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怎么看持有总份额的净值? 基金份额净值,指以计算日基金资产净值除以计算日基金份额余额所得的基金份额的价值。 基金份额净值,又称为基金份额资产净值是指申请当日每一基金
怎么看持有总份额的净值?
基金份额净值,指以计算日基金资产净值除以计算日基金份额余额所得的基金份额的价值。
基金份额净值,又称为基金份额资产净值是指申请当日每一基金份额的成交价格。比如要赎回,其赎回价格就是以申请当日的基金份额净值为基础进行计算的。
基金份额净值计算方式:
基金份额净值=(基金总资产—基金总负债)/基金总份额
其中,基金总资产是指基金所拥有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银行存款本息及其它投资)的资产总额;
基金总负债是指基金运作及融资时所形成的负债(包括应付给他人的各项费用、应付资金利息等);
基金总份额是指当时发行在外的基金份额的总数。
基金份额累计净值计算方式:
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基金份额净值+历次分红累计值
示例:
比如,一只基金,共经过二次分红,第一次分红为0.5元/份; 第二次分红为0.3元/份;基金份额净值是1.2元/份,则 :
基金份额累计净值=1.2元/份+0.5元/份+0.3元/份=2.0元/份。
开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额的买卖价格就是以基金份额对应的资产净值,也就是基金份额净值为基础进行计算的。但是,由于申购或赎回的当日,用来计算基金份额或卖出所得到的金额的依据是证券交易所当天的基金份额净值。然而,该净值在当日还不能计算出来,必须等到股市闭市后,才能计算出来。只有等到第二天才能公布上一个交易日的基金份额净值。
投资者在买卖交易的当日看到的基金份额净值是上一个交易日买卖的适用的计算基础,而不是当日买卖的计算基础。这样,投资者在买卖的当日是不知道自己能够买到的份额数或卖出的金额数,只有根据第二天公布的基金份额净值,投资者才能进行计算。这种计算方法称之为“未知价法”。我国采用的计算方法就是“未知价法”。
基金份额和基金净值分别是什么意思???-找法网
基金份额是指基金发起人向投资者公开发行的,表示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额对基金财产享有收益分配权、清算后剩余财产取得权和其他相关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凭证。什么是基金净值
基金净值,是指每个营业日根据市场收盘价所计算出的基金总资产价值,扣除基金当日之各类成本及费用后,所得到的就是该基金当日之净资产值。除以基金当日所发行在外的单位总数,就是每单位基金净值。
基金累计净值=单位净值与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分红派息之和,它属于一个参照值。
当基金份额净值计价出现错误时,基金管理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处理:
1.应当立即纠正。即对会计记录、财务会计报告、中期和年度基金报告、基金份额净值公告以及其他基金信息资料中错误的基金份额净值改为正确的基金份额净值。
2.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基金管理人发现基金份额净值计算错误时,应当立即通知基金托管人以及基金份额申购、赎回的代办机构,按照正确的基金份额净值办理基金份额的申购、赎回及相关业务。同时,基金管理人应当检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并相互核对,检查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查找基金份额净值计算错误的环节和原因,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调整人员、完善会计制度和基金份额净值计算程序、加强检查和监督等措施,避免以后再出现基金份额净值计算错误的情况。
3.基金份额净值计价错误达到其净值的0.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公告,并报***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公告和备案的内容应当包括复查后正确的基金份额净值、造成基金份额净值计价错误的原因、采取的防止今后出现计算错误的措施等。
根据有关规定,如今基金份额上市交易的核准程序是:
1.基金管理人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交易申请书、上市公告书、基金募集申请核准文件、基金份额发售文件、基金合同、基金托管协议、验资报告、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资格证明文件、基金财产托管证明文件等,向证券交易所申请基金份额上市交易。
2.证券交易所对基金管理人提交的文件进行审查,对符合上市交易条件的,出具审查意见,拟订上市交易时间,并附相关文件,报***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3.***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按照规定进行审查,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并通知证券交易所和基金管理人,不予核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4.基金份额上市交易申请经***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的,由证券交易所出具上市通知书,并与基金管理人订立上市交易协议,安排基金份额上市交易。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基金份额和基金净值分别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通过对上文的阅读,会对基金份额和基金净值这两个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小编。
我持有50000份理财产品,净值1.0000是什么意思?
