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沪港通有杠杆吗? 沪港通股票都没有杠杆,但是常常和具有杠杆优势及整体溢价不高的宽基指数杠杆基金具有相关联动效应。,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少有人知的基金——杠杆基金(
沪港通有杠杆吗?
沪港通股票都没有杠杆,但是常常和具有杠杆优势及整体溢价不高的宽基指数杠杆基金具有相关联动效应。,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少有人知的基金——杠杆基金(很多人的知识盲区)
现在的分级基金,就是一种杠杆基金。目前,我的看法是杠杆基金不适合散户基金投资者。
股票(指数)分级基金的分级模式主要有融资分级模式、多空分级模式。债券型分级基金为融资分级。货币型分级基金为多空分级。如下图所示
杠杆,简单地说就是用小资金撬动大投资,如你用1万元买2万元的股票。那缺少的钱从哪里来?就是靠借贷,你要借另外的1万元!但是借来的钱是要还的,这是必需的。所以,当杠杆产生的时候,必须保证借来的钱不受损失,否则你资不抵债的时候,就要破产。
用1万元买2万元的股票,就叫2倍的杠杆。如果2万元涨10%,就赚了2000元,那从自己本金1万元的角度看,就是赚了20%;同样,如果跌了10%,亏损也要从自己头上扣,结果就是亏了20%。这就是杠杆的收益和风险的放大作用。显然,在这个例子中,如果市场跌了50%,2万元的投资就只有1万元了,除去要还人家的1万元,还不包括利息,自己就什么都不剩了。其实,到这个时候,你的债主就会来逼债。虽然市场可能会再涨起来,但债主可不这么想,他会强制要求你把股票卖掉以保证他自己的本金安全,这就是强制平仓。也就是在低点的时候,强制让你把股票卖掉。
从表面上看,杠杆基金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加大了风险,但同时也给投资人提供了以小博大的机会。但为什么我认为对小散户来讲,这是不合适的呢?根本的原因在于,小散户是否有必要去借钱炒股。
我认为,大量的散户,其实并不是把自己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市场当中的。很多人只是拿一部分资金去投资,也就是会有很多现金储备在银行,或者在货币基金等保本的地方,而这些固定收益品种的收益是很低的,如一年定期现在只有2.25%。但一手拿着这种低收益的产品,一手又去用5%的利息借钱来产生自己的杠杆,是不是很不合理的事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现金投入进去,加仓而已,其实就是自己借钱给自己。
但有人也会想,我的现金如果也投入进去,那是不是我自己承担的风险就变大了呢?其实,分级基金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对于咱们手上的任何一只基金,自己都可以按照任意想法进行分级。你只要强制止损,也并不会损害到你原来的现金部分。但这时候你现金的流动性会受到影响,如果市场低迷,而且你又需要现金的时候,就比较麻烦,类似于自己强制平仓。所以,咱们要考虑咱们的现金储备有多大,流动性需求有多少。如果储备多,流动性需求又不大(我认为这是大多数散户的情况),那实在没有必要去买杠杆基金。
那杠杆基金适合谁呢?我认为是大资金的客户或者机构。当他们没有同样的现金储备,无法自己做杠杆,但又想在市场上大赚一笔的时候,是可以考虑杠杆基金的。不过,这显然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但机构和我们小散户是完全不一样的操作方式。
杠杆基金,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能把招募书上的各种条款搞清楚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还要考虑折价率、杠杆率、业绩等因素,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你是否需要借钱炒股。所以,我并不认为买分级基金中的进取部分对小散来讲是好的选择。
注:本文内容来自《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与实践》_季凯帆、小基啄米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凤凰网港股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凤凰网港股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基金可以加杠杆吗?一只基金有没有加杠杆,要怎么才能看出来?
在做投资理财中所谓的杠杆,就是利用非自有资金来增加投资量,以求获得更多的收益。杠杆在投资领域中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股票的融资融券、期货期权等,都是有杠杆的。
那么,基金是否可以加杠杆呢?
基金能加杠杆吗?
