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祥股份为什么连续跌(生肖是兔的最有名的人有谁?)

admin 2023-12-19 19:47:04 608

摘要:生肖是兔的最有名的人有谁? 属兔的名人 赫赫帝王 在历代名声显赫的帝王中,“属兔”的皇帝就举例如下: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0年生,辛卯兔)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生,乙卯兔

生肖是兔的最有名的人有谁?

 属兔的名人

  赫赫帝王

  在历代名声显赫的帝王中,“属兔”的皇帝就举例如下: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0年生,辛卯兔)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生,乙卯兔)

  魏文帝曹丕(187年生,丁卯兔)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生,己卯兔)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427年生,丁卯兔)

  五代十国前蜀皇帝王建(847年生,丁卯兔)

  五代后汉高祖刘知元(895年生,乙卯兔)

  五代十国后蜀皇帝孟昶(919年生,己卯兔)

  辽朝天祚帝耶律廷禧(1075年生,乙卯兔)

  金朝太宗完颜晟(1075年生,乙卯兔)

  南宋光宗(1147年生,丁卯兔)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生,丁卯兔)

  明世宗,即嘉靖皇帝(1507年生,丁卯兔)

  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1711年生,辛卯兔)

  贤相良将

  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公元175年)

  晋代大将军陶侃(公元259年)

  晋代大将军刘琨(公元271年)

  东晋名将谢玄(公元343年)

  唐代开国名将李靖(公元571年)

  唐代贤相锹仁杰(公元607年)

  唐代贤相,燕国公张说(公元667年)

  唐代号叶理财家,宰相杨炎(公元727年)

  唐代名相李德裕(公元787年)

  文人学者

  汉代著名经学家马融(公元79年)

  汉代著名以学家郑玄(公元127年)

  汉末文学家杨修(公元175年)

  三国时著名文学家、音乐家嵇康(公元223年)

  南朝宋代文学家刘义庆(公元403年)

  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公元715年)

  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公元751年)

  唐代传奇作家白行简(公元775年)

  北宋文学家苏辙9公元1039年)

  宋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米芾(公元1051年)

  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害敬(公元1231年)

  清代著名学者戴震(公元1723年)

  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公元1735后)

  现代著名文学家、学者胡适(公元1891年)

  光武中兴

  东汉五朝的建立者刘秀,属兔,字文叔。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他年轻时无任何官职可当,只能以务农和做小买卖为生。

  西汉末年,王莽新政时期,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公元17年,“绿林军”在湖北起义,公元18年,“赤眉军”在山东起义。迅速席卷全国。

  公元22年,刘秀兄弟乘机聚众在河南宛城起兵。

  公元23年,绿林军的将领拥立刘玄为帝,封刘秀为将军。

  刘秀在昆阳之战中贡英能善战,突围救援,率数千义烟冲锋陷阵,以少胜多,大破王莽的数十万大军。

  昆阳大捷后,刘玄反而杀了刘秀的兄长 ,刘秀用韬晦之计免祸。得到机会出巡河北,招兵买马,网罗人才,扩充势力,于公元25年打败起义军,收编其部,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建立了东汉王朝,于公元36年统一全国。

  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光武中兴。

  竹林名士

  嵇康秉赋奇才,举止优雅,风度不凡。他十六风时作《游山九咏》,得到魏明帝的赏识,被任命为浔阳长。

  他为人宽容大度,王戎和他相处二十年,还从未见他脸不显露过喜怒的表情。 他虽出生于儒学世家,却不像一般士人那样,不愿只受一种师法,而喜欢博览群书,对各家的思想都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长大以后,推崇、爱好老子、庄子的学说,形成了狂放不羁的性格。

  嵇康常在柳树下打铁,一次司马氏的红人钟会去向嵇康求教玄理,可是嵇康旁若无人,还是神情专注地打铁,钟会等了一个时辰,只好离去。

  这时嵇康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种会回答:“保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可是回去后向司马昭告嵇康的状。嵇康还得罪了司马氏的许多要员。最后司马氏借机逮捕了嵇康,准备杀害他。京城的学士们联名营救他,但都失败了。

  临刑前,嵇康操琴创作了一曲悲壮的《广陵散》。

  贤首高僧

  唐代武则天时期有一位著名的高僧名叫法藏,(公元643--712年),本姓康。十多岁就到京城呼著名高僧说法。学问精深,声誉雀起。

  他二十二岁时武则天在京城为他举行受戒仪式,赐予“贤首菩萨"的称号,此后名声更大。武则天先后拜会多次。

  他翻译的佛经和著述有一百多卷,被公认为华严宗的创始人。

  痴情才子

  米芾(公元1051——079年),字元章,他的别号很多,有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等。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人称“米南宫”。

  他自幼聪慧好学,青年时风度翩翩,谈吐清朗,有时甚至故意装疯卖傻,惊世骇俗。曾见到一块奇丑的巨石,呼之为石兄。

  他一面自认为痴,一面专心治学,酷爱书画,收藏古玩,精于鉴赏,成为呼有的文物名家。

  他的绘画长于山水。也画人物,其画天真平淡,信笔为之,无不自然可观。曾创造出独特的“米家云山”画法。

  他的书法也自成一家,创造了阵上题款的艺术形式,后人沿用至今。

为什么会连续7个跌停

这是因为该股的业绩下滑了,主力资金加速出逃,造成该股连续下跌甚至跌停。

宝钢股份为什么一来自直跌?

拿着吧。未来世界钢铁业的领头羊-600019宝钢股份宝钢股份进口铁矿石95%以上为长单协议,海运费长单也在75%左右。07年财年公司铁矿石成本仅为目前市场现货价格的43%左右,加之自产焦比例在85%以上,公司是目前我国钢厂生铁成本最低的钢厂之一。假设08年铁矿石谈判价格上涨30%,对应成本增加在200元以下,公司去年四季度产品价格的涨幅已经很好地对冲掉08年铁矿石上涨预期带来的影响。公司普钢产品全部为高附加值产品。在技术含量、产品质量以及管理水平上,相对于我国其他钢厂拥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公司普钢产品销售70%以上是长单协议,绝大部分都是季度定价,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冷轧和热轧产品高

股票连续下跌后,出现缩量小阳线,并且换手率低,意味着什么?

如果一只股票前期连续下跌,在一个位置企稳后出现了缩量的小阳线,有时候还会出现连续的缩量小阳线,那是不是意味着什么呢?