就是一元的价值。 以基金为例,基金净值是指,每一份基金的净资产价值。 基金单位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总份数。
比如买的刚发的产品开始净值是1.0000,经过一段时间后净值变成1.1000,这1.1000就是一份产品的当前价值,也就是当前净值,盈利是10%。
基金持有份额和净值是什么意思?
基金持有份额是指投资者购买基金时所获得的基金份额数量,每份基金持有份额代表了投资者在基金中持有的一部分权益。而基金净值则是指基金资产减去基金负债后所剩余的价值,净值越高意味着基金的投资表现越好。投资者可通过持有基金份额来分享基金净值增长所带来的收益。基金的净值定期公布,投资者可据此观察基金的表现并进行投资决策。
看懂基金走势,正确持有基金
对于投资者来说,基金业绩的走势是挑选基金时需要考虑的的重要指标之一。好的基金业绩能够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和信心,而糟糕的历史业绩则可能预示着预期损失。如果基金所投资的行业发展呈现出波动性,基金未来的走势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怎么看待基金走势和如何正确持有基金。
看单期回报率
首先看单期回报率,“近1年、近3年、近5年”这类型的投资回报的展示,好像给你展示了一只基金短、中、长期的业绩数据,但是这种业绩排名方法的最大问题就是:从当前最新净值往前推,所以算出来的业绩受到近期净值涨幅的影响一般比较大。换句话说,只要基金过去表现还凑合,但近期的业绩涨的非常好,那得到的结果就是“全优秀”。如下图:
所以看基金是否真正具备长期、稳定的业绩历史,一定要多看一下基金每个年度内的表现,如果基金在每个年度内都表现出色,那这只基金才是真的比较出色。
需要基金公司提供最新持仓数据
在行情动态呈现上,由于基金净值走势要以持有的股票等底层资产涨跌幅为依据,因此净值数据更新会滞后于交易市场。为了能让基民及时对净值走势有大概了解,一直以来主要的第三方平台都会提供基金净值估算功能。这与本次下线的基金实时估值,并不是一回事。
根据某公募基金内部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介绍,基金净值走势图一般指第三方平台根据基金季度公开持仓结合当天行情走势拟合而来,这和基金公司没有关系。基金实时估值,却需要基金公司提供数据。
然后,我们要分析的是基金经理任职回报。在分析基金经理的任职回报时,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如果基金更换过基金经理,那么我们最好是用现任基金经理任职以来的业绩进行分析,尤其是在分析规模较小、投研平台不强的公司的基金。
找准业绩走势变动的“根源”
影响基金业绩走势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市场环境、基金经理水平、基金策略等。其中,市场环境是影响基金业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基金经理很容易就能选到好股票,基金业绩自然就会好。相反,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即使基金经理再加班加点,也很难选到好股票,基金业绩就难免出现下滑。
此外,基金经理的个人水平也对基金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优秀的基金经理具有非常较高的图谋性和市场分析能力,能够通过精准的分析预判市场走势,并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可以实现基金净值的快速增长。相反,低水平的基金经理则容易犯错,导致基金业绩下滑。因此,在选择基金时,应该优先考虑基金经理的水平。
基民不应根据每天涨跌幅进行交易
前述公募内部人士认为:“实际上基金投资并不适合、也不需要这么做。基金投资倡导的是长期持有,而不是看着每天涨跌幅进行交易,如果是这样和炒股就没什么区别了。”
最后,基金策略也是决定基金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基金的策略不同,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位置和吸引力。例如,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牛市市场中涨幅较大;而固定收益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基本上年年有收,但涨幅较小。
在选择基金时,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投资目的和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策略。例如,如果期望稳健回报,可以选择例如易方达增强回报债券A、南方宝元债券A等债券型基金。
基金业绩走势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在选择基金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投资意识和判断能力,选到合适的基金。同时,在投资过程中也需要认识到市场存在的风险,适当控制风险,多方面分散投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基金市场中获得稳健和持续的收益。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间接使用本文涉及内容进行投资等造成一切后果损失,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文章图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处理。
持有的基金份额突然翻了一倍!有啥好处吗?
