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九月份议息会议时间(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2021(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2021年7月)-好运到财经网)

admin 2024-01-04 21:17:26 608

摘要: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2021(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2021年7月)-好运到财经网 美联储一般会以以下为美联储利率决议、**新闻发布会以及会议纪要的发布规则: 1、美联储每年召开8次议息

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2021(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2021年7月)-好运到财经网

美联储一般会以以下为美联储利率决议、**新闻发布会以及会议纪要的发布规则:

1、美联储每年召开8次议息会议,会议间隔大约6周左右的时间。

2、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随利率决议一起公布经济预期和点阵图。

3、美联储**新闻发布会时间为利率决议公布后半小时召开。

4、会议纪要有时令区别,夏令时为02:00,冬令时为03:00。

2021年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的时间表:

美联储议息会议的表示:微硬!偏鹰!

美联储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预计到2023年底将实现两次加息,利率将从0.1%升至0.6%。同时,美联储将2021年第四季度的的通胀率预期调整为为3.4%,2022年整体通胀指标预期回落至2.1%,2023年降至2.2%。点阵图略有变化,加息时间提前。

美联储将基准政策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0%-0.25%不变--自2020年3月以来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并承诺继续以每月120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资产,直到向着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取得“实质性进一步的进展”

美联储决定将隔夜逆回购工具利率上调5个基点至0.05%,自6月17日起生效。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上调5个基点至0.15%。

美联储**杰罗姆·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维持利率不变并继续购买**支持的债券的决定将确保货币政策持续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直到经济复苏结束。

鲍威尔承认目前的物价飙升,称长期通胀预期的指标总体上已经逆转相关指标在疫情早期出现的下滑,现在处于与美联储目标相符的水平。鲍威尔指出,如果通货膨胀超出美联储设定目标,美联储将准备通过减少货币政策支持来应对。

当前,美联储感受到了通胀的压力,但就业率与经济复苏却并不如预期,比如美国5月失业率仍处于5.8%的较高水平,总体就业人数还是比疫情前少数百万。所以,美联储并不想过早的缩债与加息。这种形态,就是“滞胀”!!!

2021.12.16【美联储议息结果前市场先跌后回稳】今晚美联储今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北京时间凌晨3点公布议息结果,全世界都说美联储要提前结束买债,明年加息两次,后年加息三次,2024年利率回复正常。若情况果真如此,还需要美联储吗?当前的高通胀并非由需求引发,而是疫情导致供应链出问题,其中物流是关键。无论鲍威尔加息10厘还是20厘,通胀都不会有改变,但一旦供应链改善,通胀立即暴跌变通缩。加息只会造成经济崩溃,看看欧洲这10年,少一点QE都不行,但疫情来了,全世界通胀都出现了。想想为什么防疫最佳国家、经济表现最好的国家竟然降准了,就知道世界经济是什么回事了?!投资大师飞利浦.费雪教导我们:当群众转左时,你确定向右是正确的,你一定要右转。。

大家早上好,现在是6月14日早上6点,一觉醒来,外围暴跌,市场传来三条消息,一起来看一下:

1、第一个消息:美股三大指数大跌纳指跌超4.5%热门中概股重挫。

昨夜,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跌,道指跌2.79%,创2021年2月以来新低;纳指跌4.68%,创2020年10月以来收盘新低。其中热门中概股也都全线大跌。

由于美国连续高通胀持续不下,这就像一个人连续高烧不退一样,持续高通胀的结果就必须是加大用*剂量,也就是加大加息力度,同时继续缩表。明晚美联储议息会议将要召开,美股却提前崩盘,这说明市场已经没有信心了。

美股毕竟是全球股市的风向标,在外围关键如此恶劣的情况下,A股也不会独善其身,只是跌多跌少的问题,更何况目前A股本身也进入了调整阶段,主力是不会放过这次洗盘的机会的!

2、第二个消息: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贬值。

昨夜,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度贬值,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下跌超过600个基点,而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也会对股市构成不利影响。

昨夜全球风险资产都在大跌,欧洲股市大跌3%,油价下挫2%,就连避险的黄金也在大跌,目前就中国富时A50还算坚挺,仅仅跌了0.50%。昨天日本已经出现了股汇双杀的*面,今天A股会是这样吗?

3、第三个消息:央行、水利部:切实加大对水利项目金融支持力度。

昨天,人民银行、水利部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水利建设金融服务,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这条消息对水利板块和基建板块构成利好,但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以谨慎为主,等后面大盘调整到位,再根据情况择机布*。

一路跟随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在上周三3266点的时候已经清仓离场了,周三清仓后,周五大盘又涨了一天,然后各种抨击和嘲讽就出来了。当时我选择清仓是因为我看到A股自身已是强弩之末,美股都还没有出现大跌,清仓观望仅仅是为了回避A股自身的调整。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外围股市一片雪崩,本身就有调整欲望的A股再叠加外围因素,那么今天肯定是不好过的!而我也在昨天收盘后明确指出,调整没有结束,风险没有解除,今日大盘会再度中阴下杀!

记住,股市的钱赚不完但会亏的完,永远不要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我会继续空仓等待,等待确定性机会的到来!

在通胀持续位于高位的情况下,各国央行继续收紧货币政策,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从0.50%提高至0.75%,为2021年12月以来第三次加息。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从0.00%提高至0.25%,为2018年以来首次加息。

在3月17日北京时间02:00,美联储公布议息会议决议,市场受到加息影响,标普500指数下跌,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拉升。半个小时后(北京时间02:30),鲍威尔召开发布会,对经济、通货膨胀等发表宽松言论,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标普500指数回升。

明天最重要的会议,美联储议息会议,大概率开始缩表,退出量化宽松QE,为明年的加息做准备,结果在北京时间周四早上两点公布。

在通胀预期下,加息是唯一选择,全球进入加息周期,持续三四年时间,美元指数上升,人民币汇率下跌,重回7时代。

加息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是雪上加霜,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购买者房贷利率增加,抑制投机炒作。

加息会引起热钱外流,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格下跌,抑制企业投资活动。

【重磅特刊:痛苦接受现实!美联储决策层承认通胀超过预测,同时基本确定缩减购债时间表!美国泡沫即将迎来“生死时刻”!】

最新消息:美联储开展缩减刺激政策讨论北京时间8月19日凌晨2时许,美联储公布7月下旬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会议的纪要文件,透露了该机构今年启动缩减债券购买可能性。本次联储会议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最大特点是联储会议不再是鲍威尔一个人的声音,决策层官员们纷纷表达与鲍威尔相反的意见。并且,本次会议达释放了一些特别重要的信号。

【紫禁军机处】紧急带领大家来解读美联储的最新会议信息——

1、掩耳盗铃最终也必须痛苦接受现实。

事实上,接受现实并不丢人,持续逃避现实才有可能酝酿成巨大的灾难。美联储在过去三个月正好是这样,从鲍威尔到下属官员,纷纷不承认美国爆发了通货膨胀,固执地认为价格飙升是暂时现象,2021年过了价格就会自己回落。在本次会议中,美联储官员们不再听鲍威尔的忽悠,多数与会者认为,通胀水平高企已经超过了今年的预测,这与经济重启后市场供应偏紧、需求大幅上升有关。临时性因素消失后,通胀压力会缓解,但是部分官员提醒,供应链的超预期混乱,生产投入成本增加,到2022年的通胀水平仍然存在上行风险。关于通货膨胀的判断,是影响美国经济全面的重要判断。在7月联储会议中,终于得出基本一致的观点,这是一个巨大进步。当然,这距离拿出实质性行动还有一段距离。

显然,美联储达成共识并不容易,经过了激烈的争吵。

C、2022年中期有可能开始加息,得视通货膨胀表现而定。

这个时间线已经非常清晰,但是对于美联储的话大家也不能完全信;美联储经常释放各种烟幕弹,避免市场形成“一致性共识”!最终的行动,一定是突然进行;具体的时间会根据市场情况而定。

3、美联储暂时保持当前利率不变,但是美联储官员们对于美国经济泡沫其实有着清晰的认知。

最近有不少公知跑出来宣称,美国经济不存在泡沫,美国高速增长是有真实数据的。

我们注意到美联储所有议息会议都不提及过去44个月印出25万亿美元钞票的事情,都不提及28.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的事情;显然,美联储和白宫都在刻意避重就轻。

必须强调,通过膨胀是过去10年美联储持续释放货币造成的结果,而不仅仅是美国经济重启带来的结果。

综上所述:千万不要被美联储释放的烟幕弹迷惑;

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泡沫,而泡沫的破灭并不是加息进行的过程上,就在美联储开始挤泡沫的瞬间可能就会破灭。

美联储是希望给市场缓慢的放气,温和的预期;可是这个泡沫实在太大了,压垮美国经济泡沫的有可能只是一根稻草。

北京时间9月22日凌晨两点,美联储发布议息会议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7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5次加息,也是历史首次连续在3次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