我们在买基金时,有多少钱就最多只能买到市场价值那么多的基金份额。所以,除非自己从别的地方借钱来买基金,不然在买基金时也就没法加杠杆。不过,基金本身是可以加杠杆的。
基金加杠杆的方式,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内部杠杆,一种是外部杠杆。
内部杠杆主要是在投资中自然产生的杠杆。基金不是一种基础资产,其本身不能直接产生收益,而是需要投资其他的基础资产或基础资产的衍生品才能获得收益。
而有些基础资产或衍生品本身都是带有杠杆的,比如期货期权。当基金的投资组合中有本身具有杠杆的资产或其衍生品时,也就相当于对基金赋予了杠杆,这个杠杆就是内部杠杆。
而外部杠杆,就是通过从外部借入资金用来投资。虽然基金的主要资金都是通过从投资者手中募集而来的,但有些基金也会通过借钱的方式来筹集部分资金,增加基金可用于投资的资产。
所以,要问基金能否加杠杆,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这种加杠杆不是对投资者来说的,而是对基金本身来说的。投资者如果买了加杠杆的基金,也就相当于加杠杆了。
对于一只基金来说,加杠杆同样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基金增加收益,可用得不好也会加大基金的亏损风险。所以,对投资者来说,要不要买加了杠杆的基金,还是要结合自身的需求来定。
那么,要怎么才能看出一只基金是否有加杠杆呢?
怎么看一只基金有没有加杠杆?
首先,就是看基金的资料。
一只基金如果要加杠杆,通常都会在一些公开的资料上就会明确告知。另外,在基金定期发布的业绩报告中,可能也会有杠杆的使用情况。仔细查阅这些资料,就可以得知基金是否有加杠杆了。
其次,就是看基金资产配置情况。从基金的资产配置情况中,可由两个方面看出基金是否有加杠杆。
一方面就是看资产组合。如果资产组合中本身就有加杠杆的资产,那么基金也就是加了杠杆的。
另一方面就是看基金投资的各类资产总额占基金净资产的比重,当总资产与净资产的比重大于100%时,就说明基金是加了杠杆的。
二者分别对应的是内部杠杆和外部杠杆。
再次,就是看基金的费率。
一只基金在运营过程中,会有管理费、托管费等运营费用,而如果一只基金有加杠杆,就还会有利息费用,因为从外部借入的加杠杆的资金,显然不是无偿的,需要支付借钱利息。
如果一只基金在披露的费用中存在利息费用,也就意味着该基金有加杠杆了。
大家要记住:实现财富保值增值,投资自己的大脑最关键,先求知后求财。
*提示:本文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记得转发文章,点“分享、点赞、在看”哦~
☑ 理性投资,赚钱路上少踩坑。
☑ 现在扫码报名,0元免费学!
ETF300指数基金有没有杠杆?
etf成为股基“明星” 近期,多空基金成为市场热点。作为首只上报的杠杆etf基金,汇添富上报的沪深300正向2倍、沪深300反向1倍、沪深300反向2倍3只杠杆etf已于日前获得申请受理,这是目前业内首批包含有空头杠杆的etf产品。很显然,正反向多倍杠杆etf的面世,将使得a股市场迎来彻底的多空并存时代。 而etf的市场表现也很活跃。除了国债etf外,易方达沪深300etf也在本周一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综合首日表现来看,易方达沪深300etf在上市前一日净值已有2%收益,上市首日交易非常活跃,全天交易量达3.02亿元,单日换手率高达26%,明显高于此前3只沪深300etf的首日换手率。 受客户门槛降低的影响,就在本周二当天,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融资融券余额达38.32亿元,比排在第二位etf的高出五倍以上,是当前a股市场上人气最高的双融品种之一。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张娅表示,相对分级基金的进取份额,通过etf融资的方式获取指数放大投资的途径,具有杠杆相对更高的优势。 而景顺长城基金产品开发部总监陈爱萍认为,正在发行的景顺长城基金选择等权重etf作为策略型指数产品的突破口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等权重概念较为通俗易懂,策略型指数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可以是等权重产品先行,投资者教育难度相对较低,市场比较容易接受这样一种产品。
瑞福进取基金(150001)的杠杆还起作用吗?