昨天市场一片葱绿,军工好不容易涨红,却发现我自选列表里的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没有动静,一拉公告,原来基金停牌一天,准备进行拆分。
看了下评论区,已经有基民纳闷为什么基金的持仓成本降了,份额增加了,甚至有基民以为盈利也增加了。
关于基金拆分,很久之前聊过一次。
所谓的基金拆分,是指在基金份额持有人资产总额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基金份额净值和持有基金份额的对应关系。
举个例子:
基金总资产=基金净值*基金总份额
有净值为1的基金,总份额为10000份,基金总资产为10000元。
假设把基金份额按1:2的方式进行拆分,由10000份变成20000份,那么根据公式推算,基金净值就由1变成0.5,基金总资产还是10000元。
拆分后,基金持有人的实际权益是不受影响的,通过这只基金赚的钱、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都照旧。
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的拆分公告中,就有关于本次拆分的详细披露:
很多新手对“低净值”的理解确实过于粗暴——低成本、便宜。有的人买新基金就是冲着“净值为1”去的,还有人以为只要基金净值在1以下,就是便宜货,可以闭眼买。
这种理解当然是错的。
举个例子:
一只2010年成立的A沪深300指数基金,目前净值为2;
一只2021年新成立的B沪深300指数基金,目前净值为1。
同样一笔10万块,买A可以得5万份,买B可得10万份,看上去同样一笔钱我们买B基金可以得到多一倍的份额。
但我们都知道,沪深300指数基金跟踪的是沪深300指数的走势,如果沪深300指数涨了2%,A基金和B基金的涨幅会因为净值差一倍,涨幅也差一倍吗?
当然不会,A和B的涨幅差距,主要取决于它们对沪深300指数的跟踪误差,假设两只基金的跟踪误差都为0,基本涨幅就和沪深300指数一致。
那么:
10万块的A基金(买入净值2,5万份),收益率2%,收益2000元;
10万块的B基金(买入净值1,10万份),收益率2%,收益2000元。
再举个更简单粗暴的例子:
一家无法扭亏的上市公司,股价便宜到1元,和一家盈利前景好的上市公司,股价100元,你买哪家?
肯定选预期好的这家,现实案例可以参考茅台。
基金发行时的初始净值都为1,后续的净值增长取决于基金的业绩表现,但当前的基金累计净值反应的只是基金过去的业绩表现和管理水平,我们现在买入该基金,能不能赚钱还是要取决于基金未来的赚钱能力。
所以挑基金,其实更重要的是挑“质地”和“潜力”。
而在做基金定投时,之所以建议越跌越买,是因为我们已经把质地好的基金挑出来了,越跌越买可以帮我们摊低持仓的单位成本,等待基金的净值回归和超越。
基金公司搞基金份额拆分,降低了基金净值,不明所以的基民就会误以为基金变“便宜了”,所以说,基金份额拆分的“营销”意味其实更大一些。
业内对基金份额的拆分,也有一个普遍说法:
为了降低投资者对价格的敏感性,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从而改善基金份额持有人结构,使得基金经理更为有效的运作基金。
说是这么说,但新基民还是要补上“份额拆分”这一课,避免稀里糊涂就掉进“低净值陷阱”里了。
选基金,重点还是要看基金的潜力,尤其是主动管理型基金,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尤为重要。
在基金的详情页中,通常会有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的展示,如果单位净值低于累计净值,通常就是有过拆分或者分红:
往期内容:
个人养老金基金重在长期持有 - 财经 - 中工网
原标题:个人养老金基金重在长期持有(主题)
自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以来,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持续扩容。不过,当前市场上160多款个人养老金基金,有逾八成今年以来业绩出现亏损。
受访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应着眼于长期养老规划,尽量从中长期角度出发做出投资决策,避开短期情绪影响。需要强调的是,在四类个人养老金产品中,养老基金产品属于投资风险最高的。对于风险偏好较保守的投资者,建议以稳健投资为主,配置养老储蓄产品。
现象:
作为个人养老金产品的“主力军”之一,目前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约有160只。从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收益情况来看,今年以来,截至9月25日,160只产品中仅有27只年内收益为正,占比约17%,这也意味着逾八成的个人养老金基金今年均出现不同程度亏损,排在首位的平安稳健养老一年持有(FOF)Y也仅取得不足3%的年内回报。
拉长时间来看,业绩表现也并不乐观,从成立以来至9月25日的回报情况看,仅20只个人养老金基金收益为正,中欧预见养老2025一年持有(FOF)Y和平安稳健养老一年持有(FOF)Y收益最高,但也仅在2.5%左右。
