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升武是哪里人(章宁军是哪里人)

admin 2023-12-26 04:50:16 608

摘要:章宁军是哪里人 上海人。章宁军老师----世界华人创富教育第一任讲师 民国“新桂系”主要将官一览表 新桂系是指相对于旧桂系,在1920年代崛起的以李宗仁、白崇禧等广西出身者为代

章宁军是哪里人

上海人。章宁军老师----世界华人创富教育第一任讲师

民国“新桂系”主要将官一览表

新桂系是指相对于旧桂系,在1920年代崛起的以李宗仁、白崇禧等广西出身者为代表的军阀、中国国民*内部派系。“新桂系”的首领是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黄旭初(黄旭初是一九三0年代替黄绍竑的)。以这些人为首的桂系集团,属于国民*新军阀系统,所以叫做“新桂系”。无论是旧桂系还是新桂系,他们集团里面的人物并不完全都是广西人,但其首领是广西人,并且都是在广西起家、以广西为地盘。

一、李宗仁

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新“桂系”首领。

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1938年2月,李宗仁兼任安徽省****。1943年9月,调离第五战区,升任国民**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汉中行营主任,负责指挥第一、第五、第十等三个战区。抗战胜利后,李宗仁担任国民**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后改称国民****北平行辕主任)。1948年4月,李宗仁当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总统蒋介石)。1949年1月22日,李宗仁就任中华民国代总统。

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

抗战期间曾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主持制定抗战计划,提出了对日军作战的六条指导原则。在武汉军事会议中,白崇禧建言提出“坚壁清野”、“焦土抗战”、“发展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等,这些建议为军事委员会最高领袖蒋介石所采纳,遂成为抗日最高战略指导方针,对抗战全盘策略影响至深、至广。白崇禧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后特任白崇禧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华中“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

新桂系三巨头之一,新桂系创建人。以**谋略见长,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1927年后历任广西省****兼留桂军军长、国民**内政部长、浙江省**、湖北省**。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军事委员会作战部长、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1947年任国民**监察院副院长、立法委员。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时期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安徽省****,并担任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国民*安徽省*部主任委员及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12月26日,李品仙被委任为第十战区司令长官。1946年4月,李品仙奉命专任安徽省****一职。后又特地任命李品仙兼任徐州绥署主任。在黄绍竑出走,廖磊病死后,他在桂系中的排名仅在李宗仁、白崇禧之下。

1931年1月,任第7军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七军军长,率第七军、四十八军开赴第五战区抗日。廖磊以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身份兼任豫鄂皖边区游击总指挥、安徽省**、省保安司令、省军管区司令。

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抗日战争爆发后,留守广西,代理广西绥靖主任。1939年任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1947年9月任安徽省第八绥靖区司令官,次年9月接任安徽省**。1949年1月兼任第十兵团司令官。

抗战爆发后任国民**对日作战大本营作战组组长、军事委员会第一战区组组长、军令部第一厅中将厅长、军政部次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国防部参谋次长。

来自:森林一叶>《近现代史》

一不小心爱上你施昂是哪里的人

丹尼斯*吴是美籍演艺明星,他是一个混血儿,他的父亲曾经是驻韩美军,母亲是韩国人,他的故乡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他长在美国,还曾跟随父亲在日本和德国生活过。

全国有多少姓颜的哟?多吗?

颜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五。

古代姓韩的大将有哪些?