按照初始设置条件,母机瑞福分级、瑞福优先、瑞福进取三者的净值都是1.0时,瑞福进取杠杆约1.94倍,但是一旦上市交易出现折溢价、瑞福净值偏离1.0、或仓位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都影响杠杆倍数:1、折价杠杆变大;溢价杠杆变小2、瑞福净值小于1.0,杠杆变大,小的约多杠杆越大,大于1.0时相反3、仓位越重杠杆越大估计今天收盘瑞福进取的杠杆倍数约2.1倍左右。
也许真能十年超十倍,投变武器箱——现成杠杆基金细节指南
十年十倍是一个梗,也是投资者一个美好的愿景,说实话全仓很难啦,部分仓位倒是真有可能的。
不信你往下看。
周末花了点时间,算是定期审视下美股较大的几家ETF和杠杆基金发行商。
说实话,墙外赌具确实丰富。
看不懂的慢慢看历史文章,反复看就完事了,据多名读者反馈,看懂了很爽,如果真的能让大家感觉突破了自己的境界,对我自己也算功德一件。
不过丑话在前,投变框架是需要做好血本无归的打算的。
我这么风*,风险提示这种事,肯定要做的。
容我先介绍我目前自己最关注的医疗业标的。
首先是这个,蹩脚的翻译叫健康护理精选。投资一般翻译为医疗保健精选。
它的成分股选自标普500的医疗行业,偏向龙头大市值,目前66只标的,前十大持仓占比52.5%。
并不是我心仪的细分行业器械设备(基金代码IHI),但没有办法,这个指数有对应的杠杆基金,器械设备没有现成的杠杆基金。
虽然有自建的方式,我属实是有点懒了。
另一个考虑是融资自建最多两倍杠杆,费用也比现成杠杆基金高一些,杠杆基金会采用收益互换等方式,成本更低,每年不到2%。
该指数近10年年化14.08%。
我还加了同期标普500的对比,蓝线就是标普500,年化12.26%。
美股市场跟踪这个指数的产品有无杠杆的ETF(代码XLV)和3倍杠杆的代码CURE。其他比如英国,***等国交易所也有追踪该指数的基金。
大家可以自行搜代码,用国内雪球网的走势对比是这样的:
加入是2X基金(代码RXL)一起的对比:
黄色的就是2X了。
2X基金近10年11倍。
但需要注意的是,2X医疗杠杆基金跟踪的指数是DJGlobalUnitedStates(All)/HealthCare-IND,即全美医疗保健。成分股144只,与标普医疗保健精选并不完全相同,但也没有说差异大到没法接受。
关键是看费用的对比:
1X的XLV年费率是0.1%;
2X的RXL年费率是0.95%;
3X的CURE年费率是1.08%。
综合下来,我会选择1X的XLV和3X的CURE来合成自己想要的杠杆率,费率更优,跟踪标的也相同。
懒中带细,说的就是我了。同样是躺平,我就是能躺的比大家舒服。
再平衡的例子可以参考历史文章恭喜抄底的朋友,赚钱和喝水一样简单。
里面还有现金和杠杆基金的例子,也能说明另一个观点,如果有择时的能力,在空仓和加杠杆满仓之间切换才是最爽的,也是做周期股的理想操作。
至于我历史文章为什么一直爱用纳斯达克100指数来举例,就是因为1X的QQQ,2X的QLD,3X的TQQQ跟踪的指数相同,更容易分析损耗。
然后再带大家看一下医疗业的其他杠杆基金。
IBB(生物科技加权)和它的3X(UBIO),目前已关停。
XBI(生物科技等权)和它的3X(LABU);
PJP(制*)和它的3X(PILL)。
大家自己去搜3X的指数,我就不放图了,会发现走势很一般。
为什么?
