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家电股票价格(光大证券行情版)

admin 2023-12-26 04:53:43 608

摘要:光大证券行情版 下载地址:光大证券行情版是一个集[股市行情]、[快捷交易]和[投资资讯]为一体的证券投资综合理财平台,提供上市公司大小非减持和业绩预测、期货行情与延时港股行

光大证券行情版

下载地址:光大证券行情版是一个集[股市行情]、[快捷交易]和[投资资讯]为一体的证券投资综合理财平台,提供上市公司大小非减持和业绩预测、期货行情与延时港股行情等数据,支持精选主力动向TopView数据,通过对大量调研报告的分析筛选,构建光大策略、光大金股、光大股票池,提供核心报告、举办小型会议、专家在线服务和提供个性投资组合等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投资指导、投资管理及其他综合性投资秘书服务,帮助客户增强投资信心和提高盈利能力。www.591fanli.tk

半年时间股价翻倍的海信家电,厨电板块有啥新花样?

日前,海信家电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3亿元~14.91亿元,同比增长110%~140%。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在2023年上半年内,海信家电股价的翻倍,其中A股股价涨幅达104.63%,H股涨幅高达133.45%,领涨整个白电板块。

毋庸置疑,对于已经发展至相对成熟的家电品类、以及在2023年逐步修复出现回暖迹象的市场背景下,这种高增长,实属难能可贵。基于这样的高分成绩单,海信家电被寄予厚望,被指有望成为白色家电第四巨头。与此同时,在海信家电中三大板块中最晚启动的厨电业务,也在上半年表现亮眼,成为集团业绩的实力助攻。

01

有望成为白色家电第四巨头?

正如开头所述,海信家电在上半年的股价涨幅直接达三位数,实现翻倍。而这一数据,放在整个白色家电领域内,依然是领先级别的。比如白色家电三巨头中的格力和美的,上半年的股价涨幅分别为19.45%、16.14%。

再比如第二梯队中的长虹美菱和奥马电器,虽说涨幅也比巨头阵营中的成员涨幅高,但也均没有实现翻倍,前者涨幅为83.7%,后者则是62.71%。

而海信家电之所以能够在股价上有着喜人的成绩,是因为在于其业绩的健康稳定及持续性上涨。2022年,海信家电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9.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大幅增长47.54%。

而反过来看上述的其他成员代表,2022年美的、格力的营收增速分别为0.79%、0.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则分别为3.43%、6.26%。

海信家电2022年报截图

格力电器2022年报截图

美的集团2022年报截图

长虹美菱2022年报截图

奥马电器2022年报截图

海信的增长势头在今年依旧得到了保持,今年一季度,海信家电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则高达131.11%,远高于美的12%左右的同比增速。

当然,增速的高规格增长只能说明海信家电有了发展成为白色家电第四巨头的潜力,但据当下的市场规模来看,仍与巨头存在不小的差异。

比如从2022年全年营收情况来看,海信家电为741.15亿元,是格力电器营收规模的四成,是美的集团的二成左右。而对比其他二线企业品牌,又确实存在量级的碾压,比如长虹美菱营收202.15亿,奥马电器营收则只有78.43亿。

同样存在差异的,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上。2022年,海信家电净利润为14.35亿元,仅为三巨头净利润规模的5%-10%,二线阵营中的长虹美菱和奥马电器则更低,只有2.45亿元和4.24亿元。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海信家电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增长空间,去追赶巨头,但其在二线品牌中,又着实处于遥遥领先位置,而只要保持着这种势头,想必成为白色家电第四巨头也将成为现实。

02

举全集团之力推动的厨电板块,有啥新花样?

