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富雅谈】两只基金 买净值高的好还是买净值低的好?_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经常会有投资者问:两只基金,我是买净值高的好,还是买净值低的好?本期财富雅谈,我们就
【财富雅谈】两只基金 买净值高的好还是买净值低的好?_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经常会有投资者问:两只基金,我是买净值高的好,还是买净值低的好?本期财富雅谈,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基金的净值问题。对话嘉宾:7分钟理财CEO罗元裳。
罗元裳:没有理论道理,大家有时候会觉得净值高是不是就贵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些基金成立时间早,时间越早收益自然就越高,所以净值就会高起来。
这里给大家普及三个关于净值的名词,大家就可能理解了。
第一个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每天的净值表现,就叫“净值”,比如,您看到的是1.28元,这是每天的净值。
还有一个词叫累计净值。累计净值就是考虑到了之前的分红,比如说如果一个基金的净值到了两块钱,分红多少后,净值就会降下来,所以累计净值是考虑到之前的分红,把之前的分红按照单利加回来,就知道这个基金如果不分红,挣了多少钱。
第三个是复权净值,在一些比较专业的网站上或者工具上能看到,其实就是把红利如果不分的情况下进行再投资,那是什么样的净值情况?
简单而言,大家就理解好净值和累计净值就可以了。但是净值高低并不代表基金的好坏。
罗元裳:理论上是这样的,大家可以看到,一些老基金累计净值都是在5块钱以上了,这就是基金净值从一块钱发行之后,越做越好,翻了这么多倍。只要基金经理运作得好,它的累计净值就会高,如果不分红,以后大家还能看到10块钱的基金,都是有的,但是基金在分红之后,你就会发现可能变成一块钱、两块钱了,这都是很正常的。
罗元裳:千万别根据净值去选择基金,这是一个特别大的误区。我平时跟基金经理交流的时候,我说你们愿不愿意分红?基金经理说无所谓,分红根本不能证明基金做的好坏,有的时候是基金公司,希望给买他基金的用户感受好一点,所以分分红,但实际上分不分红,跟基金的表现好坏一点关系都没有。
罗元裳:您说的非常对,一个2块钱的基金分红之后,比如变成了1块5,其他的基金没分红,在两块钱基础上逐步上涨,那么没分红的基金复权净值有可能是更高的,因为如果基金它不分红,它的份额还在里面,就会继续在投资,所以不分红不是坏事。
基金净值的高也代表以前的业绩好,所以大家在选择的时候,不要去考虑净值的问题,要考虑它的过往历史表现、抗跌能力,以及基金经理能力等情况。
罗元裳:因为普通用户有的时候拿不到复权净值,那个数字在一些专业的网站上才有,但是在基金公开的网站里都有累计净值,所以大家就看累计净值比较简单。
罗元裳:是的,同一时间段比较就好了。比如说同样的一个2007年成立的基金,以前成立的时候都是1块钱,到现在基金的累计净值是多少,比如一个是3块钱,一个是4块钱,你就会知道,肯定累计净值4块钱的,基金经理操作能力是更强的,所以您实际上不用去考虑它现在的净值是多少钱。
罗元裳:其实还是他的调仓换股和仓位管理,当基金经理买了这些股票之后,基金的涨幅取决于他买卖股票的比例,以及什么时间点买的,跟这个是有最大关系的。虽然他们是持有相同的股票,但是他们持股的仓位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他们的价格可能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说大家都买某一个股票,比如茅台也好,平安也好,您似乎看到了基金经理的前十大重仓里边都有它,但是基金经理什么时间买的?中间有没有做调仓换股?可能大家是不知道的。
买基金是高净值好还是低净值的好?