我在跌惨了?相信中国红,医疗行业或迎来黄金十年里分析过。
*的特点是颠覆。
老玩家优势有限,小玩家都有机会。等权的生物*XBI比加权的生物*IBB爆发力还要好一点。
器械设备是迭代,大部分时间稳健上行,波动小一些,最终收益也好,时间的真朋友,躺赢的好朋友。
所幸医疗保健精选XLV里的成分股有一点器械。
下图是医疗保健精选XLV和器械设备IHI的10大持仓对比:
理解了细分子行业的商业特性不同,走势自然也能大致预期。
波动最大,爆发力最强的粉色就是等权生物科技XBI。
其次波动是黄色,就是加权生物科技IBB。
我喜欢的是紫色器械设备IHI,突出一个猛。
蓝色的就是今天介绍的指数医疗保健精选的跟踪基金XLV,跟踪老牌大市值医疗企业,内生增长稍弱,胜在稳健。
但只要波动不大并且内生增长可以,杠杆基金的威力就能展现。
波动大,杠杆基金的损耗就很高。
对波动的不同预期,也是投变框架中期权和杠杆基金的核心使用区别。
事实上,大部分杠杆基金都是波动问题,我都能推演出来长期走势肯定不好,都不劳烦您反驳。
简单说就是内生增长无法抵御波动损耗。
所以使用前提要么内生增长高,要么波动低,那什么情况波动推演会低一些呢?肯定不能完全用过去的历史波动推导。
只有逻辑上能稳定增长的,才能用杠杆基金实现长期爆发收益。
爆发力强的,用期权的买方实现中短期爆炸收益更好。
那我得出了什么结论?
杠杆基金里我最喜欢的,自然是必需消费和器械设备的杠杆基金,这两都是特别无聊的赚钱,确定性高,没什么想象力,但不得不依赖的细分行业领域。
就是可惜没有现成的杠杆基金。
也许你已经想到了,不够稳定的行业或者周期行业,用期权表达的赔率更好。
其他杠杆基金先不多介绍了,做空千万别用杠杆基金,理论上只有稳定亏损才适合用做空杠杆基金。
稳定亏损的股票,说来惭愧,我这辈子还没见识过。
墙外的标的我可以说的大胆一点。
至于国内么,这种思路只能用自建的方式做,资金要求也高很多。
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比较简单的方式,等着吧,等我给你们安利。
欢迎转发或留言:你们再试试,如果还是容易一下子发两次相同的内容,我就关了这个破留言。
如何计算杠杆基金的杠杆率及
杠杆基金不是固定的,是由基金经理来调配的,行情好可能多借点A份额的资金,或者仓位加大一些,所以要具体的数据就去看基金的份额数据和净值变化好了
什么叫杠杆基金,解释的通俗点,复制粘贴的大师请自动走开,补加分50。,绝对保证
直观的看,就是大盘涨的时候,杠杆基金涨的更快,大盘跌的时候,杠杆基金跌的更快,适合对大盘判断准确的投资者在大盘走单边上涨行情的时候中线投资
华安基金的黄金易ETF有无杠杆?如果没有杠杆的话,跟我在银行炒纸黄金有什么区别?
你好!交易手续费最低的是黄金延期,万3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再论杠杆基金的优势,以及真正的风险点
前言
杠杆基金可以说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投资工具,之前也是有在文章里面简单提及。
问题不在于杠杆,在于正期望以及负债
2022.10.23 选择比努力重要——再论杠杆基金
但是杠杆本身就不受大众所喜欢,而杠杆基金又更加少为人知。因此很多人对其存在着极大的错误认知以及偏见。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好玩的投资工具,成为了遗落的明珠。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专门来讨论杠杆基金的优势,以及它真正的风险在哪里?