1.缩量小阳线

如果单一的在下跌过程中出现小阳线的行为的话,主要原因是该股连续下跌,趋势较差,人气较低交易惨淡,自然导致的就是缩量,但是出现缩量的小阳线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讨论。第一,下跌过程的中的抵抗反弹,但是没有资金参与自然就是缩量。第二,该位置市场整体出现幅度上涨,上证指数出现大幅度上涨,该股跟风上涨自然也是缩量小阳线,参考下图例子:

如果在下跌过程中出现缩量小阳线后期继续看跌,主要风险。

2.连续缩量小阳线(但是量能明显堆量)

如果前期股价连续下跌,但是在某个位置出现了连续的小阳线,量能在慢慢放出后出现明显的堆量的情况下,证明有资金开始入场,为什么连续的堆量出现小阳线代表有资金开始介入,原理很简单,本身该股人气较低,自然有资金开始逐步买入,自然开始出现小阳线,如果买入力度加大量能自然在慢慢放出,这类股票可能短期底部出现,后期行情大小我们无法预测,起码资金开始有介入,相对肯定较为安全,具体参考下图:

所以连续小阳线出现后并且量能堆出,所以这类的缩量小阳线可以考虑介入。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加关注获取更多技术分析方法,并且如果对于个股梯量选股法有兴趣的可以私聊我。

概念股3年间利润缩水90%,头部企业逆势扩张 谁能抓住“上蹿下跳”的这只鸡? | 每经网

一只鸡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它足以将合计市值500多亿的7家上市公司折腾得死去活来。

这只让资本欲罢不能的鸡,就是老家在国外的白羽鸡——它的种源,曾被西方垄断长达百年,因是吮指原味鸡的原料而“出圈”。

这7家饱受白羽鸡折腾的上市公司,分别是来自A股的圣农发展(002299.SZ)、民和股份(002234.SZ)、仙坛股份(002746.SZ)、益生股份(002458.SZ)、春雪食品(605567.SH),以及在港股闯荡的凤祥股份(09977.HK)、大成食品(03999.HK)。

这些公司有的专门卖种鸡、鸡苗,有的养鸡、宰鸡,有的专卖鸡肉,更有的“一鸡多吃”,提供一条龙服务。十余年来,虽然能够攻克比芯片“卡脖子”更难的种源进口依赖问题,但这些已将白羽鸡掌控于股掌的资本,却也因为鸡价的上蹿下跳而伤透脑筋。

4月29日,随着春雪食品公布2021年业绩,7家白羽鸡概念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总额定格在8.69亿元,不仅与2020年的30亿相去甚远,甚至不足2019年近百亿巅峰的零头。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获悉,自2020年起,白羽鸡行业产能持续处于高位,饲料价格上涨,但商品鸡价格却逐步下探,甚至击穿了大部分公司成本线。

不过,行业现金流加速消耗之际,头部企业仍在逆势扩张。在经历2020年、2021年的连续考验后,白羽鸡产业能否在2022年实现翻身,已让市场产生遐想……

作为一只外来的鸡,白羽鸡从孵化到出栏一般只需40多天,短周期、来钱快,但也经常让企业业绩上蹿下跳。

从产业链来看,白羽鸡以“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的多元肉鸡代次繁育体系为基础,逐级杂交,到商品鸡养殖出栏,再经屠宰加工成鸡肉产品,走进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或是变成其他鸡肉类食品。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用一位上市公司人士的话讲,白羽鸡产业链越靠前,经受的波动就越大。这点从位于上游种源环节的益生股份、民和股份的业绩就不难看出。

作为当前国内最大的种鸡生产企业之一,益生股份去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尚为2.29亿元(同比增幅57.76%),但到了2021年底,全年归母净利润只剩了0.28亿元。

也就是说,这家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亏掉了两亿多。忙碌一年后,益生股份一年的辛苦只剩了一个零头,不仅比2020年的0.92亿元盈利减少69.07%,与2019年的21.76亿元更是悬殊。

和益生股份类似,主要产品为商品代肉鸡苗的民和股份,去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66亿元(同比增长111.40%),但经过第四季度亏损1.19亿元后,全年归母净利润也只剩约0.48亿元。

对于业绩变化,益生股份给出这样的解释:中国的畜禽产品消费市场巨大,但市场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波动较为频繁,公司无法保证产品销售价格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4月20日,一位白羽鸡上市企业人士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相比于下游养殖和加工企业,鸡苗价格的剧烈波动,让上游企业的波动更为明显。

“价格变动太快,实在没法判断。”4月下旬,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交流时,一位民和股份人士称。他的依据是:这个行业价格变动太频繁,而且很剧烈。

事实上,从破壳而出的那一刻起,鸡苗的价格就已经让民和股份、益生股份等产业链上游的企业难以捉摸。

以益生股份为例,这家公司在3月中旬的鸡苗报价还是1.2元/只,但一个月后,报价已经窜到了3块钱往上。其中,4月18日,益生股份的鸡苗报价为3.8元/只,较3月22日1.2元/只的报价涨幅超过200%。此后,鸡苗价格虽有所滑落,但截至4月29日,仍在3.40元/只的年内高位。

但在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从业者眼中,这个涨幅算不上什么,也说明不了什么。

“我没法预判,过了年赔了几十万。”4月20日,山东济宁某中小型孵化企业负责人在电话中表示,进入4月行情才开始,最近半个月涨了不少,只要“家”里有货,出货量就挺快,“但行情已经低迷了两年多,现在怎么都不好搞”。

波动之下,头部企业的亏损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继在2021年第四季度亏损过亿后,因鸡苗价格下降以及饲料成本上涨,益生股份、民和股份2022年一季度的亏损额分别达2.88亿元、1.83亿元。

4月下旬,山东某民营孵化企业负责人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鸡苗实际成交很难超过3块多(每只),如果低于3块,连成本都不够。“一个鸡雏的成本在两块多,算上运输成本,可能要超过3块钱。”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年3、4月份,益生股份的鸡苗报价还普遍维持在5元/只之上,但这与2019年11月份13.5元/只的报价相去甚远。

彼时,四年供需错位、替代猪肉效应,叠加百姓对白肉需求的释放,多重因素影响下,白羽肉鸡苗、鸡肉、鸡肉深加工产业成功收割业绩。

《证券时报》彼时的报道显示,当年8月10日,益生股份30周年庆在烟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30岁生日加上迎来行业周期的巅峰,益生股份的生日过得很是敞亮:现场给核心员工发放金牌,给核心客户送重量超过150克的金鸡。

当年,A股市场的白羽鸡概念股还只有4家,除了福建的圣农发展,三家集中在山东烟台,即益生股份、民和股份、仙坛股份。当年,4家公司共实现归母净利润88.8亿元。

经过2019年的高峰后,靠白羽鸡赚钱的上市企业,从原有的4家增至7家。新增的3个成员中,除了春雪食品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外,凤祥股份、大成食品则选择到港股闯荡。