在对上半年业绩的预估说明中,海信家电就提到公司净利润的高增长,主要原因系持续优化渠道结构、产品结构、降本增效,重视精细化管理。那么在此,我们重点分析一下产品结构中,最晚布*却又有着十足潜力的厨电板块。

据海信厨卫负责人介绍,海信厨卫作为海信集团产品矩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类,在高速稳定的发展中,取得非凡的成绩。厨电产业的全球布*是海信集团继黑白电之后,在家电领域的另一重大板块,海信厨电产业的研发和设计总部在欧洲,全球范围内操作ASKO、gorenje、Hisense三个品牌,通过多品牌运营、全球化生产,服务全球用户。

而在2020年,海信家电在青岛召开“乘风·驭势·共赢”海信厨卫2020年战略发布会,官宣海信在厨卫产业的全面布*战略,意味着在厨卫领域的深度发力。

海信家电集团总裁段跃斌更是直接表示,将举全海信家电集团之力促动海信厨卫产业发展。而这也让海信也成功成为世界上同时拥有黑电、白电和厨卫三大业务板块、完整覆盖了广义家用电器领域的企业。

依托集团战略和多年的产业布*,海信厨卫已发展成拥有完整厨电板块的业务链。而海信厨电板块的高速驰骋,也为行业带来了不少创新性新品,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的几次重要节点,都让海信厨电完美展现了自己。

比如在AWE展会中,海信厨卫所展出的产品包括洗碗机、蒸烤箱、油烟机、燃气灶、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覆盖了整个厨卫领域。

在这些新品中,不少来头不小,比如中国首台五星级消毒杀菌洗碗机——海信洗碗机·璀璨星曜WQ13-C551i,在“N+净化舱系统”的工作流程与功能加持下,从洗净、消毒、烘干、存储、净化五大方面保证餐具的洁净;海信燃气灶·璀璨星曜JZT-HB812A则依靠行业独有的匀火燃烧器,助力智慧烹饪,在满足星焰直喷一锅同温的同时,精准控时控温;与此同时,海信白色外观的套系厨电产品也首次亮相,打破常规的色彩搭配,深度契合当下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让厨房生活也可以多姿多彩。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海信厨卫展出的璀璨·星曜系列,不仅是海信在套系化层面的深耕,更代表着海信新战略落地,通过迭新厨卫场景化的创新与改革,引领行业迈向新纪元的又一实质性操作。

而在随后的618期间,海信厨电再次发力,比如新品烟机DS11H,凭借23m³/min的超大吸力彻底解决中式厨房油烟困扰,仅需0.28秒厨房油烟尽除。同时该产品所搭载的双腔净烟系统,高低双进风直吸直排,让油烟无处可逃。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DS11H自带自清洁功能,67°中温融油,80°全腔清洁强离心力甩净油污无残留,92℃高温溶解烟机油污,精控叶轮将油污迅速甩脱到集油盒,从此吸油烟机再也不用拆卸手洗,彻底解放双手。

此外,5.2KW猛火的海信灶具DB32、采用中央加强环喷洗专利技术的海信新品系列洗碗机301is等等,也都从不同的技术层面,带给行业新的突破,带给消费者更智能、更便捷、更健康的产品体验。

也正是海信厨电不断的推陈出新,丰富产品矩阵,不断落地新的战略部署,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发力厨电全场景,构筑理想厨房,让海信厨电板块成长为厨电领域中一股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

结语

如今,已经来至2023年下半年,在新的成长周期中,海信家电能否保持之前的高歌猛进,实现高速的增长,我们拭目以待。

但不管如何,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保持着创新不断、并有着全集团之力的厨电板块,依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END·

每天花一分钟时间,洞察行业趋势看透营销本质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厨电新观察》,和10万厨电人一起

看见更远的未来!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厨电新观察》,回复“分析”领取2023年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半年股价翻倍,海信家电距离第四大白电巨头还有多远?

©读懂财经·消费组原创/出品

近日,海信家电发布了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根据公告,海信家电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3-14.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140%。

作为对比,在2022年度,海信家电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5亿元。也就是说,海信家电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已经接近了去年全年利润规模。

在家电这个已经进入成熟期的品类中,海信家电取得这样的高增速实属罕见。而这样高增长的业绩也早已反映到股价之中。在今年上半年,海信家电A股股价涨幅达104.63%,H股涨幅高达133.45%,半年时间股价翻倍,领涨整个白电板块。

目前来看,海信家电营收规模是格力电器的四成,是美的集团的二成左右。随着业绩的高增长,资本市场开始期待,海信家电能否成为继美的、格力、海尔之后的第四大白电巨头?