美联储**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息幅度取决于经济数据,未来“某个时候”放缓加息步伐是合适的。他表示“通胀预期似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将“逐次会议做出利率决定”。但他也表示,“为了将目前的高通胀降至美联储目标水平,美国经济将经历一段低于趋势水平的增长时期,劳动力市场也会走软,但这是需要承担的痛苦,因为恢复价格稳定尤为重要”,表达了即使出现经济衰退也要努力控制通胀的决心。隔夜投资者先将鲍威尔的言论反应为鸽派,后反应为鹰派,美股宽幅震荡,最终大跌。

由此我们能够看到,美联储前瞻指引的能力已经减弱,只能凭通胀数据走一步看一步,鲍威尔也似乎陷入一种尴尬和无奈的境地之中:既要尽快加息控制通胀,又要减轻加息本身对经济的伤害,特别是在美国经济已经步入衰退的情况下。

2020年美国经受疫情冲击后,美联储迅速将联邦基金利率降到零,实行无限量QE,通胀开始逐步爬升。但2021年鲍威尔坚称美国的通胀是“暂时的”,这个判断的依据从他的亲密朋友,原联储**现财政部长耶伦的一篇论文中可以窥见。耶伦认为,经济体系在经历一轮危机带来的需求冲击后,总供给会出现大幅的消灭,倘若要使总供给渐次修复,一定要保持货币放水的“高压政策”相当长的时间,以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届时产出增加,高通胀也就迎刃而解。也就是说当时的耶伦和鲍威尔认为,美国通胀的核心是供给问题,且这个问题是可解的。

当然这是耶伦和鲍威尔基于经济分析而得出的政策结论,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地缘**和新冠疫情带来的复杂*面。2022年以来,随着俄乌*势升级和中国二次疫情爆发,由于供应链和原材料价格带来的总供给不足问题始终难以解决,美国因为货币放水刺激的总需求又极为旺盛,导致美国通胀数据节节攀升,高峰时临近10%大关。

于是鲍威尔着急忙慌,被舆论倒逼着开始激进加息,又因为过去两年放水导致美国的通胀高度又高、宽度又宽,韧性极强,紧缩货币政策损害总需求和把经济拖入衰退也难以快速降低通胀,进而又负向反馈带来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没办法,鲍威尔要追求一种“**正确”——他已经错过一次了,弱经济总比高通胀的结果要好,毕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通胀的恐惧仍历历在目。于是世界人民便被美联储折磨到了今天,经济衰退,股市暴跌。

展望未来,美联储加息的高峰可能已经过去,美国经济虽然衰退但却很慢,倒是为鲍威尔的“亡羊补牢”提供了一种虽不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差的可能结*。美国不崩溃,全球瓜落少,就算善莫大焉了。

【美联储议息结果符合预期A股提前调整影响减弱】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经过两天会议之后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0%-0.25%区间不变。美联储点阵图显示到2023年底将实现两次加息。美联储上调了2021年的经济预期,并大幅上调了今年的通胀预期。FOMC决策公布后,美股三大股指一度跌超1%;黄金刷新一个多月最低;美元指数大涨,上破91关口;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破1.58%关口。A股具备一定优势,无需过度恐慌。中国疫情控制良好,中国经济在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突出,中国坚持货币政策正常化,并没有实施零利率,在其他国家货币政策恢复正常化的过程中,会保持定力,这样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所受到的冲击相对会较低。整个议息会议符合预期,加上A股已经先于美股调整,所以对A股的影响会相对减弱。当然仅限余钱好人好股。

#白宫:无法预测通胀问题何时解决#

能源危机刺激通胀预期高涨,全球类滞胀风险值得警惕。

针对供应链的瓶颈和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白宫无法预测**能够在何时解决所有问题。结合今天公布的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决议,美联储将2021年核心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CE)预测从3.0%上调至3.7%,并将通胀的表述由“上升(risen)”改为“高位(elevated)”,通胀风险持续上行倒逼Taper(缩减购债)加速推进,预计11月中旬正式实施,到2022年中左右结束,同时加息进程也会提前,2022年底将加息一次,2023年将加息三次。为了应对全球性的通胀危机,新一轮“加息潮”已经到来。欧洲央行计划Q4释放Taper(缩减购债)信号,英国央行计划2021年Q4结束QE(量化宽松)、2022年Q2开始加息,加拿大央行计划Q4放慢QE(量化宽松),全球主要央行都已经或者正在准备货币转向,由此带来的外溢效应值得关注。

2021.03.18,星期四。

今天凌晨,美联储季度议息会议表明:宽松将继续,目前没有考虑在2022年末之前,加息。

目前美联储关注的内容有:

1,仍有1千万人需要重返工作岗位,这需要时间。(1-1.5年)

2,通胀要上升到2%,且并不是短期上升,至少要一段时间(上升到2%之后维持1年左右)

从今天起,我们【不需要】对美债收益率有所反应,因为没有必要。

未来1-2年,甚至更长时间,美债收益率都会向上或保持高位——难道市场就不能有行情了?

【鲍威尔:没有必要对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做出反应】

美联储鲍威尔表示,总体而言,金融环境仍然宽松,目前的货币政策是适当的,没有理由对过去一个月国债收益率的飙升予以反击。美联储目前的资产购买形式,即800亿美元的国债和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合适的。经济前景改善,疫苗接种加速,以及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在过去一个月大幅上升。

富国银行称,因美联储重申宽松立场,且鲍威尔称还不到考虑加息的时候,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在几周后达到1.75%,年中达到2%。策略师MikeSchumacher称,鲍威尔没有说任何话来压低长期收益率,宽松的政策及庞大的美债供应将继续推动收益率上升。

是时候把我们寻找的春节后下跌原因和【10年美债收益率上升】这件事,脱钩了。

2019年末,10年美债收益率在3.1%,现在才1.6%,2019年就没有行情了?

2019年你们听说下跌和这个挂钩吗?——反正我没听说过。

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显示,缩债每月增加150亿美元,规模300亿美元,明年三月份结束缩债,《提前了三个月》美联储点阵图显示明年美联储加息次数增加到三次,这次美联储的政策彻底转为鹰派,黄金逆时上涨,利空出尽就是利多。#2021加油带头人#

连续两天长下影,昨天是因为商务部的通告,今天或许担心美国加息,前一条权威机构已经解释过了,后一点也不需要担心,今晚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是绝不可能加息的。

明天当然还有中移动上会,可上会通过和正式发行还有段时间,最早也要到15号北交所开业之后吧,短期之内不可能影响股市的。

挑黑板说重点,明天应该涨,如果依旧下跌,就别指望再次探底回升了,那就把题材股全抛了吧,如果清仓让你感到不舒服,选点低位安全的,比如中兴比如冀东,甚至钢铁煤炭银行都可以证券也行,反正一句话就是规避高位股。

#景晖关注#【2021.3.18】

1、《美联储上调今年美国经济增速至6.5%,预计2023年底前不加息》

摘要:北京时间3月18日,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连续两天的议息会议结束,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0-0.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点阵图显示,多数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官员预计2023年底前不会加息。

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蝉联全球第三:金融科技排名升至全球第二》

摘要:3月17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9)。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上海、香港、新加坡、北京、东京、深圳、法兰克福、苏黎世。

3、《银保监系统开具680张“2021款罚单”53张剑指涉房信贷违规》

摘要:截至3月17日发稿时,银保监系统今年以来所有工作日内已开具680张“2021款罚单”,包括银保监会开出2张、银保监*开出261张、银保监分*开出417张。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收到的罚单中,有53张的处罚事由涉及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4、《超标6成,南京自如下架甲醛超标问题房并全面排查》

摘要:自如旗下一长租公寓虽贴有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卡片,但甲醛数值超标60%。目前,自如南京公司工作人员正全面排查房源,并下架问题房做空气治理,若租客对房间空气质量不放心,只要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会按照租客需求进行处理。

5、《浙江湖州出台土地出让管理新政:建立健全房价地价联动机制》

摘要:3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管理的通知》,内容涉及规范土地出让行为、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严肃土地出让纪律和强化考核管理四大方面。《通知》指出要加强住宅用地供应调控。建立健全房价地价联动机制,报当地**同意后,实行“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自持”或“限地价、竞租赁房”等竞价方式。在规范土地出让行为方面,《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集体决策机制。

6、《深圳住建*:着力稳控住房价格拟建设筹集租赁住房10万套》

摘要:3月17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发布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包括全年将新开工1500万平方米住房,建设筹集租赁住房10万套等重要工作。在加大住房供应方面,其中,一是实施大规模住房建设计划,全年新开工1500万平方米住房。二是加快完善“1+3+N”住房政策体系,推动尽快出台三个**规章,加快《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等细则修订制定。三是推进“全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城市”建设,逐步加大面向新就业大学生等群体的住房供应力度。四是开展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试点和住房公积金支持租赁住房发展试点,继续推进公积金特区立法。

7、《常州市:加强新建成品住房销售管理规范开发企业合同签约行为》

摘要:常州市人民**网站公布了《关于加强我市市区新建成品住房销售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自2021年6月1日起执行。通知提出,加强新建成品住房交付标准样板房管理。其次,加强售楼现场信息公示和销售行为管理。包括强化售楼现场信息公示管理,严格售楼现场沙盘管理,规范开发企业合同签约行为。

