔任用能人,真正引用现代的管理制度,踏踏实实的做好主营业务。如果能做到上面这些,公司的业绩增长必将指日可待。
中国的海参品牌都有哪些实力比较强呢?
三山浦海参年销量6.8个亿!2008-2009市场占有排名第一名:大连三山浦海参第二名:大连晓芹海参第三名:棒棰岛海参第四名:獐子岛海参第五名:三山岛海参
吴厚刚的轶事典故
展开全部2011年6月17日,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分两笔减持了獐子岛1272万股,占总股份的1.79%,减持均价23.96元/股,按此价格计算,吴厚刚套现金额3.05亿元。獐子岛在公告中表示,董事长吴厚刚本次减持是为兑现《首期(2008-2010年)股东提供股票用于管理团队激励计划》中的有关承诺。吴厚刚本人则证实,接盘方是獐子岛大股东,接盘亦为股权激励做相应准备。而獐子岛23日发布的公告显示,獐子岛第一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此前刚刚以其持有的獐子岛流通股3000万股质押贷款3亿元,估计这笔贷款就是用于接盘吴厚刚减持的股份的。2006年度,獐子岛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发行价25元/股,当时吴厚刚持股848万股。吴厚刚2008年承诺将从个人持股中提供212万股通过有条件定向转让用于管理团队的股权激励。经过几年的送转,到2011年,吴厚刚持股总数变更为5088万股,提供股权激励的股份数量也从212万股相应增加到了1272万股。按照獐子岛2008年1月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应该在审议2010年年报之股东大会完毕之日至2011年12月31日受让股权,行权时股票受让价不低于46.54元(除权后仅为7.09元)。獐子岛2010年年报3月15日披露,当天獐子岛收于26.46元(除权后);4月7日召开股东大会前收于22.85元;股东大会之后,股价有所企稳,但吴厚刚减持后的首个交易日(6月20日),獐子岛股价破位下跌,跌幅达3.6%,收于23元;6月21日虽然该公司公告说明董事长减持是为了兑现股权激励承诺,但獐子岛股价仍逆市下跌0.70%,最低下探22.25元,重回4月上旬的低位
中国海参十大品牌有哪些?
中国海参十大品牌有
晓芹海参
棒棰岛海参
獐子岛海参
好当家海参
海晏堂海参
上品堂海参
同仁堂健康海参
东方海洋海参
晓琴水产海参
环岛海参
中国海参品牌有上100家,其中同仁堂、东方海洋、獐子岛、壹桥股份和好当家是上市公司,獐子岛、晓芹、海晏堂、参王朝、皇纯这十家在品质上属于上乘。有些品牌的特级海参品质远超于国际标准。能做特级海参的品牌说明对工艺、原材料要求高,可优先选择。
农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主要分传统农业、饲料企业、种子企业、养殖企业。传统农业主要有北大荒、新农开发、新赛股份、st香梨、st中农、亚盛集团;饲料企业主要有通威股份、大江股份、st康达尔、中牧股份、天康生物;种子企业主要有丰乐种业、隆平高科、登海种业、敦煌种业;养殖企业比较多新五丰、福成五丰、好当家、华英农业、圣农发展、民和股份、山下湖、东方海洋、獐子岛、中水渔业、罗牛山。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金贝广场怎么样?
简介: 2012年10月25日,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贝广场更名为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金贝广场。
法定代表人:滕守宁 成立时间:2005-05-26 工商注册号:210241000025139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街道银滩路120号獐子岛是冠军!“2019上市公司冬雷奖”获奖名单出炉
2019年,A股关键词——雷。
暂停上市、财务造假、业绩巨亏、死亡扇贝、破产传闻……还有锒铛入狱的董事长,频频违约的债券,都不失为A股一大奇观。
谁才是这些令投资者痛心扼腕的佼佼者?