本文对海信家电有着以下几个观点:

1,今年以来,海信家电领涨白电板块,核心原因是其业绩的高增长。在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海信家电净利润增速远超格力、美的等其他三大白电巨头。考虑到目前海信家电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已经远超其他二线白电企业,市场开始期待海信家电成为第四大白电行业巨头企业。

2,纵览白电企业发展历史,格力、美的的崛起有着相似的特点:这些巨头都有着自身稳固的基本盘,也选择了具有长足发展空间的赛道。格力聚焦于空调,有着稳固的线下经销商渠道体系;美的发力多品类家用电器,成长性十足。

3,对于目前家电企业来说,发展空间只剩下存量博弈。以空调市场为例,三巨头占据了约75%的份额,其他家电企业只剩下25%左右的空间。尽管坐拥着品牌优势和巨头高端化的空隙,但海信家电想要拿到四分之一的份额并不容易。

/01/

海信家电为什么会暴涨?

从股价表现上看,今年以来海信家电正在领涨白电板块。

具体来看,在今年上半年A股海信家电股价涨幅高达104.63%,H股海信家电涨幅高达133.45%。而在这半年间,白电巨头美的集团、格力电器股价涨幅分别为19.45%、16.14%。此外,其他二线白电品牌涨幅也十分惊人,长虹美菱、奥马电器上半年股价涨幅分别为83.70%和62.71%,惠而浦期内涨幅为9.68%。

海信家电股价暴涨,其核心原因在于业绩的高增长。

2022年,海信家电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9.7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大幅增长47.54%。而同期,美的、格力的营收增速分别为0.68%、0.2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则分别为3.43%、6.26%。

更重要的是,进入2023年,海信家电的高增长态势仍在延续。今年一季度,海信家电营收增速为6.15%,并不出彩,反而落后于美的集团的6.27%,但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则高达131.11%,远高于美的12%左右的同比增速。

而近期公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中,海信家电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3-14.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140%。

可以看到,在国内家电市场整体触及天花板的情况下,海信家电反而取得了不俗的增长表现。而从整体营收和净利润规模上来看,高增长后的海信家电已经具备了成长为新的白电巨头的潜力。

2022年,海信家电营收规模为741.15亿元,是格力电器营收规模的四成,是美的集团的二成左右。而其他二线白电企业中,长虹美菱营收202.15亿,奥马电器营收78.43亿,惠而浦营收仅42.64亿元。

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上,2022年海信家电净利润为14.35亿元,仅为三巨头净利润规模的5%-10%。但是其他二线白电企业中,长虹美菱、奥马电器、惠而浦净利润分别为2.45、4.24和0.28亿元。

从数字中可以看到,海信家电在营收和净利润上与三巨头仍有着极大的差距,但是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二线白电企业。

难怪有人会说,海信家电能成为继格力、美的之后的第四大白电巨头吗?

/02/

成为白电巨头的必要条件

第四大白电巨头的故事虽好,但纵观白电产业发展,想成为行业巨头,仍然需要极高的条件。

纵览白电产业发展史,每一个白电巨头的诞生,都是时代机遇和企业奋斗融合于一体的结果。格力、美的、海尔的崛起,都有着相似的逻辑:每个企业都有着自身稳固的基本盘,都成长于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

格力电器专注于空调赛道,这也是过去三十年间最具价值的白电赛道。而格力的基本盘则在于稳固的线下渠道体系。

1995年,格力推出“淡季返利”制度,平稳渠道库存。当年,格力空调销量已经位居中国首位。1997年,格力电器为防止压价、窜货等问题,成立了由经销商共同参股的区域性销售公司,推动渠道重塑。2003年,格力电器对各地股份制销售公司进行增资控股,使其成为格力电器分公司,直接与二三级市场的经销商合作,解决了企业、销售公司及经销商的利益关系,形成了稳固的线下渠道体系。

美的起家于风扇产品,随后涉足空调市场。与格力不同,美的并不专注于空调,而是布*整个家用电器市场。早在2000年左右,美的就有了空调、风扇、微波炉、电饭煲、抽油烟机等多个品类产品。到2022年,美的在家用空调市场排名第一,在洗衣机、冰箱、电饭煲、微波炉、电磁炉等近20个品类均位列前三名。进入电商时代,美的也是最早布*电商平台的白电企业,获得了丰厚的线上发展红利。