8、《浙江台州公积金新政:二套房首付40%,利率上浮10%》

摘要:3月16日,台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开发布《台州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实施细则》,对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做了一些修改,在最新政策中,首套房且首次公积金贷款,利率不变,首付30%;二套房或第二次公积金贷款,首付40%,利率上浮10%。出售公积金贷款的房产,不得申请公积金贷款;第三套房不得申请申请公积金贷款;不可申请第三次公积金贷款。该新政于2021年3月17日起执行。

9、《第一太平戴维斯: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更新》

摘要: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售价环比上涨0.36%,增速较1月的0.28%有所加快。平均售价较去年同期上涨4.06%,较指数设立基期(2010年12月)累计上涨54.30%。其中,56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售价录得环比上涨,2个城市环比持平,12个城市环比下跌。二手住宅价格继续微幅上涨,月度环比涨幅为0.34%,较1月的0.37%略微回落。

摘要: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根据该办法,到2022年,上海每一所不挑生源的初中,原则上都能拿到市优质高中分配下来的名额,最大限度保证校校之间的平等。长期困扰上海中小学生家长的初中择校问题,或将随着这一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逐步缓解。

昨晚上美联储**鲍威表示,美国可能要提前几个月结束资产购买(提前数月完成taper),理由是他们经济表现强劲,外加持续的高通胀通胀压力。决定的时间就放在12.3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

众所周知,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货币宽松权益资产溢价充分。货币正常,权益市场溢价一般。货币紧缩,权益市场优质标的溢价打折,一般标的没溢价,垃圾标的会折价,这是雷打不动的铁律。老鲍说完,美股应声大跌,成熟市场也就那么回事儿。

吓得我赶紧看了眼富时A50指数,艾玛还好只是微跌0.18%从现行指标来看,一切可控。但于南非变异毒株影响不同的是,倘若美联储真的提前收缩信用,杀伤力绝对是前者的N倍。因为这叫持续性输出!所以12月议息会议之前务必谨慎些。宁可错过莫要做错哦,亲!#股市点评##美股##美联储#

事件:6月议息会议,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不变,且维持1200亿美元月度债券购买规模不变。但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将上调至0.15%;隔夜逆回购操作报价调整为0.05%。点阵图显示加息预期提前至2023年,美联储上调经济增长预测,并大幅上调通胀预测。整体看来,从利率决议、经济预期、点阵图和加息预期来看,本次FOMC立场较市场预期表现鹰派,不过仍未在利率决议和鲍威尔发言时正式提及Taper。决议公布后,市场反应剧烈,美股明显下挫后最终收跌,美元指数及美债收益率均上涨,贵金属受挫下行。

要点:

1、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2、首次加息的时间被提前,点阵图显示,到2023年底,美联储将加息两次(50个基点)。其中,7名委员预计在2022年开始加息,今年3月为4名委员。13名委员预计在2023年开始加息,今年3月为7名委员。

3、上调今年的GDP增速预期及今明后三年的PCE通胀预期。

4、将继续每月增持至少800亿美元的国债和至少400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直到委员会的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力求在较长时期内实现充分就业和通胀率达到2%。

5、将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从0.1%调整至0.15%,从6月17日开始生效;将隔夜逆回购利率由0%调整至0.05%,自6月17日开始生效。

6、美联储**鲍威尔未给出缩减QE的具体时间,力图淡化市场上可能存在的“加息恐慌”,称“加息尚在遥远的未来”,6月FOMC会议未曾讨论在特定年份加息是否适宜。

前期通胀数据持续超预期,市场一度认为美联储将意外暗示缩减QE的情形并没有出现,无论是美联储声明,还是鲍威尔发布会都继续强调经济要出现进一步重大进展才是QE减量启动的门槛,当前可以理解为处于讨论是否要开始去讨论QE减量这件事的阶段。

至于何时会释放Taper信号,关键还在于美联储声明中指数的经济修复进一步重大进展,而结合美联储对于当前通胀依然整体是暂时性且有望逐步缓解的判断基础上,就业市场的重要性显然更高。参考2013年12月启动减量时,就业市场修复到了金融危机前水平六成以上,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如果假设当前也要达到这一水平作为参考标准的话,对应就业缺口还有大约525万人,按照年初以来的就业修复速度,还需要9个月,正好对应年底左右的时间。如果再以此往前推,如果现在是讨论是否要去讨论QE减量,那么三季度或者夏天可能开始讨论QE减量,年底正式实施QE减量。

本轮点阵图显示,到2023年底,美联储将加息两次(50个基点),这也是本次会议被认为较为鹰派的原因。但从美联储FOMC的决策机制上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预测并不能过度的作为参考依据,这也是鲍威尔对比表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预测可能会随着经济及市场情绪变动出现很大变化,当然并非所有的预测者都具有投票权,而且12名有投票权,且地方联储**每年轮换,最终的决策也不完全依据投票结果。因此,从概率上说,2023年前可能会加息,但并非盖棺定论的事。

当前,美元流动性泛滥,不仅使得美联储的逆回购用量大幅攀升,也使得各类货币市场工具的利率逼近甚至击穿逆回购的零下界,导致少量货币市场交易出现负利率,更对美股、美债等各类资产形成一定的支撑。美联储不想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因此提通过等比例地调高IOER和ONRRP利率,可以引导货币市场利率适度提高,至少回到3月份之前的水平,也可以防止少量双边回购利率和二级市场短期国债跌入负利率。

本次会议被解读为偏鹰,导致了美债收益率及美元出现上涨,美股及黄金等大宗商品承压,主要是市场对于美联储利率散点图暗示加息节奏可能提前的反应。不过,无论是从美联储政策声明,还是鲍威尔的发部分,都在尽量的向市场释放美联储将继续宽松的信号,骨子里面还是偏鸽的。因此,短期而言,对市场的影响更多是情绪上影响,以及前期定价问题的部分“纠正”。至少在8月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前,美联储不会明确发出推出QE的信号,流动性仍将保持宽松,美债收益率及美元或仍将疲软,股市及商品市场也将延续当前的节奏。但后续在美联储正式讨论Taper,以及缩减QE的靴子落地后,通胀预期以及宽松政策退出的再定价会推动美债收益率回到上行区间,美元指数也将重新走强,没有流动性支撑,股市及大宗商品都将出现回落,毕竟全球需求端短期还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准。

注:本页内容未经核实,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2021年4月8日–美联储3月会议纪要显示距离缩减购债还需要一段时间腾讯第一大股东PROSUS将出售腾讯2%的股权

【市场动态】标普500指数再创新高美联储3月会议纪要显示距离缩减购债还需要一段时间

昨标普500指数上涨0.15%再创收盘历史新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US)$微跌0.07%。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纪要称经济仍远未达到美联储的目标,距离缩减购债计划还需要一段时间;国债收益率上升反映了经济状况的改善,大部分联储官员认为通胀风险大体上是平衡的。

腾讯控股第一大股东PROSUS拟出售最高19189万股腾讯(0700.HK)$腾讯控股(00700.HK)$股票,相当于腾讯总股本的2%,其持股比例将从约30.9%降至28.9%。减持的价格定在每股595港元,价格定在配股区间上限。PROSUS承诺至少在未来三年内不再出售任何腾讯股票,对腾讯的承诺依然坚定,此次通过出售这一小部分股权,为核心业务线和新兴部门的持续增长提供资金,增加公司财务灵活性。

根据2018年腾讯遭大股东减持情况来看,配售后三天出现了8.3%的反弹,可以密切关注南方东英恆生科技指数每日槓杆(2x)产品(7226.HK)$南方两倍做多恒生科技(07226.HK)$或南方东英恆生科指数ETF(3033.HK)$南方恒生科技(03033.HK)$来博反弹,7226.HK和3033.HK自上市以来和腾讯股票的相关係数分别为1和0.76。

此外,本人认为儘管减持对股价会有一个短期衝击,但预计不会如2018年出现股价暴跌。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8年大股东减持时中美同时去杠杆,贸易战爆发,叠加游戏版号审批暂停,腾讯出现大幅下跌,本次减持不存在上述客观影响;

·18年大股东减持时腾讯前瞻市盈率为接近50,估值偏高,而现在前瞻市盈率仅33,估值合理偏低;

·目前仍处于量化宽鬆中,市场流动性足够去吸收减持的股份;

另外,这次配售会增加腾讯在指数的流通市值因数,会有被动资金需要买入为股价带来支持。

[恆生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800700.HK)$昨日指数下跌1.37%半导体板块上涨

昨日恆生指数下跌0.9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37%,超六成成份股下跌。中芯国际(0981.HK)、华虹半导体(1347.HK)等半导体板块逆市上涨,皆涨超5%。南方东英恆生科指数ETF(3033.HK)昨日成交额2.20亿港元。

昨日沪深300指数下跌0.71%,而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下跌0.48%。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21)将于2021年4月9-1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全馆举办,芯片和5G商用将会是展示亮点。

【风萧萧兮易水寒,美俄总统会谈结束,道琼斯罕见8连阴破位!美联储按兵不动,市场加息预期推迟到2023年!】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零至0.25%之间,符合市场预期。不过,随后公布的点阵图显示,18名美联储官员中,有13人预计基准利率将在2023年底之前至少上调一次。哈哈哈,美联储继续掩耳盗铃已经成为定*!美国经济需要一轮轰轰烈烈的通货膨胀,没错!只有通货膨胀才能救美国。

1、美俄总统会谈结束,虽然双方表示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不过会谈过程还是满友好的。华尔街并不买账,掉头就跌!

