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价历史最高价是哪一年? 煤炭价格最高是2016年。 2016年,煤价疯长的3个阶段。受到276去产能影响、严禁汽车超载超限、降雨季节以及煤矿安全检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煤炭价格经历
煤价历史最高价是哪一年?
煤炭价格最高是2016年。
2016年,煤价疯长的3个阶段。受到276去产能影响、严禁汽车超载超限、降雨季节以及煤矿安全检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煤炭价格经历了三次狂飙式上涨,分别是在2016年5月、9月、12月。最高突破600元/吨。一时间,煤炭产能骤减,又出现了煤矿关闭、煤场没煤,拿着钱买不到煤的情形。煤价又经历了新一轮的涨潮,两周之内累计上涨61元/吨。
冀中能源: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2年净利润增62.73%
证券时报网讯,冀中能源4月26日晚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60.36亿元,同比增长1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8亿元,同比增长62.73%。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公司业务包括煤炭、化工、电力、建材四大板块,其中煤炭为公司的主要产品。2022年公司原煤产量2,636.63万吨,煤炭销量2,892.00万吨,煤炭销售收入293.77亿元,主业煤炭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81.52%。由于2021年煤炭行业缺口较大,2022年煤炭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加之保供政策对煤炭价格控制较为严格,煤炭价格延续了2021年末以来的高位运行态势。
年报显示,公司下属19座矿井,总地质储量29.31亿吨,年度核定生产能力3,265万吨。内蒙古公司嘉信德煤业和嘉东煤业正在跑办产能核增手续,预计2023年将核增产能120万吨/年,公司邢台矿西井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将增加2023年产能60万吨/年。公司目前在产矿井的总可采储量约6.21亿吨,以优质炼焦煤、1/3焦煤、肥煤、气肥煤以及瘦煤为主。
对于2023年的煤炭市场,公司在年报中判断,从需求端来看,预计2023年煤炭需求将保持适度增加,同时,***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钢铁、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需求或有所减弱。从供应端来看,预计2023年我国煤炭产量将保持增长,增幅回落。煤炭进口形势逐步改善,进口煤进一步发挥调节补充国内煤炭市场的积极作用。(燕云)
煤炭价格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煤炭价格走势的具体因素。
1、煤炭产量将继续增加
8月份,山西、陕西和内蒙三个煤炭主产区陆续公告了建设煤矿产能情况,三地在建产能规模超过8亿吨/年,新增产能高达5亿吨/年,接近2亿吨/年新增产能已形成有效供应。***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协调,继续增加优质煤炭产能释放。
2、相关部门继续强化煤矿安全与环保
9月份,全国煤炭安全检查进入深入检查与集中整治阶段,同时,临近“十九大”召开,安全、环保监管从严,主产区煤管票发放规模受到控制。9月中上旬,仍有煤矿发生事故,安全生产仍有待强化,煤炭产量将受到一定影响。
3、*部地区铁路运力紧张
下半年,铁路运输通道建设稳步推进,兰渝线计划今年年底通车,西南地区用煤紧张将得到一定缓解。但是,受环渤海港口陆续停接汽运煤影响,铁路运力或将趋紧,部分以汽运为主的产煤省煤炭外运受到限制。
4、煤炭企业库存减少
9月份,受安全生产检查、环保督查力度加大,南方气温降幅不及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旺盛,煤炭企业库存减少。截止到9月10日,全国主要产煤省部分煤矿存煤2393万吨,环比减少207万吨,下降7.9%,同比减少1769万吨,下降42.5%。
5、下游用户与中间环节库存增加
受下游行业迎峰度冬前期补库需求增加的影响,电力企业与港口库存增加。截止9月10日,电厂存煤5710万吨,比上月末增加47万吨,增长0.8%;同比增加591万吨,增长11.5%。存煤可用16天,比上月末增加2天,同比增加5天。秦皇岛等北方四港煤炭库存1440万吨,比上月末增加27万吨,增长1.9%;同比增加672万吨,增长87.5%。
6、高温天气减少,电厂耗煤下降
进入9月份,随着高温天气减少,沿海六大电厂日耗回落,截至9月14日,沿海六大电厂日耗72.79万吨,较八月底减少了1.59万吨。本月1-10日,全国重点发电企业日均供煤335万吨,比上月减少48万吨,下降12.5%,同比增加4万吨,增长1.2%;日均耗煤326万吨,比上月减少59万吨,下降15.3%,同比减少9.7吨,下降2.9%。
7、中长期合同作用凸显
2016年底,***有关部门大力推进中长期合同签订,确定了以535元/吨位基准价上下浮动的价格机制。今年年初以来,签订中长期合同的下游企业用煤得到有效保障,其稳定煤价的作用也得到显现。今年年底,中长期合同的进一步签订将作为***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的主要工作目标。
2021年内蒙果象点居材给起古煤炭税收多少
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49.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7.5%。根据内蒙古人民**官方网发布的资料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49.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7.5%,比上年增加298.7亿元,增长14.6%,其中,税收收入1671亿元,增加213.3亿元,增长14.6%。非税收入678.9亿元,增加85.4亿元,增长14.4%。2021年,受经济持续恢复、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影响,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连续12个月稳定在两位数,全年超收349.9亿元。
2021年煤炭行情怎么样?