对于美的来说,其选择的赛道是空间更为广阔的家用电器市场,将品牌和渠道资源应用于全品类。

至于海尔,早已是冰箱和洗衣机领域的霸主,这是其稳固的基本盘,海尔选择的方向则是面向全球范围内家庭场景的电器解决方案。近年来,海尔智家抓住消费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迎来高端化升级,主打三翼鸟场景方案和高端成套产品,实现了快速发展。

可以说,在集团战略不出现重大错误的情况下,稳固的发展基本盘和具有足够成长空间的赛道,是白电企业成长为巨头的必要条件。那么,现在的海信家电还有条件成长为行业巨头吗?

/03/

海信家电能成为第四个白电巨头吗?

回过头来看海信家电这一轮的暴涨,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是:这一轮高增长到底能否持续?

这一轮家电行业的行情起源于2021年以来的保交楼政策,房地产销售和竣工面积高增长,带动家电行业的高景气度,随之而来的高温天气,进一步引爆了空调行业的行情。

而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钢材、铜、铝、塑料等家电核心原材料价格暴涨,空调三巨头们选择了保利润,纷纷涨价。相对而言,二三线空调品牌涨价幅度更低,性价比更高,因此带来了这一轮二线空调品牌们的集体高增长。

但是,房地产保交楼的刺激是短期的,高温天气带来的销售红利也不可持续,海信们还有机会吗?

从行业层面讲,白电市场依然有机会。以空调为例,近年来,三巨头的市场份额合计在68%-80%之间,波动较大。这个集中度与其价格成反比,即当头部品牌推动高端化升级时,三巨头的累计份额占比将下降,反而更利于二三线品牌的发展。

目前来看,随着增长逐步见顶,高端化已经成为三巨头的重要方向,这也给二三线品牌留下了一定的发展空间。2022年,选择涨价的三巨头份额累计为74.08%,其他品牌则占据了整个空调市场约四分之一的空间。这是海信的机会。

于自身层面,海信家电和海信视像共用同一品牌,而海信视像是国内市场份额最高的彩电品牌,两者间存在一定协同优势。如海信视像通过国际营销进行海外销售,将有利于增强海信全品类家电类产品的协同和共享效应,有利于减少重复投入,降低费用率。

尽管坐拥着品牌优势和巨头高端化的空隙,但海信想要拿到四方之一的份额并不容易。海信不仅需要面对其他品牌的激烈竞争,也要防止家电巨头重新打回来。

商业世界变幻莫测,存量市场的博弈更是刀光剑影,海信家电能否进一步成长为白电巨头,仍有待后续市场验证。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财经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600060海信电器敢抄底吗?

刚开始下跌,不能介入

600060海信电器股票情况怎样?

短期有反弹,但后面还有下跌,中线介入位在13.2元附近

海信家电股票价格

访问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我司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信家电三季报强于头部品牌,背后原因是什么?-手机金融界

今年以来,我国家电市场消费放缓,令家电企业面临不小的增长挑战。

受此影响,在近几个月,多数家电股股价表现不佳,整体出现下跌趋势。拉长时间看,年初以来,有多家家电股股价录得上涨,海信家电(00921.HK)(000921.SZ)则表现强劲,A股累计涨幅接近90%,H股更是涨超160%,成为家电板块中名副其实的大牛股。

股价涨幅凌厉的背后,是由于海信家电的业绩成长性远远跑在了行业前头。目前正值家电股三季报集中披露期,从三季报看,海信家电的成绩单延续了上半年亮眼的表现。

以我国家电市场的竞争格*看,海信家电位列第二梯队。尽管处于第二梯队,但海信家电的成长性2022年以来相较于美的集团(000333.SZ)和格力电器(000651.SZ)等头部企业更强。

今年前三季,海信家电实现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13.81%;净利润为24.26亿元,同比飙升126.76%。而在同期,美的、格力和海尔(600690.SH)的收入同比增幅均低于8%,成绩单显然没有海信家电亮眼。