2、美联储议息会议居然集体继续认为5%通货膨胀率不过就是毛毛雨!价格飙升是临时的,也许2021年结束通货膨胀就会自己消失!美国经济需要从复苏发展到经济扩张……

3、我们非常同意美国经济加息需要到2023年的看法,不对,美国经济应该永远不加息!加息干嘛?多没意思啊?!刺激,刺激,在刺激!美国经济*不能停啊!死了都要印,不极度疯狂不痛快!

总体来看,美联储又一次做出了英明神武的决定!

固本培元,不急转弯丨财通资管2021年债券市场中期策略(上)

[心]一、核心观点

二季度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引发通胀预期飙升,但由于对潜在经济增长的担忧,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仍然“易松难紧”。

国内经济从疫情中率先修复,经济周期也领跑全球,目前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上半年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叠加地产和城投政策*部收紧,债市出现“资产荒”。

从债市的影响因素来看,整体宏观环境对债市偏利好,债市行情可能未结束,但需注意短期内物价指数有扰动。

信用债仍是组合配置重点,更多关注票息策略,同时可积极把握可转债等固收+机会。

经历了近一年半的疫情反复后,全球每日新增确诊人数逐渐下降到较低位,而新冠疫苗的注射率在全球范畴内正在加速上升,意味着病毒的可传染半径正在收窄。笼罩全球的阴霾正在散去,经济处于缓慢恢复通道,同时通胀预期升温。

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6%,成为80年来经济衰退后达到的最快增速,主要靠的是中美等少数几个主要经济体的强劲回弹。6月全球制造业PMI继续修复,美国6月ISM制造业PMI为60.83,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录得63.13,日本6月制造业PMI为53.0。全球各央行为支持经济恢复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二季度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引发通胀预期飙升,但由于对潜在经济增长的担忧,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仍然“易松难紧”。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6

美联储最新的议息会议中,提高了对今明两年的通胀预期,并暗示2023年前将加息两次。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将2021年GDP预测水平继续提高0.5个百分点,至7.0%,将2023年预测值提高0.2个百分点;2022年失业率预测调降0.1个百分点,其他期限不变;PCE通胀与PCE核心通胀水平全面修正,2021年分别提高1个、0.8个百分点,2022与2023年分别提高0.1个百分点;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不变,但相比3月份,认为明年需上调政策利率的委员增加3名;认为2023年需上调政策利率的委员明显增多,加息幅度中枢保持0.75%-1%,加息路径点阵图显示,到2023年底美联储将加息两次。

国内经济从疫情中率先修复,经济周期也领跑全球,目前呈现温和复苏态势。2021年6月官方制造业PMI数据在荣枯线以上,为50.9%,较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分项来看,供需两端一降一升,生产指数为51.9%,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1.5%,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前期表现较好的进出口指数有所下降;近期出台的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显现,价格指数高位回落;不同规模企业恢复分化,小企业PMI仍位于收缩区间。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5

政策层面有收有放,在新发展理念下注重调结构,地产调控政策升级、**支出强调效率、城投平台再融资收紧等多管齐下,在传统领域加大推进改革创新,在新经济领域加大支持力度。

风险提示:本材料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资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财通证券资管当前的分析,财通证券资管不保证当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2021年10月13日美国开什么会?

2021年10月13日下午(美国东部时间),美联储发布了9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议息会议的纪要,纪要显示缩减购债计划可能在2021年11月或12月中旬开始,到2022年中结束。

美联储渐进式缩减购债(缩债)计划可能在11月中旬或12月中旬开始,这在美联储内部几乎达成了共识。而当前物价水平上升,被认为是美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对全球通胀升温风险给予警示。

美联储“最后的温柔”——2021年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简评

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张璐/范城恺

美国时间9月22日,美联储公布9月FOMC会议声明,美联储**鲍威尔接受采访。

1、货币政策:几乎只字未改。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0.25%),维持资产购买节奏(每月800亿美元国债和400亿美元MBS),维持准备金利率(0.15%)和隔夜逆回购利率(0.05%)不变等。唯一修改的地方是:将每一个交易对手每日隔夜逆回购(ONRRP)规模上限从800亿美元上调了一倍至1600亿美元。

2、声明表述:进一步预告Taper。1)承认疫情反扑确实阻碍了部分行业复苏。2)继续强调“通胀暂时论”。对于通胀的描述由“已经上升(hasrisen)”调整为“被抬升”(elevated),这与美联储一直强调的“通胀暂时论”更加契合。3)本次声明增加“如果进展大体上像预期的那样继续下去,委员会判断,资产购买的步伐可能很快就会放慢”的表述。

3、经济预测:点阵图不足惧,切割Taper与加息。1)大幅下修2021年美国实际GDP增速至5.9%(前值7.0%)。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自信程度不及预期,市场接收到了偏鸽派的信号。2)小幅上修2021年美国失业率至4.8%(前值4.5%),而维持2022、2023年失业率预期的3.8%、3.5%不变。美联储对今年失业率下降的“期望值”已经降低,这就意味着,未来就业市场的改善不需要特别显著就可以算是“符合预期”,下修失业率实质上是为美联储宣布Taper做铺垫!3)上修2021年美国PCE和核心PCE通胀率至4.2%和3.7%,基本维持2022-23年通胀率不变。4)点阵图显示预计2022年至少加息1次的委员有9位(增加2位),基本符合预期。这使得2022年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中值由0.1%上升至0.3%。

4、鲍威尔讲话:1)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已经讨论了Taper的节奏,预计将于明年年中完成Taper。这一节奏符合预期。2)鲍威尔表示,就他个人而言,就业已经几乎取得了(isallbutmet)Taper所需的“进一步实质性进展”。3)维持“通胀暂时论”。4)继续强调Taper和加息是相对独立的,称有关实施Taper的标准和测试与加息的标准是不同的。继续强调不太可能会在未完成Taper之前就加息。

5、市场反应:声明及经济预测的整体感觉偏鸽派。议息会议声明发布后,美股标普500指数由4395点左右一度上升约0.5%至4416点高位,10年美债收益率由1.32%一度下探至1.30%下方,美元指数由93.2上方一度下探接近93.0。但鲍威尔讲话被市场认为偏鹰:美股标普500指数短线回调0.7%至4386点,10年美债收益率由1.3%下方一度拉升至1.34%的高位(后回落至1.31%附近),美元指数由93点附近一度跃升并触碰93.5的高点(后保持在93.4附近)。

6、我们认为,美联储年内Taper可谓“板上钉钉”,9月暂不宣布Taper是美联储“最后的温柔”。一是,声明表示,如果未来经济进展大致符合预期,Taper预计“很快”到来,而这里的“很快”不太可能是明年。二是,鲍威尔讲话表示,其个人认为就业市场几乎取得了“进一步实质性进展”,意味着目前几乎可以开始Taper。三是,我们对于美国就业市场指标的判断是:目前已经取得了“进一步实质性进展”,尤其对标上一次Taper(2013-14年)。

7、我们的基准预期是,美联储11月正式宣布将于12月开始实施Taper,Taper的节奏是逐月减少购买100亿美元国债和50亿美元MBS,2022年6月结束本轮QE,最早或于2022年底加息。未来美联储不太可能改变Taper路线,但美国经济数据以及与之挂钩的市场预期仍存变数。就此而言,9-10月美国经济数据的好坏,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资本市场波动风险的大小。

1、货币政策:几乎只字未改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声明中,货币政策部分几乎只字未改(图表1):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0.25%),维持资产购买节奏(每月800亿美元国债和400亿美元MBS),维持准备金利率(0.15%)和隔夜逆回购利率(0.05%)不变等。

唯一修改的地方是,将每个交易对手每日隔夜逆回购(ONRRP)规模上限从800亿美元上调了一倍至1600亿美元。其背景是,美联储单日隔夜逆回购规模在9月议息会议前已经突破1.2万亿美元,美联储希望进一步满足市场对于美联储回收流动性的需求(图表2)。

2.声明表述:进一步预告Taper将至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声明中,关于经济前景的表述略有变化(图表3):

1)承认疫情反扑确实阻碍了部分行业复苏。9月声明中仍然认为“受疫情冲击最大的部门”(鲍威尔讲话中进一步解释:如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其复苏情况在近几个月得到改善,但新增了“新冠病例的增加使其复苏放缓”的表述。