然而,在2019年达到巅峰后,接下来的两年中,这只“鸡”让几家上市公司伤透了脑筋,精明的资本在这两年并没有捞到好处。

多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自2020年起,由于产能持续处于高位,价格逐步下探,当前鸡苗、鸡肉价格位于大部分公司成本线之下。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整个行业陷入困境时,身在其中的企业,日子都不可能好过。不过,因为在产业链所处位置不同,这几家公司的业绩分化也颇为明显。

从2021年的业绩来看,算上新晋上市的凤祥股份、大成食品、春雪食品,7家白羽鸡概念公司,去年的盈利总额只有8.69亿元,不足2020年的30.57亿元的三分之一,甚至不足2019年(7家公司共计99.5亿元)的零头。

4月26日,一位上市公司人士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作为上游企业,因为鸡苗价格波动过于剧烈,益生股份和民和股份的业绩波动最为明显,但仙坛股份、春雪食品等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下游,这些公司的抗压能力则要更强一些。

财务数据显示,雏鸡销售占比较高的益生股份和民和股份,自2021年三季度以来,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亏损,并且亏损数额呈现逐季度上升的态势。

与此同时,调理、加工为主的春雪食品,在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虽同比下降61.88%,但仍达0.57亿元。涵盖养殖、加工业务的仙坛股份,虽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亏损,但主要受累于原材料涨价侵蚀养殖利润,亏损额连续两季保持在4000万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公司中,来自福建的圣农发展,是全球唯一的全封闭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企业,也是白羽鸡概念股中抗压能力最强的一家。

财务数据显示,圣农发展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44.78亿元,同比增长5.34%;归母净利润4.48亿元,同比下降78.04%。尽管归母净利润与公司2019年的40.93亿元、2020年的20.41亿元相差甚远,但在7家概念股利润总额中占比超过50%。

4月底,一位白羽鸡概念股企业人士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国内对于鸡肉的需求已经比较稳定,所以布*产业链下游的企业业绩,虽然也有波动,但明显要强于上游种源公司。

在2021年财报中,圣农发展着重提到,近三年公司C端的复合增长率超过70%,尤其是线上及新零售业务的增长最为迅速,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0%左右。

作为一个高度产业化的养殖行业,短短42天的养殖期,给白羽鸡产业链增添了诸多变数。

以种禽企业为例,在过去半年里,一直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2021年10月份,白羽鸡苗价格跌至1元/只以内,此后一直到2022年3月中上旬,鸡苗价格一直低位运行。

鸡苗价格的长期低迷,甚至被养殖户称为“从业史上最长的一段亏损期”。

益生股份公布的3月份鸡苗销售数据显示,公司3月白羽肉鸡苗销售数量为5522.60万只,销售收入6521.44万元,同比变动分别为63.08%、-67.70%,环比变动分别为18.84%、-16.98%。

白羽鸡苗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今年1~3月,益生股份的鸡苗销售数量虽然呈现增长趋势,但销售收入却是连续下滑,这也导致该公司一季度亏损达到2.88亿元。

作为行业龙头,圣农发展将现阶段归纳为于周期筑底阶段:白羽肉鸡行业在经历2019~2020年周期高点之后,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急剧下滑,目前处于行业筑底阶段。

在这个阶段,2021年,受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大幅上升的影响,养殖成本明显增加;叠加新冠疫情影响,消费增长乏力,鸡肉销售价格持续低迷,双重因素共同导致行业亏损。加之在2022年春节之后饲料价格再次大幅上涨,同时我国新冠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态势,直接促使行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亏损加剧。

根据中国禽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白羽肉鸡祖代更新量100万套,同比下降18%;2021年全国祖代更新量同比大增24.3%;2022年白羽肉鸡价格有望企稳回升,2023年鸡价或下行。

“在白羽鸡养殖行业周期下行的影响之下,业内中小企业在资金、规模、品牌、渠道及管理等方面不具备优势,难以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导致其减产甚至退出。2022年春节之后,行业内在产种鸡出现大面积提前淘汰,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未来行业供给数量下降。”圣农发展称。

据中信建投统计,2021年全年毛鸡养殖利润为-0.18元/只。2022年3月下旬,行业毛鸡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后,毛鸡养殖环节已连续三周实现盈利,截至4月15日,毛鸡养殖盈利达2.31元/只。

在中小企业日子愈加难过之时,产能的集中也开始愈发明显。“相对来说,现在基本上都在往规模上发展,以前可能3~5万只的养殖棚就算可以,现在最起码都得10万以上,并且大都和头部企业进行合作。”4月20日,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晓莹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

仙坛股份则提到,小规模肉鸡养殖户一般仅依据现有市场行情进行判断,易受市场趋势的影响。在小规模肉鸡养殖户占饲养群体的主要部分、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的市场结构背景下,行业周期性波动较为明显。目前,我国肉鸡养殖群体已趋于中大型养殖规模。未来随着肉鸡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行业周期性表现将趋于平缓。

在刘晓莹看来,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远高于中小企业,随着行业中小企业加速出清,未来白羽鸡养殖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大企业在成本控制、鸡肉议价等方面将更具优势。

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一书写到:股市如海,永远是潮起又潮落……上涨过程积蓄着下跌的能量,并最终导致下跌,下跌过程中积蓄着上涨的能量,最终导致上涨。

放眼A+H股,7家公司虽没有数量的优势,但在对这只“鸡”的把握上,作为白羽鸡产业头部企业的它们,在“冬季”不敢预期的情况下,已在施展各自的战法。

图片来源:圣农发展财报

比如,作为上游头部企业,益生股份近年来在产业链上多元拓展,立足于鸡、猪两大畜牧产业,通过鸡、猪的双轮驱动,以提高公司抵御风险和盈利的能力。

在2021年年报中,益生股份提到,将在保持祖代肉种鸡龙头企业地位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白羽肉鸡的养殖规模。随着新建场区产能的逐步释放,商品肉雏鸡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与益生股份不同,其他几家概念股的“冬储”方向,更多瞄准了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餐饮企业所在的C端。

圣农发展在财报中提到,近年来我国快餐连锁店发展态势迅猛,2015~2019年我国连锁餐饮企业总门店数从2.37万个增加至3.44万个,年均复合增速达到9.7%;行业收入从1526.61亿元增长至2234.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0%。

其中,鸡肉类快餐连锁品牌的规模扩张贡献了重要力量。在2020~2021年度排名前十的全国快餐店中,共有5家快餐店以鸡肉类食品为主,其余5家亦提供鸡肉类相关产品,核心原因在于我国禽肉产品较为成熟、稳定的供应链。