价格高位运行
从2021煤炭价格行情来看,煤炭价格持续走高,市场煤价先后突破了1000、2000、3000关口,年前近两个月上涨了好几倍,“煤超疯”现象引发市场的高度关注。进入11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气温降低,已经开始陆续供暖,我国目前发电供暖主要还是靠火力发电,煤炭是发电主力,煤炭火力发电也占据了我国发电总量的绝大部分。而且近期受到全球流动性增强影响,大宗商品都纷纷涨价,煤炭价格也水涨船高。
资本动态|价格高位运行煤企“赚翻”,煤炭板块将迎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图源:东方财富网
# 煤价高位运行,煤企“赚翻”
# 煤炭迎来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什么原因导致08年左右煤炭价格高涨
一、煤炭需求继续增长,但增幅回落二、产能较快增长,运能增长趋缓,瓶颈制约将略有加剧三、2008年煤炭供求总体平衡,煤炭平均价格将继续上涨
2022年煤炭市场回顾以及2023年展望-北极星火力发电网
◆2022年,我国坚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充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提升煤炭保障能力,合理控制煤炭价格,煤炭保供政策贯穿全年并逐步发挥实效。2022年全年生产原煤45.0亿吨,同比增长9.0%。2023年,煤炭将继续发挥兜底保障作用,1月份以来,多省区明确提出了2023年煤炭计划产量,预计2023年国内原煤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
◆2022年,在国际地缘**冲突、气候异常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能源危机加剧,全球煤炭产量及消费双双反弹,国际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外加人民币汇率波动,2022年全年我国煤炭进口量2.93亿吨,较2021年的3.23亿吨同比下降9.2%。2023年全球能源危机仍在发酵,全球煤炭需求或仍将保持强劲。而随着国内煤炭产量增加,预计2023年我国动力煤进口市场将保持相对平稳。
◆2022年多重内外部超预期因素的反复冲击,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全年火力发电5.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增速明显低于2021年同期,且非电用煤需求走弱。2023年国内经济稳步复苏,中电联预计全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15万亿千瓦时,比2022年增长6%左右,同时随着基建发力,钢铁、水泥等行业将企稳复苏,煤炭需求有望小幅增长。
◆2022年,***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创新煤炭价格区间调控机制,加强对电煤价格的调控,煤炭年度长协价格保持稳定。12月份,重点燃煤发电企业煤炭综合平均到厂价每吨846元,同比下降13%,与国际煤炭价格上涨1倍以上形成鲜明对比。2023年,重点用煤企业长协煤全覆盖政策更加趋紧,煤电企业普遍加大了长协煤的采购力度,发电成本有望下降。
◆2022年国有大矿及铁路运力基本以优先保供为要,港口现货资源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国内动力煤现货市场价格保持高位震荡,价格中枢上移。2023年在经济刺激和市场信心恢复的背景下,煤炭市场将呈现供需两增的态势,并向适度宽松转化。而随着煤电企业市场煤采购量下降,冶金、建材、化工等非电企业煤炭需求对煤炭市场价格的影响将提升。若不发生“黑天鹅”事件及重大外部冲击,煤炭价格有望震荡下行。
2022年煤炭市场运行情况:保供政策持续,增产量控价格
2022年,在国际地缘**冲突、气候异常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能源危机加剧,全球特别是欧洲煤炭消费反弹,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我国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充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保供政策贯穿全年并逐步显露实效,煤炭产量持续增长,动力煤价格相较2021年明显回落。
首先,保供增供提升煤炭保障能力。***发展改革委要求,一增产能,印发《关于成立工作专班推动煤炭增产增供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主要产煤省区和中央企业全力挖潜扩能增供,年内再释放产能3亿吨以上;二增产量,全国日产煤量要维持在1260万吨/日;三增储备,全国实现6.2亿吨储备。