2)继续强调“通胀暂时论”。通胀描述由“已经上升(hasrisen)”调整为“被抬升”(elevated),仍然保留了“主要反映了暂时性因素”的表述。我们认为,这一调整或意味着美联储认为通胀已经高企但可能不会继续上行,而且“被抬升”多了一些“被动”的意味,这与美联储一直强调的“通胀暂时论”更加契合。

3)进一步预告Taper将至。本次声明增加“如果进展大体上像预期的那样继续下去,委员会判断,资产购买的步伐可能很快就会放慢”的表述,可以认为声明进一步预告了Taper将至。

3.经济预测:点阵图不足惧,切割“Taper”与加息

美联储本次公布的3季度经济预测(中位数),与2季度相比:

1)大幅下修2021年美国实际GDP增速至5.9%(前值7.0%),相应上修2022年增速至3.8%(前值3.3%)。此前市场预期一向“自信”的美联储可能只会小幅下修今年增长预期至6.5%(9月高盛、大摩等海外机构也下修了今年美国经济增速至6%以下),本次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自信程度不及预期,这也使市场接收到了偏鸽派的信号。

2)小幅上修2021年美国失业率至4.8%(前值4.5%),而维持2022、2023年失业率预期的3.8%、3.5%不变。我们认为,失业率预测传递了丰富的信息:首先,美联储对今年失业率的下降信心有所弱化,但也意味着其对今年失业率下降的“期望值”已经降低。这就意味着,未来几个月美国就业市场的改善不需要特别显著就可以算是“符合预期”(也就是声明中所说的“broadlyasexpected”)。因此,下修失业率实质上是为美联储宣布Taper做铺垫!其次,2022-23年的美国失业率预测不变,或说明美联储对于加息所需的“最大就业”目标仍有很高标准,旨在进一步消除市场对于提前加息的担忧。

3)进一步上修2021年美国PCE和核心PCE通胀率至4.2%(前值3.2%)和3.7%(前值3.0%),而基本维持2022-23年PCE及核心PCE通胀率在2.2-2.3%不变。这说明,美联储官员仍然认为通胀走高是暂时的,2022年通胀率就会基本回到2%附近。

本次点阵图及其传递的有关加息信号备受市场关注,好在基本符合预期,预计暂不会引发市场对于提前加息的担忧。点阵图显示,预计2022年至少加息1次的委员有9位,比此前增加了2位,市场预期增加1-3位。由于该人数已经过半,这使得2022年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中值由0.1%上升至0.3%。点阵图显示,18位委员中有17为认为2023年联储至少加息1次,且有13人预测利率将高于0.5%(加息2次)、5位预计利率将高于1%。这使得2023年联邦基金利率预测中值由0.6%进一步升至1.0%。

本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及经济预测的整体感觉偏鸽派。声明发布后,美股标普500指数由4395点左右一度上升约0.5%至4416点高位,10年美债收益率由1.32%一度下探至1.30%下方,美元指数由93.2上方一度下探接近93.0。

 

4.鲍威尔发言:自认为就业市场几乎取得了“进一步实质性进展”

鲍威尔在声明发布半小时后发表讲话并接受采访,重点信息包括:

1)关于Taper。鲍威尔宣读声明内容时就提供了更清晰的Taper路线:美联储已经讨论了Taper的节奏,预计将于明年年中完成Taper。这一节奏符合预期,其隐含的节奏是:今年12月开始实施每月减少150亿美元资产购买(100亿美元国债+50亿美元MBS),则2022年6月将是美联储最后一次进行资产购买。

2)关于就业。鲍威尔表示确实仍有部分委员希望看到更多数据,但就他个人而言,就业已经几乎取得了(isallbutmet)Taper所需的“进一步实质性进展”。且在提问环节强调了2次“几乎取得”,如此直接有点略超预期,这使其发言被市场认为偏鹰派。此外,有记者问未来几个月是否需要看到更强劲的就业数据才宣布Taper,鲍威尔表示不需要“特别强劲”(superstrong),只要“一般强劲”(moderatelystrong)就行,且强调他更看重就业复苏的累计进展(accumulatedprogress)。

3)关于通胀。鲍威尔认为目前通胀已经取得了、甚至超过(morethan)进一步实质性进展。但继续强调通胀是暂时的,未来美联储有工具应对走高的通胀。

4)关于加息。鲍威尔继续强调Taper和加息是相对独立的,称有关实施Taper的标准和测试与加息的标准是不同的。此外,其继续强调不太可能会在未完成Taper之前就加息,因为(如有紧缩货币政策的需要)首选是加快Taper节奏。

鲍威尔讲话后,由于其对Taper给出更多指引、且对就业市场的态度积极,被市场认为“偏鹰”:美股标普500指数短线回调0.7%至4386点,10年美债收益率由1.3%下方一度拉升至1.34%的高位(后回落至1.31%附近),美元指数由93点附近一度跃升并触碰93.5的高点(后保持在93.4附近)。

 

5.美联储“最后的温柔”:年内Taper板上钉钉!

基于下述三条线索,我们认为美联储年内Taper可谓是“板上钉钉”。这也意味着,9月暂不宣布Taper是美联储“最后的温柔”。

一是,会议声明表示,如果未来经济进展大致符合预期,Taper预计“很快”到来,而这里的“很快”不太可能是明年。

二是,鲍威尔讲话表示,其个人认为就业市场几乎取得了“进一步实质性进展”,意味着目前几乎可以开始Taper。

三是,我们对于美国就业市场指标的判断是:目前已经取得了“进一步实质性进展”,尤其对标上一次Taper(2013-14年)。1)美国失业率下降情况良好,今年失业率达标不难(图表8)。2)美国失业率的缺口,若对标2014年1月的进展,已经实现了可以开始Taper的“实质性进展”(图表9)。3)美国非农就业新增放缓,但累计恢复近8成,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图表10)。4)美国劳动参与率维持低位,劳动力缺口约200万人,但美联储逐步接受其为“永久性”的结构变化(图表11)。5)此外,劳动者工资保持高增长、职位空缺率高企等,美联储将其解读为就业市场的“强劲”。

6.美联储Taper对市场的影响:紧盯9-10月经济数据

我们的基准预期是,美联储11月正式宣布:将于12月开始实施Taper,Taper的节奏是逐月减少购买100亿美元国债和50亿美元MBS,2022年6月结束本轮QE,最早或于2022年底加息。

美联储正式宣布Taper对市场有多大影响?我们认为,可以大致分两种情形:1)“容易级别”——4季度美国经济复苏重新加快,市场与美联储对于Taper的预期进一步凝聚,美联储“乘胜追击”宣布Taper,届时市场反应程度有限。(我们认为这一情形的概率较大,我们预计4季度美国就业将加快复苏,参考报告《美国经济复苏下半场如何演绎?》。)2)“困难级别”——美国经济复苏继续不及预期(甚至环比下滑),市场怀疑美联储能否如期Taper;美联储虽然需要照顾市场情绪,但更需要保证美联储的信誉及政策的可预见性,美联储大概率仍会按时宣布Taper,但不同的是,此时市场波动风险较大。

总之,未来美联储不太可能改变Taper路线,但美国经济数据以及与之挂钩的市场预期仍存变数。就此而言,9-10月美国经济数据的好坏,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美国资本市场波动风险的大小。

2023年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_全球_利率_经济

原标题:2023年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

2023年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已经发布,以下是详细信息:

1月31日-2月1日:第一次议息会议

3月14日-15日:第二次议息会议

5月2日-3日:第三次议息会议

6月13日-14日:第四次议息会议

7月25日-26日:第五次议息会议

9月19日-20日:第六次议息会议

11月7日-8日:第七次议息会议

12月12日-13日:第八次议息会议

在这些会议中,美联储将审议并决定是否要调整利率或采取其他货币政策措施。这些会议对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因为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之一。

总体来说,2023年将是一个关键的年份,美联储需要根据经济数据和全球形势作出艰难的决策,以维持通胀和就业的稳定。投资者和经济学家将密切关注这些会议,并在美联储官员发表的讲话和声明中寻找任何暗示未来货币政策方向的线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2021(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表2021年7月)-好运到财经网

美联储一般会以以下为美联储利率决议、**新闻发布会以及会议纪要的发布规则:

1、美联储每年召开8次议息会议,会议间隔大约6周左右的时间。

2、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随利率决议一起公布经济预期和点阵图。

3、美联储**新闻发布会时间为利率决议公布后半小时召开。

4、会议纪要有时令区别,夏令时为02:00,冬令时为03:00。

2021年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的时间表:

美联储议息会议的表示:微硬!偏鹰!