基金的好坏跟净值大小没关系的,主要看它的盈利能力。有些基金不断盈利,但是不断在分红,这样的基金净值一直会很低。但是总收益也很好!(大成基金成长就是这样的一个)有的价格高的基金,也不一定就表现好,可以看看嘉实成长和易基策略成长,这两个基金净值都在3块以上,但是最近半年表现都很差。当然像华夏大盘这样的高净值好基金也是有的,但是很少很少。所以说基金净值高低和基金好坏无关的。这就像好多买股票的人喜欢买低价股一样,总以为股票价格低,买的就多!其实这是一个很无知的想法,因为股票和基金都是按百分数计算涨幅的。 假设有1万块钱,每股1块钱的股可以买10000股,数量看上去很多。如果买10块钱的股只能买1000股觉得很少,可是这两个股都长涨10%的话,收益是一样的,这跟股票单价高低没关系。基金也是一样的。经常分红还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分红方式是红利再投的时候.这样基金份额不断在增加.如果基金不断上涨,涨回分红前的价格,那等于白赚了分红份额*分红前的净值.这个就像股票的填权. 至于基金分红后,总金额不变,份额增加,净值下降就应该是这样的。有基金分红就是纯粹就是为了迎合那些认为”单个净值基金价格低,能买得多“的人的心理。 投资总金额不变,净值低的份额肯定多啊。每十份净值分红1元就相当于股票的10送1元。这个送不适白送,是降低净值为代价的。红利再投以后等于把你的分红所得直接换成了基金份额。假如你有10000份基金那就会分1000元,红利再投后,等于又购买了基金,所以现在份额是10000+1000/分红后的净值.所以份额就多了.但是假如基金净值不变,那总金额就是(10000+1000/分红后的净值)*原净值.这样的话基金总额等于平白多出了很多,那是不可能的。
债券型基金是买净值高的好还是低的好
买债券型基金时,净值高、低应该作参考依据,但不能作为选择的唯一条件。同时要关注基金公司、基金运行时间的长短和净值增长的稳定性等。
买股票还是买基金? 作为小散户该怎么选? - 知乎
跌了快两周,“跌妈不认”的大A股昨天刚回了点血,今天又崩了,很多老铁此刻已经泪流满面。
这届散户真的难,12月和1月抱团股上涨的肉没吃着,年后抱团股下跌挨的打倒一顿都没少。
1月要是你自己去炒股,碰到的是股灾式牛市,全场3000股下跌,各大指数却在涨。
资金全部在抱团,买了抱团股的基金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买了一堆小票的小散们不仅没口汤喝,还反倒掉了不少肉,这滋味是真难受。于是小散老铁们大*机构不讲武德,*公募基金们在那里相互抱团,商业互吹,相互抬轿。
*着*着,小散们觉得既然打不过这些公募基金,那就加入他们吧。于是坤坤(张坤)、楠楠(萧楠)、松松(蔡嵩松)、兰兰(葛兰)这些粉丝后援团1月份相继成立。
眼看就要跟着爱豆走在暴富的路上了,过完年忽然发现怎么又不对了。怎么基金净值在不断的掉,而且大跌的全是抱团股了。
自己买股被打脸,换成基金继续被打脸,这届散户为什么就这么难?买什么都被打脸。那个散户的终极难题又来了——到底是该买股票还是买基金?
这是一个让很多投资者很纠结的问题,有人说买直接股票好,有人说买基金好。其实这个问题挺好选的,老司机今天给大家专门讲讲,今天看完这一篇,相信你对买股票和买基金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选择。
首先这里的买基金一般指的就是买股票型基金,如果你是想买货币理财、债券或者大宗商品,那就直接去买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大宗商品指数基金这些就好,这没啥好说的。如果是想买股票,那在买个股和买股票型基金之间要怎么选?