价值投资新媒体财通社发起,联合深蓝财经、尺度APP、德林社、易简财经、财经无忌、财经头条APP、并购优塾、面包财经、金角财经、花朵财经、国际投行研究报告、星球商业评论、财经下午茶等组成新媒体机构评委会,共同评选“2019上市公司冬雷奖”。
从30家入围公司中,通过组织公众投票、评委会评审等方式,选出10家上市公司获得“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冬雷奖”。
“2019上市公司冬雷奖”获奖名单如下:
1、獐子岛
>>>上榜理由
獐子岛的扇贝又“死”了,2019年11月,獐子岛称,扇贝非正常死亡,部分海域的扇贝亩产过低,采捕变现价值不足以弥补采捕成本;今年前三季度,獐子岛净亏损3402.7万元,公司股价较年内最高点跌超52%。
2、ST康美
>>>上榜理由
4月30日,昔日大白马股ST康美突然曝出300亿元货币资金“不翼而飞”,引起市场哗然一片。这也是A股至今为止的最大现金造假案。最终证监会查明,康美*业涉嫌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91.28亿元,累计虚增货币资金886亿元。
3、*ST康得
>>>上榜理由
*ST康得四年虚增利润近120亿,成A股史上最大利润造假案。7月5日,*ST康得收到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股票自7月8日起停牌。
4、天神娱乐
>>>上榜理由
2018年业绩报告出来后,天神娱乐一度因巨亏71.5亿元被封“A股雷神”。到了2019年,情况在继续恶化。前三季净利下滑260%,且数十亿债务压身。股价较年内最高点跌超56%。
5、盛运环保
>>>上榜理由
盛运环保净资产为负;2018年度审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公司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导致存在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存在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导致暂停上市的风险。公司股价2019年内跌36%。
6、容百科技
>>>上榜理由
容百科技上市3个月破发,成科创板破发第三股,上市后容百科技业绩增速已明显放缓。今年前三季度,容百科技实现净利润1.59亿,同比增长2.58%;扣非后净利润1.45亿,同比减少0.02%。此外对比克电池逾期账款及已到期未兑付汇票逾2亿,存在全部计提风险的状况。2019年净利润大幅下滑甚至可能亏损。
7、暴风集团
>>>上榜理由
董事长冯鑫被批捕,高管全部离职,公司只剩10多人,官网及App“猝死”,办公地人去楼空。存在无法按时发布2019年报告、股票被暂停上市的风险。自冯鑫被批捕之后,暴风集团股价腰斩。
8、神雾环保
>>>上榜理由
前三季度净利亏损9.8亿,公司净资产存在为负的可能性,公司去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存在被暂停上市风险,股价较最高点跌超68%。
9、海正*业
>>>上榜理由
在2018年净利润亏损4.9亿元的压力下,12月10日晚,海正*业又公告因研发失败等而减值17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海正*业的归母净利润为12.55亿元,这笔巨额减值几乎透支了公司全年的净利润。目前,海正*业股价较高点跌30%。
10、派生科技
>>>上榜理由
派生科技实控人唐军因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2019年1-9月份,派生科技营收较上年同期下滑58.22%;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165.64%。截至三季度末,派生科技前八大股东持有股份都处于100%冻结状态。派生科技年内跌近8成。
我们希望借此评选警示上市公司在新的一年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切实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2019上市公司冬雷奖”联合评选媒体如下,欢迎关注:
•END•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上):獐子岛《扇贝出游第二季》开演!
獐子岛的扇贝又跑了!
这次还能回来吗?
昨天晚上,本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夜晚,但是在獐子岛这个地方却发生了令人摸不着后脑勺的事儿。
獐子岛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可能对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相关金额将全部计入2017年度损益,预计可能导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亏损。
翻译一下上面这句的意思就是:不好意思!好好的在海里养着的扇贝莫名其妙的少了很多,这可能会导致公司整个2017年都是亏损状态!但是,要知道獐子岛的半年报和三季度都是公告盈利的,年报一出来却显示公司将亏损5.3亿—7.2亿。
这件事情确实非常的意外,我代表我自己向獐子岛的持股人致以深深的同情。但是,这个剧情咋就这么熟悉呢?
剧情确实是熟悉的剧情啊!2014年10月的时候,“水产第一股”獐子岛如期发布了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原话是这么说的:公司称由于北黄海遭遇异常冷水团,几年前在海里播下的价值7亿元虾夷扇贝遭灭顶之灾,前三季业绩也因此变脸,由盈利转为巨亏8.12亿。
当时,市场上一下就炸锅了,面对这一群“生不见贝,死不见壳”的扇贝一点办法没有,獐子岛的股东们只能用“遭遇天灾人祸谁也没办法”来安慰自己。
但是,在扇贝“遭遇灭顶之灾”的第二年,也就是在2015年股市最牛的时候,獐子岛的公告又说:“公司底播虾夷扇贝生长正常,符合预期,尚不存在减值的风险。”
WTF?什么意思?2014年的扇贝回来了?原来它们不是遭遇了灭顶之灾,而是出去旅行了?并且顺利的长大成贝了?还真是任性的扇贝呢,动不动就要旅行,这让我不得不怀疑日本的《旅行青蛙》的创意是抄袭了獐子岛的扇贝!
由于上次扇贝“出走”,獐子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终于扭亏为盈,这次扇贝又跑路了,直接导致獐子岛上市12年没赚钱,还干赔了!真是“12年上市梦一场,一夜回到解放前”啊!
在感叹扇贝淘气的同时,我又注意到了一个问题。2016年獐子岛在年报里提到,獐子岛的养殖面积是231万亩,换算成平米有7.69亿平方米,可以说是相当的大了。
扇贝每次开合的移动距离是1—2米,2017年三季度财报公布的时候这些扇贝还在,怎么到了披露年报的时候就不在了呢?三个月的功夫就从7.69亿平米的海域中逃离了?这还真是一群努力的扇贝啊!
4.2万名持有獐子岛股票的股民在闻讯痛哭之时,其实也不必过于担心,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扇贝这种生物是很恋家的,说不定明年春天就回来了,搞不好还能带一批扇贝宝宝回来!如果回不来,也别太灰心,那只能说明这届扇贝不行!是獐子岛养过的最差的一届!
獐子岛的扇贝的确有点意思,不由的让我想起了一部名叫《狼来了》的经典文学作品,大家可以去品读一番。不说了,我去看看我的青蛙,相比獐子岛的扇贝,我蛙真是太乖了!
——可转债为什么破发
——让我哭一会儿
——资管新规全面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