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元走势图? http://forex.jrj.com.cn/list/myzshq.shtml 求近10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2004-2014年近十年汇率走势图如下: 相关知识点延伸 走势图是把股票市场或期货市场等交易信息用曲线
美元走势图?
http://forex.jrj.com.cn/list/myzshq.shtml
求近10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2004-2014年近十年汇率走势图如下: 相关知识点延伸 走势图是把股票市场或期货市场等交易信息用曲线或K线在坐标图上加以显示的技术图形。 坐标的横轴是固定的时间周期,纵轴的上半部分是该时间周期的股价或指数,下半部分显示的是成交量。
2021年人民币与美元平均汇率上涨6.92%,那欧元、日元、英镑、俄罗斯卢布呢?_数值_交易日_经济
原标题:2021年人民币与美元平均汇率上涨6.92%,那欧元、日元、英镑、俄罗斯卢布呢?
与2020年相比,2021年我国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走势更为强劲——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6.5到6.4之间波动。到了10月份,人民币指数再度提升,突破了6.4,进入到“6.3区间”,稳步发展。
再过一段时间,国家统计*将会公布2021年我国经济的初步统计结果,成绩到底如何,值得期待。从当前各大经济分析机构的预估来看,经济总量大概率将突破110万亿元人民币,实际增速在8%左右。
规模如此之大的经济总量,换算成美元有多少呢?南生相信有人会按照年底时的汇率换算,也有人会按照年初时的汇率换算,还有人会按照年中时的汇率换算……,出现各种不同的数值,混乱了。
正确的做法是:采用2021年全年,人民币与美元所有交易日的中间价数值,然后计算平均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平均汇率”。如果要换算某个季度的GDP数值,那就采用季度的平均汇率。
按照国家外汇交易中心公开的信息,2021年我国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为6.4515,与2020年的平均汇率相比,提升6.92%”。接下来,则是等待国家统计*公布2021年的经济数值,然后按平均汇率换算成美元,参与国际对比。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将其他国家的GDP换算**民币,或是欧元、英镑等等。不管是换算成哪种货币,衡量和评估各国经济规模的大小,都需要采用平均汇率。那问题来了,我们如何计算平均汇率呢?
换算平均汇率的方法有好几种,一种是将一年365天的汇率都收集起来,然后计算平均数;另外一种则是先计算每个月份的平均汇率,然后除以12,获得年度数值——这两种方式并非是主流的。
我国人民银行以及国际通行规则是:先汇总一年中所有“交易日的汇率中间价”,然后除以交易日数量。2021年1月4日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为6.5408,1月5日的汇率为6.4760,1月6日为6.4604。
12月30日的汇率为6.3674,12月31日为6.3757……,将这些数值全部相加,得出的结果为“1567.7157”,2021年全年的交易日数量为243个——两者相除,得到的就是2021年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
正确的数值是:6.451504938272,按保留四个小数点的惯例,简写成6.4515,与2020年相比,提升了6.92%。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自己计算一下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数值——答案是6.3920,别算错哦。
各个国家的交易日(实质就是工作日)是不同的,咱们中国人在过春节、中秋、端午等节日的时候,美欧等国却是工作日。这就导致各国外汇管理部门公布的各个交易日货币汇率是有细微差异的。
因此,我们计算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都需要采用“各国央行、外汇中心”等官方机构公开的各交易日数据。按照欧洲央行公开的各交易日数值换算,2021年欧元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是1.1827同比提升3.55%。
2021年,英镑与美元平均汇率为1.3758,同比提升7.20%;日元与美元的平均汇率为109.89,下降了2.88%;俄罗斯卢布与美元平均汇率为73.67,同比下降1.83%;新加坡元与美元的平均汇率同比提升2.62%。
请注意,本文提到的欧元、英镑与美元平均汇率指的是:1欧元和英镑平均兑换多少美元——1欧元平均兑换1.1827美元,1英镑平均兑换1.3758美元。而其他货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数值却正好相比。
比如:2021年平均是6.4515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平均是109.89日元兑换1美元,平均是73.67俄罗斯卢布兑换1美元。日后,南生将继续撰写相关文章,给大家详细解读如何到这些国家的官方机构查询、汇总汇率信息。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美元的趋势~
与美国经济的总体状况密切相关的。
2021年5月25日美金汇率?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1年5月2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美元对人民币6.4283元100兑换643.8800人民币
当前汇率6.4388美元100,人民币643.8800
近20年美元人民币汇率走势
近20年美元人民币汇率走势,长期来看,人民币都是被强行压低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没有大起大落,这归功于强大的金融政策和经济体系。一,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有哪些从基本面角度思考,一是境内美元对人民币的供求关系;二是央行干预。从人民币和美元的供求关系来看,国内市场美元严重过剩,美元抛压严重,在境内美元对人民币有很强烈的贬值压力。这可以从贸易顺差,代客净结汇,国际收支顺差这也公开数据中得出结论。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的背景下,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反而出现下跌,表明本次汇率下跌是由于央行对汇率直接干预引发的。而自6月份开始央行减少了对汇市的直接干预,人民币走势回归基本面,重新开始升值。二,当然了,上述的情况都是以人民币为主体进行分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是兑换比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因此,当美元和人民币汇率下跌时,境内美元(人民币)对人民币(美元)的供求关系和**当*对货币政策进行改变(宏观调控或**干预)会引起两种币种的汇率变化。三,长期来看,人民币都是被强行压低的,而且得益于强大的金融政策和经济体系,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大起大落。此次央行在人民币快速升值后果断出手,进一步释放了政策层将继续加强汇率预期管理的信号,同时也体现了政策层对稳增长目标的确认。至于为什么要压低人民币的估值?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人民币过度单边升值会给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带来汇兑损失,同时也会削弱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当下政策层及时稳汇率,稳外贸,也是对稳增长目标做出努力。上一轮上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后,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调整约1200个基点,此后在三季度整体围绕6.47的平均水平双向波动。此次调升外汇存款准备金后,料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计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人民币汇率大概率仍是双向波动的走势。
12月9日美元汇率是多少?