美联储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预计到2023年底将实现两次加息,利率将从0.1%升至0.6%。同时,美联储将2021年第四季度的的通胀率预期调整为为3.4%,2022年整体通胀指标预期回落至2.1%,2023年降至2.2%。点阵图略有变化,加息时间提前。

美联储将基准政策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0%-0.25%不变--自2020年3月以来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并承诺继续以每月1200亿美元的速度购买资产,直到向着实现就业和通胀目标取得“实质性进一步的进展”

美联储决定将隔夜逆回购工具利率上调5个基点至0.05%,自6月17日起生效。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上调5个基点至0.15%。

美联储**杰罗姆·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维持利率不变并继续购买**支持的债券的决定将确保货币政策持续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直到经济复苏结束。

鲍威尔承认目前的物价飙升,称长期通胀预期的指标总体上已经逆转相关指标在疫情早期出现的下滑,现在处于与美联储目标相符的水平。鲍威尔指出,如果通货膨胀超出美联储设定目标,美联储将准备通过减少货币政策支持来应对。

当前,美联储感受到了通胀的压力,但就业率与经济复苏却并不如预期,比如美国5月失业率仍处于5.8%的较高水平,总体就业人数还是比疫情前少数百万。所以,美联储并不想过早的缩债与加息。这种形态,就是“滞胀”!!!

2021.12.16【美联储议息结果前市场先跌后回稳】今晚美联储今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北京时间凌晨3点公布议息结果,全世界都说美联储要提前结束买债,明年加息两次,后年加息三次,2024年利率回复正常。若情况果真如此,还需要美联储吗?当前的高通胀并非由需求引发,而是疫情导致供应链出问题,其中物流是关键。无论鲍威尔加息10厘还是20厘,通胀都不会有改变,但一旦供应链改善,通胀立即暴跌变通缩。加息只会造成经济崩溃,看看欧洲这10年,少一点QE都不行,但疫情来了,全世界通胀都出现了。想想为什么防疫最佳国家、经济表现最好的国家竟然降准了,就知道世界经济是什么回事了?!投资大师飞利浦.费雪教导我们:当群众转左时,你确定向右是正确的,你一定要右转。。

大家早上好,现在是6月14日早上6点,一觉醒来,外围暴跌,市场传来三条消息,一起来看一下:

1、第一个消息:美股三大指数大跌纳指跌超4.5%热门中概股重挫。

昨夜,美股三大指数大幅收跌,道指跌2.79%,创2021年2月以来新低;纳指跌4.68%,创2020年10月以来收盘新低。其中热门中概股也都全线大跌。

由于美国连续高通胀持续不下,这就像一个人连续高烧不退一样,持续高通胀的结果就必须是加大用*剂量,也就是加大加息力度,同时继续缩表。明晚美联储议息会议将要召开,美股却提前崩盘,这说明市场已经没有信心了。

美股毕竟是全球股市的风向标,在外围关键如此恶劣的情况下,A股也不会独善其身,只是跌多跌少的问题,更何况目前A股本身也进入了调整阶段,主力是不会放过这次洗盘的机会的!

2、第二个消息: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贬值。

昨夜,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度贬值,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下跌超过600个基点,而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也会对股市构成不利影响。

昨夜全球风险资产都在大跌,欧洲股市大跌3%,油价下挫2%,就连避险的黄金也在大跌,目前就中国富时A50还算坚挺,仅仅跌了0.50%。昨天日本已经出现了股汇双杀的*面,今天A股会是这样吗?

3、第三个消息:央行、水利部:切实加大对水利项目金融支持力度。

昨天,人民银行、水利部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水利建设金融服务,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这条消息对水利板块和基建板块构成利好,但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以谨慎为主,等后面大盘调整到位,再根据情况择机布*。

一路跟随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在上周三3266点的时候已经清仓离场了,周三清仓后,周五大盘又涨了一天,然后各种抨击和嘲讽就出来了。当时我选择清仓是因为我看到A股自身已是强弩之末,美股都还没有出现大跌,清仓观望仅仅是为了回避A股自身的调整。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外围股市一片雪崩,本身就有调整欲望的A股再叠加外围因素,那么今天肯定是不好过的!而我也在昨天收盘后明确指出,调整没有结束,风险没有解除,今日大盘会再度中阴下杀!

记住,股市的钱赚不完但会亏的完,永远不要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我会继续空仓等待,等待确定性机会的到来!

在通胀持续位于高位的情况下,各国央行继续收紧货币政策,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从0.50%提高至0.75%,为2021年12月以来第三次加息。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从0.00%提高至0.25%,为2018年以来首次加息。

在3月17日北京时间02:00,美联储公布议息会议决议,市场受到加息影响,标普500指数下跌,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拉升。半个小时后(北京时间02:30),鲍威尔召开发布会,对经济、通货膨胀等发表宽松言论,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标普500指数回升。

明天最重要的会议,美联储议息会议,大概率开始缩表,退出量化宽松QE,为明年的加息做准备,结果在北京时间周四早上两点公布。

在通胀预期下,加息是唯一选择,全球进入加息周期,持续三四年时间,美元指数上升,人民币汇率下跌,重回7时代。

加息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是雪上加霜,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购买者房贷利率增加,抑制投机炒作。

加息会引起热钱外流,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格下跌,抑制企业投资活动。

【重磅特刊:痛苦接受现实!美联储决策层承认通胀超过预测,同时基本确定缩减购债时间表!美国泡沫即将迎来“生死时刻”!】

最新消息:美联储开展缩减刺激政策讨论北京时间8月19日凌晨2时许,美联储公布7月下旬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会议的纪要文件,透露了该机构今年启动缩减债券购买可能性。本次联储会议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最大特点是联储会议不再是鲍威尔一个人的声音,决策层官员们纷纷表达与鲍威尔相反的意见。并且,本次会议达释放了一些特别重要的信号。

【紫禁军机处】紧急带领大家来解读美联储的最新会议信息——

1、掩耳盗铃最终也必须痛苦接受现实。

事实上,接受现实并不丢人,持续逃避现实才有可能酝酿成巨大的灾难。美联储在过去三个月正好是这样,从鲍威尔到下属官员,纷纷不承认美国爆发了通货膨胀,固执地认为价格飙升是暂时现象,2021年过了价格就会自己回落。在本次会议中,美联储官员们不再听鲍威尔的忽悠,多数与会者认为,通胀水平高企已经超过了今年的预测,这与经济重启后市场供应偏紧、需求大幅上升有关。临时性因素消失后,通胀压力会缓解,但是部分官员提醒,供应链的超预期混乱,生产投入成本增加,到2022年的通胀水平仍然存在上行风险。关于通货膨胀的判断,是影响美国经济全面的重要判断。在7月联储会议中,终于得出基本一致的观点,这是一个巨大进步。当然,这距离拿出实质性行动还有一段距离。

显然,美联储达成共识并不容易,经过了激烈的争吵。

C、2022年中期有可能开始加息,得视通货膨胀表现而定。

这个时间线已经非常清晰,但是对于美联储的话大家也不能完全信;美联储经常释放各种烟幕弹,避免市场形成“一致性共识”!最终的行动,一定是突然进行;具体的时间会根据市场情况而定。

3、美联储暂时保持当前利率不变,但是美联储官员们对于美国经济泡沫其实有着清晰的认知。

最近有不少公知跑出来宣称,美国经济不存在泡沫,美国高速增长是有真实数据的。

我们注意到美联储所有议息会议都不提及过去44个月印出25万亿美元钞票的事情,都不提及28.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的事情;显然,美联储和白宫都在刻意避重就轻。

必须强调,通过膨胀是过去10年美联储持续释放货币造成的结果,而不仅仅是美国经济重启带来的结果。

综上所述:千万不要被美联储释放的烟幕弹迷惑;

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泡沫,而泡沫的破灭并不是加息进行的过程上,就在美联储开始挤泡沫的瞬间可能就会破灭。

美联储是希望给市场缓慢的放气,温和的预期;可是这个泡沫实在太大了,压垮美国经济泡沫的有可能只是一根稻草。

北京时间9月22日凌晨两点,美联储发布议息会议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7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5次加息,也是历史首次连续在3次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

美联储**鲍威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加息幅度取决于经济数据,未来“某个时候”放缓加息步伐是合适的。他表示“通胀预期似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将“逐次会议做出利率决定”。但他也表示,“为了将目前的高通胀降至美联储目标水平,美国经济将经历一段低于趋势水平的增长时期,劳动力市场也会走软,但这是需要承担的痛苦,因为恢复价格稳定尤为重要”,表达了即使出现经济衰退也要努力控制通胀的决心。隔夜投资者先将鲍威尔的言论反应为鸽派,后反应为鹰派,美股宽幅震荡,最终大跌。

由此我们能够看到,美联储前瞻指引的能力已经减弱,只能凭通胀数据走一步看一步,鲍威尔也似乎陷入一种尴尬和无奈的境地之中:既要尽快加息控制通胀,又要减轻加息本身对经济的伤害,特别是在美国经济已经步入衰退的情况下。

2020年美国经受疫情冲击后,美联储迅速将联邦基金利率降到零,实行无限量QE,通胀开始逐步爬升。但2021年鲍威尔坚称美国的通胀是“暂时的”,这个判断的依据从他的亲密朋友,原联储**现财政部长耶伦的一篇论文中可以窥见。耶伦认为,经济体系在经历一轮危机带来的需求冲击后,总供给会出现大幅的消灭,倘若要使总供给渐次修复,一定要保持货币放水的“高压政策”相当长的时间,以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届时产出增加,高通胀也就迎刃而解。也就是说当时的耶伦和鲍威尔认为,美国通胀的核心是供给问题,且这个问题是可解的。