其次,控价格。***发展改革委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关于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行为的公告》,前者提出国产动力煤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后者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经***批准的长协价每吨570~770元(对应5500大卡),基准价所有煤炭企业按675元/吨执行,坑口价不得超700元/吨,港口不得超900元/吨。5月,***发展改革委价格调控监管政策系列解读九连发,内容从限制中长期合同价格、各环节煤炭价格,到禁止捆绑销售现货、严禁不合理提高流通费用,再到动力煤品种热值基准的界定。市场监管总*出台《关于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在明确了哄抬价格违法行为认定范围基础上,提出将对经营者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予以处罚。
再次,补签长协。***发展改革委要求,煤炭企业长协数量应覆盖自有资源量的80%以上,重点核查合同签订数量落实情况、合同价格机制落实情况;同时对上报时有进口煤的企业补签应急保障性中长期合同。
随着政策组合拳的强力出击,全国上下全力贯彻执行。***能源主管部门优化调整煤矿产能置换政策,加快实施“十四五”煤炭规划,全力以赴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产煤大省持续推进省内煤炭产能释放,晋陕蒙新煤炭主产区对煤炭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达90.5%。同时各省不断加强煤炭价格核查工作,江西、山东、福建、内蒙古、广东等省区发展改革委对煤炭价格涉嫌超出合理区间线索开展核查。多家煤炭企业因超出价格合理区间销售或结算受到行政处罚。在政策的持续发力作用下,煤炭保供稳价政策逐步发挥实效。
2022年,能源主管部门加快了煤矿建设项目的核准速度。据***能源*公开数据,至2022年11月中旬已累计核准(含调整建设规模)煤矿项目14处、新增产能6200万吨/年以上,推动进入联合试运转试生产煤矿产能约9000万吨/年,进一步夯实了煤炭增产保供的产能基础。煤炭行业投资额出现明显回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2021年仅11.1%,而2022年达到24.4%,增幅进一步扩大。
图12020—202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增长情况
2022年在煤炭长协保供政策以及产能释放影响下,我国煤炭企业生产积极性高,叠加铁路运力提升,港口煤炭中转作业增加,带动我国煤炭产量大增,11月日均产量更是突破1300万吨。2022年全年生产原煤45.0亿吨,同比增长9.0%。虽然煤炭进口量有所回落,但在国内煤炭产量增长的带动下,全年煤炭总供给大幅增长至47.89亿吨左右。
从各地区数据来看,2022年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5省区原煤产量合计37.68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3.8%。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原煤产量累计同比分别增长8.7%、10.1%、5.4%和28.6%。福建、青海、江西、山东、贵州、安徽6省煤炭产量累计同比分别下降17%、15.6%、8.3%、6%、4%、0.9%。
2022年初,我国最大进口煤来源国印尼发布煤炭出口禁令,叠加澳大利亚矿区洪水形势愈发严峻使出货量减少、南非煤炭运输受阻等因素,导致国际煤炭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虽然印尼煤炭出口禁令很快被解除,但当地矿商仍需继续履行国内市场义务(DMO)供应量,导致印尼煤炭出口货源依旧紧缺,国际煤炭供应紧张*面持续。2月下旬,俄乌冲突升级,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普遍飙升,煤炭价格相对低廉,成为天然气等能源暂时的替代选项,因而欧洲各国加大了全球煤炭采购,引起国际煤炭市场产销形势变化,2022年全球煤炭产量、消费量均出现增长。国际能源署(IEA)在此前发布的煤炭行业年度市场报告中预计,2022年全球煤炭产量将增长至83.18亿吨,比上年的78.88亿吨增长5.4%;全球煤炭消费量将首次超过创纪录的80亿吨,比上年增长1.2%。
继3月煤炭价格快速上涨后,2022年年中随着对供应担忧的缓解,国际市场煤炭价格开始回落。但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欧盟从4月至8月逐步实施对俄罗斯煤炭的禁运令;9月底“北溪”天然气管道遭到严重破坏、挪威海底电缆断裂、德国北部铁路遭蓄意破坏陷入瘫痪、克里米亚大桥发生剧烈***等一系列事件连续发生,乌克兰危机升级并加剧,地缘**冲突与经济、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欧洲能源危机更趋复杂严峻。基于对冬季欧洲能源供应忧虑的加剧,西欧市场动力煤价格于9月底再次反弹上涨,***煤炭价格上涨首次突破每吨200美元大关,印尼动力煤HBA价格更是攀升至330美元/吨,同比上涨169.34美元/吨,上涨幅度达104.77%,创出该价格指数发布以来的最高水平。