在2022年度,海信家电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9.7%及47.54%,也均优于美的、格力和海尔的成长表现。

对于整个家电行业来说,我国家电市场需求早已几近饱和,家电整体行业估值已位于历史较低水平。尽管疫后地产放松政策推进加速,但家电行业销售改善存在一定的滞后情况,原因在于地产宽松政策传导至地产销售端再到竣工端约需2-3年。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同比增速分别为-3.4%、10.7%及-4.8%。另据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23年1-9月中国家电零售额5713亿元,同比仅增长1.7%。

由此看,美的、格力和海尔等企业疫情以来经营业绩显著放缓并不令市场感到意外。而以海信家电为代表的二梯队家电企业实现了强势增长,内部因素成为其中的主要推动力。

相较于海信家电,美的等家电头部企业拥有更完善的产业链以及更佳的规模效益,但为何去年以来业绩表现拼不过海信家电?

从行业竞争格*层面看,头部企业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竞争格*已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头部企业这几年经历了价格、战略和渠道等多方面的变革,导致销售端受到一定影响,内销量市场占比有所下滑,给第二梯队的企业一定的成长空间。

从企业内部因素看,海信家电今年前三季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受益于以下三点:

1)渠道结构及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带动产品均价的提升。在2022年年报及2023年半年报中,海信家电多次提到要改善渠道结构和产品结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渠道结构方面,在2023年上半年对终端销售的精细化管理令海信空调单店效率和容声冰箱单店效率分别同比提升了19%及10%;产品结构方面,得益于公司海外空调销售结构的改善,轻型商用规模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21%,同时海外自有品牌专业渠道的拓展推动自有品牌收入占比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受益于渠道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改善,今年上半年,海信家电制造业业务毛利率提升显著,同比提升2.83个百分点至23.29%。

2)中央空调和家庭空调业务发力,利润表现良好。海信家电抓住了头部企业结构性调整的机会,加大了对中央空调和家庭空调的投入。据产业在线数据,2023年7-8月海信系空调内外销量分别同比增长46%和19%,合计同比增长34%。与此同时,该业务的市占率更是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至5%。

中信建投近日表示,海信家电深耕央空业务,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尤其在多联机业务优势显著,排名国内市场首位,长期经营增长的确定性较强。

3)成本管控成效显著。相较于头部企业,海信家电在成本管控方面显得更为出色。

在费率端,今年前三季度,海信家电的营业成本占收入比重为77.9%,较上年同期的79.52%下降1.6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0.73%,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费用管理能力较强。

成本管控也传导到了净利率端,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6.11%,同比提升了2.07个百分点。

海信家电三季报强于头部品牌,背后原因是什么?

海信科龙拟更名为海信家电!企业业绩亮眼、股价涨停

同时在A+H股上市的佛山企业海信科龙,今日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中文全称由“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全称由“HISENSEKELONELECTRICALHOLDINGSCOMPANYLIMITED”变更为“HISENSEHOMEAPPLIANCESGROUPCO.,LTD.”。

公司A股以及H股中文证券简称拟由“海信科龙”变更为“海信家电”,英文证券简称拟由“HISENSEKELON”变更为“HISENSEH.A.”(变更后的H股证券简称最终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批准为准)。本公司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更名是为了发挥公司

与实际控制人的协同效应

关于“拟变更公司全称的原因”,公告称,随着公司发展壮大,资产状况大幅改善,营业收入规模稳步扩大,盈利水平大幅提升:资产总额从2008年的37.79亿元大幅增长至2017年的214.7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由负转正,且截至2017年年末大幅增加至64.45亿元;营业收入从2008年的86.35亿元大幅增长至2017年的334.8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负转正,2017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亿元。本公司已从单一生产冰箱、家用空调的家电制造企业发展成为集生产冰箱、家用空调、中央空调、洗衣机、厨房电器、环境电器、商用冷链等产品于一体的综合电器产品制造企业。

此外,公司实际控制人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持续通过开展体育营销践行“国际化”战略,先后赞助澳洲网球公开赛、F1英菲尼迪红牛车队并相继成为2016年欧洲杯顶级赞助商以及2018年FIFA世界杯官方赞助商,“海信”品牌海内外知名度大幅提升。 