2021年12月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498元,1欧元对人民币7.1981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5799元,1港元对人民币0.81432元,1英镑对人民币8.3808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5470元。
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317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6600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8952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0152元,人民币1元对0.66494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5948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4726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85.09韩元。
2021年美元汇率走势预测是怎样的呢?
美元与其他主要货币的地位不能同日而语,其影响因素也不能只看美国经济体的表现。 2020年新冠疫情下,美国的疫情可以说几乎冠绝全球,从年中的6-8万的日确诊量,到年底接近20万,疫情在美国可以说也远远还没受控。不过,美国的经济状况不算过于糟糕。 占美国7成GDP占比的零售销售在9月录得6.1%的上涨后,至11月仍在4.1%的涨幅,可以说接近疫情前的状况。失业率也从高点的14.7%大跌近半到达6.7%。ISM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在最后一季度也录得报复性的增长,到达了全年的最高位,更胜疫情前。 由此可见,美国的经济实力和韧性厉害,进入2021年,假如疫苗如愿继续大规模接种,零售消费和生产力进一步恢复时,再加上我们预计拜登上任后将力推经济刺激,利好经济恢复,美国经济将有报复性的增长速度。
美元指数走势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目前继续主导着外汇市场的走向。美元指数周二(8月27日)继续走高,盘中一度刷新近一年高点82.70。当天美国经济数据全线向好,与欧元区风雨飘摇的状况进一步构成反差,而俄乌两国总统之间的会谈虽有进展,但未能达成任何书面协议,仍令投资者感到忧心。日内市场消息面数据不多,投资者在继续留神地缘*势发展的同时,或许也可以抽空对近来汇市的波动进行梳理。可以说,过去几个月外汇波动率降至历史最低点,这是交易行情一直特别无聊的原因之一,但这种情况似乎正在发生改变。倾听周末杰克逊霍尔,即央行行长年会上的一些演讲发现,未来几个月的货币政策可能即将走上不同的轨迹,并且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而外汇市场的波动率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王者归来。
下周MLF利率是否调整将影响短期汇率走势
主要内容
以下为正文
周观点:下周MLF利率是否调整将影响短期汇率走势
1.为何又见存款利率下调?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催化
国有五大银行本次将活期存款和整存整取定期利率下调,其他如零存整取等定期存款利率按兵不动。6月8日,国有五大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下调5BP至0.20%,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分别下降10BP、15BP、15BP至1.05%、2.45%和2.50%,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等定期存款利率维持不变。这是2015年10月以来的第二次下调存款利率,距上一次(2022年9月)仅相距约9个月。
不到一年内的两次下调存款利率源于商业银行净息差23Q1的快速下降,单季走低17BP至1.74%,已经低于《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该项目满分标准(1.80%)。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在23Q1更是下探至1.69%(环比走弱20BP),城市商业银行净息差更是走弱至1.63%。而根据《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规定,“净息差(NIM),评分标准为:不低于1.8%(含):100分。0.8%(含)至1.8%:60分(含)至100分。”
而考虑商业银行利润准公共品定位:上缴财政利润、补充资本金、增加拨备覆盖,稳定银行利润有其内在合理性,或也是触发本次存款利率调降的主因。商业银行的利润去向有三项涉及到向全社会提供公共品:1)商业银行国企定位需要其承担更多的财政责任,每年需要上缴财政利润,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为代表,2019年达7721亿;2)商业银行需要满足宏观审慎管理要求,即需要将利润部分转增资本,以保证货币政策传导的畅通;3)商业银行同样需要将部分利润转增拨备,以保证风险化解。