虽然进口煤在我国国内煤炭总消费量中占比较小,但不可否认进口煤在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保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国内煤炭消费的必要补充。面对国际煤炭价格大幅波动,为加强能源供应保障,4月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煤炭进口。首先,放宽了进口煤通关程序;其次,财政部宣布,自2022年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同时,银行也加大了对煤炭进口的信贷支持。但煤炭进口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如国际煤炭价格高企、人民币汇率波动等,而国内在煤炭稳价政策的调控下价格相对平稳,煤炭内外价格倒挂,进口煤优势减小。2022年全年我国煤炭进口量2.93亿吨,较2021年的3.23亿吨下降9.2%,为近七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以人民币计进口额2854.6亿元,较2021年的2336.5亿元增长22.2%;以美元计进口额426.16亿美元,较2021年的361.63亿美元增长17.8%。从进口国别来看,2022年我国进口煤炭主要来自印尼、俄罗斯、蒙古国、菲律宾、加拿大等国,其中印尼动力煤进口量比2021年有所减少,但印尼仍是我国进口动力煤第一大来源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商务部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上周(11月4日-11月10日)全区重要生产资料市场货源充足运行稳定,监测的品种样本大类价格与前一周比(下称环比)涨跌互相。其中钢材和化肥价格环比上涨;煤炭、成品油批发、成品油零售和水泥价格环比下降。从监测的38种零售商品样本涨跌幅排序来看,15种商
据商务部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显示,11月4日至11月10日陕西省重要生产资料主要品种除钢材、化肥微涨外,其他品种均呈现下跌态势。具体表现如下:一、煤炭均价微跌监测显示:煤炭均价1415.3元/吨,环比下跌0.1%。其中:无烟煤1580.0元/吨,环比上涨3.3%;动力煤1870.0元/吨,环比下跌6.6%。随着供暖
据商务部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系统显示,上周(11月6日-12日)全省生产资料价格整体运行平稳。从主要监测大类来看,煤炭、化肥、钢材价格上涨,水泥、成品油价格下降。一、煤炭价格稳中有涨上周煤炭均价为895.92元/吨,环比上涨0.4%。其中,动力煤、无烟煤价格分别为875元/吨、916.84元/吨,环比分别上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服务相关工作的公告。即日起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将向供需企业开展签约公示信息查询、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合同信息录入确认、签订诚信履约承诺书、建立年度监管台账、推送国铁集团衔接配置铁路运力
10月16日,《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磅发布。文件强调,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增强***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保供能力。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的***能源集团神东煤炭上湾煤矿,作为神东煤炭单井单面产量最高的井
11月16日,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海峰主持召开煤炭资源清收转股工作专题调度会议,听取煤炭资源清收转股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并按照“一矿一策”的思路对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集团公司资本运营和财务部、煤炭事业部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张海峰强调,以转为国有股权方式清收超配煤炭资源,是自治区*
“营业收入为2524.67亿元,同比增长0.8%;净利润为482.69亿元,同比减少18.4%。”这是日前***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其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中公布的前三季度业绩情况。记者注意到,净利润同比减少不是个例。截至11月上旬,已有近30家上市煤企公布了前三季度“成绩单”,营收和净利润指标普遍出现下滑。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永聚煤业联建楼今天(11月16日)早晨6时50分左右发生火灾,截至记者发稿时,遇难人数升至19人,救援仍在进行中。公开资料显示,涉事公司山西吕梁离石区永聚煤业有限公司是山西东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大型民营企业之一,位于吕梁市)旗下一座设计能力120万吨/年的矿井。矿井始
原煤生产增速加快,进口较快增长。据***统计*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38.3亿吨,同比增长3.1%,10月份生产原煤3.9亿吨,同比增长3.8%。2023年1-10月,我国进口煤炭3.8亿吨,同比增长66.8%。据***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数据显示,排名前10家的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19.