韩信(?~前196),西汉名将。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二世二年(前208)投奔项梁,参加反秦斗争。项梁阵亡后归属项羽,任郎中,曾多次献策,都未被采纳。刘邦受封为汉王后,韩信即由楚归汉。初任连敖,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仍未得到重用;一度亡去,丞相萧何亲自追还,并极力向刘邦保举说:要想争夺天下,非有韩信不。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他认为,项羽虽然霸天下而臣诸侯,但百姓不拥护他,所以其强易弱;相反,汉王入关后纪律严明,与民约法三章,得到秦民拥护。因此,假若利用吏卒企望东归的心情,举兵东向,三秦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汉二年(前205),刘邦兵败彭城(今江苏徐州)后,他迅速派兵与刘邦残部会合荥阳,阻挡了项羽的攻势。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时,韩信则率兵在项羽的侧翼发动了一系列攻势。他在击魏时,先以疑兵佯渡临晋,主力却出其不意地奔袭安邑,于是俘虏魏王豹,平定河东郡。随即又进击代、赵。汉三年十月,韩信在破代后,率兵东下井陉击赵。当时赵王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在数量上居于绝对优势。韩信一面以轻骑两千人伺机偷袭赵营,同时以主力万人背水为阵,诱使赵兵倾巢出击。随后汉军两面夹攻,获得全胜,赵王歇被虏获。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遣张良立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被解除兵权,徙为楚王。韩信就国后,经常陈兵出入,被人告发谋反。高帝六年(前201),刘邦采纳陈平的建议,伪游云梦,伺机逮捕韩信,带至洛阳,赦为淮阴侯。十年,代相陈豨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平叛。韩信原与豨暗通声气,次年又部署家臣诈诏赦诸官徒奴,企图袭击吕后和太子,结果为人告发。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伪称高帝班师回朝,将韩信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韩当(?-227),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韩当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而被孙坚赏识,追随他四处征伐周旋,数次冒险犯难,攻陷敌人、擒拿俘虏。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  韩当简介  吴国名将。因为长于弓箭、骑术,膂力过人,韩当被孙坚赏识,追随他四处征伐周旋,数次冒险犯难,攻陷敌人、擒拿俘虏。勤奋辛苦有功劳(注引《吴书》“以军旅陪隶,分于英豪,故爵位不加”段待译),成为别部司马。等到孙策东渡长江,韩当追随讨伐扬州的丹阳郡、吴郡、会稽郡,升迁为先登校尉,孙策授兵二千,马五十匹。再追随孙策征伐扬州庐江郡的太守刘勋,在荆州江夏郡的沙羡县击破黄祖,回师讨平了扬州豫章郡的鄱阳县,兼领乐安县长,山越畏惧心服。  后来以中郎将身分,与周瑜等抵抗攻破曹操。又与虎威将军吕蒙奇袭拔取了荆州的南郡(州治、郡治江陵),升迁为偏将军,遥领益州永昌郡太守。222年夷陵之役,与大都督镇西将军陆逊、昭武将军朱然共同在南郡的涿乡攻击并大破蜀军。转任为威烈将军,封都亭侯。曹魏的上军大将军曹真攻击南郡,韩当保守东南方,在边境身为将帅,激厉将士同心固守,又敬重督司,遵行法令,孙权称善。223年,封石城侯,升迁为昭武将军,遥领荆州冠军郡太守。后又加都督的称号,227年统帅敢死及解烦营兵万人,讨伐丹阳郡贼寇,击破。旋即病逝。儿子韩综承袭侯爵、统领兵马。  韩擒虎(公元538—公元592.12.26)原名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县东)人,隋朝名将。韩雄子。容仪魁伟,有胆略,好读书。仕北周,袭父爵,以军功迁和州刺史。入隋,文帝欲图江南,特拜擒虎为庐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任。伐陈为先锋,直捣金陵,执陈后主。进位上柱国,封寿光县公,终凉州刺史。  简介:以具有胆略雄威见称。北周时,任都督、刺史等职,袭爵为新义郡公。陈出兵进逼光州(今河南光山),任行军总管,率军将其击退,后又屡挫陈师。隋开皇元年(581),任庐州总管,镇江北要地庐江(今安徽合肥)。作灭陈准备。八年冬至九年春,隋大举攻陈时,领军为先锋,从右翼进攻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率500锐卒夜渡长江,迅速袭占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半日内攻克姑孰(今安徽当涂),然后进军新林(今南京西南)。陈军畏惧,镇东大将军任忠等相继投降。韩擒虎率500精骑,由任忠直引入朱雀门,占领建康城,俘后主陈叔宝。因功进位上柱国大将军。后以行军总管屯金城(今甘肃兰州),旋任凉州总管。十二年,还京后病卒。  韩世忠(1089~1151年),字良臣,南宋朝名将,汉族,延安(今陕西延安市)人(一说是绥德人),民族英雄。