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邮编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邮编:201306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1],(Lin-gangSpecialArea)位于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包括小洋山岛以及浦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邮编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邮编:201306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1],(Lin-gangSpecialArea)位于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包括小洋山岛以及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总面积873平方公里。
上海自贸区是什么意思?
比较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想自由市场那样可以自由买卖,如果你想看官方的司法解释可以查看http://www.168fta.com/forum-38-1.html常见问题回答
上海自贸区是中国第几个自由贸易区
是第一个自由贸易区。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袜档银,设于上海市的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中蠢喊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国家战略,是中国第一个与此前的经济特区、开发区、产业园区在指导思想、战略定位、总体告宴目标、任务措施等方面有新内涵的改革开放载体。
中国自贸试验区成立于哪年?
中国一共21个自贸试验区,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为中国第一个自贸区:2015年广东福建天津成立自贸区,2017年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成立自贸区,2018年海南成立自贸区,2019年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成立自贸区,2020年北京湖南安徽成立自己贸区
自贸区是什么意思?
自贸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禁止或限制一些贸易壁垒,实现国内外货物、服务、资本、技术等自由流动的特殊经济区域。其中的“自贸”即为“自由贸易”的缩写,强调自由贸易的原则。自贸区建设旨在促进全球化和区域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扩大外贸规模、增加就业和提高经济效益等。自贸区在中国也有多个地区,其中上海自贸区、广东自贸区和天津自贸区等较为著名。自贸区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国际和区域贸易发展,还有助于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行业的协调性。同时,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也需要政策、法律的支持和完善,配套的金融、保险、税收等服务也需要跟进,实现复合型的可持续发展。
首届进博会后这一年上海自贸区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上海被赋予了一项任务:上海自贸区扩容,增设临港新片区。
上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起着示范和带头作用。一年时间过去,上海自贸区发生了哪些变化?
上海自贸区图源:视觉中国
格*扩容:
临港片区破冰前行
临港新片区位于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从地图上看,整个上海东南一隅,面积119.5平方公里规则的四方形,就是刚刚诞生一年的临港新片区。
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时,面积仅为28.78平方公里,2014年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相比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先行启动区域面积就有近120平方公里,起步面积增加了90余平方公里。
2013年3月,上海开始谋划在外高桥保税区的基础上,先行试点自由贸易园区,作为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的重要尝试。在此背景下,同年8月,上海自贸区获批成立。
如果说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是以**职能、金融制度、贸易服务的改革,推动上海转口、离岸业务的发展,临港新片区扮演的角色则是从制度创新中寻找经济发展动力。
在2019年8月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天目新闻记者注意到,新片区参照经济特区管理,支持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在金融方面,新片区研究开展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功能试点,探索新片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在人才管理方面,放宽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从业限制,在人员出入境、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等方面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政策措施。
正如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增设新片区不是面积扩容和政策平移,而是要加快形成更加开放的市场规则体系,促进高能级市场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已经把总体方案各项任务举措细化为78项安排,并设立新片区专项发展资金,5年出资总规模不少于1000亿元,重点支持新片区内的高端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
服务业扩大:
落成首家外商投资综合医院
2019年9月,上海自贸区首家外商投资综合医院——上海阿特蒙医院正式落成,这是银山资本和德国阿特蒙医疗集团在上海自贸区成立的首家外商独资医院。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中,卫生和社会工作一栏依旧是“医疗机构限于合资、合作”。换言之,外资独资医院依然不被允许。
事实上,上海、昆明、深圳等多个城市已有探索的先例,但数量仅为个位数。此次上海阿特蒙医院落成投入运营,也是上海自贸区服务业对外扩大开放的重要体现。
自2013年上海自贸区发布全国首份负面清单以来,经四次修订,负面清单已经从最初的190条减少到2018版的45条。有一组直观的数据,截至目前,上海自贸区内90%以上的投资项目都是负面清单以外的,以备案方式设立。
2019年8月,在负面清单基础上,上海推出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的40条相关举措,而部分开放措施将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
贸易更开放:
鼓励离岸贸易
2018年11月,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完成了货物不报关入境的离岸贸易资金结算,标志着困扰上海自贸区多年的跨境结算难题终于得以破解。
此次交易订购的设备直接从韩国发往尼日利亚,用于宗格鲁水电站项目建设,金融服务由境内银行提供,但结算两头都在境外。
由于货物不经过国内口岸,海关无法提供相关进出境单据,无法以传统方式证明货权,企业就无法通过境内银行收付货款。
在推动贸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上海金桥开发区管委会开始着手破解离岸贸易的跨境结算瓶颈。经过两三年的争取,终于由上海市商务委开出“白名单”,为有良好进出口资质的企业提供离岸贸易的信誉“背书”。
但随着上海自贸区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如何做大离岸贸易的蛋糕,就成为摆在眼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10月31日,上海自贸区推出七大举措,从税收优惠、财政扶持等多个方面,支持离岸转手买卖贸易发展。
其中第二条指出,支持金融机构为真实离岸转手买卖贸易提供高效涉外金融服务,通过科技创新手段,为真实合法的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提供收支和汇兑服务。
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图源:视觉中国
吸引高端制造:
特斯拉海外首个超级工厂落地
11月5日,在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工智能与创新发展:理念、技术和市场”分论坛上,特斯拉公司董事会**罗宾·德霍姆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经进入试点生产,今年年底将开始正式生产。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产业区正式开工建设,规划一期年生产规模为25万辆纯电动整车,包括Model3等系列车型。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特斯拉海外首个超级工厂生产的电动整车即将与消费者见面。
从上海阿特蒙医院到特斯拉超级工厂,从现代服务业到先进制造业,自贸区播下的开放“种子”正迎来开花结果。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上海自贸区落户的制造业企业和项目还有首家中外合资飞机制造项目中俄国际商用飞机、精准放射治疗设备企业医科达、科技巨头西门子、半导体企业英飞凌等。
2019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浦东新区区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杭迎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把上海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地,意味着必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聚焦一些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打造一批引领发展潮流、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兴产业集群。
“综合竞争力迈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成为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国际高端智造中心之一。”这是《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把先进制造、高端智造作为上海未来产业的重要布*,而作为改革试验田和发展桥头堡的上海自贸区,无疑是这个布*的演绎舞台。
来源:天目新闻客户端
监制:范波
责编:潘洁
编辑:陶朝坡
1、近百家区块链概念股涨停谁是“龙头”?