在圣农发展看来,随着餐饮供应链食材标准化和商超经营业态升级,鸡肉加工制品在鸡肉总产量中的占比有望逐渐提升,鸡肉制品行业的规模扩张有望加速。

图片来源:圣农发展财报

仙坛股份人士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白羽鸡作为连锁快餐的首选原料,随着健康与便利需求释放叠加供给效率改善,未来几年禽肉消费的停滞期将被打破,不仅人均鸡肉消费有望提速,白羽肉鸡的预制菜品亦为大势所趋。

在产业扩张中,在上游起家的民和股份,将产业链完善作为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在2021年财报中,民和股份称,公司正积极向产业下游鸡肉制品深加工环节进行拓展,通过非公开募集资金建设项目将新增肉制品合计6万吨,鸡肉制品等深加工环节的利润较为稳定,能够为公司提供较为稳定的收益。

此外,民和股份启动了可转债融资事宜,计划融资扩大商品肉鸡养殖和屠宰加工业务,以进一步扩大肉鸡养殖和屠宰规模,壮大中下游产业,完善产业链。2021年9月13日,公司收到证监会核准发行可转债批文。

“公司扩大规模不会因为行业怎么样,在发展过程中,速度是放快还是放慢,需要管理层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再来进行实操,但大方向肯定是规模要做大。”民和股份人士在4月20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但在上述行业人士看来,行业下行时扩张,扩张完毕后,等行业上行产能释放赚取更大的利润,“大家都这么想,但实际操作中就考验各自的能力了”。

每日经济新闻2022-05-0515:06:01

◎4月29日,随着春雪食品公布2021年业绩,7家白羽鸡概念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总额定格在8.69亿元,不仅与2020年的30亿相去甚远,甚至不足2019年近百亿巅峰的零头。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获悉,自2020年起,白羽鸡行业产能持续处于高位,饲料价格上涨,但商品鸡价格却逐步下探,甚至击穿了大部分公司成本线。

◎不过,行业现金流加速消耗之际,头部企业仍在逆势扩张。在经历2020年、2021年的连续考验后,白羽鸡产业能否在2022年实现翻身,已让市场产生遐想……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乐鑫科技:我司新的产品线已广泛使用基于RISC-V指令集的自研处理器

山东凤祥IPO:连续三年负债率超100%,九成员工没缴社保

专注上市公司价值发掘,聚焦头部公司增长节点

来源|节点财经(ID:jiedian2018)

作者|陆小小

2018年海底捞赴港IPO前,曾突击为员工补交社保。

 

对2015-2017年员工的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的欠缴金额,分别作出补缴2360万元、3620万元及2820万元,共计8800万元。海底捞解释称,之前未缴纳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大量的劳动力和相对较高的流动性;二是缺乏经验的人力资源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并无完全理解;三是许多员工不愿缴纳。

 

今年,山东凤祥有限公司(下称“山东凤祥”)赴港IPO,同样面临员工未悉数缴纳社保的情况。

 

山东凤祥的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公司共拥有8381名雇员,其中两名在日本,其余8379名员工均在国内。而我们发现,天眼查显示,山东凤祥的社保缴纳人数为708人,以此计算,山东凤祥仅有8.45%的员工缴纳了社保。

根据招股书,2016-2018年,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供款差额别约为2890万元、2670万元,2960万元。2019年上半年欠款约为780万元。山东凤祥把未缴纳原因主要归为:一是外来务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且声明已在家乡缴纳社会保险金;二是部分僱员拒绝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原因虽跟海底捞大同小异,但最终的处理却与海底捞大相径庭。

 

山东凤祥认识到,社保不合规可能会招致相关部门的处罚,导致大量开支,对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或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也已采取补救措施以整改不合规事件。但由于相关部门发出确认函,表示山东凤祥并未违反劳动保障、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控股股东作出承诺,若因不合规事件而产生罚款及处罚,就将作出弥偿。

 

不过,作为国内最大的肉鸡出口商,山东凤祥赴港IPO,在鸡肉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的背景下,除了员工社保不合规外,三年负债100%、净利润过山车、大客户不稳等方面,也都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净利润过山车,三年资不抵债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8年,山东凤祥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全面一体化白羽肉鸡生产商,市场份额占比为3%。同年,以出口收入和出口量来计算,是中国最大的全面一体化白羽鸡肉生产商,分别占据着8.6%和10.4%的市场份额。

 

主要的出口客户包括日本、欧盟、马来西亚、韩国、蒙古、新加坡的食品加工商、食品贸易商、快餐连锁店运营商。国内销售产生的收入占比约为70%,海外销售产生的收入占比约为30%。目前拥有22个种鸡场、3个孵化场、45个肉鸡场,8个屠宰加工厂、2个饲料加工厂和1个有机肥料厂。

 

从营收来看,2016至2018年其收入分别为23.54亿元、24.34亿元、31.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5%。截至2019年前六个月,其收入为16.81亿元,同比增长22.25%。与此同时,净利润分别为1.20亿元、3711.9万元、1.37亿元。2019年上半年升至3.41亿元。

 

以上数据显示,山东凤祥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均有着不错的表现。但数据的另一面,却是上蹿下跳的净利润和超高的负债率。

 

2017年营收24.34亿元,但净利润却只有3710万元,到了2019年上半年,营收16.81亿元,净利润却达到了3.4亿元。2018年营收31.97亿元,净利润1.37亿元,但上半年却亏损2496万元。

 

波动幅度如此大,让净利润犹如坐“过山车”一般。根据招股书,山东凤祥把2018年上半年2500万的亏损,主要归结于同期毛利率的大幅减少。而2019年上半年业绩的上涨,主要原因在于受非洲猪瘟的影响,作为猪肉主要替代品的鸡肉及鸡肉制品需求量大涨。

 

图片来源:招股书

 

除利润增长波动较大外,高负债率同样是山东凤祥IPO引发热议的焦点。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山东凤祥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111.0%、127.9%、104.2%,连续三年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2019年上半年稍有好转,但负债率仍高达90.9%。这其中,流动负债净额分别达到6.45亿元、10.09亿元、8.66亿元、5.93亿元。

图片来源:招股书

造成如此高负债率的主要原因是数额庞大的借款。截止2019年6月底,公司合计借款16.06亿元。其中,1年内需要偿还的借款主要有银行贷款(有抵押)9.83亿元、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无抵押)1.98亿元、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有抵押)3.74亿元,合计高达15.55亿元。而同期,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91亿元,现有资金难以覆盖短期债务。

 

图片来源:招股书

巨额的借款资金给山东凤祥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招股书资料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融资成本分别为7228万元、7367万元和9700万元,借款利息支出平均在融资成本的78%以上。2019年上半年的融资成本(主要是借款利息)为4764万元,比2018年上半年的3334万元增加了42.9%。