杠杆基金的优势
很多人对于杠杆基金的理解只是*限于:一个使用了杠杆的基金,它的盈亏相对于普通基金而言会大很多,风险会大很多;
而稍微对于杠杆基金有些了解的,则会认为:杠杆基金会在波动中,亏掉很多钱(甚至有的人会认为这是基金公司在偷吃)。
以上的理解,除了偷吃之外,另外两个观点都很难说它是错的,但最起码我认为这是不够客观的。
比如说盈亏比普通基金要大很多,就等于风险会大很多吗?不一定,我们完全是可以通过仓位进行管理的。
一个盈亏比1:2的投资机会,所面临的风险并不会比另一个盈亏比10:20的要低。波动只是放大了盈亏,并没有改变期望收益。如果我们担心单次收益的绝对值太高,那么我们完全是可以通过仓位进行控制的。
相关阅读:问题不在于杠杆,在于正期望以及负债
至于说杠杆基金会在价格波动中亏钱(基准指数价格下跌后再回到原来的价格,杠杆基金是亏钱的,这种一般称为波动损耗)。这是杠杆基金运营的代价,纯数学概念上的代价,无关偷吃,稍微了解杠杆基金的运营模式,代入数据算一下就清楚了。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杠杆基金之所以比其他普通基金要强,代价就在于此——存在波动损耗。
所以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否能够给我们创造满意的回报。
那么我们可以看看杠杆基金既然承担了波动损耗,对此它收获了什么,而我们又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扩大这个优势。
我们可以回到我们过去提到的例子:中概互联,对应两个基金:kweb(中概互联ETF)和cweb(中概互联两倍做多杠杆基金)
相关阅读:2022.10.23 选择比努力重要——再论杠杆基金
中概互联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它曾经足够好,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但同时它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又足够差,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对普通基金投资者进行提问。
很多人对于杠杆基金的偏见是源自于其对杠杆基金的错误应用,比如说我们在10月份周报中所说的:
全力投入是使用杠杆基金的大忌,这会使得杠杆基金的优势丧失殆尽。杠杆基金的优势全在仓位管理上,只有通过仓位管理,我们才能够看到杠杆基金真正的好处。
我们还是继续回到周报的例子中:
我们回到之前举的例子中,同样拥有10万本金,预期有翻倍的可能性,我们目标都是10万的收益。
对于无杠杆的投资者A而言,他需要投入10万的本金;
但是对于投资CWEB的投资者B而言,他只需要投入5万甚至更低的资金就有机会获得10万的收益。
在假设投资者A和B都是去年11月进行中概股投资的,A投入10万的全部资金,至今持仓亏损比例将是55%,亏损5.5w,而无后续资金可以补仓,合计总市值4.5w;
B投入5万的资金,持仓亏损达90%,亏损4.5w,但剩余5w现金可补仓也可投资其他品种,合计总市值5.5w;
在周报的分析中,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通过仓位管理,当我们判断出错的时候,杠杆基金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更高的容错率。
有了更高的容错率,才有更加多的防守反击的机会。
这就是从10月23号以来的故事——中概股终于是迎来了一波反弹。
其中kweb是从21.45反弹至29.78,累积涨幅将近39%,也就是说当时4.5w总市值的kweb,现在增长至6.255w;
很不错的收益,但是我们可以看看两倍做多的cweb的同期表现:从28.86上涨至50.55,累积涨幅超过75%。
只是在10月份的时候,cweb对应的持仓市值仅有0.5w,即使大幅度上涨以后也不足0.9w,把5w的现金算上,也不足6w,一眼看上去就是比kweb的6.255w要低。
这就是对于杠杆基金了解不多,对于现金的作用不了解的朋友,经常会产生的误解。
但真实的情况是现金的价值在于它的选择权,没办法投向其他资产的现金是没有价值的;但是如果现金是可以投向资产的,那么现金的价值将取决于其他资产的收益。
所以通过使用杠杆基金节省下来的现金,它的价值是无穷的,它能够让我们在危难之际,拥有更多的选择。
比如在中概互联上,我们完全是可以在10月23日的时候,选择把一半的现金投入到cweb上(为什么是一半?因为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那么在对仓位进行了调整之后,如果是采用杠杆基金进行投资的,新的仓位是这样的:0.5+2.5=3w的cweb,以及5-2.5=2.5w的现金仓位,合计总资产5.5w。
我们可以依据新的仓位,再重新算一次,当前使用杠杆基金的投资组合,最新的总资产会是多少:
3*1.75+2.5=7.75
7.75>6.255,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而且这时候我们是可以选择收回部分现金的——因为在取得同样收益的目标下,杠杆基金所需的投入更加小,比如一开始杠杆基金就只是etf的一半。所以在这里我们同样可以把杠杆基金的市值恢复为etf的一半(为了方便计算,etf的市值向上取整为6.3w)。
6.3/2=3.15w,这是杠杆基金的目标市值;
3*1.75=5.25w,这是杠杆基金当前的市值;
5.25-3.15=2.1,这是杠杆基金止盈的现金;
2.1+2.5=4.6,这是恢复平衡后持有的现金数量。
我们可以看到,在经历了再次平衡之后,新新持仓组合变成了持有3.15w的cweb杠杆基金,4.6w的现金。
我们宝贵的现金又回来啦!