个人养老金基金首尾业绩相差较大。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初至9月25日,平安稳健养老一年持有(FOF)Y以2.83%的收益率排在首位,而中欧预见养老2025五年持有(FOF)Y以-11.81%的收益率排在末尾,首尾之间相差约15%。
进一步来看个人养老金基金大面积亏损的情况,记者留意到,从个人养老金基金今年以来回报情况看,年内收益排在前十的均为一年期产品,收益排在倒数十位的则多为五年期或三年期产品。
从规模情况来看,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有数据显示的149只个人养老金基金规模合计为50.03亿元。其中,仅兴全安泰积极养老五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Y、华夏养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Y、华夏养老2045三年持有混合(FOF)Y等12只个人养老金基金的规模超亿元,逾九成个人养老金基金的规模不足亿元,去年11月成立以来的产品中,泰康福安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混合(FOF)Y规模排在后位,仅约10万元。
那么,是否规模越大的基金收益表现越好呢?从基金规模超5亿元(截至二季度末)两只基金情况来看,收益表现也并不突出。兴全安泰积极养老五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Y和华夏养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Y,今年以来实现回报分别为-2.52%和-4.62%。
分析:
个人养老金基金为何出现大面积亏损?为何持有期短的产品收益高,持有期长的产品收益低呢?
“原则上养老目标日期型基金持有期越长,可投资的权益类资产比例越高,短期内相应的基金净值波动也会越大。”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夏盛尹补充道,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这类基金会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列,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此外,不同的养老目标风险型基金会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在行业配置、投资品种选择、风险控制等方面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策略选择会导致基金在业绩上存在差距。业绩的分化会进一步导致规模上的差距,只有长期稳健的产品才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盈米基金啟明研究员冯梓轩分析,短期产品通常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市场在较短时间内的波动可能不会对这些产品的价值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一年期产品更容易保持正收益。“投资者不应过度关注年限产品是否均衡,在选择个人养老金基金时,投资者更应仔细研究基金的投资目标、策略、历史表现以及风险等级,以确保其符合自己的投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冯梓轩提醒。
作为基金中的基金,从个人养老金基金仓位持有情况来看,与今年一季度相比,二季度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持有的基金类型中,持有混债债券基金的规模占比提升最为显著,而持有纯债债券基金的规模占比则明显下降,但规模仍最大。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分析指出,一般而言,养老目标FOF基金整体表现为中风险R3的天相事前风险评级结果,配置资产以纯债债券基金、混债债券基金等预期风险较为稳健的底层基金资产为主,整体风险水平表现相对适中。
投资建议:
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除了有税收优惠,产品管理费和托管费都是减半优惠。有基金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应着眼于长期养老规划,尽量从中长期角度出发做出投资决策,避开短期情绪影响。
有银行业内人士建议,在四类个人养老金产品中,养老基金产品属于投资风险最高的。对于风险偏好较保守的投资者,建议以稳健投资为主,配置养老储蓄产品。不过,该人士进一步表示:产品配置需多元化,假设全部投资储蓄存款,虽然保本效果比较好,但增值效果不明显。
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年轻参与者而言,建议适当配置养老基金等权益资产,可以充分利用其长期投资优势,通过跨牛熊周期,获取长期合理回报。而对于即将退休的投资者,则建议养老储蓄和养老理财这种三五年内即到期的产品。
那么,面对数百款个人养老金基金,投资者该如何选呢?