为更好地反映公司主营业务实际和战略定位,以及为进一步发挥公司与实际控制人的协同效应,满足本公司品牌管理与品牌发展需要,从而提升本公司影响力,本公司拟变更公司全称以及证券简称。 

关于“变更公司全称与证券简称对本公司的影响”,公告称,公司本次拟变更公司全称及证券简称,符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和整体利益,变更后的公司全称与本公司主营业务更为匹配,不存在利用变更名称影响公司股价、误导投资者的情形,也不存在损害本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公告显示,该公司拟变更的公司全称“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得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下发的《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相关事项已经公司第十届董事会2018年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18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科龙”与“容声”将作为产品品牌使用

今日,海信科龙在顺德举办海信科龙上半年业绩报告暨35周年庆典媒体沟通会。 

▲8月30日,海信科龙业绩报告暨35周年庆典媒体沟通会在科龙大厦举行。图/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海信科龙向媒体发布的新闻通稿表示,目前的公司全称简单以“品牌并列命名”的方式确定,不足以支撑品牌价值和产业跨度。为促进旗下各品牌实现更近一步的协同发展,海信科龙集团发布公告称,“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拟更名为“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证券简称由“海信科龙”变更为“海信家电”。公司股票代码仍为000921。“科龙”后续与“容声”、“日立”、“约克”一样,做为产品品牌使用,不再做为企业商号使用。 

▲现场海信科龙集团客户与品牌运营部副总经理尹志新正在回答媒体提问。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今年是容声冰箱诞生35周年,自1983年研制出第一台冰箱起发展壮大至今,历经风雨成为中国冰箱市场举足轻重的品牌。值此重要节点,海信科龙计划于近日召开容声冰箱35周年庆典活动,活动中将发布海信科龙家电产业新的战略发展规划。这将是海信家电集团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庆典活动,将邀请全国合作伙伴、行业嘉宾以及公司发展历程中的功勋人物参加。据了解为了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海信科龙公司于半年前就启动了筹备工作,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包括改革开放主题系列容声35周年历程微电影,全新的vi视觉、广告片,以及邀请了国内著名原创歌手谱写做为容声精神堡垒的歌曲等等。 

海信科龙向媒体发布的新闻通稿表示,借此35周年一系列活动的契机,海信家电集团也提出了新的使命和愿景,即“振兴民族工业、幸福亿万家庭”!海信家电将携五大品牌重新出发,征战全球市场,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家电产业集群! 

海信科龙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

8月29日,海信科龙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在行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海信科龙实现逆势增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4%,整体业绩表现亮眼。 

▲现场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黄倩梅正在进行海信科龙半年报解读。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体经济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公司资金状况良好,现金流实现改善,可用货币资金增加,应收账款周转同比加速5天,体现了公司强大的经营管控能力。同时,在产品竞争力及品牌逐步提升的基础上,公司的市场零售表现亮眼。根据中怡康统计的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量市场占有率数据,上半年海信、容声两个品牌冰箱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海信、科龙两个品牌空调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海信、容声两个品牌的洗衣机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海信、容声两个品牌的冷柜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在公司大力发展线上销售的情况下,海信、容声冰箱线上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9%和56%,海信、科龙空调分别达到69%和103%,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另据《暖通空调资讯》统计海信、日立两个品牌中央空调零售量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上述公告发布后,截至记者发稿时间,海信科龙A股股价涨停,H股股价涨5.16%。

▲8月30日海信科龙A股涨停

今日精选

① 13岁男孩泳池里疑似冒犯女医生被打,家长大闹后,她自杀身亡!原因竟是...

②“岭南风”收费站下月底将正式投用!见过的都说美!