当然这是耶伦和鲍威尔基于经济分析而得出的政策结论,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地缘**和新冠疫情带来的复杂*面。2022年以来,随着俄乌*势升级和中国二次疫情爆发,由于供应链和原材料价格带来的总供给不足问题始终难以解决,美国因为货币放水刺激的总需求又极为旺盛,导致美国通胀数据节节攀升,高峰时临近10%大关。

于是鲍威尔着急忙慌,被舆论倒逼着开始激进加息,又因为过去两年放水导致美国的通胀高度又高、宽度又宽,韧性极强,紧缩货币政策损害总需求和把经济拖入衰退也难以快速降低通胀,进而又负向反馈带来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没办法,鲍威尔要追求一种“**正确”——他已经错过一次了,弱经济总比高通胀的结果要好,毕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通胀的恐惧仍历历在目。于是世界人民便被美联储折磨到了今天,经济衰退,股市暴跌。

展望未来,美联储加息的高峰可能已经过去,美国经济虽然衰退但却很慢,倒是为鲍威尔的“亡羊补牢”提供了一种虽不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差的可能结*。美国不崩溃,全球瓜落少,就算善莫大焉了。

【美联储议息结果符合预期A股提前调整影响减弱】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经过两天会议之后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0%-0.25%区间不变。美联储点阵图显示到2023年底将实现两次加息。美联储上调了2021年的经济预期,并大幅上调了今年的通胀预期。FOMC决策公布后,美股三大股指一度跌超1%;黄金刷新一个多月最低;美元指数大涨,上破91关口;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破1.58%关口。A股具备一定优势,无需过度恐慌。中国疫情控制良好,中国经济在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突出,中国坚持货币政策正常化,并没有实施零利率,在其他国家货币政策恢复正常化的过程中,会保持定力,这样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所受到的冲击相对会较低。整个议息会议符合预期,加上A股已经先于美股调整,所以对A股的影响会相对减弱。当然仅限余钱好人好股。

#白宫:无法预测通胀问题何时解决#

能源危机刺激通胀预期高涨,全球类滞胀风险值得警惕。

针对供应链的瓶颈和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白宫无法预测**能够在何时解决所有问题。结合今天公布的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决议,美联储将2021年核心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CE)预测从3.0%上调至3.7%,并将通胀的表述由“上升(risen)”改为“高位(elevated)”,通胀风险持续上行倒逼Taper(缩减购债)加速推进,预计11月中旬正式实施,到2022年中左右结束,同时加息进程也会提前,2022年底将加息一次,2023年将加息三次。为了应对全球性的通胀危机,新一轮“加息潮”已经到来。欧洲央行计划Q4释放Taper(缩减购债)信号,英国央行计划2021年Q4结束QE(量化宽松)、2022年Q2开始加息,加拿大央行计划Q4放慢QE(量化宽松),全球主要央行都已经或者正在准备货币转向,由此带来的外溢效应值得关注。

2021.03.18,星期四。

今天凌晨,美联储季度议息会议表明:宽松将继续,目前没有考虑在2022年末之前,加息。

目前美联储关注的内容有:

1,仍有1千万人需要重返工作岗位,这需要时间。(1-1.5年)

2,通胀要上升到2%,且并不是短期上升,至少要一段时间(上升到2%之后维持1年左右)

从今天起,我们【不需要】对美债收益率有所反应,因为没有必要。

未来1-2年,甚至更长时间,美债收益率都会向上或保持高位——难道市场就不能有行情了?

【鲍威尔:没有必要对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做出反应】

美联储鲍威尔表示,总体而言,金融环境仍然宽松,目前的货币政策是适当的,没有理由对过去一个月国债收益率的飙升予以反击。美联储目前的资产购买形式,即800亿美元的国债和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合适的。经济前景改善,疫苗接种加速,以及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在过去一个月大幅上升。

富国银行称,因美联储重申宽松立场,且鲍威尔称还不到考虑加息的时候,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在几周后达到1.75%,年中达到2%。策略师MikeSchumacher称,鲍威尔没有说任何话来压低长期收益率,宽松的政策及庞大的美债供应将继续推动收益率上升。

是时候把我们寻找的春节后下跌原因和【10年美债收益率上升】这件事,脱钩了。

2019年末,10年美债收益率在3.1%,现在才1.6%,2019年就没有行情了?

2019年你们听说下跌和这个挂钩吗?——反正我没听说过。

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显示,缩债每月增加150亿美元,规模300亿美元,明年三月份结束缩债,《提前了三个月》美联储点阵图显示明年美联储加息次数增加到三次,这次美联储的政策彻底转为鹰派,黄金逆时上涨,利空出尽就是利多。#2021加油带头人#

连续两天长下影,昨天是因为商务部的通告,今天或许担心美国加息,前一条权威机构已经解释过了,后一点也不需要担心,今晚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是绝不可能加息的。

明天当然还有中移动上会,可上会通过和正式发行还有段时间,最早也要到15号北交所开业之后吧,短期之内不可能影响股市的。

挑黑板说重点,明天应该涨,如果依旧下跌,就别指望再次探底回升了,那就把题材股全抛了吧,如果清仓让你感到不舒服,选点低位安全的,比如中兴比如冀东,甚至钢铁煤炭银行都可以证券也行,反正一句话就是规避高位股。

#景晖关注#【2021.3.18】

1、《美联储上调今年美国经济增速至6.5%,预计2023年底前不加息》

摘要:北京时间3月18日,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连续两天的议息会议结束,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0-0.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点阵图显示,多数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官员预计2023年底前不会加息。

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蝉联全球第三:金融科技排名升至全球第二》

摘要:3月17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9)。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上海、香港、新加坡、北京、东京、深圳、法兰克福、苏黎世。

3、《银保监系统开具680张“2021款罚单”53张剑指涉房信贷违规》

摘要:截至3月17日发稿时,银保监系统今年以来所有工作日内已开具680张“2021款罚单”,包括银保监会开出2张、银保监*开出261张、银保监分*开出417张。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收到的罚单中,有53张的处罚事由涉及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4、《超标6成,南京自如下架甲醛超标问题房并全面排查》

摘要:自如旗下一长租公寓虽贴有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卡片,但甲醛数值超标60%。目前,自如南京公司工作人员正全面排查房源,并下架问题房做空气治理,若租客对房间空气质量不放心,只要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会按照租客需求进行处理。

5、《浙江湖州出台土地出让管理新政:建立健全房价地价联动机制》

摘要:3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管理的通知》,内容涉及规范土地出让行为、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严肃土地出让纪律和强化考核管理四大方面。《通知》指出要加强住宅用地供应调控。建立健全房价地价联动机制,报当地**同意后,实行“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自持”或“限地价、竞租赁房”等竞价方式。在规范土地出让行为方面,《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集体决策机制。

6、《深圳住建*:着力稳控住房价格拟建设筹集租赁住房10万套》

摘要:3月17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发布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包括全年将新开工1500万平方米住房,建设筹集租赁住房10万套等重要工作。在加大住房供应方面,其中,一是实施大规模住房建设计划,全年新开工1500万平方米住房。二是加快完善“1+3+N”住房政策体系,推动尽快出台三个**规章,加快《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等细则修订制定。三是推进“全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城市”建设,逐步加大面向新就业大学生等群体的住房供应力度。四是开展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试点和住房公积金支持租赁住房发展试点,继续推进公积金特区立法。

7、《常州市:加强新建成品住房销售管理规范开发企业合同签约行为》

摘要:常州市人民**网站公布了《关于加强我市市区新建成品住房销售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自2021年6月1日起执行。通知提出,加强新建成品住房交付标准样板房管理。其次,加强售楼现场信息公示和销售行为管理。包括强化售楼现场信息公示管理,严格售楼现场沙盘管理,规范开发企业合同签约行为。

8、《浙江台州公积金新政:二套房首付40%,利率上浮10%》

摘要:3月16日,台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开发布《台州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实施细则》,对住房公积金相关政策做了一些修改,在最新政策中,首套房且首次公积金贷款,利率不变,首付30%;二套房或第二次公积金贷款,首付40%,利率上浮10%。出售公积金贷款的房产,不得申请公积金贷款;第三套房不得申请申请公积金贷款;不可申请第三次公积金贷款。该新政于2021年3月17日起执行。

9、《第一太平戴维斯: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更新》

摘要: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售价环比上涨0.36%,增速较1月的0.28%有所加快。平均售价较去年同期上涨4.06%,较指数设立基期(2010年12月)累计上涨54.30%。其中,56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售价录得环比上涨,2个城市环比持平,12个城市环比下跌。二手住宅价格继续微幅上涨,月度环比涨幅为0.34%,较1月的0.37%略微回落。

