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套现百亿,不断割肉……复星医*怎么了? 9月19日晚间,新华保险发布公告,复星国际于9月15日减持公司2615.95万股H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0.84%,本轮减持后,复星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合
套现百亿,不断割肉……复星医*怎么了?
9月19日晚间,新华保险发布公告,复星国际于9月15日减持公司2615.95万股H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0.84%,本轮减持后,复星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将低于5%。
而就在不久前,9月14日晚间,复星医*发布了一则减持公告。公告内容显示,控股股东复星高科技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了复星医*股票,按照9月14日33.76元/股的价格来算的话,此次复星又套现了约1.33亿。
九月份以来,复星系密集减持套现,据不完全统计,仅9月份上半月,复星系公司便接连宣布6笔减持计划。
年初算起,复星系减持了海南矿业、青岛啤酒、中山公用以及泰和科技等公司。粗略统计,复星系年初至今已从上市公司方面套现超100亿元。
追着风口也没飞起来
GuideView
上市24年,复星医*靠着并购“买买买”不断扩张,维持着规模和业绩。
新冠疫情以来,更是靠着mRNA新冠疫苗股价一路大涨,市值一度达到2000亿。
然而复必泰在内地市场迟迟未获批复,新冠疫苗的红利期也已经进入末期,而复星医*的股价也已经持续下跌超过一年。
9月2日,复星医*发公告表示,其控股股东复星高科技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3%的A股,以当天收盘价计算,约套现32.20亿元。这也是上市以来,复兴医*作为控股股东的首次主动减持。
在该公告发布后,复星医*的股价不断走低。
需要知道,过去十年间,复星高科技曾六度增持复星医*,合计总金额约27亿元,复星医*在“复星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2020年新冠来袭,复星医*斥资3.26亿元买入约158万股德国生物公司BioNTech股票,另一方面与BioNTech合作开发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
图片来源:**新闻
搭上疫情的顺风车,BioNTech股票股价大涨,2021年为复星医*带来超22亿元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复星医*也借“新冠疫苗概念股”的东风股价一路飙升。
没成想,复必泰仅在中国港、澳、台三地上市,内地获批杳无音讯。就此,复星医*彻底错过了新冠的风口。
从CAR-T疗法再到新冠,“风口追随者”复星医*已经对准了下一个目标:国产新冠治疗*物。
去年7月,复星医*与开拓*业签订新冠口服*普克鲁胺商业化销售的相关合作协议;今年7月又与真实生物订立协议,获其阿兹夫定片独家商业化等合作权益。
不过现在看来,复星医*虽然“押对了宝”,阿兹夫定片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还被纳入2022年医保*品目录,但其股价的跌势还是一如从前。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郭广昌的传奇人生
GuideView
1967年,郭广昌出生于浙江东阳,1985年考取了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2年,25岁的郭广昌果断放弃出国留学,与校友梁信军共同出资3.8万元创业,成立一家小公司广信科技咨询公司。
1993年,靠着这家小公司,郭广昌赚得了人生第一个百万。也是这一年,郭广昌开始进军地产和生物医*。
1998年7月,复星医*,成功登陆A股市场,募资3.5亿元。随后便是“一年百万、两年千万、三年一个亿”的、属于郭广昌的造富神话。
2007年,郭广昌登上了福布斯2007年富豪榜,身家达362.3亿元,成为上海新首富。
复星系,缺钱了?
GuideView
据复星国际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复星国际流动性资产为3787.8亿元,非流动资产为4709.0亿元,合计8496.8亿元;流动负债合计3754.0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2757.6亿元,合计6511.6亿元。
其中,流动负债项下,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高达1236.9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及定期存款达到人民币则为176.5亿元,报告期内平均债务成本为4.50%。
此外复星高科公司债券中期报告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末,复星国际所有权受到限制资产(抵质押)账面金额为人民币888.57亿元。
前前后后6500亿债务压顶,复星系频频进行资产变现,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2022年上半年,复星国际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2.86亿元,热衷“买买买”的复星系也不得不走上”卖卖卖“的道路了。
近年来,复星系已通过减持套现和定增募资获得约百亿元。
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吗?