 

 图片来源:招股书

超高负债率,沉重的财务负担,让山东凤祥此次赴港IPO背上了“上市圈钱”的质疑。而招股书也显示,此次融资除了用于完善销售渠道进行品牌开发和渗透、对家禽业方面进行战略投资和收购的计划,还将用于对现有借款的偿还。

行业压力竞争大,大客户不稳固

 

当前,我国白羽肉鸡行业发展迅猛,正以年均5%-6%的速度持续增长,但还远没有到达产业规模的天花板。我国肉类总消费超出美国2倍多,鸡肉总产量仅次于美国,但人均鸡肉消费仅为美国的25%,这无疑给整个鸡肉消费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白羽鸡行业的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公开资料显示,整个白羽鸡产业链,目前主要有4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圣农发展、益生股份、民和股份和仙坛股份。

 

圣农发展作为白羽鸡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产能5亿羽,长远规划扩张至10亿羽,是全国最大全产业链白羽肉鸡饲养加工企业。益生股份是中国最大祖代白羽肉种鸡养殖企业,目前年供祖代鸡大概在26万套左右,市场占比达35%。

 

民和股份目前建立起集肉鸡养殖、屠宰加工、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为一体的产业链,年孵化商品代肉鸡苗3亿羽左右,商品代自养肉鸡年出栏3000多万只。仙坛股份是一家白羽鸡一体化生产商,2018年屠宰加工规模为1.17亿羽,今年8月和诸城市**成立合资公司,项目总规模为年屠宰加工肉鸡1.2亿羽。

 

四家上市公司的存在,势必对山东凤祥的白羽鸡市场份额造成威胁,而事实上,山东凤祥自己的行业地位并不稳。从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的营收、净利润、负债率看,山东凤祥与四家上市公司除了在营收数据占优外,净利润、负债率则完全处于下风。而且以2019年上半年的数据看,山东凤祥的营收虽然仅次于圣农发展,但后面益生股份、民和股份和仙坛股份已经追得非常紧,几乎是一步之遥。

 

山东凤祥与四家上市公司数据对比,来源公开资料

 

而根据招股书列出的2018年中国前五大白羽肉鸡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图表,同样可以看出类似的情况。山东凤祥虽占据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但与占据第一的9.4%市场份额相距悬殊,且与3、4、5名的市场份额相差很近,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出前五。

 

图片来源:招股书 

更值警惕的是,山东凤祥的国内市场大客户并不稳固。山东凤祥曾在不同场合公开表示,自身是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等大型餐饮连锁集团的战略供应商,有着大客户的合作基础。

 

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5.8%、40.0%、37.7%及32.3%。其中,单一最大客户分别约占总收入的19.1%、20.6%、16.8%及15.8%。由数据可以看出,大客户带来的销售在总营收中占比较大。一旦合作意向有变,山东凤祥的营收和利润势必大受重大影响。

 

但事实上,关于这一点,山东凤祥并不能保证跟大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尽管其与大客户合作关系大多超过15年,但彼此间并订立无长期合约,合约都是一年一签。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果有更合适的标的出现,大客户不排除抛弃山东凤祥而选择跟别家合作的可能性。

C端进展缓慢,研发能力不足

 

在出口、全球餐饮连锁巨头等现有B端业务的基础上,山东凤祥正在试图打造另一个增长引擎——C端业务。

 

早在2016年,山东凤祥就开始试水C端业务,而近两年明显加快了布*速度。2019年6月底,山东凤祥正式推出“XIAN”战略,并邀请跳水女皇吴敏霞作为其首位代言人,这也是中国肉鸡企业第一次启用明星代言人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刘志光称,“C端业务将成为公司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公开资料显示,在渠道开拓上,凤祥线上在天猫、京东开设旗舰店,推出多款针对家庭消费的产品,与当前风头正劲的电商平台——盒马鲜生、每日优鲜和达令家等达成战略合作。其冷藏品类的主打产品——优形沙拉鸡胸肉已经联动全家、7-11、罗森、超级物种、盒马鲜生等全球领先的销售系统,覆盖超过10000家优质便利店。

凤翔部分C端商品,图片来源官网

 

业内人士认为,山东凤祥在C端的加速布*,不仅是对其自身品牌和品质的一次升级,更将进一步推动肉鸡市场的洗牌和整体行业的规范发展。

 

不过,山东凤祥在C端业务的寄予厚望和大力推广,导致其在连续多年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仍不得不在营销上大笔投入。数据显示,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山东凤祥广告推广开支分别为2479万元、841万元、2089万元、1300万元,分别占销售总成本的1.1%、0.4%、0.7%和0.8%。

 

图片来源:招股书

而且从结果上来说,山东凤祥C端业务同期的营收增长并不明显,一直仅仅保持2.0%、2.0%、3.3%及4.1%的缓慢增速。

 

为了推广C端业务,山东凤祥在国内外设立了若干研发中心,但从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招股书显示,山东凤祥共有研发人员45名,仅占员工总数的0.5%。

 

据介绍,研发团队大多数成员接受过大专或以上教育,负责对饲料的组成及成份、饲养肉鸡的效率、控制传染病、鸡肉制品的生产过程及产品开发进行研究。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约为620万元、830万元、1350万元及790万元,分别占销售总成本的0.27%、0.35%,0.45%、0.51%,研发投入常年不足1%。

 

一直以来,中国白羽鸡行业就存在祖代鸡依赖国外进口且供应不足的情况。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骨干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辛翔飞表示:白羽肉鸡种源对外依存度过高,是当前国内肉鸡行业最为突出的短板。

 

祖代鸡依赖国外进口,导致国内企业高价引进种鸡,且种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甚至引进病鸡,导致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山东凤祥在招股书风险因素里,也提到:“随着对鸡肉的需求日益增长及海外祖父母代种鸡苗的预期供应短缺,预计父母代种鸡苗的价格将在近期持续上涨。”

 

为此,早在2014年,农业部就下发《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决心一定要打破我国白羽肉鸡种源完全依赖进口的*面。不过限于研发团队单薄、研发开支有限,山东凤祥即使作为国内第二大白羽肉鸡生产商,在攻克白羽肉鸡祖代鸡短板的问题上,仍有很大努力空间。

总结

 

2019年10月15日,中国昔日的“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从A股黯然退市。雏鹰农牧于2010年登陆A股,2018年爆发债务危机,巨亏38.64亿元。至2019年上半年营收4.65亿元,亏损15.18亿元,总资产194.94亿元,总负债185.2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5.04%。

 

2019年正是猪价飙升、“二师兄”重回风口之时,而“养猪第一股”死于猪肉的大牛市,这不是一个冷笑话,而是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

 

与雏鹰农牧相比,养鸡大户山东凤祥同样背负着高企的资产负债率。不同的是,雏鹰农牧被资本市场抛弃,而山东凤祥则在寻求资本市场的认可,且选择了报告期内业绩最好的一个时间点。2019年上半年营收16.81亿元,同比增长22.25%,净利3.41亿元,同比扭亏,但是其负债率依旧高达90.9%。

 

由于种源、禽流感、饲料等因素,白羽鸡养殖业务极易受外部影响,肉鸡价格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如何度过低谷,熬过注定会到来的寒冬,如何减轻债务负担,如何轻装与竞争对手搏杀,都是山东凤祥面临的重大问题。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

我就知道你在看! 