③ 5亿条开房信息被人打包出售!住过汉庭、桔子、全季等酒店的你要小心了

文字|佛山日报记者曾庆斌、谭海琪

编辑 |徐嘉楣

佛山日报社全媒体整理发布

海信家电三季报强于头部品牌,背后原因是什么?-手机金融界

今年以来,我国家电市场消费放缓,令家电企业面临不小的增长挑战。

受此影响,在近几个月,多数家电股股价表现不佳,整体出现下跌趋势。拉长时间看,年初以来,有多家家电股股价录得上涨,海信家电(00921.HK)(000921.SZ)则表现强劲,A股累计涨幅接近90%,H股更是涨超160%,成为家电板块中名副其实的大牛股。

股价涨幅凌厉的背后,是由于海信家电的业绩成长性远远跑在了行业前头。目前正值家电股三季报集中披露期,从三季报看,海信家电的成绩单延续了上半年亮眼的表现。

以我国家电市场的竞争格*看,海信家电位列第二梯队。尽管处于第二梯队,但海信家电的成长性2022年以来相较于美的集团(000333.SZ)和格力电器(000651.SZ)等头部企业更强。

今年前三季,海信家电实现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13.81%;净利润为24.26亿元,同比飙升126.76%。而在同期,美的、格力和海尔(600690.SH)的收入同比增幅均低于8%,成绩单显然没有海信家电亮眼。

在2022年度,海信家电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9.7%及47.54%,也均优于美的、格力和海尔的成长表现。

对于整个家电行业来说,我国家电市场需求早已几近饱和,家电整体行业估值已位于历史较低水平。尽管疫后地产放松政策推进加速,但家电行业销售改善存在一定的滞后情况,原因在于地产宽松政策传导至地产销售端再到竣工端约需2-3年。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同比增速分别为-3.4%、10.7%及-4.8%。另据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23年1-9月中国家电零售额5713亿元,同比仅增长1.7%。

由此看,美的、格力和海尔等企业疫情以来经营业绩显著放缓并不令市场感到意外。而以海信家电为代表的二梯队家电企业实现了强势增长,内部因素成为其中的主要推动力。

相较于海信家电,美的等家电头部企业拥有更完善的产业链以及更佳的规模效益,但为何去年以来业绩表现拼不过海信家电?

从行业竞争格*层面看,头部企业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竞争格*已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头部企业这几年经历了价格、战略和渠道等多方面的变革,导致销售端受到一定影响,内销量市场占比有所下滑,给第二梯队的企业一定的成长空间。

从企业内部因素看,海信家电今年前三季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受益于以下三点:

1)渠道结构及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带动产品均价的提升。在2022年年报及2023年半年报中,海信家电多次提到要改善渠道结构和产品结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渠道结构方面,在2023年上半年对终端销售的精细化管理令海信空调单店效率和容声冰箱单店效率分别同比提升了19%及10%;产品结构方面,得益于公司海外空调销售结构的改善,轻型商用规模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21%,同时海外自有品牌专业渠道的拓展推动自有品牌收入占比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受益于渠道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改善,今年上半年,海信家电制造业业务毛利率提升显著,同比提升2.83个百分点至23.29%。

2)中央空调和家庭空调业务发力,利润表现良好。海信家电抓住了头部企业结构性调整的机会,加大了对中央空调和家庭空调的投入。据产业在线数据,2023年7-8月海信系空调内外销量分别同比增长46%和19%,合计同比增长34%。与此同时,该业务的市占率更是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至5%。

中信建投近日表示,海信家电深耕央空业务,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尤其在多联机业务优势显著,排名国内市场首位,长期经营增长的确定性较强。

3)成本管控成效显著。相较于头部企业,海信家电在成本管控方面显得更为出色。

在费率端,今年前三季度,海信家电的营业成本占收入比重为77.9%,较上年同期的79.52%下降1.6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0.73%,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费用管理能力较强。

成本管控也传导到了净利率端,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6.11%,同比提升了2.07个百分点。

海信家电三季报强于头部品牌,背后原因是什么?

文章推荐:

海信家电股票价格(光大证券行情版)

券商和基金有什么区别(券商板块的基金有哪些?

科兴赔偿去哪里领(科兴18万补贴是真的吗?)

999美元是多少钱(100美元能换成多少人民币??

梁海玲知道的太多(SHA掉“天上人间”第一花魁梁

杭州万科紫台怎么样(杭州的万科草庄和万科紫台

亿纬锂能市值为什么这么高(回顾亿纬锂能的发展

海外基金交易日怎么算的(定投的基金一直在涨,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