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官正派,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死后被拜为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时,又追封蕲王,谥号忠武,配飨高宗庙廷。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简介:公元108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勇气过人,能骑未驯服的马驹,好喝酒、不受约束。18岁应募参军,身体魁梧、风度潇洒、双目有神,时而挽300斤强弓飞马射箭,时而舞铁槊急驰峭壁之间,  勇冠三军。崇宁四年(1105),西夏扰边,世忠所在部队抵银州(在今陕西米脂西北马湖峪)御边抵敌,韩世忠斩将夺关,夏军大败,经略上报其功,为童贯所疑,“止补一资”。后又立战功,方补进义副尉。继以功转进武副尉。宣和二年(1120),江南发生方腊起义,韩世忠以偏将随王渊出兵镇压,以伏兵击败起义军,王渊赞他:“真万人敌也。”他又乘势追击方腊至睦州清溪桐,俘获方腊,以功转承节郎。三年(1121),随刘延庆出兵燕山(今北京市郊)收复被金所掠失地。宋军被金兵一击即溃,唯世忠率五十余骑抵滹沱河,出敌不意,击败金兵。又随军击山东、河北小股地方武装起义,以功转武节郎。  宋钦宗即帝位(1126),升武节大夫,以平息山东淄、青乱兵,迁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奉诏入朝,授正任单州团练使,率部屯滹沱河。真定(今河北正定县)被金兵所占。世忠率部赶往赵郡援守将王渊。金兵到来,攻势凶猛,粮尽援绝,部下劝世忠突围而走,他不许。夜半下大雪,他命敢死士卒300人突袭敌营,致敌军自乱,互相攻杀,金兵主将竟被刺死,金兵尽退,以功迁嘉州防御使。康王赵构在济州(在今山东巨野县南),金兵大至,约数万人马。时世忠部下仅千人,他单人独骑,突人敌营,斩其酋长,金兵大溃。  康王即皇帝位(1127),授世忠光州观察使、带御器械。韩世宗奏请迁都长安(今西安市),朝臣议论不从。御营建,以世忠任御营左军统制。建炎二年(1128)升为定国军承宣使,随高宗至  扬州。金兵攻河南,翟进会合世忠夜袭悟室营,为敌所败,转汴州,与翟进有了矛盾。帝召世忠还,授鄜延路副总管,加平寇左将军,屯军于淮阳(今江苏清江市西古泗水西岸),被金将粘罕败于沭阳(今江苏沭阳县)。三年,高宗移跸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世忠从海道赶往行在。平苗傅、刘正彦叛乱,高宗手书“忠勇”二字赐,授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金兀术将大举南犯,高宗召诸将议移跸于何地,张俊等劝高宗自鄂、岳往长沙,世忠反对说:“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帝即以世忠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今江苏镇江市)。兀术分兵渡长江,宋军各路守将皆败,世忠亦退保江阴。兀术破临安(今杭州市),帝赴浙东,世忠至行在见帝,奏请于长江上伏兵截击北归的金兵,帝准奏。遂引兵至镇江,屯兵焦山寺,与金兵大战黄天荡48天,梁红玉击鼓阻金兵,使兀术军无法夺路北归。兀术向世忠求请,世忠说:“还我两宫,复我疆士,则以相全。”兀术无语。后兀术凿渠30里出江口,以小舟纵火而遁,宋军因无风,帆弱而船舰不能行,使金兵北逃过江。此次战役,世忠以8000兵大战10万金兵,著名于史册。高宗拜世宗检校少师,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  宋、金停战期间,韩世忠先后平定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小股武装,被授太尉,赐带、笏,为江南东、西路宣抚使。  绍兴三年(1133)三月,进开府仪同三司,充淮南东、西路宣抚使,驻泗州。次年,以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驻镇江。是年金兵与伪齐刘豫南侵,世忠遣将于大仪、天长县、高邮大败金兵。捷报入朝.帝赞世忠忠勇、臣沈与求说:“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于是朝廷擢升了韩世忠的部将董旼、解元等。  绍兴五年(1135),韩世忠晋为少保。六年,授武宁、安北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驻楚州(今江苏淮安县)。赐号“扬武翊运功臣”,加授横海、武宁、安化三镇节度使。金废伪齐刘豫,世忠请出师北伐,丞相却主张和议,世忠几次上疏,力主举兵决战,终不为帝所纳。九年,授少师。十年,金军弃盟约南犯,世忠在淮阳大败金兵,晋级太保,封英国公,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十一年,复与金兵战于淮河岸。世忠驻楚州十余年,兵仅三万,金人不敢犯。秦桧收大将兵权,将世忠拜枢密使。宋金和议,韩世忠抗疏言秦桧误国,连疏乞解枢密职,又上表乞骸,于是被罢为礼泉观使、奉朝请,封福国公。自此,这位抗敌多年的名将杜门谢客,不言朝事。  十二年(1142),改为潭国公。十三年,封咸安郡王。十七年,改镇南、武安、宁国节度使。二十一年八月(1151)卒,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追封蕲王。