2、杭州二手房挂牌量破10万套!楼市要开始降价吗?
3、"一个月收入能买一辆奔驰",负债百亿的贾跃亭收入曝光!
4、区块链搅动资本市场,“含链”A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一起来听听代表怎么说
增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
是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任务!
也是上海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27日,上海市市长应勇
在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作**工作报告时表示
上海今年增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自贸试验区新片区
究竟应该“新”在哪儿?
跟着东东一起去看↓
根据上海市**工作报告,2018年通过聚焦“三区一堡”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上海自贸区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减少到45条。率先试点跨境服务贸易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的自由贸易账户累计开立7.1万个。“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第一批116项和第二批82项全面完成,累计146项改革事项在全国推广。自贸试验区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项目累计超过200个。
陈杰代表:新片区要加大改革突破的力度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临港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杰说,上海自贸区在过去5年内,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如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商事登记制度等。但与发达国家的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陈杰认为,定位为“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新片区,要加大改革突破的力度。比如,在税制安排方面,可以参照新加坡的经验,开展离岸税制探索,支持离岸贸易、离岸金融和数字贸易发展。“当前数字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上海可以把握先机,加快建设全球数据港,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使命。陈杰表示,希望未来的新片区能体现出“三个新”。即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实现新开放;清理制度性障碍,推动新经济发展;提升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塑造新格*。
△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
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跨境人民币业务部副主任王长元总结了“新高地、新定位、新机遇、新路径”。王长元认为,开放应该是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的第一属性,从定位来说,也应认识到,新片区的本质是一个自由经济区,不仅包括口岸经济形态,而且有更加丰富的金融、科创的经济形态,还应拥有一套对标国际一流的经济制度和商业规则。
王长元代表说,和世界一流的开放经济体相比,我们的开放度还不够。“上海未来的发展要通过开放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认为新片区的建设,是上海第二次的机遇。”为了更快达到开放的目的,王长元代表表示,新片区的开放需要打破现有体制机制约束,在政策制定等方面设立新的路径。
“新片区应该打造一个集投资、贸易、科创多领域的开放、创新与一体的综合片区,提高上海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影响力。”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金煜代表也谈及了他对自贸区新片区的理解。
金煜代表说,截止到2018年,上海的持牌金融机构有1600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超过了30%,但与纽约、伦敦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上海外资机构主要是外资银行为主,投行、资产管理、对冲基金等非银行的机构数量还不是太多。“目前摩根大通等都已经提出申请,希望可以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公司。下一步我们要依托自贸区的制度优势,夯实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优化金融机构,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多元化金融体系,提高对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力”,金煜表示,新片区的建设要带动上海的金融开放从量到质的转变。
金煜代表认为,交易的定价是全球资源配置的核心所在,上海未来要着力扩大在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不仅需要大力提升全球投资者的参与度,新片区的建设应该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仅需要加强对于传统货物贸易的服务,还需要加强包括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供应链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
来源:东方网、新华社
部分文字作者:张海盈
编辑:shirley
审稿:钱程灿
亚投行建立于几几年,上海自贸区在几几年?
亚投行全称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投行。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2016年1月16日至18日,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
上海自贸区是中国**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位于浦东境内,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
上海自贸区哪年成立?
2013年9月29日挂牌,2013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上海自贸区有几个?
上海自贸区一共有七个:
1、上海外高桥保税区,2、张江高科技片区、
3、金桥地区,4、上海陆家嘴金融区,5、世博开发区,6、洋山港保税区,7、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分别在不同的区域,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面积28.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