GuideView
走投资并购模式的复星医*,已经基本实现了无死角的产业布*,从抗感染*、胃病*、抗结核*物、疫苗、仿制*到医疗服务、医疗美容器械赛道,都占有一席之地。
在制*板块,复星医*有六大核心产品,分别为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核心产品、抗感染核心产品、代谢及消化系统核心产品、心血管系统核心产品、中枢神经系统核心产品、原料*和中间体核心产品。
近两年,复星医*将重点重新放到创新*上,财务表现上来看,复星医*在制*板块的主要业绩的主要贡献,还是来自仿制*与化*。
目前,复星医*共有2个创新*(适应症)、10个仿制*(适应症)于中国境内/美国获批上市;1个创新*(适应症)、18个仿制*(适应症)于中国境内申报上市;14个创新*(适应症)、9个仿制*(适应症)于中国境内获批开展临床试验。
在新冠疫苗“押宝”失败后,复星医*始终是增收不增利,不过医美版块倒是前景可观。
复星医*于2013年收购了全球能源医疗美容设备企业Alma,布*了能量仪器、注射填充、美容牙科、个人护理等细分领域,同时目前还在做肉毒毒素注射相关的布*。
总结
9月16日,彭博社的一篇关于“监管部门要求摸底复星”报道掀起复星风波的“第一浪”。对此郭广昌坐镇指挥,复星方面高调反击。
其回应为,起诉彭博社、深夜紧急辟谣、报案,严正声明称遭受恶意做空、中伤、造谣,此外,复星高层还火速拜会了北京国资委等。
显然,被控股股东减持可能不会触及复星医*的根本,问题的核心在于,复星系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如何让创新产品放量,摆脱新冠产品依赖?
制作策划
策划:雯山 / 审核校对:chem、拂兰
撰写编辑:雯山/ 封面图来源:网络
参考来源
[1] https://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new/2022-09-03/600196_20220903_1_FCjav7R3.pdf
[2]https://www.fosunpharma.com/Upload/File/202208/9ce59f110d1b4280825c9071414372f0.pdf
[3]https://xueqiu.com/9252950692/229942287?share_type=weixin&data_type=link&data_model=sd&fix_uid=5771750451
[4]复星医*2022半年报、2021年财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参考文献如上,如对文中内容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留言讨论。如需转载,请邮箱zgh@guidechem.com联系我们。
上海复星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待遇?品种角样求去动买概找量的?
公司网址:http://ch.fosunpharma.com/ 上海复星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证券代码600196),前身为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复星医*专注现代生物医*健康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并购整合、人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以*品研发制造为核心,并在医*流通、诊断产品和医疗器械等领域拥有领先规模和市场地位的大型专业医*产业集团。 在中国,复星医*已经取得肝病*物、妇科*物、糖尿病*物、临床诊断产品、口腔治疗机等细分市场领先地位,在*品分销领域稳居第一,在*品零售市场国内领先;在国际市场的抗疟*物、特色原料*等领域发展迅速。 当前,复星医*正以中国医*市场的快速成长和欧美主流市场仿制*的快速增长为契机,加快实施“创新、品牌、成本、全球化”战略,稳健经营、快速发展。 面向未来,复星医*将继续以人类健康为己任,注重人才与团队建设,不断创新,持续优化与整合医*产业链资源,从外延式发展走向内生性发展,积极提升企业在全球医*产业的竞争力,力争早日实现成为全球主流市场上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 优势产品 青蒿琥酯系列 阿拓莫兰系列 花红片系列 万邦胰岛素系列 其他产品 消化道和新陈代谢 血液和血液形成器官 心血管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和性激素 全身性激素类*物(性激素除外) 全身用抗感染*物 医用溶液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 中枢神经系统 寄生生物学 皮肤用* 呼吸系统 感觉器官 中*
复星是哪个国家的?
中国的,上海复星医*集团。据了解,bnt新冠疫苗是由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研发的。从技术路线来看,该款属于mRNA技术新冠疫苗。公开资料显示,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是一家德国知名*企。而上海复星医*集团获得该款新冠疫苗的大中华代理权。
净利润三连跌,复星医*该如何“复兴”?