摘要: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根据该办法,到2022年,上海每一所不挑生源的初中,原则上都能拿到市优质高中分配下来的名额,最大限度保证校校之间的平等。长期困扰上海中小学生家长的初中择校问题,或将随着这一改革措施的深入推进逐步缓解。

昨晚上美联储**鲍威表示,美国可能要提前几个月结束资产购买(提前数月完成taper),理由是他们经济表现强劲,外加持续的高通胀通胀压力。决定的时间就放在12.3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

众所周知,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货币宽松权益资产溢价充分。货币正常,权益市场溢价一般。货币紧缩,权益市场优质标的溢价打折,一般标的没溢价,垃圾标的会折价,这是雷打不动的铁律。老鲍说完,美股应声大跌,成熟市场也就那么回事儿。

吓得我赶紧看了眼富时A50指数,艾玛还好只是微跌0.18%从现行指标来看,一切可控。但于南非变异毒株影响不同的是,倘若美联储真的提前收缩信用,杀伤力绝对是前者的N倍。因为这叫持续性输出!所以12月议息会议之前务必谨慎些。宁可错过莫要做错哦,亲!#股市点评##美股##美联储#

事件:6月议息会议,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不变,且维持1200亿美元月度债券购买规模不变。但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将上调至0.15%;隔夜逆回购操作报价调整为0.05%。点阵图显示加息预期提前至2023年,美联储上调经济增长预测,并大幅上调通胀预测。整体看来,从利率决议、经济预期、点阵图和加息预期来看,本次FOMC立场较市场预期表现鹰派,不过仍未在利率决议和鲍威尔发言时正式提及Taper。决议公布后,市场反应剧烈,美股明显下挫后最终收跌,美元指数及美债收益率均上涨,贵金属受挫下行。

要点:

1、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2、首次加息的时间被提前,点阵图显示,到2023年底,美联储将加息两次(50个基点)。其中,7名委员预计在2022年开始加息,今年3月为4名委员。13名委员预计在2023年开始加息,今年3月为7名委员。

3、上调今年的GDP增速预期及今明后三年的PCE通胀预期。

4、将继续每月增持至少800亿美元的国债和至少400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直到委员会的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力求在较长时期内实现充分就业和通胀率达到2%。

5、将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从0.1%调整至0.15%,从6月17日开始生效;将隔夜逆回购利率由0%调整至0.05%,自6月17日开始生效。

6、美联储**鲍威尔未给出缩减QE的具体时间,力图淡化市场上可能存在的“加息恐慌”,称“加息尚在遥远的未来”,6月FOMC会议未曾讨论在特定年份加息是否适宜。

前期通胀数据持续超预期,市场一度认为美联储将意外暗示缩减QE的情形并没有出现,无论是美联储声明,还是鲍威尔发布会都继续强调经济要出现进一步重大进展才是QE减量启动的门槛,当前可以理解为处于讨论是否要开始去讨论QE减量这件事的阶段。

至于何时会释放Taper信号,关键还在于美联储声明中指数的经济修复进一步重大进展,而结合美联储对于当前通胀依然整体是暂时性且有望逐步缓解的判断基础上,就业市场的重要性显然更高。参考2013年12月启动减量时,就业市场修复到了金融危机前水平六成以上,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如果假设当前也要达到这一水平作为参考标准的话,对应就业缺口还有大约525万人,按照年初以来的就业修复速度,还需要9个月,正好对应年底左右的时间。如果再以此往前推,如果现在是讨论是否要去讨论QE减量,那么三季度或者夏天可能开始讨论QE减量,年底正式实施QE减量。

本轮点阵图显示,到2023年底,美联储将加息两次(50个基点),这也是本次会议被认为较为鹰派的原因。但从美联储FOMC的决策机制上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预测并不能过度的作为参考依据,这也是鲍威尔对比表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预测可能会随着经济及市场情绪变动出现很大变化,当然并非所有的预测者都具有投票权,而且12名有投票权,且地方联储**每年轮换,最终的决策也不完全依据投票结果。因此,从概率上说,2023年前可能会加息,但并非盖棺定论的事。

当前,美元流动性泛滥,不仅使得美联储的逆回购用量大幅攀升,也使得各类货币市场工具的利率逼近甚至击穿逆回购的零下界,导致少量货币市场交易出现负利率,更对美股、美债等各类资产形成一定的支撑。美联储不想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因此提通过等比例地调高IOER和ONRRP利率,可以引导货币市场利率适度提高,至少回到3月份之前的水平,也可以防止少量双边回购利率和二级市场短期国债跌入负利率。

本次会议被解读为偏鹰,导致了美债收益率及美元出现上涨,美股及黄金等大宗商品承压,主要是市场对于美联储利率散点图暗示加息节奏可能提前的反应。不过,无论是从美联储政策声明,还是鲍威尔的发部分,都在尽量的向市场释放美联储将继续宽松的信号,骨子里面还是偏鸽的。因此,短期而言,对市场的影响更多是情绪上影响,以及前期定价问题的部分“纠正”。至少在8月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前,美联储不会明确发出推出QE的信号,流动性仍将保持宽松,美债收益率及美元或仍将疲软,股市及商品市场也将延续当前的节奏。但后续在美联储正式讨论Taper,以及缩减QE的靴子落地后,通胀预期以及宽松政策退出的再定价会推动美债收益率回到上行区间,美元指数也将重新走强,没有流动性支撑,股市及大宗商品都将出现回落,毕竟全球需求端短期还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准。

注:本页内容未经核实,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2021年4月8日–美联储3月会议纪要显示距离缩减购债还需要一段时间腾讯第一大股东PROSUS将出售腾讯2%的股权

【市场动态】标普500指数再创新高美联储3月会议纪要显示距离缩减购债还需要一段时间

昨标普500指数上涨0.15%再创收盘历史新高,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US)$微跌0.07%。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纪要称经济仍远未达到美联储的目标,距离缩减购债计划还需要一段时间;国债收益率上升反映了经济状况的改善,大部分联储官员认为通胀风险大体上是平衡的。

腾讯控股第一大股东PROSUS拟出售最高19189万股腾讯(0700.HK)$腾讯控股(00700.HK)$股票,相当于腾讯总股本的2%,其持股比例将从约30.9%降至28.9%。减持的价格定在每股595港元,价格定在配股区间上限。PROSUS承诺至少在未来三年内不再出售任何腾讯股票,对腾讯的承诺依然坚定,此次通过出售这一小部分股权,为核心业务线和新兴部门的持续增长提供资金,增加公司财务灵活性。

根据2018年腾讯遭大股东减持情况来看,配售后三天出现了8.3%的反弹,可以密切关注南方东英恆生科技指数每日槓杆(2x)产品(7226.HK)$南方两倍做多恒生科技(07226.HK)$或南方东英恆生科指数ETF(3033.HK)$南方恒生科技(03033.HK)$来博反弹,7226.HK和3033.HK自上市以来和腾讯股票的相关係数分别为1和0.76。

此外,本人认为儘管减持对股价会有一个短期衝击,但预计不会如2018年出现股价暴跌。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8年大股东减持时中美同时去杠杆,贸易战爆发,叠加游戏版号审批暂停,腾讯出现大幅下跌,本次减持不存在上述客观影响;

·18年大股东减持时腾讯前瞻市盈率为接近50,估值偏高,而现在前瞻市盈率仅33,估值合理偏低;

·目前仍处于量化宽鬆中,市场流动性足够去吸收减持的股份;

另外,这次配售会增加腾讯在指数的流通市值因数,会有被动资金需要买入为股价带来支持。

[恆生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800700.HK)$昨日指数下跌1.37%半导体板块上涨

昨日恆生指数下跌0.9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37%,超六成成份股下跌。中芯国际(0981.HK)、华虹半导体(1347.HK)等半导体板块逆市上涨,皆涨超5%。南方东英恆生科指数ETF(3033.HK)昨日成交额2.20亿港元。

昨日沪深300指数下跌0.71%,而中证5G通信主题指数下跌0.48%。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21)将于2021年4月9-1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全馆举办,芯片和5G商用将会是展示亮点。

【风萧萧兮易水寒,美俄总统会谈结束,道琼斯罕见8连阴破位!美联储按兵不动,市场加息预期推迟到2023年!】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零至0.25%之间,符合市场预期。不过,随后公布的点阵图显示,18名美联储官员中,有13人预计基准利率将在2023年底之前至少上调一次。哈哈哈,美联储继续掩耳盗铃已经成为定*

文章推荐:

美联储九月份议息会议时间(美联储议息会议时间

黄金上市公司排行榜(黄金概念股年初至今涨幅排

寒潮属于什么自然灾害(【文明小喇叭】这不是普

朝鲜钱币和人民币怎么兑换(丹东去朝鲜个人游怎

鑫广申购是什么公司(为什么申购新股是废单)

东兴证券行情(东兴证券2022届校园招聘情况及薪资

汉王科技股票价格(汉王科技获四机构合计加仓近

东方人工智能主题a净值估值(证券公司应当负责集

相关常识