海关总署11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份,我国进口煤炭3599.2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918.2万吨增加681万吨,增长23.34%;较9月份的4214万吨减少614.8万吨,下降14.59%。2023年1-10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38364万吨,同比增长66.8%。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继续保持同比增长。与9月份比,原煤、原油生产增长加快,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有所回落。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增速加快,进口较快增长。10月份,生产原煤3.9亿吨,同比增长3.8%,增速比9月份加快3.4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54.0万吨。进口
为配合下游电厂抢运,周一晚上,大集团外购价再次连夜上涨24-40元不等,为煤价续命。但市场并不买账,询货问价冷清,周三晚上,各大煤炭价格指数纷纷下调,煤价再次被打回原形。受环渤海港口高库存制约,港口煤价再次承压下行,预计港口煤价将跌至900元/吨左右。此轮煤价上涨共持续了一周,港口煤价涨
受寒冷空气的影响,上周北方港口煤价迎来了一波企稳回弹,价格止跌转涨。近几日,港口市场情绪再次回落,下游询货需求偏少,部分贸易商报价下调,但市场成交量仍然偏少。当前,北方已经进入了供暖用煤旺季,为何煤价又下跌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煤炭供给层面的持续宽松是导致煤价“旺季不旺”的重要因
产地方面,主产区市场稳中上涨,大部分煤矿销售良好。尽管本周一晚,华哥上调外购价格,但对港口市场无帮助,煤价风向标有点失灵。下游用户以观望为主,港口市场情绪一般,少量刚需压价采购,市场实际成交不佳。现阶段,终端企业库存高位,需求暂未明显释放,周三,港口煤价出现小幅回落。但市场并不完
从上个星期二开始,北方港口电煤价格止跌反弹。不过到了昨天,由于受到高场存和需求一般的影响,涨了一周之后,港口煤价又下跌了。据今日智库了解,目前,秦港5500报价在955左右,秦港5000报价在840左右,秦港4500报价在730左右。其中,高卡的秦港5500报价基本持平,秦港5000和秦港4500差不多跌了5元/
动力煤市场趋稳,产地下游企业库存回升、采购节奏放缓;焦炭价格第一轮提涨100元,市场看涨情绪较强;炼焦煤基本面继续向好。动力煤(今日智库2023.11.13):昨日动力煤市场趋稳。产地下游企业库存回升、采购节奏放缓,部分神木地区煤矿检修暂停产销。港口部分贸易商出货意愿不高,市场热度下降,低卡
***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周报》(2023年42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周)高卡现货成交价继续下跌。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上涨。采购经理人分项指数中,除价格分指数处于收缩区间外,其他分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除供给分指数环比下降外,其他分指数均环比上升。本周,发电
上周,市场需求转旺,询货增多,市场情绪尚可,拉动环渤海港口煤价上涨;但隐忧依然存在,高库存、低日耗压制下,煤价难有持续上涨动力。本周,阶段性采购进入尾声,煤价涨幅逐渐收窄。正值冬初,煤价迫不及待的出现上涨,原因如下:首先,多地气温明显下降,民用电负荷回升,提振了电煤消费预期。随着
受强冷空气影响,多地气温出现“断崖式”下跌。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明显降温,冬储进程推进,下游电厂采购热情提升,海运市场货盘明显增多,后续到港拉煤船舶有所增加。环渤海港口市场情绪向好,下游询货积极,价格接受程度有所提升,成交价格明显上涨。由于港口货源成本偏高,价格上涨贸易商仍有惜售情
环渤海港口煤价从10月10日开始下跌之旅,跌至目前,已有20多天,港口煤价从1050元/吨跌至930元/吨。随着冬季取暖负荷提高,电厂日耗增加,询货有所增多;借助冷空气的到来,煤价有望在近日止跌企稳。需求方面,北方地区进入供暖季,部分地区出现降雨降温天气,华能、大唐等电厂日耗逐步抬升,全国重点
这两天,随着下游询货增加,港口贸易商顺势提高了电煤价格报价,坑口价格也涨了,走势跟之前今日智库的判断基本一致。在上个星期五,今日智库在头条文章《降20元/吨!降10元/吨!》中说到,对后市维持谨慎乐观判断,毕竟迎峰度冬用煤高峰马上就要来了,民用负荷增加会带动电厂日耗有所起色。同时,随着