股票抄的是预期,以前好那是过去式,未来好才行。建议别太相信价值投资,那只是上涨的一个借口。下跌时候也是同一个借口。
做*不如做保健品,做保健品不如买*厂,复星医*如何买成一个医*王国
我们是资本与商业模式顶层设计专家。
拆招商业迷* 锐享商业新知
锐时代/锐思想/锐故事/锐公司/锐不可当
从医*公司到PE
投资上瘾
感谢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下“在看”
关于本文
作者:段超
来源:商业模式观察家(ID:moshiguancha)
版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原创平台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锐公司”是《商界》杂志旗下重点打造的优质内容平台。致力于记录时代企业、传播经营智慧、探究商业本质、透视商界人生。你憧憬中的成功在这里将演绎得千滋百味。
BUSINESS
《商界》杂志编辑部出品
公司报道|品牌传播|投稿合作
商务合作 18680896255
复星医*是怎么“买对了”BioNtech/辉瑞新冠疫苗?
图片由复星医*提供
记者|谢欣
编辑|许悦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星医*有哪些产品?
江苏复星医*销售有限公司产品包括:中成*、中*材、中*饮片、化学*制剂、化学原料*、抗生素、生化*品、生物制品批发;卫生材料用品、日用品、玻璃仪器、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保健食品销售;医疗器械(按许可证所列范围经营)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
复星医*出售资产是利好还是利空
复星医*出售资产是利空的情况,大家如果对有关的信息感兴趣,其实你自己也可以在网络上查找这个公司,然后你就会发现这个公司的发展情况不是特别好。而且这个公司也不是第一次出售自己的资产了,这个公司已经出售自己的资产达到了四次。一、复星医*出售资产是利好还是利空复星医*发布公告称,拟以15.96亿元的对价转让所持有亚能生物合计29.02%的股权和金石医检所100%股权;同时,此次交易的买方拟出资人民币3亿元认缴亚能生物新增注册资本63.46万港元。复星医*A股盘中跌幅达5%。截至收盘,复星医*A股报收51.50元/股,跌幅达到1.53%。大家从上面的数据也能够看出来这个公司的经营情况真的很不好,而且收益情况直接就是下跌的情况,所以本身这个公司的经营情况特别的难,因此这个公司可能就会出售自己的资产,有可能在后期的阶段这个公司会被别人收购。二、具体的分析因此,大家肯定也是需要谨慎一些的,必须要合理的判断市场之中出现的各种信息,现在这种情况明显就是一种利空的状态,这个时候大家千万不要去购买公司的股票,这些股票有可能就会砸在你自己的手上。大家也应该及时的去关注一下这些公司的后续发展情况,以及这家公司所发布的一些公告,你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判断一下。大家在网络上其实也可以查询到这家公司的经营情况,以及这家公司在网络上所发布的详细信息。现在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不是特别得好,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这家公司可能也会发生很大程度上的资金亏损。
上海滩首富郭广昌和他的复星医*!
纵观中国近二十余年,细数舆论最关心的事,前一个十年最关心的是豆腐渣工程问题,尽管现在还有类似问题存在,但是已经不再是主流;后一个十年最关心的是卫生安全问题,以三聚氰胺毒奶粉为起点。
而现在舆论最关心的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医*健康问题,而这以2018年的假疫苗事件为起点。
当主流舆论对医*健康投以最大的注意力之时,也意味着这个行业即将成为未来十年最有希望。最有增长潜力的行业。
事实也是如此,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促使着人民对医*健康有着最大程度的关心。
如今在A股上看,市盈率最高的通常都是医*股,而上半年以来暴雷最多的也是医*股。
一面冰霜一面火,好的越好,差的也就更差,马太效应愈加明显的时代,医*企业同样不会逃脱这个规律。
而在*企之中排名居前列的复星医*自然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在整个*企之中实在有些与众不同,在江湖之中人民更多将其看作是一家投资公司,而非有着丰富研发经验的*企。
当然其风格也与其创始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郭广昌在《致复星同学们的一封信》中引用了巴菲特的名言:价值投资的时机很重要,要会买,但更要会卖。
中国“巴菲特”
作为一名企业家的郭广昌不如地产教父王石那么有名,也不如追寻梦想的贾老板为人称道,他的传奇更多是在业界流传,普通人鲜少知晓。
低调经商的郭广昌第一次高调站出来为自己的复星带盐是在央视《遇见大咖》栏目。
这位低调的大富豪是如何从一穷二白到身价数百亿的呢?