答完这几个问题,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选择。
接下来咱们再仔细讲讲直接买股票和买基金各自的优缺点:
直接买股票,可以对一个或几个公司进行长期甚至超长期持有,可以一直拿住几年甚至十几年,如果你想做巴菲特、芒格、李录、张磊式投资,那直接买股票一定是你的首选。而基金(主要指公募基金)是很难对一个公司长期持有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指数基金和行业ETF除外),尤其一些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因为板块轮动周期波动等原因会经常性地调仓,是很难做长期的价值投资的。
如果你仅仅是看好一个或者是两个公司,想allin,那一定是直接买这个公司的股票。而基金是必须要分散投资的,基金投资的股票的单个持仓上限是不能超过基金总资产的10%的。大家经常会看到某某基金重仓了某只股,比如说易方达张坤重仓了茅台,但茅台在张坤的投资组合里的占比也是不到10%的,
一般基金投资单只股票的占比超过5%了,就可以被认为是重仓某只股票了。所以集中一搏和allin这种事在基金是压根不存在的,只有买个股才能做到。
大家也别觉得集中一搏和allin是什么坏事,三年前单押茅台这两年收益上天的人在我们这个圈子里并不少见。至于什么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那是很多理财课程忽悠小白的思维,事实上说这话的巴菲特老爷子对于他看好的公司往往都是重仓持有的。盈亏同源,这是投资最基本的道理,分散了风险你也就分散了收益,集中了风险你才可能集中收益。所以分散投资和集中投资没有什么好坏,关键看个人的投资风格和风险承受能力。
买基金通常要收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等一系列费用,你雇整个投资界最聪明的一批人、一批清北复交常春藤的硕士博士帮你干投资的活,雇大银行帮你管钱,交点手续费什么的也是应该的。而股票因为是你自己动手,除了交易的手续费(交易佣金、过户费、印花税)以外不需要缴纳其它费用。(注:基金在投资买卖股票的时候也是要缴纳交易手续费的,只不过计算净值的时候已经扣除了)
自己买卖股票因为手续费相对较低,每天账户波动又比较厉害,不成熟的投资者很容易过度交易,陷入一个短期交易追涨杀跌的坑,久而久之越陷越深。
对于经验非常丰富或者专业级别的个人投资者,自己选一只好股可能并算难。但对一些入门级的小白投资者,连ROE、ROA、PE、PB、EPS这些最基础的指标术语都搞不清楚的话,想凭运气选到一只好股票,无异于是买彩票。
买股票的朋友往往喜欢去看盘中股价的涨跌情况,这就使得每天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股票上,这对平常需要正常上班的朋友来说其实是挺得不偿失的。但不看的话,很多人其实是忍不住的,那些面对股价波动能够稳如泰山的长期价值投资者还是比较少见的。而基金一般都是收盘以后看净值,不像股价波动那么直接,也没那么刺激,所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基金作为专业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把握、行业研究的水平、对个体公司信息的了解程度,完全不是散户可以比拟的。可以说,基金机构对散户完全就是降维打击。首先基金经理的出身都很不一般,其中很多是清北复交常春藤的硕博。有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一批人都去做金融了,而基金经理又是做金融的这批人中最聪明的。”
记得十几年前刚毕业那会儿,我一个去公募基金的同学跟我说:“到了基金公司才发现,像我们这种非清北复交的985院校本科毕业的,在基金行业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话听起来有点凡尔赛,但其实也是基金行业人才竞争的写照。
基金经理在出身上就吊打一般的散户了,在专业上更是如此。
咱们来看看一个基金经理的一天的工作安排:
每天除了睡觉基本没有停过工作,基金经理每天要接触卖方研究员、买方研究员、行业专家、宏观分析师、公司路演、上市公司高管等。每天能得到很多的宏观信息、行业信息、上市公司信息乃至上市公司高管的信息,这些远不是一个散户可能接触到的。
我经常会跟我在公募基金的朋友交流,可以说他们对宏观经济、对行业、对上市公司的认知高度远远超乎了很多散户朋友们的想象,比一般散户要高上好几个维度。而这些信息和消息并不是很多散户所理解的“内幕消息”,事实上,基金机构并不需要什么内幕消息就可以实现对散户的降维打击。
于是很多人都说:打不过他们,就加入他们。购买基金,每年只要付他们一个多点的管理费作为报酬,就能请这批最聪明最优秀的人帮你打工干活,这事想想还是蛮爽的。
如果你不想做长期的价值投资,想做择时择板块的中短期投资,那么好的主动型股票基金是不错的选择。他们在调仓上会比大部分散户先知先觉。基金在板块轮动、行业轮动方面比散户要先知先觉很多的。混合型基金对宏观经济周期的把握会比较高,在股票、债券、货币间做资产调配的水平比较高,可以及时根据宏观经济周期的情况调整股票、债券、货币的占比,避免在熊市中被动挨揍。