说到这里,大家能够理解杠杆基金的优势了没有?
杠杆基金通过合理的仓位管理,是可以使得我们只需要承担更加小风险的同时,获得更加多的收益;
而且因为投入更加少,所以在面临逆境的时候可能反而更加容易坚持下去并进行再买入。
投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拿住,而且在逆境中能够坚持甚至加大投入——这是需要充足现金储备的。杠杆基金则是很好地满足了我们更低投入的需求。
杠杆基金真正的风险点在哪里?
杠杆基金既然那么好,为什么会是如此小众的投资工具,它的风险点究竟在哪里,导致了投资者不选择杠杆基金——短命或者说清盘风险。
其实从数学模型上来说,杠杆基金的运营模式不会存在很大的问题,虽然会有波动损耗,虽然波动率太大,的确会使得收益大幅度下降。
但是这些都是在前期可以去控制的,比如说我们可以选择低波动的品种,又或者说直接控制使用的杠杆比例,实在不行,我们不做也可以。所以从运营逻辑上并不会产生致命的风险。
致命的是运营的实务操作上。
数学模型是不需要考虑基金规模的,但现实情况是,如果基金规模太小,它是会被清盘的。
当基金清盘以后,如果我们没有新的投资载体可以实现我们的想法,那么即使数学模型再完美,一切都是白费。
而清盘,对于杠杆基金这种使用金融衍生品的基金而言,并非罕见。
我们可以看另外一个杠杆基金TQQQ,三倍做多纳斯达克指数的杠杆基金。如果我没有记错,它巅峰的时候总市值是超过百亿的,但现在12亿多一点。
而cweb就更加惨淡了,即使经历了大幅度反弹之后,当前的总市值也才1个亿出头。
这样的规模,相对于普通etf而言,实在不够看,毕竟纳斯达克100etf(qqq)当前的总市值可是过千亿的。
所以当我们投资杠杆基金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使经历了高额的亏损,我们仍旧对未来满怀信心,愿意和基金长长久久走下去,结果下一秒基金就关门大吉了。
而我们失去了投资的载体,无法再现我们的投资理念,最终就只能是实打实的把亏损吃下去。
这才是最糟糕的。
其实清盘不单是杠杆基金会存在的,普通基金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所以我个人建议是小心那些规模比较小的指数基金,因为在行情低迷的时候,它们很有可能会出现清盘的情况。
而对于个人而言,如果没有同样的指数基金可以接上清盘退出的资金,那么基本上就宣告我们无法从指数复苏中收益。毕竟想要依靠个人资产就复制指数,实在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
只是说杠杆基金在资产规模变动这一块会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投资杠杆基金,那么资产规模的大小以及未来变化的趋势就是我们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至于说如果管控其中的风险,由于篇幅的原因,我就不再展开多说了。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们有所启发。
我是巴兰,一位用数据述说现实的独立理财师。
拓展阅读:
问题不在于杠杆,在于正期望以及负债
2022.10.23 选择比努力重要——再论杠杆基金
为什么定投货币基金会是一种贪婪且激进的做法:现金的价值在于选择权
基于现金流的高回报投资模式是如何搭建的:从很有意思的一支美股--弗兰科-内华达(fnv)说起
心态爆炸系列:中短期债券基金居然可以一天跌去-12%?!!要命的流动性和反身性(预)
流动性陷阱:城市转债暴涨及特纸转债尾盘暴跌的逻辑分享
要命的流动性危机--预见股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