郭广昌1967年出生于浙江东阳一个清苦的农民家庭1977年,高考恢复,父母很认真地对他说:“现在不需要靠推荐了,读初中、读高中,你可以自己考了。”他们给了郭广昌很大的特权——不用拔猪草,认真读书就可以。
郭广昌的成绩一直不错,20世纪80年代末,他从省级重点东阳中学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
复旦时光是郭广昌逆袭人生的开始。
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冬日的寒风中,开启了那场扭转历史车轮南巡。
彼时25岁的郭广昌与同在复旦团委工作的24岁浙江老乡梁信军一同创办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
(来源:天眼查)
1993年台湾元祖食品公司进入上海,想找专业咨询公司为其发展出谋划策。通过招标,广信获得合同。由于完成工作出色,元祖还在合同数额之外,给广信追加了2万元酬金。仅10个月,第一个100万元就被广信收入囊中。
同年,广信更名复星,毕业于复旦遗传工程系的复星“五剑客”中的汪群斌、谈剑、范伟陆续加入。在复旦大学的帮助下,复星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基因诊断产品——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大获成功,让复星赚到了第一个小目标。
1998年,为了支持上海本地科技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出于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上海市**将一个IPO的资格给了复星,后来改名复星医*的复星实业成功上市。
并购之旅
郭广昌在《致复星同学们的一封信》中引用了巴菲特的名言:价值投资的时机很重要,要会买,但更要会卖。
这一信条也贯穿复星医*,尽管是双轨制,既有研发又有并购、仿制,但显然两者的比重并不相同,或许在复星,并购比研发更重要。
2003年,复星和中国医*集团合作成立了国*控股。
2009年开始,复星把握住“社会办医”的窗口机遇,连续重拳出击,首先收购了禅城医院。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从2010年的和睦家算起,时至今日,复星医*投资了11家医院,2011年投资了安徽济民肿瘤医院(持股70%)和岳阳广济医院(持股55%),2012年投资了宿迁市钟吾医院(持股55%)。
2013年先后投资了安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院、南洋肿瘤医院以及佛山市禅城医院。2014年8月,复星医*出资5.11亿元在台州设立台州市赞扬医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暂名,持股75%)。
在并购上,除了布*国内以外,国际化扩张也是复星医*战略重点。
2017年3月,复星医*宣布以9000万美元收购瑞典医疗器械公司BreasMedicalGroup的80%股权。
同年10月29日,复星医*又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将出资总计不超过63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4.9亿元)收购TridemPharma100%的股权。
10月,复星医*完成以71.42亿元收购印度仿制*企业GlandPharma74%股权的交易。
虽然复星医*在收购医*企业方面走在医*企业的前列,但由于并购激进的做法,一直被外界诟病为一家具有独到的投资并购眼光的医*界PE。在北大纵横医*合伙人史立臣看来,复星医*更像是一个投资公司,不像一个医*经营公司。
营收状况
不管是投资公司还是医*经营公司,其本质都是为盈利而成立的机构,所以最终还是要看企业的盈利状况。
经过无数并购而无限扩张的复星究竟是戴了无限手套的灭霸,还是风吹就倒的气球,终究是要在经营方面见真章的。
复星医*于上月26日晚间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1.73亿元,同比增长19.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6亿元,同比下降2.84%。
复星净利润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销售费用过于挤压净利润。
2019年上半年,复星医*销售费用为49.98亿元,上年同期为38.04亿元,同比增长31.39%,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26%。
复星的销售费用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中国网财经梳理发现,2014~2018五年来,复星医*销售费用占当年营收比重逐年递增,销售费用绝对值也从23亿元增加至84.88亿元,5年间增加超60亿。2014~2018年,复星医*的销售费用分别是23.00亿元、28.15亿元、37.04亿元、57.91亿元、84.88亿元,分别为同期归母净利润的1.09倍、1.14倍、1.32倍、1.85倍、3.13倍,占当年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9.13%、22.33%、25.32%、31.25%和34.06%。
年报显示,2018年复星医*实现营业收入249.18亿元,同比增长34.45%;归母净利润27.08亿元,同比下滑13.33%;销售费用84.88亿元,同比增长46.58%。
这意味着复星的销售费用比重是在不断上升的,而净利润从去年年末至最近的半年报是呈现下滑趋势的。
作为*企,销售费用过高就意味着产品毛利率提升困难,在生产研发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之下,最终只能“羊毛出在羊身上”——低成本*品材料却卖着高价,而最终高额的销售费用却成为了相关负责人的贿赂成本、医生的回扣、医*代表的提成、逃税洗钱的成本等等。
因为高额的销售费用,据了解,今年六月,经数据库统计,在销售费用排名前20的*企中,有7家企业被列入此次查账名单,上海复星医*就是其中之一。
研发费用过低
现在的复星是两条腿走路,但是目前看来,两条腿一直长一只短。
短的那只是研发。
2012年后,公司研发费用增长率一路下滑,2016年公司研发费用高增长率仅为6.67%。2017年后,公司研发费用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2017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8.25%。同期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5倍多,表明公司对研发的投入并不算多。
总体来说复星在新*研发上的投入并不算多,如果细看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2017年复星医*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率为30%,2018年呢?