这个安全不是说基金不容易亏更容易赚钱,而是说基金踩雷的风险比个人要小很多,毕竟基金在投很多上市公司之前都会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研究,有些甚至会去上市公司与高管面谈、实地调研等。基金公司高薪请来的研究员可不是吃素的,人家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可不是一般散户能比的。虚增营收、转移费用、关联交易转移资产、虚增在建工程等等小伎俩在专业的财务分析师手里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而且规模越大的基金的分析师水平越高(因为更有钱,可以招来更牛的人)。虽然也有一些雷让基金公司也防不胜防,比如康美*业的财务造假,但基金大概率还是可以帮助散户避开很多有雷有坑的上市公司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终究是不错的。
自己炒股因为买进卖出手续费低,加上看见盘中的涨跌心情容易波动,喜欢追涨杀跌,赚了怕亏,亏了怕被套。以我十多年的金融交易经历,以我所见过的优秀交易者而言,短线交易能做的好的人是百里挑一的,真的是一百个里面也就能看到一两个,在股票、期货、外汇市场都是这样。如果说一般炒股票还有“七亏二平一赚”的话,那做短线的成功率连这个“一”都不到。而买基金可以一定程度上遏制你的短线交易冲动。毕竟申购赎回这个手续费还是挺贵的。逼着你去做中线或者长线投资,这是好事。
买基金的本质其实就是买基金经理——就是你看好这个人了、认准这个人了,以后投资就跟他混了。因为一个基金经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这个基金的投资水平和投资业绩。这其实不比买公司简单很多。很多基金投资新手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看过去半年一年哪个基金的收益高就买哪一个,往往很多时候就容易被套。一个基金收益高,并不能说明一个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就一定高,有一些是因为大市因素、行业板块因素所造成的。比如果2018年熊市的时候,在2017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共有284只,无一只取得正收益,平均亏损幅度高达23.94%,这时候再强的基金经理也枉然。再比如去年酒类ETF(512690)、新能源车(159806)、消费ETF基金(510630)年度累计涨幅分别为125.21%、117.07%和95.99%,但你不能说白酒、消费、新能源车基金的基金经理就比其它的基金经理强,因为是去年酒类、消费和新能源车行业板块的上涨远远超过了其它板块,是时势造就了英雄。所以你需要辨别清楚基金经理过往的业绩中哪些是大市的功劳,那些是所投资的行业的功劳,哪些是基金经理本人优秀投资水平的功劳。怎么去筛选好的基金经理这个老司机以后也会出专题教给大家。
基金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各种费用比较多,不过因为基金行业的竞争也比较激烈了,现在很多平台都给出了很多费用的优惠,买基金的整体成本也在下降了。
典型的比如基金更换基金经理了,或者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变换了,或者某一两个重仓股爆黑天鹅了但基金经理却一直不卖。这些情况都是普通散户投资者无法控制的,毕竟你买基金的时候就已经把决定权交给了别人,你无法自己决定一些股票的买卖。而且这些变故发生的当时投资者是无法知道的,一般都是基金业绩出来,亏损的时候才会发现的,会有一定的延迟,所以会非常的被动。
总结下来,买基金和直接买股票各有自己的优缺点,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选择。有一定专业基础,选股水平比较高的,喜欢风险和收益比较集中的,喜欢依靠自己的,更适合直接买个股。缺乏专业基础,不太会选股的,喜欢分散风险的,喜欢依靠别人的,更适合买基金。然而不管是直接买个股还是买基金,都需要一直坚持,不能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看别人买的股票涨了就去买股票,看别人买的基金涨了就去买基金。结果不管你买股票还是买基金,都在高位接了盘,左右被打脸。只有坚持稳定的投资方法和投资原则,才有可能稳定地获得收益。
基金单位净值高的好还是低的好?
基金单位净值高低并不能直接决定基金的好坏。基金单位净值高可能意味着基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表现较好,但并不能保证未来的业绩。同样,基金单位净值低也可能意味着基金在未来有更好的表现。因此,在选择基金时,投资者应该综合考虑基金的历史业绩、管理人的能力和投资策略等因素,而不是仅仅依据基金单位净值。
基金净值到底是高好还是低好?