市场最关心的是本次存款利率调降是否能迅速转化为贷款利率下行,按照2022年的经验,存款利率下调实际上滞后于贷款利率调整。2022年贷款利率率先调整,22年1月1Y/5Y LPR下调10BP和5BP至3.70%和4.60%,22年5月5Y LPR下调15BP至4.45%,22年8月1Y/5Y LPR下调5BP和15BP至3.65%和4.30%。存款利率滞后下调,22年9月国有大行下调活期存款利率5BP,定期存款均有10-15BP幅度的下调。
但十年国债收益率在上周却明显下行,或显示市场已经开始对后续贷款利率调整定价。6月9日日内十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前期持续近一月的2.7%附近快速下行至2.6800%,并在收盘时回升至2.6875%。这也令中债估值中心公布的10Y国债收益率单日下行达1.19BP至2.6703%,一周之内下行达2.48BP。
上周美元指数回落,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走势触及7.14,和美元走势背离,呈现出一定贬值压力。上周美元指数回落0.458至103.557,本应对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或小幅升值,但上周人民币对美元再度贬值0.7%至7.124。也就意味着本周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不能再认为是美元指数上涨所带来的被动变化,而是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中美利差倒挂幅度的再度加深或仍能解释人民币的主动贬值。上周我国十年国债收益率有所下探,而十年美债收益率有所上抬(+6BP至3.75%),令中美十年国债收益率倒挂幅度有所加深,构成上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走弱的主因。
我们认为下周MLF利率下调概率较低,源于商业银行净息差扭转仍需时日,汇率尚未完全稳定、居民购房偏好仍不稳。一方面,本次存款利率的下调只涉及部分而非全部,且累积下调幅度尚无法和前期5YLPR下调幅度齐平,对商业银行净息差改善有限,通过一定时间缓和商业银行的利润下行压力,可能是更为稳妥的方案;另一方面,在汇率尚未完全稳定的阶段,MLF和贷款利率的降息操作或引发短期顺周期资金外流,加剧短期汇率压力。另外,即使利率下调,在居民购房偏好还不稳定的当下,对于地产销售的刺激幅度或有限,并非好的降息时间窗口。
若央行选择降息,短期可提振市场信心,但目前居民部门加杠杆动机偏弱并非源于利率,而是购房偏好磨底,目前降息对于稳定实体经济的必要性和效果可能并不直接,不过汇率的短期压力也可以通过如逆周期因子等方式对冲,汇率暂时贬值后将回升趋稳。
展望至年底,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改善,以及今年上半年“保交楼”对地产竣工的推动,将带动消费尤其是可选商品消费的改善在三季度启动,全年“N型”复苏可期。这将带动经济预期展望恢复,中美利差收窄令资本和金融项下趋于回流,预计人民币对美元年底可回到6.9-7.0的区间范围内。
风险提示:美联储紧缩力度超预期,国内稳增长政策见效慢于预期。
1)商品消费:乘用车零售较上周大幅改善,今年以来累计同比增长4%。截至5月31日,乘用车零售同比较上周大幅回升111pct至94%,今年累计同比4%。
2)服务消费:全国整车货运量和京沪深迁徙指数均有所回升。截止6月9日,全国整车货运量较2021年同期上行0.6pct至-25.3%;京沪深迁徙趋势较2021年同期上行0.7pct至23.5%。
3)财政与**消费:截至6月9日,当周国债净融资86.9亿,当周新增184.8亿一般债,下周计划发行0亿。
4)房地产市场:地产销售有所回落,因城施策继续加码。截至6月9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周均成交面积两年平均增速回落13.6pct至-30.4%,分结构看,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分别回落17.9pct、16.2pct和5.6pct至-21.1%、-32.0%和-35.8%。青岛放松限售,并降低非限购区首付比例以提振楼市。
5)**性基金与基建:当周新增专项债640.7亿,下周计划发行425.5亿。
6)制造业投资与工业生产:高炉开工率与上周持平,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小幅回升。截至6月8日,高炉开工率维持82.4%水平,弱于去年同期(83.8%)。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小幅回升25bp至70.8%,且强于去年同期(63.4%)。
7)食品价格:猪肉价格继续下行,菜价、果价回升。截至5月31日,猪肉零售价下跌0.3%至24.0元/公斤;截至6月9日,蔬菜、水果价格分别环涨0.5%、1.3%,同比分别回升3.9pct、1.6pct至22.1%,11.6%。
8)工业品价格:油价有所回升,国内煤价下行、钢价上行。截至6月9日,布油周均价回升2.6%至76.5美元/桶,动力煤价格回落7.6%至900元/吨。螺纹钢价格上行2.5%至3827元/吨。截至6月2日,美国原油产量1240万桶/日。
9)货币政策与汇率:逆回购地量延续,DR007上行、R007下行。截至6月9日,本周逆回购余额100亿。DR007(1.813%)、R007(1.9175%)分别较上周小幅上行3.47BP、小幅回落1.44BP。
美元指数小幅下行,人民币继续贬值。截至6月9日,美元指数较上周下行0.5至103.6。CNY和CNH分别报收7.1241和7.131,较上周分别贬值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