这个比例提高到了40%。
做个对比:假如复星医*按照恒瑞医*的方式对研发支出全额费用化处理,那么2018年,公司将要减少10个亿的利润。
现在已经下滑的利润差不多还要继续下降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复星的净利润含金量并不高,也难怪市场与资本对其并不够热情。
研发费用的不足,说明复星在产品竞争力上没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逐年增长的销售费用或许从侧面那边说明了这个问题。
复兴营收的大部分都来自于仿制*,在仿制*领域这条狭窄的通道上挤满了不同的竞争者,如何才能才其中脱颖而出,或许过高的销售费用能够告诉我们答案。
仿制*的高额营收并不能代表一家公司的真正实力,新*研发实力才是。
医*市场过于广阔,这给医*公司高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这个机会最终只属于用于强劲研发实力的*企。
缺乏足够的自主实力,同样会出现些许问题,而复星就遇到了。
举报信
据新浪财经,重庆市食品*品监管*公开信箱显示,一则重庆医*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的举报信已经得到回复,“我*d组高度重视,已启动对您投诉举报的企业开展相关调查工作,现已派出检查组进驻企业……”
在举报信中,员工们称重庆医*工业存在多起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
(来源:新浪财经)
“我们是重庆医*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我们认为,我院制*公司在违反国家*品生产管理法规方面比长春长生生物有过之无不及。”一封出现在重庆市食品*品监管*公开信箱的举报信写到。
去年的假疫苗事件让全国人民出了一身冷汗,而这封来自于重庆市食品*品监管*公开信箱的信相信也让郭广昌出了一身冷汗。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被波及的不止上述两家上市公司。举报信称:“主要供应上海中西*业的产品——阿力(立)哌唑,工艺作了重大改变,不但没有根据国家批准的工艺生产,而且经2017年11月美国FDA再次现场检查发现了严重违反*品管理法规的行为。”根据上海医*2014年和2015年年报,阿立哌唑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2629万元和13622万元。而此后,上海医*的年报中再未出现该*名。
结语
复星医*去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书里印着这样一句话:
质量安全是复星医*集团刻在岩石上的不变目标。
但复星是否在努力践行这个目标还有待观察,我们不否认复星医*是一家大企业,毕竟其市值近千亿,但我们可以确定复星医*不是一家伟大的企业,最起码我们没有看到它为社会做过多大的贡献。
对于复星医*的发展,郭广昌曾宣称要“对标”华为,目前看来复星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尽管两者的成立时间并没有相差太远,但两者之间的距离已经不是单纯的数字可以衡量的了。
资本运作起家,擅长辗转腾挪的复星医*对研发不够重视,习惯了赚块钱的心什么时候才能沉静下来?
在中国医*市场上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什么,什么时候能够攻占欧美医*市场,复星医*距离伟大就不算远了。
但当前的形势来看,复星医*更加像联想,而不是华为。
郭广昌不用去想世界失去联想会怎么样,他应该思考的是中国失去复星医*会怎么样?
>广佛融资点这里 今日一选>>
| 经济学博士好文推荐:色情业猖獗,百万美女出逃,乌克兰,你到底怎么了?
上海复星医*集团怎么样?
上海复星医*集团是2006-09-30在上海市注册成立的集团。上海复星医*集团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3100000120060013,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上海复星医*集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上海复星医*集团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