基金净值高低并不是衡量基金好坏的唯一标准,需要结合基金的投资策略、风险控制、管理团队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基金净值高可能是由于基金投资的股票或债券涨幅较大,但也可能是由于基金规模较小,管理费用占比较高。
低净值也可能是由于基金投资的股票或债券跌幅较大,但也可能是由于基金规模较大,管理费用占比较低。因此,投资者需要全面考虑基金的综合实力和风险收益情况,不能仅仅看净值高低就做出投资决策。
买基金时,高净值好还是低净值好?
最近,有些小伙伴留言说买基金喜欢专门挑“便宜”的买,他是这么说的:净值低的基金更划算。用一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份额,赚的更多。净值太高危险,上升空间有限,净值低反而容易上涨。所以下结论只买“便宜货”。
这种思路对吗?先说结论,这位小伙伴的想法都不正确,也是许多新手将日常消费的习惯代入到投资中导致的错误。
基金净值到底受什么影响?买基金时,到底该选净值高的还是净值低的?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基金净值。
我们常说的基金净值,是基金的单位净值。对投资者来说,最直观的理解就是基金的“价格”,用总资金减去申购费之后除以单位净值就是你能得到的基金份额;卖出份额乘以赎回时的单位净值就是能得到的钱数。
例如,我们用1000元申购某只基金,申购费率是1%,基金单位净值是1元,我们能得到基金份额就是(1000-1000*1%)/1=990份。等基金的单位净值涨到1.2元,没有赎回费的情况下,我们赎回能得到的钱就是1.2*990=1188元。
基金单位净值受什么影响?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基金公司将各种资产“打包”成一支基金,然后分成若干份额卖给投资者,基金单位净值自然是受底层资产的价格影响。
首先,市场波动时,基金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资产价格波动,相应的基金的单位净值也会随之变化,这是影响净值的主要因素。我们每天也能在基金的详情页看到估算的单位净值随市场涨跌而波动。
其次,当基金分红时,会将一部分收益以现金的形式直接发给投资者,对投资者来说相当于左手倒右手。但单位净值会因为基金分红而下跌,基金公司也喜欢用这种方式来降低基金的单位净值,方便喜欢“低净值”投资者购买。除了上面两点,还有基金经理调仓、基金拆分、特殊的大额赎回等原因也会导致基金单位净值的变动。
买基金时,到底是高净值好,还是低净值好?
举个例子,基金A单位净值1元、基金B单位净值2元,在不考虑申赎费用的情况下,我们各买100元,就是持有A基金100份、B基金50份,当两支基金同时上涨20%时,我们持有A基金市值为100*1*(1+20%)=120元,我们持有B基金的市值为50*2*(1+20%)=120元。
所以,收益与基金的单位净值没有关系,关键的是净值的增长率。
高净值基金上涨空间有限,低净值的潜力更大?
有这种想法的小伙伴,很可能是怀着炒股的心态来投资基金,但是,基金净值≠股票价格。
股价围绕股票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主要受企业基本面和市场情绪等因素影响。而基金净值则不同,基金净值主要靠业绩决定。基金经理买入股票等资产,股价上涨,基金经理就会卖出,把持仓股票换成现金,实际的资产净值并没有减少。然后再买入低价的股票,循环往复,不断积累。
一般国内股票基金成立时单位净值都是1元,随着基金持续的运行,如果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强,基金业绩好,净值就会不断累积上涨。例如“老牌牛基”华夏大盘精选,自2004年成立以来,回报基金40倍,当前的单位净值为20多元,是目前市场上单位净值最高的偏股混合基金之一。
所以,低净值并非暗示着投资潜力大,高净值反而能证明历史业绩好。
当然,历史业绩也不能代表未来走势,我们在买基金时,应该更多考虑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当前市场风格等来综合判断基金是否有上涨的潜力,而不应该将基金的单位净值高低作为是否买入的标准。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查看更多:
暴跌の灵魂拷问:基金能不能加仓?
基民必看!只需三步,搞定基金投资
买基金,躺的越平,收益越高?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买基金,净值高好还是净值低好?