南宋名将韩世忠生平有哪些成就?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绥德(今陕西绥德),南宋名将。因奋力抗击金兵而出名,升武节郎、武节大夫。护卫高宗南下有功,升御营左都统制。平息叛乱,救出高宗,升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后改任浙西制置使。曾以水师八千人围困金兵十万人于黄天荡,大震江淮。授建康、镇江、淮东宣抚使,后升少保、京东淮东路宣抚使。坚决反对与金兵妥协议和,被剥夺兵权,授枢密使。岳飞被害时面责秦桧,并自行解职,以示抗议。

兰州哪里姓颜的多?

颜氏在兰州是一个大家族,在兰州主要分布在城关区,西固区。其他几个市区也有很多颜氏分支。解放前,城关区有个颜家沟,就是颜氏家族的产业。颜家据说是圣人颜回的后代,和孔,孟,曾并称耕读传世的书香门第四大家。颜家不乱辈分,在兰州颜姓家族主要有这么几个字的排辈:学,运,宗,东鲁,为,仁,仰,大,贤(有些地方可能字不同但是发音相同)。

秦王李世民的军师是谁?

秦王李世民的军师是房玄龄、杜如晦。1、房玄龄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唐朝初年名相、**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武德九年(626年),谋划玄武门之变,随同杜如晦等五人居于首功。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令,封邢国公,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2、杜如晦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秦王李世民幕府谋臣。跟随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以为从事中郎,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玄武门之变时,联合房玄龄参与策划,同居首功。唐太宗即位后,迁尚书右仆射,封蔡国公,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贞观四年(630年),病逝,时年四十六,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贞观十七年(643年),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三。扩展资料:房谋杜断:房玄龄在李世民刚起兵之际,投奔李世民,与其一见如故,并成为谋主,一直不离左右,运筹帷幄,被李世民认为是大唐开国第一功臣。玄桐升武门之变后,房玄龄成为贞观首辅,主管朝政长达二十二年,直到去世。房玄龄去世未满一年,李世民也病逝了。二十三年的“贞观之治”落下了帷幕。房玄龄不仅是大唐开国谋主、贞观首辅,也是大唐第一名相。李世民还是秦王时,杜如晦任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调任陕州长史。当时王府的幕僚很多被调任地方官,李世民十分担忧。房玄龄说:“其他人没有什么可惜的,杜如晦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大王想经营四方,一定要有他*亏老才行。”于是李世民立刻上奏请求让杜如晦做自己王府的属官。杜如晦与房玄龄经常跟随李世民征伐,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军队里的事务很多,杜如晦拿到手上,即刻分析决断,非常迅速。李世民常派房玄龄入宫奏事,高祖感叹说:“玄龄为我儿奏事,虽然远隔千里,却好像与世民面谈一样。”玄武门之变,房玄龄和杜如晦也都参与了谋划。他们秘密出入秦王府,帮李世民拿定主意,出谋划策,诛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最终让李世民当上了皇帝。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对他们说:“你们身为仆射,应当广泛搜求贤才,按照才能授予官职,这是宰相的职责。最近听说你们受理辞讼,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还怎么能帮助朕寻求贤才呢?”于是下令:“尚书省具体事务由尚书左右丞负责,只有需要上奏的大事,才由左右仆射处理。”房玄龄通晓政事,又有文才,日夜操劳,惟恐有一点差错。他运用律法宽厚公平。他与杜如晦一起选拔士人,不遗余力,甚至尚书省的制度架构,都是二人商量决定的。太宗每次与房玄龄议事,总是说:“一定要杜如晦决定。”等到杜如晦来了,最后还是采用房玄龄的计策,这都是因为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的缘故。房玄龄和杜如晦十分投合,齐心协力为国家效力。所以唐朝的贤德宰相,首推房、杜二人。公元630年3月,杜如晦病重,太宗派太子前去问候,随后又亲自去探病。19日,杜如晦去世。太宗每次得到好东西,总是会想起杜如晦,派人赐给他的家人。过了很久,说起杜如晦,总是忍不住流泪。太宗对房玄龄说:“你与如晦一起辅佐我,如今只能看到你,看不到如晦了。”公元648年,房玄龄病重,太宗征召他去玉华宫,让他坐着轿子入殿,到皇帝御座旁再下来。君臣二人见了面,空唯相对流泪。太宗将他留在宫中疗养,听说他病情略有好转,则喜形于色;听说病情加重,则忧虑憔悴。房玄龄上表,劝太宗停止征讨高丽。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了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为妻,太宗对公主说:“你公公病得那么重,还在为国事操心。”于是,太宗亲自前去探望,握着房玄龄的手,与他分别,悲伤得不能自已。7月24日,房玄龄因病去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房玄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如晦

颜几个姓?

颜姓是中国人口第一百一十二位姓氏,在湘、桂、鄂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当今颜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3%,总人口大约近170万。

文章推荐:

颜升武是哪里人(章宁军是哪里人)

一重根和二重根是什么(方程的重根是什么)

基本面分析usdeur的汇率(外汇里面如何进行基本面

利率市场化的目标(金融学作业 - 写写帮文库)

西力科技怎么样(做电能表的测试工程师和工艺工

利率表(鞍山银行利率表2023定期最新利率?)

恒生科技市值多少钱(恒生互联网和中概互联哪个

嘉实多磁护5w40spa3b4什么意思(嘉实多磁护5w40sp什么

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