为配合下游电厂抢运,周一晚上,大集团外购价再次连夜上涨24-40元不等,为煤价续命。但市场并不买账,询货问价冷清,周三晚上,各大煤炭价格指数纷纷下调,煤价再次被打回原形。受环渤海港口高库存制约,港口煤价再次承压下行,预计港口煤价将跌至900元/吨左右。此轮煤价上涨共持续了一周,港口煤价涨
受寒冷空气的影响,上周北方港口煤价迎来了一波企稳回弹,价格止跌转涨。近几日,港口市场情绪再次回落,下游询货需求偏少,部分贸易商报价下调,但市场成交量仍然偏少。当前,北方已经进入了供暖用煤旺季,为何煤价又下跌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煤炭供给层面的持续宽松是导致煤价“旺季不旺”的重要因
产地方面,主产区市场稳中上涨,大部分煤矿销售良好。尽管本周一晚,华哥上调外购价格,但对港口市场无帮助,煤价风向标有点失灵。下游用户以观望为主,港口市场情绪一般,少量刚需压价采购,市场实际成交不佳。现阶段,终端企业库存高位,需求暂未明显释放,周三,港口煤价出现小幅回落。但市场并不完
海关总署11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份,我国进口煤炭3599.2万吨,较去年同期的2918.2万吨增加681万吨,增长23.34%;较9月份的4214万吨减少614.8万吨,下降14.59%。2023年1-10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38364万吨,同比增长66.8%。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2023年11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3年11月上旬与10月下旬相比,22种产品价格上涨,25种下降,3种持平。煤炭方面:无烟煤(洗中块)1290.0元/吨,比上期跌6.8%;普通混煤(4500大卡)708.8元/吨,
从上个星期二开始,北方港口电煤价格止跌反弹。不过到了昨天,由于受到高场存和需求一般的影响,涨了一周之后,港口煤价又下跌了。据今日智库了解,目前,秦港5500报价在955左右,秦港5000报价在840左右,秦港4500报价在730左右。其中,高卡的秦港5500报价基本持平,秦港5000和秦港4500差不多跌了5元/
动力煤市场趋稳,产地下游企业库存回升、采购节奏放缓;焦炭价格第一轮提涨100元,市场看涨情绪较强;炼焦煤基本面继续向好。动力煤(今日智库2023.11.13):昨日动力煤市场趋稳。产地下游企业库存回升、采购节奏放缓,部分神木地区煤矿检修暂停产销。港口部分贸易商出货意愿不高,市场热度下降,低卡
***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周报》(2023年42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周)高卡现货成交价继续下跌。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上涨。采购经理人分项指数中,除价格分指数处于收缩区间外,其他分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除供给分指数环比下降外,其他分指数均环比上升。本周,发电
上周,市场需求转旺,询货增多,市场情绪尚可,拉动环渤海港口煤价上涨;但隐忧依然存在,高库存、低日耗压制下,煤价难有持续上涨动力。本周,阶段性采购进入尾声,煤价涨幅逐渐收窄。正值冬初,煤价迫不及待的出现上涨,原因如下:首先,多地气温明显下降,民用电负荷回升,提振了电煤消费预期。随着
受强冷空气影响,多地气温出现“断崖式”下跌。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明显降温,冬储进程推进,下游电厂采购热情提升,海运市场货盘明显增多,后续到港拉煤船舶有所增加。环渤海港口市场情绪向好,下游询货积极,价格接受程度有所提升,成交价格明显上涨。由于港口货源成本偏高,价格上涨贸易商仍有惜售情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2023年10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3年10月下旬与10月中旬相比,15种产品价格上涨,34种下降,1种持平。煤炭方面:无烟煤(洗中块)1383.9元/吨,比上期跌4.1%;普通混煤(4500大卡)736.7元/吨,
煤炭禁令,正式生效!预计全球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资料来源:矿业汇、***发改委
邀
您
入
群
1、点击进入烧碱资讯群
2、点击进入醋酸资讯群
3、点击进入双氧水资讯群
4、点击进入环氧树脂资讯群
5、点击进入化工综合资讯群
6、更多化工群联系客服
好看的人才能点
今年各地的煤价如何啊?价格有什么趋势?