◎文丨 张一梵
◎来源丨张一梵笔记(ID:yifannote)
最近,各种基金分红的消息满天飞,不少基金投资者听到基金分红也是欢欣鼓舞。
可是,基金分红之后会净值会出现普遍下跌的情况?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基金分红的钱一般来源于出售证券资产,通过基金的分红实现基金净值的降低,也就是把你左手的钱放到了右手,你的总资产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但是,在分红的过程中基金的净值,实际上被人为的降低了。当然,除了基金的巨额分红,基金的分拆、复制也会把基金的净值的人为降低。
为什么要把基金的净值降低呢?
这主要来源于投资者对高净值的基金的恐慌,他们多数人患上了高净值恐慌,觉得基金的净值一旦过高,风险也会相应的累积。
为了应对基金高净值基金的出现,基金公司也是煞费苦心,他们通过分红(巨额分红)、分拆、复制等方式,人为的把基金的净值降下来了。这样做的后果是,巨量的资金汹涌而来了,认购费、申购费、管理费等费用水涨船高。
可是,事实上基金的净值的高低与收益、风险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患上了高净值综合症呢?
在分析高净值综合症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基金净值的含义,基金净值是基金投资各项资产扣除各项费用除以总份额,也就是单份额基金的价格,净值会在每个交易日更新。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基金的净值低,那么我们同样的金钱不是买入的份额更多,基金上涨的时候收益不是更多。事实是这样吗,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比如你花2000元购买了两支基金,基金A净值1.5元,1000元可以买667份;基金B净值1元,1000元可以购买1000份。
在不考虑基金份额的前提下,如果这两支基金同时上涨10%,那么,基金A净值为1.65元,总资产为1100元;基金B净值为1.1元,总资产为1100元,二者总资产是一样的。计算如下:
基金A:1.65×667=1100
基金B:1.1×1000=1100
从上面计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只基金的总资产都是1100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基金投资的收益与你的净值高低没有必然关系,他和你的投资本金以及单位基金的涨跌有关系。
基金净值的另外一个问题,净值越高是不是风险会更大?刚开始接触基金的时候,我也会这么觉得?可是,后来我发现事实远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我把股票与基金混淆了?
通常,我们买入股票实际是看好股票背后的企业,股票的价格他受企业基金面以及供求影响,股票的价格如果太高,可能会脱离企业的基本面,脱离对企业的合理估值。
基金则不然,基金的净值与他持有的证券资产有关。我们都知道,基金就是一揽子证券资产,基金经理的策略就是低价买入,然后高价卖出赚取差价。基金净值高,说明基金经理的专业水平高。
而且,一般情况下,如果基金持有的资产价格高,那么基金经理就会卖出持币在手,这样基金净值的上涨,但是风险却没有累积,而是把风险释放了。
手里拿的是现金,股票已经卖了,怎么会有风险呢。而且基金的净值高,说明这是一支非常好的基金,基金经理专业水准非常高。
基金净值低的就是好基金吗?
这可不见得,我特意好买基金网查了查,比如工银养老产业股票(001171)这至基金,现在的基金净值为0.672元,价格是不是很友好,可是业绩却不敢恭维。这支基金成立1年半的基金,业绩落后于同类基金,而且落后于沪深300。
后来,我在好买基金网查询得知,这支基金的基金经理为赵蓓,她所管理的三支基金业绩都不怎么好,这位基金经理好买基金网评分仅为5.77。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买基金实际上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靠谱的基金经理,而是不是盯着基金净值。
—THEEND—
|张一梵笔记|
简书作者
热爱读书、理财;
在这里
一起快乐成长。
基金净值高好,还是低好?
很多刚入门的小伙伴,很容易被一些相似的专业词汇难倒,比如基金的「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很多小伙伴就分不清。
于是我们准备了这个新栏目,带你搞懂投资专业术语,解答你在理财过程中遇到的大小问题,让理财更简单~
那今天,我们先来聊聊——
净值高的好,还是低的好?
各平台的「净值估算」靠谱吗?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也欢迎给我留言~
01
基金的净值到底是什么?