“鸡王”新凤祥易主,秦英林、邵根伙荣获“畜牧慈善王”,国外鸡、蛋、奶涨价......

本周关键:农业农村部批准5个新饲料添加剂,畜牧业捐款最多的2位大佬,新凤祥易主,三省10月份饲料产量......更多行业信息请往下查看哦!

01

10月全国、山东、四川、陕西饲料产量汇总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等数据统计,10月份全国饲料产量2672万吨,环比降同比增,从西北、西南以及华北三个地区的代表省份来看,四川和全国趋势一致,山东则相反,陕西配合料环比同比均增加。

从地区来看,陕西和四川省今年饲料产量同比去年增幅较大,山东则比较平稳。

从预混料来看,除四川外,全国、山东和陕西都是同比环比均下跌,大宗原料价格高位运行,养殖户自配料的比例有所下降。

从浓缩料来看,10月产量环比上月均下降,但同比去年均上升,尤其四川和陕西都呈两位数的增长。

从饲料品种来看,猪料环比上月均增加,而反刍水产增均下降,蛋禽肉禽不同省份表现不同。四川禽料环比上月降幅较大。

02

农业农村部614号公告:批准5个新饲料添加剂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614号公告,批准5个新饲料添加剂,扩大4个饲料添加剂适用范围,增补奇亚籽原料进入《饲料原料目录》:

新饲料添加剂如下:

1、广州英赛特、南雄英赛特联合申请的鞣酸蛋白;

2、武汉泛华、湖北浩华联合申请的三丁酸甘油酯;

3、晨光生物申请的万寿菊提取物;

4、中农颖泰申请的枯草三十七肽;

5、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安杰利联合申请的腺苷七肽为新饲料添加剂。

扩大适用范围的饲料添加剂品种为:

1、将L-硒代蛋氨酸适用范围扩大至断奶仔猪和产蛋鸡。

2、将胆汁酸适用范围扩大至产蛋鸡。

3、将地顶孢霉培养物适用范围扩大至泌乳奶牛,在泌乳奶牛饲料中推荐添加量为30g/天·头。

4、将丙酸铬适用范围扩大至肉仔鸡。

03

太盟单伟建13亿买下“鸡王”

10月16日,新凤祥控股、凤祥集团及凤祥投资所持凤祥股份合计70.92%股权,已在阿里平台完成司法拍卖并成交,总对价约13.72亿元。公司易主,太盟亚洲旗下第四有限合伙成为公司新任控股股东。

太盟亚洲是亚洲最大投资企业,在业内被誉为亚洲版“黑石”。而凤祥股份易主是因为新凤祥全资子公司的另一个核心业务祥光铜业,由于其未能按时清偿多家银行的相关债务,且5月初,一名债权人向山东聊城中院申请对祥光铜业司法重整,包括新凤祥控股、凤祥集团等19家企业列入重整名单,彻底引发这场债务危机。

04

不法分子借牧原名义通过虚假APP实施诈骗

11月11日,牧原股份发布了一则信息,有不法分子假冒公司的名义,通过虚假APP发布虚假消息,声称双11公司有福利,可以认领生猪作为投资获得收益,已有人上当受骗。上述APP推出了奖励制度,其中包括注册会员即可获得18元现金,完成实名认证即可获得58元现金券,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78元现金券。

从APP热销的收益类产品中可以看到,大白猪认养周期为三天,认养收益为1%,认养金额为588元。皮特兰猪认养周期为十天,认养收益为1.10%,认养金额为960元。

05

秦英林、邵根伙登上《2022胡润慈善榜》

11月1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慈善榜》,今年也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十九年发布“胡润慈善榜”。据悉,本次榜单的上榜门槛为1亿元人民币。今年达到49人,创历史新高,共计捐赠728亿元。其中畜牧业2位企业家上榜:牧原集团秦英林、钱瑛夫妇过去一年共捐赠10.5亿元,位列第八;大北农邵根伙捐赠总额6.6亿元,位列第十一。

查看完整榜单请点击:

https://www.feedtrade.com.cn/news/enterprise/2022-11-18/2040426.html

06

欧洲蛋价鸡价上涨,韩国牛奶上涨,美玉米出口却遭重创

禽流感在法国、英国等地肆虐,欧盟食品安全*上月称,欧洲今年已扑杀家禽数量约达5000万只,家禽的减少导致鸡蛋、火鸡价格上涨。作为欧盟第二大家禽生产国,法国已扑杀约2200万只家禽。据英国媒体统计,目前英国自由放养火鸡群已失去了近40%,这将在关键的圣诞节期间为市场供应带来压力。另外截至10月初,法国超市的鸡蛋价格已较今年年初上涨了约15%~20%。

韩国由于原辅材料价格、物流本钱、生产本钱上涨等导致费用添加,乳制品相关产品全面提价已成定*,首尔牛奶合作社近日表明,跟着原奶价格上涨,将从17日起将加工牛奶价格均匀上调6%。

今年美国玉米出口商迎来三重打击。除了密西西比河水位偏低导致从中西部到美湾的玉米装运放慢,头号买家中国正在转向巴西玉米,而第二大买家墨西哥本周再次强调将停止购买美国黄玉米。

本周豆粕连续跌5天,具体详情请关注明天发布内容。

2022年第47期

如果您发现有价值的新闻或线索,

欢迎推荐,我们将甄选刊登!

推荐热线:010-62985323

邮箱:market@feedtrade.com.cn

凤祥股份连续破发资本冷遇背后业绩成长性几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深度独立穿透

作者:季墨

来源:首条财经——首财研究院

龙头肉企,仍在风口飞翔。

7月18日,猪界大佬牧原股份发布半年报:收入210.33亿元,同比增长193.76%,净利107.84亿元,同比增长7026.08%。

超70倍的彪悍增速,刷新市场三观,也为3500亿市值做下注脚。2020年7月20日收盘,股价96.8元人民币,相比2019年7月22日的41.24元,一年涨幅超一倍。

不过,现实资本也不是雨露均沾。

看人下菜,是常态。

比如,鸡界大佬凤祥股份,就遭遇了冷遇。

7月16日,凤祥股份正式港交所挂牌。发行价3.33港元/股。

当日最高3.59港元,收于3.36港元;7月20日,收于3.23港元,首次破发;7月21日15时截稿,股价30.1港元/股,市值42.28亿港元,相比发行价跌幅约9%。

 连续破发,何以至此?