今以来,煤炭价格总体上呈小幅上涨的态势,不同煤种价格走势略有差异。1-6月份,全国煤炭主产省动力煤、炼焦煤、化肥用煤平均出厂价格分别为309.4元/吨、587.8元/吨、543.5元/吨,分别比去同期上涨5.13%、7.42%、7.52%;水泥用煤平均出厂价格为309.6元/吨,比去同期下降10.86%。从不同煤种月环比价格走势来看,1月份动力煤、炼焦煤、化肥用煤环比价格涨幅较大,分别为3%、5.15%和6.21%;2-6月份,三种煤炭环比价格涨幅明显缩小,除了2月份动力煤价格环比上涨1.01%以外,均在1%以下。水泥用煤出厂价格1月份环比下降12.65%,2-4月份小幅上涨,5、6月份则与上月基本持平。从不同煤种月同比价格变化情况来看,除了动力煤出厂价格1、2月份同比小幅上涨1.17%、2.02%以外,动力煤、炼焦煤、化肥用煤同比价格涨幅均在6%以上;水泥用煤同比价格则呈较大幅度下降的态势,降幅均在10%以上。此外,主要煤炭中转港秦皇岛港煤炭价格小幅上涨,上半煤炭平仓价为420.4元/吨,比去同期上涨8.94%。动力煤、炼焦用洗精煤、化肥用煤和水泥用煤平均价为439.3元/吨、395.1元/吨、411.1元/吨和449.8元/吨,比去同期分别上涨12.99%、3.46%、3.11%和1.79%。下半将先降后升从影响煤炭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下半煤炭需求增幅有所回落,加之受煤炭进出口税率调整的影响,使得煤炭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预计下半影响煤炭价格下行的因素可能有所增加。但是,政策性因素调整的效应继续显现,使煤炭行业运行成本仍对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形成较强支撑。煤炭市场需求总量继续增长,但增速可能进一步趋缓。下半我国经济将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对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仍然较为强劲,煤炭需求也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此外,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在四季度煤炭市场将进入传统消费旺季,煤炭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但是,今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预计下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较上半有所放缓,从而对钢铁、建材、电力、石化等行业的拉动有所减弱,煤炭需求可能进一步趋缓。此外,近期***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工作力度,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这将使得上述主要耗煤行业对煤炭需求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煤炭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受有关政策调整影响,我国煤炭开始呈现出净进口的态势。进出口关税调,加之受人民币持续小幅升值的影响,将使得更多的煤炭企业减少出口,增加进口,从而相应增加国内煤炭供给量。但煤炭行业运行成本仍对价格高位运行形成较强支撑。随着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将煤炭开采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安全成本、煤矿转产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等计入煤炭现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煤炭企业成本压力,从而对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形成较强支撑。此外,近期国际海运费不断上涨,国内进口煤炭成本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后期煤炭价格提供支撑。综合当前煤炭市场形势来看,三季度前期煤炭需求可能略有下降,加之铁路、水力运输较为充足,预计煤炭价格将呈下降走势,但后期由于冬季储煤需求明显增加,煤炭市场交易逐渐活跃起来,预计煤炭价格将逐步上扬;进入四季度,随着天气逐渐转冷,煤炭市场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为明显,煤炭需求较大幅度增加,而煤炭水路运输能力有所下降,预计大部分地区煤炭价格将呈小幅上涨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