记者了解到,个人养老金基金根据投资策略的不同,分为两类: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和养老目标风险基金。其中,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直接以退休日期命名,随着投资者退休时间临近风险偏好逐渐下调,该类基金中的权益类资产比例逐渐下降,固收类逐渐上升,比较适合没有太多精力和经验的投资者;养老目标风险基金,通过限制投资组合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或是组合波动率等方法,将基金整体风险控制在预先设定的目标范围内,更适合有一定资产配置能力的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收益偏好特征进行配置。
冯梓轩提到,首先要确定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其次要查看基金的资产配置,了解它们投资于哪些资产类别,例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确保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与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相符等。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目标来选择个人养老金基金,不能盲目跟随市场趋势或他人的建议。
“对于具体选择某一只养老目标基金而言,由于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整体成立时间较短,业绩表现较为短期,不能较为全面且长期反映一只养老目标基金的收益及控制风险能力。”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建议,投资者或可以参考管理该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的基金经理或基金管理人其他同类型产品的过往业绩,优选整体表现较为长期、稳定及可以带来较好投资体验的基金经理或基金管理人,从而选择其旗下产品。
个人养老金基金根据投资策略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类:
1、养老目标日期基金:
一般命名规则是“基金公司名+养老+目标日期+最低持有年限”,比如,“某某养老2043三年持有”,意思是说,以2043年为目标退休年份,买入后至少要持有三年才能卖出的养老目标基金。
从目前已发行的目标日期基金来看,目标年份从2025年到2060年不等,最低持有时间分为三档:一年、三年、五年。
2、养老目标风险基金:
一般命名规则是“基金公司名+风险等级+养老+最低持有年限”,比如,“某基金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意思是说,风险等级为“稳健型”,最低持有期限为“一年”。
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设定权益类资产、非权益类资产的基准配置比例,或使用广泛认可的方法界定组合风险(如波动率等),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基金组合风险。
目标风险基金产品常见的风险等级有保守、稳健、均衡、积极等,从保守到积极,风险等级逐渐升高。
某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为1亿元,股票市值为2000万元,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市值为5000万元,投资定自非群干期存款3000万元...
是:B解析现金类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现金类资产占基金净值比例=基金现金类资产/基金资产净值=(3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80%
什么是基金净值?怎么看基金的净值高低?
共同基金所拥有的资产每个营业日根据市场收盘价所计算出之总资产价值,扣除基金当日之各类成本及费用后,所得到的就是该基金当日之净资产价值。除以基金当日所发行在外的单位总数,就是每单位净值。 基金估值是计算净值的关键 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即每一基金单位代表的基金资产的净值。单位基金资产净值计算的公式为:单位基金资产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 其中,总资产是指基金拥有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按照公允价格计算的资产总额。总负债是指基金运作及融资时所形成的负债,包括应付给他人的各项费用,应付资金利息等。基金单位总数是指当时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的总量。 基金估值是计算单位基金资产净值的关键。基金往往分散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各种投资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由于这些资产的市场价格是不断变动的,因此,只有每日对单位基金资产净值重新计算,才能及时反映基金的投资价值。基金资产的估值原则如下: 1、上市股票和债券按照计算日的收市价计算,该日无交易的,按照最近一个交易日的收市价计算。 2、未上市的股票以其成本价计算。 3、未上市国债及未到期定期存款,以本金加计至估值日的应计利息额计算。 4、遇特殊情况无法或不宜以上述规定确定资产价值时,基金管理人依有关规定办理。基金净值即基金单位资产净值,简称基金净值(NetAssetValue,NAV),也叫每份基金单位的净值。 计算公式为: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其中,总资产是指基金拥有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总负债是指基金运作及融资时所形成的负债,包括应付给他人的各项费用、应付资金利息等;基金单位总数是指当时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的总量。开放式基金的单位总数每天都在变化,因此须以当日交易结束后的统计数为准。在每个营业日收市后,将当日基金资产净值除以当日交易截止时的基金单位总数,就得出当日的单位资产净值。 单位基金净值是反映基金绩效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开放式基金的交易价格就是以每基金单位的净值为依据确定的。由于基金所拥有的资产的价值总是随市场的波动而变动,所以基金净值也会不断变化。累计单位净值=单位净值+基金成立后累计单位派息金额 基金净值的高低并不是选择基金的主要依据,基金净值未来的成长性才是判断投资价值的关键。净值的高低除了受到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若是基金成立已经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或是自成立以来成长迅速,基金的净值自然就会比较高;如果基金成立的时间较短,或是进场时点不佳,都可能使基金净值相对较低。因此,如果只以现时基金净值的高低作为是否要购买基金的标准,就常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购买基金还是看基金净值未来的成长性,这才是正确的投资方针。
基金持有几年净值回到原点,该不该卖掉?