5倍暴涨仍大而不强?警惕业绩下行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祥股份”)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白羽鸡肉出口公司,主要从事用白羽肉鸡生产鸡肉制品,同时也生产及推销深加工鸡肉制品,主要产品包括生鸡肉制品、深加工鸡肉制品及鸡苗。

单从业绩看,二次IPO的凤祥股份,也有牧原股份风范。2019年营收39.3亿元,同比增长22.8%,净利8.37亿元,同比大涨513%。

产品结构看,生鸡肉制品营收18.9亿元,占比48.1%,为第一大营收来源,毛利率29.5%;深加工鸡肉制品占比36.5%,毛利率22.7%;鸡苗占比10.9%。

问题,出在拉长维度。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分别实现营收23.54亿元、24.34亿元、31.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3711.9万元、1.37亿元。

增势并不稳定。

毛利率看,2018年生鸡肉制品毛利率11.4%,深加工鸡肉制品毛利率13.8%。起伏也较大。

但过往只是参考,对于投资者而言,目光永远聚焦于未来。

那么,2019年营利双增,净利暴涨5倍的凤祥股份,未来成长性、抗风险力几何?

梳理其2018、2019的高光业绩,主要源于非洲猪瘟爆发,猪肉涨价潮。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仔猪价格75.53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上涨236.6%,短短一年,猪肉价格上涨2倍之多。

作为猪肉最佳动物蛋白替代品之一的鸡肉,价格也水涨船高。

农业农村部数据,自2019年3月起,我国鸡类价格行情持续走高。截至2019年12月29日,白条鸡平均批发价为20.16元/公斤。

只是,正如没有永远牛市一样,肉价也不可能永远疯涨。

7月1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鸡低至15.89元/公斤,相比上述去年底的20.16元高价,已下跌超20%。

专家表示,肉价高位上行,终端市场抵触情绪在增强,加之疫情稳定,屠宰企业原料采购成本存小降可能,预计后期市场仍会震荡下行。

简言之,行业红利正在触及天花板。那么,幸运之神不在眷顾时,凤祥股份的业绩高景又能持续多久?

上述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wind数据显示,2020年6月,白羽肉鸡的价格7.76元/千克,去年同期为8.92元/千克,同比下滑13%,白羽肉鸡的价格由4月初的9.51元/公斤一路下跌,跌幅达18.4%,其中最低的时候跌至7.47元/公斤;肉鸡苗价格2.23元/羽,去年同期为4.15元/公斤,同比下滑46.27%。

可以看出,2020年上半年,凤祥股份想延续2019年业绩神话,难度不小。

况且,猪肉涨价并未独宠凤祥股份一家。

放眼行业,鸡肉概念股还包括圣农发展、益生股份、民和股份和仙坛股份等,2019年上述公司的营收分别为145.58亿、35.84亿、32.76亿、35.33亿;净利润分别为40.93亿、21.76亿、16.09亿、10.01亿。

蝴蝶效应下,上述竞品均实现量价齐升。

上述梳理可知,2019年山东凤祥营收39.26亿元,在5家公司中排名第二,与大哥圣农发展相差甚远,与后面几家相差不大;但8.37亿元的净利润却直接垫底,差距明显。

那么,凤祥股份是否有几分大而不强之感?盈利能力亟待提升。

放眼白羽肉鸡领域,产业化仍然分散。就产量而言,2019年前五大生产商占市场份额仅19.9%。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山东凤祥2019年生产白羽肉鸡约1.62亿只,是中国第二大全面一体化白羽肉鸡生产商,市场份额3.1%。在中国白羽肉鸡及黄羽肉鸡总产量中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1.7%及1.4%。

即使贵为行业龙头,份额依然偏小,规模优势待提升。如其他企业调整布*,如何有效抵御野蛮入侵也待考量。

且作为中国最大的全面一体化白羽鸡肉出口商,根据往期记录,凤祥股份国内销售产生收入占比约70%,海外销售产生收入占比30%。

目前,国外疫情仍在肆虐,衍生冲击也是一个业绩变量。

综合考量下,鸡界龙头凤祥股份上市风光背后,也有不少业绩隐忧与发展不确定性,市场冷遇也就不足为奇。

债务高企模式烦恼

改变的急迫性,也体现在债务水平上。

招股书显示,2016至2018年,山东凤祥的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111.0%、127.9%、104.2%,连续三年处于较高水平。2019年达到较大改善,但仍为60.4%。且2017年至2019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4.48%、63.61%、48.91%。

这是什么水平呢?

同期,圣农发展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0.45%、44.78%、30.9%,湘佳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21%、45.18%、37.45%,均明显低于凤祥股份。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山东凤祥作为第二大的白羽鸡生产商,同时也是最大的出口商,目前处在布*期、扩张期,各项资金占用数额大,所以负债率会偏高。直至2019年受到猪周期的红利以及非洲猪瘟带来的生猪存栏量下降、对于禽类的需求放大,公司负债率才有所回落。

2017年至2019年,流动比率分别为0.54倍、0.61倍和0.94倍。

一般而言,健康企业的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由此保证企业运营的稳健性。

细观凤祥股份,流动比率远低于此,且债务以短期为主。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借贷及长期借贷当期到期部分为12.66亿元,其他流动负债、长期借贷、其他非流动负债分别为2.73亿元、1.01亿元、2.08亿元,而账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5.63亿元。

资金流动性较差,企业抗风险力就会受到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债务压力也给其带来财务负担。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山东凤祥财务费用分别为0.74亿元、0.97亿元、0.89亿元。

2016年至2018年,融资成本逐年上涨,从7228万元增至9700万元。而2019年上半年达476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2.9%。

如不合理规划、控制费用,或会拖累毛利,进而挤压公司利润。这对本已在一线阵营中,盈利垫底的凤祥股份而言,不是好事。

更待考量的,还有高负债下的扩产动作。

凤祥股份董事长刘志光曾表示,未来,凤祥股份会继续扩大白羽肉鸡的生产产能,并加速渠道的覆盖和新品的开发速度。

招股书也显示,2019年,山东凤祥拥有饲养约1.02亿只白羽肉鸡的产能,募资用于的扩产计划将于上市后26个月内完成,届时产能相较2019年底将同比增加63.6%。

从上文看,白羽鸡价格已呈下降趋势,加之海外疫情影响,上述扩产动作是否需要更慎重些?