基金的净值,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这只基金「持有的资产值多少钱」。
那净值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有一个计算公式:
基金净值=基金净资产÷基金份额
光看这个公式可能有点难理解,所以还是先来搞清楚基金的本质。
基金本质上是集中投资者的钱,由基金经理帮我们去配置投资品种,搭建投资组合。
所以,基金净资产可以理解为基金经理买入持有的金融资产,基金份额则是把整个投资组合切成一小份一小份,方便我们投资者购买。
单位净值,也就是每一份基金的价格。
比如新成立的基金,净值是1元。我们在认购新基金时,扣除了认购费后的1000元,就可以买到1000份的基金。
累计净值,就是在单位净值的基础上,累加了这只基金成立以来的分红和拆分的金额。
比如下面这只基金的单位净值是5.6750元,可以看到这只基金自成立以来,每份基金共分红1.79元。那么这只基金的累计净值就是5.6750+1.79,等于7.4650元。
*基金分红10派9,指的是投资者每持有10份该基金则派发9元的分红。
而拆分就是把净值高的基金,拆分为N份净值低的基金。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影响,只是单位净值减少,基金份额增加了。
02
净值高的好,还是低的好?
买过基金的小伙伴都知道,基金净值有高有低,有不到1元的,也有3元、5元、甚至更高的。
很多人觉得基金净值越低就越便宜,能买到的份额更多,以后涨起来也能赚得更多。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基金净值低,不代表买得便宜。
因为你真正买到手的,其实是这只基金持有的资产组合,所以你是不是能买到便宜货,还要看基金经理有没有在低位配置相关资产,和基金净值高低是没有关系的。
那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基金净值越低,就越便宜呢?
这是因为,我们在日常购物的时候,习惯用价格高低去判断一件商品是贵还是便宜,而我们买卖基金也是按照基金净值成交,所以自然而然会把基金净值和商品价格看成一回事。
但是金融产品和普通商品是不同的,比如我们买入一只基金,买的是它持有的资产组合,而不是具体的基金份额;我们买入的目的,是获得资产价格上涨后带来的收益。
不管你是高净值买,还是低净值买,它未来给你带来的收益是一样的。
举个例子,假设你花1万元钱买入0.8元的基金,这只基金涨了10%,你的收益是1000元;
同样的1万元在1.2元买入这只基金,基金上涨10%,收益依然是1000元。
既然两者的收益是一样的,那么基金净值高低和你是不是买得便宜,当然是没有关系的。
03
净值估算,靠谱吗?
有些小伙伴在支付宝、天天基金等平台买基金时,可能会注意到:
明明基金的净值估算显示是红的,怎么晚上看又跌了呢?
实际上,基金净值要等收盘之后才能进行准确计算;
第三方平台显示的估值是根据公开披露的基金持仓和指数的走势估算出来的,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即便是同一只基金,在同一时间,不同第三方平台显示的净值估算也可能会不一样。
所以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估算的净值变化与实际的净值变化相差很大的情况。
这里也建议大家,最好少用净值估算这个功能。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试图通过实时的净值涨跌来「高抛低吸」,无异于赌博。
好啦,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如果有帮助记得点个「在看」告诉我哦~
基金净值是什么?买基金是选高净值还是低净值好
在基金投资过程中,有些基金的净值很高,有10元甚至以上,有些净值非常低,只有几毛钱,对于新基民而言,基金净值是什么?在基金的选择过程中,究竟买基金是选高净值还是低净值好呢?这是困扰投资者的一个常见问题。
1、基金净值是什么
基金净值也就是基金单位份额价值,它是基金总资产扣除总负债之后,除以基金总份额后的单位价值。
基金净值分为基金单位份额净值和基金累积净值两个部分。
基金单位份额净值是指基金当前的总资产扣除负债之后,除以基金总份额后的单位净值。
基金累积净值是指基金从成立之初到现在运营过程中,累积创造的净值之和,扣除当前基金总负债之后,除以基金单位总份额的单位累积净值。
实际上,基金的净值表示基金运营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如果基金净值高,说明基金业绩好,基金净值低,说明基金业绩差,尤其是分级基金,如果基金的净值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下折风险,造成投资者的大额亏损。
因此,在基金的净值选择上,选择高净值的基金比选择低净值的基金更加好,而不是像其他投资一样,越便宜越好。
综合分析,基金净值是基金的投资预期收益的总和,它代表着在过去运行中,投资所产生的的全部预期收益。在一定的程度上,净值高说明基金优秀,净值低说明基金表现不理想,当然还需区分累积净值和单位净值的比较。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