昨天上证指数跌破了3500点,过年前夕的市场震荡似乎给大家增添了一些忧愁。不过,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小夏也感同身受,昨天看到持有了两年的基金,净值都基本回到了原点,确实有些心痛,不过在心痛的同时也不要被情绪所干扰,更要仔细斟酌如何应对。为此,小夏研究了好多历史数据,做了一些测算,发现了点小秘密,这就分享给大家!
首先,找到基金净值回调的原因。比如小夏说的,持有两年的基金昨天回到了原点,有一部分原因肯定是昨天市场的整体波动导致,还有就是这两年以来基金经理的调仓运作,一级市场波动,以及个别板块的影响。那么大家如何分析自己持有的基金,净值回调到原点的原因呢?小夏帮大家总结了两方面常见的原因:
一方面,是市场的自然波动。市场涨涨跌跌是常态,行情波动加上风格轮换,基金净值自然也会上下震荡。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如果从2015年6月12日历史高点5178点入场,一直持有到2017年6月12日,两年时间里不仅赚不到钱,反而还会下跌29.43%;但如果将时间再拉长一些,一直持有到2021年6月12日,6年时间里持有收益将达到44.06%。所以说,即使市场长期趋势向上,但短期总难免有不赚钱甚至亏钱的情况。(数据来源:wind,基金指数历史业绩不代表产品业绩,不代表未来走势)
另一方面,是投资者选择基金的因素。比如投资者自身经验不够,没有挑选到优质的基金,于是持有一直没有盈利;又或者看到别人讨论某只基金好、过去几年涨了多少倍,于是跟风买入,结果买在高点成为“山顶洞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只能忍受基金亏损的煎熬。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专业的因素,比如是投资者自身看好某个市场或行业的长期走势,并且这个行业和板块的基本面确实很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但在市场中却持续在“寻底”中,一直没有等到反弹的机会,也有这种可能性存在。
最近,基金产品的四季度报告已经出炉,大家可以查阅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除了市场波动因素之外,长期的业绩表现以及持仓情况,就能大概可以分析出其中的原因。
然后根据原因,适当的做出调整。比如基金长期业绩都非常优秀,只是你刚好买在了阶段较高的点位,那么净值回调到买入原点,不妨可以多些耐心。
如果长期业绩并不可观,没有超过业绩比较基准,那么就要研究一下基金持有的板块,如果持有的板块成长性不太高,可以适当的逐渐减仓,但是注意尽量避免割肉。如果持有的是优质资产,但是业绩并不可观,那就在行情软件中了解一下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和投研实力。总之就是分三步做分析,市场因素、基金产品属性和基金经理实力。
无论是市场因素还是基金产品本身因素,持有了一两年的基金,净值回到原点的这种情况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吗?其实不一定,如果换个投资姿势,也许能更加高效的投资,那就是小夏推荐过很多次的“懒人投资法”:定投。
举个例子:以沪深300指数为测算目标,假如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持有,到2021年12月31日,沪深300指数从5385.1点下跌到4843.85点,持有的最终收益是-10.05%。也就是说,辛辛苦苦投资了14年,到最后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亏了超过10%!(数据来源:wind,指数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走势)
那如果换成定投,情况又会怎么样呢?还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测算目标,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定投,每月1号扣款,每次投入1000元,到2021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16.8万元,账户市值为264903.81元,总收益为264903.81-168000=96903.81元,收益率为57.68%!
(测算数据来源:U8指数定投计算器https://www.u8see.com,指数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走势)
为什么指数整体趋势向下,定投还能盈利呢?
这是因为定投的几大优势:一是平摊风险和成本。因为定投的资金是分期投入的,即使各个时期的市场情况不一样,也能有效平均投资成本,分散投资风险;二是具有一定的纪律性和规律性。基金定投可以避免投资人的主观情绪干扰,避免因为市场波动过大引发的情绪起伏,通过时间来积累财富;三是避免了无效择时。定投是一个长期投资行为,不用考虑各个时期的投资时点,不必考虑市场的经济状况,不会因为短期波动而改变长期投资决策。
业内普遍认为2022年的股市大概率还是一个震荡市,虽然结构性行情依然不少,但风格和行业间的波动会加大。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持有的基金几经波折之后回到原点的很有可能更加常见。这个时候,与其纠结叹气,不妨调整一下自己的投资姿势,用有效的投资策略来减少市场对投资的影响,或许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