不过,超10亿港元的募资,对其债务压力化解,或是大有益处的。

但业内人士指出:通过上市融资缓解债务压力或直接为公司补血,这样会降低资金利用效率,也降低未来投资收益预期,相当于公司把债务风险转移给了市场。

如何使用,有待时间做答。

可肯定的是,手握巨资,凤祥股份已有了更多腾挪机会、布*可能,关键在于,如何用好、用精、用在刀刃上。

比如,对模式的精进打磨。

据悉,凤祥股份目前采用B2B、B2C两种销售模式。

B2B是通过直接销售和分销商形式售予食品服务或工业客户、快餐餐厅、食品零售商等国内外客户;

B2C则主要通过中国境内在线及线下平台,销售包括“凤祥食品”“优形”等自有品牌的鸡肉制品。

B2B看,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等是其大客户,之间有15年以上的合作历史,但并无长期合约,多为一年一签。

是否会有不稳定性呢?

要知道,山东凤祥90%以上的收入源于此渠道。一旦出现更强竞品抢食市场,凤祥股份的业绩波动不可避免。

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山东凤祥向五大客户作出的销售额分别约占总收入的35.8%、40.0%、37.7%及32.3%。其中,单一最大客户分别约占总收入的19.1%、20.6%、16.8%及15.8%。

换言之,山东凤祥客户单一集中性凸出。

或基于此,刘志光曾表示,“C端业务将成公司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来看B2C,2019年,山东凤祥B2C的份额已占总收入的6.4%。其中,线上销售占比从2016年的0.3%,提升到2019年的4.3%,翻涨10倍有余。

2020年的前4个月,同比更增加500%以上。

单从此看,凤祥股份及刘志光的发展格*,值得肯定。

然光鲜背后,也要付出代价。凤祥股份切入C端的成本,并不低。

招股书显示,山东凤祥发展B2C业务模式,以提高深加工鸡肉市场的品牌知名度。需进行业务宣传,增加广告支出。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山东凤祥广告推广开支分别为2480万元、840万元、2100万元、1300万元,分别占销售总成本的1.1%、0.4%、0.7%和0.8%。

广告费增加,提升了销量,但也拖累毛利率,进而削弱盈利能力。

更尴尬的是,同期研发开支仅620万元、830万元、1350万元和790万元。不及销售总成本的1%。

要知道,B2C模式的打法与B端完全不同。充分竞争,导致产品必须高实力、高迭代。如果服务及产品不突出,没有特色内核,将很难吸引客户,进而会影响企业运营。

换言之,凤祥股份如想在C端市场长立、稳立、优立,少不了研发创新下的精进打磨,形成产品品质,创新特色,才有价值卖点。

社保硬伤依旧合规路漫漫

招股书显示,目前山东凤祥雇员7748人,缴纳社保的雇员仅708人。

而之前招股书显示,山东凤祥共拥有8381名雇员,其中两名在日本,其余8379名员工均在国内。

对比看,员工减少了7.6%,且社保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招股书也表示,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条文为所有雇员足额缴纳社会保险金,且未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为所有雇员悉数缴纳住房公积金。

换言之,合规之路依然漫长。

山东凤祥表示,“本公司预计将于2020年12月31日或之前为本集团所有雇员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供款,以符合适用中国法律法规。倘本集团雇员坚持拒绝就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作出供款,本集团计划将于后两至三个财政年度内分阶段替换该等雇员,以降低对本集团业务运营的影响。”

可以预见,增加的补交金及后续费用,将对业绩产生冲击。同时,两至三个财政年的替换进程,是否符合强制上缴的相关法规,也值斟酌。

一系列内控、风控问题,考验着当家人的大智慧。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凤祥为新凤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凤祥”)下的子公司,新凤祥集团成立于2009年10月,由刘学景持股51%,妻子张秀英持股9%。此外,两个儿子刘志光、刘志明分别持股20%。

显然,这是一家标准的“家族式管理”企业。

需要说明的是,家族化企业有着自己独到优势,例如稳定性强、决策效率高等。

但缺点也十分鲜明,例如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相冲突,易出现决策受限、僵化,不利优秀人才进入企业核心层、员工积极性不足等。甚至一些家庭矛盾也可能影响企业发展。

凤祥股份董事长刘志光曾表示,“我们全力以赴把‘小事’做到极致,产业升级其实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的。因为某一项单点技术的突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无数个创新点串联起来,对产业形成有效辐射,才有可能‘创造’一番新的行业景象。”

客观而言,上述言论有行业格*、有创新性、精进心,值得肯定。

问题在于,说千道万,不如白银一片。

单看上述的研发投入看,凤祥股份亦或刘志光,还需有更精进之处。

大道至简,言行合一。各中表现,首条财经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首条财经原创

本账号系新浪财经/一点资讯/

凤凰新闻/网易财经/搜狐财经/腾讯财经/今日头条/蓝鲸财经/百度百家/新浪微博/天天快报/中金在线/东方财富/雪球

等18家媒体入驻账号

凤祥股份复牌后最高涨逾53%,控股股东70.92%股本被拍卖-手机金融界

2022年9月21日,港股上市公司凤祥股份(09977.HK)今日复牌。早盘高开,盘中最高涨逾53%。截至下午两点,股价0.96港元,涨幅收窄至24.68%,总市值13.44亿港元。

消息面上,凤祥股份公告称,祥光铜业管理人已于2022年9月16日在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发布拍卖公告,拍卖控股股东所持公司近9.93亿股内资股,占公司总股本约70.92%,起拍价13.72亿人民币,相当于每股作价1.383元人民币。拍卖时间由10月10日上午九时至10月11日上午九时止。

倘拍卖导致收购人须按例提出强制性全面要约,要约价将不低于每股的最终拍卖价。

红相股份为什么跌那么厉害

价格更低鸿翔股份因为股价低被认定为低价股,所以转出深股通。鸿翔股份主要是电力检测监控设备,在全国占有很大一部分,技术领先。鸿翔股份有限公司是电力检测监控设备的领导者。鸿翔股份是一家高科技企业,长期致力于电力系统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文章推荐:

凤祥股份为什么连续跌(生肖是兔的最有名的人有

中美贸易战对企业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哪些企业最

一千八新币是多少人民币(1800新加坡币现在相当于

个人开户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开户,需要什么资料

私募股权基金设立及备案流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一个亿放余额宝一天多少利息(放一亿进余额宝

有印花税吗(印花税要求零申报吗?只要有收入,

军工有哪些好股(最好的8只军工股)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